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高考語文詩詞鑒賞答題套路篇一
陳與義
露侵駝褐曉寒輕,星斗闌干分外明。
寂寞小橋和夢過,稻田深處草蟲鳴。
問此詩主要用了什么表現手法?有何效果?
答(步驟一)主要用了反襯手法。
(步驟二)天未放亮,星斗縱橫,分外明亮,反襯夜色之暗;“草蟲鳴”反襯出環境的寂靜。
(步驟三)兩處反襯都突出了詩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飄泊引起的孤獨寂寞。
高考語文詩詞鑒賞答題套路篇二
(1)它本身的作用;(2)結合句子語境。
1、比喻、擬人:生動形象;
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對象+特性。
2、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
答題格式:強調了+對象+特性
3;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
答題格式:引起讀者對+對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
4、對比:強調了……突出了……
5、反復:強調了……加強語氣
(三)句子含義的解答:
高考語文詩詞鑒賞答題套路篇三
1.記敘類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時間、什么地點)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時間+地點)+人+事。
2.說明類文章:回答清楚說明對象是什么,它的特點是什么。
格式:說明(介紹)+說明對象+說明內容(特點)
3.議論類文章:回答清楚議論的問題是什么,作者觀點怎樣。
格式:用什么論證方法證明了(論證了)+論點
表達技巧在古代詩歌鑒賞中占有重要位置,表現手法諸如用典、烘托、渲染、鋪陳、比興、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動靜結合、虛實結合、委婉含蓄、對比手法、諷喻手法、象征法、雙關法等等。詩中常用的修辭方法有夸張、排比、對偶、比喻、借代、比擬、設問、反問、反復等。分析詩歌語言常用的術語有:準確、生動、形象、凝練、精辟、簡潔、明快、清新、新奇、優美、絢麗、含蓄、質樸、自然等。復習時要系統歸納各種表達技巧,儲備相關知識。首先要弄清這些表達技巧的特點和作用,再結合具體詩歌進行仔細體味、辨析。
至于評價詩歌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則包括總結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會現實,指出其積極意義或局限性等。總之,鑒賞古代詩詞,第一步,把握詩詞內容,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1細讀標題和注釋;2分析意象;3品味意境;4聯系作者。第二步,弄清技巧:1把握形象特點;2辨析表達技巧;3說明表達作用。第三步,評價內容觀點:1概括主旨;2聯系背景;3分清主次;4全面評價。
答題時,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一是緊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談;二是要點要齊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語,力求用語準確、簡明、規范。
更多高考語文復習資料》》》
點擊查看
高考語文詩詞鑒賞答題套路篇四
閱讀下面唐詩,回答后面的問題。
送人歸東
溫庭筠
荒戍落黃葉,浩然離故關。高風漢陽渡,初日郢門山。
江上幾人在,天涯孤棹還。何當重見日,尊酒慰離顏。
[注]首聯“戍”字,名詞,堡樓。頷聯“漢陽渡”系長江渡口(舊址屬今武漢市),由此向西北千里,南岸有“郢門山”。
清朝有位文學批評家稱這首詩的首聯“起調最高”;其意思是,起筆便顯露了不凡的格調。請參考這一評價,寫出你對首聯(“荒戍落黃葉,浩然離故關”)的理解和評價。
答案舉例:送友人東歸,但見荒廢的古堡,凋零的黃葉。這本是充滿別愁離緒的場景。殊料,友人心志高遠,既不悲秋也不傷離別,于是詩人便以“浩然離故關”奏響了昂揚的主旋律。起筆寫深秋送別,卻意氣洋洋,確實格調不凡,正所謂“起調最高”。
高考語文詩詞鑒賞答題套路篇五
那天黃昏,天有些悶熱,公路兩邊的草叢里,有無數蜻蜓在低飛。空氣里,活躍著暴雨欲來的氣息。沿著學校左近的一條公路遛彎,是我和妻每天晚飯后的習慣。所不同的是,今天的隊伍中多了幾個孩子。剛剛放了暑假,我們一出來,他們就蹦蹦跳跳地加入到散步的行列之中。
快走到翠縷橋的時候,一名鄉下漢子攔住了我們。他推著一輛自行車,看上去樣子很焦急。他問我們:“老哥,麻煩問個路,金苑小區怎么走?”說完,他遞上了一張紙條,上面寫著“金苑小區xx樓xx號”的字樣。我們這座城市雖然不大,但近些年雨后春筍般建起了許多小區,誰知道他問的這個小區在什么地方。我們面面相覷,搖了搖頭。
鄉下漢子是來城里投親戚的。他努力地為我們描述著親戚曾經說過的小區特征。最后。我們還是愛莫能助地搖了搖頭。西天,已經有雷聲隆隆響起。我們正要往回走,鄰居家的一個孩子站了出來,說:“伯伯,你說的這個地方,我有點印象,我領你去找找吧。”
我們回去之后不久,瓢潑大雨就鋪天蓋地地下了起來。差不多過了一個小時,雨才漸漸停息下來。鄰居的孩子回來的時候,已經成了落湯雞。孩子興奮地告訴我們,他幫著伯伯找到了金苑小區,也找到了他的親戚。
“你真的知道那個小區嗎?”我們問孩子。孩子笑了笑。說:“不知道。”“既然你也不知道,為什么還要冒著大雨去幫一個素昧平生的人呢?”
孩子沉默了一會兒,說:“因為總有一天,我也會去問路的……”
我的耳邊,一直回響著孩子說的這句話。是的,我們一生要走許許多多的路,山路,水路,長的路,短的路,有形的路,無形的路,艱難的路,曲折的路,總有一天,有一條路我們走不下去了,惶恐中,我們也會向一個或陌生或熟悉的人,說出自己的難處,然后期盼對方能夠急你所急,伸出手,幫一把。
不要去敷衍和搪塞陷入困境中的人,因為也許有一天,我們也會陷入同樣的困境。愛出者,才能愛返。只有今天肯為別人付出,明天,走在路上的我們,才會成為一個幸運而又幸福的問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