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是通過對所學知識的靈活運用和獨特思考,以文字為媒介進行表達和交流的一種方式。在寫作過程中,我們可以參考范文的結構和展開方式,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
十五從軍征改寫(熱門16篇)篇一
我緩慢地走在歸鄉的山路上,記憶中那滿山的樹都已經枯死了,山上一片灰白。“六十五年過去了,這兒的變化真大啊!小時候還在這山中捉迷藏呢!”我感慨的自言自語道,“也不知爹娘怎么樣了,趕快回去吧!”
翻過這一座山,就是。
我的家鄉。
了,我不禁加快了步伐。一不留神,被石頭絆倒了。人老了這是不中用啊!我費勁的站了起來,一瞧,枯瘦的手被擦破了皮。流血了。我使出吃奶的勁這下一直輸只當拐杖,靠它翻過了這座山。
終于到村子里了,我不禁一陣歡喜。我微微瞇起眼睛,打量著這座熟悉卻又有些陌生的村莊:座座房屋已經變得殘破不堪,在村道上玩耍的孩子也少了,偶爾看到幾個老人在路旁聊天。我朝著記憶中的家走去,想象著一家人團圓的情景,心中便是一陣歡喜,不由自主的加快了腳步。路上,我遇到了一位與我年紀相仿的老人,心中便是一陣激動,想必他一定知道我家的情況,便走上前去,輕輕的拍了一下他的肩膀:“你好!”他慢慢轉過身子,上下打量著我,過了許久,他才開了口:“你是誰?”“我是村子最東北方那戶人家的兒子,十五歲就去打仗了,到現在才回來。”我解釋道。“原來是那戶人家啊。”他摸了摸花白的胡須,點了點頭,“有什么事嗎?”我急切的問道“你知道我爹娘在那里嗎?”他略微思考了一下,便顫悠悠的舉起手指著一片松柏林,說:“你家搬到那片松柏林旁了,你爹娘就在那一片松柏林里。”我心中的希望在頃刻間就無影無蹤了。謝過他后,我步履沉重地=向家走去。
終于回到了這座熟悉的庭院,“吱呀”一聲推開大門,里面的景象令我大吃一驚:墻角都是蜘蛛網,灰黑的野兔在狗洞中嬉戲,一只只野雞在房梁上飛來飛去,天井中長滿了野菜和野舂谷,水井上也長出了各種野菜。許多墻壁都被白蟻蛀空了,屋頂破了一個大洞,瓦片全被風掃了下來,整個庭院都是一片殘破。這兒曾經是充滿了多少歡聲笑語啊!我十分感慨。天色漸漸暗了下來,家里沒有蔬菜了,我只好捊些舂谷粒煮了些手白飯,摘下一些野菜煮了一些清湯。荒廢許久的煙囪和灶臺才又重新恢復了生機。不多時,飯和湯溢出了香味。我擦去那些缺胳膊少腿的桌椅上的灰塵,將熱氣騰騰的飯菜端上桌,轉身跑到客廳去叫家人吃飯,可是客廳里空無一人。這時我才想起,家中只有我一個人了,便再也沒有心思去品嘗那飯湯,自己一個人坐在椅子上發呆,直到了第二天凌晨。
十五從軍征改寫(熱門16篇)篇二
“你,你們是什么人,抓我兒子干什么?”“我們是征兵的,但凡年滿十五的男子皆要參軍。”說完,幾個兵丁威脅著亦小六跟他們走。亦小六看著阿爹阿娘說:“爹,娘,你們別擔心,我會回來的,我還要吃你們做的飯呢。”
黃沙漫天,戰馬嘶鳴,亦小六手握長戈,看著敵人朝他奔來,亦小六心中想“我得活著,我還要回去。”
軍營門口的樹黃了又綠。又是一年春天,戰爭終于結束,亦小六在戰場中僥幸存活。可此時的他已年過古稀,但是他對遠在千里之外的父母和魂牽夢縈的故鄉的思念與日俱增,于是他毫不顧及自己年邁的身體,幾經周折回到了自己的故鄉。
亦小六看著這似曾相識的小路,他不禁落下了淚:“爹娘,兒子回來了啊!”
