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看完電影或者活動之后都喜歡寫一些讀后感,這樣能夠讓我們對這些電影和活動有著更加深刻的內容感悟。可是讀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后感的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平凡的世界二讀后感篇一
《平凡的世界》是第一部全景式描寫中國當代城鄉生活的長篇小說,故事中以黃土高原孫家、田家、金家三個家族的發展為主線,而每一個平凡的家族、平凡的人的背后都有著一段不平凡的歷史。
孫家主要講述的是父親孫玉厚、大兒子孫少安、二兒子孫少平。孫玉厚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為了家族的崛起,他傾盡全力供弟弟孫玉亭讀書,無奈孫玉亭爛泥扶不上墻,回到雙水村在哥哥的幫助下娶妻生子,成為村里一個小小的干部。在光景貧瘠并欠債累累的情況下,孫玉厚依然堅持讓孩子們讀書,希望孩子們可以通過文化、通過知識改變自己的命運,振興孫家。孫玉厚在這片黃土地上算是覺悟比較高的“農民”,他從不抱怨貧寒的家境,堅強的扛起一家老小生活的重擔,雖然默默無聞,但卻平凡的偉大。
孫少安從小學習成績就非常的'不錯,但是因為家境貧寒只能在初中上完之后輟學回家,幫助父親承擔家庭責任,和父親一起供弟弟少平和妹妹蘭香讀書,這讓本來可以有“大前途”的能人,成了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孫少安并不安于現狀,帶領隊里成員沖成績,是雙水村第一個質疑集體所有制的人,提出包產到戶,雖然受到打擊,但事實證明他是一個很有遠見的青年人。孫少安雖然只是個農民,可他卻是雙水村數一數二的人物,這也讓孫玉厚感到很欣慰,讓孫家的地位顯得沒有那么卑微。再說說孫少安的愛情,他和潤葉是從小一起長大的玩伴,潤葉家境比較優越順利上了高中,而他中途輟學,殘酷的現實注定他們兩要走的路截然不同。潤葉高中畢業之后再成立任教,二爸二媽撮合她和李向前警醒她已經到了一個談婚論嫁的年齡了,這時候她想到和和他一起長大的孫少安,她覺得如果她要結婚,這輩子只嫁給少安哥。在傳統觀念還比較嚴重的60年代,潤葉鼓足勇氣向少安表白,說出自己的愛意,為了少安她可以放下城里的所有和少安到農村務農,承擔起孫家的重擔,可即使她愿意,孫少安也沒有給她這個機會。他們兩并不是彼此不愛對方,只是現實讓他們踏上了不同的路,所以在愛情面前也只能“向左走,向右走”。很快的,孫少安從山西找來一個不要彩禮的媳婦秀蓮,秀蓮對孫少安一見鐘情,她不嫌棄孫少安的家境,在年底的時候就從山西嫁到了雙水村,當然孫少安也對自己的這個媳婦相當滿意。其實我自己也不知道孫少安到底有沒有喜歡過潤葉,或者說他愛不愛現在的秀蓮,難道只是因為現實的殘酷,讓他在很短的時間內結婚成家。后來潤葉由于種種外在的壓力和李向前結婚,可他們婚后的生活很不幸福,很快潤葉就后悔了,在朋友的幫助下調離工作崗位,“新婚”的小兩口從此就分居異地。
