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時,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想要達到的結果,并為之制定相應的計劃。我們在制定計劃時需要考慮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并保持靈活性和適應性。下面我幫大家找尋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計劃書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開學第一課計劃表篇一
“開始了!開始了!”我們端坐在電視機前,觀看《開學第一課》。
現在還是94歲梁天文正在講述紅軍遠征時發生的事情。長征路上,所有的困難都會被信念踩在腳下。長征路上,有一種精神,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梁天文老先生一直跟著楊政委爬雪山、過草地、長征。在崢嶸歲月里,楊政委待梁天文如自己的孩子,二人同甘苦,共進退。
聽完故事后,鳳凰傳奇為我們帶來一首《十送紅軍》。長征的路途十分艱難,沒有手機,沒有生活用品,沒有衣服,甚至連吃的食物都沒有。
雖然已過八十年,但是長征精神,在今天,滲透到了祖國建設的每一個行業當中。
長征代表著火箭飛過的長長的軌跡,也代表著中國航天事業光榮而又艱辛的征程。
從長征路到飛天路,這一路上我們一直沒有改變的就是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的精神,昨天是我們的先輩們用他們的足跡為我們開路。今天,讓我們接過先輩的旗幟繼續前行。不忘初心、珍惜當下、開創未來,新的長征已經在路上。
開學第一課計劃表篇二
今天,我在學校里和同學們一起觀看了《開學第一課》,看完后我有了很多的感悟!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我以為還是和以前一樣,可是看完后才發現今年的主題是講宜昌的。首先,主持人就介紹了宜昌這個美麗的城市——山美水美人更美。接著講述了周立榮老人宣傳巴土文化的故事,這位老人寫了許多贊美巴土文化的書和歌曲,并多次獲得國家大獎,還讓巴土文化發揚光大。周爺爺不僅讓我解了一些巴土知識,而且他對巴土文化的執著和熱愛也深深的感染了我!
胡振浩老人則是讓差點消失的《峽江號子》重新流傳起來,還用這個“號子”架起了世界橋梁,讓老外更了解中國,了解宜昌。
宜昌還蘊含著三國文化,《三國演義》中36個故事都發生在宜昌。有一位老人被這些故事深深吸引,他用他的筆畫出了活靈活現的關公,這個老人就是汪國新。
文化,如果好好傳承它就是珍珠;如果沒有很好的傳承,他就會變成沙子卷入時間的長河。
我一定要做一個好好傳承中國文化的好學生,讓宜昌這塊文化的瑰寶在世界發光!
開學第一課計劃表篇三
生活就像《第一課》里說的:“做自己喜歡的事,就是最好的。成長的路上,總會有煩惱。” 生活的路上和成長的路上,總是有煩惱,沒有煩惱的成長是無趣的人生。
主持人撒貝寧說:“人生的扣子,一開始就要扣好,父母就是從小教我們扣好第一顆扣子的人。”這句話說得好,人從小就要養成好習慣,父母就是第一個教我們養成好習慣的人。所以,今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就是“父母教會我”。
