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目標是置頂工作方案的重要環節。在公司計劃開展某項工作的時候,我們需要為領導提供多種工作方案。方案能夠幫助到我們很多,所以方案到底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方案范文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23年鄉鎮林長制工作實施方案材料(推薦)一
(一)堅持高位推動,完善林長制改革的組織體系。xxx高度重視林長制改革工作,主要負責同志多次聽取林長制改革情況匯報,定期召開縣級林長會議、縣級林長專題會議等,研究部署xxx貫徹落實省、市林長制改革會議精神,并結合xxx實際,制度出臺《xxx建立林長制的工作方案》,明確建立林長制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組織體系、目標任務和保障措施等,各鄉鎮(開發區)、村(社區)嚴格按照省、市、縣三級林長制工作方案要求,結合實際,分別制定林長制工作方案,并逐步將林長制改革推深做實。截止目前,全縣已建成縣、鄉鎮(開發區)、行政村(社區)三級林長制組織體系,成立縣、鄉鎮(開發區)林長制辦公室,設立三級林長478人,其中縣級總林長2人,副總林長2人,縣級林長13人;鄉鎮級林長59人;村級林長404人。
(二)堅持協助聯動,明晰林長制改革的責任體系。xxx為進一步壓實縣、鄉、村三級林長責任,強化三級聯動,部門協同,劃清責任邊界,明細責任內容,根據xxx森林、濕地資源現狀和生態區位狀況,一是劃分13個縣級林長責任區。分別由13名縣委、政府負責同志擔任縣級林長和所在鄉鎮、行政村主要負責同志擔任鄉級和村級林長;二是劃分29個鄉級林長責任區。分別由各鄉鎮主要負責同志擔任鄉級林長和所在行政村主要負責同志擔任村級林長;三是除縣、鄉兩級林長責任區外的所以森林、濕地資源設立村級林長。此外,印發了《縣級林長會議成員單位職責》,明確各成員單位承擔林長制改革的具體職責。按照“分級負責、協助聯動”原則,構建縣鄉村三級林長制體系,各級林長負責督促指導本責任區內森林資源保護發展工作,協調解決森林資源保護發展重大問題,依法查處各類破壞森林資源的違法犯罪行為。今年以來,各級林長開展巡林調研活動,諸多影響和制約森林、濕地資源保護發展的問題得以進一步解決,“林有人管、事有人做、責有人擔”的網格化管理格局已經形成。
(三)堅持規矩意識,健全林長制改革的制度體系。按照省委、省政府統一部署,結合xxx實際,xxx研究制定了林長制縣級會議制度、林長制工作督察制度、林長制縣級考核制度、林長制信息公開制度等配套制度,縣林長辦印發了《xxx林長巡查制度》、《xxx林長制改革“一林一警”責任制度》,全縣林長制改革制度體系已基本健全。
(四)堅持目標導向,精準林長制改革的任務體系。嚴格按照“擴總量、促質量、增效益”的總體要求,聚焦森林覆蓋率、森林蓄積、林地面積、林業效益等核心指標,堅守“防控森林火災、防治林業有害生物、防范破壞林業資源行為”等底線,高質量完成“護綠、增綠、管綠、用綠、活綠”五大任務。一是聚焦增綠,擴面提質。堅持工程化造林與社會化造林相結合,成片造林與四旁植樹相結合,人工造林、封山育林與義務植樹相結合,積極拓展增綠空間,大力開展植樹造林。去冬以來,全縣各鄉鎮結合林業生態扶貧,完成造林8699畝,占省市下達任務(6000畝)的145%;完成森林撫育12000畝,占全年任務的100%;新增創建1個省級森林城鎮和4個省級森林村莊。二是聚焦護綠,固本強基。積極開展森林資源管護和生態修復,加強生態公益林和古樹名木保護,嚴守生態紅線;開展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做好病蟲害預測預報工作,并全面完成美國白蛾工程化飛機防治工作;堅持森林防火24小時值班制度,重點林區未發生一起森林火災;結合精準扶貧,在建檔立卡貧困戶中選聘200名生態護林員。