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節日勞動節(匯總20篇)篇一
“咚咚……”在沉重大鐘敲響了十二聲后,我們迎來了那個令無數中國人興奮至極的節日——春節。
春節是一年之歲首,農歷新年,傳統上的“年節”,傳統名稱分別有新春、新歲、新禧、大年等,口頭上又稱度歲、過年。春節歷史悠久,是由上古時代歲首祭祀活動演變來,其起源蘊含著豐富深邃的人文與自然文化內涵。
今年春節,我和家人一起動手包了餃子。我包的第一個餃子真是慘不忍睹,因為捏的力氣不夠大,竟然“趴”了下去。第二個呢,因為放了很多餡,包好后竟然把餡露出了一大截……。哎,再看爸爸媽媽包的,一個個挺著大肚子,活像了打了勝仗的大將軍,我不禁更氣餒了。媽媽一看我這模樣,連忙安慰我說“老天不負有心人嘛,加油!”在媽媽的鼓勵下,我重新振作起來,我非常仔細、認真地觀察了媽媽的手法,慢慢地也掌握了包餃子的技巧,也可以包出像模樣的餃子了。餃子煮好了,夾起一個自己包的餃子,吃到嘴里,心里就像吃了蜂蜜一樣甜。
在一輪彎彎的月亮下,在神秘無比的夜空下,在這個充滿愛的家中,我無比幸福。
家,不在于有多豪華;家,不在于有多少金銀珠寶;家,不在于美麗得令人流連忘返……家,在于的是團圓、溫暖,這個春節讓我感到無比幸福。
中華傳統節日勞動節(匯總20篇)篇二
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叫“崇”的怪物,經常在大年三十晚上熄燈的時候,從窗戶外爬到屋子里來,偷偷地摸每個孩子的頭。被“崇”這個怪物摸過頭的孩子,會在第二天起來時,突然高燒不止,很容易被“燒”成小傻子,他們的父母急得直跺腳,害怕的嗚嗚叫。
但是,有這么一戶聰明的人家,在孩子晚上睡覺時,都會拿出八個銅錢裝進早就寫好了“?!弊值募t袋子里,悄悄地放在孩子睡覺的枕頭下,然后靜靜地陪他們度過這樣一個危險的夜晚。孩子們玩累了,都會安靜地上床睡覺,這時候,怪物“崇”來了,它正想摸孩子的頭,突然,一道金光閃過,“崇”嚇得趕緊逃跑不敢過來,原來,是八個銅錢變成的“八仙”在幫助孩子趕走“崇”。孩子們平安了,大人們也放心了,從此以后,便慚慚形成了現在我們所說的“守歲”。
聽爺爺講完這個故事,我心想:真的會有“崇”嗎?就在我奇思妙想的時候,奶奶和媽媽已經做好了年夜飯,正招呼大家說:“吃年夜飯了!”我們趕緊往餐桌上跑去,哇!總共有二十幾道菜,大人們看著我們幾個小朋友狼吞虎咽地吃相,一個個都被逗得哈哈大笑,前俯后仰地合不擾嘴,我們一家人有說有笑地吃著、聊著,客廳的電視里播放著春節聯歡晚會的精彩節目,在這個萬家團圓的喜慶節日里,我們和家人們一起,迎接嶄新的一天,也將迎來豐收的一年。
那一天,是我最快樂的一天!
