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是一種享受,讀后感是將這種享受轉化為文字的方式。以下是一些讀者對歷史傳記的讀后感,它們展示了人物的魅力和歷史的價值。
千字文讀后感(優秀20篇)篇一
也許你會知道:“《千字文》是一千三百多年前,梁朝才子周興編輯的一篇奇聞,構思巧妙,它是,唯一被歷朝歷代都選定的識字課本。”
嗯,我就讀了這本“唯一被歷朝歷代都選定的識字課本。”
這部經典名著是四個字為一句話,一共二百五十句話,一千個字剛剛好,這正是一本名副其實的“千”字文呀!
這本書里,有不少內容,有原文,有翻譯文,還有故事呢!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這么幾句話:“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意思是:蒼天是青黑色的,大地是黃色的宇宙形成混沌蒙昧的狀態之中太陽東升西落,月亮陰晴圓缺。星辰布滿在天空中。
“尺璧非寶,寸陰是意”告訴我們時間是寶貴的。
“孤陋寡聞,愚蒙等消”你的學問淺薄,見識少就會被人恥笑。我們不能死讀書,還要增長見識,要看外面的世界,不然會被人家稱為“現代版”“井底之蛙”的。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讓我們一起讀書,愛看書。大家一起來讀書吧!
千字文讀后感(優秀20篇)篇二
之前,我在網上有時不經意間看到的一些關于《千字文》的故事,那時候就有種非常想讀的感覺。
讀的時候,卻發現有很多字我都不認識。但在查資料和媽媽的'指導下,我順利的通過了每日打卡。我也驚奇的發現,這部經典4字為一句,共有250句,一千字,是名副其實的千字文,而且整本書竟然沒有一個字是重復的。
《千字文》當中的內容豐富多彩從自然現象到社會歷史,從農業生產到發明創造,從做人做事到言談舉止,從宮墻建筑到名山大川等等,作者都在有限的篇幅中向我們一一道來。雖然這部經典創作的年代離我們已經很遠了,但是,今天我們讀它仍然能感受到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讓我們既增長了知識,又明白了道理。
因為讀了《千字文》讓我更加懂得了應該加倍努力學習,使自己成為可以將我國的歷史文化傳承下去的人。
千字文讀后感(優秀20篇)篇三
孝心是什么?是對給予我們血肉之軀以及精神的父母最基本的感恩,父母為我們付出過多少,而我們又回報過他們多少呢?我相信沒有人能準確的回答這個問題。在《千字文》中,孝心是被這樣概括的:蓋此身發,四大五常。恭惟鞠養,豈敢毀傷。在這四句話中,我明白了我們的身體發膚,一言一行關系,到四大和五常,只有謹慎小心的想著父母的養育之恩,哪里還敢損壞損傷它呢?正如《千字文》中所說,我們的一切都是父母給的。一定不要辜負了父母,他們是希望我們成才,而不是希望我們還沒有開始走人生的大路,就已經把自己的身體毀掉了。想到這里,我一定不會再討厭我長相上的缺點,一切都是父母所賜,以后一定要好好喜歡他們。這便是孝,便是現在的我們能做到的唯一報答父母的事了。
書中還介紹了許多人物,讓我非常敬佩。比如周公。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武王的弟弟。他具有非常杰出的政治和軍事才能,周武王死后,周成王年幼即位,不能理政,所以國事由周公代理。有一次周公正在吃飯,剛剛夾起一塊肉放進嘴里。仆人就通報說有客人來訪,他馬上把肉吐了出來,起身去接待客人。一頓飯的功夫,來了三波客人,周公就連吐了三次飯菜。這就是“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的故事,周公為了周朝的大業真正做到了廢寢忘食,他也因此受到了天下人的擁戴。這位偉人,使我異常的敬佩。為了國事做到廢寢忘食。這不是愛國,還能是什么!
