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這里我給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學習。
大班語言鯉魚跳龍門教案篇一
1、了解故事,感受名字之間濃濃的的親情。
2、懂得愛媽媽的方式是多樣的,嘗試用自己的語言、行動表達對親人的愛。
1、活動前請幼兒想一想自己愛媽媽的表現,并用繪畫的方式記錄下來。
2、小兔和兔媽媽布袋木偶各一個,溫馨的背景音樂。
3、幼兒用書1~6頁。
4、掛圖《我要和你在一起》。
5、語言磁帶。
感受名字之間濃濃的的親情。
嘗試用自己的語言、行動表達對親人的愛。
1、導入活動,激發幼兒興趣。
(1)小朋友,當你想到媽媽的時候,心里是什么感受?你和媽媽在一起時,最想和她說什么?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感受。
(2)教師:有只小兔子也很愛自己的媽媽,他向媽媽表達愛的方式和你們有什么不一樣?
2、傾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1)在背景音樂的襯托下,教師有感情地講述故事,幼兒欣賞。
(2)為什么小兔丁丁和媽媽長得像?
(3)小兔子愛媽媽嗎?他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什么?
(4)小兔子丁丁想和媽媽永遠在一起,媽媽是怎么說的?小兔子又是怎么回答的?
(5)播放故事錄音,幼兒結合教師提問認真傾聽。
(6)討論:丁丁長大會干什么?
(7)小兔子丁丁是怎么回答的?
(8)小兔子丁丁是怎樣愛自己的媽媽的?引導幼兒根據小兔子丁丁的回答說說。
(9)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在小兔和媽媽的對話處鼓勵幼兒共同講述。
3.經驗遷移講述。
(1)你愛你的媽媽嗎?你會怎樣向自己的媽媽表達你的愛?引導幼兒結合自己畫得內容,大膽說說自己的想法。
(2)幼兒交流、欣賞作品。
(3)教師小結:每個人愛媽媽的方式不一定相同,如果你愛自己的媽媽,那么就大聲地告訴媽媽,用自己的行動讓媽媽感受到你的愛。
這是一則很美、很有意境、表達濃濃的愛的故事。從小兔子和兔媽媽的對話中以及豐富的肢體動作中讓人感受其中蘊涵的母子之間濃濃的愛它的愛"當你很愛、很愛一個人的時候,也許,你會把這種感覺描述出來。可是,愛,實在不是一件容易衡量的東西。通過故事《媽媽我要和你在一起》,幫助孩子進入故事的情境,積極用語言和動作去表現。活動開始我請孩子觀察其中的一個畫面,請孩子猜猜"兔媽媽和小兔子在做什么?"有的孩子說,大兔子張開雙臂要抱小兔子;有的說,大兔子在給小兔子講故事。帶著疑問,我請孩子完整地欣賞了一遍故事。欣賞完故事,我借助古詩請幼兒用動作和語言表現故事中小兔挖空心思想要和媽媽在一起的故事,激發幼兒興趣,感知對愛的`表達可以像小兔一樣,將愛大聲說出來。
大班語言鯉魚跳龍門教案篇二
散文以其獨特、巧妙的思維想象富于了日常生活中人、事、物一種鮮活、動感的形象,并用藝術性的語言表現出來,《哈哈鏡》就是這樣一篇散文。她從另一個角度來展示出哈哈鏡的有趣,以及周圍事物中一個個可愛、生動的形象存在。讓幼兒欣賞這樣的散文,使幼兒早理解、感受作品的過程中,培養了幼兒豐富的想象力及對文學作品意境美、語言美欣賞能力。通過理解、體驗、遷移經驗、擴展和表達自己的想象來學習語言,有利于培養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1、幫助幼兒理解散文內容,想象散文所表現的畫面,培養幼兒欣賞散文的興趣,學習朗誦散文。
2、發展幼兒想象力, 提高幼兒運用文學語言的能力。
3、讓幼兒學習按照散文的結構形式,應用個人經驗仿編新的散文。
4、萌發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幫助幼兒理解散文內容,并學習仿編散文。
小鏡子一面 課件 錄音磁帶 彩色筆 畫紙
一、出示小鏡子引出話題 這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還有什么能照出自己的樣子來?
