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在結構上合理布局,有一個引人注目的開頭,清晰的中間段落和精彩的結尾。接下來,讓我們一同來欣賞一些經典的優秀作文范文,通過它們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的寫作技巧和方法。
包粽子學生(匯總13篇)篇一
奶奶69歲了,“千層餅”似的眼皮下面有一雙慈祥的眼睛。高高的`鼻梁上面架著一副眼鏡,薄薄的嘴唇,顯得特別精神。
每次端午節,都是奶奶大顯身手的好機會,奶奶包粽子可是一絕,又快又好,平時,還有不少人來向奶奶討教呢!我可不是吹牛皮,不信,你們看:奶奶又開始包粽子了。
我先幫奶奶把圓桌、椅子以及包粽子需要的原料搬到院子里,奶奶從屋里慢慢地走了出來,坐在椅子上,準備包粽子,我則在一邊靜靜地看著奶奶,只見奶奶把兩個粽葉合在一起,然后,用手把粽葉一彎,圍成一個近似漏斗的形狀,又用另一只手快速地從水中撈出一把米,裝進彎好的粽葉里,說來也奇怪,奶奶的手就好像一把秤,裝進粽葉里的米不多也不少,接著奶奶把粽葉的后面一折,右手壓著粽葉,另一只手抽出一根繩,為這粽子繞一圈,然后系了一個活扣,有就順序地放進了蒸鍋里,不到半小時的功夫,滿滿得一蒸鍋粽子就全部包好了。
奶奶包的粽子個大飽滿,煮熟后卻沒有一個開口笑,奶奶鎮不愧為“包粽子能手。”
包粽子學生(匯總13篇)篇二
端午,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始于中國的春秋時期,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吃粽子、賽龍舟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明天就是端午了,我與母親決定今天包粽子。母親先買來優質的大米、蠶豆、紅豆、花生、蜜棗與粽子葉。首先,先提前把蠶豆、紅豆、花生泡上,這樣利于煮蒸。再把粽子葉放在水里泡。母親說:葉子泡泡就新鮮了。母親把葉子兩頭剪掉,把不好的挑出來。然后,開始包了。拿兩三個粽葉圍成一個漏斗的形狀,拿一個花生堵住漏斗的口,再把大米、蠶豆、紅豆、花生、蜜棗放到葉子里,然后包住頭部,不讓大米漏出來,最后用線把粽子系的嚴嚴實實。這樣一個粽子就包好了。看到母親包得這樣嫻熟,我好生羨慕,就對母親說:“母親,你教教我吧!”母親笑著點點頭。
我連忙搬了一個小凳子,坐在母親身邊,跟著母親學了起來:我也先把粽子葉圍成一個漏斗的形狀,就慌里慌張的把大米等東西裝到里面,當我用粽葉裹它們的時候,它們卻從漏斗下面竄了出來,“傻孩子,沒用花生米堵口吧。”我仔細一看,哎呀,都怪我粗心。重新再來吧,我又拿起兩片粽葉圍成漏斗形狀,我先用花生堵住下面的口,再往里面填滿東西,最后放上一粒蜜棗,開始用粽葉裹的嚴嚴實實,然后用繩子把粽子系上。我滿心歡喜,驕傲地讓母親看,可“砰”一聲就開了,米散了一地。母親說:“你系得太松了,一定要把繩子系緊。”我再次拿起兩片粽葉,重新包了起來,這一次我認真掌握了包粽子的要點:圍漏斗,堵漏口,填東西,裹嚴實,系結實。一個完美的粽子包好了。就這樣,一個、兩個、三個……直到包完為止。
最后,母親把粽子放到鍋里煮。幾個小時后,香甜可口的粽子,終于出鍋了。我吃著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心情格外的美好!
包粽子學生(匯總13篇)篇三
大家好,我是一個名叫小綠的粽子,我出生在端午節的前一天,一個叫做尹世文的人把我包了出來,我非常高興能出生在這個世界上。
在我出生的那一天,我就非常興奮,急急忙忙跑到了鏡子旁,看了看鏡子,我很失落,因為我的身體外面只有綠色,而周圍的他們都是五顏六色的,相比之下我覺得自己真單調,所以失望極了。但是我轉念一想:雖然我的外貌不是很好,但是我的味道好呀!我的身體里有瘦肉、蝦、紅豆、還有咸飯,可好吃了。而且我的形狀像一個三角形,看起來還是非常好看的。
我是一個渺小的粽子,每次去做一件事情,只要一不注意,人們就會把我踩個稀巴爛,因此什么也干不了,但如此的我也有著偉大的夢想!