孫少平,文章一開頭就用學校飯堂的景象引出這位主人公,穿著破爛,只能在學生都散場之后來取他的兩個黑面饅頭,甚至連一份丙菜對他來說也非常奢侈,和他有同樣境遇的是他們的同班同學郝紅梅,貧寒的家境讓他感覺非常的自卑,也非常的少言寡語。可能是因為和郝紅梅的境遇一樣,他們的交往慢慢變得頻繁,他認為他們已經成為班里工人交往的一對了,這給他在懵懂的青春期增添了不少自信。可郝紅梅是一個比較現實的女孩,她自身家境差,不會和一個和自己一樣家境的窮小子在一起,很快便和班里家境比較好的顧養民交往,這也給孫少平帶來很大的痛苦。經歷了“失戀”之后孫少平變得更加成熟,慢慢廣讀詩書,見多識廣,敢愛敢恨的田曉霞也漸漸的走進了他的世界,他的視野不斷開闊,想法也越來越多。隨著高中畢業,他面臨著回家種田務農的現狀,不是他討厭勞動,而是他覺得他的思想唄禁錮,所幸村里擴建中學,他和田潤生一起被推薦去當老師,這讓他也好受了很多。我以為他和田曉霞是相愛的,但他們也只是思想上的交流和學術上的溝通,看來是我自己的想法太膚淺。
田家主要講的就是田福堂和田福軍,田家是雙水村家境比較好的家族,田福堂是是雙水村的領導,田福軍是市里的領導。田福堂是一個比較“聰明”的人,而田福軍是一個比較正直、全心全意為人民辦事的人。與田家相對應的就是金家,這一族人成分不好,在村里一直抬不起頭,做事必須小心翼翼,就這樣還是遭來了被迫搬遷的橫禍。
現實是非常殘酷的,可以讓兩個本來相愛的人成為陌路,可以讓兩個同樣有才能的人走在不同的人生道路上,可以讓讓一個人的成熟超越了他的年齡。其實每一個平凡的人背后都有著一段不平凡、甚至轟轟烈烈的故事,才成就了今天的自己。
平凡的世界二讀后感篇二
黃土高原上的一戶人家,演繹了史詩般的大地上的生活的存在。孫少安,田潤葉,賀秀蓮,孫少平,田曉霞,惠英等等,每個人物都是都好像從我們的生活之中,走出來,小說的魅力就在于此,在于能夠將我們身邊的真實的質樸的人,凝結在一起。起初我是不喜歡讀小說的,認為小說都是虛構的情節,沒有真實可言,那時的自己可謂真是太淺薄了,經過現在的學習,才深深地領悟到,小說是藝術地加工提煉,小說是由千千萬萬個真實的人凝結成的,它要比現實的生活更可貴,更有典型性。
平凡的世界中,這些平凡的人,或許我就能夠在他們的人的身上找到似曾相識的生活的原型。
這本書真是愛不釋手,在讀到孫少安和田潤葉的愛情的時候,兩個不同的家庭背景,造成了兩個人愛情的悲劇,這樣的愛情在我們這個時代也是有的,甚至自己的愛情也或許就有孫和田愛情的樣子,不可能就是不可能,命運就是命運,生活就是生活。當兩人的愛情注定走不到一起的時候,當少安結婚之后,而且娶了適合自己的老婆,過上了自己規劃中的生活。其實,這個時候我一直為潤葉揪著心,一念之差,受到外界的迫使嫁給了自己不愛的李向前,她的未來的生活會是怎樣的?我在內心之中一直為潤葉懸著心,生活不會饒過誰,你的一次決定會影響你的人生的走向,你的生活會因為你的決定而懸殊差別。
后來的生活沒有給潤葉一個美好的人生,名存實亡,有名無實的夫妻生活,最后注定是悲劇的結局,向前悲劇的車禍是早就已經埋下的禍根,因為開始就注定了不完美的結局。一念之差,一生的命運,你的決定太重要了。
孫少平起初我是不怎么喜歡這樣一個人物,認為這個弟弟沒有主見,總是在哥哥少安的光環之下生活,窩窩囊囊的,再加上對電視劇袁弘飾演的少平的影響,總覺得不夠灑脫。但是,這個人物卻是一個后起之秀,當少平從雙水村出來的時候,就注定他人格和精神的獨立,從攬工漢,到挖煤工人,在苦難的生活面前,更多的是一種悲愴的尊嚴,正如一首歌中所唱“傷疤是他最驕傲的勛章。”怪不得田曉霞會如此喜愛這個“挖煤的丈夫”。當看到田曉霞犧牲的消息時,我幾乎是淚流滿面,太過于悲愴,為什么這么美妙的愛情會在頃刻間煙消云散,生活啊生活,總是帶給人驚喜,又是驚嚇。當美好在你面前摧毀,這是何等的悲愴,痛心。
或許這就是生活,最平凡的生活!
