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科技創新推動綠色發展論文篇一
跑好鄉村振興“接力賽”,組織領導是保證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動鄉村組織振興,打造千千萬萬個堅強的農村基層黨組織,培養千千萬萬名優秀的農村基層黨組織書記”。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肌體的“神經末梢”,是黨執政大廈的地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基層黨組織必須堅強,黨員隊伍必須過硬。要以建強基層戰斗堡壘為重點,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突出基層黨組織發動群眾、組織群眾、帶領群眾的“主心骨”作用,把鄉村振興融入到干部培訓、黨員活動日、群眾日常生活中,提升黨員干部群眾的思想認識和實踐本領。
跑好鄉村振興“接力賽”,鄉土人才是主力
推動鄉村發展,建設美麗鄉村,重塑鄉土文明,人才是“關鍵一招”。要始終堅持黨管人才原則,把優秀干部匯集到基層,為鄉村振興儲備“人才梯隊”。開展農村優秀人才“回引計劃”,挖掘培養本土人才,鼓勵更多本地人投身到家園建設中去。高度重視對現有人才和新型職業農民的培養,培養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人才隊伍。通過多方面發現人才、多渠道引進人才、多層次培育人才、多方式留住人才,不斷為鄉村振興注入新鮮血液。
跑好鄉村振興“接力賽”,治理有效是基礎
鄉村治理是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基層黨組織要加強黨對鄉村治理的集中統一領導,充分發揮基層黨員、干部的示范帶動作用,激發群眾的“主人翁”意識,積極投身到鄉村振興建設中去。推進村民自治機制的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健全村規民約自治章程,在基層治理實踐中,弘揚“重孝”“尚賢”等中華傳統美德,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基層治理體系,讓農民真正成為鄉村治理的主體、鄉村振興的受益者。
脫貧攻堅已經取勝,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跑好這場“接力賽”,還要征服和戰勝很多艱難險阻。面向未來,我們以更有力的舉措、匯聚更強大的力量推進鄉村振興,必將繪就更加壯美的鄉村畫卷!
科技創新推動綠色發展論文篇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回望過往的奮斗路,眺望前方的奮進路,我們必須把黨的歷史學習好、總結好,把黨的成功經驗傳承好、發揚好。作為組工干部,我們要帶頭聚焦“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的目標要求,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賡續紅色血脈、傳承紅色基因,在加強自我錘煉的進程中砥礪擔當、展現作為。
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把好思想引領“方向盤”
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征程,就是一部為民史、奮斗史、拼搏史,創造了偉大歷史,鑄就了偉大精神,形成了寶貴經驗。組工干部應秉承“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鍥而不舍的精神,把這種偉大精神與堅定信仰傳承好,通過學黨史、悟思想,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在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上下功夫,從學習黨史中感悟初心使命,不斷涵養在黨言黨的政治自覺,堅守在黨愛黨的政治立場,筑牢在黨為黨的政治責任。要充分利用本地紅色資源優勢,利用中心組學習、“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活動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大力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增強守初心、擔使命的行動自覺,鼓起邁向新征程、奮進新時代的精氣神,以黨史為媒介,凝聚信仰的力量,堅定不移向黨中央看齊,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奠定堅實的基礎。
以“滴水能把石穿透”的毅力,當好人民群眾“勤務員”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回顧百年來黨走過的崢嶸歲月,感悟百年黨史中魚水情深,更能深刻理解“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的精神內涵。組工干部要始終把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牢記心中、落實在行動上、見效在工作上。要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帶頭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主動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廣泛開展調查研究,把群眾急難愁盼事找準找實,一一加以解決;要結合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多方聽取黨員干部群眾意見建議,積極幫助駐村工作隊和第一書記定思路、謀發展,采取多種方式幫助鄉土人才提升素能,著力將工作做到群眾的心坎上。可以說,我們黨從一個只有50多名黨員的黨,成為擁有9500多萬黨員的世界最大執政黨,這背后的勝利“密碼”便是人民。組工干部在推進組織工作的過程中,必須始終堅守人民立場,尊重人民主體地位,要有“滴水能把石穿透”的毅力,在思想上主動尊重群眾、感情上主動貼近群眾、工作上主動依靠群眾,把人民群眾的難點、痛點、焦點解決好,切實當好人民群眾的“勤務員”。
