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通常具有思路清晰、觀點獨到、論證充分的特點。下面是一些優秀作文的選段,希望能夠給大家展示出作文的魅力和特點。
高中第二冊第二單元范文(14篇)篇一
所謂幽默,是指一個人說的有趣,但又意味深長的話。它體現了一個人的智慧。有些時候,幽默還可以化解尷尬的氣氛。
禮儀課上,老師給我們講了幾個小故事,其中有一個是這樣的—。
一位客人到一家飯店去吃飯,他做在那兒,點了一盤菜,可等了。
好久菜都不上來,幾乎有半個小時左右,他終于等不及了,把服務員叫來,問她:“你們這兒怎么回事,我那盤兒炸蝸牛怎么還不上來?”
這時,服務員從容的說了一句話,把這個所有人都認為解不開的疙瘩巧妙的解開了,她說:“先生,我想這不能全怪我們,是您點的那個菜,大家都知道蝸牛是一種爬行緩慢的動物。”
就短短一句話,把這凝固住的空氣又分散開了。眾人哈哈大笑,不得不豎起大拇指。這個服務員保住了自己的職位,那顧客沒有再說什么。
疙瘩就這樣被解開了。
我和她是朋友,我們一道上學,一道回家,一道做習題,也真是一對形影不離的朋友。
但這只是表面的。其實,我非常妒嫉她。她的文化課與我不相上下,但她體育成績比我的好。就連她的名字,也似乎比我的名字好聽。
那一次體育課上,“真倒霉!”我嘴里嘟嚷著,又要考跳“山羊”了,若不合格就會在全校大會上點名批評。我越想越緊張。看著同學們一個個健步輕云,跳勢如飛,輕而易舉地過了關,她也當然得了滿分。
我不高興地瞟了她一眼,“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得了滿分嗎?那么多同學都得了,又不是你一個。”
忽聽到“許苗——”,同學們喊著,“該你了!”我驚慌失措,該怎么跳呢?我心里焦急萬分。慌忙中我起步了,哎!跳過去了,我心中一喜。身后卻怎么沒聲了。我轉過身,同學和老師都在搖頭,老師說:“再來一次。”我這才意識到我是側身越過的,犯規了。
我正擔心,她過來了,本以為她會安慰我幾句,誰想她竟教訓起我來了:“你怎么連這都跳不過去,班里個兒最小的都能跳過去,你怎么就不行。還夢想當警察呢?”
我腦了里“嗡嗡”直響,連她也來諷刺我,我不信她能做到的事我就做不到。一股不服氣的氣流從丹田直涌而上,我一口氣直沖到“山羊”前,騰然一躍,同時兩手撐住“山羊”,兩腿跨開,輕然落地,整套動作只在幾秒鐘內完成,我終于成功了。
我不再理會她,便轉過身來,得意洋洋地走了。
湊巧的是,幾天后的物理考試,我又比她多了一分。我更加傲慢地掃了她一眼,心想,她一定會很難受的。咦!她怎么還是那么高興?我想了想,便順手找了一道題,很“謙虛”地去問她:“這道題怎么做呀?”“哦?”她看了看題目,拿出草稿紙,認真地給我講了起來。怪,她怎么不生氣?我怎么也想不通,碰了碰她的胳膊問道:“你,怎么不生氣?”“生氣?”她莫名其妙地看了我一眼。突然,她大聲笑了起來:“哈哈,生氣可是要減少壽命的呀!”我越發糊涂。
第二天早晨,她叫我去跑步。我極不情愿地跟著她去了。我確實想知道她昨天是否真的從心底不生我的氣。跑步時,我又問她。她說:“這有什么好生氣的。這次考得不好,下次再努力嘛!”“下次努力?”我以前怎么就沒有想到這個。
猛然間,我心中久存的疙瘩解開了,她才是我真正的朋友,真正的朋友。
高中第二冊第二單元范文(14篇)篇二
保護環境作文(1)。
綠色,充滿活力的顏色,清純而可愛。
哦,是人們,是人們無節制的砍伐樹木,亂丟垃圾,使環境受到了污染,還有汽車尾氣。近幾年來,科學家多次發現地球的保護傘,地球的依靠—臭氧層因受到污染而形成的缺口,要想讓保護傘不在受到污染,我們就要保護綠色,拯救海洋,拯救地球媽媽,讓地球媽媽重現光彩,拯救生命!
