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閱讀優秀作文,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寫作技巧和表達方式。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優秀作文范文,供大家參考學習。
地下河一日游(優秀21篇)篇一
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道參觀5a景點―――連州地下河,我感到很高興,我叫鄧琳,大家可以叫我阿琳。
連州地下河位于粵桂湘三省交界的崇山峻嶺之中,是一個亞熱帶喀斯特地貌的典型巨型天然石灰巖溶洞。經地質學家分析,該溶洞是因2億年前的地殼運動而形成。
地下河一日游(優秀21篇)篇二
連州位于廣東省的西北部,連州地下河在連州市以北25公里的東陂鎮管轄區內,距廣州約250公里,是華南亞熱帶喀斯特地貌的典型洞穴。它以其神秘、瑰麗的石鐘乳及洞穴暗河而蜚聲中外,有“廣東地下第一和河”之稱。連州人1986年初探地下河,1988年營造成景區,正式對外開放。現被評為國家4a級景區。下面我先為大家介紹一下喀斯特地貌學名由來,大家請集中注意力聽我講解!
(問:請解釋喀斯特地貌這個地質學名詞的來歷。)。
喀斯特地貌是水對可溶性巖石進行以化學溶蝕作用為主而形成的地貌。喀斯特是南拉斯夫西北部伊斯的利亞半島的石灰巖高原的地名。19世紀末,南拉斯夫學者司威杰首先對該地區進行研究,并借用“喀斯特”一詞作為石灰巖地區一系列作用過程的現象的總稱。1966年我國第二次喀斯特學術會建議將“喀斯特”一詞改為“巖溶”。所以,“喀斯特地貌”亦稱“巖溶地貌”。
(問:連州地下河為什么堪稱嶺南一絕?)。
連州地下河溶洞上下共分三層,可供游覽面積大6萬平方米,游覽的景點分陸路和水路兩部分,陸路為溶洞,水路為地下河。水陸兼備的連州地下河,以其恢宏的氣勢、壯麗的景觀和獨特的組合,堪稱“嶺南一絕”。
游客們,我們首先游覽陸地層,現在請各位向洞口望去,洞口正中那根石鐘乳就好像龍的舌頭卷起來,我們將這幅境稱為“玉龍卷舌”。我們這個洞與其他巖洞的不同之處就是空氣比較清新,原因就在于兩個巖洞相通,而且空間高,跨度大;而前方這根石柱剛好把洞頂支撐起來,被稱為“一柱擎天”,有些游客又稱它為孫悟空的金箍棒“定海神針”。游客們,在我們眼前這根石筍,是陸地層最高、最大、最美麗的石筍,它的形狀猶如一只分開的五指手掌,所以稱為“巴西仙人掌”。
現在我們來到第三層景觀,這幅石幔形似瀑布,取名“天然瀑布”。前方這座拱橋雖然是人工塑造,但它的獨特之處是兩邊護欄全部是用漢白玉石砌成的,經過這座拱橋心靈就能得到凈化,我們為這座橋取名仙人橋或鵲橋。請各位向下觀望,這幅梯田景觀我們稱其為“田園風光”。
(問:連州地下河景區陸地層中,哪個景觀是反映與當地有關歷史文化名人的?請簡要介紹。)。
游客們,前方的這個景觀是“禹錫吟詩”,是為了紀念劉禹錫對連州文化歷史的貢獻而命名的。被唐人譽為“詩豪”的劉禹錫,在任連州刺史的四年半時間里,重視教育,激勵后學,筆耕不輟,共寫詩73首,文章24篇,對連州文化的發展影響深遠。特別是《送曹璩歸越中舊隱并引》一詩中,因“剡中若問連州事,惟有千山畫不如”有“連州”兩字,更深得連州人的喜愛。
(問:請介紹連州地下河景區水路的旅游環境條件。)。
各位游客,觀賞完美麗的陸地層,我們現在就開始游覽地下河了。地下河景區名副其實的“地下河”水路,隱臥在溶洞的最底層,全程1500米,坐游船經過香蕉峽、蓮花峽、龍門峽三峽,要25分鐘才能到達出口處。地下河空氣清新,水面平靜,流速緩慢,水深1―7米,河面寬度4―10米,均可容納兩艘游艇同時并進。洞內氣溫常年保持在18―22度左右,冬暖夏涼,是一個旅游避暑勝地。
(問:請問連州地下河沿岸的巖溶地貌形態主要有哪幾類?請列舉其中著名的擬態景觀名稱。)。
沿河兩岸布滿了石鐘乳、石筍、石幔、石花等。這里著名的擬態景觀有:雙龍戲珠、飛象過河、龍鱷相斗、海獅迎賓、倒掛蓮花、馬良神筆、金雞報曉、圣誕老人、萬噸巨輪等,下面我就帶領大家一一游覽!
請各位向右邊望去,這只神采飛揚的獅子在熱情地迎接我們,這幅景就是海獅迎賓。各位請向上看,這就是地下河最大的.一朵“倒掛蓮花”,這個巖洞被稱為“蓮花巖”。前方這根鐘乳石是地下河最高最大的鐘乳石,它高達10米,形狀想一位巨形的“壽星公”,外國游客稱它為“圣誕老人”,這根鐘乳石是地下河的標志。
地下河是經過七曲十四彎,沿途有三道窄處,稱之為“三峽”。現在我們已經到達第一個峽“香蕉峽”。在我們眼前的這根石鐘乳被稱為“馬良神筆”。請各位向左邊前方望去,那里左右兩邊各有一條龍,中間有一粒白玉珠,這幅景就是“雙龍戲珠”。看前面這幅景,它就是地下河的無價之寶“金雞報曉”。游客們,不知不覺我們就來到第二個峽“蓮花峽”了,左邊望去,到處都是石花,這些都很像蓮花,所以就稱為“蓮花山”。這幅是飛象過河,這邊是小鳥吃蟲。我們現在已經來到第三個峽“龍門峽”,龍門峽是兩個巖洞中間的交界處,所以這里的客氣顯得特別清新涼爽。大家看這條兇猛的鱷魚,張大嘴巴,它左邊的龍張口吐舌,好像要把鱷魚吞掉,這就是“龍鱷相斗”。右邊這幅懸巖壁就好像一艘萬噸巨輪。游客們,地下河的游覽快要結束了,請看左邊上方,那大大小小的鐘乳石筍就好像一群仙人,名為“群仙送客”,仙人們熱情的出來歡送大家呢!
