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教案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教案呢?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教案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小班社會活動我愛我家教案及反思篇一
1、講講做做玩玩,初步學習穿襪子。
2、鼓勵幼兒在生活中自己穿襪子。
墊子、不同大小、顏色的襪子
一、小腳動動動
1、進場音樂做運動,學高人走,矮人走。
2、小朋友熱了脫襪子,一起做小腳游戲。
小腳,小腳,點點頭,搖搖頭,拍一拍,搓一搓,腳尖碰碰碰,腳跟碰碰碰。
3、教師和幼兒一起討論
(1)“你幫你的襪子找到朋友了嗎?那我們來看看襪子是什么樣的”。
(2)“為什么它們兩個是好朋友?”(通過討論讓幼兒知道一雙襪子就是一模一樣的在一起,它們是一對好朋友)
(3)“你的襪子是什么顏色?”(辨別紅色、黃色)
二、學習穿襪子
1、幼兒先自己嘗試穿襪子,教師觀察,并適時指導。
2、請個別穿得不對的幼兒到前面,教師和幼兒一起尋找原因,用兒歌總結示范穿襪子的正確方法:襪子、襪子真漂亮,襪跟在這里,襪尖在那里,小腳用力往里鉆,我的小腳真舒服。
3、音樂響起,幼兒穿好襪子在墊子做運動。
三、延伸
小朋友本領真大,我們穿好鞋子,到我們再去做運動吧!
小班社會活動我愛我家教案及反思篇二
1.了解招待客人的一些簡單禮節。
2.能運用禮貌語言進行交往。
3.樂于做小主人。
1.排練好情境表演“我做小主人”。
2.事先與大班老師商量好,到時邀請部分大班幼兒前來做客。
3.幼兒操作材料。
了解招待客人的一些簡單禮節。
能運用禮貌語言進行交往,樂于做小主人。
審美元素:
現在的幼兒大多都是家中的寵兒,以自我為中心。每當家中來客人時,不會招待客人。本次活動,通過讓幼兒學會正確招待客人,知道有禮貌、熱情接待客人也是一種行為美。
1.組織幼兒觀看情景表演“我做小主人”。
師:明明家來了客人,我們看看他是怎樣招待客人的。
幼兒觀看情境表演。
師:小客人到了明明家,明明是怎樣招待客人的?說了哪些話?(引導幼兒說出明明有禮貌的話,并學習禮貌用語。)
2.引導幼兒討論招待客人的方法。
師:如果有客人到你家做客,你會怎么說、怎么做呢?(請教師當客人,幼兒當主人,練習用禮貌用語招待客人。)
引導幼兒看幼兒操作材料,自由討論。
師小結:有客人到你家來時,主人要講禮貌,主動向客人問好,能熱情地請客人吃糖果、喝水、玩玩具等,客人走時主動和客人說再見。
3.實踐活動“我做小主人”。
師:今天,大班的哥哥姐姐來做客啦!我們應該怎么說呢?
引導幼兒用禮貌用語向客人問好:大班的哥哥姐姐,你們好!歡迎到我們班來做客!
引導幼兒給客人搬椅子,請客人坐下,說:哥哥姐姐,請坐!
引導幼兒與客人交往:哥哥姐姐,請喝水!哥哥姐姐,請玩玩具!
引導幼兒與客人告別:哥哥姐姐,再見!(如果幼兒在某一環節說得不夠好,可以反復練習)
4、活動總結與評價。
小班社會活動我愛我家教案及反思篇三
1、了解"119"的含義并會大聲讀出來。
2、增強對消防的認識。
"119"的圖片資料
1、復習《防火小勇士》。
2、觀看圖片,了解119的含義。
教師:這張圖片上有什么?這個汽車叫什么名字?消防車的身上有什么呀?它們怎么讀呢?(引導幼兒發現消防車的顏色、形狀、樣式和普通的小汽車有什么不同)教師:這3個數字分開的時候怎么讀?為什么它們在一起的時候我們這樣讀呢?(為了讀的更順口、好聽些,我們讀"yaoyaojiu")。這3個數字有什么特別的意思嗎?(它代表了火災,哪里有火災它就會出現在哪里。)
3、討論防火的方法。
4、幼兒相互間討論,師幼共同總結。
小結:不能玩火;爸爸的香煙不可以隨便亂扔,要熄滅煙頭扔在垃圾桶里;不能玩電線,要保護自己。
本節活動課幼兒已有基礎的事實,對火災有基本的知識,能夠說出很多關于火災的事情,展開了豐富的想象力,還能說出很多家里能夠引發火災的行為,并能糾正,說出正確的行為。以后可以延續消防活動,更加豐富幼兒關于消防的知識。
小班社會活動我愛我家教案及反思篇四
1.通過活動,使幼兒了解并嘗試間隔排列。
2.提高幼兒對棋盤結構的認識。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探索與實驗,激發幼兒主動探索的`積極性。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學習了知識。
供幼兒操作的各種材料,頭飾若干,大棋盤
一.引起興趣,老師扮成“仙女”姐姐:
“仙女”姐姐會變魔術,請小朋友仔細看
1.出示紅,白木塊,“什么顏色?”