中華傳統節日勞動節(匯總20篇)篇三
四季流轉,嘆時間匆匆,伴隨候鳥的遠飛,大家又迎來了一個金色的秋季。金秋時節,把酒話桑麻,四處賞菊花,不由想起宋代文學家蘇軾”霜風漸欲作重陽,熠熠溪邊野菊香“的詩詞佳作。
“生活亦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轉眼之際,中國的又一個傳統節日重陽節到了,此時大家的腦海中不禁回響起“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的這首詩。
每到一個節日,大家總會好奇節日的起源,重陽節一定也不會例外。那樣每年的陰歷9月9日為何要叫重陽呢?那是由于古老的《易經》中把九定為陽數,9月9日,日和月并陽,兩個九相重,因此叫重陽,也叫作重九。
關于重陽節的起源有一個故事:相傳此風俗始于東漢,在東漢的時候,汝河有個瘟魔,它的每次出現都會有不少的生活病而喪命,百姓受盡了折難。有一次它的出現奪走了年輕人恒景的爸爸媽媽,恒景自己病倒愈合后,他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為民除害,最后在一座最古老的山,找到了一個法力無邊的仙長,從此恒景刻苦練出了非凡的武藝。一天仙長把恒景叫來講:“明天是9月初九,瘟魔又要作惡,你本領已經學成該回去為民除害了”。仙長送給恒景一包茱萸葉,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使用方法。恒景回到家,在9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長的叮囑把鄉親們領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發給每個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那時9月9日中午時分,瘟魔沖出汝河,忽然聞到香和酒氣,便戛然止步,這個時候恒景手持寶劍把瘟魔刺死,因此大家就把重陽節登高的風俗看作是免災避禍的活動。又由于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故又稱重陽節為老人節。
在國內的歷史文化長河中,每個傳統節日就像是長河中的無數晶瑩浪花,朝大家翻涌而來,縱觀古今,國內的傳統節日重陽節在大家心中早已生根,并長成了文化的參天大樹,文人墨客無不借景抒情,抒發自己對重陽佳節的情感,如孟浩然的“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對重陽節抒發的豪爽之情,如王維的“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在重陽節是對親人的那種思念之情,如女詞人李清照的“莫道不誘惑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對重陽節時的哀思。從李東陽的一句“萬古干坤此江水,百年風日幾重陽”的詩詞讓大家知曉重陽佳節在大家心中的地位。到了現在,關于重陽的風俗風情體現了一代又一代人積極向上的精神追求。
總而言之,重陽節不止是一個節日,它其中蘊含著的意義是大家每一個人都要傳承的要緊東西。
中華傳統節日勞動節(匯總20篇)篇四
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如:中秋節、春節、重陽節……我卻喜歡熱鬧非凡的端午節,因為端午節能吃到美味的粽子,還可以看精彩的龍舟比賽。
先從端午節的由來說起吧。在五月初五這一天,愛國詩人屈原投汨羅江而死,楚國百姓聽到這個消息后,紛紛劃起船只,打撈屈原的遺體。為了不讓魚蝦啃噬屈原的遺體,于是人們丟下飯團、雞蛋給魚蝦吃。為了紀念屈原,后人把五月初五這一天定為端午節。
端午節不光能吃上我最愛的粽子,還有很多有趣的習俗。端午節當天,媽媽一大清早就會在大門上插上菖蒲、艾蒿,聽說這樣可以避邪保平安。一到外婆家,外婆便會拿出一袋雄黃粉,分別在我們的額頭和肚臍眼上點幾下,說是夏天天氣燥熱,蛇蟲鼠蟻經常出沒,人也容易生病,這樣可以“驅五毒”。
除了這些習俗,端午節當然少不了賽龍舟。這一天,人們潮水般地涌向河的兩岸,此時,河的兩岸已經人山人海。爸爸帶著我也來湊個熱鬧,龍舟上的健兒個個精神抖擻,龍頭栩栩如生,猶如條條真龍在戲水。忽然槍聲一響,鼓聲大作,所有的健兒都使出吃奶的勁兒劃著,龍舟你追我趕,互不相讓,那奮勇爭先的場面激動人心!最終,有一條龍舟遙遙領先,成為了群龍之首。頓時,岸上響起了雷鳴般的歡呼聲。
飄香的粽子,精彩的龍舟比賽,還有每年端午節掛艾蒿和菖蒲、點雄黃粉等傳統習俗,交織在一起,呈現出快樂祥和的端午景象。
中華傳統節日勞動節(匯總20篇)篇五
最近我們都在學國學。還看了一本叫《國學經典》的書。看完這本書,我不禁感嘆。
這本書分為三個單元,每個單元有兩個部分。
第一單元主要講節儉?!盎仡櫼郧暗膰液图彝?,勤奮打破了奢侈”。這句話是唐代詩人李商隱總結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教訓時寫的一句名言。意思是:縱觀歷代和古代的家風,勤儉往往意味著成功,鋪張和夸張則意味著失敗。是的,這句話現在對我們來說再合適不過了。讀完第一單元,我想到了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有一次,我在洗碗的時候,我把水調大了。我媽看到了,提醒我:“把水關小。一噸水要好幾塊錢!”爸爸還說:“省錢是一個方面,節約水資源很重要?!蔽倚呃⒌泌s緊把自來水關小。節約是一種好習慣,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只要我們用心,就會想出省錢的好辦法。你看,這是我和妹妹想出來的:1。把剩下的小塊肥皂收集起來,做成大塊肥皂。2。收集雨水,澆花。3。把沒用過的練習本組合起來,做一本新的。4。用洗過的水沖馬桶。最近怎么樣?你用過這些經濟的方法嗎?如果沒有,從現在開始行動!
