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是對過去一段時間內個人經歷和感受的總結,它能夠幫助我們回顧并總結自己的成長和收獲。我們為大家準備了一些優秀的心得體會樣本,希望能夠成為大家寫作的參考。
烈士陵園掃墓心得(精選16篇)篇一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線上掃墓的方式逐漸在我國普及起來。作為一名身在異鄉的學生,我也有幸能夠通過線上烈士陵園掃墓,以表達對烈士的深深敬意。在這次線上掃墓的過程中,我不僅感受到了傳統文化與科技的結合,更加深了我對烈士精神的理解。以下,我將從背景介紹、線上掃墓的體驗、實際效果、對烈士的敬意以及對線上掃墓的思考五個方面,談一談我的觀感和體會。
首先,進行線上掃墓之前,我們需要了解烈士陵園背后的歷史背景和意義。烈士陵園是為了紀念為國家和人民做出巨大貢獻的先烈而建立的,每年的清明節,人們會踏上陵園,為烈士掃墓,表達哀思和敬意。然而,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很多人可能沒有時間去實地掃墓,這給線上烈士陵園掃墓提供了機會和需求。
接下來,我來談談我參與線上掃墓的體驗。通過手機或電腦,我登錄到烈士陵園的官方網站,選擇了我想要悼念的烈士,并進行了在線掃墓的儀式。整個體驗過程非常簡單和便捷,無需花費太多時間和精力。我按照提示操作,為烈士敬獻花圈、燭炷,在心底默默祈禱,表達自己對烈士們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然而,與實地掃墓相比,線上掃墓的實際效果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無法親身感受烈士墓地的靜謐和莊嚴,無法親手整理墓地的狀況,使得線上掃墓顯得有些不夠真實和親切。此外,由于網絡信息的傳輸速度和質量不同,有時候線上掃墓的過程會中斷或卡頓,這也會影響到掃墓的流暢度和體驗感。
然而,這并不妨礙我的敬意和祭奠之情。通過線上掃墓,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烈士精神的偉大和崇高。無論是為國家獻身的抗戰烈士,還是為人民付出生命的英烈,他們以自己的血肉之軀捍衛了國家的尊嚴和民族的利益。他們無私奉獻、勇往直前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和銘記。
最后,我來談談對線上掃墓的思考。無論線上掃墓如何發展,我認為實地掃墓也應該保持并重。盡管線上掃墓方便快捷,但實地掃墓更能夠讓人們親身感受到烈士陵園的莊嚴和神圣,更能夠讓我們深刻理解烈士精神的重要性與價值。同時,在數字化時代,我們也應該加強線上烈士陵園的建設和運營,提高線上掃墓的效果和體驗,以滿足更多人的需求。
總之,線上烈士陵園掃墓是現代科技與傳統文化的結合,通過它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烈士精神的偉大和崇高。盡管線上掃墓有些許限制,但它無疑是科技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我們應該在保留實地掃墓的基礎上,積極探索線上掃墓的新途徑,以更好地表達對烈士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烈士陵園掃墓心得(精選16篇)篇二
清明節是踏青、掃墓的好時光。今天,我和爸爸媽媽去日照烈士陵園掃墓。
為了弄清楚這個問題,我拉著爸爸媽媽,迫不及待地先跑去了日照暴動紀念館。什么是暴動呢?我看見了這七個大字,就問爸爸媽媽。暴動就是全國人民團結起來,打敗壓迫我們的侵略者。媽媽耐心地為我講解。聽了這些話,我便對日照暴動紀念館充滿了好奇。
進去以后,我看見了安哲和鄭天九的生平簡介。我還看見了安哲用過的桌椅。安哲帶領日照農民、工人等所有的日照人員發起的暴動圖片、文字。以前,我還聽媽媽說過,日本鬼子抓住了安哲,把他綁起來殺了想到這里,我的鼻子酸酸的,眼睛上的淚珠不停地在眼眶上打轉。千萬不要哭啊!