有一種鏡子能幫助東西變樣非常有趣,知道是什么嗎?
今天老師帶來一首好聽的散文也叫《哈哈鏡》可它是一面奇特的哈哈鏡。我們來聽一聽。
二、欣賞散文《哈哈鏡》教師朗誦。
提問:散文里的哈哈鏡是什么?池塘怎么變成哈哈鏡?
三、感受并理解散文
看幻燈并欣賞錄音
說說哪些是優美的句子,哪些是有趣的句子
四、學習仿編散文
引導幼兒模仿“小草照照----”仿編“xx照照----”句式
再想想風娃娃照照還有哪些有趣的現象發生
仿編結束,集體朗誦新編散文。
五、幼兒以自己的方式表達對散文的理解和喜愛
小朋友很喜歡這篇優美、有趣的散文,你用什么方法告訴大家?是用好聽的聲音還是漂亮的畫面,或者用別的方法?讓個別幼兒嘗試朗誦表演或是別的方法。最后讓幼兒在欣賞中繪畫。結束。
在欣賞中,還是整體配合散文內容進行朗誦的課件比較合適,更容易讓幼兒理解。在以后的語言組織活動中,還是要更多的考慮,多思、多想,采取有效的方法去引導幼兒。
大班語言鯉魚跳龍門教案篇三
1、能仔細閱讀畫面并解讀書面語言的含義。
2、理解故事的關鍵內容,知道適當的運動對身體有好處。
大圖書一本、每人一本圖書、詞卡、運動計劃表
(一)、師生一起閱讀大圖書前半部分。
1、封面閱讀:上面畫著誰,他怎么了?
2、首頁閱讀:圖上畫著什么?
3、第二頁:國王生病了,他病得怎么樣了,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4、第三頁:國王病了,該怎么辦?醫生看完病后在對國王說什么呢?
5、第四頁:國王在對大臣們說什么?
6、第六、七頁引導幼兒觀察星期一、二畫面上國王是怎么做運動的?
(三)、師生一起大圖書后半部分。
1、第八頁至十五頁:引導幼兒說說國王和大臣們是怎么做運動的?
2、第十六頁:國王的病到底好了嗎,其他的人怎么了,為什么會這樣?
3、第十八頁:引導幼兒觀察、思考真正運動的人是誰?
4、第二十頁:讓幼兒猜測國王的病會好嗎,他的病是怎么好的。
5、教師小結:每個人都要適當的運動,身體才會健康。
(四)、師生一起做運動。
大班語言鯉魚跳龍門教案篇四
《勇敢的克蘭西》故事生動而有魅力,雖然克蘭西受到過一些排斥,但他卻一直積極熱情的面對一切。它告訴我們:不論是白腰牛還是紅背牛,也不管是有沒有條紋,只要善良、誠實、勇敢就是好牛。
1、學習故事內容,用準確的語言較完整表達。
2、仔細看圖猜想情節,大膽發表自己的觀點。
3、體驗閱讀的快樂,樂意學做勇敢的人。
:繪本ppt、背景音樂
一、談話導入
1、 “你們知道哪些牛?有一頭名叫克蘭西的牛,它和你們看到的牛都不一樣。”
2、打開ppt,幼兒觀察繪本封面,“這本書叫什么名字?克蘭西和別的牛到底哪些地方不一樣呢?我們一起看看就知道了。”
3、出示圖一:感知白腰牛的特征,知道克蘭西的區別。
二、師生共同閱讀繪本畫面,初步理解故事內容,嘗試發現克蘭西的勇敢之處。
2、出示圖3,比賽現場,誰贏了?出示因果圖
3、出示圖4,為什么白腰牛偷吃牧草會被發現?這是什么?為什么總會被發現?
4、出示圖5:“是不是所有的白腰牛都吃不到這些青草呢?誰可以?為什么它可以?