地下河一日游(優秀21篇)篇三
連州地下河位于連州市區北面25公里處的東陂鎮,隱沒在大口巖溶洞中。連州地下河形成于2億年前的地殼運動,地質年代是海底下溶洞由于地殼運動的抬升,形成地上溶洞,是一個亞熱帶喀斯特地貌溶洞暗河景觀,最大的特點是溶洞和地下河,上下共分為三層。其游覽面積達6萬平方米,溶洞最高處為47.8米,最寬處為53.6米,洞內四季氣溫保持在18℃左右,空氣清新,冬暖夏涼,是旅游避暑的圣地。天然的洞口寬敝雄偉,置身其中,一種“別有洞天”的感覺油然而生。
連州地下河是國內罕見的溶洞奇景,更是古城連州旅游的龍頭品牌,清遠市連州愛地旅游發展有限公司自創建景區,先后6000多萬元對景區進行改造,愛地旅游公司董事總經理焦德強強調連州地下河重點主要在人性化建設、服務細節和生態化上,預計投入近1000萬元。焦德強認為,當前旅游的發展,使游客不單單在于要求能享受到美的景觀,更重要的需求是有一個舒暢的心情和一種歸于自然的氛圍。因此,景區將著重從這方面入手:建立一個全方位的“旅游導向系統”,凡游客進入景區,即可通過該系統了解景點布局、導游服務、購物和休閑等信息,體現人性化;進一步完善投資500多萬元建成的游客中心設施,提供更舒適的咨詢、娛樂、購物、醫護等服務,體現細節化;繼續深入做好世界級瀕危植物報春苣苔的保護和科研工作,計劃建造報春苣苔科普館,體現生態化;請專人重新撰寫導游詞,增添知識性、趣味性,使內容更簡潔但信息更豐富,體現科普性。同時景區還將深化燈光、安全設備、停車場、游步道和導游服務等軟硬件建設。于成功創建成為清遠第二家國家aaaa級景區,先后獲得“中國生態旅游示范區實驗基地”和“中國洞河奇觀”榮譽。
國家宣布對國內景區進行5a級景區評定后,公司第一時間組建了創建國家aaaaa景區工作小組,在原先優良基礎上,更突出人性化建設,更注重服務細節化,更凸顯生態化,打造成一個“重細節、重文化、重生態、重人本”的國家aaaaa景區。
9月6日,國家旅游局在北京為新評定的9家國家5a級旅游景區及1家5a級旅游景區(擴展部分)授牌。廣東省清遠市連州地下河旅游景區成功入選。成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清遠唯一一個國家5a級景區。
地下河一日游(優秀21篇)篇四
連州地下河是一個亞熱帶喀斯特地貌的典型巨型天然石灰巖溶洞。在可游覽面積達60000平方米。最高處為47.8米,最寬處為53.6米,洞內四季氣溫保持在18℃左右,空氣清新,冬暖夏涼,是旅游避暑的圣地。在陸地層順著曲折起落的石徑邊走邊看,可以欣賞到形態各異的鐘乳石景,有“彌勒佛”、“關公”、“孟姜女”。
頗具特色的是“仙人神田”,只見層層鐘乳石如梯田般蜿蜒分布“仙人河”兩岸,曲折優美,景像有點類似四川省的黃龍。之后下到底層,一條暗河向山洞深處延伸,不見盡頭。乘上小船沿暗河向前行進,河道蜿蜒曲折,時而開闊,時而狹窄,最窄處僅1.6米,頭頂上的鐘乳石伸手可及。沿途會經過香蕉峽、蓮花峽、龍門峽三處峽谷,兩岸的鐘乳石景千姿百態,有的如瀑布橫空,有的如山林郁莽,有的如飛鳥走獸。整個過程,游船將行進1500米,穿越四座山峰。
地下河一日游(優秀21篇)篇五
連州地下河位于歷史文化古城連州市東北26公里處,在粵桂湘三省交界的崇山峻嶺之中,是一個亞熱帶喀斯特地貌的典型巨型天然石灰巖溶洞。經地質學家分析,該溶洞是因2億年前的地殼運動而形成,現在可游覽面積達60000平方米。最高處為47.8米,最寬處為53.6米,洞內空氣清新,冬暖夏涼,是旅游避暑的圣地。
連州石鐘乳自古出名,據《連州志》記載,唐代文學家劉禹錫8復出任連州刺史時在《連州刺史廳壁記》中贊美連州的石鐘乳:“山秀而高、靈液漉,故石鐘乳為天下甲,歲貢三百珠。”歷代地方官都把石鐘乳作為進貢朝廷的物品。
連州地下河溶洞,上下共分三層,全長1860米,最高處47.8米,最寬處53.6米,可供游覽面積達4.3萬平方米。洞內四季氣溫常年保持在18℃左右,濕度96%-98%,含氧量為21.4%-21.6%,二氧化碳含量在0.01%-0.019%之間,空氣新鮮,冬暖夏涼。地下暗河位于下層,水流由北向南,蜿蜒曲折十八彎,經過三個美麗的峽谷:“龍門峽”、“蓮花峽”、“香蕉峽”,全長1400米。它穿過四座山頭的底部,河道水面平靜,流速緩慢,最寬處有10米,最窄處僅1.6米,水深1-7米,沿河兩岸布滿石鐘乳、石英、石柱、石花、石幔等,形態萬千,有飛象過河、小鳥啄蟲、八仙過海、獅子座蓮、地下龍宮、海獅迎賓等石景。而陸地第二層和第三層則有佛光普照、東陂馬蹄、關公神像、巴西仙人掌、南天門、連州州漢白玉鵲橋、恐龍化石、孟姜女哭長城、仙人洞、伊甸園等景點,絢麗多彩,令人留連忘返。許多游客在此留下贊美的詩篇,如著名詩人楊應彬題詩:“淵明風骨王維韻,盡人連州一洞天。如此江山即上界,何須世外覓桃源。”著名作家秦牧1988年5月游覽地下河后,有感而發寫下游記《神秘瑰麗的地下河》。
古往今來,連州地下河一帶一直是附近大洞村人炎夏避暑和孩童們游戲之所,但誰都不知在洞的深處隱藏著一條長長的地下暗河。據地質學考察,大約兩億年多年前,連州地下河所在地是一片汪洋大海,后來隨地殼運動變化,海底上升為陸地。第二個地殼穩定期時,這里發生大規模的崩塌,從而形成現在的洞穴。
地下河一日游(優秀21篇)篇六
寒假已經開始了,我肯定要去玩了。從廣東回湖南的路上,我們來到了美麗奇妙的連州地下河,探索了這個神奇的洞穴。
這次我們決定回家一路玩,讓我很興奮。我們第一次來到連州的地下河。我們一進去,前面就有一個巨大的山洞。我慢慢走進去,感覺有點害怕,好像被一個巨大的怪物吞噬了。我小心翼翼的爬上樓梯,眼前有一縷光線,越來越亮。原來是山洞里的燈!五顏六色的燈光打在乳白色的石頭上,給洞穴增添了一點神秘。一個解說員的姐姐出現在我們面前,會帶我們去觀光。
里面的石頭很奇怪。第一個是動物世界。每一塊的形狀都像動物,有些像大象,有些像兔子,有些像烏龜...之后我們也看到了更慘的,龍和鱷魚互相廝殺,飛起如河,金雞報曉,神龜加持,等等。通過這次對洞穴的參觀,我也了解了一些關于鐘乳石的知識,大致分為鐘乳石、石筍和石柱。因為鐘乳石常年不停的滴水,水中的礦物質沉淀下來,石筍會隨著時間慢慢長大,然后連在一起形成石柱。
最后,我們乘船游回地下河的`出口。大自然真的配得上創造神奇風景的鬼斧神工。
地下河一日游(優秀21篇)篇七
下午好游客們,今天由我帶領大家游覽連州地下河!
連州位于廣東省的西北部,連州地下河在連州市以北25公里的東陂鎮管轄區內,距廣州約250公里,是華南亞熱帶喀斯特地貌的典型洞穴。它以其神秘、瑰麗的石鐘乳及洞穴暗河而蜚聲中外,有“廣東地下第一和河”之稱。連州人1986年初探地下河,1988年營造成景區,正式對外開放。現被評為國家4a級景區。下面我先為大家介紹一下喀斯特地貌學名由來!
