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同情心字同情心篇一
同情心是迷失在黑暗的靈魂的一道曙光,讓失落的靈魂找到前進的方向;同情心是炎熱浩淼沙漠里的一條清澈小溪,讓干涸的生命找到人生的綠洲;同情心是崇山峻嶺上的一條小徑,讓攀登者迸發生命的激情。
因為同情心是農民百姓在艱難中的安慰,也是一個純潔靈魂勇敢前行的動力源泉。艱苦潦倒,誰在痛苦中彈奏憂國憂民的千古絕唱?烈日當空,誰在炎熱里精心研究超級水稻?是杜甫。他用劍一般尖銳的筆在詩篇里盡情抒發百姓的辛苦貧困,用火一般的詩篇燃盡封建制度的腐朽。懷著一顆赤誠的同情心,一顆和天下人同跳動的丹心,他用人生的力量高喊出了一聲“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時代強音。是袁隆平。他用火一般的激情以解決百姓溫飽為己任,用大地般廣袤的心胸容納科學道理的艱辛。揣著如米粒般晶瑩透徹的同情心,一顆同情受餓挨凍百姓的寬闊之心,他用生命的年華掀起了一場“綠色革命”。
因為同情心是受盡欺凌民族的希望,也是一位位領導者展現人生風采的舞臺。蒼茫大地,毛澤東用“四渡赤水出奇兵”的韜略拯救搖搖墜的中華民族。夜闌人靜,周恩來用一杯咖啡,一支鋼筆在文件里渡過了無數夜晚。春風拂地,鄧小平用創新與機智將中國引向世界。同懷一顆同情心的熱忱,他們出現在中國的歷史里,將危難的民族從水深火熱中拯救了過來,將互相敵視的眼神化成一片掌聲,將落后貧困的國家神化為地方的巨龍。
同情心很重要。它是弱肉強食社會里的一股清泉,是爾虞我詐的社會關系中的一瓶潤滑油,是每顆受傷心靈的良藥。行動起來吧,用愛喚起每顆麻木的心,用陽光溶解每顆冰冷的心!讓自己插上一雙同情心的翅膀,飛向世界里,灑下愛的甘露吧。
同情心字同情心篇二
生活在城市的現代人多少都會有這樣的體會:面對那些街邊衣衫襤褸的乞討者,人們大多目不斜視地走過,或是僅僅斜眼看一下,肯施舍一元兩角錢幣的,少之又少。
難道現代人失去同情心了嗎?多數人的想法是:這些行乞者大多是騙子,我可不做這上當的笨蛋。
步行街上有個人,穿著沾滿泥沙的上衣,趴在地上擺出很痛苦的姿勢,把身體扭成了麻花狀。我的家剛好就在步行街,有一回我見他趴累了站起來,活絡了一下筋骨,換了個扭曲的姿勢接著趴。媽媽跟我說:“瞧這個人,肥頭大耳,胳膊那么粗,像吃不飽飯的人嗎?”這時剛好過來一位城-管,讓他站起來。他梗著脖子不看城-管,保持著那個扭曲的姿勢,向另一個方向艱難地爬去。多可笑的一幕啊!
確實,有不少人天生懶惰,他們從鄉間來到城市,不顧尊嚴和體面,加入了乞討者的行列。他們故意穿著破破爛爛的衣服,一副躐蹋樣兒,很是影響市容。其實,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垃圾箱里也能撿到式樣過時但絕對結實的衣服,再穿這樣破破爛爛甚至打著補丁的衣服,顯然是作秀了;可不這樣又無法博取人們的同情,也實在難為他們了。
這種人好躲,不看他走過去便是;還有一種人,專門支使小孩去跟人要錢,自己卻躲在一邊。看著那一張張稚嫩的小臟臉,讓人不由會起一點憐憫之心。記得以前在云南,逛夜市的時候,見到這樣的小孩多如牛毛。這些孩子多是從山溝里拐來的少數民族娃娃,他們會纏著人要錢,用臟臟的小手攔住你,拉扯你的衣服,一副“死也不讓你走”的架式。這個時候你決不能有同情心,必須狠下心來一把推開他,否則馬上就會有一大群這樣的小孩子過來把你圍起來,你就別想再走了。
在青海和西藏,有一種喇嘛,他們以吃苦為修行的方式。他們的衣食靠向人化緣,但他們并不貪,而是擁有一份自尊。他們不要錢物,只需要你施舍他一口吃的。他們不用裝可憐,走到哪里,都會受到人們的尊敬。一個人如果真的遇到了困難,人們自然會向他伸出援手的;但如果自己不努力,缺乏做人最起碼的尊嚴,只想利用人們的同情心,這種人就變得很可厭,根本不值得同情了。
看來人們并非沒了同情心,而是不敢有同情心了。當同情心被人利用,遭到褻瀆,變得庸俗而廉價的時候,人們往往會因為受騙而憤怒。可以肯定的是,自尊也許會丟失,真正的同情心是永遠也不會丟失的。