我的第一個夢想是去爬上珠穆朗瑪峰,我不怕任何難關,只要可以爬上去就可以成為第一個爬上珠穆朗瑪峰的粽子;第二個夢想是跳進汨羅江找到屈原,跟他說現在的世界多么的和平、快樂;第三個夢想是去參加賽龍舟,然后贏得第一名!
我雖然什么也干不了,但我也有我存在的意義呀!我的存在是為了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所以我是粽子我驕傲!
包粽子學生(匯總13篇)篇四
端午吃粽子是習俗。包粽子也是一門學問。端午節包粽子的日記怎么寫,看看下面的范文吧。
端午節這一天雖然還沒有到,但包粽子的活動倒是出現在我們校園的各個角落,處處都洋溢著一種歡樂的氣氛。隨著第三節上課鈴聲的響起,同學們的激情進一步高漲起來。
課上,同學們抑制不住滿心的喜悅,此時已經看不到往日上課時候的嚴肅的表情,只見一張張充滿笑意的還帶有幼稚的笑臉,又猶如一群麻雀一樣的嘰嘰嘎嘎的小鳥,在節日來臨前的快樂,展現的淋淋盡致。老師也不見了往日的可敬可畏的神情,只見她笑容滿臉,那是我們多么渴望看到的一張笑臉,給我們無窮的動力,伴隨著老師的右手的舉起:“各組就位,包粽子的比賽正式開始了”。話音剛落,教室頓時響起一片的歡呼聲,比賽就在這歡呼聲中拉開了序幕。
對于我來說包粽子簡直就是“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首先我抓起我早就準備好的包粽子的材料粽葉就開工,我先把兩葉子疊在一起,然后按照四十五度的角度握成一個空心圓錐形狀,接著我拿起勺子把粽子原料糯米與其他配料混合物往空心圓錐里塞,大約三分之二滿的時候用湯勺壓一壓,快到圓錐形滿的時候再用湯勺壓至結實,接下來一個過程就是粽葉的包裹,我小心翼翼的把粽葉沿著椎體外緣包裹扎實,最后就用繩子打著十字結系綁著粽葉。到此時,我心中一片雀呼,成功了。我滿懷激動的心情看看其他同學的粽子,瞧,那不是王智洋嗎?只見他手忙腳亂的,一不小心粽葉散了,粽料撒了一桌子,他又氣又急,額頭上的汗珠正冒出來,但也沒辦法,只能從頭開始,我認真的看著他的操作,細而發現是他把兩片粽葉疊加的角度已經大于了六十度的角度了,在加料的時候在料的重量之下粽葉又散了。在我的提議之下,王智洋終于完成了他的粽子。
又是一年端午節,我很想體會體會這種氣氛,便向奶奶要求,讓她教我怎樣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把箬葉洗干凈,在熱水中泡軟。再準備好棗子、雞蛋、肉等做陷,將自己喜歡的陷煮得香噴噴的,就可以開工了。先把長長的箬葉折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勻,最后把箬葉包著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狀。
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我開始學的時候,總是把四個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個角,就是揉成一團球了。
奶奶就不止一次看著我的“杰作”發笑:“這,這能叫粽子嗎?你讓細線系在什么地方啊?”
