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我的責任字我的責任字篇一
針對目前大多數學生是獨生子女,家長包辦過多,責任意識相對較弱的情況,教學中側重幫助學生增強責任意識。在教材呈現上,注意體現體驗性、探究性學習的特點。以問題的形式切入,給學生更多自己思考的空間,并注意針對學生的現實問題,引導學生通過道德辨析,提高道德認識,同時適當地進行行為指導,注意道德教育的激勵作用和榜樣作用,使學生始終保持積極的心態參加學習活動,愿意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互相鼓勵,互相學習的同時,給學生一些方法上的指導,幫助學生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
1、初步形成責任意識,知道自己的事情能做成應該自己做,作為家庭、學校、社會的一員還應承擔相應的責任。
2、熱心參與家務勞動和學校的活動,并能主動承擔一項任務。
3、懂得怎樣做才是一個有責任的人。
通過活動幫助學生增強責任意識,使學生始終保持積極的心態參與學習活動。
課件、生活記錄卡等。
師:同學們前一課我們學習了“我是誰”大家已經知道了每個人在不同的生活場所,他的角色是不同的,那么怎樣才能當好自己的角色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第二課“我的責任”。
板書:第二課???我的責任
師:在社會生活中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責任,這個道德誰都懂。下面我們大家一起來分析一下,這些事情該誰做。
板書:一、這些事情該誰做
師:課件展示(房間該誰收拾?書包該誰收拾?家務該誰來做?教室該誰打掃?)四幅圖片。
問:這些事情該誰做?
生:涌躍發言,房間自己收拾,書包自己收拾 ..........
師:同學們表現很好,都很會做事情。課前老師要求大家觀察一天的生活中家里人為自己做了哪些事,并記錄下來。下面請同學們拿出自己的記錄,在小組中與同學交流,并一起分析哪些事情是自己做的,哪些事情是自己不會做的。說一說,對于會做的事,自己是否做了。
生:做飯、洗碗、洗衣、送自己上學、買米、買衣等。
會做的:洗碗、洗菜、整理房間等。
不會做的:買菜、看醫生等。
課件出示:
我該做什么?1、在家里:?????????
2、在學校班級里:?????????
3、在社會上:??????????
生:在答題卡上認真地寫。
板書:自己的事情,能做的應該自己做;不會做的事情學著做。家中、學校、社區的事情應該積極參與。
課件展示三幅圖片。
板書:我們的好主意。
師:同學們真會動腦筋,想辦法。請大家談一談有沒有和圖中同學類似的情況,同桌互相討論,想一想有什么解決的辦法。
板書:先拿了拿自己的意見,然后再與爸爸媽媽或者老師同學商量一下,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師:同學們的辦法真多,既做好了事,又鍛煉了自己。在家里,在學校里,我們有許多事情可以做。我們都來給自己找個合適的崗位,做個有責任心的人。
板書:給自己找崗位。
課件展示找到崗位的四幅圖片。
問:還有其他崗位嗎?下面我們在班里找一找自己的崗位。找到后,要制訂你的計劃,并宣布一下。
生:擦講臺,擦門窗等。
師:同學們都很熱愛勞動,熱心為同學服務,找到了自己合適的崗位。回家與家長商量一下,給自己找一件具體的事情做一做(例如掃地,飯后收拾碗筷)。
板書:要適合自己,力所能及。
總結:希望同學們熱愛生活,熱愛勞動,在不同的生活場所當好自己的角色,做一個有責任心的好孩子。
這些事情該誰做
自己的事情,能做的應該自己做;不會做的事情學著做。家中、學校、社會的事情應該積極參與。
我們的好主意
先拿出你自己的意見,然后再與爸爸媽媽,老師或同學一起商量一下,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我給自己找崗位
要適合自己,力所能及。
我的責任字我的責任字篇二
在初一的下半學期,我當上了我們小組的組長。
回到家,我把這個消息告訴了父母,誰知父母竟哈哈大笑起來,說:“當了一個芝麻大的官有什么可高興的。”但我卻不這么認為,因為我以后要當上了某公司的老板,要管理四百,四千,甚至要管理四萬人的大公司,沒有一點基礎是不行的。所以我現在雖然只管理四個人的小“公司”,但我仍然會當好這個“老板”的。
當一個小組長并非容易,下課要收作業,要檢查作業,第一節課下課等于貢獻給大家。但我會當好這個小組長的。因為這是我的責任。
在我當小組長期間,最難忘的一次是在一節自習課上,我管組員的事。在這的小組里,我的前面是數學課代表,所以數學課用不上我。我的同桌是語文課代表,所以語文課用不上我。英語課代表在我后面,英語課也用不上。再說我也不想管他們。但在這節自習課上,我的同桌與我前桌又說又笑,我實在看不下去了,就管了他們一次,我的前桌轉過去了,但是我的同桌卻對我說:“這是什么課?”我說:“這是自習課,”她說:“這就對了,你是語文小組長,在自習課你管什么呀?”我聽了這話,猶如別人從頭上澆了一盆冷水。我看了她一眼,回過頭來繼續寫作業,以后任憑她怎么說我也沒管她。
回到家,我怎么也睡不著覺,想著白天發生的`事,覺得我沒有盡到組長的責任,下決心以后不管她說什么我都會管她。因為這是我的責任。
我的責任字我的責任字篇三
每日的疫情深深地牽動著14億中國人的心,防控疫情刻不容緩,全中國人民的心緊緊地聯系在了一起。醫護工作者,危難時刻逆行而上,救死扶傷,以生命護佑生命。在基層,也有著這么一群人,以自己平凡的堅守,呵護著我們的安寧。
您為什么非要去站崗呢,現在這么冷,就不能不去呀?我坐在床上對媽媽說。
不能!