我們又去了人民烈士紀念碑,上面有密密麻麻的烈士名字,也有無數的花圈,大概是有人也為了紀念他們吧。隨后,我們又去了無名烈士紀念碑,爸爸說:在戰爭中,有好多烈士還沒來得及留下名字就犧牲了。
我終于明白了為什么植物好像在哭泣。它們是為了和平!烈士不是平白無故的犧牲的,是為了我們美好的生活!今天,我們為什么會有這么幸福的生活呢?是用烈士的身軀和鮮血換來的!他們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烈士陵園掃墓心得(精選16篇)篇三
清明節的前一天,我們學校七年級學生去祭拜了鄭州烈士陵園。走進雄偉的大門,一條寬闊筆直的大路直指矗立在廣場上的漢白玉紀念碑,兩側是如滾滾云濤般蓬勃的翠綠松柏,給人一種莊嚴、肅穆的感覺。
在這漫長的一分鐘里,我深深地低著頭,眼前好像浮現出從一八四零年至今為中華民族的崛起而奮斗的人們,看見了在水深火熱的生活中掙扎的人民,目睹了一場場中華的慘烈戰爭。李大釗、聞一多、劉胡蘭……一個個革命志士為開拓中華崛起的道路倒下了,但這只有使后來人更加前仆后繼地沖上前。在“南京大屠殺”中遭屠城的三十萬民眾,他們流的血是炎黃子孫共同的血,可這也只能讓我們更加堅定開拓前進的決心。
默哀完畢,接下來是自由哀悼。我與同學們穿梭在如林子般密集的烈士墓碑群中。我向“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主碑獻了一朵小白花,還有一朵放在了吉鴻昌烈士的墓前。吉鴻昌烈士是中國著名的抗日將軍,為了擊退日寇,他奮起殺敵,但最終倒在國民黨的槍口下。就義前,他大義凜然地寫下了一首就義詩:“恨不抗日死,留做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有這樣的人為了我們拋頭顱,灑熱血,中華民族才能立足于世界,不受它人欺凌!
在陵園內,我還發現了很多只刻有“烈士之墓”的無名烈士的墓碑。其實,這些人更值得我們敬佩,像《集結號》里說的“生下來都給取了名字,現在怎么都成了沒名的孩子了。”的確,這些人,為祖國的事業奮斗,以至于失去了生命。可是,他們連名字也不曾留下,就離開了我們,有多少人這樣無名地犧牲啊。于是,我又把一朵白花放在一塊無名烈士之墓前。
走出陵園,我望著外面高大的大廈,寬闊的柏油馬路,感慨道:那些偉大的烈士們,像女革命家秋瑾所說的“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一樣,用鮮血與生命,鑄成了現在的中國,我們現代幸福美好的生活,都浸在烈士們的鮮血中。我們永遠不能忘記他們——還有他們所為之奮斗的血鑄的中華。
烈士陵園掃墓心得(精選16篇)篇四
清明節是我國人民,緬懷祭祀先人,烈士的傳統節日。為紀念這個有著深遠意義的節日,20xx年清明節的前夕,區委老干部局,組織全體離休老干部,去哈爾濱烈士陵園,參加掃墓活動。
掃墓當天上午,正遇天空垂淚,毛毛細雨,真是”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啊!
我們這近百人的隊伍,兩人一行列隊向烈士陵園走去,雖然僅有二十分鐘的路程,但大家都是邁著沉重的腳步,懷著沉痛的心情,來到陵園祭掃烈士墓的。
我們和來這里的幾個小學校的帶紅領巾的孩子們一起列隊,肅立園內的烈士墓前,開始進行祭奠掃墓活動。
主持人宣布,全體肅立,向烈士們默哀,各単位向烈士墓獻花圈,老干部代表,少先隊員代表講話,集體宣誓,繼承烈士遺志,參觀陵墓,瞻仰烈士遺像,掃墓,最后將朵朵的小白花,敬放在墓碑前,祭奠先烈們的英魂,緬懷先烈們的豐功偉績,寄托我們的哀思。
哈爾濱烈士陵園,始建于1948年11月,是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陵園內有烈士墓碑,烈士事跡陳列舘,烈士靈堂等組成。
哈爾濱烈士陵園的七個大字,是原國防部長張愛萍所題寫。
陵園院內安放著東北人民解放軍炮兵司令員朱瑞將軍的靈柩葬于此地,還有東北抗日聯軍軍長陳翰章,汪亞臣,哈衛戍區司令員盧冬生,戰斗英雄王風江等十七位烈士陵墓,還有一座二+一位烈士的合葬墓。
陳列舘內,展有朱瑞將軍等著名烈士的生平事跡,歷史圖片,文字資料及實物。()。
陳翰章,汪亞臣兩位烈士的遺首,也陳列在此。據介紹,兩位烈士的遺首,是全國僅有的兩位烈士遺首。