第一節課的班主任張泉靈老師,說:“這節課的主題就是‘孝’。” 老師鄭淵潔跟我們講了一個故事:有一次,他買了一臺電視,開車運回。兒子鄭亞旗問:“爸爸,這是去哪兒?” 鄭淵潔說:“去姥姥姥爺家。” 鄭亞旗說:“這不是我們的嗎?” 鄭淵潔說:“這世上,姥姥姥爺沒幾年了,讓他們多看一下新鮮事物吧!況且,將來我們看原子彈電視的機會都有。”所以,“孝”字是向爸爸媽媽學來的,爸爸媽媽是我們的好榜樣。
《時間都去哪了》里說得“生兒養女一輩子,滿腦子都是孩子哭和笑。”父母的人生被兒女浪費了,慢慢地流逝了。兒女悄悄地離開了父母,慢慢地也開始老去。
父母教會我們做人的好習慣,好品德……好多好多,成千上萬,乃至于上億。父母教會我們的太多了……(宋彪)
開學第一課計劃表篇四
1.回顧上學期的各科成績,明確取得成功(或造成失敗)的原因。
2.了解本冊語文書的內容。
3.說說自己在假期中的收獲。
4、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5.提出要求,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
1.明確自己本學期應有的學習態度,認真扎實地上好每一節課。
2.進行強化訓練,使學生養成一個良好的行為習慣。
大家在假期里肯定過得非常愉快,非常充實。你能將自己記憶最深刻的一段與大家一起分享嗎?可以說說自己游玩的事情,可以說自己學會的本領,也可以說說自己在自學中取得的收獲。
1.回顧上學期的成績。
2.由成績優異的學生談一談自己取得優異成績的原因。
3.以不點名的形式向平時懶于學習的同學提個醒:不能將過多的心思花在學習以外的地方。
學生看書,師和學生一起說。
1.課前準備:
(1)課前預習;(2)準備好上課所需物品。
2.上課的要求:
(1)認真聽講,積極思考;(2)大膽發言、質疑。
3.課后的要求:
(1)課后復習;(2)獨立完成作業;
師小結;我們必須抓住時間中的分分秒秒,莫讓光陰空自流。,新的一年開啟新的希望,新的空白承載新的夢想。為了讓我們的夢想能成為現實,在這里,老師給大家提幾點希望和要求:
(1)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去:上課認真聽講、課后認真寫作業、考前認真復習、考后認真總結,一定能讓自己的學習成績又一個新的突破,也能在知識的海洋中體會辛勤航行后的巨大喜悅和豐碩收獲。
(2)愿你們每一個人都能成為受老師、同學們歡迎的文明好學生。班級是我們的家,文明衛生的良好環境需要大家的共同維護,徹底告別不文明行為和習慣,時刻牢記安全第一,讓我們在這樣溫馨和諧的集體氛圍中健康快樂地成長。
(3)愿大家在這片廣闊的沃土上茁壯成長,盡情展示你們的聰明才智。
新的學期,新的征程。愿我們在這個溫暖幸福的大家庭里,快樂每一天,進步每一天,收獲每一天!
預習語文課文第一單元.
開學第一課計劃表篇五
是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cctv-1綜合頻道將于9月1日20:00播出大型公益節目《開學第一課》,本屆節目以“先輩的旗幟”為主題,為孩子們講述長征路上感人至深的故事。
節目通過“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撓、堅持不懈”四節課,展現長征精神的同時,啟迪和引導青少年的價值觀,讓孩子們從中獲得寶貴的精神財富。
青少年代表tfboys將再度唱響《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曲,今年重新編曲的主題歌別具特色,將作為序曲拉開整場晚會的大幕。
作為《開學第一課》的“資深課代表”,tfboys將和同學們一起作為新時代的接班人,共同聆聽老兵們在長征路上可歌可敬的故事,傳承長征精神,感受信仰的力量。
