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號檢察建議核心內容為:進一步健全完善預防性侵害的制度機制;加強對校園預防性侵害相關制度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依法嚴肅處理有關違法違紀人員等。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一些有關于教師一號檢察建議心得體會的內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師一號檢察建議心得體會1
“一號檢察建議”發出半年多來,各地檢察機關與教育部門迅速行動起來,從提高未成年人自我保護意識,到嚴把教師入口關,再到動員各方面力量參與,檢校聯手共同筑起一道堅固的校園性侵防火墻。
20xx年10月,最高人民檢察院向教育部發出首份檢察建議書。這是最高檢認真分析檢察機關辦理的性侵幼兒園兒童、中小學生犯罪案件,針對校園安全管理規定執行不嚴格、教職員工隊伍管理不到位,以及兒童和學生法治教育、預防性侵害教育缺位等問題,提出的一份建議。
收到“一號檢察建議”后,教育部高度重視,迅速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幼兒園)預防性侵害學生工作的通知》等制度、文件,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進一步加強預防性侵安全教育、教職員工隊伍管理、安全管理規定落實、預防性侵協同機制構建、學校安全督導檢查等工作。
“一號檢察建議”發出半年多來,各地檢察機關與教育部門迅速行動起來,檢校聯手共同筑起一道堅固的校園性侵防火墻。
提高自我保護能力,筑牢第一道防線
說起三年前辦理的一起性侵未成年人案,江西省新余市檢察院未檢處處長夏添至今仍覺得如鯁在喉。那是一起小學副校長猥褻兒童案,一審法院判處被告人一年有期徒刑。檢察機關認為量刑太輕,提出抗訴后二審法院改判三年有期徒刑。“大家都覺得這個案子辦得成功,但其實是有遺憾的。”夏添說,檢察機關指控了兩起犯罪事實,但法院認為證據不足,否定了其中一起,因為被猥褻的孩子沒有立即報案,到案發時已經過去一年多,被害人的陳述無法得到更多證據印證,“如果這孩子當時知道怎么保護自己,很可能不被猥褻或者在被性侵害后立即報警,罪犯也會第一時間受到懲罰。”
“孩子缺乏預防性侵害的知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加上家長監護不到位,導致案件發現難、取證難。”夏添說,“加強孩子和家長的防護意識、提高孩子的自我保護能力是預防校園性侵的第一道防線。”
“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從性侵害學生案件中吸取教訓,把預防性侵害教育工作作為重中之重。”在教育部下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幼兒園)預防性侵害學生工作的通知》中,“深入開展預防性侵安全教育”作為一項重要內容予以安排部署。在各地貫徹落實過程中,全國擔任中小學法治副校長的近2000名檢察長發揮了重要作用,檢察機關成為學校首選的合作對象。
“我們特別歡迎檢察官到學校給孩子們上課,他們的身份讓學生們很信任,又有專業的法律知識,法治課深入淺出很受學生歡迎。”江西省萍鄉市八一小學校長袁小萍說,市檢察院定期組織“法治進校園”活動,內容不僅包括如何防性侵,還包括如何保留證據和報案等。
除了送法進校園,各地檢察機關還按學生興趣特點,開展了各式各樣的探索和創新。“壞人都是什么樣,你可不要憑想象,熟人生人均可能,要提防!隱私部位很重要,內衣內褲都遮牢,若有他人想碰觸,大哭叫!”這是四川省瀘州市納溪區檢察院與教體、廣電等單位共同編制的手語操中的一句,三句半的表達形式朗朗上口、易于背誦,效果很好。
把好教師入口關,嚴格執行校園安全管理規定
女生宿舍獨立管理、宿舍樓內外各個方向都裝有攝像頭、每晚都有女老師在宿舍樓值班、嚴禁男性老師和家長進入女生宿舍……河北省行唐縣行唐一中圍繞女生宿舍制定了一系列的規章制度,并嚴格照章辦事。“我們一直高度重視包括預防性侵在內的校園安全管理工作,在制度建設上嚴格要求執行到位,在硬件設備配置上也是不遺余力。”校長李志說。
對檢察機關辦理的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進行分析不難發現,制度不完善或者制度執行不到位是造成校園性侵案件的重要原因之一。對此“一號檢察建議”提出,要進一步健全完善預防性侵害的制度機制,加強對校園預防性侵害相關制度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教育部采納了這一建議,明確提出要嚴格執行校園安全管理規定,定期進行安全隱患排查,全面落實日常管理制度,重點加強寄宿制學校規范管理,嚴格管理女生宿舍。
“預防校園性侵的發生,關鍵還是要從源頭入手,完善教師準入制度,把好入口關。”在采訪中,不少教育行政部門負責人和中小學校長、幼兒園園長都提出,有必要推行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信息庫和入職查詢制度、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信息公開制度,完善學校、培訓機構等與未成年人密切接觸行業的安全管理制度。