靈堂內,安放著152位烈士的骨灰盒,還有1628位烈士的英名錄及文字說明。
這是真實的紀錄了抗日戰爭年代,中華兒女們的英勇頑強的斗爭和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的殘暴無恥。這一幅幅觸目驚心的照片,一行行飽含血淚的文字,使我們沉痛的心情很難平靜。
革命先烈們的輝煌業績,早已深深印刻在史冊上,深深印在我們的心中。永久教育后人,激勵后人。臨別陵園時,我們都戀戀不舍,再一次回首深望那蒼松翠柏掩映下的英烈們安息與墓碑的地方。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今天的掃烈士墓活動,絕不是一個形式與過場,我的心情很沉重,站在烈士碑墓前,心潮澎湃,思緒萬千。來到這里,我看到了埋葬著無數先烈的忠骨與矗立在面前的座座墓碑的地方,傾聽著介紹先烈們光榮而無悔的人生事跡。是啊,新中國已經成立六+多年了,歲月的風塵,早已在他們身上刻下班駁的印記,但我們怎能忘記那段滄桑沉重的往事。在舊中國動蕩歲月的戰爭年代里,為了打倒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為了打倒蔣家王朝,為了解放全中國,先烈們選擇了莊嚴而偉大的革命事業,走上戰場,放棄與犧牲了自己的身軀與短暫的生命,在槍林彈雨中,用鮮血,用生命,無怨無悔的譜寫成一曲曲的戰歌。忠誠了自己的信仰,壯烈的完成了自已的偉大歷史使命。
青山埋忠骨,鮮血染紅旗。多少代人的夢想,多少代人無怨無悔的付出,多少代人的雙肩默默的承擔,全為著實現一個全民族的夢想,這就是中華民族的掘起與偉大的復興。
這座座的烈士墓碑,它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血痛,今天的掃墓,我覺得,既是追憶與緬懷先烈,又是心與心的交流,靈魂與靈魂的碰撞,是一堂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課。
先烈們的鮮血沒有白流,你們的鮮血與生命,早已在歷史的長河里,永遠閃耀著無比燦爛的光芒;你們的鮮血與生命,永遠激活著祖國的山川江河;你們的忠骨,永遠的養育著神州大地的芳草花朵,你們倒下的身軀,永遠都是為后來革命者筑起的堅韌基石。
祭奠先烈,實現先烈們的遺志,我們都應當向先烈們那樣,無限熱愛黨,熱愛祖國和人民,甘愿犧牲,無私奉獻;要向先烈們那樣,勇敢頑強,以壓倒一切敵人的氣魄,去拼搏奮斗;就要向先烈們那樣,寧死不屈,保持無產階級革命者的氣節。高舉起振興民族的大旗,告慰英靈,我們全國人民正在經歷著新的偉大壯舉,奔赴小康社會,在櫛風沐雨,艱難行程,改革開拓的路上,譜寫新篇,學習先烈們的精神,撰寫精彩人生,建設更偉天更繁榮更富強的祖國。
烈士陵園掃墓心得(精選16篇)篇五
今天,學校組織我們五年級同學參加“清明節祭掃烈士墓”活動。清晨,我們早早地來到學校,站好隊,在大隊輔導員李鵬老師的帶領下,來到金州烈士陵園。
這里安葬著257位革命烈士,他們大多是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犧牲的烈士。我們先默哀,接著在烈士們前宣誓,然后開始掃墓。我將自己帶來的鮮花獻給了一位無名英雄,我認為無名英雄沒有留下自己的名字,更值得我們去尊重他們、緬懷他們。我還閱讀了每個墓碑上的英雄事跡。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個高2.4米的雪花碑,上面刻著烈士王福清的事跡。王福清1922年出生于金州,1950年赴朝鮮參加抗美援朝工作。1951年10月31日晚間,王福清所在車隊完成運輸任務途中遇敵機轟炸,他置個人安危于不顧,迅速將汽車隱蔽好,自己卻未來得及隱蔽,與助手毛鎮江同時陣亡,時年29歲。讀完之后,我感受到了戰爭的萬惡,使得無數像王福清這樣的好同志光榮犧牲。正是這些烈士們用他們的鮮血捍衛了世界的和平,保衛了我們的祖國,讓中國人甩掉了“東亞病夫”的稱號。
通過這次活動,讓我知道了革命烈士的偉大,也知道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來之不易。我要珍稀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學習,做一名對祖國有用的人,長大后報效祖國!