作曲:常石磊
作詞:王平久
編曲:劉佳
易烊千璽:
你醒來時候,問候你好
升起的陽光,哼著歌謠
王俊凱:
心情像彩虹,繽紛舞蹈
你我的臉上,寫滿微笑
王源:
相同的呼吸,相同心跳
敞開心去看,幸福環繞
合:
放飛你的夢,不怕山高
勇敢做自己,就是最好
成長的路上,總有一些煩惱
與伙伴一起,享受愛的擁抱
校園的花草,一同長高
開學第一課,用心起跑
相同的`陽光,相同照耀
每一次鼓勵,溫暖的懷抱
相信你會變成,我的驕傲
開學第一課,愛的筑造
成長的路上,總有煩惱
與伙伴一起奔跑,愛的擁抱
校園的花草,一同長高
成長的路上,總有一些煩惱
與伙伴一起,享受愛的擁抱
校園的花草,一同長高
開學第一課,用心起跑
相同的陽光,相同照耀
每一次鼓勵,溫暖的懷抱
相信你會變成,我的驕傲
開學第一課,愛的筑造
成長的路上,總有煩惱
與伙伴一起奔跑,愛的擁抱
校園的花草,一同長高
開學第一課,愛的筑造
成長的路上,總有煩惱
與伙伴一起奔跑,愛的擁抱
校園的花草,一同長高
開學第一課計劃表篇六
二零一一年的九月一日下午五點二十分,我在家里觀看了中央電視臺的《開學第一課》這個節目。
在這個節目里,我認識了自信的小鋼琴手劉浩;認識了農村小學活潑可愛的同學們和他們的王老師;認識了以感恩為樂趣的孟佩杰……看了他們的事情,讓我真正明白了“幸福”的含義。
節目開始不一會兒,舞臺上便響起了輕快悅耳的鋼琴聲,這是出自那位小鋼琴家之手?一定是為長得特別英俊的小帥哥吧?但是看到了那位“小帥哥”又聽了主持人的解釋之后,我驚呆了:那個小男孩兒叫劉浩,從小就想學鋼琴,他到北京歷經千辛萬苦才找到了一個老師。剛學會一點,就每天都去琴行練琴,幾乎彈到了忘我的境界,不知不覺,三小時過去了,工作人員將他趕了出去,劉浩當時失聲痛哭,說以后還要來。但是上帝對這個熱愛彈鋼琴的小孩也是十分的不公平——他奪去了劉浩的光明。但他并不自卑,堅持學琴,非常自信,使他在彈鋼琴方面得到了顯著的進步。劉浩在家里也能做父母的好幫手,在日常生活中和同齡的孩子相差無幾。
看看劉浩,我真的有些慚愧,他是盲人,卻很自信,還有著堅持不懈,自強不息的精神。而我是如假包換的正常人,平時遇到一點困難不是推給別人就是想方設法地去逃避,而且做什么事也經常是缺乏恒心,最后經常是半途而廢。劉浩是個盲人,這給他帶來了多少的不便和困難啊,但他都一一克服了,還學會了鋼琴,彈得很悅耳。而我……唉!在生活中,我一定要學習他那份自信,和他堅持不懈的精神。
當我還沉浸在劉浩的故事里,正在慚愧時,孟佩杰的故事又悄悄地走入了我的腦海:她是個孤兒,養母把她撿了回來,但養母沒多久就生病了,變的生活不能自理。于是,打理家務的擔子就落在了孟佩杰身上,小小年紀,她每天不僅幫養母活動筋骨、做飯,為了節省時間,她還要邊啃著饅頭邊跑著步堅持上學,每天都忙到夜晚十點多,十二年如一日,這樣的苦累,除了佩杰,誰還受得了呢?我猜,盡管這么辛苦,她一定是很快樂吧。因為她為養母付出了愛心和勞動。
觀看了她的故事,我明白了:幫助別人可以讓自己更快樂。在生活中,我也要學習佩杰,做個樂于助人的孩子,享受其中的樂趣,在家中我也要像他一樣關心和照顧長輩。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讓我們找準一個正確視角,發現生活的美好吧!樂觀的人生態度是幸福的支柱。幸福就是分享,就像生日蛋糕一樣,分享的人越多,你的快樂和幸福就越多。讓我們一起重溫那首老歌——《幸福在那里》。我們就會找到幸福的密碼。
【觀《開學第一課》_1000字】
開學第一課計劃表篇七
今天,成都市中小學學生將開始正式行課。記者昨日了解到,今天的開學典禮,許多學校都將以“文明交通從我做起”為主題,中小學生們將承諾遵守交通規則“從我做起”。據悉,中小學生們還將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倡導學生家長文明行車、文明出行。