“爺爺,你是從哪里來的呀?我怎么從沒見過你呀?”亦小六還在那兒沉思,突然一個小孩兒問亦小六。亦小六面帶微笑地說:“娃娃,你知道亦家在哪兒嗎?”那小孩兒一聽,說:“哦,老爺爺你是找亦家啊,喏,你看,那長滿了松樹和柏樹的地方就是亦家。”亦小六聽后,高興地從兜中掏出僅有的兩個銅錢說:“娃娃,謝謝你,這錢你拿著買些糖吃。”
說完,亦小六邁開步伐向那長滿松樹柏樹的地方走去。
“這,這就是我家?”亦小六半信半疑地看著殘破不堪的茅草房推開了門,“嘭”,一扇門被亦小六這么一推竟然倒在了地上,一只野雞撲閃著翅膀突然飛到房梁上去了,顯然是受到了驚嚇。
亦小六看到自己家中是這番景象,大喊一聲:“阿爹阿娘,我是小六啊,我回來了。”但是亦小六沒有聽到阿爹阿娘的回應,回應他的,只有無聲的寂寞。
亦小六尋遍全院,最終只在后院看見兩個墳墓,從墓碑上面刻著的字,亦小六知道了那是父母的墳,他只覺腦海中“轟”一聲,眼淚順著臉頰流下。
65年了,亦小六真想好好孝敬一下父母,他曾想著親手給父母做一碗飯,可是……他慢慢地收拾了一下院落,用庭院中的野谷、野菜做了一些食物,然后他滿臉是淚地喊了一聲:“爹、娘,飯好了。”可是,他聽不見任何回應。他雙手顫抖著將食物端到爹娘的墓前說:“爹、娘,兒子不孝,沒能看到你們最后一面,如今我回來了,就孝敬您二老一碗羹飯,你們要是餓了,就吃點兒吧。”
亦小六在墓前陪了一會兒父母,然后在父母墓前磕了三個頭后走出了家門。
但是出了大門,亦小六茫然地看著已經西下的太陽,看著它還竭盡全力地釋放余暉,可是亦小六全然感覺不到它的溫暖。他的腦海中浮現的依然是戰場廝殺的場面和父母老去的樣子,他的雙眼噙滿了淚水,那淚中充滿了苦痛,一滴滴落下,浸濕了亦小六的長袍。
而此時,太陽也徹底落了下去。月亮,放出了冷酷、無情的月光。
十五從軍征改寫(熱門16篇)篇三
不碎的眼淚。
我的腦海里忽然浮現出這樣的詞句。
不對。我應該高興的不是么?我應該高興的。這可是我自十五歲應征入伍以來第一次回家啊。從此以后就再也沒有離別了。我在心里默念著。
想到“十五歲”這個詞我的眼神瞬間黯淡下來,像是有什么東西即將燃燒殆盡。那是什么呢。生氣,生命,抑或希望?我下意識地低頭看了看自己的手——那是一雙怎樣的手啊。黑,瘦,粗糙,筋脈突兀,皺紋蜿蜒——那是我的手么?我不敢相信。轉瞬間我又想明白了些什么,旋即苦笑。這不是個近八十歲的老頭子應有的手么。
這雙手,它揮過鐮刀鋤頭,抱過體弱的弟妹,扶過病中的爹娘,舉過無情的刀劍,殺過人……而現在,它撐在賴以行走的拐杖上,疲憊不堪。
我忽然很想念,很想念,家。
一個逆光的身影走過來,我急急迎上去招呼一聲。待到看清他的面容,我怔了怔——那般熟悉的五官,那般陌生的神色。洶涌而來的暖流噎在喉中,叫不出名字。
……老大哥,這村東頭的人家,還……還有人么?
一片濃蔭蓋在我頭頂。面前是老屋陳舊的木門,門環上落滿了灰塵。有多少年沒有人來過了呢。鼻頭一酸,推開門,一陣細碎的吱呀吱呀的響聲撕裂了屋里沉悶的寂靜。
我踩在滿地塵埃上,愣愣地打量著。屋中陳設似乎與從前無二——這讓我有種走入記憶的錯覺。
我如少時一般熟稔地抽出凳子,不顧污穢兀自坐了上去。閉上眼睛我好像就看到爹披著破舊大衣,眼神炯炯思量著什么;娘瞇縫著眼,對著油燈補我白日里杵破的褲子,邊飛針走線邊念叨著,唉唷,一天到晚不惹點事兒就皮肉癢,總叫人不清靜……;弟妹早早上鋪睡了;我倔強地倚在床邊盯著娘看。那張糊著光影的面孔,我想我窮極一生也忘不掉。我一直以為娘便是世上最美的女子了。
我如少時一般來到灶間。已毋須踮腳就夠得到高大灶臺上的鍋碗瓢盆。閉上眼睛我好像就看到娘疾跑進灶間,伸手拍掉我手中剛揭起的鍋蓋,狠狠瞪了我一眼罵道,小兔崽子凈整些沒出息的,偷起東西來了……弟妹只是吃吃地笑,緊緊盯著殘留了一丁點渾濁米湯的大鍋。我委屈地哼著,娘,我餓……娘半晌無言,然后緩緩蹲下身來抱緊我,聲音酸澀哽咽,……娘對不起你,娘對不起你們……彼時村中連年大旱,顆粒無收,家家戶戶揭不開鍋。
我如少時一般抵著牛棚,縮在后院一角。閉上眼睛我好像就看到爹領我到后院,語重心長地說,娃兒啊,家里實在養不起這么多人口了。趕巧官府來村里征兵,你牽了這匹老馬去了罷……我知道這骨瘦如柴的馬是家里人用唯一的老牛換來的。我牽著馬,向著與家相反的方向走,一步三回頭。娘倚在屋墻邊,無措地像個孩子,刺痛了我的眼。
而這些,現在都看不到了。屋里空蕩蕩的,像只空洞的眼睛,徒使人心生驚懼。
一只野兔從狗洞探出頭來,又像受到驚嚇般立刻縮了回去。野雞撲棱著翅膀從房梁上沖撞下來,簌簌地飛入林中,一會兒便只剩下樹葉沙沙的響聲。