烈士陵園掃墓心得(精選16篇)篇六
視力好的學生就步行去,視力不好的學生學校有車可以坐車,我和幾個同學就是坐車去的。烈士陵園離學校不遠坐車不到半個小時就到了。我們下了車在烈士陵園門口等了一會走路來的學生也到了大家就向里面走。
一條小路兩邊仲著許多松樹,松樹長得非常茂盛陽光從樹枝的縫隙射下來顯得有點昏暗。
大家走到一座塔前都停下。這座塔叫烈士紀念塔上面聽老師說有許多烈士們的名字。學生們排好隊伍要舉行儀式了。第一項就是獻花圈隨著哀樂的想起一個個花圈搬了出來擺在旁邊。第二項是默哀三分鐘哀樂再次響起每個人的心情都很沉重我也不例外。
學生代表和校長講完話后大家就走進烈士陵園的最深處。那里立著一排排烈士們的墓碑上面刻著他們的名字出生年份和犧牲年份。這些烈士們都是二十多歲就犧牲了超過三十歲的非常少,生命之花甘岡綻放就凋零了。真讓人感到惋惜。但他們是為了人民和祖國而犧牲的又讓人感到敬佩。
我不由得也對這些烈士們產生一種發自內心的敬佩。他們為了祖國不惜獻出生命這種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
離開烈士們的墓碑大家來到一個名叫日照紀念館的地方。這里陳列著許多關于日照戰爭的資料還有烈士們用的槍。
日照戰爭分南北兩路。南路有鄭天久率領北路由安哲率領,和敵人戰斗了十多天最終因為力量懸殊而失敗。
安哲和鄭天久都是地主家的孩子。但他們受到中國共產黨的教育后就燒掉自己家的地契把別的地主騙來也逼著他們交出地契然后燒掉。他們吧土地分給農民把倉庫打開將糧食也分給農民。戰爭失敗后他們都先后被敵人抓住。他們面對敵人的刑罰視死如歸到死也沒有透露一點黨的信息。他們只有二十多歲就為國捐軀。
他們的精神讓我深受感動。他們本來可以當一名地主吃喝不愁,但他們為了人民的利益拋棄優越的生活和*做斗爭,最后壯烈犧牲。這種大無畏的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
今天的生活是烈士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要努力學習爭取也能衛國家做一點貢獻不辜負烈士們的期望。
隨著大家走出日照紀念館我們也要也要回學校了。這次活動真的很有意義,他不但讓我們知道烈士們的偉大精神還能激勵我們勤奮學習也能為國家做一些貢獻向烈士們那樣死而后已。
烈士陵園掃墓心得(精選16篇)篇七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東儀路141號的西安烈士陵園,為烈士們掃墓。我們在門口買了一黃一白兩束菊花,然后以崇敬沉重的心情走進了烈士陵園。
我們踏上了烈士陵園的神道,兩邊的參天大樹郁郁蔥蔥,爸爸媽媽說這代表著烈士們的精神,萬古長青。走著走著,前面有一塊巨大的石碑,上面刻著毛澤東主席寫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大字。我們繼續往前走,看到三個橢圓形的陵墓,是王德安等9位烈士安息的地方。我拿出一束黃菊,在最中間的一個陵墓前的墓碑下找了個有泥土的地方,輕輕地把花插入土中。后面的大片地方是張華等242名烈士的墓地,每個烈士的墓上都有一個方形的墓碑,墓碑上刻滿了烈士們的英勇事跡。我把242名烈士的英雄事跡全部看了一遍,沒找見老師說的張華烈士,我就在西北大學一位老校長的墓碑上放下了那束白菊。這片墓區的后面還有一個紀念廳,外墻上面刻著兩列標語:“弘揚烈士精神,繼承光榮傳統。”里面有烈士們的英雄事跡和其他486名烈士的骨灰。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來到烈士陵園,我受到了很多啟發,也更加知道了要幫助他人的道理,這些烈士的英雄事跡將會永遠留在我的心中!