包好的粽子放進鍋里用猛火煮,大約1小時后,改文火煮30分鐘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蓋子察看情況。因為從鍋里飄出那粽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別的漫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粽子終于從鍋里“解放”出來的時候,我高興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剝開,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黃松軟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無比,我差點連筷子都要咬下來了。
今年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粽子,品嘗到自己勞動的果實,那感覺不是一般的甜蜜。
我家鄉的端午節是有很多講究的。包粽子,粽葉有要求,新鮮的竹葉;碧綠碧綠的;散發著淡淡的清香。如果用干的竹葉包出的粽子煮熟后就沒有竹葉的清香。端午節的前一天下午一切原料準備到位,潔白的糯米浸泡在清水里,飽滿的紅豆,花生仁,都早已泡好,或是切好的五花肉塊,都早已用作料淹制好。勤勞的女主人正用靈巧的雙手左折右疊,再用繩子層層纏繞,很快一個精致的粽子便誕生了。煮熟了揭開鍋,屋里頓時都彌漫著竹葉和粽子的香氣。除了吃粽子,雞蛋也是少不了的。這兩種食物放在一起,即使不吃只看看就是享受了,肉紅色的橢圓的雞蛋,碧綠的不規則形狀的粽子,從顏色的搭配到形狀的組合,都煞是好看。熏,在端午節這天把艾蒿掛在門楣上。掛香包,鮮艷的布料做成各種形狀的飾物,里面放上香料。每年媽媽都要幫我買上一個掛在胸前。
又要端午節了,粽子也懶得包了,吃不了幾個,干嘛哪么費勁,買幾個就好了嘛。可是,在種種過程里藏著的細心,樂趣,難道是用錢可以買到的嗎?在能親自做的時候,不要買了吧,因為一個簡單的“買”字,讓我們失去了多少美好的東西啊!
包粽子學生(匯總13篇)篇五
這天已是放寒假的第一天了,大家都高興萬分,都顯得無憂無慮,在操場上,在空地里,都可以看到玩耍的孩子,都可以聽到一串清脆的笑聲。
這天,我在外婆家,弟弟和妹妹也在,可是不知為什么變得那樣的無聊,因為我們沒有像小時侯那樣天真了,幼稚了,我們根本想不出來有什么好玩的.游戲,只知道那些游戲太幼稚了。
這個時候,外婆走了出來,說道:“我們來包粽子吧!正好我現在有時間包,今天一次性包完算了。”我們都非常地贊同外婆的意見,大家爭先恐后地說:“我要包,我要包。”心里想著:太好了,總算有事情干了,包粽子一定很有趣。
先把粽子外面的一層皮擦干凈,再把米給淘干凈,再準備好捆粽子的繩子,還要準備好粽子的夾心,就可以開工包粽子了,以前,我不包,便只傻傻地看著大人包,現在我想自己動手包了,可是,我連包粽子的第一步還不會,經過老媽的指導我順利地完成了第一步,第二步便是放米了,也不可隨意的放米,米放進去之后,一定要用力地按緊,要不然粽子就變成米飯了,不會聚在一起了。第三步就是把粽子包好,再用繩子系好,一個粽子便包好了。
可是,看看簡單做做難呀!我嘗試了好多次都沒有成功,我非常地沮喪,我垂頭喪氣地對老媽說:“老媽,我粽子包不好。”老媽說:“沒有關系,你照著我做。”我學著老媽的方法做,總算一個粽子包好。
外婆表揚了我,我高興極了。
包粽子學生(匯總13篇)篇六
今天下午,媽媽、婆婆和我一起圍著桌子包餃子。婆婆負責把面切成小塊并打扁,我來搟餃子皮,媽媽負責包餃子。
我一手拿面杖,一手拿面塊平放在桌上,接著雙手握面杖來回滾動,餃子皮變成了橢圓形,然后我把面杖轉動方向,左右滾動,餃子皮就變成了圓形。
媽媽包得很快,由于我搟得慢,餃子皮供應不上,媽媽總是等著我。我就想了一個辦法,把五塊放在一起搟,不一會兒就搟完了。我看著包完的餃子,心里高興極了!
包粽子學生(匯總13篇)篇七
今天下午,天氣陰沉沉的,外婆搬來凳子和桌子,叫我幫她包粽子。
包粽子看起來簡單,可做起來就難了。不是粽葉“散了”,就是好不容易包出一個粽子,卻像個“歪嘴老頭”。它東倒西歪,好不容易找個立腳點站好,卻又不由自主地搖晃起來。我看了不禁捧腹大笑。一旁的外婆瞥了瞥那不像樣的粽子,又瞄了瞄我,拿過粽葉來耐心地教導起來:“包粽子時,要專心,不能分心。包粽子還要把葉片上下疊好,注意正反……”我聽了,心里想:還有這么多注意事項,還是乖乖學吧,免得粽子又不成樣。照外婆說的,我認真地選了兩片大小不一的粽葉。粽葉綠油油的,就像剛從地里鉆出來的禾苗一樣,綠得發亮。我先把它們折成漏斗形狀,再放入一粒粒白花花、細小的糯米。沒過一會兒,一位大肚子的“紳士”便出現在我面前,再給它系上“皮帶”,它就更神氣了。
太棒了,我終于學會包粽子了!