平凡的世界二讀后感篇三
筆尖流淌出題目,腦海中忽的回響起書頁翻閱的沙沙聲,蕩漾出那個黃土高原上小山村里幾家人的人生沉浮。在這本百萬字著作里,每個字都注入了路遙先生的情感與血液,感嘆自己的文墨底蘊的卑微,也害怕自己笨拙的文字誤解了路遙先生的本意。
我一共讀了三遍的《平凡的世界》。每一次都是接近癡狂狀態地去感悟,就像是少平在陰暗潮濕的未建成的樓里,伴著扭動的燭焰暢游書海一樣,那種身臨其境更能感受到路遙先生所傳遞的情感。每一遍都會有不同的感觸,給予我不同成長階段的心靈的洗滌和思維的升華,在無形中讓我接受了它對生活的詮釋,讓我品味生活的感動,人生的無常,人情的冷暖。它沖擊著我的思想,讓我認識到:平凡的人、平凡的事、平凡的生活,卻隱含著某種不平凡。
很喜歡作者路遙先生,感覺他是就像是蹲著與讀者聊天的老伯,伴隨著那些文字仿佛大家一起與主人公經受精神上、物質上的磨難。他燃燒著生命融進自己的作品,作品也就被賦予了鮮活的生命力!在十年的廣闊背景上,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刻畫了社會各階層的眾多普通平凡人的形象,成功的塑造了孫少平等這些為生活默默承受著人生苦難的人們。在這里,人性的自尊、自強與自信,人生的苦難與拼搏,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紛繁的交織纏繞,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讀來自然令人蕩氣回腸,不忍釋卷。
如此看來,平凡的世界亦暗含著不平凡的人生,其實路遙先生給我們解釋過。他曾說:只有不喪失勞動者的感覺,才能把握社會歷史的進程的主流,才能創造出真正有價值的藝術品。路遙先生是在告誡我們去執著的追求,無論是改善生存環境還是提升思想維度,認定了自己的目標后,哪怕只會有一點點的改變,那也是我們勇往直前最堅固的支撐點。少安少平兩兄弟為創造出符合主流的藝術品所做的努力,提示我們燃燒生命去做不凡的事,而不是不凡的人,后者會暴露你的世俗淺薄,而前者將見證你的精彩一生,在平凡的世界里體驗不平凡的人生,最后得到渴求的收獲!
平凡的世界二讀后感篇四
《平凡的世界》被譽為"茅盾文學獎皇冠上的明珠",問世二十多年來,一直被視為改變千萬青年命運的不朽經典。它同時也是一部具有恢宏氣勢和史詩品格的長篇小說。雖然這部著作字數達百萬之巨,但卻絲毫不影響廣大讀者尤其是青年讀者對它的喜愛,這從《平凡的世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以及可觀的、持續的發行量可以得到印證。
作為一個淺薄的讀者,以往讀書,對于無關人物活動的自然環境描寫總是習慣性的淺嘗輒止,一掃而過。但看《平凡的世界》,感受卻不一樣。路遙用寫實的風格將黃土高原四季的萬千面貌洋洋灑灑的展現在我們面前,像釘子般扎進我們的思緒,即便是簡單的幾筆描摹也極為可感和真切。而在人物故事描寫方面,他寫少安經營磚窯廠起起落落的喜和悲、寫少平和郝紅梅總是最后出現在操場拿黑饃、吃丙菜的自卑,寫少平與田曉霞彼此愛慕的深情和少安與潤葉命運的苦情,寫金波的可愛、蘭香的懂事……所以這些,路遙都寫的情真意切,平實自然,分離而不雜亂,具有極強的可讀性和極高的藝術性。再結合當時食不果腹的生活環境,人物的悲喜歡樂往往讓我們耳熱心酸,珠淚潸然。
生活的殘忍之處在于:它使你在許多方面不如人,它使你覺著活得辛苦,甚至活得沒有尊嚴;但卻又給你一種別人沒有的東西或是能力,它足夠值得你去夸耀、自我安慰和茍且地活下去。一直以來,一種宿命的觀點始終主宰著孫玉厚老漢的精神世界。尤其是在大兒子少安的磚廠破產之后,他甚至認為老父親說的沒錯——孫家祖墳里埋進了窮鬼,因此窮命是不可更改的。積攢不久的光輝頓時煙消云散,幾代以來,他們過習慣了窮家薄業的日子,突然的"富貴"反倒消受不起。他不敢到人群中去——任憑闊氣人在上面唾沫星子亂飛,他只能干笑,蹲在一旁抽他的老旱煙,一句話也不敢說。他似乎有充分的理由不安茍活——沒有能力養活除去已經出嫁的大女兒之外的一家人六口人(當然他對大女兒也沒有任何能力幫扶),還有一顆時刻提到嗓子眼的、唯恐家里出一丁點災難的戰栗的心以及卑微至塵埃中去的尊嚴。但他還得活著!不單單像《活著》中福貴一樣"于苦難悲傷的極限處善待生命,默默地承受著生命之重而無怨無悔的活著",他還有精神寄托——他的好兒子、村里的好后生少安。為了幫襯這個家,兒子十三歲就輟學回家,沒有絲毫怨言。兒子還是種莊稼的好把勢,勞心勞力的生產隊長和一家老小深深的依賴。他是這個家的魂!一個人如果沒有精神寄托,實在無異于沒有靈魂的朽木。記得聽到過這樣一段話:《肖申克的救贖》里,安迪被關禁閉暗無天日三個月,人家問,你怎么能忍受得了?他回答,有莫扎特陪著我。