烈士陵園掃墓心得(精選16篇)篇八
今天,4月5日。我們懷著無比沉重的心情來到無錫革命烈士墓,瞻仰他們的豐功偉績,緬懷那些為了新中國的建立與人們的幸福生活,獻出生命的先烈們。
來到烈士陵園,整個烈士陵園坐落在群山的懷抱中。一棵棵青松翠柏挺直了腰,捍衛著陵園。一朵朵樸素的小白花,低下了頭,似乎在為烈士默哀致意。同學們排著整齊的隊伍,來到紀念塔前,只見一座灰白色的塔巍峨聳立。陽光下,那十一大字“為國犧牲人民英雄紀念塔”仿佛是革命英雄的精神寫成的!
祭掃活動開始了,我們向革命烈士的紀念塔前,獻上花圈并默哀致意。在悲壯的歌曲中,我似乎聽見了烈士們沖鋒的嘹亮號角聲,我似乎看見了烈士們拋頭顱,灑熱血英勇的情景。我想:如果沒有他們的浴血奮戰,哪還有我們幸福的'生活呢?默哀完畢,五位同學來到紀念塔前獻詞,來表達我們要繼承烈士遺志的決心!
祭掃活動結束后,我們沿著幽靜的小路,來到烈士墓地。在那碧綠的草地上,烈士們長眠于此,在那長滿蒼苔的墓碑上,鐫刻著一位位烈士的名字。我來到秦起的墓前,獻上一朵純潔的小花,并深深地鞠了一躬,來表達我對烈士無盡的思念。
隨后,我又參觀了烈士事跡陳列館。看到了那一把把他們用的大刀,就想到他們浴血奮戰;看到那一封封書信,就想到了他們對親人無限的思念;看著那一張張年輕的臉,我心中就涌起對他們無限的敬佩。
離開烈士墓,我思緒萬千,烈士們為了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流了多少汗?灑了多少血?我暗下決心:我要爭當“四好少年”,要以優異的成績來祭奠烈士的英靈。
烈士陵園掃墓心得(精選16篇)篇九
到了烈士陵園,我們先排好了整齊的隊伍,然后按要求站好隊。緩緩進入陵園的大門,首先看到的是一株株昂首挺立的松柏,象征著烈士們永垂不朽的革命精神。接著我們舉行了許多活動,使我最感動的是為烈士默哀,大家一起為英雄默哀時,我的腦海里不禁出現革命前輩們在戰場上浴血奮戰的場景,是他們用血肉之軀換來了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是他們大無畏的精神讓我們成在祥和寧靜的環境下讀書。在那三分鐘里,我想了許多許多:我們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都是由革命先烈為我們創造出來的,也是血紅的鮮血換來的。于是,我的心中起了一個念頭:要繼承先烈遺志,發奮學習,努力成為建設國家的棟梁。
我看著胸前偑帶著鮮艷的紅領巾,參觀者烈士陵園,它是那么莊嚴、肅穆,迎門兩側的松柏是那么挺拔。
都說:“一個人的肉體倒下了,然而精神長存。”這句話正好映照在烈士身上。我們今天所擁有的一切都是來之不易的,先輩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我們幸福的生活,我們要加倍珍惜。
通過這次掃墓,讓我知道了許多烈士的故事,同時,我還懂得所有了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金色童年。
烈士陵園掃墓心得(精選16篇)篇十
星期三,我們學校舉行去烈士陵園,紀念那幾百甚至幾千位為國捐軀的烈士。
在車上我們熱鬧不堪,但一到烈士陵園,頓時變得消聲無息了。大家不說話了,連呼吸的聲音都聽得見。我們凝神地望著遠處那座高大,上面刻著幾個又黃又大的字。突然一幅畫面走進了我的腦子里。幾位烈士為了保衛祖國奮不顧身的沖向敵人的營帳前,跟敵人作對。有多少位這樣的英雄,為了下一代的我們而犧牲,是那種力量帶動著他們起身反抗,是勇氣、堅強毅立。
我們為這些勇士默哀三分鐘,獻上了一束束光彩奪目的鮮花,也送上了我們的誠意和敬意。
我們在烈士陵園里繞了一圈,面前是一個個精致的小墳墓。他們反射著金光,在陽光的照射下,他們閃閃發光。周圍挺立著松樹,隨然小,但很挺拔,他們緊緊守護著每一個烈士的英靈,讓他們在另一個世界上過得安閑自在。
有多少這樣的英雄為了祖國,不顧自身安危,沖上前去置身于槍林彈雨里,受傷時也要堅持到底。沒有他們,就沒有今天。他們值得我們敬佩。
烈士陵園掃墓心得(精選16篇)篇十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清明已經悄然無息地來到,大家學校也組織了“祭掃烈士陵園”的活動。
每逢有活動,場面便會非常熱鬧,人生鼎沸,活像個菜市場。可今天卻截然不同,剛踏進烈士陵園,氣氛就顯得十分莊重。
爬上悠長的樓梯,眼前閃現了一座高聳的革命烈士紀念碑,上面醒目地寫著幾個大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是啊,這些英勇無畏的烈士那寧死不屈的精神并沒有死去,他們是永垂不朽,永遠留在世界上的!永遠活在大家心中!