據了解,新學期開始后,我市中小學還將開展“文明交通勸導志愿者服務活動”,組織師生前往所在區域主干道、重要路口和主要公交站點,開展文明交通現場宣講和勸導活動等社會實踐活動,引導非機動車和行人各行其道,不亂闖紅燈、亂穿馬路和翻越隔離欄等,自覺遵守交通規則。
今天,武侯區教育局將在棕北中學舉行“文明交通緩堵保暢”啟動儀式,聘請交警作為學校的校外輔導員,向學生們講授交通安全知識。
棕北中學等武侯區的學校還將組建“小交警隊”,維護同學們上下學時的交通秩序,并糾正師生們的不良交通行為。據了解,“小交警隊長”今天還將向師生們承諾“文明交通從我做起”,并督促家長也帶頭文明行車、文明出行。
記者了解到,棕北中學還編了一首《交通安全歌》:每天上學到學校,交通法規應知曉;上學放學走邊道,結伴同行別嬉鬧;走路忌看書和報,注意安全莫跑跳;通過馬路左右瞧,迅速安全過橫道;聽見車輛喇叭叫,趕快避讓把邊靠;騎車走路看信號,安全常識不能少;車輛行人分左右,各行其道別搶道;學法守法不自滿,勿將安全當兒戲;交通安全進萬家,和諧環境人人夸。
今天,鹽道街小學將啟動“播撒文明雨露,微笑傳遞幸福”系列活動,教育學生提高交通意識、增長禮儀知識、遵守禮儀規范,做一個文明有禮的成都人。升旗儀式后,該校師生將以小品、舞蹈、快板等形式,展現“親,請走斑馬線”、“親,請說禮貌語”、“親,請做文明人”三個主題。鹽道街小學的少先隊員還發出“文明交通從我做起,緩堵保暢你我參與”的倡議。
列五書池學校的“小交警”們昨天做了充分準備——他們今天將向同學們介紹各種交通標識,動員同學們向家長、長輩和親友進行“文明交通”觀念的宣傳,自覺維護我市交通秩序,共同營造有序暢通、平安和諧的出行環境。
據了解,現代職業學校也將圍繞“做一個文明有禮的成都人”的主題開展活動。該校的學生還將在“做一個文明有禮的成都人”橫幅上簽名承諾:言談舉止文明有禮、公共場所文明有禮、鄰里相處文明有禮、行路駕車文明有禮、旅游觀光文明有禮、網上交流文明有禮和短信傳遞文明有禮。
成都市六城區79所公益幼兒園名單
陽光育苗工程首次將留守兒童納入資助范圍
開學第一課計劃表篇八
《開學第一課》是教育部與中央電視臺合作的大型公益節目。自起,教育部就和中央電視臺密切合作,于每年新學年開學之際推出《開學第一課》。這一節目針對中小學生的特點而設計,靠他們喜歡的方式,使他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陶冶,有利于增強教育的針對性;每年都是針對當年最重要的事情選定節目內容,有利于增進教育的實效性。
9月的《開學第一課》主題曲由tfboys演唱。tfboys全稱為thefightingboys,團名除很明顯說明tfboys為tf家族第一支組合外,滿滿的正能量名意喻著帶著向上、加油的少年們。
開學第一課
演唱:tfboys
你醒來時候,問候你好
升起的陽光,哼著歌謠
心情像彩虹,繽紛舞蹈
你我的臉上,寫滿微笑
相同的呼吸,相同心跳
敞開心去看,幸福環繞
放飛你的夢,不怕山高
勇敢做自己,就是最好
成長的路上,總有煩惱
與伙伴一起,愛的`擁抱
校園的花草,一同長高
開學第一課,用心起跑
相同的陽光,相同照耀
每一次鼓勵,溫暖懷抱
相信你會成,我的驕傲
開學第一課,愛的筑造
成長的路上,總有煩惱
與伙伴一起,愛的擁抱
校園的花草,一同長高
開學第一課,用心起跑
相同的陽光,相同照耀
每一次鼓勵,溫暖懷抱
相信你會成,我的驕傲
開學第一課,愛的筑造
開學第一課,愛的筑造
更多
開學第一課計劃表篇九