喀斯特地貌是水對可溶性巖石進行以化學溶蝕作用為主而形成的地貌。喀斯特是南拉斯夫西北部伊斯的利亞半島的石灰巖高原的地名。19世紀末,南拉斯夫學者司威杰首先對該地區進行研究,并借用“喀斯特”一詞作為石灰巖地區一系列作用過程的現象的總稱。1966年我國第二次喀斯特學術會建議將“喀斯特”一詞改為“巖溶”。所以,“喀斯特地貌”亦稱“巖溶地貌”。
連州地下河溶洞上下共分三層,可供游覽面積大6萬平方米,游覽的景點分陸路和水路兩部分,陸路為溶洞,水路為地下河。水陸兼備的連州地下河,以其恢宏的氣勢、壯麗的景觀和獨特的組合,堪稱“嶺南一絕”。
游客們,我們首先游覽陸地層,現在請各位向洞口望去,洞口正中那根石鐘乳就好像龍的舌頭卷起來,我們將這幅境稱為“玉龍卷舌”。我們這個洞與其他巖洞的不同之處就是空氣比較清新,原因就在于兩個巖洞相通,而且空間高,跨度大;而前方這根石柱剛好把洞頂支撐起來,被稱為“一柱擎天”,有些游客又稱它為孫悟空的金箍棒“定海神針”。游客們,在我們眼前這根石筍,是陸地層最高、最大、最美麗的石筍,它的形狀猶如一只分開的五指手掌,所以稱為“巴西仙人掌”。
現在我們來到第三層景觀,這幅石幔形似瀑布,取名“天然瀑布”。前方這座拱橋雖然是人工塑造,但它的獨特之處是兩邊護欄全部是用漢白玉石砌成的,經過這座拱橋心靈就能得到凈化,我們為這座橋取名仙人橋或鵲橋。請各位向下觀望,這幅梯田景觀我們稱其為“田園風光”。
游客們,前方的這個景觀是“禹錫吟詩”,是為了紀念劉禹錫對連州文化歷史的貢獻而命名的。被唐人譽為“詩豪”的劉禹錫,在任連州刺史的四年半時間里,重視教育,激勵后學,筆耕不輟,共寫詩73首,文章24篇,對連州文化的發展影響深遠。特別是《送曹璩歸越中舊隱并引》一詩中,因“剡中若問連州事,惟有千山畫不如”有“連州”兩字,更深得連州人的喜愛。
各位游客,觀賞完美麗的陸地層,我們現在就開始游覽地下河了。地下河景區名副其實的“地下河”水路,隱臥在溶洞的最底層,全程1500米,坐游船經過香蕉峽、蓮花峽、龍門峽三峽,要25分鐘才能到達出口處。地下河空氣清新,水面平靜,流速緩慢,水深1—7米,河面寬度4—10米,均可容納兩艘游艇同時并進。洞內氣溫常年保持在18—22度左右,冬暖夏涼,是一個旅游避暑勝地。
沿河兩岸布滿了石鐘乳、石筍、石幔、石花等。這里著名的擬態景觀有:雙龍戲珠、飛象過河、龍鱷相斗、海獅迎賓、倒掛蓮花、馬良神筆、金雞報曉、圣誕老人、萬噸巨輪等,下面我就帶領大家一一游覽!
請各位向右邊望去,這只神采飛揚的獅子在熱情地迎接我們,這幅景就是海獅迎賓。各位請向上看,這就是地下河最大的一朵“倒掛蓮花”,這個巖洞被稱為“蓮花巖”。前方這根鐘乳石是地下河最高最大的鐘乳石,它高達10米,形狀想一位巨形的“壽星公”,外國游客稱它為“圣誕老人”,這根鐘乳石是地下河的標志。
地下河是經過七曲十四彎,沿途有三道窄處,稱之為“三峽”。現在我們已經到達第一個峽“香蕉峽”。在我們眼前的這根石鐘乳被稱為“馬良神筆”。請各位向左邊前方望去,那里左右兩邊各有一條龍,中間有一粒白玉珠,這幅景就是“雙龍戲珠”。看前面這幅景,它就是地下河的無價之寶“金雞報曉”。游客們,不知不覺我們就來到第二個峽“蓮花峽”了,左邊望去,到處都是石花,這些都很像蓮花,所以就稱為“蓮花山”。這幅是飛象過河,這邊是小鳥吃蟲。我們現在已經來到第三個峽“龍門峽”,龍門峽是兩個巖洞中間的交界處,所以這里的客氣顯得特別清新涼爽。大家看這條兇猛的鱷魚,張大嘴巴,它左邊的龍張口吐舌,好像要把鱷魚吞掉,這就是“龍鱷相斗”。右邊這幅懸巖壁就好像一艘萬噸巨輪。游客們,地下河的游覽快要結束了,請看左邊上方,那大大小小的鐘乳石筍就好像一群仙人,名為“群仙送客”,仙人們熱情的出來歡送大家呢!
各位游客,今天的連州地下河游覽就結束了,感謝大家的支持!
地下河一日游(優秀21篇)篇八
連州地下河位于歷史文化古城連州東北26公里處。它是一個典型的巨型天然石灰巖洞,具有亞熱帶喀斯特地貌。據地質學家分析,溶洞是2億年前地殼運動形成的,現在旅游面積6萬平方米。最高點47.8米,最寬點53.6米,洞內空氣清新,冬暖夏涼。它是旅游和暑假的圣地。
連州鐘乳石自古聞名。據《連州志》記載,唐代文學家劉禹錫于8回來擔任連州刺史時,曾在《連州刺史壁》中稱贊連州鐘乳石:“山美水高,靈水靈,鐘乳石天下第一,三百歲珍珠。”歷代地方官員都用鐘乳石來祭奠朝廷。
連州地下河洞分三層,全長1860米,最高點47.8米,最寬點53.6米,面積4.3萬平米。洞內溫度常年保持在18℃左右,濕度96%-98%,含氧量21.4%—21.6%,二氧化碳含量為0.01%—0.019%,空氣清新,冬暖夏涼。地下河位于下層,水流由北向南,蜿蜒曲折,穿過三個美麗的峽谷:“龍門峽”、“蓮花峽”、“香蕉峽”,全長1400米。它穿過四座山的底部。河水表面平靜,流速緩慢。最寬點10米,最窄點只有1米。6米,水深1-7米,沿河兩岸布滿了鐘乳石、應時、石柱、石花、石簾等。,形狀各異,如飛象過江、鳥啄蟲、八仙過海、獅子座蓮花、地下龍宮、海獅迎賓等。土地二、三層有佛光、董培馬蹄鐵、關公雕像、巴西仙人掌、南天門、連州白玉鵲橋、恐龍化石、孟姜女哭長城、仙洞、伊甸園等景點。,豐富多彩,令人難忘。很多游客都在這里留下了贊美詩,比如著名詩人楊迎賓的題詞:“人山人海,天有洞。”那么,當山川是上界的時候,為什么一定要找到天堂呢?1988年5月游覽地下河后,著名作家秦牧寫了一篇游記《神秘而壯麗的地下河》。
古往今來,連州的地下河一直是附近大東村的人們避暑和帶孩子玩游戲的地方,但沒人知道洞穴深處隱藏著一條長長的地下河。據地質調查,大約2億年前,連州地下河位于茫茫大海中,然后隨著地殼運動的變化,海底上升到陸地。在地殼穩定的第二個時期,這里發生了大規模的崩塌,從而形成了現在的洞穴。
