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我幫大家找尋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教案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社會教案社會課小班教案篇一
1、開展班級紙制品使用情況的調查,在此基礎上討論并制訂班級紙張使用和廢舊紙張重復使用的可行性方案。
2、愿意從自身做起,做節約用紙的環境保護小衛士。
3、逐步養成垃圾分類處理和珍惜、節約資源的好習慣。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1、經驗準備:幼兒進行為期一周的紙制品使用情況調查,可記錄自己每天在幼兒園使用各種紙制品的具體數量。并統計出自己一周使用各種紙制品的總量;知道制作紙的主要原料是樹木等植物纖維。
2、材料準備:視頻資料——幼兒使用紙的活動實錄片段(繪畫、折紙、手工制作活動),紙制品使用情況的調查匯總表,課件,標記卡,報紙,單面使用過的復印紙,畫報紙(廣告紙),廢舊紙盒,紙杯等。
一、分享調查結果,初步了解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紙制品的用量非常大,體會節約用紙的必要性。
1、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幼兒匯總調查結果。
(1)師:我們用了一周的時間記錄自己使用的各種紙制品的數量,現在我們來統計一下,全班小朋友在幼兒園里一周使用了多少紙制品。
(2)出示大調查表,請3~4位幼兒介紹自己的記錄結果。教師和幼兒一起推算全班幼兒一周使用的圖畫紙、彩紙、白紙、廢舊紙盒(杯)等的數量。
2、以幼兒用紙量與一棵樹的造紙量進行對比,讓幼兒感受到節約用紙的重要性。
(1)討論:我們真的需要用這么多紙嗎?有沒有可能節約使用?為什么?
(2)小結:紙對我們很重要,我們需要它。用紙也有節約的方法,節約用紙可以少砍樹,就是一種保護環境的行動。
二、觀看視頻,討論并提出班級節約用紙的方法
1、觀看視頻,觀察其中的用紙行為,討論節約用紙的方法。
(1)觀看片段一:一幼兒正用勾線筆在圖畫紙上畫畫,只見他畫一點就換一張畫紙。
討論:這是我們小朋友畫畫的情景,你看了以后有什么想法?(不能浪費紙,每張紙都要盡量畫完;畫完一幅畫后再拿新紙畫另一幅畫。)
(2)觀看片段二:一幼兒在用一張白紙折紙,周圍有一些用白紙折的作品;一幼兒在做手工(紙盒造型),正從一張大彩紙中剪一個小圓形;另一幼兒則從一張彩紙的邊緣剪所需的小圓形,旁邊有廢紙簍,簍里有一些紙屑。
討論:看了這段錄像你們又有什么想法?(可用廢舊紙折紙,剪圖形可以選不同大小的紙,剪的時候要從邊緣開始剪起,用過的廢紙也可以收集起來再利用……)
2、師幼共同總結:班級節約用紙的方法。
●認真畫畫、寫字,畫錯畫寫錯字的紙可以留作他用;
●可用報紙、用過的復印紙、畫報紙替代部分畫紙;
●剪小圖形用小紙,剪大圖形用大紙,剪圖形時從紙的角落或邊緣開始;
●利用廢舊紙盒、紙杯做手工或者游戲材料;
●無法再使用的廢紙還可以回收。
三、實踐操作:動手整理廢舊紙張,為再利用作準備
1、提供報紙、畫報紙(廣告紙)、各種彩紙,分三組進行整理。
師:我們一起來動手整理廢舊紙張。我先來介紹整理方法和要求。
●報紙組:選擇畫面少、干凈清爽的報紙.折疊整齊作為水粉畫的畫紙。
●彩紙組:把紙按大、小和顏色分類擺放。
●畫報紙組:把畫報紙折疊后剪成正方形,當折紙的'材料。
2、幼兒自由選擇分組進行整理。
3、總結:讓我們從節約用紙開始,養成良好的節約習慣.做保護環境的小衛士吧!