它們都有自己的家吧。但我的家,在哪里呢。
多年無人的庭院里野生植物蓊郁繁盛。井沿縫隙間青苔密布。
我心下凄涼萬分。恍惚間隨手捉了兩把葵菜谷子,做成羹飯。熟時,我依舊時習慣將飯碗順著桌沿擱一圈,吆喝著吃飯。直到久久無人應答才回過神來。
我捧著飯碗,送了一口飯到嘴里,卻味同嚼蠟,難以下咽。和衣躺在鋪上,闔眼。就這樣睡過去吧。不要再醒來了。我只覺身心俱疲,漸漸便睡著了。
我猛然驚醒,奪門而出,卻沒有看到一個人。那夢是如此真實,那痛是如此切膚,幾乎叫我以為是真的了。
屋外道路延伸向遠方,消失于某一點。那個點生生扎進我眼底。
然后淚水就那樣流下來。
十五從軍征改寫(熱門16篇)篇四
如果沒有記錯的話,如今我已經八十多歲了,這么多年,南征北戰,輾轉流離,在我的記憶中只有那一幕又一幕的血流成河的畫面。
記得那年,我才15歲,我離開了家鄉,離開了親人,走向那冷酷無情的戰場。躺在軍營的帳篷里,抬頭仰望這月圓之時,不禁內心傷感,想起曾經在一起的親人們。“爹,娘我好想念你們……”眼淚盈眶而出。
如今,80歲的我,誒。如今戰爭也平緩了很多,八十多歲的我終于可以回家了。我抱著愉快的心情,走在回家的路上,因為戰爭,村子已經變得破舊不堪。走著走著,路好像不是這條,我迷路了,多年沒有回家,如今只能像無頭蒼蠅般尋找自己的家。
“這……這位兄弟,請問一下李鐵柱家是在哪兒?”我問了一個同村的和我年紀一般大小的老頭。看著她那熟悉的面孔,可卻這么也想不起來。
“鐵柱是你真的是你嗎?我是大虎小時候和你一塊玩的大虎,由于我從樹上摔下來把腳給摔壞了,就沒有被士兵押去打戰了,你還記得我嗎?”“哦,是大虎,記得記得,兄弟,我家在哪?這變化可真大。”“是呀,因為戰亂,我們當百姓的,沒少受苦,對了,你家在那,你的家里人都已經死去了。”大虎傷心地對我說。
“不,不可能,那不是我的家。”我看著那破舊的房子,松柏冢累累,兔從狗竇入,雉從梁上飛,想到這,我傷心的流下了眼淚。
“鐵柱,你也別難過了,既然你也沒地方去了,要不你就來我家住吧!”“不,我想去墳前跟我爹娘說說話。”“好吧!”
當我和大虎,扒開茂盛的野草,葵菜,豎立在我眼前的是兩座冰冷的墳墓,淚水再也止不住嘩嘩的流下。
舂谷持飯,采葵持佧羹,就這樣,和爹,娘與大虎共進一餐,難以咽下,出門向東看,大喊“爹……娘……”
“鐵柱,別再傷心了,人死不能復活,節哀吧!”我一把抱住大虎,哽咽著說“好兄弟……好兄弟……”
幾天后我的心情也平緩了許多,這幾天我一直都住在大湖家里,這天,又看到了這一幕,再次讓我觸景生情“爹……娘……救我。”幾個士兵正強壓一個大約十五,六歲的男孩,父親和母親苦苦的哀求放了自己的孩子。“這又是怎么回事?戰爭?不是已經平緩下來了嗎?”大虎對我說“這幾天,外來侵略者又來了,可能又會爆發一場大戰了。”
“唉!戰爭什么時候才能停止呀?”我悲痛地朝著天空說出這么一句話。
上一封下一封?返回。
十五從軍征改寫(熱門16篇)篇五
整齊的步伐朝我的耳朵傳來,我心跳一下跳的好快,然而快馬加鞭的跑回家中,告訴家人——部隊又來征兵了。他們幾乎快要瘋掉。我今年年滿十五,到了參軍的年齡。他們連忙吧我藏了起來。
就這樣慢慢的睡著了,永遠的,永遠的……。
初三:陳潔。
十五從軍征改寫(熱門16篇)篇六
清人范大士在《歷代詩發》中說:“后代離亂詩,但能祖述而已,未有能過此者。”
軍中。中軍帳外。80歲的老兵喜笑顏開——他終于可以回家了。
白發蒼蒼的老兵突然間容光煥發,好象不是80歲,他的眼中又浮現出自己當年15歲小新兵的模樣,想起了臨行前夜,母親依依不舍,油燈下一針一線仔細為他縫制新衣;出門時,父親默默無語,倚門而立的身影又一次從他眼前閃過,弟妹稚嫩的叮嚀又一次在耳邊響起。
歸途中。腳步匆匆,看不到敗落的村莊,看不到流離失所的百姓。飄零的風雨再也阻擋不了他前行的腳步。腳步匆匆。
“你們誰知道我的家在哪里呀?”“告訴我,我的家在何方?”無數次詢問,無數次茫然,竟沒有人認識他了么?終于找到了一位年過古稀的老者,“你是——”他欣喜若狂,一把抓住老者的手臂,“是我!是我!我家里還有誰?”唏噓良久,老者伸手一指,目光到處滿是松柏掩映下的高高的墳塋。他驀然呆了。松柏?荒冢?這和他有什么關系?難道——跌跌撞撞,踉踉蹌蹌,許久許久,才來到了舊日的家門前。家,是他的家嗎?他推開了仿佛記憶中模樣的歪斜的大門,吱——塵土飛揚,驚走了正在院中玩耍的野兔,坍塌的院墻下自有兔子出入的門戶;小心的撥開茂盛如林的旅谷,步履艱難的他終于來到屋門前,倚門而立的父親如今已不見了蹤影,他要到哪里去尋覓親顏?身在家中的他猶如置身孤寂的荒漠,幼小弟妹的聲聲呼喚猶在耳畔回響,親人的面孔卻再難相見。一只雉雞倉皇間從梁上飛出,擾亂了他的思緒。這是我的家呀?這是我的家嗎?仰望蒼天,蒼天無語;俯問大地,大地無聲。一路的欣喜,一路的渴望,都已化為了泡影,眼前景物依舊,舊日的親人卻不知所終。