多危險啊,您能不能不去?我從床上跳下來,不禁提高了幾個聲調氣憤地說道。
我倆突然安靜下來,誰都不說話,媽媽低著頭皺著眉頭,不知在想什么。不久,媽媽抬起頭溫柔地對我說:孩子,現在疫情的情況你也看到了,這么緊急我怎能不去?為社區的居民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防止病毒的進一步擴散,那是我的責任!媽媽的這一番話讓得我的心慢慢地平靜下來,我默默地起身走向了書桌前。
在這之后的幾天里我再沒有任何的怨言,每天規劃好自己的學習,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讓媽媽為家里的事情所擔心,這是我的責任!
這場不見硝煙的戰爭,我見識到了華夏的脊梁,我堅信:多難興邦,烏云之后必見暖陽!
我的責任字我的責任字篇四
曾有過這樣一個故事。白紙對人們在自己身上寫畫痛心疾首,認為自己變成了廢紙。可是當主人收拾東西時,把那些發黃的空紙燒了,而被“玷污”的紙卻被小心翼翼地保存起來。
這就說明,當我們承擔責任的時候,我們便擁有了一份高貴的價值。
反之,如果對自己所承擔的責任不盡到義務,不僅愧對于良心,而且影響了集體的利益。《少了一個馬掌釘》就是典型的例子。理查被俘虜以后,人們就說:“少了一個鐵釘,丟了一個馬掌;少了一個馬掌,丟了一匹戰馬;少了一匹戰馬,敗了一場戰役;丟了一場戰役,少了一個國家。”所有的損失都是因為少了一個馬掌釘。告訴我們小的疏忽會帶來大的災難。
一個同學沒能將自己負責的衛生區打掃干凈,當組長責備事,往往就是一句:“我沒看見。”逃避責任的人似乎是漠視一切的,重要的是他也沒看見自己的責任感。其實我們可以試著戰勝逃避思想,說句“對不起。”再將失誤補救一下,結果會好許多。
對于責任的問題,我們應先喚醒人們的潛在意識。自己既然是集體中的一份子,便應該盡自己的力量去維護集體的利益。法國哲學家薩特曾說:“人之為人就在于他是一種必須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應對自己的行為行為的存在,是由于真正人性的行為是自由選擇的結果。
諾威爾史密斯說過“義務”用做“責任”的同義詞。既然是義務,我們就應該努力去完成它,一個不負責任不盡義務的人會給他人和社會帶來傷害,因而是社會所不歡迎的人。所以,我們的生活需要責任感,用自己的行動去贏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我的責任字我的責任字篇五
學科
思想品德
總課時數
3課時
單元章節名稱第二單元第五課
年級
九年級
冊?? 次
全一冊
版本名稱人民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
頁? 碼第 58—79 頁教學分析
這一單元屬于“我與他人、社會”的版塊,目的是與初三學生共同探討,作為社會的人應該如何對待他人與社會所賦予的責任。而學生應當認識到每個人在受惠于社會和他人的同時,必然要有所付出。這種責任源于社會關系中人們彼此之間的承諾,而且,隨著學生社會化進程的發展,在社會生活中承擔的角色也越來越多,承擔的責任也會越來越多。
本單元“共同生活”分三部分內容,體現了三個方面的要求,“伸出你的手”體現情感要求,本課“這是我的責任”體現行動要求,“心中的天平”體現原則要求,它們共同突出一個主題“愛”,即 “關愛他人”、“奉獻社會”。
1.中學生能否成為一個負責任的公民,不僅直接關系到中學生自身的健康成長,而且關系到社會的進步和國家的發展。本課內容的學習,有利于幫助學生形成服務社會、奉獻國家的責任意識,樹立為中華崛起而努力學習的人生目標。
2.具有強烈的責任意識,是一個人長大成人的重要標志。一個具有責任感的人不僅要對自己負責,還要對他人和社會負責。但一些中學生缺乏應有的責任意識,不能自覺承擔自己的責任,嚴重影響了自己的健康成長。本課內容正是針對這一現狀設計的,有利于幫助學生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
