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不僅僅是總結成績,更重要的是為了研究經驗,發現做好工作的規律,也可以找出工作失誤的教訓。這些經驗教訓是非常寶貴的,對工作有很好的借鑒與指導作用,在今后工作中可以改進提高,趨利避害,避免失誤。寫總結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總結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幼兒中班教學工作總結篇一
我們中(2)班是以英語特色班的身份剛剛組建起來的一個集體。一共有39個孩子。這些孩子分別來自不同的家庭,所受的教育不同,發展水平也不同。他們是由原中(3)中(4)班各一半幼兒組成。雖然他們都有著相似的肌體發展水平,但是在自我服務能力、適應能力、語言發展能力、思維能力等等諸方面都存在較大的不同。因此,面對這樣一個層次不一的班級需要我們從多方面入手協調。首先我們要創設一個亮麗、溫馨、和諧的環境,幫助個別幼兒盡快適應新的學習生活環境,順利度過心理上的斷奶期。其次要從每一個細節入手,建立起一系列良好的常規,以保證日后各項教學活動的有序開展。同時要加強孩子的自我服務意識,提高自我服務能力,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在各科教學活動中從激發孩子學習興趣入手進行分層教學,針對不同孩子的不同發展水平進行施教,以促進幼兒身心和諧健康地發展。
學前教育階段是人的一生發展的奠基階段,為了使孩子從小得到全面素質啟蒙教育,必須摒棄“知識教育”的價值取向和短視行為,確定培養“完整兒童”的概念,特別要注重兒童生存能力和樂于學習,好奇探索,自主、自信、創造性,責任感等影響人終身發展的教育目標的價值。因此,根據綱要精神,在健康教育領域,我們特別注重用幼兒感興趣的活動激發幼兒鍛煉身體的興趣,培養兒童健康生活的態度和習慣;
在社會教育領域,培養兒童同情責任等社會性情感,發展兒童的交往、合作能力;在科學教育領域,注重引發幼兒探索的興趣,注重幼兒的探索過程和獲得的經驗,鍛煉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語言教育領域,著重培養孩子語言交往的興趣和能力;在藝術教育領域,注重培養幼兒對藝術活動的興趣和大膽表現,創造的品質。并以這樣的教育價值取向指導中班年齡段兒童教育的目標、內容的選擇和活動的設計。
1、學習控制、調整自己的情緒。
2、獨立進餐、盥洗,穿脫衣褲、鞋,學習整理床鋪,管理自己的物品。
3、知道必要的衛生保健知識,認識身體的主要器官及基本功能,學習對自己的身體進行適當的保護。愛吃各種食物,養成主動喝水的習慣。注意生活環境衛生。
4、了解不要的安全常識,對
陌生人和危險事物有警覺。
5、積極參加體育活動,提高身體承受氣溫變化的適應力,動作自然、協調。
1、學習注意傾聽、理解日常用語。
2、學習用普通話大膽、清楚地說出自己想說的事。
3、學習欣賞文學作品,樂意表達自己的感受。能口齒清楚地朗誦兒歌和學習復述故事。
4、學習有順序地看圖書,樂意與同伴交流圖書的主要內容。喜歡看電視、聽廣播,并樂意將熟悉的內容與同伴進行交流。
1、 關愛并尊敬父母、長輩、老師,接觸與自己生活有關的社會工作人員,了解他們的職業與自己的關系,尊重他們的勞動。
2、學習結伴、輪流、請求、商量、謙讓、表達主張等交往方式,分享群體合作中產生的.歡樂和成果。
3、覺察他人的快樂、悲傷、生氣等情緒表現,并嘗試做出適宜的反應。
4、學習簡單評價自己及別人的行為,對自己能做的事表現出自信。
5、初步辨別是非,遵守集體生活中的基本規則。
6、樂意接受成人的指令,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務。
7、了解家鄉著名的設施,景觀,喜愛參與民間節日活動,萌發愛家鄉的情感。
1、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
2、喜歡用多種感官探索周圍環境。喜愛提問。愿意收集感興趣的信息。
3、常識用適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探索過程。
4、能從生活和游戲中學習簡單的數、形、時空等概念。學習使用比較、分類、排序、測量等方法。
5、關心周圍環境,愛護動物、植物,萌發初步的環保意識。
1、能發現和感受周圍環境中的美。喜歡、欣賞美工作品 及音樂作品,能感受它們的明顯特征,能表達自己的感受。
2、學習表現物體的基本部分和主要特征,會選擇顏色初步有目的地調色、配色,能圍繞主題大膽安排畫面。常識使用各種材料、工具、方法進行拼裝、拆卸、制作。
3、學習用自然的聲音較有表情的唱歌,能完整地唱幾首歌曲。喜歡模仿創編歌曲和動作。喜歡隨音樂的節奏和情緒做模仿動作、跳舞和做游戲。喜歡用打擊樂器和身體動作來表達音樂節奏。
4、學習集體藝術活動的規則,體驗集體藝術活動的樂趣。
(1)美麗的春天
; (2)動物的秘密
(3)紐扣王國