三是聚焦用綠,多措并舉。堅持綠色發展、改善民生、精準扶貧和綜合利用,大力發展木材加工、家具制造、苗木培育和林下經濟等林業產業,充分發揮森林資源的多重功能與多種效益,全方位拓寬“用綠”途徑。四是聚焦管綠,守土護源。進一步加強林業執法,嚴格林地定額管理,嚴守使用林地審核審批制度,依法查處非法侵占林地行為;嚴格執行林木采伐限額制度;大力宣傳,積極推廣優良鄉土喬木樹種,擴大商品用材林資源,不斷提升森林質量,提高森林生態效益。五是聚焦活綠,深化改革。2018年,xxx為貫徹落實省林長制改革會議精神和《關于推深做實林長制改革優化林業發展環境的意見》,針對xxx實施的薄殼山核桃基地建設和省縣道兩側綠化提升工程,采取“包、保、聯”的方式,由縣財政包干土地租金和苗木采購費用,中標綠化公司保證造林成活率,經營主體聯合有經營能力和管理經驗的社會力量簽訂經營托管合同,采取投入入股的方式融入社會資本,注入林業發展的動力和活力。
為切實增強林農抵御自然災害能力,降低林業經營風險,讓各類經營主體共享改革發展紅利,xxx積極開展森林保險工作,對全縣502314畝的商品林和23431畝的省級公益林全部進行投保,協助保險公司對因水災、蟲災等自然災害造成受損的林木進行定損理賠,2018年,保險公司共受理森林保險理賠案件50余宗,理賠資金近百萬元。
(五)堅持輿論引導,拓展林長制改革的宣傳體系。為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xxx積極拓展宣傳渠道,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報刊、今日頭條、工作簡報、手機短信、宣傳標語和林長制公示牌等形式進行廣泛的宣傳。今年以來,在宣傳媒體宣傳林長制改革工作10余次,編發林長制工作簡報2期,全縣范圍內群發短信1次,樹立三級林長公示牌503塊,其中縣級林長公示牌49塊,鄉鎮級林長公示牌116塊,村級林長公示牌338塊,并通過掃描公示牌二維碼瀏覽縣政府信息公開平臺的方式向社會公開林長制改革相關信息。
雖然xxx林長制改革總體上呈現出進展快、步子穩、效果好的工作局面,但仍存在一些困難和不足。
(一)技術力量薄弱。林長制改革工作作為黨委、政府一項重要改革,涉及組織、宣傳、編辦、發改、教體、公安、財政、人社、國土、環保、城管、水利、林業等23家部門和單位,涵蓋了全部林業工作,林業部門承擔著組織、協調和絕大部分工作的落實任務,但xxx林業局直屬事業單位僅3個,編制共13人,在崗人員僅6人,鄉鎮也缺少負責林業管理的獨立機構,現有人員難以組建推深做實林長制改革專業隊伍,將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林長制改革的整體推進。
(二)林長制改革總體推進力度不大。xxx雖然出臺了縣、鄉、村三級林長制工作方案,建立了林長制體系,但一些鄉鎮和單位,對確定的林長職責、目標任務和責任區域的森林資源情況了解不深不透,對責任區域進行定期巡查和開展宣傳工作開展的不及時,各鄉鎮、村還未制定推行林長制改革的具體措施。
(三)改革經驗不足。由于林長制改革是我省在全國率先推行的一項重大改革,沒有前車之鑒,只能自行摸索,勢必會在林長制改革過程中走彎路,出錯誤。
一是協調解決人員編制不足問題。建議xxx根據xxx林情現狀,協調恢復鄉鎮林業站建制,增加基層林業站人員編制,同時通過人才引進、招錄等方式配齊配足基層林業站和局直事業單位的人員缺口。
二是編制林業保護發展規劃。根據xxx森林資源現狀,聘請有資質、有實力的林業規劃設計單位編制縣級林長責任區“一林一策”實施方案,制定全縣林業發展的近、中、遠期規劃。
三是進一步優化林業發展環境。根據省、市有關文件精神,研究制定《推深做實林長制改革優化林業發展環境實施意見》,進一步優化林業發展環境,不折不扣完成林長制“五綠”目標任務,真正把靈璧好山好水保護好,把綠色富民產業發展好,開辟林業成為全縣林農增收致富的新渠道。