包粽子學生(匯總13篇)篇八
今天,雖然外面下著雨,但是同學們的熱情不減。因為馬上要到端午節了,所以學校組織了一次親子活動。
早上,我們來到了位于河景花園5樓的活動地。大家入座后,洗洗手,卷卷袖子,聽了負責人的介紹后,便開始了之行。我的奶奶先做起來了示范。只見奶奶挑了兩片粽葉,一張大,一張小,大的放在下面,小的放面上面,并讓光滑的一面都朝里,再用一只手的虎穴夾住約3/1的地方,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握住兩張粽葉的頂端,順勢卷成了一個喇叭形,卷緊一些。然后,左手拿粽葉,右手捏起一撮米,放進粽葉里,用食指和中指把米摁緊,接著用右手去折粽葉,把粽葉蓋在口子上,又加上了一片粽葉,讓漏米的地方更嚴實一些。最后用繩子綁好就成型了。
我見奶奶包的挺簡單,于是便也試了試。我挑了兩片一樣大的粽葉,重疊了一半在一起,可第二步卻讓我傷透了腦筋。我剛卷起來,可粽葉的折角處反而從下面頂了上來。我又看了一遍奶奶怎么包,琢磨出了技巧。原來在折之前,先要把兩手之間的粽葉彎曲呈60°角,再把粽葉卷成空心圓錐狀。我拿左手大拇指握緊粽葉,整個手托住半成型的粽子。我用手抓了一把糯米漏了進去,小心的把多出來的一段粽葉蓋了上去,再順著粽子繞了幾圈,系上了繩子。雖說不算緊致,但最起碼有了成果吧。跟著我去看看別人吧。
我來到了銀屏前的一處,發現這里的同學包了許多粽子,想看看他們是如何包的。原來這里的同學們有了創新精神,只取用了一片粽葉!不過包起來可是有模有樣。挑選粽葉一片一片比較著大小,夾住粽葉時為了做出來的粽子大小一致,還特地用手指把量了一下。到了加糯米的時候,同學們每人用小勺盛了兩小勺,就不盛了。多出來的粽葉拿剪刀把特別細的葉尖減去,剩下的繞著粽子逆時針方向統一旋轉。最后一步更是絕,只見同學拿出一條扎滿了小三角粽的繩子,看看大約要用多少繩子,留出那么多,繼續系在了繩子上。
這次活動,大家的收獲也都不少,有的人手中拎著一大袋粽子,有的人手中捏著十幾個粽子的繩頭,在胸前晃來晃去,還有的人直接拿了一大條孿生兄弟粽子,幾乎與他身高的一半了。
經過這次活動,大家不僅學會了如何,更促進了家庭的和睦關系,真希望我們小記者可以多參加這樣的活動,更體會到做任何事只要有誠心、細心、恒心、堅持不懈,就能得到你滿意的結果。
包粽子學生(匯總13篇)篇九
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又到了,家家戶戶都開始、吃粽子、品粽子了。
今天,正好學校舉行品粽子和,我們準備了一些箬葉和糯米,準備。到了教室我先把手洗了一下,在跟著老師學。只見老師先熟練地把箬葉折成一個漏斗,然后將糯米灌進箬葉折成的漏斗,又在糯米的中間嵌了一顆蜜棗,用手將糯米丫的嚴嚴實實,接著將粽子折成四個棱角,一個粽子便在老師手上誕生了。
見此情景,老師連忙過來幫我解圍。經過小挫折,總算到了最后的,也是最簡單的步驟——扎棕繩。小意思,看我大顯身手。粽子要包扎嚴實才好吃。我接過棕繩,先把粽子五花大綁捆了一圈,還認為奶奶包的粽子樣子特老土,不好看,就自作主張地用棕繩打了一個漂亮的蝴蝶結,只要不隨便碰到繩子,也是十分結實的。大功告成,我拿起粽子準備放入碗中,可是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繩那短的一部分,只聽得“嘩啦”一聲,粽葉散開了,糯米們像飛珠滾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掉到地上。幾經失敗,終于做出了一個粽子。它什么也不像“三角形”、“圓形”等。
在一個個鍋子里正散發出自己動手做出來的香味了,這就是自己動手做出來的結果。
包粽子學生(匯總13篇)篇十