同情心字同情心篇三
以前,每當我在街上遇到那些行乞的老人時,我會不由的產生一種同情心,看著他們窮困潦倒的模樣和那破爛不堪的衣服,我都會拿出我的零花錢給他們,希望能給他們帶去一點幫助。尤其是見到那些和我年齡差不多的小孩子時,我會豪不猶豫的給他一點援助。可那一次,那一幕,讓我振憾的同時也深深地感到心痛,因為我發現了我的同情心與施舍,競這些被騙了……那次爸爸開車帶我去吃飯,當車剛停下時,一位衣著破舊的中年婦女迎面走到我所坐的車窗前,用一雙渾濁而渴求的眼睛望著我皺著眉頭說:“小姑娘,行行好吧!我沒有了回家的錢了,孩子也病了”。我望著她那干枯的雙手里少的可憐的一兩張一角兩角的零錢。我感動了立即往回袋里找錢,可不巧今天沒帶錢。那婦女仍站在車窗外,注視著我用乞求的口氣說:“小姑娘給點吧我已整天都沒吃飯了”。說著又用手揉揉眼睛,像是哭了。她的話很讓我同情,在這種同情的驅使下我又努力地搜搜口袋,還是沒有。我向她擺了手,示意我沒有零錢,那婦女見我沒有反應,轉到車后去了,這時又走上來一個六七歲的小男孩,臟兮兮的小手,瘦瘦的身體,很讓人可憐,伸出一只手,小聲地說:“大姐姐,救救我吧!”好像很膽怯還不時地往一邊看。今天真是做不了好事了,就在我側目的那一瞬間,我發現了剛才的那位婦女正在用手勢比劃著,讓小男孩伸出雙手,嘴里還小聲地說“叫姐姐叫姐姐”,小男孩聽從那婦女的指揮,伸出了雙手。不停地喊著“姐姐,姐姐”這時,我又聽見那婦女說:“今天要是要不到錢,不允你吃飯”。天呀!竟有這樣要錢的人,我也無能為力幫那個小男孩,隨著爸爸下了車。就在回頭看時,我更吃驚地發現,那婦女正在指點小男孩的頭,小男孩低頭不敢說話,可能那位婦女正在吵小男孩笨。
同情心字同情心篇四
有一位長期參加極地探險的科考隊員講述一次畢生難忘的經歷。一次極地科考中,一只企鵝被海豹捉住了,企鵝發出凄慘的嚎叫,聽者無不動容。這位科考隊員就在不遠處,只要威嚇一下便可使海豹受驚而逃。可是他只能忍住淚水與憤懣,眼睜睜地看著海豹把企鵝拖入海里。
聽起來的確十分殘忍,但那位科考隊員明白極地的生存法則。他出手可以救下企鵝的命,但也就此破壞了極地的不可侵犯的優勝劣汰法則。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能感悟到什么?
大自然看似是個不公正的天平,讓獅子雄踞草原,讓鯊魚稱霸海洋,讓雄鷹統領天空。可是大自然也有它的金字塔法則,越是金字塔頂端的獵手,數量越是稀少。當災難降臨時,它們也更難逃滅頂之災。這是大自然所建立的至高無上、天衣無縫的法則,屢屢以同情的理由破壞法則,則會毀掉我們想要保護的生物。
由此再拓展到社會當中,我們又可以感悟到更多超越同情的舉措,看到更多將私情埋藏在心里的偉人。
呂蒙白衣渡江,下法令不可妄取一物。一位呂蒙同鄉士兵取斗笠遮蔽鎧甲防止被雨打濕,呂蒙不顧其哀求將他斬首,之后又流淚埋葬了他的尸體。論情論理,這名士兵不是為自己需求索取民物,又未造成重大損失,完全可以通融過去。可是還有比同情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法則。通過嚴格執法,呂蒙樹立了威信,這是他成功必不可少的支柱。
傳說中的正義女神是一位蒙眼,一手拿天平,一手拿寶劍的女神。天平表現著公正無私,寶劍象征著嚴格執法,而蒙眼則是要去除一切蒙蔽正義情感,包括可能導致法令偏離正確軌道的同情。這就是為什么有時法官的判決看起來是那樣不合常情。
從自然中的競爭法則,從社會中的法令秩序,我感悟到了許多。
同情,常常是必要的。但是倘若它與更重要的東西——法令相碰撞,就應毫不猶豫地舍棄同情,讓法令完成正義。
同情心字同情心篇五
冰心曾經說過:”愛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撒種,隨時收獲,將這一徑長途,點綴的香花彌漫。是穿枝拂葉的人,踏著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落,卻不是悲涼。冰心將愛與同情并稱為人最重要的兩種情感,足見得同情于人之可貴。交之于愛,同情在生活中顯得更偉大。因為愛是有條件的,人只有對自己熟識的人或者事物才會有愛,而同情是無條件的,并無親疏遠近之別,世界因同情而更美好。