千字文讀后感(優秀20篇)篇四
暑假我在家里讀了千字文這本書,千字文是南北朝時周興嗣寫的,千字文雖然只有一千字,卻包括天文地理歷史、生活、學習、飲食、品德等等各方面的知識。
讀了千字文我從恬筆倫紙,鉤巧任釣這段話中,知道了古人非常聰明,古時候是沒有紙的,人們要寫字時是寫在竹簡上的,非常不方便。東漢時期的蔡倫經過反復試驗,發現了一種造紙方法,用破布、破漁網、樹皮、麻頭等原材料造紙,從此人們就可以很方便的寫書和編書。就這樣古人的知識才一代又一代的`傳下來。我們今天的人都要感謝蔡倫的造紙術。我們也要向古人學習多動腦筋,愛動手發明創造,我長大后也要發明自動掃地機,可以幫媽媽減輕負擔。
千字文還告訴了我一些自然知識,比如云騰致雨,露結為霜,金生麗水,玉出昆岡。它讓我知道了水蒸氣升騰可以化作雨水,露水遇寒可以結成霜。金沙江里出產黃金,昆侖山上出產美玉。這些都是我以前不知道的。所以看了千字文后我的知識又增長了不少。
通過學習千字文我明白了許多道理,我知道了一個人的品德最重要。其中九州禹跡,百郡秦并講的是大禹治水的故事,這個故事讓我非常感動。古時候,洪水泛濫,大禹決定為民服務治理洪水,在治水期間他曾今三經家門而不歸,洪水最終被制服了,大禹也成為了人們心中的大英雄。大禹這種精神讓我們很敬佩。我們要學習大禹為民服務的從高精神。我們平常要多做好事,多幫助別人。
我非常喜歡這本書,我要把他推薦給你,你看了一定會喜歡的!
千字文讀后感(優秀20篇)篇五
《千字文》中有一段關于明朝文人袁仲和他鄰居的故事,我看了以后感觸頗多。其實,在我們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可以“退一步海闊天空”。這就是我讀了千字文后明白的道理。由此,也讓我想起了我和朋友之間的一樁往事。
我有一個好朋友,他的名字叫小杰。我們一起上學,一起打球,一起玩,關系非常好。有一次,在籃球場上,我和他為一點小事情鬧得很不開心。從此以后,我們相互就疏遠了。我曾想和他重歸于好,但苦于沒有機會。我也因此感到非常遺憾。
直到那天,看見他又在打球,我便走了過去,主動和他打招呼。他望了我一眼,沒理我,顧自打球。那時的我多么希望我倆之間的不愉快沒發生,他還會象先前一樣,與我有說有笑啊!!可他始終沒有吱聲。正當我滿懷失望準備離開時,突然,只聽“哎呀”一聲,我看見他一臉痛苦,倒在了地上。看得出來,是他的腳踝受傷了。我飛快地跑了過去,急忙把他扶了起來。看他傷得不是很重,我便把他送回了家里。他媽媽感激地對我說:“謝謝你!!”我說:“不用客氣,我們是好朋友,應該的。”他聽了我的話,真誠地說:“謝謝你,我以后也不會再跟你吵架了,我們做真正的好朋友吧!”當時,我的心里熱乎乎的。從此,在籃球場上,又能時常看到我們歡樂的身影了。
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需要我們彼此去關愛和思考。這樣才能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與理解,讓生活變得更愉悅、更美好。
評語:作者通過他和朋友間的真實故事來詮釋“相互間寬容與理解”的重要性。構思合理,行文流暢,自然切題。由此可以讓我們聯想到:真正的友誼經得起考驗,也需要朋友間相互呵護。寬容可以讓人生多點美好,少點遺憾。
千字文讀后感(優秀20篇)篇六