保護環境作文(2)。
環境保護,這個話題,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但在現實生活中,一些人還是不太重視,認為微不足道,在我看來,環保要從件件小事做起。我就經歷過這樣兩件小事:有一天,我去超市買東西,快到超市門口時,看見有幾個散發宣傳單的,見人就給,見車就放,可是有些人卻不要,隨手就扔地上,我過去將紙扔進垃圾箱里。又看見兩個人用膠水將宣傳單貼在墻上,遠遠望去,活像一塊塊“牛皮癬”趁他們不注意,我又拿出我的絕活“撕紙功”,哈哈,“牛皮癬”被我除掉了一大片。還有一次,我在樓底玩,發現遠處草地上冒出了縷縷白煙,走近一看,原來,是我們班一群小孩在那里點火燒草,草黑了一大片,我以大哥哥的身份連忙制止,并講了火災的危險性和環保的重要性。他們羞愧難當,趕忙從附近端來水把火熄滅,結束了燒草行動。
我們人類都生活在一個星球上,那就是地球。地球上,有供我們呼吸的氧氣,還有茂密的森林、遼闊的草原、無邊無際的海洋、各種各樣的動物,構成了美麗的.大自然。
可是有些人不珍惜地球賜予我們的一切,破壞大自然,大量捕殺野生動物。加之各種破壞環境的做法,給我們的大自然帶來了越來越多的災難,漫漫的黃沙代替了綠色的林海,波濤洶涌的江河變成了干涸的河床,美麗的風景區變成了荒野。還有大氣污染、臭氧層有破洞等這些現象都是人們不保護環境的帶來了惡果。從前,我家鄉的空氣是清新的,天空是湛藍的,真像一幅五彩繽紛的畫,好不美麗!但現在,車子它排出了污染空氣的烏煙,多了工廠后,排出了污水,水變成黑色發出臭味,造成嚴重的污染。我家鄉附近有一個垃圾筒,人們把垃圾倒在這里,甚至有些人還把垃圾丟在垃圾筒外。每到夏天,這里就成了蒼蠅蚊子之類的棲息地,風一吹,可惡的白色污染也來湊熱鬧。在垃圾筒旁有一口池塘,水上漂著一些泡沫垃圾,水又黑又臟,里面的魚兒都已經死了,塘水死一般的寂靜。
我想大聲呼吁人們:地球屬于我們人類,屬于我們大家,只要用我們的雙手,從我做起,從人人做起,保護環境,愛護地球上的自然資源,讓清澈的塘水依舊流淌在家鄉,讓花兒依舊那樣鮮花盛開。
人類啊,是應該覺醒的時候了,睜開眼,看看我們的周圍,這是我們的家園啊,讓我們從此金盆洗手,用自己的雙手,用自己的智慧,用自己的良心,為我們的子子孫孫留下一個和諧、美麗的家園吧,讓我們為我們世世代代的綿延生存做出一份努力吧!
保護環境作文(3)。
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它就像母親一樣,為我們提供著生存的資源和條件。我們是地球的主人,我們要像善待自己一樣去保護它。
誰不想讓自己的家園變得更美好,更漂亮?然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各種五花八門的生活垃圾越來越多,其中大多數垃圾都是會造成環境污染的。比如說我們常用的電池,如果用完后不進行適當的處理,那么將會造成極大的環境污染。據研究,一節廢的紐扣電池能使60萬升的水不能飲用。如果每人丟棄一顆廢電池,那么到了那時,水,將成為奢侈品。
所以,為了保護環境,請將垃圾分類。
我國于2008年6月1日起實行“限塑令”,這一做法,使我國每年節省三千七百萬桶石油。塑料袋,這種東西對于普通家庭來說再普通不過了,可是你知道嗎,塑料袋卻是污染環境的一大因素。塑料袋以石油為原料,不僅消耗了大量資源,而且還需要500年的時間才能被自然分解。
所以,為了保護環境,請減少使用塑料袋。
其實導致這些災難的罪魁禍首就是我們人類。據研究,我們每天使用的電器或其他東西會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卻是使氣溫升高的一大因素。如果減少使用電器,那么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會隨之減少。汽車尾氣中也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應隨時提醒爸爸媽媽上班或外出旅游時,應乘坐地鐵或公共汽車,盡量少開私家車,這樣能減少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
所以,為了保護環境,請減少使用電器,少開私家車上班或旅行。
作為社會的主人,改善地球環境,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如果世界人人環保、天天環保,就可以創造一個嶄新、美麗的世界!
保護環境作文(4)。
放眼望去,有的只是凹凸的地皮,大片大片的樹林遭人砍伐,變成人們生活上的木制品。人們只為一己私利,使成群的動物流離失所,奔向它方。這并不是虛假的幻想,這是血淋淋的事實。
曾幾何時,世界上大批的動植物遭到滅絕,還有許許多多的動植物瀕臨滅絕,這都是為什么?這都是因為人類亂伐樹木,破壞了生態環境,這才是根本原因。
土地資源是三大地質資源(礦產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之一,是人類生產活動最基本的資源和勞動對象。人類對土地的利用程度反映了人類文明的發展,但同時也造成對土地資源的直接破壞,這主要表現為不合理墾植引起的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土地次生鹽堿化及土壤污染等,而其中水土流失尤為嚴重,乃當今世界面臨的又一個嚴重危機。據估計,世界耕地的表土流失量約為230億噸/年。
有人認為酸雨是一場無聲無息的危機,而且是有史以來沖擊我們最嚴重的環境威脅,是一個看不見的敵人。這并非危言聳聽。隨著工業化和能源消費增多,酸性排放物也日益增多,它們進入空氣中,經過一系列作用就形成了酸雨。