5、出示圖6:克蘭西成功了嗎?它在哪兒呀?出示變強壯圖,遇見圖,克蘭西要參加什么比賽?為什么它會去參加呢?它的對手是誰呀?面對強壯的對手它都不害怕,它是一頭什么樣的牛。
6、出示圖7,摔跤秘籍,哪一招最厲害?可以打敗紅背牛?克蘭西會放棄嗎?為什么?
7、出示圖8,比賽現場,誰贏了?再出示圖9,為什么克蘭西站在原地一動也不動?
8、克蘭西會對它們的伙伴說什么?它有什么想法?
9、出示克蘭西的聲音,說得好不好?我們一起來學學它說的話。
10、克蘭西現在還想不想身上變出白條呢?為什么?
11、長得不一樣有關系嗎?出示最后一張圖,它們會發生什么故事呢?
三、經驗遷移,鼓勵幼兒做個勇敢的人
1、完整聽一遍故事。
2、師:你們還記得這本書的名字嗎?你們喜歡克蘭西嗎?喜歡它什么呢?
總結:在生活中我們也要學著克蘭西的樣子做一個勇敢、不怕困難、堅強的人,讓自己越來越強大。
大班語言鯉魚跳龍門教案篇五
1、在看看、猜猜、學學的活動中,初步認識動詞:吃、唱、喝、吹。
2、通過游戲活動,培養幼兒識字的興趣。
1、材料及環境創設吃、唱、喝、吹字卡人手一套。
2、飯碗、杯子、吹泡泡玩具各一。
一、引起興趣。(師扮演"謎語大師"出場)
教師:大家好,今天"謎語大師"又要給大家猜謎語了。
請你們仔細看我的表演,猜猜我在干什么?
二、感知認讀。
1、表演吃飯。
提問:我在干什么?想不想和"謎語大師"一起來表演?
教師:我用小嘴吃吃飯,吃吃吃,幼兒邊表演邊跟說)
出示漢字,共同認讀"吃"。
除了吃飯還可以吃什么?(幼兒邊說邊表演,鞏固認識"吃")
2、表演唱歌。
提問:聽到我在干什么?
幼兒共同表演并認讀漢字"唱"。
3、表演喝水。
提問:這個謎語的謎底是什么呢?
幼兒共同表演,認讀漢字"喝"。
小嘴還能喝什么?(幼兒邊說邊表演,其余幼兒跟學,鞏固認識"喝")
4、表演吹泡泡。
提問:剛才我用小嘴干什么了?
幼兒學習表演,認讀漢字"吹"。
誰能和我表演不一樣的動作給大家猜?(幼兒表演,鞏固認識"吹")逐一跟讀漢字"吃、唱、喝、吹"。
過渡:"謎語大師"的謎語猜完了,可還有一些難題呢。
三、游戲:找字寶寶。
1、幼兒拿出字卡,教師說:"我用小嘴吃吃飯,吃吃吃",幼兒找出"吃"字。
2、請個別幼兒說短句,幼兒找出相應的漢字。
3、教師提要求,如:"'謎語大師'口好渴呀,請你們給我喝喝水",幼兒找出相關漢字。
4、捉迷藏
方法:師逐一藏掉漢字,幼兒分別找找哪個漢字不見了,并從字卡中找出。
四、遷移小結。
1、請你們找找這四個字里的小秘密。(引導幼兒發現"口"字旁)
2、為什么這些字寶寶都有一個"口"呢?
3、教師小結,我們剛才做的動作都與嘴巴有關,所以這幾個字寶寶旁邊都有一個"口"。(結束)
大班語言鯉魚跳龍門教案篇六
1、創設合理有趣的談話環境,鼓勵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表自己的建議。
2、初步理解詞語“點子”。
3、幼兒在活動中能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4、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一張背景圖(點子公司) 五張圖片(狐貍、刺猬、狗、烏龜、獅子)
起始環節:
出示一只狐貍,引出講述的主題。
師:森林里住著一只狐貍,他很會動腦筋,有許多好點子,什么叫“點子”?