王充是東漢時期一位杰出的哲學家。他小時候讀書非常用功。他家里很窮,買不起新書,他就站在書鋪里閱讀,他一邊認真閱讀,一邊獨立思考,成了一個很有見解的人。王充從書中學到了很多的知識,懂得了做人處事的道理,聯系人生實際著書立說,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哲學財富。我們現在處在一個社會高度文發展的時期。我們不但有錢買書,而且能坐在很漂亮的教室里讀書。老師給我們傳授各種知識,我們的條件比少年時的王充不知道要好了多少倍。
所以,我們更要好好讀書,學好本領。以前,我經常學習不用功,很貪玩,書背不下來;學習不愛動腦筋,考試成績拖了班級的后腿。今天讀了《王充讀書》一文后,我感到很慚愧,我要認真地反省自己,不能再做糊涂蟲,要發奮努力,以王充為榜樣,時時對照自己,做個愛學習的好少年,將來也成為一個有用的人。名師點評:小作者這篇讀后感寫得很不錯,不僅生動講述了王充的故事,而且還拿自己與王充進行比較,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從而下決心要努力學習,做個愛學習的好少年。
小作者讀完《王充讀書》這個故事,有了這樣深刻的認識,足以說明讀書是非常有用的。讀書讓小作者明白了一些道理,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獲得了前進的動力。
這篇文章的條理性很好,層次分明,表達的中心也很明確,能夠給讀者一些啟發,是篇很好的文章。
千字文讀后感(優秀20篇)篇七
本文是關于讀后感的,僅供參考,如果覺得很不錯,歡迎點評和分享。
有一部分是因為犯下了大罪,畏罪逃到了梁山泊,朝廷越是不管這個地方,逃到這里的人越多,逃到這里的人越多,朝廷越是不管,或是說不敢管,也管不了這個地方。所以才使得這里“匪患猖獗”。
還有一部分是沖著山東及時雨宋公明來的。當然,為了讓山寨更加強大,山寨頭領也不得不各處招賢納士,所以,在軍師吳用的計策下,他們也”逼“一些人上了梁山。比如朱仝,吳用為了賺朱仝上山坐一把交椅,令李逵殺害小衙內,讓朱仝不愿上山也不得不上梁山。
招安“對于想要的人,就耐心勸說,對于他們的顧慮——家人的安危,也是積極解決,派人”將一家老小搬到山寨“所以就定了他們的心。
對于于自己無用的人,也以禮相待,天天“肉山酒海”,最后在”苦留不住“的情況下,將他放下山,讓他傳達自己的苦衷。這一切都天衣無縫,因為被捉到在梁山泊上,人心自危,對于宋江的話,只能唯唯諾諾。因為宋江山上的人,可不是好惹的,李逵就是最典型的。殺人不眨眼。要是看到有人對自己心中唯一崇拜的人不敬,那后果可想而知。所以最后就有了一百單八將這樣的雄偉場面。
水滸中的一百單八將傳說是三十六個天罡星和七十二個地煞星轉世,他們講究忠和義,愛打抱不平、劫富濟貧,不滿貪官污吏,最后集結梁山,與腐化的朝廷抗爭。
李逵這個人,作者刻畫得很成功,他是在《水滸傳》中最魯莽的人物,盡管如此,但他為人心粗膽大、率直忠誠、仗義疏財,是《水滸傳》中不可或缺的人物。不管是誰,只要遇上李逵這個對手,那都是不寒而栗。李逵給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特別愛惹事,由于性格鹵莽、性子急躁等原因,總是頭腦發熱愛沖動,不斷地惹麻煩,要么是鬧場誤會,要么是好心辦壞事,為作品平添了許多波瀾。好在所惹的亂子都不是太大,最后又總是能被那位兄長般的主將一一化解。讓我總是嚴肅不起來。
十員,魯智深杭州六和寺坐化,武松折臂不愿恩賜于六和寺出家,公孫勝回還薊州出家,不愿恩賜,于路辭去正偏將四員:燕青,李俊,童威,童猛……在京正偏將五員:安道全,黃甫端,金大堅,蕭讓,樂和。
這樣一個表,皇帝看完后,也嗟嘆不已:“卿等一百八人,上應星曜,今止有二十七人見存,又辭去了四個,真乃十去其八矣!”