今年2月,廣州市花都區檢察院與花都區教育局共同簽署《合作“從事教育行業人員入職查詢”協議書》,由花都區檢察院整合本轄區內性侵、拐賣、拐騙未成年人的犯罪分子資料,建設“未成年被害人已決案件查詢系統”;區教育局指導花都區屬各級各類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提供教育行業從業人員情況給檢察機關,由檢察機關進行“一鍵查詢”,對相關人員的品德、心理進行前置考察,判斷其是否適合教育行業崗位工作,將有性侵前科或不適合在未成年人聚集區域工作的人“擋在墻外”。
這一做法與最高檢的改革方向不謀而合——最高檢今年初制定下發的《20xx—2022年檢察改革工作規劃》明確提出要“建立健全性侵害未成年人違法犯罪信息庫和入職查詢制度。”
“司法實踐表明,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存在重犯率高、熟人作案等常見特點。因此,如何避免有性侵違法犯罪前科人員從事與未成年人密切接觸行業,就顯得十分重要。”最高檢專門負責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的第九檢察廳廳長史衛忠表示,與未成年人有密切接觸的行業點多、面廣,要保障法律規定的從業禁止制度得到有效落實,還需要實現強制入職審查的制度化、常態化。
借助專業力量,拓展未成年人國家司法救助工作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檢察機關開展的“法治進校園”活動得到了絕大多數學校和學生的認可。
檢察官在法律上是專業的,但在教育上還需專業力量的幫助,尤其是防性侵教育。2016年,江西省新余市未保委、教育局、團市委聯合下發“關于開展‘為了明天——女童保護’行動的通知”,在全市招募女童保護志愿者講師,夏添和10名辦案經驗豐富、具備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經歷的女檢察官報名參加,最終,有8人通過考核。
20xx年2月,最高檢印發《關于全面加強未成年人國家司法救助工作的意見》,其中明確提出要對遭受性侵害的未成年人進行心理安撫、疏導和心理治療;要引導社會組織尤其是未成年人保護組織、公益慈善組織、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志愿者隊伍等社會力量,搭建形成黨委領導、政府支持、各有關方面積極參與的未成年人國家司法救助支持體系;要主動運用相關公益項目和利用公共志愿服務平臺,充分發揮其資源豐富、方法靈活、形式多樣的優勢,進一步拓展未成年人國家司法救助工作的深度和廣度。
在最高檢的帶動下,各地檢察機關積極聯手社會各界,為未成年被害人提供全方位的救助。浙江、上海、河南等地檢察機關推動建立被害人需求轉介機制,根據被害人需要,通過工作平臺及時連接社工、醫療、心理干預、教育、就業等有關社會資源介入。
20xx年,湖北省檢察院聯合省教育廳、省公安廳等部門制定了《關于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權益案件強制報告制度的工作辦法(試行)》,要求教育、醫療、救助、福利等機構工作人員發現未成年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性侵害時,應當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并向本部門主管行政機關報告備案,由主管行政機關向同級人民檢察院通報情況。“強制報告制度是侵害發生后的一種補救,保護未成年人,我們還需要走在前面。”湖北省檢察院未成年人檢察部負責人夏紅說。
教師一號檢察建議心得體會2
“一號檢察建議”這份于20xx年10月19日向教育部發送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建議書》(簡稱“一號檢察建議”),源起于最高人民檢察院成功抗訴的一起校園內老師性侵未成年學生案,該案性質惡劣、社會影響極大,針對此類案件最高人民檢察院向教育部發出檢察建議,以此推動校園安全建設.其核心內容為,建議進一步健全完善預防性侵害的制度機制;加強對校園預防性侵害相關制度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依法嚴肅處理有關違法違紀人員等。教師為人師表,肩負著傳道、授業、解惑的重任,而教師隊伍中的個別敗類無視國法、色膽包天,將貪婪的黑手伸向天真無邪的學生,嚴重損害了教師的形象,從嚴管理、溯本清源勢在必行。作為一名普通的教師,我想我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一、加強自身師德教育,切實抓好思想建設,全面提高教師隊伍的素質
二、凈化青少年兒童成長空間,提高兒童的辨別是非和反抗能力
三、加強預防,防患與未然
性侵害在一定的程度是因為性教育的缺乏。很多孩子在被性侵害的時候,都會選擇隱瞞大人,這是讓人痛心不已的.
