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彌勒字篇一
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凡間經濟的高速發展刺激了平衡的天庭經濟,同時也急紅了玉皇大帝的眼,為了拉近兩地間的差距,玉皇御筆一揮,一批天營企業陸續成立。
眾仙都已入位,唯有天庭運輸公司還缺經理一職。對于天庭的支柱產業,玉皇也是不敢大意。最后,他決定派剛正不阿的李老師與人緣最好的彌勒扮成凡人下界取經。
三天后,兩人學成歸來。玉皇向來尊重李老師,便令他先掌舵,彌勒作為后補,隨時任用。
李老師就職后,在經理室掛上了“規則是力量”的警示牌,這是他從凡間學來的。一月后,公司產值略有增加,但卻有極數匿名信飛到了玉皇手中,原來李老師剛正不阿,用嚴格的規則管制眾人,弄得工人怨載道。迫于壓力,玉皇不得不用彌勒代替李老師。李老師忿忿不平,掛印而去。
幾天后,在眾仙的歡呼聲中,彌勒走馬上任,在眾人的簇擁下,彌勒來到經理室,望見“規則就是力量”幾個大字,微微—笑,回顧眾人說:“此愚人之論也!我在凡間學習時,看到有個經理守規則,縱容員工,員工們也知恩圖報,干群關系好得不得了,依我看,人心為先,規則為末!”“是,是……”眾人連忙附和。
彌勒上任后,立刻把“規則”二字改為“寬客”,用它作為自己處事的警示銘。一個月下來,公司產值增,上萬封感謝信送到了玉皇手中,玉皇深感欣慰。
半年過去了,運輸公司大幅虧損,但玉皇手中的感謝信還是有增無減。玉皇再也坐不住了,他決定親自去看看。
一日黃昏,玉皇身著便服,只身來到公司,看到公司員工多已回家,剩下的都在聊天。玉皇帶著疑惑走進經理室,看見彌勒正背對自己閱讀文件,于是便暗施隱身法立在一旁。
“好,月末了,我彌勒要發獎金了!”彌勒按規定拿出了員工們的勞動表,“天狼星出工最多,給他勝利獎。天馬星只出了半月工,唔,給他節油獎,都不容易。小熊星沒出工。這……”彌勒摸大光頭陷入深思,“按規定該開除他!”玉皇暗想,“這么辦吧!給小熊星安全獎,規則算什么東西,人心最重要。”彌勒決定了。“啊!”玉皇差點喊出聲來。
在回宮的路上,玉皇明白公司不景氣的真正原因:無規矩不成方圓,無論辦什么事,還得有規則,還是讓李老師來做吧!
一日后,彌勒下臺。
半年后,公司法令一新,蒸蒸日上。
彌勒字篇二
各位尊敬的游客,少林寺常住院到了,請大家隨我下車!
現在我們來到少林寺的山門前,我們在這里的游覽時間是一個半小時,到時我們在這里集合,請大家遵守時間。
請大家看山門上牌匾中“少林寺”這三個大字,它是清代康熙皇帝的御筆,我們經常看到乾隆皇帝的御筆,而康熙皇帝的卻很難看到,因為他很少動筆,被稱為“一字千金”。等一下大家一定要把這三千金照下來帶回家去。
大家知不知道,“深山藏古寺”寺院一般多建在深山,所以第一道門又叫山門,但更多的是從三門而來,佛教認為人有“三毒”,即“貪,嗔,癡”,貪就是貪心,一個人貪心了就會過分的追求物欲,輕則時間和精力,重則做出危害社會的事情;嗔是指心胸狹窄,憤世嫉俗,因為一點小事就耿耿于懷,傷害的還是自己的身體;癡是指癡迷,不該執著的卻太放不開,就像感情,緣分盡了卻還是放不下。佛教認為過了這三門就滅掉這三毒,在心里上做一個自由快樂之人。我們現在看到的是彌勒佛,他是佛祖未來的接班人,曾經有這樣的一副對聯“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慈顏常笑,笑世間可笑之人”,說的便是此佛,這是佛家向我們傳授的一種人生智慧,心胸寬廣,知足常樂。
現在大家看到的是少林寺的碑林,這些石碑反映著少林寺和世界各地的友好往來。
愛看武俠小說的朋友,一定會想起一些有趣的情節。傳說以前進了少林寺山門,有一條木人巷,18個木人由機關操控,武器高強,順利打過木人巷的人才有資格進寺。少林武僧學成下山,也要在這里打山門,順利通過師兄們組成的戰陣,才能下山,算是少林子弟,否則要留下來繼續修行。因為大家是貴賓,所以不用打進來再打出去,可以盡情游玩了。