因為心懷同情,徐本禹放棄了東部優越的條件,毅然前往西部支教。一顆同情的心讓他在西部的艱苦條件下堅守自己的信念。他收獲了無數感恩的心,成為最富有的人。
因為心懷同情,魏青剛面臨滔天巨浪,毫不猶豫地越入大海救人。一顆同情的心讓他無懼死神,出沒于驚濤駭浪之中,他成了真正的勇士,真正的俠者。
因為心懷同情,印尼大海嘯后,無數人出錢出力,幫助災民重建家園,無數顆同情的心驅散了災區的陰影,帶來了真情的陽光。
因為有了同情,極地的寒冷無法凍結人們的腳步,撒哈拉的干旱無法干枯人們的思想。世界,因同情而更精彩。
有人將同情定義為憐憫。強者對弱者所特有的憐憫,但我要說:“同情不是憐憫。”法國思想家伏爾泰同情下層人民,常常為他們奔走呼告,被人們喻為“人民的喉舌”“窮人的靠山”,但他所做的這一切都是處于自己的良心,由此可見,同情是最基本的道德。
有人將同情視為“低視”,但我要說:“同情是平等的。”不平等的“同情”必然是虛偽的。白居易潯陽江頭夜聽琵琶曲,聽琵琶女自述悲慘身世,他悠然而生同情之感,揮筆寫下《琵琶行》流傳千古,字字真情流露,但毫無對歌女身世的輕視。
有人將同情理解為無件的施舍,但我要說:“單純的施舍并非同情。”有位作家在街上遇到一個乞丐,出于同情,他想施舍給乞丐些東西,但是他并為直接施舍,而是先想乞丐問路,作為報償,給了乞丐酬勞。乞丐由此改變了人生態度,成了一個可以施與他人的人。真正的同情不應該停留于物質,更要去關注人們的精神。
惡人心懷同情,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庸人心懷同情,救人于危難,他不再平凡。善人心懷同情,將更加善良,也更加偉大。人人都有一顆同情的心,世界將會更美好。
同情心字同情心篇六
以前,在我原來的中學學校門口有個老人,終日衣衫襤褸,目光呆滯地坐在那里,只有當面前的搪瓷杯里有硬幣的聲響時,他才緩慢地移動一下身體,鞠一個躬。
他是個乞丐,靠學生們零星的施舍度日。
由于耳聞太多太多負面新聞,我不敢輕易相信乞討者,也不會因為同情他們而慷慨解囊。在現實面前,我的心變得越來越堅硬。但每次經過那個老人,我都會刻意地把頭轉向一邊,因為在這個不知是真還是假的乞討者面前我有點不知所措。
終有一日,我內心深處那柔弱的琴弦被撥動了。
那是一個中午,一群調皮的初一新生在老人鞠躬的時候,突然從他的搪瓷杯里拿走了一些硬幣。由于行動不便,老人只有默默地看著這一切,干得脫皮的嘴唇顫抖著,枯瘦的手也顫抖著,他卻無力與這些活力四射的初一新生對抗。
初一新生拿硬幣時,杯子被碰倒了,和硬幣一起與地面碰撞出清脆的聲響,正午的陽光照在硬幣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我的眼睛被刺痛了。不知老人是被新生的舉動嚇壞了,還是對世態炎涼倍感失望,他一直僵坐在那里。良久,他才緩過神來,緩慢的地伸出手臂,撿拾散落的硬幣,由于年紀大了,手指不靈活,撿幾枚小小的硬幣也讓他費了不少功夫。
看到這些,我心里格外地,突然很想幫助這位老人。但令我倍感沮喪的是,我翻遍身上大大小小的口袋,卻沒找到一分錢,正當我放棄的時候,一個嶄新的一元錢掉了出來。我撿了起來猶豫再三,還是決定把它送給老人。
我將一元錢放在老人的手心,他像往常一樣,緩慢地移動身體,向我鞠躬。當他抬頭的一瞬間,我從他的眼睛里讀出一些感激,還有一些感動。此時此刻,我不再懷疑他的身份,感覺自己做對了一件小事,內心涌起一股暖流。
又過了幾日,我發現老人從校門口消失了,我提起此事,同學都搖搖頭。生活還是一如既往,沒有因為老人的存在或消失而改變,而我心中卻始終晃動著老人的身影:每當午后灼熱的陽光把學校大門上的燙金字照耀得更加炫目時,恍惚中總好像看見了那個老人,看見了他那佝僂的軀體、蒼老的容顏,還有那緩緩的鞠躬,眼神中流露出的溫情。
這個世界上的真真假假我們也許不能完全看透,但面對弱勢群體,只要你喚醒自己的同情心,你會發現自己應該做的事,在幫助他人的同時,也在改變自己。
同情心,不可或缺!