庚子鼠年,疫亟襲中華,九州之難也。舉國振怖,聞之愀然;而神龍霧列,才俊星馳。江城疫尤危,群賢畢至焉。雖防疫之難,難于上青天。然志若磐石,幾難見摧殘。
然則奚得此疫?服翼者,百毒具也。或食之亦得毒,由是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毒得發也。天地固諧:蒼涌白云,原走青林;河馳浩湯,山立崔嵬。狼奔豕突,獅吼虎嘯;魚游碧水,鳥翔夷野。人適萬物易:樹伏如卒卒,花枯若玉殞。河共墨一色,獸或化泥、或為食。
幸馮唐不老,李廣可封;廉頗未衰,其尚能飯。絕德隆望尊者,鐘南山、李蘭娟院士也。年逾古稀,毅然規往。微非之,鄂局益危。醫者奉扁鵲、華佗之術,官者崇周公、孔明之誠,蓋其兩者得兼也。先達若漢時子房、明時守仁,抗疫不患矣。
然梅毋未經徹骨寒,才毋未經破萬卷。非失難得也。韋長春者,臨安人也,居戎數年,今有請纓防疫,未嘗瀆職茍務。每至子夜,勞作不輟;貲闕之時,盡瘁奉力。由是民敬之。若天公,必永生。而恨生之須臾,羨河江之萬世。陽春既至,而長春逝。由是民悼之。裕祿不謀孔方兄,繁森蔭蔽后無窮。魂升亦作天上圣,魄散尤為鬼中雄。
人往矣,可傷之事非獨之。方圜難周,異道難安。江城固好,衙嘗敗朽。殆自欺求偽寧,背繩墨求無事。驟雨將至人間,漫夜且之下界,茍光為滅,奚不咨嗟?幸得易官,事未劇也。當學嘉慶誅和珅,不效隆基寵祿山。疫如明鑒明人性,重手不出不解危。
士逝衙有敗,力戰者弗闕。江城張定宇,嘗援汶及外邦。今身在燕然,罹劇疾而不拒,肌漸凍而不止。每有務必躬往,雖勞不殆。具是志非獨之,江城之人皆有也。身疲而志堅,體乏而心強,是以活民也。
余非居鄂,挑達廬中。西向望,若見臨病榻者畢力平險,意疫不患也。
此誠危急之秋也,人無不憫然。顧往,縱金師兇神、倭寇惡煞,中華血脈未嘗斷也。微矣此疫,何足道哉?聚中華赤心,頑石尚斷,病毒何懼?山如睚眥拔地起,水若萬駿亙無際。龍游淺灘則無力,馬奔崎嶇難見技。穹雖陰霾人不戚,雨后更有懸天日。疫雖猙獰人不懼,誓以畢力挽布衣。惟愿回首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
這兩篇抗疫習作的同學目前都在讀初中二年級。在談到怎么會想到用這種形式表達看完“疫線面孔”的感受時,賈恒力同學坦言:
“我上個學期語文課剛學過《木蘭詩》,當下全國醫護人員奔赴抗疫前線,恰似木蘭替父遠征,借古典傳奇敘今世英雄,我認為挺巧妙的。文言文語言精煉,一字一句十分有力道,讀起來朗朗上口。同時這也是我們學過的知識,運用學過的知識,磨煉文字能力,拓展語文思維,也算是鍛煉一下自己。古為今用也算是一種文化傳承。”
無獨有偶,讀完賈同學的《木蘭辭》,小伙伴又順手轉發了一篇文言文版《抗疫英雄傳》,作者張恩同竟然是小賈的同班同學,也就讀于建蘭中學811班。
談到自己和同學不約而同選擇古代文體寫實事、談感受,張恩同說:
“文言文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風靡了千余年。文言文中,我們讀到‘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壯志,讀到‘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的懷才不遇,讀到‘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錚錚傲骨。文言中自有一種美,韻律美、語言美、形式美,還有中華民族文化積淀的美。這種美可以讓人沉浸其中并為之陶醉。其次,非常現實的是,我也是借此而鞏固文言的積累,來加強對文言文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