赤潮雖然自古就有,但隨著工農業生產的迅速發展,水體污染日益加重,赤潮也日趨嚴重。我國自1933年首次報道以來,至1994年共有194次較大規模的赤潮,其中60年代以前只有4次,1990年后則有157起。石油類污染對水質和水生生物有相當大的危害。漂浮在水面上的油類可迅速擴散,形成油膜,阻礙水面與空氣接觸,使水中溶解氧減少。油類含有多環芳烴致癌物質,可經水生生物富集后危害人體健康。二氧化硫主要由燃煤及燃料油等含硫物質燃燒產生,其次是來自自然界,如火山爆發、森林起火等產生。二氧化硫對人體的結膜和上呼吸道粘膜有強烈刺激性,可損傷呼吸器管可致支氣管炎、肺炎,甚至肺水腫呼吸麻痹。短期接觸二氧化硫濃度為0.5毫克/立方米空氣的老年或慢性病人死亡率增高,濃度高于0.25毫克/立方米,可使呼吸道疾病患者病情惡化。長期接觸濃度為0.1毫克/立方米空氣的人群呼吸系統病癥增加。另外,二氧化硫對金屬材料、房屋建筑、棉紡化纖織品、皮革紙張等制品容易引起腐蝕,剝落、褪色而損壞。還可使植物葉片變黃甚至枯死。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高中第二冊第二單元范文(14篇)篇三
終于干完活了,爸爸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辦公室,準備好好休息一下。剛迷糊了不到3分鐘,電話響了,爸爸不耐煩地拿起電話,里面傳來一陣急促的話音,是我家的鄰居:“金海嗎?趕快回家看看吧,你們家著火了!”老爸聞聽此言,蹭的一下從椅子上彈了起來,剛才的疲勞早不知跑到什么地方去了,瞪大了眼睛問到:“什么?著火?”“火……火……你們家!”“啊!”爸爸張大了嘴,仿佛看到家中的一片慘象。他扔下電話,飛似的朝家奔去。
快到家時,只見一大幫人圍在樓下,向著樓上指指點點,議論紛紛。此時又聽見救火車的叫聲由遠而近,管不了那么多了,他三步并做兩步就往六樓上奔。一股股嗆人的`濃煙直沖過來。“不好了,我家……”來到了家門口,打開大門沖了進去,急忙尋找火源,廚房、臥室,轉了一圈,別說大火,連個小火星都沒看見,真是奇怪了,來到陽臺,推開窗戶往外一看,好么,原來是旁邊的鄰居家,濃煙一陣陣地向外涌。我的媽!老爸這才喘了口氣,一下子坐在了床上,頓時覺得渾身一點勁都沒有了。
高中第二冊第二單元范文(14篇)篇四
所謂幽默,是指一個人說的有趣,但又意味深長的話。它體現了一個人的智慧。有些時候,幽默還可以化解尷尬的氣氛。
禮儀課上,老師給我們講了幾個小故事,其中有一個是這樣的—。
一位客人到一家飯店去吃飯,他做在那兒,點了一盤菜,可等了。
好久菜都不上來,幾乎有半個小時左右,他終于等不及了,把服務員叫來,問她:“你們這兒怎么回事,我那盤兒炸蝸牛怎么還不上來?”
這時,服務員從容的說了一句話,把這個所有人都認為解不開的疙瘩巧妙的解開了,她說:“先生,我想這不能全怪我們,是您點的那個菜,大家都知道蝸牛是一種爬行緩慢的動物。”
就短短一句話,把這凝固住的空氣又分散開了。眾人哈哈大笑,不得不豎起大拇指。這個服務員保住了自己的職位,那顧客沒有再說什么。
疙瘩就這樣被解開了。
高中第二冊第二單元范文(14篇)篇五
這可是個大顯身手的機會,每一個同學都準備充分,沒有一個不想上臺的,可老師說四人小組內是只能選一個人上臺。教室里熱火朝天,十分吵鬧,我們組也是不例外,為這個名額爭得面紅耳赤,看我們組長,臉漲得通紅,不停指揮著投票,最終,淘汰兩人,我和平時最要好的朋友吳瀟瀟拉開了競爭。
10分鐘過去了,20分鐘過去了,眼看時間快到了,選人還剩兩分鐘,課我兩還是不分上下,我心想:要不然和組長套近乎,讓她派我吧,再仔細一想,雖有點對不起吳瀟瀟,但……就這么辦吧!我和組長套近乎被吳瀟瀟發現了,她怒氣沖沖地對我說,還不時瞪著眼:“切!你憑什么讓組長派你?難道你朗誦比我好嗎?干嘛讓你拿獎,浪費人才,浪費獎品!”
“氣死我了,我為什么就不能上臺,我嘗試一下不可以嗎?哼!白癡!
就這樣,吵呀吵,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可我們還要吵,絲毫不察覺,這時,老師喊了我們好幾聲,我們都沒答應,終于,吵到班上同學都聽清楚了。
就這樣,本來一場精彩的故事會,被我和吳瀟瀟攪得不歡而散。放學了,走同一路的我們在公交車上誰也不理,原來那兩個緊靠的座位空蕩蕩的,在等著我們坐上去,我沒覺得有什么不好,只是總覺得少了點兒什么。
第二天,老師把我和吳瀟瀟交到了辦公室,告訴了我們許多哲理,兩小時之后,我們竟然嗤”笑出聲來,不約而同地說出來:“對不起”這三個字,終于我們奇跡般地化解了這番矛盾。成長的路上總有矛盾,只有我們心懷感恩,才能化解。
高中第二冊第二單元范文(14篇)篇六
我從小有落枕的毛病,通常是早上一起來就哭爹喊娘的。而母親在幫我揉脖子時總要數落我幾下。而我在這時總感到幸福。到了高中后,我要住宿。因此父母為我準備了特制的枕頭。我在這些枕頭里發現了一個世界,一個令我感到溫暖、感受到父愛與母愛的世界。
我帶去的第一個新枕頭是用綿花制的。它非常柔軟,睡下去,兩邊的綿花包住整個頭,讓我非常舒服。這綿花枕可是花費了母親多少心思才制出來的啊!母親親自去市場選購了一些綿花。她在晚上便把這些綿花拿出來慢慢挑選。母親用手去摸,一摸到不夠松的仿佛能把她兒子腦袋硌痛的`,便扔掉。我每天睡在這綿花枕上,眼前總會浮現出母親在燈下挑綿花的情景。我感受到枕頭里有一個世界,里面充滿了濃濃的母愛,就像綿花那樣柔那樣軟。夏天到了,因為綿花一浸到汗水便發臭,我不得不換掉那個綿花枕。
第二個枕頭里塞滿了綠豆殼的。那綠豆殼是花了父親半個月的工資買的。對此,我心痛極了,覺得太浪費了。當我去問父親時,父親當時沒有說什么特別的話,他只是說當時看到這綠豆殼,覺得挺合適,就買了,而且他還認為這綠豆殼能使我的腦袋聰明一些。當時母親也說了一句:其實你爸還不是為了讓你睡得舒服一些。我當時就有了一種想哭的感覺。那綠豆殼也真不賴,輕輕一抖,它就發出一種沙沙的聲音,就好像父親那沙啞的聲音。我覺得那是世上最悅耳的聲音了。后來枕頭舊了,終有一天枕頭破了。那滿袋的綠豆殼灑了一地,我哭了,因為我知道那都是父親的愛啊!