地下河一日游(優秀21篇)篇九
連州地下河位于歷史文化古城連州以北26公里處的東陂鎮大洞村境內,是一處巧奪天工的亞熱帶喀斯特地貌的典型巨型天然石灰巖溶洞,因為洞口廣闊,仿佛一個大嘴巴,所以當地居民稱之為大口巖。1986年初探,1988年正式對外開放。它以其神秘瑰麗的石鐘乳及洞穴暗河而馳名中外。洞中有洞、洞中有橋、洞中有河、洞中有瀑布是連州地下河的四大絕景。連州石鐘乳自古出名,據《連州志》記載,唐代文學家劉禹錫820x年復出任連州刺史時在《連州刺史廳壁記》中贊美連州的石鐘乳:“山秀而高、靈液漉,故石鐘乳為天下甲,歲貢三百珠。”歷代地方官都把石鐘乳作為進貢朝廷的物品。
古往今來,連州地下河一帶一直是附近大洞村人炎夏避暑和孩童們游戲之所,但誰都不知在洞的深處隱藏著一條長長的地下暗河。據地質學考察,大約兩億年多年前,連州地下河所在地是一片x大海,后來隨地殼運動變化,海底上升為陸地。第二個地殼穩定期時,這里發生大規模的崩塌,從而形成如今的洞穴。
連州地下河位于歷史文化古城連州市東北26公里處,在粵桂湘三省交界的崇山峻嶺之中,是一個亞熱帶喀斯特地貌的典型巨型天然石灰巖溶洞。經地質學家分析,該溶洞是因2億年前的地殼運動而形成,如今可游覽面積達45000平方米。最高處為47.8米,最寬處為53.6米,洞內四季氣溫保持在18℃左右,空氣清新,冬暖夏涼,是旅游避暑的圣地。
地下河一日游(優秀21篇)篇十
寒假開始了,我定是要去游玩的。在從廣東返回湖南的途中,我們來到了既美麗又奇妙的連州地下河,探索了這神奇的溶洞。
這次,我們決定邊返鄉邊一路游玩,這令我十分的興奮。我們首先來到了連州地下河,一進去,我們眼前就是一個碩大的溶洞,我緩慢的走進里面,有一絲絲害怕,似乎被一只巨大無比的怪物給吞噬了。我小心翼翼的爬過階梯,眼前透出一絲光芒,越來越亮,越來越亮,原來是洞內的燈光啊!五顏六色的燈光打在乳石上,為溶洞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一位講解員姐姐出現在我們面前,將由她帶領我們去游覽觀光。
里面的石頭奇形怪狀,第一個是動物世界,一塊塊的形狀像一只只動物,有的像大象,有的像兔子,有的像烏龜……之后我們還看見了南天門、龍鱷相斗、飛象過河、金雞報曉、神龜賜福等等。通過這次參觀溶洞,我還了解了一些關于鐘乳石的知識,鐘乳石大概分為“石鐘乳”、“石筍”、“石柱”。由于“石鐘乳”常年不斷有水滴下來,水中的礦物質發生沉淀,日積月累就會形成石筍慢慢向上生長,然后它們就會連接在一起,形成石柱。
最后,我們還坐船,從地下河游回了出口。大自然真不愧是鬼斧神工創造出一個個神奇的景物。
地下河一日游(優秀21篇)篇十一
之后下到底層,一條暗河向山洞深處延伸,不見盡頭。乘上小船沿暗河向前行進,河道蜿蜒曲折,時而開闊,時而狹窄,最窄處僅1.6米,頭頂上的鐘乳石伸手可及。沿途會經過香蕉峽、蓮花峽、龍門峽三處峽谷,兩岸的`鐘乳石景千姿百態,有的如瀑布橫空,有的如山林郁莽,有的如飛鳥走獸。整個過程,游船將行進1500米,穿越四座山峰。
地下河一日游(優秀21篇)篇十二
連州地下河位于歷史文化古城連州市東北26公里處,在粵桂湘三省交界的崇山峻嶺之中,是一個亞熱帶喀斯特地貌的典型巨型天然石灰巖溶洞。經地質學家分析,該溶洞是因2億年前的地殼運動而形成,現在可游覽面積達60000平方米。最高處為47.8米,最寬處為53.6米,洞內空氣清新,冬暖夏涼,是旅游避暑的圣地。
連州石鐘乳自古出名,據《連州志》記載,唐代文學家劉禹錫820___年復出任連州刺史時在《連州刺史廳壁記》中贊美連州的石鐘乳:“山秀而高、靈液漉,故石鐘乳為天下甲,歲貢三百珠。”歷代地方官都把石鐘乳作為進貢朝廷的物品。
連州地下河溶洞,上下共分三層,全長1860米,最高處47.8米,最寬處53.6米,可供游覽面積達4.3萬平方米。洞內四季氣溫常年保持在18℃左右,濕度96%-98%,含氧量為21.4%-21.6%,二氧化碳含量在0.01%-0.019%之間,空氣新鮮,冬暖夏涼。地下暗河位于下層,水流由北向南,蜿蜒曲折十八彎,經過三個美麗的峽谷:“龍門峽”、“蓮花峽”、“香蕉峽”,全長1400米。它穿過四座山頭的底部,河道水面平靜,流速緩慢,最寬處有10米,最窄處僅1.6米,水深1-7米,沿河兩岸布滿石鐘乳、石英、石柱、石花、石幔等,形態萬千,有飛象過河、小鳥啄蟲、八仙過海、獅子座蓮、地下龍宮、海獅迎賓等石景。而陸地第二層和第三層則有佛光普照、東陂馬蹄、關公神像、巴西仙人掌、南天門、連州州漢白玉鵲橋、恐龍化石、孟姜女哭長城、仙人洞、伊甸園等景點,絢麗多彩,令人留連忘返。許多游客在此留下贊美的詩篇,如著名詩人楊應彬題詩:“淵明風骨王維韻,盡人連州一洞天。如此江山即上界,何須世外覓桃源。”著名作家秦牧1988年5月游覽地下河后,有感而發寫下游記《神秘瑰麗的地下河》。
古往今來,連州地下河一帶一直是附近大洞村人炎夏避暑和孩童們游戲之所,但誰都不知在洞的深處隱藏著一條長長的地下暗河。據地質學考察,大約兩億年多年前,連州地下河所在地是一片汪洋大海,后來隨地殼運動變化,海底上升為陸地。第二個地殼穩定期時,這里發生大規模的崩塌,從而形成現在的洞穴。
地下河一日游(優秀21篇)篇十三