這樣的結局,誰看完都會難受的。可是噩夢遠遠沒有結束,高俅一伙人唯恐宋江一伙人日后飛黃騰達,報復自己。于是在皇帝面前告宋江等有謀反之心,皇帝讓高俅賜宋江御酒,問詳細情況。高俅在皇帝賜的御酒中下了慢藥,讓宋江喝了藥酒,宋江怕李逵等知道后再聚義造反,背叛朝廷。所以叫來李逵,給李逵喝了藥酒,讓李逵死后和自己一起葬在蓼兒洼。宋江自從當官以來,就常常來此游玩,此處有和水泊梁山一樣的景色。李逵灑淚而別,幾日后果然毒發身死。尸體運來與宋江葬在了一起。也正是宋江說的:“我為人一世,只主張忠義二字,不肯半點欺心。近日朝廷賜死無辜,寧可朝廷負我,我忠心不負朝廷。”
后來,小李廣花榮和軍師吳用得一奇夢,夢中宋江和李逵向他們訴說了此事,并且讓他們去蓼兒洼看望自己,吳用和花榮奔到了蓼兒洼,亦悲傷不已,在此自縊,可憐英雄一世英名,就如南柯一夢。
們掩飾過了,并沒有問罪。
在那樣一個黑暗、動蕩的年代,就是這樣一批義字當先的綠林好漢,由盛轉衰。讓人痛心不已。而這只是一支代表人物,是當時的黑暗的代表,是民不聊生的代表。也是人民心中真實的想法的代表。這部經典巨著,值得我們去思考,去反省。所以我們要同樣去感激作者,把這樣一個真實、殘酷的真實世界留給后人。引發起所有讀者的共鳴,這,也是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的價值所在。水滸傳讀后感3千字(二)。
《水滸傳》一書記述了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好漢從聚義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遼兵,最后剿滅叛黨,卻遭奸人謀害的英雄故事。讀完全書,印在我腦海里揮之不去的只有兩個字:忠,義。
忠,即是對自己的祖國,對自己身邊的親人,朋友盡心竭力。宋江在種種威逼利誘之下,仍然對自己的祖國忠心耿耿,這就是忠;林沖的妻子在林沖被逼上梁山之后,對高俅之子的凌辱,寧死不屈,最終上吊自殺,這也是忠。在當今這個社會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個‘忠‘字,但是,卻很少有人能夠做到一個‘義‘字。
一個‘義‘字,包括了太多的內容。《水滸傳》中一百零八好漢為兄弟,為朋友赴湯蹈火,兩肋插刀,就只為了一個‘義‘字;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為一個‘義‘字。由此可見,一個‘義‘字雖然只有三筆,有時卻要用一個人的生命去寫。在現實生活中,給人讓座幾乎誰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難之中卻不是誰都可以做到的。因為它需要有相當的勇氣,甚至是一命換一命的決心。
義,可以解釋為正義。一個具有強烈的正義感的人,就是一個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來有多少英雄好漢,舍生取義。難道是他們不怕死嗎他們為了正義,為了真理可以奮不顧身,因為強烈的正義感清楚地告訴他們,什么是不該做的,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奮斗的。一個沒有正義感的人,是不會理解這些的。因為他的正義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奮斗的激情已經被凍結,只是他的靈魂被社會中一些丑惡的東西同化了。
我還清楚地記得《水滸傳》英雄中有一個黑大漢,他生性魯莽,性情暴躁,經常為小事與他人發生沖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卻能夠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喪盡天良的家伙們聞風喪膽。在現實生活中,雖然沒有這樣驚心動魄的大事發生,但‘義‘字卻滲透著我們的生活。對朋友講義氣,是小義。對素不相識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種正義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實際意義上的大義。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大義的民族,當日本侵華,多少義氣凜然的革命烈士,用他們的滿腔熱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國。董存瑞舍身炸暗堡,黃繼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機槍,這些都是炎黃子孫大義的延續,是中國歷史上揮之不去的光輝。
王朝腐敗的同時,許多人也將矛頭直指宋江_這個梁山泊的領軍人物。
有人認為,梁山好漢之所以會落得如此結果,是宋江一手造成的。作為戰無不勝的農民起義軍領袖,宋江卻斷然拒絕了如同李逵說的:“殺上東京,奪了鳥位”的主張,自覺選擇接受朝廷的招安的政治道路,帶領“替天行道”的梁山泊義軍,去殘殺“僭號稱王”的方臘義軍,在兩敗俱傷的大屠殺中,遭到慘痛的失敗。他們認為,如果當初宋江采納李逵說的:“殺上東京,奪了鳥位”的主張,以梁山泊當時的實力,定能推翻宋王朝。而宋江卻奴顏婢膝,為了自己的官位,拿兄弟們的生命當賭注,真是個忘恩負義之徒。
識江湖好漢,但有人來投奔他的,若高若低,無有不納,便留在莊上館谷,終日追陪,并無厭倦;若要起身,盡力資助,端的揮霍,視金似土。人問他求錢物,亦不推托;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難解紛,只是周全人性命……以此為東,河北聞名,都稱他做及時雨。”,由此可見,宋江乃仁義之仕,決不會為了自己的官位,拿兄弟們的生命當賭注。
然則為何要接受招安?我認為,這是由當時的社會風氣所造成的。當時,希望能幫助您!