母親又給我做了新枕頭。新枕頭有一股沁人心脾的藥香,因為它里面可是藥村呀!那藥香讓我睡得更加舒適了。聞著藥香睡,早上一起來真是精神抖擻。藥材是母親向一個老醫師求得,據說那藥材對我的落枕病有益。從此在那枕頭的世界里又有了一股藥香味。
雖然我換了幾個枕頭,但我知道那枕頭里的世界是永遠都不會變的,永遠都屬于我。當我遇到挫折時,我會抱著枕頭,聆聽那世界的聲音,我就有勇氣;感受那溫柔的柔軟就有了前進的動力;聞著那幽香便有成功的信心。
在我的枕頭里,有一個世界,充滿了父親深沉的愛與母親那溫暖的愛的世界。
高中第二冊第二單元范文(14篇)篇七
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消除貧困邀你一起》
我曾經在報紙上讀到過這樣一則新聞:廣州黃埔區荔園小學的同學們邀請河北省和廣東豐順縣貧困山區的27名小學生到他們家里做客,一起歡度國慶假期。據了解,住在同學家的山區孩子晚上不愿意吃飯,她告訴同學:“今天我已經吃了兩次飯了,怎么還要吃啊?”記者后來才得知,她在家鄉每天只能吃一頓飯。
看了這則報道,每個人心里不免感到一絲酸楚。一日三餐,是人類平衡汲取能量與營養的科學進食方式,是人類自古以來的傳統與習慣。然而,山區的孩子們及其家鄉的人們每天只能吃一頓飯,這并非愚昧無知所致,而是貧窮落后所逼。
當然,貧困不光是我國必須面對的問題,也是一個國際性問題。目前,全世界仍有8.54億人長期遭受貧困和營養不良之苦;有超過10億的極端貧困人口每天生活費不足1美元;每年有560萬兒童死于與貧困有關的疾病。同時,世界各地還有11億多城鄉居民喝不上清潔的飲用水,更有26億人連基本的衛生設施都沒有。每年約有2017萬人餓死,每天約有4萬兒童因食品匱乏和得不到治療而死亡。世界五分之一的兒童受教育不足5年。當前世界僅阿富汗就約有300萬人正在承受饑餓的煎熬,2500萬總人口約75%生活在貧困線以下,每四名兒童就有一人不滿5歲夭折。
也就因為全球面臨著貧困問題,1992年12月22日,第47屆聯合國大會把每年的`10月17日確定為國際消除貧困日,旨在引起國際社會對貧困問題的重視,宣傳和促進全世界消除貧困的工作,動員各國采取具體的扶貧行動。
然而更可貴的是,有些人,雖然自己并不富裕,卻也力所能及的為扶貧事業做出了貢獻。例如來自新疆的22歲大學生王保磊,家境貧寒卻靠課余打工和省吃儉用積攢下來的錢,長期默默資助素昧平生的云南貧困小學生謝兆英。
我希望我們能將10.17的扶貧理念傳遞給越來越多的人,讓更多的人了解10.17,參與10.17。希望我們能攜起手來從身邊做起,幫助家庭困難的同學,為他們創造更好的學習生活條件。用我們的愛心匯聚到一處,發出更大的光芒,溫暖每一顆需要關懷的心。說到這里,想必高二的同學們都想到了高二(2)班的陳長凱同學。陳長凱同學于2017年8月被確診為急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現以在人民醫院治療了一個月,這期間他好幾次因病情嚴重而不得不輸血,在血液層流病房做骨穿。目前,已花光了家中所有積蓄并借貸了不少錢款。但據醫生估計至少需要30到50萬元。他作為我們學校的一份子,在遭受如此大的苦難之時。我們難道不應該向他伸出援助之手嗎?相信,滴水能匯成海洋,星光能凝聚成希望。
10月17日。邀你一起,邀你們一起。為了陳長凱同學能早日重返校園,為了創建一個更加和諧美好的校園,為了建設一個更加和諧美好的社會,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高中第二冊第二單元范文(14篇)篇八
本組有四篇課文和一個基礎訓練。《古詩二首》“夜宿寒山寺”和“登鸛雀樓”。《翠鳥》、《富饒的西沙群島》是講讀課文,《院子里的悄悄話》是閱讀課文。這四篇課文內容各異,卻有一個相同的地方:都是用準確、鮮明、生動的詞句,記敘了作者對物的觀察。基礎訓練2安排復習音序查字法查字,練習反義詞、近義詞,認識比喻句和寫話、閱讀、說話作文的內容。
本組課文的重點訓練項目是“怎樣理解詞語”。主要是指導學生學習通過查字典和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方法,并要求學生在今后的閱讀實踐中認真運用。
教學本組課文要指導學生理解詞句段,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體會作者熱愛自然,熱愛祖國的熾熱情感。基礎訓練2的教學重要在學習方法上指導。
教學《古詩二首》,要反復引導學生朗讀,著重弄懂古詩詞語的意思,啟發學生想象,理解詩的主要內容,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建立相應的意境。最終能背誦、默寫兩首詩。
教學《翠鳥》、《富饒的西沙群島》,要在理解詞語的基礎上,指導學生理清課文的思路,掌握課文的敘述順序。《翠鳥》一課要著重理解翠鳥的外形和行動特點,注意積累一些常用的詞匯。《富饒的西沙群島》要著重理解作者對海底景物的描寫,通過理解詞語,學習課文是怎樣用詞造句的。《院子里的悄悄話》是一篇閱讀課文,教學時可讓學生根據課后的問題,認真閱讀,知道課文講的什么道理,通過角色朗讀,了解課文對話的特點。
高中第二冊第二單元范文(14篇)篇九
初中生學寫議論文應該從寫提綱練起,不必急于成文。寫議論文與寫記敘文不同,需要嚴密的邏輯思維。寫作前必須明確為什么寫、寫什么、怎么寫,有一個清楚的整體構思,這就如同蓋樓房要先繪出“圖紙”一樣。有了寫作提綱,文章就有了一個輪廓,寫起來心中有數,有條不紊。有不少同學不愿意擬寫作提綱,覺得麻煩,耽誤時間,結果想到哪兒寫到哪兒,任意發揮,從而出現觀點不明、重點內容遺漏、條理不清、結構松散等弊病。為了減少盲目性,克服隨意性,保證寫作質量,我們一定要首先學會寫提綱。
議論文的提綱編寫,一般應考慮下面幾個問題:
1論點是什么?如何提出論點?