師長們經常教誨我們:知識改變命運。這在《平凡的世界》里也表現的淋漓盡致。孫少安上過高小,在村里也算是個"文化人",加之他處事能力強,考慮問題周密,毫無疑問地被推選為生產一隊隊長,帶領大家伙春播秋收,獲得一致認可。而在孫少平身上,表現的尤為明顯。高中畢業的他,無論是在黃原城攬活還是在大牙灣掏煤,都始終保持著讀書的習慣。這對于一個在生活上步履維艱的人來說是多么的難能可貴!也正是因為他上過高中,教過三年書,曹太太才憐惜他讓他做輕活,甚至想讓他做自己的女婿。正是因為知識,他更懂得勞動的意義,也才能在人群中發光,備受工友的尊重。更重要的是,也是因為田曉霞口中的他身上表現出來的非凡"氣質",讓他收獲了雖然短暫卻從來不敢想象的愛情。是的,我們從來不懷疑知識能夠賦予我們的裨益:理性、智慧、慈悲、運氣。
莫泊桑說,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得那么好,但也不會像你想象得那么糟。我覺得人的脆弱和堅強都超乎自己的想象。有時,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話就淚流滿面,有時,也發現自己咬著牙走了很長的路。《平凡的世界》正貫穿了這句話的精神內涵。
平凡的世界二讀后感篇五
不同的人擁有著不同的世界,享受著不同的人生。人們或許會對平凡的人生感覺枯燥無味。但是,當我們靜下心來,細細品味,會倏然地發現,那些平凡的世界中的人們,看似平凡,實則卻在演繹著這世上最不平凡的事跡。20xx年寒假,我閱讀了路遙經典著作《平凡的世界》,這本書給予我一種來自靈魂的震撼,我開始用心去感悟這個世界。
我最敬佩的人是少安,對于家,他沒有一點點的自私。他盡忠盡孝去撫養老人,他是家中的頂梁柱,考慮到家里的經濟,他6歲開始干農活,13歲輟學當起了農民,為整個家庭出力掙錢。少安是一個負責任的男人,因為自己的家境問題不能給潤葉生活保證和他們家境之間的懸殊,因此他不敢談愛情。但是我們不會忘記他接到潤葉給他告白信時他的那種喜悅,甚至抓狂。再說到少安的事業,少安是一個很精明很勤勞并且思想很先進的人。他幾經坎坷,幾度起伏,最后發家致富。再一次說明了,付出才會收獲。
從每天兩個黑面饃如饑似渴的讀書到離開家不辭辛苦的搬磚,晚上用微弱的燭光看著書,少平給我最大的力量就是他對知識的渴望和他不畏艱辛的男子漢氣概。少平最成功之處是突破了時代局限性,他的思想更加開放。他和曉霞凄美的愛情故事深深地烙印在我心里。我最喜歡曉霞在日記里寫的一句話“真正的愛情不是利己的,而應該是利他的,是心甘情愿與愛的人一起奮斗并不斷更新的過程。”曉霞與少平之間有共同的話題和價值觀,這使他們漸漸走在了一起。少平身上的男子漢氣概也是那些官員子弟所沒有的。
我最喜歡的是少平與曉霞的純真的愛情,當我看到曉霞的死亡時,眼眶不禁濕潤了。“在那洪水之中,慢慢消失的你,本來模糊的臉,竟然漸漸清晰。”我能感受失去愛人的痛苦,但我無法想象他那絕望的悲鳴。事情發生的時候,我們都無法接受眼前的事實,認為這一切都是虛假的。因為無論你在干什么,她的臉龐和身影都會縈繞在你的腦海,揮之不去,越演越烈。
《平凡的世界》之所以是一本好書,因為他的人物以及情節都刻畫的很真實。讓人仿佛置身于那個時代,體驗著那個時代的風風雨雨。作者文筆自然平實,讓人讀起來很地舒服,發人深省。作者在全書的描寫中始終能反映出一種強烈的昂揚向上的樂觀主義精神,可以說,《平凡的世界》是一部人生奮斗的勵志書。讓我最深刻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它洋溢著的那種生生不息、執著進取的精神!