千字文讀后感(優秀20篇)篇八
這個學期,我學習了《千字文》。《千字文》這本書是南北朝時期的周興嗣所編,四字一句,一共250句,剛好一千個字,簡稱千字文。它的內容涉及自然、社會、歷史、教育、倫理等諸多方面,讀起來押韻上口。雖然它有很多內容我感到不好讀也不好懂,但我看了它的注解、解說和配寫的一個故事后,總算是把千字文讀懂了。
讀完了這本書,我覺得增長了很多知識,又懂得了很多道理。書中的每一個故事,每一首詩都給了我很大的啟發。比如,在“知過必改,得能莫忘。罔談彼短,靡恃已長。”這首詩中,我懂得了:知道自己有了過錯就一定要改正,自己有能力做到的也一定不要放棄。還有我們不要談論別人的短處,也一定不要夸耀自己的長處,用今天的話來說叫寬以待人,謙虛謹慎。在“蓋此身發,四大五常。恭惟鞠養,豈敢毀傷。”這幾句中我明白了:我們的身體發膚,一言一行,關系到四大和五常。只有謹慎小心地想著父母的養育之恩,哪里還敢毀壞損傷它呢?看到這里,我想我不再討厭我的卷頭發了,因為,這是父母送給我們,一定要好好地喜歡它。
千字文讀后感(優秀20篇)篇九
我們學校最近舉辦了誦讀《千字文》活動,這次活動讓我受益匪淺。
《千字文》作為中國傳統蒙學讀物,在我很小的時候,媽媽就領我讀過,但是當時我只認識很少的字,只能跟著媽媽讀,就是覺得都是四個字一句,讀起來很有意思,對里面的含義并不是很清楚。如今已經上四年級的我,在這次誦讀《千字文》活動中,我能夠借助拼音自己讀下來,為了讀的更順利,我反復讀了許多遍,我驚喜的發現,里面很多的含義我居然能理解了,媽媽說這正是“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千字文》全文都是四字句,對仗工整,通過誦讀《千字文》,我的朗讀能力有了提高,在“平平仄仄”中,我體會到了朗讀的快樂。
《千字文》雖然只有千字,但是這里面包含了天文、地理、歷史、禮儀、道德等多方面的內容,每四個字就講述一個道理或故事。“始制文字乃服衣裳”說的就是倉頡創制了文字,嫘祖制作了衣裳,讀《千字文》仿佛讓我徜徉在中國歷史的畫卷中。
誦讀《千字文》讓我愛上了朗讀傳統文學作品,也讓我又一次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千字文讀后感(優秀20篇)篇十
這個月,我細讀了《千字文》。這本書四字一句,它不是簡單的單字堆積,而是條理分明通順可誦,書中內容豐富多彩.它涉及自然、社會、歷史、教育、倫理等諸多方面,讀起來押韻上口。雖然它有很多內容我感到不好讀也不好懂,但我看了它的注解、解說和配寫的一個故事后,總算是把千字文讀懂了。“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這句話也得到了證實。
比如,在“知過必改,得能莫忘。罔談彼短,靡恃已長。”這句詩中,我懂得了:知道自己有了過錯就一定要改正,自己有能力做到的也一定不要放棄。還有我們不要談論別人的短處,也一定不要夸耀自己的長處。在“具膳餐飯,適口充腸。飽飫烹宰,饑厭糟糠。”這句詩中,讓我明白:在飲食方面要合理安排,不能一味只吃自己喜愛的食物。吃飯時,父母給我們做什么就吃什么,不能這不吃那也不吃。