教材編寫緊密聯系學生生活實際,通過對材料情景的分析、思考,賦予學生情感教育,使學生感到通俗易懂,容易接受。【學生情況分析】由于學生自身、家庭、社會等方面的原因,一些學生缺乏起碼的責任意識,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不良習慣。因此,教師要利用好豐富的學校、家庭、社會資源,取得家庭、社會等方面的配合,形成合力,加強對學生的教育。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對自己負責是具有責任感的最起碼的表現,同時還要對他人、對社會負責。2.懂得 “人必有責”、“人各有責”,做到從小處著手,從身邊做起,熱心公益,服務社會。3.強調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承擔責任需要付出心血甚至生命。【能力目標】要求學生從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等方面明確自己的責任,并從小處著手,從身邊做起,熱心公益,服務社會,能夠勇于承擔自己的責任。【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明確自己負有的責任,增強責任意識;勇于承擔自己的責任,學會對自己負責、對他人和社會負責任,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強調養成強烈的責任意識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幫助學生做一個有責任的公民。做一個有責任的公民要從小處著手,從身邊做起,熱心公益,服務社會。這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解決的。因此教師要傾注精力,在日常生活中幫助學生養成做事負責任的習慣。
教學難點幫助學生養成強烈的責任意識是本課的教學難點。教學準備
教具學具
補充材料教材、紙、筆。教學流程
第 1 課時?? ?第一框“長大成人的標志”
教學
環節
教師活動預設
學生活動預設
第 2課時?? ?第二框“播下責任的種子”
教學
環節
教師活動預設
學生活動預設
設計意圖直接導入進行探究深入探究拓展探究師:每個人都首先應該明白自己有哪些責任。第一框? 播下責任的種子1.牢記自己的責任【說一說】說出教師、醫生、軍人的責任各是什么?得出結論:“人必有責”,每個人在不同的階段、不同的場合扮演者不同的社會角色,承擔相應的責任。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肩負著對他人、對社會、對國家的種種責任。【講一講】讓學生思考自己在家庭、學校、社會中肩負哪些責任??2.承擔自己的責任【想一想】“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典故說明了什么道理?結論:首先要立足本職,承擔自己的責任。【情景聚焦】p63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列舉幾種比較典型的關于責任的錯誤觀念,從反面告訴學生,承擔責任要從小處著手,從身邊做起。【小活動】指導學生制定“志愿者活動計劃”,如讓學生考察社區內殘疾人群在生活上的主要困難,向社區管理部門提出改善的建議。組織一次志愿者活動,在社區進行一次有意義的公益服務。通過指導激發學生積極參加志愿者活動的熱情,明白熱心公益、服務社會是培養社會責任感的良好方式。【小討論】引導學生思考,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除了從小處著手、從身邊做起和熱心公益、服務社會兩個方面之外,我們還應該做些什么?交流課前采訪父母、教師等不同身份的人的責任,明確每個人都必須承擔責任。嘗試分析自己在家庭、學校、社會中的不同身份和不同責任。思考典故并結合身邊的事例,拓展分析立足本職的重要性。看圖并結合自己的體驗思考和感悟。全班齊讀p64黑體字內容。進行社會公益活動,要訂計劃,有準備,有記錄。注意安全,注意積累活動技巧。討論p65,怎樣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記錄精彩觀點。通過采訪,讓學生明白“人各有責”、“人必有責”,“多種角色多種責任”。而只有那些履行責任的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社會的肯定。
第 3課時?? ?第三框“用生命踐責”
教學
環節
教師活動預設
學生活動預設