四是加大監督考核力度。建議xxx加大對推進林長制改革的監督考核力度,將考核結果納入xxx對鄉鎮年度考核范圍,并作為黨政領導班子綜合考核評價和干部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堅持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和干部離任自然資源資產審計制度,對造成生態環境損害的,嚴肅追責問責。
2023年鄉鎮林長制工作實施方案材料(推薦)二
各位領導、同志們:
在縣人大常委會的監督支持下,我認真履行林業局局長的法定職責,團結和帶領全體林業干部職工,務實拼搏,銳意進取,大膽創新,穩中求進,積極推進我縣林業發展。
我始終把人大的決議作為我工作的方向,把人大的監督作為我工作的鞭策。
1.認真學習貫徹人代會精神。今年縣人代會結束后,我迅速組織全系統干部職工召開會議,傳達和學習人代會精神,做到林業系統干部職工人人皆知,讓人代會精神在全系統深入人心,保證全系統不折不扣地執行好人大的各項決議。
2.落實辦理人大相關事項責任制。我局成立以我為組長的人大議案、建議和人大批轉信訪案件辦理領導小組,建立了局長、分管紀委書記、股室負責人、承辦人四級責任制,做到責任到人,任務到人。對代表議案、實行領導牽頭、專人辦理,并征求代表反饋意見;對一些重點、熱點、難點問題建議,我堅持親自過問、跟蹤督辦。
3.虛心接受人大監督檢查。x月x日,縣人大常委會組團對江口水鄉竹景觀帶建設情況進行調研時,提出了“水鄉建設要進一步提高科技含量”的建議。我隨即聘請長寧、敘永竹產業大縣專家來我局對毛竹栽培知識進行系統授課,努力提高竹景觀建設科技含量。
4.及時辦理人大批轉事項。縣人大向我局批轉了縣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提出了《強烈要求縣政府督促森林公園管委會龍潭村完成江土路掃尾工程早日通路》建議,接到批轉文件后,我堅持深入基層,認真調查研究,及時落實辦理,并以平林函〔20xx〕34號文件向縣人大進行回復和匯報。與此同時,邀請了相關代表到我局聽取了辦理情況匯報。
縣林業局局長發述職述廉報告縣林業局局長發述職述廉報告(一)搶抓機遇爭取項目。我局緊緊抓住擴權強縣、擴大內需的歷史機遇,積極爭取上級政策支持。全年共爭取林業建設項目16個,到位資金5000多萬元。與此同時,經過多方努力,我局成功申報為全國森林經營試點縣、國家森林防火一級縣和全省林業產業培育重點縣等。
(二)扎實開展造林綠化。全年,培育以榿木為主的各類苗木555畝,出合格苗1050 萬株。完成林業“兩大工程”造林5.6萬畝、封山育林3萬畝、森林管護116.67萬畝。實施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專項建設后續產業發展3.9萬畝。完成涵水、坦溪等4個場鎮綠化和元山、江口等17個牧業小區的配套綠化。完成義務植樹290.1萬株、鄉村道路綠化110公里。順利通過退耕還林國家階段驗收,合格率達100%。
(三)多管齊下狠抓保護。一是組織森林公安、稽查大隊、資源股開展了 “綠盾三號”、“規范木材無證經營”專項整治行動,對木材經營加工、野生動物馴養繁殖、征占用林地進行清理,重點打擊亂砍濫伐、偷運販買木材行為,集中整治磚瓦窯廠、采石沙(礦)場所,徹底清理非法經營木材窩點等。全年辦理刑事案件3件、治安案件2件、行政案件156起,處罰49人。二是全面落實“雙線”責任制,完善森林防火預案,建立健全信息員制度,加大森林防火宣傳和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提高了森林防火綜合防控能力,全年無森林火災發生。
(四)林權主體改革基本完成。完成了43個鄉鎮,383個村(居)委會,550個社,19.1萬戶,149.14萬畝集體林地的主體改革。實現均山到戶215個村(居委會)、804個社、10.8萬戶、78.33萬畝,均股到戶241 個村、746個社、8.2萬戶、70.63萬畝、裝訂成冊林權檔案3100本;累計確權發證15.3萬本。