第二單元主要講的是強大的自信。“天地之性貴?!边@句話選自《小京》。神圣化章。意思是:天地之間的一切生物,都是由天地之氣以同樣的方式塑造的。但是只有人是最高尚的。這句話說得多好?。∥覀兠總€人都有自己的優勢和特長,但很多人沒有充分發揮出來。我充分發揮了自己的優勢和特長:1。我能寫得很好。2。我的作文經常受到老師的表揚。3。舞跳得很好,考了證。4。我很守時,我上學,開會從不遲到。快看!我有很多優點和特長。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優點和特長,讓我們充分發揮吧!
第三單元主要講智慧。“知者創造物”。這是李周。冬季軍官。《考公基》中的一句話意思是:它是由一個聰明人設計和發明的。也有很多人用智慧解決問題。我給你介紹一下:賀龍同志讓戰士們在關鍵時刻扔掉草帽,讓敵人自相殘殺。包公用智慧和計謀從驢身上找到突破口,巧妙地解決了這個案子。有很多例子。。。我就不一一解釋了。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家園。郭雪是中國文化的集中體現,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閱讀郭雪,欣賞中國文化,傳承民族精神,培養民族修養,傳承民族智慧,培養具有中國魅力和民族氣質的現代漢語,是我們共同的使命。
中華傳統節日勞動節(匯總20篇)篇六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在這一天有什么習俗呢?我們一起看一看吧!
春節的習俗:貼窗花,貼對聯,放鞭炮你看那邊就有人放鞭炮呢!啪啪啪啪一串串鞭炮放響了。配上門前那紅紅的燈籠,還有一對對的對聯,真是絕配呀!但是?對聯和紅燈還有鞭炮是怎么來的呢?原來有一條傳說,我給你們講一講吧!從前有一個村莊,有很多人,但是自從來了一只怪獸,大只怪獸每一年的最后一天就要出來吃人,人們都很怕它。不過有一個人,他發現怪獸怕響聲和紅色的東西之后,發明了鞭炮,還有燈籠和對聯。挨家挨戶的給了大家。那只怪獸一來他們就開始放鞭炮,怪獸被嚇跑了。他跑來跑去又看到一個門兒上有紅色的東西,就嚇得無影無蹤了。故事講完了,你們知道鞭炮燈籠還有對聯的來歷了嗎?那你們知道不知道壓歲錢是怎么來的?關于壓歲錢還有一個小小的傳說:從前有一只怪物,他的名字叫歲,每一年的最后一天它都出來摸孩子額頭,然后孩子的頭就會很熱很熱直到變傻。一回有一個人發現了那只怪獸怕錢,就把這個方法告訴大家,果然歲一看到錢就跑了。
這就是春節??!
中華傳統節日勞動節(匯總20篇)篇七
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但我對春節情有獨鐘,因為春節意味著春天即將來臨,萬象更新。春節和其他節日一樣,有很多習俗,比如放煙花、放鞭炮、貼春聯今年的春節對我來說也很特別,這是我第一次在梅州外婆家過春節,而且我還學會了貼春聯。
除夕當天,我們都起得很早,大人們忙忙碌碌的,我和弟弟妹妹們在院子里玩。舅舅招呼我幫忙貼春聯,我和表弟趕忙跑過去。舅舅問我,知不知道春聯上下聯怎么貼。我仔細一看,兩張紅紙上分別寫著和順滿門有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門的左右兩邊怎么貼呢?從左往右念?還是從右往左念?我被難倒了。
你再看看這個!舅舅從旁邊抽出一張要短很多的紅紙,上面的字不是豎著寫的,是橫著寫的。新更象萬?舅舅,這個什么意思啊?我疑惑地問舅舅。哈哈,這叫橫聯,你從右邊往左邊念念看。萬象更新!我懂了,要從右邊往左邊念!我搶著回答。大表弟還是沒聽明白,在一旁不停地摸腦袋。舅舅接著說,古人寫字時習慣從右邊往左邊寫,現在很多人寫春聯也還是保留這習慣。我們面對大門,這橫幅是從右邊念起的,所以我們要把這副春聯的上聯貼在右手邊,下聯貼在左手邊。我和表弟都恍然大悟,原來貼春聯還有這么多學問呢!