2先分析問題的哪一方面?后分析問題的哪一方面?
3選用哪些事實論據與道理論據闡述論點?
4用什么論證方法?哪些詳?哪些略?
5怎樣解決問題,得出結論?
對這些問題必須反復思考,然后加以整理,分成條目,固定下來。寫提綱時,要注意幾點基本要求:(1)觀點明確;(2)重點突出;(3)條理清楚;(4)簡而明。所謂“簡”,是指簡要,寫出段意即可;所謂“明”,就是清楚明白,一看提綱就了解文章的整體安排及部分內容的詳略情況。
我們看一下《談“骨氣”》一文的寫作提綱:
一、提出論點: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
二、分析:1什么叫有“骨氣——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骨氣”是有階級性的。
2古代窮人“貧賤不能移”的典型事例。
3聞一多“威武不能屈”的典型事例。
四、總結全文,重申論點。
這份提綱,重點突出,簡明扼要,條理清晰,文字簡潔,從提綱可以看出全文的主要觀點及作者的思路。
中學生編寫提綱時容易出現的問題是:過于簡單和邏輯性不強。前者如《才能來自勤奮學習》的提綱:
一、提出論點:才能來自勤奮學習。
二、說理論證:1勤奮學習便會取得成就。
2不勤奮學習必將一事無成。
這樣的提綱太簡單,看不出作者的整體構思,實際寫作時,仍然需要邊寫邊想,這就沒能起到提綱應有的作用。同樣是這個題目,另一份提綱則明確具體、條理清楚:
一、提出論點:才能主要來自勤奮學習。
二、分析:1學習與才能的關系。
2學習的關鍵在于“肯學”和“敢學”
3“天才”“神童”的才能來源于“勤奮學習”
三、多角度論證:
外國:1牛頓、愛因斯坦、愛迪生的例子。
2高斯的例子。
3居里夫人及丈夫的例子。
4引用狄更斯、巴爾扎克的話。
中國:1唐代的詩歌:白居易的自我寫照。
2明代的藥物學:李時珍的《本草綱目》。
3清代的繪畫藝術:鄭板橋刻苦畫竹的詩句。
四、結尾點題,強調中心論點。
寫提綱除了應該內容具體以外,還要注意有一定的邏輯性。先來看這樣一份提綱:
一、提出論點:中學生要珍惜青春。
二、說理論證:
1珍惜青春要從點滴做起。
2中學時期是學習的黃金時期。
3珍惜青春要樹立遠大目標。
4中學時期是打基礎的時期。
這份提綱將“為什么”與“怎樣做”混在一起談了。提綱不合乎邏輯,反映了作者思維的混亂。可以做這樣的修改:
中學生要珍惜青春。
一、提出論點:中學生要珍惜青春。
二、說理論證:
(一)中學生為什么要珍惜青春。
1中學時期是打基礎的時期。
2???中學時期是學習的黃金時期。
(二)中學生怎樣珍惜青春。
1珍惜青春要樹立遠大目標。
2珍惜青春要從點滴做起。
寫作提綱一經列出,就應該依“綱”寫作,但并不等于一成不變。在寫作過程中,如果有了更新更好的思路,可以隨時調整或修改提綱。
提綱是文章整體構思的文字化。擬寫作提綱前一定要認真構思,逐步養成擬寫作提綱的好習慣,這對提高作文效率,保證作文質量是大有益處的。
提示:《懷疑與學問》一文提出論點后,按治學過程分兩步論證,并運用例證、引證等論證方法,論證嚴謹而清晰。可仿照此文的立論和結構寫,重點是講清二者的關系,重點要突出。
2擬一份議論文的寫作提綱:《談學好語文的重要性》。
開講演會。
這次口語交際活動,可以組織一次講演會。
開講演會,是鍛煉講演能力的有效方式之一。下邊介紹些有關知識,供同學們組織講演會參考。
2參加講演者應圍繞確定的題目準備講演稿,并要一并考慮語氣、語調、姿態、表情乃至服飾、手勢等,總之要充分準備。講演時不宜念稿。
3確定主持人。他的任務是,講演時介紹講演者和講演題目,安排講演順序,對講演作小結,召集評判人員開會評出成績等。
4確定成績評判員。
5講演成績的評定,一般按五項分別評定。這五項是:主題,結構,技巧(包括語言、表情、音量、語調、語氣、應變能力),時間,儀表(整潔、大方、恰當)。
6講演會時間不宜過長,以一小時左右為宜。每個講演者的發言應限在10分鐘左右。講演時可由一名評判員專門掌握時間,適時提醒講演者。
高中第二冊第二單元范文(14篇)篇十
杏樹是我國一種優良的果樹,屬于薔薇科落葉喬木,分布在我國北方。京西一帶漫山遍野舉目可見,枝繁葉茂,郁郁蔥蔥。
諺語云:“桃三杏四梨五年,棗樹當年就賣錢。”是說杏樹四年就開花結果,得益較早,五六年即進入盛果期;它的一般壽命為40年到100年,在適宜的條件下甚至可活二三百年,有“長壽樹”之稱。
杏樹高一般5至7米,樹冠多呈向陽開心型,枝條較密,葉片成卵形、闊卵形,葉片邊緣有細鈍的鋸齒,葉背上稍有毛或無毛。
杏樹的果實為圓形,叫杏子,果皮為紅黃色,果肉約半厘米厚;果核為木質,杏核有離核、半離核、粘核三種。核面光滑,邊緣有一條溝;杏核薄而硬,里面有杏仁。杏仁有甜、苦之分,杏子一般重20克至70克,大者可達100克以上。
