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紅色主體語篇一
一、活動背景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和國慶節來臨之際,為進一步推進我校愛國主義教育和民族精神培育,傳承中華民族文化。根據上級通知要求,結合我校實際特制訂本活動方案。
二、活動主題
三、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了解革命先輩為了今天的幸福生活,進行的艱苦的奮斗、犧牲,增強少先隊員對先輩們的敬仰之情。
2、以舉辦系列活動為主線,推進愛國主義教育,把個人成長與社會責任有機結合起來,發憤圖強建設祖國。
四、活動對象三、四、五年級少先隊員
五、活動設計與指導者
設計:闞今朝
指導:伊梅
六、活動時間
9月3日-----9月18日
七、活動準備
1、準備好需要觀看的電影材料。
2、根據各班情況安排,由中隊輔導員對小組成員進行分工。
3、準備活動中的相關材料,如相機、筆記本等,及時收集資料。
八、實施過程:
(一)集會班隊教育,緬懷革命先烈
活動初期通過旗下講話、主題班會、主題隊會的形式,讓少先隊員了解本次活動背景、含義,傳承并發揚民族精神,提高學生的責任感、使命感和榮譽感。
(二)重溫抗日歷史,激揚民族情感。
1、觀看以抗戰為內容的愛國主義優秀教育影視片、抗戰歷史資料、抗戰英雄人物事跡。
2、時間:9月6日至9月10日
3、地點:各班教室
4、形式:觀看影片、出黑板報、做手抄報,評比優秀作品。
(三)寫抗戰題材征文,深化教育主題
1、通過舉行征文活動,提高學生作文、表達能力,深化愛國主義教育及民族精神。
2、時間:9月14日至18日
3、各中隊根據情況按時完成,班內進行評比,并選優秀作品在全校評比。
九、實施建議
各班高度重視,認真組織,班干部發揮積極帶頭作用,配合中隊輔導員,認真完成每項任務。
十、活動評價
通過活動,少先隊員們了解到先輩們拋頭顱灑熱血,為我們換來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激發了愛國熱情,明白了只有發奮學習,把祖國建設強大,才不會被欺負,歷史才不會重演。
紅色主體語篇二
2012年7月19日,經過幾個星期的著手準備,我來到了陜西延安革命根據地,踐行“追尋革命足跡,重溫紅色經典”這一主題社會實踐活動。我們實踐隊在此之前已經召開多次會議,明確了實踐主題和目的,研究和討論了實踐的流程、方法以及注意事項,并分配了每一名實踐隊員的任務。實踐隊隊員們熱情高漲,為即將開始的“紅色之旅”加油助威。
從洛陽出發到延安,途徑南泥灣。1941年春天,八路軍120師359旅在王震的率領下開進南泥灣,披荊斬棘開荒種地。1942年中共中央提出了發展經濟保障供給的方針,號召解放區軍民自力更生、克服困難開展生產自救運動。解放區的部隊、機關、學校,一面戰斗、一面生產、一面學習,為豐衣足食的目標努力。
進入延安市后我們可以看到寶塔山。這座始建于,現為明代建筑的寶塔共有九層,高約44米,樓閣式磚塔,中共中央進駐延安后,便成為革命圣地的標志和象征。其后我們參觀了毛主席在延安楊家嶺時住的窯洞,其艱苦奮斗的精神尤為同學們謹記。記得當時我們還參觀了毛澤東的“菜園”,解說員說當年這里的一片地里只種了一種蔬菜,辣椒。因為毛澤東是湖南人,喜歡吃辣椒。我站在“菜園”里想象著當年的延安,當年的紅色革命,突然覺得生在這個時代的我們是多么幸福。遠離了戰爭和國家的分裂,不會有饑餓和貧苦。我們所要做的就只是在學校刻苦學習,出生社會之后盡自己的最大努力來為祖國做出一份貢獻。我們都是時代的幸運兒。1931年起,蔣介石發動武裝力量,先后對根據地發動了五次大規模“圍剿”,妄圖將共產黨消滅在襁褓之中。根據地人民處于水深火熱之中,在第五次反“圍剿”中損失慘重的中央紅軍被迫進行戰略轉移。同時期的中國西北,陜甘邊、陜北兩個根據地的人民同樣進行著頑強抗爭。1935年10月19日,中央紅軍抵達陜北吳起鎮,勝利結束了歷時一年的長征。西北革命根據地不但成為紅軍三大主力長征的落腳點,而且成為抗日戰爭時期中國革命的指導中心和戰略后方。許多著名的革命領導人都曾居住在這黃土高坡上的窯洞里。后來,抗日戰爭爆發。西北革命根據地,這個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全國僅存的一塊完整的革命根據地,不但成為三大主力紅軍長征的落腳點,而且成為抗日戰爭的出發點和中國革命的指導中心和戰略后方。