環顧四周,景物無言。疲憊的他拖著同樣疲憊的身子攆飛了霸占屋梁的雉雞,轟走了占據庭院的野兔,找到了記憶中的水井,一點點舂凈了旅谷的外殼,點燃了灶內的煙火,縷縷炊煙裊裊升騰,縷縷飯香撲入口鼻。一只只洗凈了的旅葵葉子從他的手里滑入鍋中,片刻后,清新的旅葵香氣在屋內升騰。
望望煮熟的飯菜,望望空空的庭院,呆呆的他不知道和誰來分享。信步來到門前,遙望松柏掩映下的墳塋,淚水無聲的滑落,打濕了滿是塵土卻再無人補縫的衣裳。
十五從軍征改寫(熱門16篇)篇七
那年他十歲。
他還是個天真可愛的孩子,每天跟著晨光起床,跟著夕陽回家,在田野之中穿梭,割麥子,采油菜,在花花草草之中,他的笑容格外燦爛。有天,回家后,母親破了例,沒給他和兄弟姐妹吃高粱面兒,吃的是玉米棒子,雖然玉米棒子不是什么稀罕物,但這種要賣錢養家的東西是不可以吃的。母親笑著對他說:“五娃,你大哥要參軍了。”他聽了,格外羨慕大哥,在他愛看的《三國演義》里,那些穿著鎧甲的將軍是他最愛的人物。他笑著對大哥說:“大哥,參軍是不是很好玩?”
大哥揉了揉紅腫的眼睛,對他說:“參軍可不是件好玩的事。”他嘟了嘟嘴:“可是我長大了想參軍。”大哥摸了摸他的頭:“五娃乖,長大了你就可以去參軍了。”他點點頭:“嗯。”那天,大哥走的時候,他的眼里除了對大哥的不舍,還有一種叫做夢想的光芒。
那年他十五,鄰國的軍隊進犯,軍隊再次來征兵,當父母還在猶豫是選二娃還是他時,他毅然決然的對父母說:“爹,娘。我要參軍。”母親的眼淚滴在了那并不華麗的衣衫上:“五娃,娘舍不得你,你要是走了,不知啥時回來啊!”他安慰母親說:“阿娘莫哭,我會回來的。”
誰知,這句“我會回來的”卻成了一句難以實現的誓言。
他十九歲時,看著自己的戰友倒在自己面前,他才真正明白,什么叫做死亡,什么叫做一切化為烏有,他像是發了狂一樣,忘記了那座普通的小木屋,只看見血腥的沙場,忘記了愛自己的爹娘,眼前只有殺不完的敵人。他為了活下去,只得一次次拿起屠刀,去殺戮那一個個鮮活的生命,他知道,那些被殺的敵人也有一個溫暖而又幸福的家。
雪融了又下,草黃了又青,北方的寒冷總數會讓他想起那個南方的小山莊可是,每一次回憶,帶來的只是酸澀的思念,他無法給父母一個解釋,自己為什么要參軍,要放棄那個雖貧窮卻美好的家。
一晃他就三十幾歲了,要是他在農村,說不定他已是幾個孩子的父親了,可是,在沙場上,哪有什么幸福,哪有什么家庭,只有干燥的風吹動枯黃的草,掀起一陣風沙,吹進他的眼里,讓他流淚罷了。
老實說,他不是不渴望幸福,這世間,有誰不渴望幸福的啊?他也曾想要離開沙場,他的心底也曾有一個做女紅的姑娘,但國難當頭,誰人能讓他離開沙場,誰人能讓他在農村娶妻生子,有一個溫馨的家呢?想到這里,他將手中的酒碗摔得粉碎,自己靜靜的磨槍。
歲月荏苒,光陰似箭,他從一個天真無邪的少年,到一個白發蒼蒼的老者,只不過一瞬。
他回到了故鄉,回故鄉之前,他還給村子里的小孩帶了個撥浪鼓,給二姐帶了個耳環,盡管他已老去,他仍然還是惦記著自己的家人,走進這熟悉而又陌生的故鄉,他突然開始回憶,這片他偷過花生的田,這條他游泳過的小溪,一切的一切,都仿佛是昨天,可是,他早已不是昨日的他,歲月爬上他的雙鬢,眼角早已有了細紋,眼球稍稍向外凸起,臉上也有幾道傷疤,他已經八十歲了。
見到了曾經的發小,他問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我的家人都還在嗎?”他的發小不說話,只是指了指他家的方向,便走了,他順著指的方向望去,曾經的小樹已長成參天大樹,而參天大樹之下,卻是一座接一座的墳墓。
他用自己最快的速度走向那個家,那個家卻早已凌亂不堪。那座小房子下的狗洞里鉆出一只兔子,房梁斷裂的聲音夾雜著野雞撲騰翅膀的聲音。原本平整的庭院竟長出了一根根野谷,而井旁的幾棵葵菜早已變得枯黃。
他采下幾顆野谷,幾株葵菜,將葵菜洗凈放進鍋里做羹,開始舂谷,當一個個谷殼漂浮在水上時,他竟露出了少有的笑容。當這個家像六十多年前一樣冒出縷縷炊煙時,他有了一種如釋重負的快感,羹和飯一起熟了,他細心的盛好,端出門去,習慣性地喊一句:“爹,娘。吃飯了!”