我和表弟合作把對聯翻過來平整的放在地上,用刷子蘸上漿糊均勻地刷在對聯的四個角,舅舅把春聯工工整整地貼在大門上。上聯:和順滿門有百福,下聯:平安二字值千金!橫聯:萬象更新!我和表弟把貼好的春聯大聲讀了一遍。這時,外婆和舅媽都圍過來了,夸我們春聯貼得好。
新的一年,萬象更新!我相信每個人都會在這新的一年里努力進步,有新的收貨。我希望自己能好好練字,來年春節,我要貼上自己寫的春聯!
中華傳統節日勞動節(匯總20篇)篇八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在這天家家戶戶都貼春聯,包餃子,看春節聯歡晚會。
我們家在這天也非常熱鬧,一大早就看見奶奶和媽媽忙個不停,一會兒切菜切肉調餡,一會兒和面??匆娝麄冞@么忙,我也想加入,就說:“媽媽我也想加入你們。”媽媽笑著說:“長大了,是該學本領了,歡迎你加入我們?!蔽衣犕炅?,非常高興。
我坐在媽媽一旁,認真地看著包餃子的步驟。我模仿媽媽的樣子,一手拿著餃子皮,一手再用筷子夾一點餡,放在餃子皮上,一點一點地捏著,只見一個白球出現在我的眼前,奶奶和媽媽笑得合不攏嘴。就這樣,我專心致志地學著。
媽媽把捏好的餃子放到鍋里煮熟后,端到餐桌上,我迫不及待地嘗了一口,邊吃邊說:“真香!真好吃!”正當我吃得津津有味的時候,竟然吃出來一枚五角錢的硬幣,我想:看來牛年我要有好運啦!
中華傳統節日勞動節(匯總20篇)篇九
今天是大年三十,辭舊迎新,我們全家人聚在一起,準備過個陶陶樂樂的團圓年!
終于,大年三十的除夕大餐開始了。外婆辛辛苦苦地燒了一大桌菜,豐盛極了!有“年年有余”的魚,有“節節高升”的筍,有”路路順通”的藕,有“吉慶連連”的雞,有“勤勞愉快”的芹菜……。全家人圍坐在一起,歡聲笑語,其樂融融,多么愜意呀!
飯后,最激動人心的放煙花活動來臨了!“噼噼啪啪,噼噼啪啪……”、“嘩嘩啦啦,嘩嘩啦啦……”、“啪啪啪……,啪啪啪……。”,各種鞭炮聲在門前響起。美麗無比的煙花在空中綻放,像夜空中最亮的星星,像奇巧的七色花,短暫而絢爛,動人而難忘!我想變成一朵煙花,神奇而優美!
歲歲年年,年年歲歲,又是一歲一年,我也在不知不覺中又長大了一歲!新的一年即將到來,我希望自己更加獨立勇敢,堅強自信!
中華傳統節日勞動節(匯總20篇)篇十
動,喜歡奔跑在草地上。
——這就是我江雯婕。
在很多傳統節日中,有辭舊迎新的春節,大街小巷都是人的元宵節,牛郎織女的七夕節……而我最愛的節日是端午節。
喜歡它的原因有兩點。第一,因為它有個故事是這樣的:楚國有一位愛國詩人屈原,他很受秦王重視,同時也引起貴族弟子的嫉妒和陷害。使楚王不再重用,并且下放到很遠的地方。之后楚國被侵略了,他難過極了,便跳江自殺。人們很快知道了,漁夫紛紛去打撈屈原的尸體,可沒有找到。后來,人們怕屈原餓,就把米飯扔進江中。后來,人們又怕小魚把米飯吃了,就用竹筒把米飯包起來,這就是最早的粽子了。
下午,‘’一二一,一二一”一陣陣口號聲,我趕忙來到小河邊,人山人海,我只好擠進去,哇,是劃龍舟比賽。觀眾們紛紛加油,選手們也各不相讓,努力拼搏。啊,我竟然忘了,劃龍舟是慶祝端午節的活動。
端午節不僅有美味的粽子,還有精彩的劃龍舟比賽。這一天,我們每一個小孩子都萬分期待。我急切地盼望著今年的端午節快點到來。
過新年。
“辟哩啪啦”這時鞭炮聲四起。原來是過年了,我從床上跳起來,急忙忙穿好衣服來到樓下迎過年的喜悅。
我老過年可和這里大有不同。那里過年的習俗是吃有辣的年夜飯,
外加葉兒粑。你們想知道什么是葉兒粑嗎?葉兒粑就糯米被粑葉包起放到鍋里蒸,蒸完就是葉幾粑啦。
到了晚上,是煙花秀,我要快點吃完年夜飯才能看到完整的煙花秀?,F在煙花"秀開始了,只見那煙花五顏六色,千奇百怪,形狀圖案不知有幾個了。那些煙花有的像美國隊長的盾牌,有的像一顆正在閃爍的星星,還有的像是一位架著祥云的神仙……煙花秀停了,但是那都些好看的圖案已經被我記住了。
這就是我眼中的`過年,你又是怎么過的呢?