1935年12月17日,隆冬的陜北高原,寒冷難耐,而瓦窯堡一座5孔窯洞大院里,卻是熱火朝天。中央領導毛澤東、張聞天、周恩來、秦邦憲、劉少奇等13人圍坐開會。會開了8天。張聞天起草的《中央關于目前政治形勢與黨的任務決議》通過了,決定廣泛吸收各階級、各階層人士參加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和抗日人民政權。一面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聯合抗日的大旗在陜北高原高高舉起。1937年1月13日,毛澤東率部隊進駐延安城。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爆發。陜北成為中國革命的大本營,民族解放戰爭的政治指導中心。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為革命的指導中心,成為舉世矚目的“紅都”。這次的紅色之旅讓我們所有的同學都領略并深深感受到了當年的紅色革命氣息。在惡劣的自然環境和內憂外患的情形下,黨中央領導人依然堅守陣地,帶領工農人民奮起反抗,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家衛國。因而,紅色革命才能在這片熱土上成為不朽的經典。中國共產黨是當之無愧的革命領導人,是帶領全民解放的時代英雄,更是為開拓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紀元的旗幟。
努力學習文化知識提高全民意識是我們不變的使命,與此同時我們也要時刻謹記革命的艱辛以及勝利的來之不易。此次的紅色革命之旅意義重大,它必將成為我們未來人生路上一次刻骨銘心的珍貴回憶。
紅色主體語篇三
說到紅樓,人們自然而然就想到了《紅樓夢》,關于紅學的研究一直在繼續,多少朝多少代從未間斷!但今天,我們所接觸的紅樓,是位于南陵縣原城關一小舊址內的一所革命歷史陳列館。9月30日烈士紀念日上午,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全體隊員懷著激動的心情,共同參觀了愛國教育基地——南陵縣革命歷史陳列館。
來到場地附近,一幢醒目的紅色建筑映入眼簾,使我瞬間激情澎湃。我們舉著國旗,追隨著歷史的軌跡,在講解員的解說下有秩序地參觀著。
場館主要分為三個單元:第一單元的主題是《薪火相傳,風雷激蕩》,講述的是五四運動到土地改革時期的革命事跡;第二單元的主題是《烽火連天,抗日救亡》,記錄的是全民抗戰時期軍民一心,奮勇抗敵的歷史;第三單元的主題是《浴火重生,南陵解放》,描繪的是解放戰爭時期的革命場景。場館內擺放著銹跡斑斑的抵抗反動統治的大刀,墻上張貼著斑駁陳舊的新聞報紙……凝望著這些斑駁的老物件,我也仿佛置身于那個崢嶸歲月里,穿梭到了時光的崇山峻嶺。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通過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我的心靈都受到了極大的洗禮和震撼。無數英烈鋼鐵一般的意志,不屈不撓、置生死于外的精神,時刻教育和激勵著我們。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少先隊員,我要繼承和學習先輩的崇高精神,要倍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要努力學習,為國家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請黨放心,強國有我!