我到外公家玩。當我做完作業后,只看到媽媽正在。我對媽媽請求:“我可以一起報粽子嗎?"媽媽笑笑說:“你先看我怎么包的,然后你再試試看。”于是我開始仔細地觀察媽媽。
媽媽首先把四片粽葉疊成寬約5厘米,將一段和中心重疊,就像一個小漏斗,然后裝上肉和米。把剩下的一段與小漏斗重疊起來,在露出的一個小洞里填上米,把粽子里塞結實。最后用一根針把粽葉的小一段穿到背面拉緊,這樣一個好吃的粽子就完成了。
我一定要好好學習,這樣以后就可以幫媽媽的忙了。
名師點評:
小作者用生動的語言講述了自己跟媽媽學習的.趣事,文章選材很好,敘述也很生動,展現出了家庭生活的溫馨和美,也讓讀者掌握了粽子的包法。
文章的條理性也很好,起因、經過依次敘述,結尾小作者再用簡潔的語言總結,這樣讀者閱讀起來就可以一目了然了。而且全文語言流暢,層次分明,作為一年級的小學生來說,這篇文章寫得很不錯啦!小作者不僅要學會幫助媽媽,還要學很多的知識,做一個聽話的好孩子,這是對媽媽最好的回報啦!
包粽子學生(匯總13篇)篇十一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我最喜歡的端午節快到了。
一說端午節,肯定少不了,今天我和媽媽也一起。先把綠油油的粽葉清洗干凈,糯米用水泡上煮一會兒,這樣的米包好之后會更容易煮熟,然后準備需要的繩子和餡料。第一步,拿一片大粽葉折成一個尖尖的角,接著抓一把米放進去,中間放上喜歡吃的'紅棗,再放點米填滿,把粽葉折過來綁成一個三角形,這樣一個粽子就完成了。可是我怎么也包不成一個三角形。媽媽看到了之后,給我講了一個小技巧,經過媽媽的指導,我茅塞頓開。不一會兒,一個圓鼓鼓的三角形粽子就包成了。最后一步,用繩子把粽子拴得緊緊的,這樣煮的時候,米就不會漏出來。粽子終于包好了!我學會了,心里特別自豪。
粽子煮好了,誘人的清香味撲鼻,我們全家人坐在一起吃著自己包的粽子,感覺真幸福啊!
你們的端午節,都做了什么餡的粽子呀?
包粽子學生(匯總13篇)篇十二
我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如春節,元宵節,中秋節都是家喻戶曉的',而農歷五月初五則是端午節。
過端午節早是為了紀念偉大愛國詩人屈原在端午節的時候還要,吃粽子,而我就在端午節。
需要準備粽葉,糯米,糖棗,花生這些材料,還要把粽葉和糯米還有花生浸泡入水中洗干凈。我把粽葉握成底部是尖角的形狀,在放入糯米,花生,糖棗。再用粽葉把糯米糖棗花生包起來,用粽條把粽子系緊了。哈哈!大功告成!我包成了一個粽子,就在我得意忘形時。忽然,粽條“咚”的一聲斷了。我包的粽子就散開的四分五裂,接著我又包了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這些我都以失敗而告終,終于在第五個包完成粽子沒有破裂,我成功了,我高興的喜出望外,手足蹈舞,差蹦起三尺高。
開始煮粽子了,我們把粽子放到鐵盤上,把鐵盤架在鍋上過上,再把鍋內裝半鍋水。開始煮。不一會兒就發出了誘人的香氣。開吃嘍!我狼吞虎咽,很快就解決了五個粽子。
俗話說:失敗是成功之母。我覺得正是這樣,如果沒有失敗,怎么會有成功呢?就像如果不經歷風雨,就不會出現彩虹一樣。
包粽子學生(匯總13篇)篇十三
今天是端午節。
因為端午節有吃粽子的習俗,所以外婆教我:先把泡好的糯米和熱水煮好的粽葉準備好,再把糯米和香菇、豬肉、醬油等一起炒熟備用,接著我就拿起粽葉,手忙腳亂的包起來,但是我技術太差,包了這里漏了那里,包了那里漏了這里,結果,我用了十張粽葉才包完了一個“超級大”的粽子。外婆問我還要不要包,我說:“算了吧,我可不想繼續丟人現眼。”
看來也是一門技術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