小結:點子就是好辦法,好主意,好方法。只要誰有難題,去找狐貍,他就會幫你出點子,想辦法。
基本環節:
一、小狐貍幫猴子出點子。
師:后來,小狐貍在森林里開了一家點子公司,(出示點子公司背景圖)專門幫人出點子,解決難題。
師:開張第一天,誰來了(小猴手拿一只爛果子)猴先生對狐貍說:“我的果樹上長滿了蟲,你能不能想個辦法,不用農藥就消滅果樹上的害蟲呢?”小狐貍眼珠一轉,想出了好辦法,他對猴先生說:“你只要在果樹上做許多鳥窩就可以了。”
教師問:“小狐貍為什么要猴先生做許多鳥窩呢?”
小結:猴先生照小狐貍的點子去做了,果然飛來了許多小鳥,它們看守著果樹,吃掉了害蟲,蘋果長得又紅又大,這消息一傳開,許多動物都想叫狐貍出點子了。
二、大家幫刺猬出點子。
教師敘述:鞋店老板刺猬做了鞋子,(出示插圖)積壓在倉庫里沒人來買,狐貍聽了,微微一笑,就想出了好點子,你們猜猜他想到了什么好點子?(幼兒討論回答)
三、大家各自為狗、烏龜、猴子出點子。
師;點子公司的名氣越來越大,來求狐貍幫忙的動物也越來越多,小狐貍忙不過來了,請小朋友一起來想辦法。
設問:狗媽媽要出門了,小狗在家吵鬧怎么辦?(出示插圖)
烏龜的帽子飛到樹上拿不下來怎么辦?
獅子沒朋友怎么辦?(幼兒討論)
結束環節:
師:小動物們在生活中遇到了許多困難,小朋友在平時遇到過困難嗎?
建議:我們也來開一家點子公司,專門解決小朋友自己的困難。
選材很好,讓幼兒有話可說,提的問題有利于發展幼兒的發散性思維。
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特別是口語發展的重要時期。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應為幼兒創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并能得到積極回應。幼兒的語言學習應在生活情境和閱讀活動中引導幼兒自然而然地產生對文字的興趣。
大班語言鯉魚跳龍門教案篇七
1、仔細傾聽聲音的變化,練習運用"xx越x越x"的句型說話。
2、感受競賽性游戲的快樂。
1、物質準備:小鼓一面,幼兒小樂器若干。播放器、錄有各種樂器發出的聲音,以及快慢、強弱、高低、尖細等不同變化的聲音)。在黑板和小圖卡上畫(或貼)兩座樓房的底座,水筆每組一支。
2、材料配套:親子手冊《領域活動。看誰的樓房高》。
1、傾聽鼓聲引入,激發幼兒游戲的興趣。
(1)教師擊鼓,鼓聲由弱到強、由慢到快。引導幼兒傾聽:請小朋友閉上眼睛仔細聽聽,這鼓聲有什么變化?請你們用"鼓聲越×越×,,來說一句話。
(2)引導語:接下來,我們要分組進行比賽,誰贏了就能添一層樓房,看誰的樓房高。請大家注意聽仔細,說完整。
2、講解游戲的玩法,強調游戲的規則。
(1)玩法:游戲分兩組開展比賽,先仔細傾聽播放器的聲音,然后分別請各組的幼兒運用"××越×越×"的句型說一句話。講得正確又不重復別人句子的,在他們組的樓房上添加一層(兩座樓房分別貼在黑板上以記錄幼兒的成績)。最后比-比,哪組的樓房蓋得高,給最高的樓房插上一面紅旗。
(2)規則:要仔細聽清楚,要用"××越×越×"句型說一句話;不能重復別人說過的句子。
3、組織幼兒集體開展競賽游戲。
(1)第一遍:先請兩個小組(每組6名幼兒)進行比賽,其他幼兒當裁判,為樓房加層。
(2)第二遍:分男孩、女孩組,分別選出6名代表進行比賽,其他幼兒當裁判,為樓房加層。
(3)第三遍:以小組為單位,先統一傾聽,再分別運用句型說話,同時開展游戲。
4、改變游戲的玩法,開展聽音游戲。