紅色主體語篇四
7月19日上午9點,我隊準時到達魯西北地委舊遺址(冠縣)在解說員的帶領和解說下我們對魯西北地委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認識,尤其是在抗日戰爭時期,涌現出了一大批視死如歸的共產黨人,例如冠縣回族抗日救國的回族女青年:沙春喜、沙春蘭、齊嬌蘭、張桂云、王震凡、沙曉魯、王慧穎等,被群眾親切的稱為“七大姑娘”,還有被人稱為“孤膽英雄”的米國斌等,一個個英雄人物,在冠縣婦孺皆知,廣為流傳。魯西北地委放在那個動蕩不安,時局混亂的年代,放在蒙昧無知,暗無天日的舊中國,它是如此的渺小,又是如此的必不可少,它就像黑夜中飄搖的火種,給予麻木的人們以活下去的勇氣和奔向未來的希望,正是全國無數像這樣的火種在暴風雨中的堅定和奮斗,才有了春回大地晴空萬里的艷陽天啊!
結束了對達魯西北地委舊遺址的探訪,我們循著先人的足
跡,前往“血水井”遺址。一路上我們尋街訪巷,一路走訪,在大叔大媽,叔叔阿姨的親切指引下,終于到達了“血水井”遺址,期間一位熱心大爺滿腔激情的為我們講述了血水井的來歷,說道激動處,當說到日本鬼子用刺刀將十八名中國老百姓刺死在井中時,老大爺雙拳緊握,語調顫動,神情激動,依然強烈的痛恨著日本侵略者,尤其是老大爺的一句“勿忘國恥啊,我們不侵略別人,但更不能讓別人侵略我們”更是表達出了老一輩人的心聲,堅定地愛國主義信念和高尚的愛國主義情操深深地震撼著我們感動著我們,我們年輕一代更應該心懷感恩,銘記歷史,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作為年青一代的共產黨員更應該擁有歷史的責任感和緊迫感,謹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接過老一輩革命者的接力棒,繼續為人民服務,繼續為社會主義建設奮斗終身。經過中午的短暫休整,我們隊繼續出發,前往莘縣的魯西北烈士林園。這里是英魂安息的地方,懷著無比崇拜和敬畏之情,瞻仰和膜拜著心中的英雄,站在無數英雄的墓碑前,感受著無比莊嚴肅穆的氣氛,突然仿佛身臨其境般感受著無數英豪先烈們投身革命,英勇斗爭的堅定信念以及馳騁疆場,奮勇殺敵的沖天豪情。此時的自己雙拳緊握,將所有的崇敬和堅定都化作深深地鞠躬,并在心里默念:前輩們,謝謝你們,你們可以安息了,你們的精神不毀,你們的靈魂不滅,新中國的現代化革命建設的重擔就有我們年輕一代扛起吧!
7月20號,我們一行8人9點出發,騎著自行車在歷時5
小時后,輾轉近100多公里后,在路人的多次指點后我們終于來到了萬善鄉的六十二烈士墓,來到時我們發現烈士墓有些破舊和凌亂。我們自發的組織了一次掃墓活動,以此表達我們隊先輩烈士的敬仰之意。清掃完后我們在烈士墓前以三鞠躬再次表達對革命烈士的崇敬之情。
活立體的鄰家大哥哥,親切的笑容鼓勵著我們每一個人??????回來的路上我們一直回憶著臨別時伯父伯母微紅的眼睛,以及眼神中深深地思念和失落。此時的氣氛是如此的壓抑,我們提議回校后向學校申請針對馮思廣家庭生活困難的募捐,以此表達我們作為學弟學妹以及晚輩的一點心意。
7月22號我們在山東冠縣通安交通工程有限公司舉行了山東理工大學實踐基地掛牌儀式,公司的相關領導出席了儀式現場,與我們共同見證這個意義非凡的時刻。
我們的暑假實踐活動到此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