1。加強行政值班和校園巡查工作,重要時間(早上上學、中午午休、放學后至晚自習前、晚自習后)、重要場所(操場、食堂、宿舍樓、教學樓)的巡邏和查看,并做好相關記錄.
2。督促學校安保人員加強校園巡視,加強對安保人員的培訓考核,將巡視的頻率和發現、制止突發問題納入考核和獎懲.
3.在部分重要場所增加高清監控攝像頭,對已有的非高清攝像頭進行部分更換,從技術上提高防范、發現、制止校園欺凌事件的能力。
4。加強學校督導人員督導和巡視,對發現的苗頭性問題及時上報保衛處和團委.5。督促宿管人員加強宿舍管理和巡視,提高巡視頻率;同時要求監控中心值班人員認真負責,通過校園監控發現校園內的學生打斗及欺凌事件,要求加強與宿管、巡邏保安、行政值班人員的聯系和溝通。
6。要求班主任利用加強家校溝通和聯系,發現苗頭問題及時提醒,并共同教育.
7.向學生公布學校“校園欺凌”救助電話。
8.利用教職工會議、班主任會議、校行政會議等加強宣傳教育,明確全體教職員工的全員育人職責和要求。
9。充分利用心理咨詢室開展學生心理健康咨詢和疏導,發現校園欺凌的苗頭或存在的問題,并及時跟進解決,防止事態惡化.
20xx年5月24日
教師一號檢察建議心得體會3
一、背景情況
近年來,學生性侵害案件不斷發生,到了令人觸目驚心的地步。學校加強教育管理防止性侵害案件發生的任務刻不容緩。
20xx年,國家最高檢察院發布《一號檢察建議》,要求對未成年人進行防止性侵害教育。
二、學校預防未成年人性侵害主要工作舉措。
(一)全面加強學校的安全管理。
1.落實安全管理責任,明確職責。從校長、分管領導到班主任、科任教師,建構學校的安全管理的責任體系。
2.加強常態化的日常安全管理,創設安全校園環境。日常安全常態管理:(1)常態化的無死角的網格化管理。(2)一日安全巡查制度,及時發現安全隱患。(3)一日門衛管理,加強大門的管理,強化學校第一道安全關口。外來人員的進出,學生請假出入,都有嚴格規范的程序。(4)每月一次的安全大聯查。(5)每日校委會的代班值崗。
3.重視預防建設,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校園實現全覆蓋監控及一鍵報警,大大提升學校防范能力。
4.學校內預防性管理制度建設完善(三個制度)。(1)凡聘用人員必須提供無犯罪記錄。(2)納入師德管理機制。(3)形成調查。
(二)大力強化落實《一號檢察建議》宣傳教育工作。面向三個群體的宣傳教育。
1.面向學生的宣傳教育。(三化:專題化、主題化、融合化)。
(1)利用升旗儀式,國旗下講話、班會課、道德法制課。心理健康課,進行預防性侵害專題的教育,開展常態化的教育活動,提高學生的自我防護意識。
(2)開展防性侵害主題的教育活動,結合校園欺凌開展防性侵害的主題教育。本學期法制教育主題就是防性侵害的主題講座。
(3)融合化的教育活動。預防性侵害與學校的各類安全教育活動進行融合。讓預防性侵害,像防水防火安全一樣深入學生的內心。
2.面向教師群體的宣傳教育。(三清:清楚明白、親力親為、清清白白)
(1)面向全體教師宣傳,以專題會議方式進行傳達和落實國家《一號檢察建議》的文件,每位教師要清楚明白
(2)每一位教師在平時教育活動中對預防未成年人性侵害中,要把自身置身其中,親力親為,就當自己孩子一樣來對待學生。
(3)老師要清清白白,納入教師師德管理范疇。教育別人,也是教育自己。
2.面向家長群體(三要)。
(1)要提高防范意識,防小偷,防性侵。
(2)要與孩子經常溝通交流。
(3)三要與學校密切配合。
(三)學校家庭社會協同教育管理。