讀完了這本書,不僅讓我增長了很多知識,而且也讓我漸漸明白了很多道理。書中的每一個故事,每一首詩都給了我很大的啟發。我想:我一定好好學習,不但要做個有學問的人,還要做一個有孝心愛心的人,一個誠實守信的人,一個不懂就問的人。
千字文讀后感(優秀20篇)篇十一
從小,我就酷愛讀書,尤其是各種詩詞,讀起來朗朗上口。
前段時間,我又讀了一遍《千字文》。通過這次閱讀,我理解了不一樣的東西。
小時候讀《千字文》,還天真的以為作者只是純粹寫作,并沒有什么意義,但現在,我發現了更多深奧而有用的道理。
《千字文》里有許多關于做學問的語句,對我有深深的啟發。“尺璧非寶,寸陰是競。”說明古人很早就認識到光陰的可貴。“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篤初誠美,慎終宜令。”修身、求學,重視開頭固然不錯,但始終如一堅持到最后更是難能可貴。做學問不可以半途而廢、虎頭蛇尾,應該堅持不懈,最終才能到達勝利的彼岸。“守真志滿,逐物意移。”說的是每個人要保持善性,學習要專一,不要轉移意志,甚至玩物喪志。“孤陋寡聞,愚蒙等誚。”說明學問淺薄,見識少,就會被別人恥笑。我們不能只讀死書,還要多增長見識,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否則就會成為“井底之蛙”。
這些有關學問的句子雖然不多,但作者利用這幾句話,將道理說得十分透徹。
《千字文》中不僅有各種道理,還有許多小故事。
《千字文》向我們訴說了人生之道,思想之悟。我們要尊老愛幼,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美德;知錯必改,勿妄自菲薄,保持一顆善良的本心;做人應有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樣精神品質;淡泊名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我真心地把《千字文》推薦給大家,相信你一定可以從中悟出更多的道理。
千字文讀后感(優秀20篇)篇十二
也許你會知道:“《千字文》是一千三百多年前,梁朝才子周興編輯的一篇奇聞,構思巧妙,于義于理它是,唯一被歷朝歷代都選定的識字課本。”
嗯,我就讀了這本“唯一被歷朝歷代都選定的識字課本。”
這部經典名著是四個字為一句話公二百五十句話,一千個字剛剛好,這正是一本名副其實的“千”字文呀!
這本書里,有不少內容,有原文,有翻譯文,還有故事呢!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這么幾句話:“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意思是:蒼天是青黑色的,大地是黃色的宇宙形成混沌蒙昧的狀態之中太陽東升西落,月亮陰晴圓缺。星辰布滿在天空中。
“尺璧非寶,寸陰是意”告訴我們時間是寶貴的。
“孤陋寡聞,愚蒙等消”你的學問淺薄,見識少就會被人恥笑。我們不能死讀書,還要增長見識,要看外面的世界,不然會被人家稱為“現代版”“井底之蛙”的。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讓我們一起讀書,愛看書。大家一起來讀書吧!