(五)強力推進林業產業發展。按照“全縣每年栽植榿木1000萬株,新建產業基地5萬畝以上”的總體要求,推行“重抓示范基地、鼓勵業主開發、以實物量考核、以業績定獎懲”的辦法,認真實施全縣林竹產業規劃,大興林業產業園區建設。全年新建林竹產業基地5.7萬畝。扶持民營企業在鹿鳴等地營造竹林1.2萬畝、建竹苗圃120畝,在涵水、岳家、江口等鄉鎮建成以榿木為主的工業原料林示范基地 2.1萬畝。
(六)全力打造江口水鄉竹景觀。按照縣委、縣政府關于加快江口水鄉建設的總體要求,我局認真履行牽頭職能,精心組織規劃設計、調供種苗和開展技術指導,相關單位和鄉鎮積極參與栽植和管護,全面推進江口水鄉竹景觀建設,完成了全長55公里、總面積4500畝的栽竹任務。
(七)主動服務全縣工作中心。一是積極報批工程涉林手續。協助完成了中石化天然氣管線、巴達高速公路、巴達鐵路、雙橋水庫、平營路、縣城建設土地儲備、垃圾處理廠等13個工程項目的林地使用調查、評審、手續報批等工作。二是積極開展對口幫扶。捐助現金2萬余元、化肥1萬斤,幫扶得勝鎮馬靈村、新場村等地困難群眾;安排資金1.2萬元,協助搞好了鹿鳴鎮石龍村、黃麻廠至金寶社區段城鄉環境綜合整治。
(八)信訪維穩工作扎實有序。認真落實“三定”、“三不放過”,即定責任人、定辦理要求、定辦理時限,問題不查清不放過、問題不解決不放過、信訪人不停訪不放過,對信訪人反映的退耕還林、林權糾紛等突出問題,深入實地調查,與信訪人面對面交流溝通,協調解決,依法處理。全年共受理和查處來信來訪58件,比20xx年下降了41%。實現了林區穩定和諧。
(一)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堅持集體領導,推行民主決策,不搞“一言堂”、“個人說了算”,凡涉及大宗物資采購、人事任免調動、工程任務下達,較大案件查處等重大事項,一律通過辦公會議民主決策;開好民主生活會,虛心聽取各方意見和建議,確保班子團結,齊心合力。
(二)加強職工素質建設。一是帶頭學習政治、業務、法律等知識,在日常工作中做到了不開“黃腔”,不說“白話”,不搞瞎指揮。規定職工學習會每月不少于2次,中心學習組學習會每月不低于1次。二是堅持送出去、請進來,不斷加強林業干部職工教育培訓,先后委派40多人次參加國家林業局和省、市舉辦的各類培訓,職工的綜合素質不斷提高。
(三)加強行政效能建設。一是推行便民服務。將行政審批股整體前移到政務中心,完善了16項林業行政審批事項辦事指南,規范和簡化了辦事程序。二是推行政務公開。將退耕還林政策兌現程序、行政審批流程等張榜公布,自覺接受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的監督。
(四)加強黨風廉潔建設。帶頭遵守黨風廉政建設的各項制度,不參與各種經營活動,特別是不參與涉林的經營活動,不進娛樂場所,不打牌參賭,不揮霍浪費,不公費旅游;嚴格控制生活接待標準和陪餐人員,實行歸口安排,事前申報;同時,在局機關狠抓黨風廉政宣傳教育,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
一年來,在縣人大的監督和支持下,我盡管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離縣人大的要求、離林農的期望還有不少差距。一是由于工作繁忙,對政治理論、法律法規、業務知識等學習不夠系統、不夠全面;二是系統內技術人員和復合型人才缺乏,隊伍建設存在青黃不接的斷層現象;三是平昌林業還存在一些體制機制性瓶頸和弊端,林業產業發展嚴重滯后。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帶領全體林業干部職工,加強政治理論、業務、法律法規知識的學習,進一步提高政治理論水平,進一步提高業務工作水平,進一步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帶出一支一流的林業隊伍。以項目爭取和實施為重點,結合我縣林業產業發展目標,加強與省林業廳工作的對接,及時掌握政策走向,積極儲備、編報、爭取項目,狠抓集體林權改革配套服務體系建設,為林業產業發展提供動力,努力推動我縣林業又好又快發展。