學校與家長的協同,通過每學期家長會加強家長的協同管理。特別是留守兒童。
學校與社會協同,與主管部門的協同教育,與法院檢察院公安局派出所等執法部門合作開展教育活動。聘請法制副校長,開展法制專題教育講座活動,本學期開展遠離校園欺凌。本學期聘請未來寶貝社會機構為全體學生開展了安全五防護(包括防性侵防校園暴力防校園欺凌防意外傷害)學生通過課程的學習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和技能。
公安局、派出所協同開展周邊環境的整治。特別是學校周邊的小餐桌。不僅僅是食品安全更是學生人身安全問題。
三、存在主要問題。
一是防性侵教育從教師家長社會認識度不夠。特別是學校教育涉及學生性教育內容,受傳統觀念影響,教師避諱。
二是協同教育力度不夠,相關部門有針對性地深入學校開展教育不夠。
三是學校宣傳教育管理舉措的完善不夠。學校須強化防性侵教育,完善學校的管理舉措。預防每一個未成年人的身心安全。
教師一號檢察建議心得體會4
根據上級文件的學習要求,蓮城中心學校分別于20xx年10月28日和20xx年7月13日兩次學習“1號檢察建議”,并通過各班班主任、全校師生大會等多種方式對師生進行防性侵教育。當下社會,性侵案件時有發生,對兒童的心理和身體造成嚴重的傷害。如何保護兒童,預防兒童受到侵害,經過多次的學習,我對防止小學生性侵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現在談談我的學習心得:
1、認識小學生性侵害
為防止小學生被性侵,要對小學生開展教育活動,讓其知曉什么是性侵害,對其能夠有正確的認識。清楚的告訴孩子,身體哪些私密部位是不能碰的。如果遇到在隱秘地方觸碰私密部位、帶著看一些絕情視頻、 讓孩子觸碰其隱私部位向孩子展示棋私密部位等行為的皆屬于性侵害事件。從而讓孩子們能夠自我界定什么行為屬于性侵害,應該及時作出正確的行為保護自己。
2、讓小學生知道潛在的性侵害群體
小學生比較純真,從小教育告訴他們對于陌生人都要做好防范。實際上大多數侵害者都是看上去不像壞人的熟悉的人。好多小學生往往對他們缺乏警覺意識從而發生悲劇。
3、如何預防性侵害的發生
為了避免悲劇的發生,在日常的生活中,教會孩子們如何保護好自己顯得尤為重要。孩子們應該做到:
(1)時刻結伴而行,不到四周沒有人的地方去。
(2)不接受陌生人或者他人給的飲料和食品。
(3)出門前一定告訴父母返回的時間,同行的伙伴是誰,聯系方式等信息。
(4)當遇到不舒服或者不當的身體接觸要勇敢大聲的喊”不”。
(5)遇到情況時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及時聯系110或者父母。
4、遇到性侵害應該怎么做
我們平時要加強對孩子的培訓,讓他們知道在遇到性侵害時候如何做出正確的行為,避免再次受到傷害。
(1)遇到性侵害時,及時告知父母,無論是誰都不替他保守秘密。
(2)及時報警,不能讓其逍遙法外。
(3)學校和家庭加強防范,保護好孩子。
5、家庭與學校共同防范。
在日常生活中,家庭和學校要緊密合作,注意觀察孩子的情緒、行為等。遇到問題要及時了解孩子的情況,做孩子的朋友,疏導并了解原因。
教師一號檢察建議心得體會5
