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制作小龍蝦制作龍蝦字篇一
每年快到暑假時,我家后面田邊小溝渠里就有很多小龍蝦。幾天前,我將這秘密告訴我的伙伴們,可他們都不信。今天傍晚,為了證明我沒有撒謊,我決定帶他們一起來釣小龍蝦。
釣小龍蝦的工具很簡單,有肉和繩子就可以做了。小龍蝦喜歡吃肉,我們就將切成小長條的一塊肉綁在繩子的一端,我們提著繩子的另一端就可以釣了。這段時間,小溝渠里小龍蝦隨處可見,只要你找到一處清靜的地方,耐心地在那釣就行了。我先做示范,沒多久,我果真釣到了一條小龍蝦,但它很小很小。雖然我很不滿意,但這卻讓我那些持懷疑態度的伙伴們興奮不已。大家一下子都來勁了,個個開始躍躍欲試。有的站在這邊釣,有的站在那邊釣,大家都目不轉睛地盯著手里的這根線,這場面多像神情嚴肅的'戰士在尋寶啊。
收獲還不錯,我們把所有釣到的小龍蝦都放在臉盆里,仔細數一數,共三十多只呢。這群小家伙可真調皮,有的在打群架,斗個你死我活;有的裝死,一動不動地閉目養神呢;還有的想逃跑,沿著臉盆邊緣使勁地往上爬,卻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我們一邊開心地欣賞著自己的勞動成果,一邊琢磨著明天各自偷偷帶幾條到學校去呢。
今天我讓伙伴們大開眼界,心服口服,真是開心啊!
制作小龍蝦制作龍蝦字篇二
1、小龍蝦身體上藏了很多黑色的污垢,盡量用刷子擦洗干凈,不要圖省事。
2、如果小龍蝦個頭太小就把手腳和鉗子都用剪刀去掉。
3、面這一刀很關鍵,既要去掉頭部的胃(很臟),又不能把頭部的黃膏去掉,黃膏可是好東西,別浪費了。
4、下去不要到底,剪入一半就往外拉,這樣一般情況下整個胃就出來了(黑色囊狀物體就是胃了)。
5、后去小龍蝦的腸子,方法很簡單,用手掐住尾巴中間那根尾翼左右擰,直到斷開為止,然后慢慢拉出來。這樣蝦子的腸子就跟著出來了。
6、清洗干凈完就可以了。
1、精挑細選的小龍蝦直接放到兌了醋和鹽的清水里。
2、泡15分鐘,迫使龍蝦吐出腮部的臟物,基本上經過浸泡后的小龍蝦已經非常干凈了。
3、用清水沖刷3次,就可以進廚房了。
這種方法倒是可以推薦給家庭主婦們,醋和鹽都是常備的調味品,只要掌握一定的配比,在家烹調小龍蝦時,選擇此種方法倒是簡單、省力。
提示:最重要的是洗腮,就象除魚腮一樣的把頭兩面的殼稍微翻起把腮摘除。
或者清洗干凈(以洗成白色為主),然后抽去尾部的蝦腸,用清水加少許醋沖洗到無腥味。
制作小龍蝦制作龍蝦字篇三
因為小龍蝦身上有好多細菌,回到家后先用白醋泡上一個小時,爺爺前前后后刷了好多好多遍,終于把它們洗得干干凈凈。
下午游泳回來,發現上午活蹦亂跳的小龍蝦已經變成了一道紅彤彤、香噴噴的麻辣小龍蝦了,看著看著我的口水都快流下來了,想著今天能一飽口福,我開心得無法用語言形容。
看著滿盤子的小龍蝦都是“張牙舞爪”的,似乎要用那鋒利的大鉗子夾我,我得意地說:“看我,看我,再看我就把你們吃掉。”可當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只時,卻不知道怎么搞,試了幾次都沒有弄出那粉中透油的蝦肉來。我這才發現一些事情真的是看似簡單,做起來卻不是那么容易。蝦沒吃著,卻滿手滿臉都是油,把自己變成一只“小花貓”。
我只好大喊:“媽媽,媽媽快來幫我呀。”救兵來到,我趕快去洗手洗臉。只見媽媽三下五除二,不費吹灰之力就剝好了,一個個白里透紅,冒著香氣的小龍蝦肉就擺在了我的面前,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把它們放進嘴里,頓時一股麻麻的、辣辣的味道從舌尖傳到舌根,香味四溢,那真叫一個麻、辣、鮮,一個“爽歪歪”。
今天我不僅吃到了盼望已久的小龍蝦,還感受到了濃濃的母愛,同時我還發現有些事情看似容易,做起來難,做什么事情都要一步一個腳印。下一次我一定要學會剝小龍蝦,一定要剝小龍蝦給媽媽吃。
制作小龍蝦制作龍蝦字篇四