沒有人回答,只有幾株小草晃了晃。
他這才明白,爹娘是永遠回不來了的。他將羹飯放在爹娘的墳前,磕了幾個響頭,開始對爹娘說:“爹,娘。五娃不孝,我知道我讓你們擔心了,六十多年來,我一直都不知道你們過得好不好,你們遇上了什么困難,都說一家人要同甘共苦,可我一直都沒有做到。教書先生說,‘子欲養而親不待’,我現在終于明白了這道理。”
他靜靜地躺在了家人的墳墓旁,他輕輕的閉上了眼睛,再也沒有醒過來。
十五從軍征改寫(熱門16篇)篇八
“怎么什么都沒了……”離家服役65年,我終于回家了,但什么都沒有了。
想想自己當年十五歲就被抓去當兵,在軍營里待了65年,這幾十年中,每天日思夜想的就是遠在家鄉的阿爹阿娘,可是待在兵營中,每天就是訓練、征戰,根本不知道這戰爭要何時才能結束。耄耋之年,軍中長官看我這個老兵沒什么用,既不能沖鋒陷陣,又不能砍柴做飯,這才放我歸家。
回家的路途雖然遙遠,親人也不知道是否還健在,但我的心里滿是期待和激動。
終于到了家鄉的村口,但已經不是我記憶中的樣子了,每個地方都大不相同,往家走的路上,沒有任何人認識我,許久未歸家,早已物是人非。但我現在只想快點去見見多年未見的親人們。路上,遇見了一個和我年齡差不多的老者,我們兩個人相互看了許久,才發現竟是兒時的玩伴,我趕緊上前拉住他的手,顫抖地問:“我家里還有人嗎?”同伴嘆了口氣,拍了拍我的肩搖了搖頭,然后用手往村西頭指了指說:“你還是回家自己看看吧!”辭別了老友,我大踏步朝家里走去。
拐過了兩個彎,我遠遠地看見了那棟不知道已經荒廢了多久的房子;走上前去,滿是青苔的木門上都是時間留下的痕跡。我推開那一碰就吱呀作響的門,院內雜草叢生,井邊滿是肆意生長的野菜,野兔在院子里跑來跑去,連野雞也在房梁上飛來飛去。我走進院子,看著自已兒時栽下的小樹苗如今已經長成參天大樹,才意識到時間真的已經過了很久了,我真的連一位親人也沒有了。
終于回家了,但我還有家嗎?
十五從軍征改寫(熱門16篇)篇九
天下起了小雨,密密麻麻。遠處的村莊籠罩在一片薄紗中,隱隱能看見村口那棵婀娜多姿的柳樹。“嘀嗒”雨滴在樹葉上聚成豆大的雨點,滑滑梯一般滑到腳上——“今年會是個豐收年”我如是想著。
夜幕降臨,我躺在床上,望著天空中一輪圓月,久久不能入眠。忽聽得父母那邊傳來說話聲——“咱兒子十五歲了,到議親的年紀了吧?明兒把王媒婆請來吃頓飯吧!”“時光飛逝啊,一眨眼,兒子都成了家中頂梁柱了……”娶妻養家?那是個全新的生活,我有些期待。
第二天中午,我們擺好菜肴,等待著客人到來。門外腳步聲響起,進來的卻不是身著紅衣的媒婆,而是幾位身著“兵”字衣服的士兵。父親臉色一變,忙上前躬身:“幾位兵爺何事登門?”領頭那位爺四顧看了看,說:“知道你家兒子到了年齡,來提醒一下,記得去從軍,懂?”隨即頭也不回地轉身離開。“老頭子……”母親上前拽拽父親胳膊,父親閉上眼:“去收拾收拾東西吧,孩兒他娘……”這時時間仿佛靜止,幾秒之后,母親抹著眼淚進了屋。我知道,我的去處已成定局。而父親,就這樣,從中午一直站到了晚上,巋然不動。
這天早上,我背著母親收拾好的行囊拜別父母。一抬頭看到母親眼底淚光,和父親微彎的脊梁。我眼眶一酸,跪立父母面前,說:“兒子不孝,您二老定要等兒歸來。”說罷,極力忽略母親的嗚咽聲,轉身向外走去。
今年八十歲了,終被批準得以回家。遙遙望去,村口的柳樹隨風搖曳。越走越近,期待被無限放大,而壓在心底的害怕也在悄悄生長。攔住一個拿著斧頭的樵夫,問道:“你可知劉家現在還有何人在家?”那樵夫長嘆一聲:“沒了,沒人了!”隨即用手一指:“看見了嗎?那個院子里長滿松柏的就是劉家。”
我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走到家門口的。自己與牽腸掛肚了六十五年的家、父母僅有一門之隔,可我卻沒有勇氣推開。“嘎吱——”門開了,兩座墳墓正對著我,一只兔子從墻邊的狗洞竄入,野雞在房屋上跳來跳去。再也控制不住淚水,一步一步踱向那墳墓。院子中央再沒有母親忙碌的身影,有的只是成片的野谷;井邊也沒有父親堅毅寬厚的背影,只有堆堆野葵。我牽腸掛肚了六十五年的家,只剩下了上面的“寶蓋頭”,再也沒有底下的人了。