這種樹是銀杏樹,又叫白果樹,他是雌雄異株,兩棵一雌一雄在一起才會結果。這一棵已經有幾千歲了,因為沒有結果,被叫做“羅漢樹”。
這里是天王殿。這兩個金剛力士是哼哈二將。傳說他們威力無比,一哼一哈吸人魂魄。他們站在這里是為了防止妖魔鬼怪進入寺院。從他們的口型,大家就可以認出哪一位是哼將,哪一位是哈將了。這四位威武的將軍就是佛教的護法神四大天王,他們的職責相當于公安民警,他們手里的法器象征著“風”“調”“雨”“順”。
大家現在看到的這種動物不是烏龜,是赑屃,傳說龍在人間有九個兒子,他們個個神通廣大,只有他什么都不會,只是力氣大,經常馱一些碑來證明碑文的重要性。當地流傳一句俗語,“摸摸赑屃的頭,一輩子不發愁;摸摸赑屃的頸,一輩子不生病”。大家快去摸摸,這樣不會生病也不會發愁了。
請大家跟我來看這塊碑。它是少林寺最有價值的碑,叫“太宗文皇帝御書碑”,刻于1200年前。它是唐太宗李世民為了表彰救駕有功的13棍僧的戰功而立的,記載著13棍僧的名字和這段歷史。電影“少林寺”的情節就是根據這塊碑的內容改編的。碑上有李世民的親筆簽名,看看誰能先找到。
現在我們來到的是寺院重要的建筑“大雄寶殿”,這里是全寺的佛事活動中心。“大雄”是佛祖的別稱,表示佛的光明無量。請大家隨我進殿參觀。中國有句古話:無事不登三寶殿。為什么叫三寶殿呢?很簡單,因為這里供奉了三尊佛,也就是所謂的三寶殿了。現在科學家在研究四維空間,其實佛教幾千年前就有了時空概念了。佛教認為人有前生今世,六道輪回,而這三尊佛是一種時空概念,也就是說在“現在”的時間,還存在三個不同空間。左邊這尊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主宰阿彌陀佛。佛經記載,那個世界金碧輝煌,充滿香氣和美妙的音樂,生活在這里的人們非常快樂。右邊是東方凈琉璃世界的主宰藥師佛,傳說那里的人們沒有病痛,永遠健康幸福。中間是現在世界的佛祖釋迦摩尼,他主宰的世界是一個不完美的世界,這就需要人們從自己做起,多奉獻少索取,一起來改善,美化它。兩邊的塑像是十八羅漢。羅漢是佛教中的一種等級,意思是有了一定修行的人。打個比方,羅漢相當于大學畢業生,菩薩相當于研究生畢業,佛就相當于教授了。我們現在剛踏進小學校門了,看了少林寺,我們在佛學方面就算小學畢業了。
請大家來看這件鐵器。猜一下,它是什么用途的呢?它重650公斤,鑄于明萬歷年間,是少林寺和尚當年用的一口小炒菜鍋。明代少林僧人達到20xx多人,所以用這么大的鍋并不稀奇。少林和尚做什么都不忘了練功,吃飯的時候,站在梅花樁上扎馬步,提水的時候雙臂平伸舉起水桶,當年他們做飯也不忘了練功。怎么練呢?在鍋的正上方懸掛一根橫梁,做飯的僧人倒掛金鉤倒懸著做飯。可見少林功夫不是徒有虛名。
這里是藏經閣,是過去少林寺和尚舉行法事活動,存放經書的地方。武俠小說里經常描寫各路英雄飛檐走壁來爭奪武林秘笈,就是在這里。
方丈室是少林主持居住的地方。1750年乾隆皇帝曾經在這里居住過,所以又叫“龍庭”。這尊銅像是禪宗創始人達摩。相傳當年他經過廣東,南京,北渡長江來到這里傳法,經過長江的時候,觀音菩薩施展法力,讓他僅踏著一根蘆葦,飄然渡過了長江。
立雪亭是少林寺最有紀念意義的建筑了。我想問大家,一路走來大家看到少林寺的和尚都是斜披袈裟,單掌合十,大家知道這是為什么嗎?這里面有一個感人的故事。據說達摩祖師面壁九年來到這里,他的徒弟神光已經追隨他多年了。一天夜里,達摩在達摩亭坐禪入定以后,神光像往常一樣侍立在亭外,這時天上下起了大雪,大雪埋沒了神光的雙膝,但他仍然侍立在哪里。第二天早上,達摩開定之后,見他仍然在亭外,就問他:你站在雪地里干什么?神光回答:求師傅傳授真法,達摩想考一下他的慧根如何,就對他說:要我傳法于你,除非天降紅雪。神光解意,立即抽出戒刀砍去了自己的左臂,鮮血頓時染紅了白雪,達摩深受感動,將衣缽法器傳授于他,并賜名慧可,就是禪宗二祖。后代僧人為了紀念他斷臂求法,就斜披袈裟,單掌合十,一直延續到現在。題匾上的“雪印心珠“四字,是乾隆皇帝聽了這個故事揮筆寫來的,意思是立雪斷臂證明心跡,佛法得來不易呀。所以說有時候我們只有先付出才會擁有。