千字文讀后感(優秀20篇)篇十三
初讀《千字文》讓我感到實在拗口與無味,但對著釋文再讀的時候,發現《千字文》還是挺有意思的,甚有收獲。
這部經典4字為一句,共有250句,整本書竟然沒有一個字是重復的,可見作者遣詞造句的功力深厚。書中的知識與內容豐富多彩:從自然現象到社會歷史,從農業生產到發明創造,從做人做事到言談舉止,從宮墻建筑到名山大川等等。雖然這部經典創作的年代離我們已經很遠了,但是,今天來讀它仍然能感受到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讓我既增長了知識,又明白了道理。
今天,我想從《千字文》中的第二部分有關“人的修養標準和原則”,以及《千字文》中關于做學問的語句方面談談我的感受。
《千字文》的第二部份重在講述人的修養標準和原則。指出人要懂得孝順父母,珍惜父母傳給的身體:“恭惟鞠養,豈敢毀傷”;做人要“知過必改,得能莫忘.罔談彼短,靡恃己長.”,人的一生短暫,應該活的精彩,應該讓自己的人生沒有污點,作一個講信用,保持純真本色,樹立良好的形象和信譽的人,同時還要莫以自己的長處笑話別人的短處,正所謂“己所不欲,莫施于人”,想想如果別人常常笑話你的缺點,你會有怎樣的心情?所以做人還是應該厚道一點,這樣才不失一個君子的作為.“交友投分,切磨箴規。”告訴我們結交朋友要意氣相投,要能在工作中切磋琢磨,品行上互相告勉。“仁慈隱惻,造次弗離。節義廉退,顛沛匪虧。”仁義、慈愛,對人的惻隱之心,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不能拋離。氣節、正義、廉潔、謙讓這些品德,在最窮困潦倒的時候也不可虧缺。
《千字文》里有許多關于做學問的語句,對我有深深的啟發。“尺璧非寶,寸陰是競。”說明古人很早就認識到光陰的可貴,“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篤初誠美,慎終宜令。”修身、求學,重視開頭固然不錯,但始終如一堅持到最后更是難能可貴。做學問不可以半途而廢、虎頭蛇尾,應該堅持不懈,最終才能到達勝利的彼岸。“守真志滿,逐物意移。”說的是每個人要保持善性,學習要專一,不要轉移意志,甚至玩物喪志。“孤陋寡聞,愚蒙等誚。”學問淺薄,見識少,就會被別人恥笑。我們不能只讀死書,還要多增長見識,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否則就會成為“井底之蛙”。
我記得讀師范的時候曾有過這么一句話“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而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所需要的是一眼取之不盡的泉水。這泉水從何而來,我想與時俱進的學習、接受新知識,多讀書、讀好書,定能給我們注入這一眼泉水。學習是前進的動力,知識是自信的源泉。自信與人的知識水平與能力成正比關系,因此,在平時加強知識的汲取是十分重要的。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讓我們在“讀經典、強自信、同發展”讀書活動中多讀、多背,享受這些經典美文帶給我們的樂趣,讓“讀經典、強自信、同發展”這個讀書活動能在我們的今后的工作中延續。
千字文讀后感(優秀20篇)篇十四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每天我們班教室都會傳出同學們誦讀《千字文》的朗朗讀書聲。《千字文》是我國南北朝時南朝梁的周興嗣編寫的一部文化經典,迄今已有1400多年了。流傳到今天,作為一本啟蒙讀物,它獲得了很高的評價。
這部經典4字為一句,共有250句,一千字,是名副其實的千字文,而整本書竟然沒有一個字是重復的,可見作者遣詞造句的功力深厚。書中的知識通俗易懂,內容豐富多彩,從自然現象到社會歷史,從農業生產到發明創造,從做人做事到言談舉止,從宮墻建筑到名山大川等等,作者都在有限的篇幅中向我們一一道來。雖然這部經典創作的年代離我們已經很遠了,但是,今天我們讀它仍然能感受到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讓我們既增長了知識,又明白了道理。
意志,甚至玩物喪志。“孤陋寡聞,愚蒙等誚。”學問淺薄,見識少,就會被別人恥笑。我們不能只讀死書,還要多增長見識,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否則就會成為“井底之蛙”。
有關做學問的語句雖然不多,但是作者卻把道理說得很透徹。《千字文》還教我們做人要有高尚的品格,要學會和別人相處。書中還有很多歷史故事,增強了我對歷史名人的了解。這些都深深地吸引了我。“讀百遍,其義自見。”讓我們在多讀、多背中享受這部經典美文帶給我們的樂趣吧!