杏樹適應性強,成年的`杏樹皮較厚,因而可耐零下二三十度的嚴寒。杏樹根系發達,入土很深,大約和樹高相當,這也正是其耐旱的原因。
杏樹一般4月上旬萌芽,中旬開花,花期5至7天。每年杏花一開,山坡上、河岸邊、大路兩側一片粉白,如紗,似夢,像霧,馥郁馨香,沁人心脾。5月上旬,隨著杏花凋謝,青杏高掛枝頭。杏有兩次生長高潮,5月上旬出現第一次,第二次在7月,但弱于前次。經此之后,杏樹上青杏點點,豐收在望。微風吹拂,一顆顆青杏像抓著樹枝蕩秋千似的,煞是喜人。每年五六月份麥收時節杏子成熟,遠遠望去,滿樹金黃,這時要抓緊時間摘收了。
高中第二冊第二單元范文(14篇)篇十一
能力。
教學重難點:
1、培養學生細心計算。
2、解決豎式寫法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
二、課堂練習。
誰能根據買門票和事編一道應用題?
3、你想買哪只汽球?算對上面的得數,這只汽球就是你的。
三、課外作業?:課本13頁第4題。
高中第二冊第二單元范文(14篇)篇十二
一、看拼音寫詞語。
二、畫掉括號中不正確的讀音。
三、找出下列詞語中的錯別字并改正。
莫明其妙???無原無故???語重心常。
遮天避日???昏黃一體???鵬成萬里。
四、讀一讀,把你想到的一個成語填在括號里。
1.善學者,假人之長以補其短。(???????)。
2.知不足者好學,恥下問者自滿。(???????)。
五、選詞填空。
1.在老師的耐心下,曉軍終于認識了自己的錯誤,并且(???)地向老師作了檢討,他的這種知錯能改的態度受到了老師的(???)。(誠懇、誠實、稱贊、贊揚)。
2.我國自己(???)的運載火箭發射試驗成功,大大(???)了一切愿為四化做出貢獻的人們。(鼓勵、鼓舞、制造、創造)。
六、給下面的短文加上標點。
七、按要求把成語填補完整。
1.填近義詞:
高(?)遠(?)-(?)二(?)五(?)四(?)生(?)活(?)。
手(?)足(?)千(?)萬(?)山(?)地(?)。
2.填反義詞:
大(?)無(?)大(?)大(?)口(?)心(?)天(?)地(?)。
出(?)入(?)一(?)-(?)(?)應(?)合。
八、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
賽馬是我們家鄉古老的風俗,每年都要舉行一次,每到這個時候,草原上就(展現、呈現、映現)出熱鬧、現騰的景象。上百名哈薩克小騎手,把自己膘肥體壯的好馬打扮得英俊漂亮,馬尾編成小辮,馬身上還系上(五顏六色、五光十色、五彩繽紛)的綢帶,好像在鼓勵馬兒爭氣。發令槍一響,十幾匹一字排開的駿馬就像離弦的箭一樣飛奔而去。騎手們你追我趕,誰也不甘示弱。長達一公里的跑道上塵土飛揚,人喊馬嘶,氣氛十分壯觀。經過激烈的比賽,連續三次奪魁的騎手被選為冠軍。人們簇擁著冠軍,給他戴上大紅花。這時,人們都沉浸在一片歡樂中。
1.聯系下文理解“打扮”在文中的意思。
2.把描寫賽馬的句子畫出來。
3.短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4.選擇括號中最恰當的詞語。
(二)憑著一顆火熱的心。
1970年春天,張海迪隨著下放的父母,來到莘縣十八里鋪尚樓村。
有一天,跟海迪比鄰而居的一位大娘半邊臉腫了,原來她牙疼病又犯了。又有一天,村里一個孩子病了,沒多久卻死了。海迪真想去探望患病的大娘和失去孩子的家長。
“我能不能幫助鄉親們干一點什么呢?”十五歲的海迪想。
她請求爸爸買來一盒銀針,一本《針灸學》,一本《人體解剖學》。
張海迪不管父母的勸說和醫生的警告,總是日夜苦讀,把兩本書讀了一遍又一遍。然后,她擎起一枚銀針,在動物身上進行試驗,又在自己軀體上那尚有感覺的部位進行試驗。
僅僅三個月后,她可以用銀針為病人治病了。耿其之大爺半身癱瘓,六年不會說話,她給治好了;王懷棟患了神經性肌肉萎縮,連一只吃飯的匙子都端不起來,她給治愈了;一個叫小寶的六歲男孩,站都站不起來,經她數百次針灸,小寶背起書包蹦蹦跳跳去上學了。
一個癱瘓的小姑娘,要給病人扎針并不是一件那么簡單的事,當海迪給病人治病時,上身的重量就全部壓向那病殘的腰部和臀部。時間一長,人就受不了,只得把右肋骨壓在輪椅的扶手上。幾年下來,她變得左臂細,右臂粗,脊椎骨也彎得變了形。
但海迪的內心是欣慰的。數年來,她共治療了一萬多人次。她是個癱瘓的小姑娘,就憑著一顆火熱的心,用一根小小的銀針,給周圍的鄉親們帶來了溫暖和歡樂。
1.結合上下文理解詞語。
黯然淚下:
2.填空。
(1)張海迪有時不免黯然淚下的原因是(?????????)。
(2)“僅僅三個月后,她可以用銀針為病人治病了。”說明()。