中華傳統節日勞動節(匯總20篇)篇十一
太陽剛剛露個頭兒,龍潭山人山人海。門口有賣甜滋滋的棉花糖的,有賣香噴噴的`茶葉蛋的,還有賣多種口味的粽子的。為什么這么早就人山人海呢?原來今天是農歷五月初五,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了!
端午節是我們傳統節日之一,據說是為了紀念屈原。屈原是愛國詩人,他寫了好多詩呢!
端午節的習俗也不少,登山就是其中之一。天剛微微亮,我們一家就穿好了運動服,套上了運動鞋,開車來到了龍潭山。我們一邊往山上爬一邊聊著天,很快我們就到了龍潭山的山頂。我向下看去,山下的人像小螞蟻一樣,還在陸陸續續往上攀登著,遠處的景色也美不勝收,絲帶似的江水蜿蜒曲折,一條條馬路上車水馬龍,四周群山環繞。
佩戴五彩繩和香包也是端午節習俗之一。山頂的小貨車里有各式各樣的香包和五彩繩??吹梦液徒憬阊刍潄y,每一個都那么精致,讓我們愛不釋手。最后,我們選了一樣的香包和五彩繩各自帶好,彩色的繩,叮當作響的鈴鐺,真是太可愛了!
端午節是一個傳統的節日,也是一個熱鬧的節日。端午節的粽香一直圍繞在我身邊,久久不散,讓人久久難忘!
中華傳統節日勞動節(匯總20篇)篇十二
元宵節到了,我們全家人開開心心地歡度節日。瞧,桌子上已經擺滿了許多好吃的,有香噴噴的烤雞,有新鮮的水果,還有美味的湯圓……真誘人?。?/p>
爸爸笑呵呵地說:“我們快吃吧?!?/p>
我想:就這么吃多沒意思,有了。我大喊:“停,我有一個想法,我們來比賽猜燈謎,猜對了就可以吃一個食物,大家覺得怎樣?”大家都說這個節目有意思,紛紛表示贊同。
我說:“一個人在屋里,是什么字?”
爺爺說:“口?!?/p>
“錯,還有一個人呢?”
奶奶說:“國。”
“錯!”
爸爸說:“囚?!?/p>
“對了?!?/p>
突然,我發現爸爸正拿著手機在查找答案。我說:“爸爸賴皮,不算!”
到我大顯身手了,爸爸問:“田中有草,是什么字?”