(1.)通過魔術變成一串紅白相間的項鏈.
(2.)請幼兒觀察項鏈的結構特點.
小結:一個紅一個白又一個紅一個白排隊,
“一個隔這一個排叫間隔排”
2.出示藍,黃紙圈,“什么顏色?”
(1.)通過魔術變成藍黃間隔的彩條.
(2.)請幼兒再次觀察結構特點.
集體小結:一個隔著一個排叫間隔排.
二.幼兒操作:
1.幼兒操作,給予指導.
2.稍加講譯
3.出示黑白正方形
a.請幼兒示范間隔排.
提問:象什么?你們見過嗎?
b.出示大棋盤:
觀察:橫.豎都是間隔排.
c.示范豎著間隔排。
4.幼兒用玻璃片操作嘗試橫豎間隔排.
三.音游:《小貓叫,小兔跳》
在原有基礎上,引導幼兒貓兔間隔排.
孩子們可以自由自在的和同伴分享交流快樂了,這時的孩子們已經完全沉浸在興奮之中了,毫無憂慮、擔心。快樂的和同伴一起交流。游戲中,孩子們不僅敢于表達,還可以說是樂于表達了。把表達教育提升到了新的層面。
小班社會活動我愛我家教案及反思篇五
1、培養幼兒樂于幫助別人的良好品質。
2、引導幼兒在幫助別人的時候要動腦筋想辦法,選擇用適當的方法來幫助他們。
磁鐵、鐵絲、繩子、海綿、瓶子、回形針等。
1、小咕咚遇到了困難想請小朋友來幫忙。
2、小咕咚又遇到了另一個困難請小朋友再來幫幫他。
3、幼兒到事業區操作探索多個方法。
4、教師引導幼兒討論。
5、教師小結:幫助別人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
1、出示圖片一:在幼兒園里哭著找媽媽的小姑娘
2、圖片二:盲人爺爺過馬路
3、圖片三:在商場里走失的小朋友
4、圖片四:遇到災難(地震)后的小朋友
1、看圖片討論
2、遇到掉到水里的叔叔該怎么辦?
3、小結:當我們有能力的時候,我們就能想盡各種辦法來幫助他人,當我們沒有能力的時候我們可向身邊的成人來尋求幫助。
小班社會活動我愛我家教案及反思篇六
排隊是小班幼兒的生活常規之一。在幼兒園中無論是洗手、喝水還是小便、做操都要排隊。小班幼兒經過兩個月的幼兒園生活,他們已經有了排隊意識,個別幼兒甚至能用語言提醒身邊的小朋友,但多數幼兒還只是停留在意識層面,言行不一,需要他人反復提醒。
《排隊》以體驗活動為依托,通過體驗、感受,明白排隊的好處,萌發對排隊的需要,同時在圖畫書的正面引導下,學習正確的'排隊方法,將排隊的意識落實到行為中去,生活有序、玩的開心。
1.在游戲中學會正確的排隊方法:理解“一個接一個”和“最后邊”。
2.愿意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發現和想法。
教學ppt、滑滑梯
一、活動體驗:玩滑梯,再現情境
師:滑滑梯,玩過么?好玩么?想不想玩?那就去吧!
二、談話交流:觀看視頻,發現問題
過渡語:游戲結束的時間到了,孩子們,讓我們坐下來休息一會兒吧!
師:看你們玩的這么開心我都想玩了!想看一看你們玩滑梯的樣子嗎?
師:咦?發生了什么事?
師:大家都不排隊會怎么樣呢?
師幼總結:原來玩滑滑梯不排隊,后面的小朋友玩不到,也容易讓小朋友受傷害。
師:那我們該怎么辦呢?
三、故事牽引,提煉經驗
師講述故事,引發幼兒討論
師提煉經驗:一個接著一個,不推擠、不插隊、不說話。玩過之后,排到隊伍最后一個小朋友后面,這樣每個小朋友就都可以玩到滑滑梯了。
四、運用經驗、再次體驗
過渡語:知道了排隊的時候要一個跟著一個,滑完后,排到隊伍的最最最后面,那你們還想不想再試試看,記得要用上排隊的好方法哦!
五、經驗遷移:生活中其他的地方也需要排隊
師:幼兒園里,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排隊的?
結束語:想不想出去游戲?那我們就排著隊,一個跟著一個到外面去做游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