儀式開始了,大家目不轉睛的盯著紀念碑,深情地唱起“少先隊隊歌”。唱的時候,我若有所思:長在新時代,一定要做一個有用的人,別辜負了先烈對大家的期望!
接著,莊嚴的國際歌奏起,大家開始沉痛默哀。音樂仿佛在向大家訴說烈士的感人事跡,瞧,烈士們不怕拋頭顱、灑熱血為國奉獻,使大家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他們的生命被奪去,但他們的精神卻萬古長青,永垂不朽!
儀式結束了大家又去參觀烈士陵園紀念館了。紀念館內的墻壁上貼滿了烈士英姿颯爽的相片,當我走近一看,我大驚失色,竟然有人二十幾歲為了革命就英年早逝。二十幾歲呀,多么美好的年華,正可以好好干一番事業的時候,但他們卻一心向黨,為人民的解放選擇了死亡,他們正是偉大至極呀!
瞧!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個情景模型,兇殘的日本人惡狠狠地讓堅強的中國人服刑;看,那寧死不屈的中國人,手被手銬緊緊的栓在椅子上,臉被打得血肉模糊、皮開肉綻,可神情依然是那樣堅強,他的意志是那么堅定!這一幕正反映了這一代中國人不屈服的偉大精神!
同學們在一個地方議論紛紛,我也去湊熱鬧。眼前是一個一米見方大的屏幕,我仔細看了一下,上面正播的是趙一曼英勇就義的視頻。我深深地被趙一曼打動了,臨死前,受盡了日本人折磨的他,毅然向其他同時被關押的中國人大喊:“打倒敵人!共產黨萬歲!”多么頑強的戰士!多么可敬的前輩。
參觀結束了,大家依依不舍地離開了烈士陵園。望著逐漸遠去的烈士陵園,我感慨千萬:謝謝你們,敬愛的烈士們,我永遠會懷念你們的!
烈士陵園掃墓心得(精選16篇)篇十二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節,讓人緬懷先輩,令人留戀,令人悲嘆,令人振奮,這里面蘊含了許多的先輩們的事跡,當他們入土為安之時,自己的故事就告終了,剩下的,就只有讓人懷念了!
據我所知,4月5日是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清明節還有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清明節,又被稱為掃墳節,鬼節,冥節,與七月十五中元節及十月十五下元節合稱三冥節,都與祭祀鬼神有關。
如果按照舊的清明習俗,在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墳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的新枝插在枝上,然后叩頭行禮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聽風聽雨”當然是指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這首詩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又一年清明節,你在緬懷著誰?