現在我們來到少林寺的最后一進建筑,也是少林寺最有價值的建筑-西方圣人殿。它建于明代,是少林寺的僧人練拳習武的地方。這里供奉的是毗盧佛銅像。毗盧是佛祖的一種化身。墻壁上五百羅漢朝毗盧,是明代民間畫家的杰作,是難得的藝術珍品。畫像人物形象,神態栩栩如生,這些羅漢的衣服顏色都很淡,而他們的臉色都是深茶色,這是為什么呢?有人認為是羅漢顯靈了,所以臉色變暗了。其實是因為當時畫面部的時候,在顏料里加了鉛粉,經過長年累月氧化的緣故。據說這些羅漢的面部60年變一次,歡迎大家六十年之后再來看看他們的臉色變成了什么樣子。我想大家一定注意到了這些深陷地面的坑。他們一共有18個,是少林和尚練武長年累月踩出來的站樁坑。
好了朋友們,少林寺常住院的講解就到這里,大家有二十分鐘的游覽時間嗎,之后我們在這里集合,一起去參觀塔林。
這座塔形狀很奇特,是明代小山和尚塔,他武功高強,多次率軍抵抗沿海的倭寇,是一位民族英雄。這座塔是塔林中最高的塔,較普通塔,因為一些和尚年紀很小就死去了,沒有大的功德或者有功德但是沒有弟子,經濟狀況不足單獨建塔,骨灰就放在這里。大家可以看到,這里有一個小門。
好了,朋友們,少林寺的講解就到此結束了,大家有二十分鐘的游覽時間,二十分鐘后咱們在車上集合。
彌勒字篇三
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凡間經濟的高速發展刺激了平衡的天庭經濟,同時也急紅了玉皇大帝的眼,為了拉近兩地間的差距,玉皇御筆一揮,一批天營企業陸續成立。
眾仙都已入位,唯有天庭運輸公司還缺經理一職。對于天庭的支柱產業,玉皇也是不敢大意。最后,他決定派剛正不阿的李老師與人緣最好的彌勒扮成凡人下界取經。
三天后,兩人學成歸來。玉皇向來尊重李老師,便令他先掌舵,彌勒作為后補,隨時任用。
李老師就職后,在經理室掛上了“規則是力量”的警示牌,這是他從凡間學來的。一月后,公司產值略有增加,但卻有極數匿名信飛到了玉皇手中,原來李老師剛正不阿,用嚴格的規則管制眾人,弄得工人怨載道。迫于壓力,玉皇不得不用彌勒代替李老師。李老師忿忿不平,掛印而去。
幾天后,在眾仙的歡呼聲中,彌勒走馬上任,在眾人的簇擁下,彌勒來到經理室,望見“規則就是力量”幾個大字,微微—笑,回顧眾人說:“此愚人之論也!我在凡間學習時,看到有個經理守規則,縱容員工,員工們也知恩圖報,干群關系好得不得了,依我看,人心為先,規則為末!”“是,是……”眾人連忙附和。
彌勒上任后,立刻把“規則”二字改為“寬客”,用它作為自己處事的警示銘。一個月下來,公司產值增,上萬封感謝信送到了玉皇手中,玉皇深感欣慰。
半年過去了,運輸公司大幅虧損,但玉皇手中的感謝信還是有增無減。玉皇再也坐不住了,他決定親自去看看。
一日黃昏,玉皇身著便服,只身來到公司,看到公司員工多已回家,剩下的都在聊天。玉皇帶著疑惑走進經理室,看見彌勒正背對自己閱讀文件,于是便暗施隱身法立在一旁。
“好,月末了,我彌勒要發獎金了!”彌勒按規定拿出了員工們的勞動表,“天狼星出工最多,給他勝利獎。天馬星只出了半月工,唔,給他節油獎,都不容易。小熊星沒出工。這……”彌勒摸大光頭陷入深思,“按規定該開除他!”玉皇暗想,“這么辦吧!給小熊星安全獎,規則算什么東西,人心最重要。”彌勒決定了。“啊!”玉皇差點喊出聲來。
在回宮的路上,玉皇明白公司不景氣的真正原因:無規矩不成方圓,無論辦什么事,還得有規則,還是讓李老師來做吧!