連州地下河,上下共分三層,全長1860米,最高處47.8米,最寬處53.6米,可供游覽面積達6萬平方米。洞內四季氣溫常年保持在18℃左右,濕度96%-98%,含氧量為21.4%-21.6%,二氧化碳含量在0.01%-0.019%之間,空氣新鮮,冬暖夏涼。地下暗河位于下層,水流由北向南,蜿蜒曲折十八彎,經過三個美麗的峽谷:“龍門峽”、“蓮花峽”、“香蕉峽”,全長1500米。它穿過四座山頭的底部,河道水面平靜,流速緩慢,最寬處有10米,最窄處僅1.6米,水深1-7米,沿河兩岸布滿石鐘乳、石英、石柱、石花、石幔等,形態萬千,有飛象過河、小鳥啄蟲、八仙過海、獅子座蓮、地下龍宮、海獅迎賓等石景。而陸地第二層和第三層則有佛光普照、東陂馬蹄、關公神像、巴西仙人掌、南天門、連州州漢白玉鵲橋、恐龍化石、孟姜女哭長城、仙人洞、伊甸園等景點,絢麗多彩,令人流連忘返。許多游客在此留下贊美的詩篇,如著名詩人楊應彬題詩:“淵明風骨王維韻,盡人連州一洞天。如此江山即上界,何須世外覓桃源。”著名作家秦牧1988年5月游覽地下河后,有感而發寫下游記《神秘瑰麗的地下河》。
湟川三峽位于連州市區南面,是珠江流域北江水系的主要支流,起源于星子紅巖山,流經連州、陽山、英德,在連江口匯入北江。清朝知州林華皖說“連峽之珠,瑰異卓絕,歷相九州名勝,罕有倫比,惟有巫山巫峽可與同觀。”古時連峽,又稱湟川三峽,由龍泉峽、楞伽峽、羊跳峽三道雄峽峙立。【羊跳峽】連江各峽中最短最窄的一個峽,長不足一公里,岸寬僅30余米,驚羊可一跳而過。傳說有一只山羊居住在順流而下的江水右邊,每天必須跳到左邊的山上吃草。有一天,當它跳過峽谷時,一聲巨響,山崖塌落。山羊無法再跳回家里,便天天站在左邊的山頭上,年復一年化為一尊石像。相傳左邊山上那很像山羊的石頭,便是當年渴盼回家的山羊。所以這里稱為羊跳峽。由于峽谷窄,峽內無云水自陰。這里江水深綠,江流平緩水面如鏡,怪石嶙峋,岸壁似開若合。船只駛過,感覺中似乎有隨時被兩壁夾住吞噬之險。站在船頭仰望,屋檐似的峽壁上,垂吊著天工神雕的石鐘乳,形態萬千。加上一道道瀑布飛瀉而下,聲如奔雷,激喘翻騰,珠璣四射,水道迷蒙,確有“疑似江上堆銀雪,白浪跳珠亂入船”的意境。【仙女峽】這里河道險窄,灣急水深,兩岸崖壁奇異。有一處如刀切般平,壁中忽吐一大石,形似龍頭。石中吐出瀑布,懸空直瀉落河,終年不斷,龍泉峽因而得名。當河風輕拂,水花散為雨霧,在斜陽的照射下,霧中的崖壁五彩繽紛,忽濃忽淡,變幻無窮。龍潭古鎮度假區將建設成為最具有特色的旅游景區品牌,以觀光為主,同時具有休閑、度假、娛樂、生態旅游、文化傳播、自然保護等多種功能,并設立夜游湟川三峽和瑤族篝火晚會項目,甚至是簡單而廣博的連州博物館,星級酒店等集多種休閑活動,為游客提供更多休閑娛樂選擇的一個旅游度假區。成為粵北乃至廣東的一個具有知名品牌的生態旅游區,全面完善基礎設施和旅游設施,創造文明、清新、優異、舒適的旅游環境,把生態和旅游融入人們的生活中。使得龍潭度假區與陽朔西街、麗江古城、鳳凰古城既有相同的元素又有大不同的元素,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度假區的用地布局、道路形式、建筑群關系等都體現了“隱”的概念,不與山水爭鋒,一切都順應自然,歸于自然。以突出一個以“生態”為主,以“水”為主的旅游度假區。
地下河一日游(優秀21篇)篇十四
“六一”兒童節到了!我、媽媽、爸爸、姐姐和妹妹一起到蘭溪地下長河去玩。接下來,我要帶著大家一起到地下長河里去逛一逛了!
我們先坐著船進入山洞,首先露面的是中流砥柱,接下來我們還可以分別看到:飛魚對嘴、水漫金田等,還有一塊石頭,在這個角度看像一只白鴿,在另一個角度看又變成了梅花鹿,真是神奇無比啊!
坐完船后,我們就要用步行來完成后面的路程啦!
我們又可以看到版納風情。版納風情里的內容可多著呢!有象寶寶、象媽媽,可象爸爸呢?待會兒再見它。西雙版納那邊有一個傣族,傣族男孩有一個習慣,那就是小時候去當和尚。所以,象媽媽肚子底下有一群小和尚在念經。
哎,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他們的心飛到哪兒去了?哈哈,他們的心飛到在廟外面偷偷看他們念經的女孩子那里去了!
看完了這些,我們再去看看鎮洞之寶吧!鎮洞之寶很像一口寺廟里的撞鐘,它全身潔白如玉,已有三四百年的歷史了。
我們接下來要穿過時間隧道來到玉露大廳。在玉露大廳里可以看見象爸爸了,象爸爸的頭有象媽媽的肚子那么大,鼻子一直延伸出去,非常之大。
我們在玉露大廳里還可以看見:龍鳳呈祥圖、觀音菩薩手捧金童玉女、老壽星,還有擎天柱,最長的擎天柱有六點八米高。
我們接著走,還可以看見一塊神奇的石頭,在這個角度看像鯊魚的腦袋,在另一個角度看就像一個骷髏頭。還有大烏龜,從大烏龜底下穿過去就應了一句話叫做:“神龜底下走,活到九十九。”
從這一直往上走就可以到出口啦!啊,你們可能還以為這些石頭是人工造的吧,其實不是,這里面的石頭全部都是天然形成的。
這個“六一”兒童節過得真開心!
地下河一日游(優秀21篇)篇十五
暑假里的一天,天氣晴朗,我和我哥哥一起去人民公園游玩。
進了大門沒走多遠,就看見一座假山,假山前是一個圓形的水池,水嘩嘩地流著。水里有許多活潑的小魚,有紅的、黃的、黑的、還有花的。它們有的在開開心心的玩耍;有的在捉迷藏;還有的在又黑又密的地方說“悄悄話”。
公園里好玩的特別多,我最喜歡碰碰車。于是,我看見一輛車向我飛馳而來,我沒反應過來,特別快,一下子撞了個四腳朝天。我只好等他自投羅網,不料的是竟然有落網之魚,把我撞了個稀巴爛。
雖然我輸了比賽,但我還是很開心。
地下河一日游(優秀21篇)篇十六
下午好游客們,今天由我帶領大家游覽連州地下河!(問:請簡要介紹連州地下河景區。)。
連州位于廣東省的西北部,連州地下河在連州市以北25公里的東陂鎮管轄區內,距廣州約250公里,是華南亞熱帶喀斯特地貌的典型洞穴。它以其神秘、瑰麗的石鐘乳及洞穴暗河而蜚聲中外,有“廣東地下第一和河”之稱。連州人1986年初探地下河,1988年營造成景區,正式對外開放。現被評為國家4a級景區。下面我先為大家介紹一下喀斯特地貌學名由來,大家請集中注意力聽我講解!