這時,天又下起了密密麻麻的小雨,我想:“今年會是個豐收年。”
十五從軍征改寫(熱門16篇)篇十
我是一個老兵,當年為了驅逐匈奴。我被迫告別父母,瞞著懷孕的妻子,賣掉了賴以耕地的黃牛買了兵器鞍馬,就這樣隨軍出征了。幾十年的刀光劍影、金戈鐵馬,我看過無數的家破人亡,妻離子散,我像一具行尸走肉沖沖殺殺,在邊關我一呆就是幾十年。
現在,我老了,牽著一匹瘦弱的馬,趕著回鄉還是很高興。心想:父母還在吧,妻子兒子都怎樣了,孫子該有了吧。我想著回家,想著五畝良田,想著天倫之樂,我歸心似箭。在前線多少個日日夜夜想念著的父母妻兒,我就要見到他們了。
走近家鄉,家鄉的山禿了許多,在秋天,落葉像黃蝴蝶一樣飄著,翻過山頭就可進村了但是村里變了,變得讓我感到陌生。村里蕭索破敗毫無生氣,幾處頹垣斷壁雜草叢生,這時一個面容枯蒿的男子牽著一頭老牛從我面前走過,我興奮地上前詢問。多少年來不管我的頭發掉了多少,白了多少,我的鄉音依舊未改。男子聽了出來,“哦,你是鎖二叔,你家。在那山腳邊。”我很激動:“哪兒!”“那兒有幾棵松柏樹的地方。”男子回答。我激動興奮踉蹌地奔過去,幾十年的等待,今天要實現了,我幾乎落下淚來。
哦,對就是那兒。陌生而又熟悉,在夢里魂牽夢繞了千萬次,幾十年前那個秋天月夜,我就是從這走出去的。淚水模糊了我的雙手,我好像在做夢,我又在想象在家中的情景,父母妻兒、兒媳婦……我推開門,撲了進去。我有點害怕,很失望,我被眼前破敗的景象嚇呆了。野兔從狗洞進進出出,野雞在殘垣斷壁間飛來飛去,院子里長滿了和人一樣高的雜草,井口殘破不堪,布滿青苔。我好像被人用棒子打破了頭,昏昏沉沉,耳朵里嗡嗡地響。三座墳墓啊,我眼前直發黑,我的腿一點不聽使喚,直發軟,很重很重。鄉里人告訴我一座是父親的、一座是母親的,一座是兒子的,我喊不出聲,只是口中“啊……啊……!”內心疼痛萬分。
我拖著一具空殼,走進家中,眼前又浮現出幾十年前的景象,父母妻兒的音容笑貌就像在我眼前忽然出現。我坐在廚房的凳上,稍微休息一下,然后在院子里扯一把野草野菜,找一個破鍋生火做了一點湯飯,但我一點都吃不下,我一瘸一拐地出去,門前的青石板沒變,樹蔭沒變,小溪沒變,物是人非,我端著飯菜望著天邊的夕陽落下,金黃的夕陽映在墻上,黑夜的黑暗即將吞噬一切。我癱坐在井口,是在沉思,又好像在回憶。我不知道飯菜能和誰分享。我的眼淚簌簌地流下浸濕我破舊的衣衫。
十五從軍征改寫(熱門16篇)篇十一
風華青年。
我正值風華之年的時候,形貌昳麗,文質彬彬,風度翩翩,不知有多少女子拜在我的長袍之下。但是,俗話說:男兒志在四方。我身為男子漢大丈夫,心懷一腔熱血,為祖國獻身,于是毅然決定參伍從軍,放棄了我的春秋美夢。
戰場風云。
黃沙滾滾,馬蹄踏歌,我在戰場上奮勇殺敵,負傷累累。隨著軍隊的東征西戰,環境艱苦,與親人失去聯系,在多少個黃昏之夜,我吹響了那哀鳴的號角,兩行渾濁的淚拌著悲歌,簌簌地流了下來。我開始后悔了這樣的從軍生活,幾欲當回逃兵。但是,忠肝義膽的將軍的話給了我前進的勇氣——男兒決不當縮頭龜,要干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業。
老境頹唐。
幸福的暖泉流遍了我的身體,我輕輕地閉上了眼,“老爹爹,老娘……”
酒醒之后,卻發現自己淚滿衣襟。
十五從軍征改寫(熱門16篇)篇十二
但他堅信:人生往往不過如此。在夢中,或現實,或在他心靈深處的某個地方,心中總有一塊溫馨的凈土,那是他靈魂的歸宿,那里有他的全部,哪怕是奄奄一息,也要踏上歸途,爬回故鄉,那個思念了六十五載,卻杳無音信的家。