以“直掛云帆濟滄海”的信心,做好擔當作為“實干家”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年輕干部是黨和國家事業接班人,必須立志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的忠實傳人。作為組工干部,我們學習黨的歷史,不是為了學習而學習,而是要在學習黨史的過程中,善于從黨的成功經驗中增長智慧,從挫折磨難中汲取經驗教訓,補足精神之鈣、汲取奮進之力,在推進高質量發展中做好擔當作為的“實干家”。為此,我們要滿懷“直掛云帆濟滄海”的信心,在干事創業、務實擔當中磨礪意志、錘煉品格。要結合黨史學習教育,結合各級黨委換屆、村(社區)“兩委”換屆工作,持續加強干部隊伍建設,落實好干部標準,突出政治標準,將鄉村振興、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生態環境整治等重點工作一線作為干部鍛煉的“大熔爐”和“大賽場”,作為選拔干部的“練兵場”和“試金石”。要堅持黨管人才原則,通過多種途徑,著力發揮“人才第一生產力”作用。要全面壓實各領域黨組織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強化各級黨組織書記“第一責任人”意識,著力解決弱化虛化邊緣化問題,把組織工作成果及時轉化為生產力,讓群眾在發展變化中實現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科技創新推動綠色發展論文篇三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主要負責同志必須切實擔負起管黨治黨政治責任,始終保持“趕考”的清醒,保持對“腐蝕”、“圍獵”的警覺,把嚴的主基調長期堅持下去,以系統施治、標本兼治的理念正風肅紀反腐,不斷增強黨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我們要充分認識到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嚴峻性、復雜性和長期性,把講政治、敢擔當、促廉政、當模范銘記于心。
旗幟鮮明,把“講政治”作為第一要求
旗幟鮮明講政治,既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鮮明特征,也是我們黨一以貫之的政治優勢。當前,改革發展穩定各項任務非常繁重,同時面臨的風險考驗挑戰也就越嚴峻,這就要求我們要把政治的弦繃得再緊一些。各級領導干部必須旗幟鮮明講政治,始終把講政治放在第一位,不斷增強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在各項工作中決不能回避政治問題、決不能忽視政治、淡化政治、削弱政治。黨和中央、省委、市委要求我們做什么,就必須不折不扣、一以貫之抓好落實好,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履職盡責,把“敢擔當”作為第一原則
各級領導干部必須清楚認識崗位就是責任,如果連基本的要求都沒達到,更不要說做合格的黨員、合格的干部。黨和人民把我們放在崗位上,既是對我們的信任,更是要求我們來擔好責任。不要把平臺當作自己的能力,不要把權力當作自己的能力,舞臺只有一個,大家既然走上這個舞臺,站在這個舞臺就做好這個舞臺上應該做好的工作。職務越高,要求肯定要越高,責任也就越大,就更需要勇擔當、善擔當,真正做到在其位、謀其政、盡其責、成其事。
警鐘長鳴,把“促廉政”作為第一準則
要心存敬畏切莫僥幸,嚴格遵守黨紀法規。人一旦失去敬畏之心,就會我行我素、肆無忌憚,無原則無紀律無規矩,最終自食其果。因此,黨員干部要做一個能管得住自己、管得住欲望的人。有一句話叫“頭頂三尺有神明”,很多事千萬不要以為天知地知、你知我知。黨員干部要敬畏組織、敬畏法紀,不要一步步滑向組織無法挽救、家人無法挽留、自己無法挽回的深淵,真正做到心中有戒、行有所止、警鐘長鳴。
躬先表率,把“當模范”作為第一標準
要做依法秉公用權的表率,不恃權自重,不以權謀私,絕不能為了“小圈子”“自己人”“身邊人”的利益而喪失原則。要做清正廉潔自律的表率,強化自我約束、自我控制的意識和能力,管好自己的生活圈、交往圈、娛樂圈,防止被“圍獵”被“下套”。要做良好道德風尚的表率,堅持以信念、人格、實干立身,克己奉公,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廉潔修身、廉潔齊家,防止身邊人把自己“拉下水”。要做全面從嚴治黨的表率,發揮好“頭雁效應”,帶頭履行管黨治黨的政治責任,及時發現、治理和清除政治生態“病灶”。要做狠抓工作落實的表率,提出的各項目標任務都不是喊喊口號、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黨員干部必須把自己擺進去、把初心落在行動上、把使命扛在肩膀上,主動作為抓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