小龍蝦體型比其他淡水蝦類大,肉也相對較多,因為肉質鮮美,所以被制成多種料理,包括赫赫有名的麻辣小龍蝦等,都是常見的餐點,受到了普遍的歡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龍蝦養殖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1、施肥
養蝦池塘除投放小龍蝦苗種前施用基肥培肥水質外,還應根據水質的變化情況追施一定的肥料,以保證水中浮游動物的供應。追肥以腐熟的有機肥為主,少施化肥,特別是不能施碳酸氫銨。在施追肥時,要做到少施、勤施,每次施肥量不宜過多,以利于控制水質。一般每月施1次,每次每畝施肥量為100公斤左右,追肥的施用量應根據季節、天氣、溫度、水色等來調整。一般春、秋季因水溫低,有機物分解慢,施肥量可適當加大一些;在夏季等高溫季節,應減少施肥量。在天氣晴朗時可多施,陰雨天少施;雷雨天到來前的悶熱天氣不施。施肥時還要看水色,一般池水呈草綠色、茶褐色且無渾濁的水為好水,其透明度在30厘米以下時,不施肥,在30厘米以上時及時施肥,若水色呈黑褐色或水面積聚黃綠色水華,則應換水后再施肥。
2、調節水質
在小龍蝦養殖過程中,早春氣溫較低時可降低水位,保持水深30-60厘米,以使水溫較快回升。以后隨著氣溫的逐漸升高,可逐步加高水位。在夏季高溫季節,保持水深在1.5-2米。夏季氣溫高時如果水位過低,則會加快小龍蝦性腺發育,引起蝦的早熟,造成商品蝦個體偏小。一般在小龍蝦養殖期間,氣溫低時應每10-15天加注新水1次,夏季每7-10天加水1次,以保持水中溶解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
有條件的地方,要安裝增氧機,以便在夏季高溫期、陰雨天和天氣突變時能及時補充水中過低的溶解氧量。養蝦池塘要選擇空氣壓縮增氧機和噴淋式增氧機,其優點是不怕拍擊和攪動水體,避免對蝦的傷害。而葉輪式增氧機和水車式增氧機在同等功率下,要比噴淋式增氧機對水域旋流幅度大,容易損傷蝦,使用此種增氧機水深一定要保持在1.5米以上。
若白天天氣晴朗時發現小龍蝦大量爬出水面,則證明缺氧要及時加注新水。平時要經常觀察水質的變化,使水質長期保持在肥、活、嫩、爽的狀態。
活:指水色和透明度隨著陽光強弱不同而不斷變化。這主要是池中浮游植物的優勢種群交替出現,充滿活力。漁民常說的“早清晚綠”、“早紅晚綠”、“半池紅半池綠”均是指這種變化。若池中出現黃色和綠色交錯在一起一縷縷如云彩狀的水花,則是水中不易消化的藻類過多,是水質轉壞的表現,應及時換水。此外,池水的活不但要在每天的不同時間有不同變化,還要每10-15天有周期性變化,這就意味著有益的藻類種群處在不斷被利用和不斷增長的良性循環狀態中。
嫩:指水肥而不老。水老的征象主要有2種,一種是水色發黃或呈黃褐色,另一種是水色發白。這些征象的出現,是因為水體內魚蝦不易消化的藍藻大量孳生或藻類細胞老化死亡導致水質惡化形成的。
小龍蝦在天然水體中,由于密度小,水生植物、底棲動物等餌料能滿足其生長要求,所以長勢較好。但在池塘等人工高密度精養的環境下,由于天然食物缺乏,就不得不人工投喂餌料來滿足小龍蝦生長發育的需要。
1、餌料的種類
小龍蝦屬雜食性,除仔蝦和小型幼蝦只攝食枝角類、橈足類等浮游動物外,其他個體還攝食植物性和動物性餌料,如水草(水花生、浮萍、馬來眼子菜、苦草、菹草、輪葉黑藻、金魚藻、鳳眼蓮等)、陸生青草(鮮嫩的麥苗、禾苗、蘇丹草、黑麥草、苜蓿、青菜等)、果實類(麩皮、甘薯、大麥、玉米、稻谷、皮糠、豆渣、各種餅粕)、人工配合飼料、螺、蚌、小雜魚、小蝦、蚯蚓、蠅蛆以及各種動物的尸體、肉類食品加工廠的下腳料等。
在小龍蝦養殖生產中,應將動、植物性餌料合理搭配進行投喂,才能滿足小龍蝦生長的需要。同時,還可節約飼料,降低成本。在投喂的餌料中添加0.1%-0.15%的蝦蛻殼素,可以縮短小龍蝦的蛻殼周期、保證群體蛻殼的同步性以及提高小龍蝦產量。
2、投喂地點
給小龍蝦投喂餌料時,可在池塘岸邊設立食臺。一般可將葦席或塑料編織袋固定在水面下,將餌料投入其中讓蝦攝食。也可不設食臺,而將餌料投放于岸邊水草處或水面處,讓蝦爬上岸邊攝食。要養成定點投喂的習慣,以方便小龍蝦攝食。
3、攝食方法