述職人:xxx
20xx年x月x日
2023年鄉鎮林長制工作實施方案材料(推薦)三
吉林市是滿族的發源地之一,又是朝鮮族集居的地方。滿族有14萬多人,約占全市人口的4%。全市有34個滿族鄉鎮,1個滿族朝鮮族鄉,其中以永吉縣烏拉街滿族鎮居住的滿族人口為最多。
吉林省是滿族的發源地,吉林市在省里地位僅次于長春,而在這兩者都沒有出現前,就已經有了烏拉街。
據當地史籍記載,烏拉街古稱“洪泥羅”城,遠在5020_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滿族的祖先肅慎人就在此生息。1620_年,努爾哈赤率重兵破城,滅烏拉國,憑此地而兵強馬壯,為此后揮師南下,入主中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烏拉街因此被清王朝尊為“龍興之地”,方圓500里不得擅入。據地方志記載,清代12任皇帝,有5任蒞臨過這里。
烏拉街滿族鎮距市中心30公里,仍然保留著傳統的滿族風俗和多處名勝古跡。打牲烏拉總管衙門府、候府、魁府、白花點將臺、古城墻及千年古樹等現保存完好。
烏拉街滿族鎮北約250米處,是明代女真扈倫四部(葉赫、哈達、輝發和烏拉)之一的所在地。烏拉部至明萬歷年間逐漸強大,稱霸于吉林地區,屢與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爭斗。萬歷四十一年(1620_年)烏拉部與努爾哈赤決戰大敗,烏拉部便告滅亡。這里的烏拉古城遺址便是當年烏拉部的所在地,現存還有古城墻和百花點將臺。古城四面環山,一面臨水;百花點將臺是城中一處用土壘起的高臺。烏拉鎮現還有打牲烏拉總管衙門、侯府、魁府等處遺址。在霧凇出現的期間,這附近的烏拉街珍珠島霧微觀賞區是一個攝影愛好者聚集的地方。
在烏拉街滿族鎮,許多建筑帶有滿清特色,生活習俗也帶有濃郁的民族色彩。其中以薩滿教儀式和婚禮最具代表性。
隆重的薩滿教儀式以祭祖為大宗,慣于龍虎年或虎年春秋二季操理,分家祭和族祭。家祭時要選擇本家取妻生子、就職榮升、修宅遷居、壽老病故或兒女久病初愈等紅白喜事的時候。全族團結、喜慶豐收可操辦族祭。無論是那種祭祀都得請全族老幼參加。在整個祭祀活動中,可分祭神樹、殺豬祭神桿、領姓、擺件子、蒸糯米、打打糕等一整套習俗。
滿族的婚禮也很別致。結婚前幾天,女方要將妝奩及新娘所用衣物用車送到男方家,次日男青年要到女方家拜謝。新娘不分什么季節都要穿棉服,到婆家門前時新郎拿起特制的弓箭,向新娘的車轎射三箭,以示吉利。
滿族風味飲食主要有哈依瑪(水團子)、打打糕、菠蘿葉餅、粘豆包、大小黃米;“火勺”有煎、炸、蒸、煮4種做法。
2023年鄉鎮林長制工作實施方案材料(推薦)四
根據xx省人社廳、財政廳《關于全省鄉鎮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實行鄉鎮工作補貼的通知》(xx人社發〔〕號)和xx市人民政府《關于試驗區實施鄉鎮工作補貼鄉鎮劃分情況的批復》(x政秘〔〕x號)精神,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實施范圍
鄉鎮工作補貼的執行范圍,限于鄉鎮辦機關和所屬事業單位在編在崗人員,包括區直部門長期(6個月以上)派駐鄉鎮機構的工作人員。
二、補貼標準
經報市政府同意,全區各鄉鎮辦均為一般鄉鎮,結合在鄉鎮工作時間確定補貼標準。在鄉鎮工作20xx年以下的,每人每月200元;11-20xx年的,每人每月260元;21-30年的,每人每月330元;31年以上的,每人每月410元。
三、資金來源
鄉鎮工作補貼所需經費,按其行政隸屬關系和現行經費保障、工資發放渠道解決。
四、執行時間
鄉鎮工作補貼從xx年1月l日起執行。
五、實施步驟