我說:“苗?!?/p>
“對了?!?/p>
爸爸又說了一個比較復雜的:“一月一日非今天。”
大家都在冥思苦想,我也不例外。過了一會兒,我大聲說道:“明。”這時,大家的掌聲響了起來。
我驕傲地夾了一個雞腿吃了起來,看著它們流口水的樣子,我說:“好了,大家都開始吃吧。”
在歡樂的笑聲中,我們度過了一個快樂的元宵節。
中華傳統節日勞動節(匯總20篇)篇十三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在我的腦海里,端午節有著豐富多彩的味道。
相傳,端午節跟我們的偉大詩人屈原有著密切的關系。屈原是當時因為自己的國家滅亡了,傷心過度,便抱著一塊大石頭跳江。人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都找不到他,又擔心河里的魚蝦吃它,所以才往江里投飯團。慢慢地,才演變成現在端午節吃粽子、劃龍舟等習俗。
在端午節的眾多習俗中,我最喜歡的還是還是吃粽子。這不,端午節一大早,媽媽就端出了熱氣騰騰的粽子。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粽子,以最快的速度剝開了它的外衣,仔細一看。粽葉下的糯米因為醬油的著色,變成了透明的褐色,中間還夾著一顆又大又咸的鴨蛋仁,讓人看完口水都流到了地上。我顧不得燙嘴的,一口咬下去,糯米在嘴里又燙又香又黏,讓人吃完后還想再吃。我這小饞貓,一下就吃了四五個。
端午節那天還會舉辦龍舟賽,這也是端午節最大的特色。吃完粽子,我們就趕緊往黃岡河飛奔過去。來到河邊一看,參加比賽的大概有四五條龍舟,每條龍舟上都坐滿了人。哨聲一響,龍舟上的選手立刻用力劃著槳,瞬間,龍舟像長了翅膀一樣,飛速向前駛去。鞭炮聲,鑼鼓聲霎時震耳欲聾。一條條龍舟,迎著洶涌澎湃的浪花,你追我趕,江面上不一會兒就劃出一條條長長的波紋。比賽場面真是令人忍不住拍手叫好!
美味的粽子,精彩的龍舟賽,美好的端午節,我到現在還念念不忘。
中華傳統節日勞動節(匯總20篇)篇十四
小朋友們,你知道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是什么節日嗎?對啦,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這天我們會賽龍舟、吃粽子,今天呀我就準備和媽媽一起學包粽子。
媽媽已經提前泡好了粽葉、糯米,還準備了一些其他配料。開始包粽子了,只見媽媽先拿起粽葉,兩頭向上一卷,就卷成了一個甜筒似的形狀,接著往里面裝糯米,再放入幾個紅棗,然后又放了一把糯米,用手輕輕壓一壓把表面鋪平,最后把粽葉折好用繩子捆緊后,一個可愛的三角形粽子就包好了??粗鴭寢屝性屏魉膭幼鳎倚闹邪蛋蒂潎@,媽媽真是太心靈手巧了,終于在媽媽的幫助下我也勉為其難地包好了一個。
包完粽子,我們開始煮粽子了,媽媽把粽子一個一個放進鍋里,水咕嘟咕嘟地冒著泡,好像在哼著小曲,大概一個小時后,香噴噴的粽子便煮好了。
聞著粽香,我早就饞得口水直流了,迫不及待地剝開粽葉,咬上一大口,糯米是香的,紅棗是甜的,香和甜的味道混在一起,十分可口。一旁媽媽還給我講起了故事,原來很久以前,有位愛國詩人屈原投江而死,百姓為了不讓屈原的尸體被魚蝦吃掉,所以在江里投下許多用竹葉包裹的米食,并且競相劃船希望找到屈原的尸體,后來人們為了紀念他,便約定成俗在五月初五吃粽子、劃龍舟,這就是端午節的由來。
吃著美味的粽子,聽著有趣的故事,我覺得這一天真是太有意義了!
中華傳統節日勞動節(匯總20篇)篇十五
中華傳統節日有很多,有春節,有元宵節,有清明節,有端午節等等。其中我最喜歡的便是端午節。
端午節即五月初五,其習俗內容豐富多彩,主要有賽龍舟、祭龍、采草藥、掛艾草、打午時水、洗草藥水、拜神祭祖、浸龍舟水、食粽、放紙龍、放紙鳶、拴五色絲線、佩香囊等習俗。
我們北方過端午節除了喝黃酒,掛五色絲線以外,還有吃粽子的習俗。你別看粽子小小的,但是它做起來可一點也不容易。它的做法是:先拿出泡好的葦葉,交叉成十字型,往里面放上泡好的糯米,用力擠壓包成四角形狀,再用一根細線把包好的粽子“五花大綁”。放籠子里蒸上幾十分鐘便有一陣陣的香氣撲鼻而來,讓人垂涎三尺。吃起來,那就別提有多美味了!