一般對于投放的1-3厘米規格的小龍蝦,因其個體小,攝食時不選擇時間,可每天投喂2-3次,投喂時沿邊進行潑灑。同時,由于肥水可為其提供較多的餌料,人工投喂餌料的量不需大。如按放養模式投放幼蝦,則早期每畝投放魚糜、絞碎的螺蚌肉、豆漿等200-500克,或投喂專門的蝦類開口料100-200克。在春、秋季投喂約60天、夏季飼喂40-50天后,小龍蝦個體增大,可按大蝦的方式進行喂養。
對于規格在250只/千克以上的幼蝦,每天可投喂餌料2次,高溫生長旺季可投喂3次;在水溫低于13℃時,停止投喂。一般每15天每畝投放水草100-150千克,同時投喂小龍蝦喜食的動、植物性餌料,保持餌料蛋白質含量在25%左右。每天投喂量按池塘蝦總量的2%-6%掌握,同時根據季節、天氣、水質、蝦的生理狀況以及小龍蝦攝食情況進行增減。氣溫高時生長迅速,攝食旺盛,投喂量大;氣溫低時生長緩慢,攝食量減弱,投喂量小。6-9月水溫適宜,是小龍蝦的生長旺期,一般每天投喂2-3次,時間在上午9-10時和傍晚或夜間,日投喂量為蝦體重的5%-8%;其余季節每天投喂1次,于傍晚進行,或根據攝食情況于次日上午補喂1次,日投喂量為體重的1%-3%。餌料投喂需注意天氣晴好時多投,高溫悶熱、、連續陰雨天或水質過濃則少投;大批蝦蛻殼時少投,蛻殼后多投。
投喂餌料時,要根據具體情況對動、植物性餌料進行合理搭配。一般動物性餌料所占比例為35%-40%,植物性餌料占60%-65%。植物性餌料中,草類與果實類各占一半比例。
投喂時,還可根據草類和谷物類的生長情況來決定植物性餌料的投喂重點。如夏季草類生長旺盛,產量高,可適當多投;春、秋季草類減少,則果實類餌料可多投。
蝦池的'日常管理重點是巡塘。巡塘的重點是觀察蝦的活動情況、水質的變化情況和天氣情況。
小龍蝦若在白天休息,晚上活動,攝食正常,說明蝦體健康,池塘環境也好。若蝦在白天出來活動,則要檢查有無病害發生。如蝦體無病,且攝食量突然減少,白天又大量浮出水面,表明水體缺氧,要及時換水或增氧。
在看水時,除了掌握水色的變化情況及時調節水質外,還應及時修整破漏的堤岸,及時打撈未吃完的餌料。
巡塘時,還要做好防盜、防敵害(蛙、鼠、蛇)等工作。
此外,還要多對小龍蝦的生長情況進行檢查。在成蝦的池塘養殖中,7月以后要每15天檢查1次生長情況,檢查體長、體重、體表顏色等。檢查可隨機取樣,為了避免在檢查中使蝦受損,除了發生大的病情外,不要抽干水檢查,可以采取籠、箱誘捕的方法捕捉,也不要把許多蝦放在一起稱重,避免造成傷害。
由于小龍蝦生長速度較快,3-4個月就可以達到商品規格,在小龍蝦個體體色變紅、甲殼變堅硬、體重達20-30克以上時,即可捕撈上市。小龍蝦的捕撈時間較長,一年四季都可以捕撈,3-11月可以采用多種方式捕撈。12月至來年2月由于天氣較為寒冷,小龍蝦進入洞穴越冬,可以人工掏洞捕捉。但冬天的小龍蝦或是沒有達到商品規格,或是要作為來年的親蝦,捕撈后浪費嚴重,因此通常不予捕捉。
1、網片捕撈
在傍晚,將網片平置于池底水中,再將小龍蝦喜歡吃的餌料撒入網片中間,引誘小龍蝦進入網片中后,拉起網片四角即可將蝦撈出。
2、拉網捕撈
即利用漁網像拉魚一樣捕蝦。
3、地籠網捕撈
有專門的漁網生產企業生產捕撈小龍蝦的地籠。每只地籠長10-30米不等,寬、高各為30厘米左右,每隔40-50厘米有一用鐵絲或竹片等制成的30厘米×30厘米的方框形支架支撐,兩支架之間形成格子,每只格子兩面帶倒刺,籠子上方織有遮擋網,地籠的兩頭分別圈為圓形,地籠網以有結網的為好。每天上午或下午把地籠放到蝦塘的邊上,里面放進腥味較濃的魚、雞腸等物作為誘餌。傍晚時分,小龍蝦出來覓食時,聞到腥味,尋味而至,因地籠上方有網遮擋,爬不上去,便四處找入口,鉆進籠子。進籠的蝦滑向籠子深處,成為籠中之蝦。這種捕撈法適宜野生小龍蝦的捕撈和池水較深的小龍蝦捕撈。
4、手抄網捕撈
把蝦網上方扎成四方形,下面留有帶倒刺錐形的漏斗,沿蝦塘邊緣地帶或水草叢生處,不斷用桿子趕,蝦進入四方形抄網中,提起網,蝦也就捕到了,這種捕撈法適宜用在小龍蝦密集的地方。
5、干池捕捉
抽干水塘的水,小龍蝦便呈現在塘底,用人工手揀的方式,即可將蝦捕出。
此外,還有利用罾網、流水等捕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