這是在20xx年發生的一起性侵未成年人案例,在校教師強奸、猥褻三年級女學生的案件,法院判處被告人有期徒刑九年六個月。“性侵學生案件雖少,然而一旦發生,不僅嚴重損害學生的身心健康,給被害學生帶來終身揮之不去的心理陰影,也嚴重敗壞了教師和學校的良好形象,社會影響極其惡劣。保護未成年人,我們必須要走在前面。作為一名普通的教師,我想我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一、加強自身師德教育,切實抓好思想建設,教師隊伍是我國教育事業改革與發展的主導力量和決定因素。要辦好教育,要穩步推進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必須堅定不移地建設和造就一支師德優、業務精、作風正、能夠讓人民群眾滿意的高素質教師隊伍。全面提高自身素質,防患于未然。
二、學校應發揮教育的主導作用,通過各種形式開展專題教育
1.國旗下講話,向學生宣講什么是校園欺凌、校園欺凌的危害,并告知學生如何預防方法及發生校園欺凌的緊急應對。
2.主題班會,通過主題班會深入開展討論、分析“面對校園欺凌,我們該怎么辦”。
3.通過校園網、微信公眾號、宣傳欄等平臺加強宣傳和教育。
4.通過“家校溝通平臺”加強宣傳教育和家校聯系。
5.專題講座,邀請派出所、司法所、法院或法律顧問來校開展專題講座,進行宣傳教育,讓學生了解校園欺凌的危害及后果。
6.召開教職工會議,組織教職工集中學習對校園欺凌事件預防和處理的相關政策、措施和方法。
三、凈化青少年兒童成長空間,對可能影響其健康成長的各種不良因素如網絡媒體中對青少年健康人格形成帶來阻礙的消極內容,要及時發現和排除,避免其行為偏離社會規范,提高兒童的辨別是非和反抗能力。
四、及時處理,教育懲戒。對已發生的校園欺凌事件,學校保衛處應及時調查處置并報區教育主管部門。涉嫌違法犯罪的,由學校或受欺凌學生及其監護人向公安部門報案并配合立案查處。
總之,只有從自我做起,才能逐漸減少并徹底消除侵犯學生性權益犯罪案件,才能讓祖國的花朵真正露出燦爛的笑臉、無憂無慮地享受生活。
教師一號檢察建議心得體會6
20xx年10月,最高人民檢察院就加強校園安全建設、預防教職員工性侵害未成年學生、幼兒園兒童違法犯罪,向教育部發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建議書》(高檢建(20xx)1號,簡稱一號檢察建議)。作為一名教師,我感覺非常及時,十分重要。
下面,結合學習和工作實際,淺談自己的一些認識和體會。
一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認識。
這份1號檢察建議通報了一起強奸、猥褻兒童案件,并指出,幼兒園和中小學教職員工性侵害幼兒園兒童、中小學學生犯罪案件呈上升趨勢,反映出一些地方學生保護和校園安全管理方面存在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具體措施。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上級教育部門的要求,充分認識落實一號檢察建議的重要意義,切實增強預防性侵未成年學生、兒童違法犯罪意識,自覺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推動教育部門、學校和幼兒園抓好一號檢察建議的落地落實。
二要準確把握要求,領會精神實質。
1號檢察建議是最高檢認真分析辦理的性侵幼兒園兒童、中小學生犯罪案件,針對校園安全管理規定執行不嚴格、教職員工隊伍管理不到位,以及兒童和學生法治教育缺位等問題。我們必須深入學習領會,深刻理解其核心要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