(問:請解釋喀斯特地貌這個地質學名詞的來歷。)。
喀斯特地貌是水對可溶性巖石進行以化學溶蝕作用為主而形成的地貌。喀斯特是南拉斯夫西北部伊斯的利亞半島的石灰巖高原的地名。19世紀末,南拉斯夫學者司威杰首先對該地區進行研究,并借用“喀斯特”一詞作為石灰巖地區一系列作用過程的現象的總稱。1966年我國第二次喀斯特學術會建議將“喀斯特”一詞改為“巖溶”。所以,“喀斯特地貌”亦稱“巖溶地貌”。(問:連州地下河為什么堪稱嶺南一絕?)。
連州地下河溶洞上下共分三層,可供游覽面積大6萬平方米,游覽的景點分陸路和水路兩部分,陸路為溶洞,水路為地下河。水陸兼備的連州地下河,以其恢宏的氣勢、壯麗的景觀和獨特的組合,堪稱“嶺南一絕”。
游客們,我們首先游覽陸地層,現在請各位向洞口望去,洞口正中那根石鐘乳就好像龍的舌頭卷起來,我們將這幅境稱為“玉龍卷舌”。我們這個洞與其他巖洞的不同之處就是空氣比較清新,原因就在于兩個巖洞相通,而且空間高,跨度大;而前方這根石柱剛好把洞頂支撐起來,被稱為“一柱擎天”,有些游客又稱它為孫悟空的金箍棒“定海神針”。游客們,在我們眼前這根石筍,是陸地層最高、最大、最美麗的石筍,它的形狀猶如一只分開的五指手掌,所以稱為“巴西仙人掌”。
現在我們來到第三層景觀,這幅石幔形似瀑布,取名“天然瀑布”。前方這座拱橋雖然是人工塑造,但它的獨特之處是兩邊護欄全部是用漢白玉石砌成的,經過這座拱橋心靈就能得到凈化,我們為這座橋取名仙人橋或鵲橋。請各位向下觀望,這幅梯田景觀我們稱其為“田園風光”。
(問:連州地下河景區陸地層中,哪個景觀是反映與當地有關歷史文化名人的?請簡要介紹。)。
游客們,前方的這個景觀是“禹錫吟詩”,是為了紀念劉禹錫對連州文化歷史的貢獻而命名的。被唐人譽為“詩豪”的劉禹錫,在任連州刺史的四年半時間里,重視教育,激勵后學,筆耕不輟,共寫詩73首,文章24篇,對連州文化的發展影響深遠。特別是《送曹璩歸越中舊隱并引》一詩中,因“剡中若問連州事,惟有千山畫不如”有“連州”兩字,更深得連州人的喜愛。
各位游客,觀賞完美麗的陸地層,我們現在就開始游覽地下河了。地下河景區名副其實的“地下河”水路,隱臥在溶洞的最底層,全程1500米,坐游船經過香蕉峽、蓮花峽、龍門峽三峽,要25分鐘才能到達出口處。地下河空氣清新,水面平靜,流速緩慢,水深1—7米,河面寬度4—10米,均可容納兩艘游艇同時并進。洞內氣溫常年保持在18—22度左右,冬暖夏涼,是一個旅游避暑勝地。
(問:請問連州地下河沿岸的巖溶地貌形態主要有哪幾類?請列舉其中著名的擬態景觀名稱。)。
沿河兩岸布滿了石鐘乳、石筍、石幔、石花等。這里著名的擬態景觀有:雙龍戲珠、飛象過河、龍鱷相斗、海獅迎賓、倒掛蓮花、馬良神筆、金雞報曉、圣誕老人、萬噸巨輪等,下面我就帶領大家一一游覽!
請各位向右邊望去,這只神采飛揚的獅子在熱情地迎接我們,這幅景就是海獅迎賓。各位請向上看,這就是地下河最大的一朵“倒掛蓮花”,這個巖洞被稱為“蓮花巖”。前方這根鐘乳石是地下河最高最大的鐘乳石,它高達10米,形狀想一位巨形的“壽星公”,外國游客稱它為“圣誕老人”,這根鐘乳石是地下河的標志。
地下河是經過七曲十四彎,沿途有三道窄處,稱之為“三峽”。現在我們已經到達第一個峽“香蕉峽”。在我們眼前的這根石鐘乳被稱為“馬良神筆”。請各位向左邊前方望去,那里左右兩邊各有一條龍,中間有一粒白玉珠,這幅景就是“雙龍戲珠”。看前面這幅景,它就是地下河的無價之寶“金雞報曉”。游客們,不知不覺我們就來到第二個峽“蓮花峽”了,左邊望去,到處都是石花,這些都很像蓮花,所以就稱為“蓮花山”。這幅是飛象過河,這邊是小鳥吃蟲。我們現在已經來到第三個峽“龍門峽”,龍門峽是兩個巖洞中間的交界處,所以這里的客氣顯得特別清新涼爽。大家看這條兇猛的鱷魚,張大嘴巴,它左邊的龍張口吐舌,好像要把鱷魚吞掉,這就是“龍鱷相斗”。右邊這幅懸巖壁就好像一艘萬噸巨輪。游客們,地下河的游覽快要結束了,請看左邊上方,那大大小小的鐘乳石筍就好像一群仙人,名為“群仙送客”,仙人們熱情的出來歡送大家呢!
講解完畢,謝謝!
地下河一日游(優秀21篇)篇十七
此時此刻,我正在前往連州地下河的路上。或許是我讀過很多寫連州地下河的作文,我現在迫切地想一睹它的風采,于是就想象起來。不知不覺中,我們就到了。
下了車,我看到景區大門口有一塊“5a級景區”的牌子,這讓我對地下河更加充滿期待。我們沿著一條石路向景區走去,石路兩旁綠樹成蔭,樹底下有形狀各異的石頭,有茂盛翠綠的草,有五顏六色的花。
我們走到洞口,往下望,是一條彎彎曲曲的石頭臺階,一直延伸到洞中,臺階上排著長長的隊伍。抬頭看,高高的洞頂上閃著五顏六色的燈光,真漂亮啊!往洞里走了一段距離,忽然感覺冷颼颼的,與外面的氣溫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我們等候了許久,終于進入閘口。跟著導游走過一段濕濕的小路,就來到一個小碼頭,原來還要坐船進入地下河。我們依次上了船,導游不停地提醒我們:“不要把頭和手伸出去,避免被巖石擦傷。”
在船上,導游滔滔不絕地介紹起來:連州地下河是國內最長的地下河,河道最寬約十米,最深處可達十米……我一邊聽著,一邊看著,看見許多石鐘乳從洞頂直直地垂下來,形成石柱。放眼望去,到處都是石柱,有大有小,有粗有細,令人贊嘆!
不知不覺,我們游完了連州地下河,心里不禁感嘆:大自然是多么偉大而神奇!哦,美麗的連州地下河!