他最終站在自己的家鄉的土坡上了,焦急地詢問崎嶇小路上偶遇的一兩個同樣衣著襤褸的老婦人,卻盤問不出一絲關于自己家情況的線索。終于,在墳墓累累的山丘上,一位憔悴的老翁告訴他,這長滿一排排松樹柏樹的墳墓的后面便是他的家。
一絲希望在他心里閃過,卻又稍縱即逝了。那是他的家啊,野兔上下亂竄,野雞撲飛沖上房梁,那野生的谷子密密麻麻侵入庭院,野生的葵菜圍著井邊舞動。多不堪的畫面哪!他朝思暮想,魂牽夢縈的家居然成了破敗的院落。
他的淚水很快落下來了,老淚縱橫時他夢見自己飄到了另一個世界,那里有他的家人,他的牛羊,他六十五年前的一切,他的呼吸伴隨著再一次日落西山愈來愈稀薄,一個靈魂踏上了歸途,那是幸福生活的歸途。
十五從軍征改寫(熱門16篇)篇十三
十五歲那年,我被生活所迫去應征參軍。母親很舍不得的告訴我你一定要活著回來,我會一直在這里等你。”我們倆淚如雨下,最后還是依依不舍的送走了我。
在軍隊時,我時常想戰死沙場,報效國家,但腦海里總是想起我那一直盼望著我回家的家人,我就告訴我自己一定要回家和家人們團聚。經過了65年的滄桑終于可以退伍回家了。
到了村中,我走到路口時,我卻不知道該往哪個路口走了,這是我看到一位兒時的伙伴,滿臉黃斑的他已經快90歲了,他告訴我,我的家中在兩年前就已經沒有人了。當我聽到這一句話時,我的心就像變了鉛塊,很重很重的墮下去了,萬分的悲傷。
我傷心的慢慢走著,本想著回家安享晚年,和家人團聚,卻沒想到家中已經沒有人了。在房屋不遠處,我看到了幾只野兔從狗洞里鉆來鉆去,聽到野雞在屋頂上咕咕咕咕”飛走了,我的心不襟凄涼。
我推開門,灰塵撲面而來,家里的家具已經殘破不堪。院中生滿了野谷,井臺邊生著野葵菜,我不襟想起了昔日家人團聚的快樂,我跪在墳墓前,想起了兒時母親對我的關心和照顧潸然淚下。
到了中午,我的肚子已經餓了,但是沒有米和菜來做飯,就摘了野谷來當米做飯,摘了葵菜葉來做湯。過了一會兒,飯和湯好了,想到已經沒有人了,不知應該和誰一起吃飯,我端著飯菜走出大門望著東邊,看到了鄰居家庭和睦的情景,我的眼淚就不停的往下流,落在了我那還未換下的征衣。
十五從軍征改寫(熱門16篇)篇十四
有一個人,十五歲就被征兵去打仗了。他走時,母親連忙跑出來,失聲痛哭,抱著自己的兒子,對他說:“我的孩子啊不要走,不要走。我養了你這么多年,你就這樣一走了知媽?你走了,不知道多久才能回來,我們這一家人又該怎么活呀!不要走!”兒子聽見自己的媽媽這樣說:也不禁流下了淚。兒子對母親說:“媽媽,別哭了,我十年后就會回來的。”說完,看了看院子里盛開的杜鵑花;看了看展新的房子;看了看有幾絲白頭發的父親和母親,又看了看年邁高齡的爺爺.奶奶。心想:我一定要活著回家,一定要見我的家人。
他轉身走了,只聽全家人的哭泣聲。
時間過得好慢。十年過去了,那個人依然沒有回家。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五十年,那個人漸漸老去,可他還是沒有回家。一直到了六十五年,那個人已變成了老兵,正趕著回家。他看見了有一位鄉里人,便問:“我家還有誰?”鄉里人打量了老兵一眼,想了想,回答道:“哦——你家就在遠處的松柏之下,墳墓相連的地方。”“啊!墳墓?!不可能,不可能。”老兵有些失望,連忙向家里跑出去。
可是一回到家,一切都不是以前的模樣了——院子里開的杜鵑花已經枯萎了;屋子頂上有無數只蜘蛛結的網;野兔從狗洞里出入;野雞在屋頂上飛撲;院子里長滿了野生的谷子;井臺旁長滿了葵菜。
老兵看見這樣凄涼的景象,心想:怎么辦?我的家怎么會這樣?要不是因為那可恨的戰爭,我們家不可能就這樣破敗了。
老兵來到院子,采了一些野谷子,并去掉殼,把它做成飯。采葵菜做成湯。不一會兒,飯菜就要做好了,可不知拿給誰吃。老兵痛苦至極,心想:我的家人啊!我奮斗向前打勝仗為的是早日歸家,見到你們。可誰知,當我回到家時,見到的是墳墓!你們的墳墓啊!