據說,在公元前278年,秦國的軍隊攻破了楚國的都城,而當時楚國的愛國人士屈原看見這破碎的家國,不甘被流放心里十分的難過,因此在寫下《懷沙》之后就投身汨羅江了。后來人們為了紀念屈原,不讓i屈原在江中受餓,因此用粽葉包糯米,投進江中……這就是端午節的由來。
聽了我的敘述,大家是否對端午節有了更多的認識呢?讓我們一起發揚中華文明,來學習更多的中華傳統知識吧!
中華傳統節日勞動節(匯總20篇)篇十六
“五月五,是端午。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倍宋绻澋搅?!爺爺給門上插艾草,爸爸帶我去看賽龍舟,媽媽給我買了精致的香袋。最讓我開心的還是吃上奶奶親手包的粽子。
我最愛的是火腿粽。一大早,奶奶就把糯米淘洗干凈,瀝干,倒上海鮮醬油,用筷子拌一拌。又把火腿肉切成條狀,放在倒了醬油的碗里。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我屏息凝視,盯著奶奶,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生怕錯過了哪個重要的環節。只見奶奶拿起粽葉,往內一卷,卷成漏斗型,接著用勺子放入少許糯米,又放進肉條,最后再加進一些糯米,用勺子輕輕往前壓,讓粽型前高后低。我疑惑地問奶奶:“奶奶,為什么不是把它壓平啊?”奶奶笑了笑:“這樣包出來的粽子四角分明,一點也不會漏米。”她一邊說一邊把粽葉翻過來,壓在糯米上,把多余的粽葉往兩邊一折,拿起粽繩繞了幾圈打了個活結。一個飽滿小巧的粽子就大功告成了。
我看了心癢癢,就拿起粽葉也來試一試。沒想到卻應了那句話“一看就會,一學就廢”。糯米一點也不聽話,一擠就“全體逃課”了,我試了幾次也沒成功。后來還是在奶奶手把手地指導下,才勉強做出個“粽樣”。
下午,奶奶把粽子放進鍋里去燒,那粽葉的清香飄出來,真讓人“口水直流三千尺”。過一會,粽子熟了,奶奶剝了一只粽子放在碗里,我咬了一小口,瞬間,舌尖就被醉倒了。糯米充分發揮了它的“特長”,火腿肉也非常配合,整個粽子軟而不爛,油而不膩,鮮味充滿了整個口腔,讓人吃了這口想那口。
端午吃粽子,不僅是對愛國詩人屈原的一種懷念,更是一種習俗,一種文化的代代傳承。
中華傳統節日勞動節(匯總20篇)篇十七
中國有很多傳統節日節日,有辭舊迎新的春節,有寄托哀思的清明節,有賽龍舟吃粽子的端午節……而我最喜歡的是闔家歡樂的中秋節。
關于中秋節,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呢!相傳一個叫嫦娥的女子,吃了王母娘娘給的仙藥,飛上了月球,從此與丈夫后羿天地相隔,這就是“嫦娥奔月”的故事。從此以后,人們有了在中秋節賞月,吃月餅的習俗,用來表達希望一家人團聚的美好愿望。
我非常喜歡吃月餅,最喜歡的是五仁餡的,因為它有堅果的香味,甜而不膩,非常好吃。
除此之外,我還喜歡中秋節猜燈謎呢,中秋節晚上,我和爸爸早早來到集市,集市上的花燈可真多呀!五顏六色,形態各異,每個花燈里面都有一個燈謎。我早已迫不及待了,但是因為太心急第一題就答錯了,爸爸說:“不要著急,慢慢來?!蔽椅×酥暗慕逃?,果然后面就“百發百中”了!
猜完燈謎回家的路上,我望著圓圓的月亮,心想:嫦娥姐姐在干什么呢?
中華傳統節日勞動節(匯總20篇)篇十八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p>
春節是一個繁忙的節日,要準備許多東西。春節要吃美味可口的餃子。
啊,餃子多么的美味!此味天上沒有,只有地上才有。白白的餃皮,新鮮的紅紅的肉,各種調料,只要它們一組合,就變成了美味的餃子。輕輕地咬上一口,簡直是太好吃了!
一開始,我還不會包餃子,自從媽媽教了我之后,我就開始包了。包餃子前要準備雪白的餃皮,新鮮的肉和干凈的水。
先把餃皮攤在手上,然后用勺子舀些肉餡放在餃皮上,接著用白白的手沾一下干凈的水,在餃皮的外圈涂上一層,最后把餃皮合上,要捏緊。
媽媽把我包好的餃子,放入燒開的水中。不一會兒,餃子便熟了。我聞到一種濃濃的香味,吃著自己包的餃子,口感棒極了!