地下河一日游(優秀21篇)篇十八
天上的太陽散發著高溫,烘烤著大地,俗話說“在家是蒸,游泳是水煮,在大街上是烤,外加鐵板燒”,沒錯,在夏天,呆在那都得烤一烤。不過,在連州的地下河里,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這天,太陽也高高的掛在天空,刺眼的陽光擾的人們心煩意亂,站在太陽下數分鐘,就會有一種身處微波爐深處的感覺,我們也在這個時候到達了連州地下河的停車場。剛一下車,就感覺全身熱乎乎的,車內的空調與車外的炎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我恨不得快點回到車內,卻又想一睹地下河的風采。
進入大廣場,一眼看到的都是人群,有于地下河人數過多,要等其他人出來了才能進去,連買一張票都得等上幾十分鐘,在這幾十分鐘后,我和媽媽進入了“傳說中”的地下河。
地下河是一個溶洞,遠遠望去像一個張開的大嘴,好像永不滿足似得,貪婪的吞噬著一切。山洞里涼爽無比,似乎開了許多臺超大功率的空調,與外面的炎熱又是一個對比,誰進入都會感覺到一種清爽的感覺。進入這張大嘴后,第一個感覺就是震撼,不是感嘆山洞的.美麗,而是人山人海的龐大,估計排到我們也是半個鐘以后的事情了吧,感嘆一句:“我們是來看人的嗎?”又低頭吃餅干了。排到我們已經是十一點,工作人員讓我們進去坐在凳子上,稍微等待一下,就這樣,又過去了五分鐘,我們才跟著觀光導游進入真正的地下溶洞。
我們選擇的是先搭船,后走路,現在當然是去有河、有船的地方啦。這條河就是地下河,它的水是干凈的沒有一點雜物,周圍遍布著奇形怪狀的天然石雕,有的叫“倒掛蓮花”;有的像小鳥與小蟲;有的像奶油;有的叫不出名字,只能自己去想象發揮了……山洞中各種各樣的石像,加上燈光的艷麗,把溶洞裝扮的五彩繽紛。那小鳥與小蟲是一個還沒有連接的石柱,小鳥是上面的石鐘乳,小蟲是從地面“長”起來的石筍,小鳥想要夠到小蟲還需要好幾百年的時間;山洞里,有一個巨型的石像,導游介紹說,這個石像的背面像一只獅子的后背,正面像一個佛祖。我看了看,果然不錯,倒掛蓮花形成的鬃毛,光滑的后背加上金色燈光的照射,和一只金色的大獅子沒什么兩樣。途中我們還看到了一個大瀑布,水流飛馳而下,川流不息,還伴著轟隆隆的巨響,像一群飛馳而下的白馬,濺起萬千波浪。
船靠岸了,別以為旅行到此為止了,還記得我之前說的話嗎?我們是先坐船,后走路的,做完了船,現在當然要開始步行游覽景觀了。
我們先看到了許多類似梯田的池子,它們層層疊疊,閃爍著晶瑩的波光,像一千只眼睛對著我們凝望。接下來是一個神似瀑布的墻壁,經過幾千年的沖刷,形成了瀑布的形狀,遠遠望去,那瀑布飛流直下,似乎可以在水面上激起萬千波浪,就算它是靜止的,也透露出一種來自心靈的震撼。幾分鐘過去了,我們來到了一座白色的石橋旁,這座石橋是用漢白玉制成的,因為在山洞里,上面覆蓋了一層薄薄的水,摸起來有一種清涼的感覺,讓人摸了便不想離開。
看看表,已經過去了一個多鐘了,離出口也不遠了。漸漸地,洞里越來越亮,氣溫越來越高。突然,眼前一片光明,太陽高高的掛在湛藍的天空上,幾片白云懶散的飄著,給蔚藍的天空添上了一些不同的顏色,一切都像一幅畫卷一樣美麗。回頭望著那翠綠的、綿延起伏的山脈,它們再也普通不過了,但是,誰又知道,在這普通的外表下,其實隱藏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3
寒假開始了,我定是要去游玩的。在從廣東返回湖南的途中,我們來到了既美麗又奇妙的連州地下河,探索了這神奇的溶洞。
這次,我們決定邊返鄉邊一路游玩,這令我十分的興奮。我們首先來到了連州地下河,一進去,我們眼前就是一個碩大的溶洞,我緩慢的走進里面,有一絲絲害怕,似乎被一只巨大無比的怪物給吞噬了。我小心翼翼的爬過階梯,眼前透出一絲光芒,越來越亮,越來越亮,原來是洞內的燈光啊!五顏六色的燈光打在乳石上,為溶洞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一位講解員姐姐出現在我們面前,將由她帶領我們去游覽觀光。
里面的石頭奇形怪狀,第一個是動物世界,一塊塊的形狀像一只只動物,有的像大象,有的像兔子,有的像烏龜……之后我們還看見了南天門、龍鱷相斗、飛象過河、金雞報曉、神龜賜福等等。通過這次參觀溶洞,我還了解了一些關于鐘乳石的知識,鐘乳石大概分為“石鐘乳”、“石筍”、“石柱”。由于“石鐘乳”常年不斷有水滴下來,水中的礦物質發生沉淀,日積月累就會形成石筍慢慢向上生長,然后它們就會連接在一起,形成石柱。
最后,我們還坐船,從地下河游回了出口。大自然真不愧是鬼斧神工創造出一個個神奇的景物。
地下河一日游(優秀21篇)篇十九
天上的太陽放出高溫,烤著大地。俗話說“家里蒸,游泳煮,街上烤,鐵板燒”,沒錯,夏天,你得在那里烤。但是,在連州的地下河,就不是一回事了。
這一天,太陽也高高掛在天空,人們被耀眼的陽光弄得心煩意亂。在太陽下站幾分鐘后,他們會有一種置身于微波爐深處的感覺。這時,我們也到了連州地下河的停車場。一下車就渾身發熱。車內的空調和車外的熱氣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我迫不及待地想迅速回到車上,但我想看看地下河的風采。
當我進入大廣場時,我看到的只是人群。地下河人太多,只能等別人出來才能進去。連我都要等幾分鐘的票。過了這幾分鐘,我和媽媽進入了“傳說中的”地下河。
地下河是一個山洞,遠遠看去像一個張開的口,仿佛永遠都不滿足,貪婪地吞噬著一切。山洞里好涼快,好像開了好多超大功率的空調,和外面的熱度又是一個對比。任何進入的人都會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進入這個大嘴巴后,第一感覺就是震驚。不是感嘆山洞之美,而是一大群人。估計半小時后。感嘆:“我們是來看人的嗎?”我又在吃餅干了。十一點的時候,工作人員讓我們進去坐在凳子上,等了一會兒。就這樣,五分鐘過去了,我們才跟著導游走進真正的地下洞穴。
我們選擇先坐船,然后走路。當然,現在我們要去一個有河有船的地方。這條河是一條地下河。它的水很干凈,沒有任何雜物。周圍是奇特的天然石雕,有些被稱為“倒掛蓮花”;有的像鳥,像蟲子;有的像奶油;有的人叫不出名字,只能自己想象...山洞里的各種石像,加上明亮的燈光,使山洞五彩繽紛。鳥和蟲是一根還沒有連起來的石柱。鳥是上面的鐘乳石,蟲是從地面“生長”出來的石筍。這只鳥要花幾百年才能接觸到蟲子。在山洞里,有一尊巨大的石像。導游說,這座石像的背面像獅子的背面,正面像佛陀。我看了看,確實不錯。倒掛的蓮花,光滑的背部,金光形成的鬃毛,和大金獅沒什么區別。在路上,我們還看到了一個巨大的瀑布,那里的水在不停地往下飛,不停地流動,伴隨著巨大的隆隆聲,就像一群白馬在往下飛,濺起成千上萬的波浪。
船靠岸了。不要以為旅行結束了。還記得我之前說的嗎?我們先乘船,然后步行。當我們完成船后,當然,我們現在應該開始步行去參觀風景。
首先,我們看到了許多梯田池塘,層層疊疊,閃耀著晶瑩的波浪,像一千只眼睛一樣盯著我們。接下來是瀑布般的墻。經過幾千年的沖刷,它形成了瀑布的形狀。從遠處看,瀑布似乎能在水面激起成千上萬的波浪。即使是靜止的,也透露著來自靈魂的震撼。幾分鐘后,我們來到了一座白色的石橋,它是由白色的大理石制成的,因為在洞穴里,它被一層薄薄的水覆蓋著,讓人感到清涼。
看我的表,一分多鐘了,離出口不遠。漸漸地,山洞變得越來越亮,越來越熱。突然,眼前一亮,太陽高掛在藍天上,幾朵白云懶洋洋地飄著,給藍天增添了一些不同的色彩,一切都像畫卷一樣美麗。回望綠色起伏的群山,它們不再平凡,但是,誰知道,在這平凡的外表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其實是隱藏著的。
地下河一日游(優秀21篇)篇二十
廣東連州地下河在連州市東陂鎮,隱沒在大口巖溶洞中,很多游客慕名去參觀,導游結合連州地下河的特色景點,詳細介紹給游客了解。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準備的廣東連州地下河。
導游詞。
希望大家喜歡!