(1)請個別幼兒敲擊樂器發出各種不同的聲音,讓其他幼兒進行聽音說話。
(2)集體玩一遍,熟悉游戲的玩法。
(3)分組開展游戲,進行分工合作和比賽活動。
5、組合身體動作,分組開展游戲。
請幼兒結合身體動作發出各種不同的聲音,分組開展聽音說話游戲。如:掌聲越拍越響,越拍越大聲;口哨越吹越輕,越吹越小聲;歌聲越唱越響,越唱越好聽;腳步越踏越整齊,越踏越雄壯;等等。
6、分享交流,共同體驗游戲的樂趣。
1、游戲中聽音說話也可改為看圖說話,讓幼兒以抽卡片的形式,根據圖片內容運用"xx越x越x"的句型進行表達。
2、區域活動:在語言和表演區中,讓幼兒自由結伴以抽卡片、表演動作的形式開展聽說游戲。
3、家園共育:請家長結合親子手冊《看誰的樓房高》和幼兒一起抽卡片、表演動作。變換不同句型進行聽說游戲。
大班語言鯉魚跳龍門教案篇八
1、理解等待的必要性。
2、用較完整的語言講述。
活動準備:掛圖第4號、幼兒活動材料第一冊第37—38頁。
1、出示掛圖4—1,戴帽子的小朋友叫“豆豆”,他看見有幾個小朋友在騎木馬,還有幾個小朋友在排隊,等著騎木馬。豆豆也在那里一起排隊等候嗎?(豆豆轉身走了)
2、出示掛圖4—2,豆豆看見三個小朋友在玩著什么?(開碰碰車)碰碰車游樂場外面還有三個小朋友在排隊等著。豆豆也在那里一起排隊嗎?(豆豆沒有一起排隊)
3、出示掛圖4—3,湖上有人在劃船,有一個小女孩和她的爸爸、媽媽等在那里,也想劃船。豆豆也想劃船,他排在小女孩一家的后面了嗎?(他掉過頭走了)
4、豆豆到了一個地方,一看人多,就走了。結果,他玩了什么?(什么也沒玩成)
1、豆豆為啥不愿排隊等候呢?
3、幼兒閱讀幼兒活動材料第一冊第37—38頁,并能看圖講述。
1、做哪些事情的時候,不能太著急呢?
2、引導幼兒討論在哪些場合,做哪些事情不能太著急,要學會等待,并且說說為什么。(有先有后,必須排隊的時候,就應該耐心等待)。
大班語言鯉魚跳龍門教案篇九
1.啟發幼兒體會小老鼠想吃蘋果的心情,能用連貫的語言講述圖片內容。
2.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續編故事,并將自己的想象用“要是我像**一樣會**就好了”的句式表達出來。
3.感受小老鼠和海獅的珍貴友情和合作精神。
1.多媒體課件“想吃蘋果的小老鼠”
2.幼兒人手一幅有留白的故事連環畫。
一、出示繪本的封面,引發幼兒的興趣。
1.小朋友,你們知道小老鼠喜歡吃什么嗎?
2.這棵蘋果樹長得太高了?小老鼠怎樣才能吃到蘋果呢?(幼兒討論)
3.小朋友們想的辦法可真好,那故事里的小老鼠,它又會怎么做呢?我們
一起去看看吧!
二、在懸念中出示四張圖片,引導幼兒通過想象講述故事。
2.出示犀牛吃蘋果的圖片。(學說重點句:要是我像犀牛一樣會撞樹就好了!)
三、讓幼兒通過想象將自己想法在留白的圖片上畫出來并用重點句式“要是我像**一樣會**就好了”的句式表達出來。
1.大家猜猜,還會有哪些小動物來摘蘋果吃?
2.拿起你們的筆和繪本冊把你們的想法畫出來。
3.鼠小弟又是學大象,又是學長頸鹿、學袋鼠和犀牛,(根據孩子們的回
答)它經過了這么多努力,有沒有成功?唉,可憐的小老鼠,努力了這么久還是沒吃到蘋果,好著急哦!
四、出示最后兩張圖片,引導幼兒體驗海獅與鼠小弟合作的快樂。
五、完整講述繪本并給這個繪本取一個好聽的名字。
1.和孩子們一起完整講述繪本。
2.提問幼兒,你們喜歡這個繪本中的誰?為什么?引導幼兒知道團結力量大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