(一)動員部署階段(xx年x月x日―x月x日)。各鄉鎮辦、有關部門組織召開全體工作人員會議,學習上級文件精神,明確工作程序和要求,成立組織,明確職責和分工。
(二)摸底審查公示階段(xx年x月x日―x月x日)。各鄉鎮辦、有關部門完成所屬工作人員摸底審查工作,并填寫《xx市xx區鄉鎮工作補貼個人申報表》,按規定在單位內部進行公示。
(三)申報審批階段(xx年x月x日―x月x日)。經公示無異議后,各鄉鎮辦、有關部門填寫《xx市xx區鄉鎮工作補貼報批花名冊》,并報區編辦。經區編辦審核后,由區委組織部和區人社局按干部管理權限和現行工資管理體制進行審批。
六、有關具體問題
(一)鄉鎮工作補貼自到鄉鎮辦工作之月起按月發放。調離鄉鎮辦工作崗位或離退休人員,從調離和離退休的下月起停止發放鄉鎮工作補貼。
(二)鄉鎮任職年限比照工齡計算方法確定,按虛年計算。達到年限調整標準的,從達到年限當年的1月起執行新的標準。鄉鎮工作時間有間斷的人員,其間斷時間不滿1年的,不計算間斷時間,超過1年不足2年的,扣除1年;其間斷時間超過2年不足3年的,扣除2年,并以此類推。
(三)借調出鄉鎮辦工作的人員,借調期間不享受鄉鎮工作補貼。經組織批準借調的,借調期間可計為鄉鎮工作年限。選派、下派等到鄉鎮辦、村(社區)工作干部不納入執行范圍。因病、因事不在崗工作的,鄉鎮工作補貼按《關于轉發〈關于工改后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病事假期間工資待遇有關事項的通知〉的通知》(葉人福〔〕1號)規定執行。
(四)鄉鎮工作補貼與其它國家規定的特殊崗位津貼可以同時享受。農村艱苦學校津貼仍按政辦〔20xx〕41號文件規定執行。《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農業進一步增強農村發展活力的若干意見》(中發〔20xx〕1號)規定,大別山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的鄉、村學校和教學點工作的教師享受的生活補助繼續按照國家政策執行。
(五)派駐鄉鎮辦機構的確定,由各主管部門根據“三定”方案和實行鄉鎮工作補貼文件相關規定申報,同時享受人員數不得超過“三定”方案規定的編制數。鄉鎮辦中小學和衛生院工作人員統一執行鄉鎮工作補貼制度,具體執行范圍由教育和衛生主管部門確定。
(六)申報程序。(1)個人據實填寫《xx市xx區鄉鎮工作補貼個人申報表》;(2)所在單位(站所)負責初審并填寫《xx市xx區鄉鎮工作補貼申報花名冊》,在單位內部進行公示;(3)主管單位負責復核并填寫《xx市xx區鄉鎮工作補貼報批花名冊》,在單位內部公示;(4)公示無異議后報區編辦進行審核,并按干部管理權限和現行工資管理體制分別報區委組織部或區人社局審批。
(七)申報材料要求。個人申報表必須由本人簽名,單位申報花名冊必須由單位主要負責人簽名并加蓋公章,主管單位報批花名冊必須由主要負責人和經辦人簽名并加蓋公章。個人和單位申報材料由主管單位留存備查。報區委組織部、區人社局的材料必須出具主管單位正式報告,說明初審、復核及公示的情況和結果,并附《xx市xx區鄉鎮工作補貼報批花名冊》一式四份。
七、組織實施
實施鄉鎮工作補貼政策性強、涉及面廣。各部門各單位要在區委、區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周密部署安排,認真組織實施。要準確把握政策界限,劃定享受范圍,嚴格審批程序,切實做到公開公平公正。納入實行鄉鎮工作補貼范圍單位的主管部門要嚴格按要求申報實施人員及其標準,各鄉鎮辦要協助管理區直派駐機構的工作人員,加強考勤和日常考核,確保人員在崗在位;區人社局要做好符合實行鄉鎮工作補貼人員的審核審批;區財政局要做好資金籌備和撥付。要加強宣傳引導,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妥善處理各方面關系,確保實施工作平穩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