路遙先生用六年的青春、汗水,用生命打造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平凡的世界》,它決不
會因時光流逝而失去光彩,因為它所凝練的思想、流露的真情、反映的生活、都具有永恒的魅力,吸引著一代又一代人一遍又一遍地從中汲取精神的養料,給人生以多方位的思考和詮釋。
平凡的世界二讀后感篇六
也許是因為考試的原因,《平凡的世界》我沒有認真去看,好的作品總發著金光,期末考試完后,我就打開這本厚厚的書開始閱讀。
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的選擇都有所不同,高調、嚴謹、平凡,在這本書中,主人公孫少平選擇了平凡。
凄美的愛情,挖煤時的意外,這困難比我們所遇到的強幾百倍,是我們無法挺住的,但他勝我們一籌,他挺柱了。最后他童年時的玩伴,金波的妹妹向他表白,但他又拒絕了,他需要他自己的平凡生活。
一本本名著,帶來我們需要的知識,讓我們好好理解每一句話。
平凡的世界二讀后感篇七
三種情誼:
友情,孫少平一家&金波一家,年少時為了朋友赴湯蹈火,哥們兒義氣,長大后,給朋友予幫助卻不用等著對方開口,為對方著想,默契,這是把彼此放在心上才會有的體貼、了解。
愛情,這東西太復雜,書中有一段話“孫少安在秀蓮的懷抱里所感受到的遠遠不止這些。他無法說清秀蓮的體貼對他有多么重要......他們的愛情既不同于孫少平和田曉霞的愛情,更不同于田潤葉和李向前現在的愛情,當然也和田潤生與郝紅梅的愛情有區別。”嗯,無法說清,作者的幾個關聯詞里,都放著各種口味,不過,有句話是沒有錯的“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每一個人,匯入這“大流”,逃不過的“貧富差異”,躲不過的“天災人禍”,生命里有那么那么多的無奈和惋惜,而我們唯有“勞動”,為了忘卻,也為了生存。
關于“勞動”,是我在本書中最大的收獲。
勞動,讓孫少平脫穎而出,從被曹書記看中變成了城里人,繼而到了煤礦換了農民的身份,一步一步走到更遠的職業道路上。
勞動,讓孫少安和秀蓮感情越發的深厚,他們兩相親認識的,到后來卻是“靈魂的交融”,是共同勞動,讓他們走進了彼此。
勞動,無數次讓孫少安暫時擺脫悲痛,與潤葉沒有可能的悲痛、與父母分家的悲痛,更是在經歷創業挫折中,唯一的港灣;也是勞動,讓孫少平從田曉霞的離去中慢慢走出來。
勞動,讓人忘卻,讓人生存。
平凡的世界二讀后感篇八
生活是一半回憶一半繼續,看完《平凡的世界》,我感慨良多!
生活就是孫少安活得真實、堅韌、光景再怎樣的爛包都要頑強的繼續下去,用自己的努力、堅強、智慧改變那爛包的光景。
生活就是孫少平,即使命運再不公平,即使吃的再差的丙飯,物質上的匱乏不能讓一個自尊少年的心迷失方向,信念、理想就是他茫茫人生路上的指南針,指引著他敦促著他鼓舞著他,讓人們明白精神上的收獲才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
生活就是田潤葉,有著對愛情的執著追求,雖然結果是那樣的凄美,但是依然可以帶著回憶繼續生活。
生活就是田曉霞,熱尼亞魯·勉采娃一樣一個對信念忠貞不渝的、勇敢的姑娘,一個笑容如朝霞,開朗善良正直無私的姑娘,像高爾基書中的海燕,無論面對咆哮的海浪還是無情的海風,總是高昂的迎接暴風雨的來臨。
生活更是雙水村的那條東啦河,涓涓不息,靜靜流淌。一代一代的人沿著它走過,樂此不倦的把所有的喜怒哀樂全都注入于此。它見證了一個時代的變遷,更見證了許多有理想有目標的青年的成長,他們所付出的血汗和淚水都隨著東啦河悄悄流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