老兵走出家門,向東望去,仿佛見到了自己的家人在微笑;小伙伴在玩耍。那是多么快樂啊。可是,現在,卻是一片死寂——老兵不禁掉下了眼淚,淚水沾濕了老兵的衣服。
十五從軍征改寫(熱門16篇)篇十五
漢朝時期,在一個偏僻的小山村,生活著一個小男孩,他勤奮好學,自小學習武藝,而且身體十分強壯。他生活在一個美滿溫馨的家,他有許多兄弟姐妹,他整天都生活在無比快樂的日子里。
可是在他十五歲的那年,兵發四起,國家正在面臨著危難。本來是要二十三歲或者是二十三歲以上的,已經成家了,有兒女后代的男人去出征。可是那時的漢朝,戰爭多得數不清,哪里會有足夠大的兵力去應戰呢?于是,征兵的年齡降了許多,降到了十八歲,可是兵力還是不夠,怎么辦呢?好吧,讓十五歲的男子也參軍吧。
于是,他參軍了。他的兄弟姐妹,由于年齡太小,而沒去從軍。
時光如流水,一晃兒六十五年過去了,少年變成了老年,黑發變成了白發;強健的肌體變成了枯瘦的骨架;年齡的數字,也由十五變成了八十。
他,是幸運的,他總算是活著回來了。想一想,有多少人有去無回,戰死在沙場上;有多少人被敵人抓走,有多少人被別人陷害······比起他來,別人是多么多么的不幸呀!
回家的路,看起來總是很短的。路上,他遇到了他的老鄉,他三步并作兩步,跑到老鄉跟前問:“請問我家中還有什么人?”是呀,六十五年,他把少年變成了老翁,也足可以把一片故土變成另一番截然不同的模樣呀!可是,那位老鄉卻告訴他,遠遠望去的是他的家,現在已經變成了松柏摻雜的一塊墓地。他聽了,頓時,心碎了。他感到心痛,遠遠望去,野兔從狗洞里鉆進鉆出,野雞已經飛到了梁上去。在回家的路上,他的一切美好想象,都化成了泡影。院子里雜草叢生,水井邊長滿了青苔。想采集園中的野谷來做飯,采了野菜來做菜。飯菜很快會熟,可是卻不知可以送給來共用。他手拄拐杖,出門向東望去,只能默默流淚。大滴大滴的淚珠從他眼里滾出,滴在他胸前的衣襟上。一陣風吹過,打痛了他的臉,刺痛了他的心,讓他在凜冽的寒風中瑟瑟發抖。
十五從軍征改寫(熱門16篇)篇十六
“狗子,你千萬要小心!一定要活著回來!”一位滿頭白發的母親深情的對兒子說。此時,太陽照耀著大地,小路兩旁柳枝搖曳,沙沙作響,展現著春的氣息,一名正值十五六歲的少年,背著包袱,臉上洋溢著青春的喜悅。旁邊是他的母親正在囑咐少年。而那名少年正是我。今天是我從軍出征的日子。
因為戰爭的頻繁爆發,朝廷大量招兵買馬,我就是其中一名小兵。沒想到的是,這一別卻使得我悔恨終生!
……。
轉眼,幾十年過去了,村邊的柳樹早已不復存在,一個狼狽不堪的老人正拄著一根木棍一步一步艱難的走著,這個老頭就是我——狗子。
六十五年了,整整六十五年了!這戰一年一年的打,我也年年都不能回家。在每一場戰役中,我都可大可小的受了傷,也經歷了許多。睡死人堆,啃草根,吃腐肉,什么我都過了,每每這時我都想著回家!是“家”這個字在支撐著我,不然我恐怕早已化為一掬黃土了吧!對面走來了一個人,哦!原來是我村里的王麻子啊。他面色枯槁,形如紙灰,皮膚暗黃透青,像一個餓死鬼一樣。我拄著木棍走向前問:“王麻子,你怎么成這樣了?發生了什么事?我的家人還好嗎?”我一連珠炮似的問他。他楞了一下,然后說:“要打仗,官爺強收了俺們的糧食,還加重稅,俺們村里的鄉親們餓死的死,逃走的逃走,只剩下俺們幾個沒地去兒的。”說到這里他欲言又止,“呃…你的爹娘他們……呃,唉!你自己去看吧。”我心中的不安隱隱擴大,我匆忙與王麻子告別,踉蹌的跑回了家。
我呆呆地站著,兩眼無神,全身顫抖著,“不!這不是我的家!爹!娘!哥哥!狗子回來了!你們在哪?”我發瘋似的沖進院子,身上的骨頭都在向我控訴,可我顧不了這么許多了!
院中有三個黃不拉幾的土包,微微的凸起,旁邊是兩棵松樹,野兔肆意的穿入狗洞,野雞在房梁上亂撲騰。房屋兩旁是野生是谷子和葵菜,雜草叢生,仿佛向我炫耀著:這是他們的天地!我深深地,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淚水被我強忍在眼眶里。我不斷抖動著,緩緩地跪下,向那三個土包磕了三個響頭。一個,額頭紅了,兩個,血絲現了出來,三個,血流了。我不想管額頭上的傷,只想好好地叩三個頭。這是對父親,母親,哥哥的悔,是對戰爭無情的恨!!!
咚——一個重物落入水中,一聲悶響,水面漾起圈圈漣漪后,又重歸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