品德與生活課重視讓學生體驗、參與,重視與學生生活的緊密聯系。在本主題活動中,我引導學生針對生活和學習中使用紙張的不同方面展開調查,從而使學生了解到生活中有許多問題都可以采用這些方法來進行研究。在活動中,調查研究的記錄和統計分析也是很重要的,我激勵學生嘗試用不同的方法來展示自己的調查資料或結論,如錄音、圖片、表格等。通過這樣的過程來引導學生研究紙與森林的關系,培養節約用紙、保護資源的意識,并在此基礎上開討論:在日常生活中,作為一名小學生能做什么,應該怎么做,從而直接參與紙與環保的實踐活動。在調查身邊的人每天用多少張紙時,出現了個別同學不實事求是,隨便填寫數字的情況。所以,在以后的調查活動中要強調調查的真實性和嚴謹性。調查結束后為了使同學們感受到日常生活中存在的浪費用紙的情況,我不僅讓學生統計全班同學一天使用多少張紙,而且還幫助同學們計算清楚全校一天、一年使用多少張紙,讓學生們真真切切感受到生活中浪費紙的情況,從心底領悟到節約用紙的必要性。在活動中我發現學生們身上閃爍著智慧的光芒,他們的思維很活躍,能想到很多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能關注到生活中很多細微的方面,能從事調查和研究,并且完成得很出色。原來,學生的潛力真的是無限的。
社會教案社會課小班教案篇二
1、了解擦桌椅的程序,感受物體表面大小與擦拭方法之間的關系。
2、增強值日生(即小組長)檢查、提醒組員認真工作的意識與行為,體驗勞動的快樂。
3、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足夠數量的水桶、洗滌劑、抹布等。
一、激活已有經驗,交流擦桌椅的程序與方法。
1、提出勞動內容:各小組將前一活動中分到的桌椅擦干凈,勞動時請值日生(即小組長)負責各組組員的工作。
程序:先用抹布沾加入洗滌劑的水擦,再用清水擦一遍。
方法:桌子椅子的每一面都要擦到。(結合椅面、靠背、桌面等結構,將數學知識的學習融合于勞動過程中)
二、分組擦桌椅,教師巡回指導。
1、了解并及時組織幼兒交流擦的方法,知道表面大小不同,擦的方法也應該不同。(如:桌子面大,抹布推開,手掌按在抹布上擦;面小的地方,用手指頂著抹布的一個角來擦等)
2、了解各組分工合作的情況,引導值日生(即小組長)關注組員勞動的情況并進行檢查。
3、及時換水。
(引導幼兒感悟擦桌子椅子的不同部位,所使用擦拭的方法也不同,掌握勞動的技巧)三、體驗勞動成果,感受人多力量大。
桌子椅子變干凈了。如果教師一個人擦,會花很多時間,而且很累。而大家一起勞動,只花了一點點時間,干得很輕松。
因為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游戲能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游戲中很容易就能掌握所學技能。因此,我設計了這次活動,孩子們沉浸在游戲的情景之中,興趣很高,在游戲中學會了搬、擺椅子的方法。這個活動結束后,大部分的孩子都掌握了搬椅子的方法。因為對他們來說不是學本領,而是玩游戲。以后設計教學活動內容時,要多思考,多找些適合孩子的年齡特點,使他們樂意參與,并愿意在游戲中學會的活動。
社會教案社會課小班教案篇三
學會常見外傷的簡單處理辦法。
知道遇到突發事件時,要及時呼喊成人,以便得到救助。
布娃娃若干,棉球、毛巾若干。
教師講述問題情景,引導幼兒討論解決辦法。
教師:咪咪和小朋友游戲時,刮起了一陣大風,咪咪覺得有東西吹進眼睛里,真難受啊。
教師:咪咪應該怎么做?
教師:你有好辦法幫助她嗎?
教師小結:感覺異物進人眼睛時,不要用手或手??揉擦眼睛,可以輕輕眨眨眼,讓異物隨著眼淚流出。最好的辦法是告訴老師或爸爸媽媽,讓他們用溫水沖洗眼睛把異物沖出或用嘴吹氣,把異物吹出來。
教師講述問題情景二,引導幼兒討論解決辦法。
教師:小明正在和小朋友玩沙包游戲,突然被沙包砸到鼻子上,用手一摸,鼻子流血了。
教師:小明應該怎么做?
教師:你有好辦法幫助他嗎?
教師小結:當發現鼻子流血時,不要慌張,用手指輕輕捏住鼻翼,張嘴呼吸,并及時向身邊的成人求助,幫助你止血,如用濕毛巾冷敷額頭,用醫用棉球堵緊鼻腔等。
教師講述問題情景三,引導幼兒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
教師:小新和小朋友比賽跑步,一不小心,腳底下一滑,摔了一跤。小新坐在地上,看著流血的腿,嚇得哇哇大哭起。
教師:小新應該怎么做?
教師:你有好辦法幫助他嗎?
教師小結:摔傷時不要害怕,要及時向成人或身邊的同伴求助。如果發現傷口流血了,要及時用干凈的手絹或紙巾包住傷口,然后找醫生治療。
分組活動:幼兒分成3個小組,進行緊急救護練習。
按問題情境將幼兒分成若干小組,如小組一:布娃娃的眼睛進了異物,可難受了,小朋友趕緊去幫助她。小組二:布娃娃鼻子流血了,需要小朋友幫助。小組三:布娃娃摔傷了,躺在地上,流了許多血,疼得哇哇大哭,等待小朋友的救助。
鼓勵各小組幼兒根據問題情境討論解決辦法并進行救護的模擬練習。
可請曾發生或看見過上述緊急情況的小朋友介紹自己的經歷及解決方法,使活動的情境性更強,更有說服力。
(1)指導幼兒閱讀幼兒用書,鞏固對常見外傷處理方法的認識。
(2)在娃娃家繼續開展緊急救護的游戲,讓幼兒進一步熟悉常見外傷的簡單處理辦法。
(3)在美工區,鼓勵幼兒將常見外傷的簡單處理辦法畫成連環畫,制成畫冊,自由活動時翻閱。
此活動的重點是提高幼兒的安全意識和急救意識,活動過程中,特別是進行救護練習時,要注意引導幼兒體驗傷者的痛苦,將注意力集中在學習緊急救護的方法上,而不是為了好玩而參與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