(3)張海迪給病人治病扎針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原因是()。
3.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滋養(???)???探望(???)???警告(???)???簡單(???)。
4.寫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
靜寂(???)???火熱(???)???溫暖(???)???歡樂(???)。
答案:
一、戈壁、清晰、新疆、枯萎、鍛煉、優雅、依賴、膝蓋。
二、
四、1.取長補短?2.不恥下問。
五、1.誠懇、稱贊??2.制造、鼓舞。
六、,:;,、……、;、,。
(二)1.指因為情緒低落,傷心而流下眼淚。2.(1)她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只能與輪椅、床和靜寂為伴。(2)她憑著日夜苦讀和反復試驗很快掌握了有關醫學本領。(3)她是個癱瘓的小姑娘,給人治病會經受很多痛苦。3.滋潤、看望、勸告、容易。4.熱鬧、冰冷、寒冷、悲傷。
一、看拼音,寫句子。
二、照樣子寫詞語。
例:金(燦燦)。
水(??)?甜(??)?紅(??)?藍(??)。
冷(??)?樂(??)?綠(??)?白(??)。
三、把下面的每組詞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
1.迎春花??臘梅??桃花??菊花。
2.歐洲????世界??羅馬??意大利。
3.老年????兒童??青年??少年??中年。
四、在括號里填上句子所使用的修辭手法。
1.一位旅客正望著這些戈壁灘上的衛士出神。(???)。
2.在我們的故鄉——山上,不是有許多水晶和瑪瑙嗎?(???)。
3.它糊里糊涂聽著小青石的話,一會兒竟睡著了。(???)。
4.車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沒有山,沒有水,也沒有人煙。(???)。
五、按要求寫句子。
1.爸爸只是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著自己的心。
2.遙遠的北海有一條特別大的魚。
3.小姑娘獨自旅行。
4.大雪過后,地上全白了。
5.蝴蝶和蜜蜂在青草野花間飛來飛去。
六、選擇打比方的句子。
1.她那水晶般的藍眼睛,多像清澈的泉水。(?)。
2.他長得像他的爸爸。(?)。
3.老師是辛勤的園丁,我們是祖國的花朵。(?)。
4.我好像在哪兒見過她。(?)。
5.運動員仿佛離弦之箭,朝前飛奔。(?)。
七、修改下面的病句。
1.今年,我在郵局訂了《少年文藝》、《童話大王》、《百家指導》和《生學習報》等報紙。
2.市場上的水果真多啊!有蘋果、葡萄、西紅柿、香蕉、西瓜等。
3.海洋里有各種各樣的魚,有帶魚、有黃魚、有鰻魚、還有鯨魚。
八、閱讀答題。
(一)。
有人喜愛嬌艷的牡丹,有人喜愛芬芳的茉莉;我,則喜愛那平凡的牽牛花。
樂于向高處攀登,這是牽牛花的本色。開始,她那纖細的莖蔓圍著籬笆桿向上纏。慢慢地,籬笆被牽牛花占滿了。只要從屋檐下拴幾根繩子連在籬笆上,牽牛花又會沿著繩子向上爬去。那翠綠的葉片,紅的、白的、紫的花,組成了條條花索,像是在屋前掛上了條條彩帶。
牽牛花是憑著堅忍不拔的毅力向上登攀的。她把自己的身體全部纏繞在籬笆上,一點也不游離。正因為她纏得牢,攀得緊,風吹雨打也不會掉下來。偶爾被大風吹下來,她也不灰心,一有機會,就借助風的力量再次攀上去。
牽牛花一生一直在攀登。一天、兩天,一月、兩月,直到霜打葉落,生命到了最后一息才罷休。到了深秋,她雖然枯萎了,卻留下一粒粒飽滿的種子。明年,籬笆上、屋頂上,又將爬滿奮力向上攀登的牽牛花。
我愛牽牛花。
1.用短文中的句子給文章加上標題。
2.聯系上下文,解釋畫線詞的意思:
樂于——。
本色——。
堅忍不拔——。
游離——。
3.寫出文章中的一個比喻句。這句話中把(?????????)比作(?????????)。
4.寫出文章中的一句擬人句。
5.把短文分成三段,寫出段落大意。
6.三段之間的關系是(?????????)。作者寫這篇文章是為了贊頌牽牛花(?????????)???的精神,抒發(?????????)的感情,所以作者把(?????????)作為主要內容來寫。
(二)。
每當林巧稚回憶起她中時期的生活,總要稱贊老師講授知識時注意聯系實際,啟發學生的獨立思考。比如上地理課時,老師就把她們帶到海邊,在海灘上做地形的沙盤。大家邊玩邊做,興趣盎然,不知不覺中學到了知識,而且深深地印在腦子里,經久不忘。
林巧稚從小對生物課就有很大的興趣。有一次,老師上生物課時,問道:“樹葉是什么顏色的?”