設計意圖復習提問導入聯系實際感悟交流復習鞏固情感升華1.提問: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除了從小處著手、從身邊做起和熱心公益、服務社會兩個方面之外,我們還應該做些什么?2.師點題:在一些特殊情況下,承擔自己的責任需要付出心血甚至生命。第三框? 用生命踐責【閱讀角】1.指導學生閱讀美文,感受白衣天使用生命踐責的高貴品質。2.指導填寫p67電子郵件。【小活動】指導學生交流課前所收集到的為了責任而舍生取義的故事并進行討論,懂得舍生取義是用生命踐責,升華情感。【實踐營地】指導學生閱讀理解p67-68三個情景設置,并從他們是怎樣做的,為什么要這樣做,有什么意義這幾個角度去設問。【接力棒】給學生充足的時間思考,并完成接力游戲。對精彩語句予以摘抄記錄,通過教室黑板報展示交流。復習p64黑體字及p65“小討論”閱讀p65“用生命踐責”學生有感情地自我閱讀、感悟,填寫p67電子郵件。交流故事并進行討論,懂得舍生取義的可貴,升華情感。閱讀、理解情景,用本節課所學觀點回答問題 。思考、交流、展示。本框承接上框內容。復習鞏固、提問點題、自然導入。美文感染力強,引發學生表達對英雄的哀思和崇敬。培養學生多種途徑收集資料的能力;通過對豐富素材的交流討論,達到以點到面、內化情感的作用。既起到指導學生運用本課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又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作用很大。通過情景思考,學生對“責任”會有自己全新的認識。設計意圖在于給學生一個平臺,展示和交流自己的認識。板書設計第三框? 用生命踐責立足本職???????? 從小處著手、從身邊做起。服務社會???????? 熱心公益、服務社會。奉獻精神???????? 用生命踐責。
我的責任字我的責任字篇六
現在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家由于父母的溺愛,他們任性、以自我為中心;在學校則表現為:做事缺乏責任心,對家庭、集體漠不關心。因此,通過主題班會的責任教育,重點培養學生對責任的正確認知,增強學生的責任意識。
二、教學目的:
1、讓學生懂得什么是責任,如何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
2、教育學生做事應有責任意識,認真負責,勇于承擔。
3、通過活動讓學生感受責任的重要性,增強其責任意識,學會對自己、對家庭、對集體與社會負責。
三、教學重點難點:
1、讓學生明確什么是自己應盡的責任。
2、教育學生如何對自己、對家庭和對集體與社會負責。
四、教學方法:
1、分工準備:講故事、演講等;
2、多媒體教學。
五、教學時間: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天下興亡”的下一句是?(生答:“匹夫有責”)──不,是“我的責任”。孟子有句名言:“以天下興亡為己任。”人人都能主動負責,天下哪有不興盛的國家?哪有不團結的團體?所以說,每個學生都應該把責任拉到自己身上來,而不是推出去。本節課我們就來談談“我的責任”。(幻燈片:“我的責任”)
(二)感受故事:(幻燈片顯示故事內容,師生朗讀)
故事一:司機黃志全的事跡。
故事二:教師殷雪梅的事跡。
故事三:日本女官員的事跡。
問:三個故事都反映了什么主題?作為學生的我們該如何盡到自己的責任。
(學生自由說)
教師小結:
黃志全,這個平凡而普通的公交車司機,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把對別人的負責,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還重要!作為一名司機,他盡到了對乘客、對行人的責任;而作為一名普通教師,殷雪梅老師在危急關頭用自己的生命換取孩子的安全,她盡到了對學生的責任。即使曾是平凡的服務員,我們卻看到了女官員認真的工作態度和高度的責任感。他們都在自己的位置上盡職盡責。
首先讓我們來理解“責任”的含義。
(三)理解“責任”含義:(幻燈片顯示)
1、“責任”是分內應做的事情,也就是承擔應當承擔的任務,完成應當完成的使命,做好應當做好的工作。
2、“我的責任”:
參考:
人生應盡的責任:
(1)自我責任:就是對自己負責,對自己的生存和發展承擔責任。
(2)角色責任:在家做個好孩子,在學校做個好學生,在社會做個好公民。
(四)聯系實際,討論與明確“我的責任”:
(本環節由兩部分組成:第一,明確對自己的責任;第二,明確擔任不同角色時“我的責任”。)
第一,討論與明確對自己負責時“我的責任”:
1、由一系列問題“你的學習目的性明確嗎?你的作業認真做了嗎?你是否在游戲室、網吧里流連忘返?當你做錯了事,你是否勇敢地承認并改正?”導入,請學生結合實際,談談對自己不負責的行為。