同情心字同情心篇七
對一個衣衫襤褸的老者給與幫助,即使最終發現他是個騙子,也絕不后悔,絕不詛咒;對那些身殘志不殘的個體,報以常人的目光對待,而絕不特別對待……是的,這就是真正的同情心。
相信吧,一次真正的同情一定比一次帶著異樣目光或者載滿悲痛情愫的同情更讓人欣然接受,也只有真正的同情才能從心靈深處幫助一個受難的人。
真正的同情,是幫助人走向光明的火把。
西方有句名言:我們每個人都是上帝咬了一口的蘋果,都是有缺陷的人。有的人缺陷大,是因為上帝更喜歡他的芬芳。
既然如此,我們能做的是,該同情時,用真正的同情心;不該同情,沒資格同情時,我們則應用一顆平常心對待那些缺陷更大的人,甚至更多的是敬佩。
同情心字同情心篇八
同情心不是金錢的'堆積,亦不是名利的施舍,同情心可能只是一個撫慰的眼神,一次簡單的幫助就可以做詮釋的。可是數不清多少人連這樣微小的動作都吝嗇。不想當年的我,卻是那么輕易的丟棄了我的同情。
在那個炎熱的夏天,知了沒完沒了地像討債似的叫著,太陽更是有想烤“人肉串”的嫌疑,陽光亮的刺眼疼。更奇怪的是在大夏天居然同樣有機會見識到“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的景象。
媽媽在廚房忙碌著,濃郁的飯香不時傳出來鉆進鼻子里勾引饞蟲。我在一邊忍著肚子的抗議,正是自娛自樂之時,聽到了咚咚的敲門聲。“誰啊?”我實在不想挪開這片陰涼,到那看著就滾燙的地上去繞一圈。門外卻沒有回應,敲門聲卻再度響起。我不耐煩地站起身,拍拍褲子,去開門。門被我拉開的那一瞬,一聲驚世駭俗的尖叫聲響徹著小小的庭院,當時我的模樣像極了老鼠踩到貓尾巴后的驚恐和害怕。門口站著一個衣衫襤褸的老人,身上的衣服像是幾百年沒有洗過,油膩的防雨。灰白頭發凌亂的堆在頭上,手里拿著一個剛剛出土的文物似的碗。我緊張的盯著她,不顧她念念叨叨的說著什么,生怕她邁進屋來一步,扶著門的手微微顫抖卻忘了把門關上。媽媽聞聲趕來,把我護到一邊,厲聲說:“干什么呀萬一嚇到孩子怎么辦……。”老人卻只是不停的重復一句話,我只有略微聽懂了那呢喃的語句,大概是給她點吃的吧?我已沒有剛才那么害怕了,只是怔怔的盯著她額頭上微微滲出的汗水晶瑩的附在發絲上。媽媽仍沒有緩和態度,幾句不耐煩的“你快走,你快走吧!”打發了乞討的老人。
看著老人沿著墻根頂著烈日緩緩離去的背影,心里十分難受。看著媽媽一邊向廚房走去一邊回頭對我說:“以后不要隨便給陌生人開門,現在啊,真是什么人都有……”我回到那片陰涼,卻總是不由自主地想起這件事,好像有什么東西,堵得胸口發悶。于是我裝作若無其事的在廚房溜達了一圈,出來時手里遮遮掩掩捂著幾個饅頭,滿心歡喜的準備送給那個老人。可站在門前,又猶豫了,想了想后,便順著老人離去的方向隔著墻把饅頭扔了出去。
又過了一段時間,鄰居來我家閑聊,我湊在一邊支著耳朵聽。“哎,聽說咱這那個要飯的老太太死了。”“是嗎?怎么死的啊?”“不知道呢…。”我瞬間傻掉。盡管并沒有知道她的死因,卻下意識的定格為是餓死的——甚至覺得跟我有直接關系。
如果我能親手給她那些食物就好了,如果我當時能尊重她就好了,如果能重來那就好了。我覺得自己罪無可赦。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幫助而已。如果我沒有丟棄自己那不該丟棄的同情心,那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