有很多朋友都在問清明果是什么,我去百度查了查,把部分資料放上來給大家看看:
清明果是在清明前后制作的一種食物,據說是用來祭奠先人的。清明前后是采摘清明草的好季節。綿軟的淡粉團在手里捏揉,隱隱有股子清香氣。那氣味是春天的甜腥氣。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首詩杜牧寫的詩大家一定都會背吧?清明節了,應該去墳前向各位前輩去祭拜,這都是我們晚輩的禮節嘛。星期六下午就出發向。
媽媽、爸爸、弟弟、我和我的堂妹一家子,一起買好了祭拜的食物準備上山去。很快,到了山下。這座山說它陡峭,也不是很是很陡,說他平坦可是一眼望去這一座山看起來斜面很斜。雖然說每年來這里一次,但是感覺上并不是很陌生。
我們在路途中,看到很多的墳墓,仔細一看,有一些的墓碑上面有一個五角心,上面的顏色已經淡化了。后來我問奶奶才清楚了,原來這代表曾經為國家捐軀過的。我真有想要上去祭拜一下,可是因為時間有限,沒有許多的時間在這里耗,所以這個夢想只好作為泡影。
到了,終于到了。我們擺好了祭拜的儀式,開始燒黃紙等掃墓必備的。我拜好之后就開始在附近逗留,這附近有好多的茶葉,嫩嫩的,綠綠的,雖然說旁邊有許多的墳墓不景氣,可是,加上這春天的鳥叫聲很茶葉的清香,好象旁邊是隱身的。我只顧自己差一點被他們落下。
到了最后的一站的時候,大家額頭上都冒出了汗珠,我們來的目標也漸漸好象不是在掃墓,而是在采茶葉(希望在天堂的前輩們不要生氣。),我們采了滿滿的一戴子茶葉,看這茶葉,我似乎可以看到這茶葉被我們處理過的味道了。
這次去掃墓,我真是受益非深淺。
一年一季的清明節明天就要到了,
早上我早早的起床,梳洗好了之后便朗誦這“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上路了。在路上我看見很多人拿這小鐵锨、提著一大包“人民幣”“金元寶”之類的懷著對先祖的敬意出發。
終于到了自家祖地了,我們擺好了祭拜的儀式,開始邊燒黃紙邊和死去的先祖說說話。我拜好之后就開始在附近逗留,這附近有好多的茶葉,嫩嫩的,綠綠的,雖然說旁邊有許多的墳墓不景氣,可是,加上這春天的鳥叫聲很茶葉的清香,好象旁邊是隱身的。我只顧自己差一點被他們落下。
這次掃墓,我感觸很深!
烈士陵園掃墓心得(精選16篇)篇十三
都說“前人種樹,后人乘涼”,前人們用辛勞與汗水換取來的收獲與成就,往往留下給子孫后人享用。這樣的一分情懷是何等的偉大,是一種奉獻,是大愛。
清明節臨近了的一天里,我們學校組織了烈士陵園掃墓的活動。掃墓活動的儀式內容簡單,然而我們在隱約之中都感受到了不簡單的氣概與氛圍。我不禁在回想:
在過去那個制度陳舊、思想迂腐的舊社會,在那個外強大舉入侵,殺戮紛亂的戰爭年代,國家面臨生死存亡的危難關頭。有那么一批人,他們未必有多少名聲,有多么高的學歷文化,有多么舒適的生活,然而他們是真正的勇士。面對祖國家鄉的危難,他們敢于拿起刀槍捍衛正義,他們或是害怕死亡或是不愿犧牲流血的,因他們可能有兒有女,也有父母親人,然而在有需要他們的戰場上,在生死大義的關鍵時刻,他們的無畏讓人震撼叫人敬佩。
我常常在想,真正的愛是什么呢?愛是每個人都必須要有的,少一點生命質量都是受影響。愛往往意味著奉獻與付出,是不奢求回報的付出。生活當中有些人不愛你,連對你簡單的問候也沒有。有些人是有點愛你,送你一些東西與關懷。可是對于人來說,有什么比自己的生命更加寶貴。那么一些人為了祖國為了家鄉,努力拼搏不惜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他們的愛是怎么樣的。
烈士陵園掃墓回來的路上,我坐在車窗邊看到了漫山遍野郁郁蔥蔥的樹木花朵,也看到了周邊繁榮發展的城市,有人們的臉上泛起笑容,公園里也有孩子玩耍。逝者已矣,生者如斯。我們這后代的人們要懂得珍惜當下的幸福生活,努力奮斗,樂觀向上的生活,也許是對于那些曾經為這片土地奮戰過的英靈最大的寬慰。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烈士陵園掃墓心得(精選16篇)篇十四
今天下午,我和黃梓源同學代表我班(三年(3)班)去參加烈士陵園掃墓儀式。
我聽到消息后,高興得一蹦三尺高。
下午起床后,我和老師、同學、校長,乘車來到烈士陵園。剛下車,我就看到了許多中小學生和大學生,在烈士碑前默哀。
劉老師在前面帶隊,我和同學們、老師、校長慢慢地走到烈士碑前。走向烈士碑的過程中,老師叫我們排成四列隊伍,橫排對齊,豎排對齊。
來到烈士碑前,校長嚴肅地說“把手里拿的東西放到最后邊去!”