參考:比如有的同學上課紀律很差;有的同學一遇難題就放棄;有的同學隨便轉專業轉班級;有的同學總以“忘記了”“習慣了”為自己的錯誤辯解;有的同學編理由請假甚至輟學等等。
2、落實行動:請學生結合自身情況,談談今后該如何去做。
第二,討論與明確擔任不同角色時“我的責任”:
教師:一個人在不同階段中,在不同場合里都會擁有不同的身份,擔當不同的角色。但不論擔當什么角色,都要負起角色責任。
1、接下來要求學生按下面的方式簡要回答,以了解自己具有不同的角色,而產生不同的責任。
在家庭,我是子女,我的責任孝敬父母、承擔家務、好好學習等
在社會,我是公民,我的責任遵紀守法、以良好行為創造美好的社會等
(教師提示: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責任。如子女應該孝敬父母長輩,承擔一定的家務,為父母長輩分憂等;如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要尊敬老師,努力學習,同學的責任,同學間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等;而擔任社會角色時,作為一個公民,要自覺遵守道德和法律等社會規范,國家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由于這些角色經常是重疊的,責任也就是多重性的;一個角色有時同時承擔著多種責任。)
2、結合道德實踐周活動,請學生談談擔任不同角色時有哪些不負責任的行為。
參考:比如有的同學不認真做值日工作;有的同學熄燈之后喜歡講話;有的同學認為學校各種活動與己無關;有的同學經常和父母吵架,甚至以不讀書為借口失蹤幾天;有的同學結識社會青年,參加打架斗毆等等。
3、暢所欲言:“我的責任”
(提示:可結合西藏暴亂、迎奧運講文明等時政要事,具體談談應盡的社會責任。)
(五)學生童婷演講:《我的責任》(背景音樂《小夜曲》)
(六)班主任寄語:
是一棵小草,就要為大地增添綠意;是一株參天大樹,就要為人們帶來一片綠蔭;是一名學生,就要為自己學好一門專業,為父母盡一份孝心,為學校盡一份責任心,為社會盡一份愛心!同學們,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承擔起我們的責任,做時代驕子!愿我們所有的人都把責任之心攜帶在人生的道路上,讓人生散發出淡淡的、金子般的光輝。
在劉歡《從頭再來》的歌聲中班會結束。
我的責任字我的責任字篇七
青春似一團氤氳的晨霧,亦如雨后的彩虹,美輪美奐、虛無縹緲,處處充滿著新奇、幻想和懵懂。正值年少的我們迷茫卻又向前摸索著,這期間伴隨著我們必不可少的便是責任,我們因責任而焦慮,因責任而成長,因責任而成熟。
多年后,當我翻開初中的這本記憶相冊,或許我已記不起古詩文怎樣背,數學公式怎樣寫,但我一定不會忘記責任曾給我留下的記憶。
山重水復疑無路
剛上初中時,當班長是我意料之外的意外,一個青澀懵懂的小姑娘,尚躲在父母的羽翼下生活,突然要擔起一個管理班級的責任,心里頓時慌作一團,不知所措。起初班主任只是讓我處理一些簡單的班務,我總會盡心盡力去做好,因為我覺得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在推動著我。在班級犯錯或者出現問題時,我也會毫不猶豫的第一個站出來,盡管有些不情愿!但那股力量告訴我必須要那么去做!
柳暗花明又一村
處在掙扎與煎熬中的我去找父親尋求幫助,向他傾訴了我的無助和焦慮。父親跟我說,孩子你不用害怕也不要迷惘,因為帶給你痛苦的那個東西叫責任,它是我們每個人成長過程中必須要面對和承擔的,無可逃避。勇敢面對,最終它會帶給你超出書本的收獲。古人曾有云“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就是告誡我們要學會擔當。老師信任你讓你當班長,你不能只想著自己,你代表的是整個班級,你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被賦予了責任,當好一個班長比考第一更重要。去體驗責任帶給你的新奇感覺吧,我在未來去迎接一個更好的你。
從那以后我開始反省了自己,遇事不再逃避,也學會了在班級與自我之間去尋找平衡與兼顧,因為我明白,那是我的責任。
當氤氳的霧逐漸散去,眼前是一片美麗的風景。處在這如夢似幻的花季里,我們不僅要以夢為馬不負韶華,更要學會擔當,肩負職責,切不可虛度年華。當我們有一天回顧過去時,我們一定要自信的說一句“我已經做了我能做的事”,感謝責任讓我成長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