春節,除了吃餃子,人們喜歡掛燈籠,貼對聯。
春節的習俗很多,春節是那么的忙碌,忙都忙不完。
中華傳統節日勞動節(匯總20篇)篇十九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边^了臘月,家家戶戶都放鞭炮、看春晚、吃團圓飯。如果你在街上散步你就會聽見時不時傳來噼里啪啦的聲音。這一家放完,下一家就放了起來,鞭炮聲此起彼伏,熱鬧極了。
放鞭炮是過年的一個習俗,過年還有一個傳說故事,相傳每年年底有一種怪獸,它頭上長觸角,尖牙利齒、兇猛異常,每到除夕便出來害人,人們苦不堪言。
后來大家想了一個辦法,放鞭炮、貼春聯,紅紅火火,熱熱鬧鬧的,年獸就被嚇跑了。
過年的習俗有很多,比如穿新衣、吃團圓飯,其中我最喜歡的習俗就是給長輩拜年收壓歲錢。
過年了,爸爸會開著車去親親家,我最愛的是去外婆家,外婆就很熱情的走出門來等我,外婆每一次給我的壓歲錢很多,我非常愛我的外婆。
我喜歡和姐姐一起去外婆家收壓歲錢。我喜歡春節,喜歡家人在一起開開心心的樣子。
中華傳統節日勞動節(匯總20篇)篇二十
五彩繩寓意著祈福納吉,有著辟邪的作用,而且還非常漂亮,這是我喜歡端午節的原因之一。一大早,我剛起床,就迫不及待地拿出了我心愛的五彩繩,戴在了手腕和腳腕上,我心想:既然五彩繩有祈福納吉的作用,那我就許個愿來試試吧!
許完愿后,我興高采烈地跑到姥姥那里,姥姥正在包粽子。吃粽子是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而且粽子還糯糯的,非常好吃。這是我喜歡端午節的另外一個原因。看著姥姥熟練的把粽葉錯開折疊成漏斗形狀,把米和紅棗放在里面,然后折疊粽葉,用馬蓮纏繞4-5圈,系上活扣。一個可愛的粽子就包好了。我羨慕的對姥姥說:“姥姥,您教教我包粽子吧!”姥姥笑著對我說:“好呀,但是包起來可沒有你想象的那么簡單哦!”我模仿著姥姥的樣子包了起來,可是怎么也包不好,里面的食材都從縫隙里流了出來。我就偏不信邪,“事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努力就一定會成功的。果然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我不厭其煩的嘗試下,終于包好了一個胖胖的粽子。我還在上面做了記號,等蒸好了,我要親口把它吃掉。經過二個多小時的蒸煮,粽子的香味飄進了屋子里,終于出鍋嘍,我迫不及待的拿出了我親手包的粽子,撥開葉子,一個白胖胖的小娃娃呈現在眼前,我“啊嗚”一口,咬上去,“好甜呀,都甜到心里去了。”我美滋滋地說。
我一邊吃著香甜的粽子,一邊自言自語地說:“就差一個劃龍舟了,要是能去劃龍舟……”這時,爸爸走過來問我:“為什么中華傳統節日這么多,唯獨只有端午節和一個人聯系到了一起?”我絞盡腦汁也沒想出來,一臉疑惑。于是,爸爸給我講了一個故事:屈原費勁心思想救楚國人民于戰爭帶來的水深火熱之中,但最終因排擠和陷害未能挽救楚國滅亡,他傷心欲絕,憤然投江。那些深受屈原關心愛戴的人民,為了懷念屈原,便將端午節的習俗就流傳了下來?!肮澐侄宋缱哉l言、萬古傳聞為屈原”這首古詩就由此而來。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只有那些真正愛國為民、甚至為國家付出生命的人,才能被人們永遠流傳。我不禁想到了最近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那些在國慶閱兵上的抗戰老兵、還有被國家授予“共和國勛章”的英雄,他們也是值得我們尊敬的人。即便我不能向他們那樣奮戰在一線,但是我也要做一個像梁啟超《少年中國說》中那樣一個有愛國情懷的少年。
這個端午節我不僅收獲了快樂,還收獲了家國情懷。一顆愛國的種子在我心里生根發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