小主持整了整隊伍,“緬懷革命先烈,感恩幸福生活”清明節掃墓儀式就開始了。
首先,出隊旗,行隊禮,唱歌,宣誓。接著,獻花圈。然后,默哀一分鐘。再讀詩歌,獻小白花。最后,退隊旗,圍著墓碑走一圈。
英雄們為廣州起義頑強戰斗,視死如歸,勇往直前的壯舉,抒發了他們愛國的精神,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沒有英雄,就沒有我們今天的生活。我們應該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
烈士陵園掃墓心得(精選16篇)篇十五
清明節到了,我、妹妹和到西山公園去掃墓。我掃的可不是親戚朋友的墓,而是革命烈士的墓。
早上,早早地把我叫醒,坐公共汽車到西山公園。一路上,春意盎然。
出館后,我們來到烈士紀念碑前,把紀念碑前的鮮花整理好,把花圈扶正,打掃完垃圾之后,恭恭敬敬地跪下磕了三個響頭,表示敬意。
隨后,我們來到了左權將軍的像前行了個隊禮。左權將軍手里拿著望遠鏡,威嚴中帶著慈祥的目光凝視著前方,他好像看著這么繁華的醴陵,人民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感到特別欣慰,覺得自己的死是值得的,是有意義的。
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今天的家國興盛與人民幸福,是先烈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也是先烈們為之奮斗的美好理想。繼承先烈遺志,建設美好家園,是我們義不容辭的使命與責任。讓我們攜手今天,面向未來,同心同德去完成先烈們未竟的事業,為建設富強安康的醴陵而努力奮斗!
烈士陵園掃墓心得(精選16篇)篇十六
星期二晚上,我就高興得睡不著,因為啊,星期三中午,三、四年級就要一起去章村四明山的烈士陵園掃墓。
盼星星,盼月亮,星期三的中午終于被大家盼來到了。大家整齊地排好隊,來到了操場上。
“待會兒301、302、303、304、401、402、403班都各乘一輛車。”操場上一片歡呼:“耶!耶!”“還要注意,車上吃完零食,喝完飲料,垃圾不要隨處亂扔。在游覽烈士陵園的時候不能吃零食,不能嬉鬧,因為革命烈士是很光榮的,大家應該要嚴肅。”周老師認真地說。
眼見一班一班都上了車,可是大家班的車呢?怎么沒有了?不是說好了每班一輛車的嗎?難道要把大家分開?……此時此刻,有無數個問號出現在大家的腦袋里。
果真,周老師走來把大家班的同學都一一分到不同班組的車上。我看著胡依妮走去的背影,就知道不可能跟她坐在一起了。很快,我被分到了302班的車上。我帶著沮喪的心情走上車。“嘿,呂軼萌!”這個熟悉的聲音讓我開心起來:胡依妮,一定是胡依妮!這世界上奇跡可真是多,也不知道這是什么緣分。
一路欣賞著城市中的繁華,山村中的幽靜。大家不久便來到了烈士陵園的大門口。烈士陵園門口最顯眼的就數掛在右上方的紅星了,那紅星代表著光榮的烈士,光榮的紅軍。
進入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革命烈士紀念碑”,紀念碑的一周都圍著花圈、花籃。“現在是學校、班級代表獻花!”場上響起悲傷的音樂,李老師和張老師拿著個大花圈向烈士到長敬。七個班級也都陸陸續續獻完了花。“默哀3分鐘。”大家看著地面,幾十度春秋記錄著多少英雄,時間如風一般掠過,那些英雄已被忘卻。
再往里走,便被一行醒目的大字吸引住了:革命烈士紀念館。
走進去一看,原來還沒有裝修好。大家跟著導游走上二層,先看到的是一座雕像:一位才革命戰士正在給一名孩子講述著發生在鄞縣的戰事。
再往里走,你能看見栩栩如生的塑像、美麗的浮雕以及多姿多彩的圖畫。
在展館內走了一轉,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李敏烈士。據說她被敵人刺了27刀,是死在柱子上的。
革命烈士是光榮的,大家一定要像他們一樣熱愛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