一日后,彌勒下臺。
半年后,公司法令一新,蒸蒸日上。
彌勒字篇四
十月二日,我們去了兗州興隆文化園。
走進興隆文化園,首先看到的是一座高高屹立的白色石門,石門上寫著許多佛教用語。石門上的字氣勢非凡,粗壯有力,帶給人一種莊重、威嚴的感覺。
再向前,是載著十二根阿育王石柱的白拱石橋,阿育王石柱是一根粗糙的白色石柱,石柱上都頂著一只金色的三只頭的小動物,咄咄逼人。每一個阿育王石柱上刻著一兩個的字,有受、愛、還有禮。我揣測道:這大概是佛教的文化吧。站在金水橋上看到河面上泛起粼粼波紋,聽著流水悅耳的聲音。
順著石橋向前走,一座潔白的長明燈呈現在我們的視線里。后面是八座栩栩如生的八大明王銅像,他們個個面目猙獰,大多是三頭、四臂、六足,手持寶劍,腳踏坐騎。
走進中央的靈光寶殿,登上一級級石級,先是進入了九樓之中的三樓。面前是一尊四面如來佛像,每一面的如來佛像神態都不同,有的站立,有的坐著,有的手持寶塔,有的笑意濃濃。佛像兩旁是兩尊菩薩像。四、五樓分別是平視和俯視大佛,覺得風從身邊刮過,十分清爽。在這九樓中最漂亮的、最輝煌的要數九樓了,那是存放舍利子和金瓶的地方。金瓶發出燦爛的佛光。我仿佛看見一位活佛站在我的面前。
回家的路上,我懷著愉快的心情想:文物古跡是祖先給我們留下的寶貴遺產,也是我們生存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要保護文物。
彌勒字篇五
每每回想起以前的小學生活,腦海中總會浮現出“彌勒佛”的身影,還有那些難以忘懷的事兒。
“彌勒佛”,是一位可敬的老人,臉上總掛著慈祥的微笑。花白的頭發,樸素的衣著,她就是我最最敬愛的老師——邵愛珍。
一千五百米的賽跑即將“開戰”,正在做準備的我已趕到了無比的緊張,這時,我碰到“彌勒佛”:“加油啊,不管跑了第幾,只要堅持下來來就是好樣的。”她朝我微笑著,是那么得慈祥。“砰”發令槍響了,參賽的運動員都沖了出去,我也不甘落后。
在雨中跑著,泥濘的賽道令人難受,邁開的第一步,都更加耗費體力。幾圈之后,我有些體力不支了,大口大口地喘著氣,而守在彎道的“彌勒佛”依舊微笑著看著我:“堅持下去,你能行的,在這兒超上去。”我努力地跑著,但雙腿像裝了鉛似的,沉重無比。
終于,這場無硝煙的“戰爭”結束了,沖過終點的那一刻,我癱在了地上,喘不過氣來,待我恢復過來,就見到了“彌勒佛”那慈祥的臉,她向我豎起了大拇指:“你好樣的。”得了第三名的`我也笑了。
這,就是我最敬愛的“彌勒佛”,一位樸實、幽默、關心他人的老人,一位桃李滿天下的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