(4)冰淇淋太陽
1、召開家長會,向家長匯報幼兒園的教育教學工作等方面的情況。對家長配合幼兒園工作提出要求,如:幼兒發展評估手冊、家長開放日,幼兒年段活動事項等等,促進家園之間的溝通。
2、推選家長委員會委員。參與幼兒園的管理,協調幼兒園開展的活動,集中反映家長的意見和要求,對幼兒園的工作發揮監督保證作用。
3、舉行家長開放日。促使家長了解幼兒園實施的教育,有機會觀察自己孩子在集體生活中的表現,知道幼兒的需要,發現孩子的不足,調整自己對幼兒學習的態度,促進家長與教師之間的溝通,同時有助于親子之間的交流。
4、創設家園聯系欄。本班設置在幼兒入園時家長都能看到的地方,結合幼兒身心特點,從多角度向家長宣傳科學的,同時向家長介紹每周具體的教育目標,指出請家長配合教育的內容,并請家長協調準備與教育活動有關的資料和活動。
5、個別談話。利用家長接送幼兒的時間及時交流一些問題看法,特別是對有進步的孩子要當天及時給予交流表揚。
創建與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境,為幼兒提供活動和表現能力的機會與條件,促進
幼兒全面、健康、和諧的發展的重要保證。
1、圍繞主題目標創設環境,并隨著目標的變化,使環境適合幼兒中班的年齡階段的身心發展需要,從而引起幼兒的興趣,充分發揮出環境的教育功能。
2、要注意觀察了解不同孩子所處的不同發展水平和不同需要,充分利用多種環境創設,使幼兒都得到活動的機會,主動地參與環境創設。
3、創設實用的環境,因地制宜,因陋就簡,充分利用現存物質條件,創設適宜環境,提高環境利用率與使用價值。
1、制定一日活動要求,合理安排幼兒一日活動內容,相互商討教育教學中的手段。
2、觀察每一位幼兒的發展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做好妥善處理。
3、在常規培養中,保持教育一致性,堅持正面教育。
4、做好家長開放日活動及家長會的工作,全面、良好地展示幼兒園。
5、做好家長工作,保持密切的聯系,教育好孩子,家長滿意為重。
6、工作中討論如何更好地開展各項活動,以便主題活動的順利開展。
幼兒中班教學工作總結篇二
早上在操場的體育活動中,教師問全體幼兒:“你們用什么方法把這個輪胎運過來的小丹丹舉手回答:我們就拉過來的,使勁勁拉。教師回應:“使勁拉,還有嗎?“小諾繼續說:就是一個人拉的話,輪胎會跑這邊,兩個人拉會往中間。”教師說:“你總結得真棒,當我們個人拉的時候,輪胎就會跑偏,兩個人拉的時候,力量是平均的,就能夠把輪胎直線的拉過來。”教師繼續說:“此刻有緊急事件發生啦,來了大洪水,把你們的輪胎又沖跑了!“此時,配班教師把輪胎放到操場中間離幼兒較遠的地方。教師問:“這可怎樣辦孩子們回應:“再拉!“教師說:“可是這次洪水異常大,把岸都沖沒了只留下一小塊陸地。一會兒我們在拉物資的時候千萬不能離開這塊僅有的小陸地,離開的話就會被洪水沖跑了。”邊說邊走到場地中.在有粉筆劃線的區域走過.并告訴幼兒一會兒所站位置就是那里。教師走回來對孩子們說:這個時候你們又能用什么方法把輪胎拉回來想一想。孩孩子們說道:“想好了!教師讓想好的幼兒去試,并提要求:“千萬不能離開僅有的陸地!”幼兒紛紛到粉筆劃線的區域兩兩一組進行拉輪胎的活動。丹丹說:我們就在原地。最近的組幼兒兩人站在原地各自拿一根繩子,交替拉繩子把輪胎拉向自我,丹丹用力拉,繩繩子緊繃著拉回,隊友的繩子較松
軟地在地上拉回來,拉回來后丹丹說:“我們又把它拉回來啦!”旁邊一組女孩在拉的過程中,邊拉邊向后小退幾步,教師看到后把兩人推到劃線區域內部分幼兒完成后,一位教師把完成的幼兒帶到旁邊問你跟我說說怎樣拉的”小丹丹回答:“我站在原地跟我的朋友這樣拉的。”邊說邊做雙手交替拉的動作我拽著繩子這邊。”教師重復孩子的話.手也在做交替拉的動作:“你在原地,和你的好朋友這樣貌拉。”同時,又有一組幼兒興高采烈跑過來說:“我也拉好了。”教師之后對小諾說:“你們把動作給我們做出來看看吧。“在小丹丹做雙手交替拉的動作的同時,其他幼兒也在一齊做同樣的動作。此時仍有一組女孩沒有把輪胎拉回來,配班教師幫忙她們把輪胎拉回來了。教師繼續說:“小丹丹他們是第一個把物資拉回來的,并且沒有掉到河里,因為他說了他在拉的時候原地不動,然后雙手這樣拉,這叫交替拉,雙手交替拉,來,我們一齊學學雙手交替拉。”大家跟隨教師一齊做雙手交替拉的動作。教師又說:“我有個問題要問你們,我們雙手交替拉物資的時候,除了手拉之外,還有哪兒需要用力?”大家回答:“腳不動,腳使勁”,”教師又問:除了腳呢還有哪大家說:身體!教師給予肯定。
1.活動組織的貼合幼兒發展需要,教師設置情境適宜,幼兒在游戲中的專注度較好。
2.幼兒在活動中的交往比較欠缺,設置的交往環節較少。
3.幼兒所獲得的發展:空間認知、身體認知。語言交流、思考一次、合作較少
4.教師在活動中關注到了個別沒有原地拉繩子的幼兒,并提示規則。
1.設置活動時教師要研究增加能促進幼兒互動、交往的環節。
2.經過情節的變化,進一步豐富游戲(延長拉的距離、改變拉的路線、增加物資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