“是綠色的。”林巧稚和同學們異口同聲地回答。
老師又問道:“樹葉是什么形狀的?”
不少同學答道:“橢圓的。”
生物老師胸有成竹,并不急于對學生的回答作結論,而是把她們帶上山去,采集各種樹葉標本。采集回來,大家把樹葉放在課桌上,老師讓大家重新回答上面的兩個問題。原來樹葉不僅有綠色的,還有紅色的、黃色的、紫色的……樹葉的形狀更是千奇百怪,鋸齒形的、針狀的、扇形的……什么樣的都有。
一堂生物課結束了,林巧稚不僅學到了知識,更體會到了一種人生的哲理: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不是像“樹葉是綠的”那么簡單,因而自己的頭腦也要復雜一點,你要認識它,就要到實際中去調查了解,不能人云亦云。
1.結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
(1)異口同聲:
(2)胸有成竹:
2.給短文分段,概括各段段意。
3.本文主要敘述了(???????????????????),告訴我們(???????????????????)。
答案:
一、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二、水淋淋、甜滋滋、紅通通、藍花花、冷冰冰、樂陶陶、綠油油、白茫茫。
三、1.迎春花、桃花、菊花、臘梅(按季節先后)2.世界、歐洲、意大利、羅馬(按地域大小)3.兒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按年齡大小)。
四、1.比喻?2.反問?3.擬人?4.排比。
五、1.爸爸不只是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他也是在表白自己的心。2.北海有魚。3.德國小姑娘烏塔獨自到意大利旅游。4.大雪過后,地上想鋪了一條厚厚的白毯子。5.蝴蝶和蜜蜂在青草野花間舞蹈嬉戲。
六、1??3??5。
七、1.今年,我在郵局訂了《少年文藝》、《童話大王》、《百家指導》和《生學習報》等雜志和報紙。
2.市場上的水果真多啊!有蘋果、葡萄、香蕉、西瓜等。
3.海洋里有各種各樣的魚:帶魚、黃魚、鰻魚和鯨魚。
八、(一)1.我愛牽牛花。2.樂于:對做某件事感到快樂。本色:本來面貌。堅忍不拔:形容意志堅強,不可動搖。游離:移動,離開。3.那翠綠的葉片,紅的、白的、紫的花,組成了條條花索,像是在屋前掛上了條條彩帶。這句話中把花索比作彩帶。4.偶爾被大風吹下來,她也不灰心,一有機會,就借助風的力量再次攀上去。5.第一段(1):我愛平凡的牽牛花。第二段(2—4):向高處攀登是牽牛花的本色。第三段(5):我愛牽牛花。6.總分總,奮力向上攀登,喜愛牽牛花,向高處攀登是牽牛花的本色。
(二)1.異口同聲:胸有成竹:2.第一段(1):總寫林巧稚的回憶。第二段(2—6):一堂生物課的經過。第三段(7):林巧稚悟出的人生道理。3.林巧稚上一堂生物課的故事;對于世界上的任何事情,要認識它,就要到實際中去調查了解,不能人云亦云。
高中第二冊第二單元范文(14篇)篇十三
進入后得知此地叫石壕村。我和老爺爺老奶奶說話時,聽到有差役來捉人。老奶奶讓老爺爺快點逃走,獨自去應對他們。
差役一進來就用刀架著老奶奶的脖子說:“把你們家的男丁都叫出來。”
老奶奶邊哭邊說:“我三個兒子都去守城了。其中兩個已經死去。只有一個茍且偷生,死去的卻再也回不來了。家里也沒多少男丁了,只有個還在吃奶的小孫子。因為他,兒媳婦才沒有離開這個家,但進進出出沒有一條完好的裙子。我雖然年邁,但請允許我跟你離開。應急河陽需要的勞役,現在還趕得上做早飯。”
夜深了,說話的聲音已經沒有了。隱約間好像聽到有人在低聲哭泣。不知是不是老爺爺在獨自傷感。
大地死一般寂靜。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戰爭殘酷的一幕浮現在腦海中。
天亮了,我繼續趕路。只有老爺爺和我告別了。
高中第二冊第二單元范文(14篇)篇十四
單元教材分析:
本單元共有課文四篇,其中《走,我們去植樹》是一首詩歌,易于讓學生熟讀成誦,此詩歌內容旨在學生中間提起一股植樹造林的風氣,讓他們初步認識到植樹造林的好處;《燕子》一文使學生借助燕子的歸來感受春天的美好,從而激發他們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沙漠中的綠洲》一文介紹了阿聯酋人民如何克服困難在沙漠中植樹種草的,從而在學生心中形成綠化、美化環境和環保意識;《古詩兩首》屬于自讀課文,讓學生領略祖國古文化的美。
作文寫一篇《我的建議》,主要是關于春游方面的內容,要求學生能夠按照作業?要求寫出文通字順的作文來。練習重在基礎知識的訓練,使學生強化對祖國語言文字的應用。
單元教學要求:
1、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熟練背誦指寫的課文;
2、學會本單元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指寫詞語造句;
5、懂得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單元教學重點、難點:
1、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熟練背誦指寫的課文;
2、學會本單元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指寫詞語造句;
3、懂得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單元課時劃分:
走,我們去植樹2教時。
燕子2教時。
沙漠中的綠洲2教時。
古詩兩首1教時。
習作22教時。
練習23教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