連州地下河位于歷史文化古城連州市東北26公里處,在粵桂湘三省交界的崇山峻嶺之中,是一個亞熱帶喀斯特地貌的典型巨型天然石灰巖溶洞。經地質學家分析,該溶洞是因2億年前的地殼運動而形成,現在可游覽面積達60000平方米。最高處為47.8米,最寬處為53.6米,洞內空氣清新,冬暖夏涼,是旅游避暑的圣地。
連州石鐘乳自古出名,據《連州志》記載,唐代文學家劉禹錫820xx年復出任連州刺史時在《連州刺史廳壁記》中贊美連州的石鐘乳:"山秀而高、靈液漉,故石鐘乳為天下甲,歲貢三百珠。"歷代地方官都把石鐘乳作為進貢朝廷的物品。
連州地下河溶洞,上下共分三層,全長1860米,最高處47.8米,最寬處53.6米,可供游覽面積達4.3萬平方米。洞內四季氣溫常年保持在18℃左右,濕度96%-98%,含氧量為21.4%-21.6%,二氧化碳含量在0.01%-0.019%之間,空氣新鮮,冬暖夏涼。地下暗河位于下層,水流由北向南,蜿蜒曲折十八彎,經過三個美麗的峽谷:"龍門峽"、"蓮花峽"、"香蕉峽",全長1400米。它穿過四座山頭的底部,河道水面平靜,流速緩慢,最寬處有10米,最窄處僅1.6米,水深1-7米,沿河兩岸布滿石鐘乳、石英、石柱、石花、石幔等,形態萬千,有飛象過河、小鳥啄蟲、八仙過海、獅子座蓮、地下龍宮、海獅迎賓等石景。而陸地第二層和第三層則有佛光普照、東陂馬蹄、關公神像、巴西仙人掌、南天門、連州州漢白玉鵲橋、恐龍化石、孟姜女哭長城、仙人洞、伊甸園等景點,絢麗多彩,令人留連忘返。許多游客在此留下贊美的詩篇,如著名詩人楊應彬題詩:"淵明風骨王維韻,盡人連州一洞天。如此江山即上界,何須世外覓桃源。"著名作家秦牧1988年5月游覽地下河后,有感而發寫下游記《神秘瑰麗的地下河》。
古往今來,連州地下河一帶一直是附近大洞村人炎夏避暑和孩童們游戲之所,但誰都不知在洞的深處隱藏著一條長長的地下暗河。據地質學考察,大約兩億年多年前,連州地下河所在地是一片汪洋大海,后來隨地殼運動變化,海底上升為陸地。第二個地殼穩定期時,這里發生大規模的崩塌,從而形成現在的洞穴。
連州地下河是一個亞熱帶喀斯特地貌的典型巨型天然石灰巖溶洞。在可游覽面積達60000平方米。最高處為47.8米,最寬處為53.6米,洞內四季氣溫保持在18℃左右,空氣清新,冬暖夏涼,是旅游避暑的圣地。在陸地層順著曲折起落的石徑邊走邊看,可以欣賞到形態各異的鐘乳石景,有“彌勒佛”、“關公”、“孟姜女”。
頗具特色的是“仙人神田”,只見層層鐘乳石如梯田般蜿蜒分布“仙人河”兩岸,曲折優美,景像有點類似四川省的黃龍。之后下到底層,一條暗河向山洞深處延伸,不見盡頭。乘上小船沿暗河向前行進,河道蜿蜒曲折,時而開闊,時而狹窄,最窄處僅1.6米,頭頂上的鐘乳石伸手可及。沿途會經過香蕉峽、蓮花峽、龍門峽三處峽谷,兩岸的鐘乳石景千姿百態,有的如瀑布橫空,有的如山林郁莽,有的如飛鳥走獸。整個過程,游船將行進1500米,穿越四座山峰。
連州地下河位于連州市區北面25公里處的東陂鎮,隱沒在大口巖溶洞中。連州地下河形成于2億年前的地殼運動,地質年代是海底下溶洞由于地殼運動的抬升,形成地上溶洞,是一個亞熱帶喀斯特地貌溶洞暗河景觀,最大的特點是溶洞和地下河,上下共分為三層。其游覽面積達6萬平方米,溶洞最高處為47.8米,最寬處為53.6米,洞內四季氣溫保持在18℃左右,空氣清新,冬暖夏涼,是旅游避暑的圣地。天然的洞口寬敝雄偉,置身其中,一種“別有洞天”的感覺油然而生。
連州地下河是國內罕見的溶洞奇景,更是古城連州旅游的龍頭品牌,清遠市連州愛地旅游發展有限公司自20xx年創建景區,先后6000多萬元對景區進行改造,愛地旅游公司董事總經理焦德強強調連州地下河重點主要在人性化建設、服務細節和生態化上,預計投入近1000萬元。焦德強認為,當前旅游的發展,使游客不單單在于要求能享受到美的景觀,更重要的需求是有一個舒暢的心情和一種歸于自然的氛圍。因此,景區將著重從這方面入手:建立一個全方位的“旅游導向系統”,凡游客進入景區,即可通過該系統了解景點布局、導游服務、購物和休閑等信息,體現人性化;進一步完善投資500多萬元建成的游客中心設施,提供更舒適的咨詢、娛樂、購物、醫護等服務,體現細節化;繼續深入做好世界級瀕危植物報春苣苔的保護和科研工作,計劃建造報春苣苔科普館,體現生態化;請專人重新撰寫導游詞,增添知識性、趣味性,使內容更簡潔但信息更豐富,體現科普性。同時景區還將深化燈光、安全設備、停車場、游步道和導游服務等軟硬件建設。于20xx年成功創建成為清遠第二家國家aaaa級景區,先后獲得“中國生態旅游示范區實驗基地”和“中國洞河奇觀”榮譽。
20xx年國家宣布對國內景區進行5a級景區評定后,公司第一時間組建了創建國家aaaaa景區工作小組,在原先優良基礎上,更突出人性化建設,更注重服務細節化,更凸顯生態化,打造成一個“重細節、重文化、重生態、重人本”的國家aaaaa景區。
20xx年9月6日,國家旅游局在北京為新評定的9家國家5a級旅游景區及1家5a級旅游景區(擴展部分)授牌。廣東省清遠市連州地下河旅游景區成功入選。成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清遠唯一一個國家5a級景區。
地下河一日游(優秀21篇)篇二十一
各位尊敬的游客們:
你們好,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道參觀5a景點———連州地下河,我感到很高興,我叫鄧琳,大家可以叫我阿琳。
連州地下河位于粵桂湘三省交界的崇山峻嶺之中,是一個亞熱帶喀斯特地貌的典型巨型天然石灰巖溶洞。經地質學家分析,該溶洞是因2億年前的地殼運動而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