千字文讀后感(優秀20篇)篇十五
從小,我就酷愛讀書,尤其是各種詩詞,讀起來朗朗上口。
前段時間,我又讀了一遍《千字文》。通過這次閱讀,我理解了不一樣的東西。
小時候讀《千字文》,還天真的以為作者只是純粹寫作,并沒有什么意義,但現在,我發現了更多深奧而有用的道理。
《千字文》里有許多關于做學問的`語句,對我有深深的啟發。“尺璧非寶,寸陰是競。”說明古人很早就認識到光陰的可貴。“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篤初誠美,慎終宜令。”修身、求學,重視開頭固然不錯,但始終如一堅持到最后更是難能可貴。做學問不可以半途而廢、虎頭蛇尾,應該堅持不懈,最終才能到達勝利的彼岸。“守真志滿,逐物意移。”說的是每個人要保持善性,學習要專一,不要轉移意志,甚至玩物喪志。“孤陋寡聞,愚蒙等誚。”說明學問淺薄,見識少,就會被別人恥笑。我們不能只讀死書,還要多增長見識,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否則就會成為“井底之蛙”。
這些有關學問的句子雖然不多,但作者利用這幾句話,將道理說得十分透徹。
《千字文》中不僅有各種道理,還有許多小故事。
千字文讀后感(優秀20篇)篇十六
“談那短,掃過自己的長。”起初我不知道我的意思,讀了錢子之后:不要談論別人的不依靠自己的長處不想進取。從那以后,我就愛上了這本書。
“資父事君,日嚴與敬,孝當竭力,忠則盡命。”講述的是一個叫蔡順的小男孩,很小的時候我們爸爸已經去世了,與媽媽可以相依為命。有一次,蔡順出門采野果吃,回家發展路上中國卻被這些強盜攔住了。強盜世界看見蔡順只采了一點野果,卻將成熟的野果資源放在學生一個市場籃子,是給媽媽吃的,將不具有成熟的野果或者放在企業另一個不同籃子,那是給自己吃的。強盜被蔡順的孝心的人感動,他們給了蔡順一頭牛和三斗米,讓他回去進行孝敬媽媽。
這個故事凱·舒的行為感動了我。從那以后,我每天有時間幫爸爸媽媽做什么家務活;遞給通勤拖鞋;累其寫入勞動捶捶背。。。。。。一個冬天的晚上,冷風吹過,不時家,冷我們哆嗦。爸爸媽媽回來了,我去廚房,爸爸媽媽各倒一杯熱水。我還寫了一張紙條:
親愛的爸爸媽媽:
在這一個寒冷的冬天里,您們具有一定影響十分冷吧,因此,我特意給您們倆倒了杯熱水,我愛您們!
您們親愛的女兒畢羽寒。
當他們看到紙條和水時,眼淚在他們的眼睛里旋轉,抱著我說:“女兒,我們也愛你!”這時,我不知道為什么,我的.眼淚也在眼睛里直轉,可能是我也被感動了吧!這就是愛的力量。
我從千言萬語中學到了很多。現在我懂得了孝道,也學會了與人分享;也成為了同學們心中的好伙伴,老師的好助手,家長的好女兒!
讀《千字文》,沐浴書香,伴我快樂成長!
千字文讀后感(優秀20篇)篇十七
《千字文》這本書,讓我增長了很多知識,也懂得了很多道理。
《千字文》是用一千個不重復的字寫成的,有歷史故事、成語典故、內容非常豐富,小文章大寓意,書中的每一個故事,每一首詩都給了我很大啟發。比如在"知過必改,得能莫忘。罔談彼短,靡恃巳長。"這首詩中讓我知道自己有了過錯就一定要改正,自己有能力做到的也一定不要放棄。不要談論別人的短處,也不要夸自己的長處。《千字文》里還有許多學問語句,比如,"尺壁非寶,寸陰是竟。"說明古人很早認識到光陰的寶貴。"篤初誠美,慎終宜令。"修身、求學,重視開頭固然不錯,但始終如一堅持到底是難人可貴。做學問不能半途而廢、虎頭蛇尾,應該堅持才能達到勝利。"守真忘滿,逐物意移。"說的是每個人要保持善性,學習專一,書中還有很多歷史故事,這些都深深地吸引了我,我為我們的袓先感到驕傲與自豪。
千字文讀后感(優秀20篇)篇十八
“罔談彼短,靡恃己長。”剛開始我不知何意,閱讀《千字文》后方知:不要去談論別人短處,也不要依仗自己有長處就不思進取。從此,我就愛上了這本書。
“資父事君,日嚴與敬,孝當竭力,忠則盡命。”講述的是一個叫蔡順的小男孩,很小的時候爸爸去世了,與媽媽相依為命。有一次,蔡順出門采野果吃,回家路上卻被強盜攔住了。強盜看見蔡順只采了一點野果,卻將成熟的野果放在一個籃子,是給媽媽吃的,將不成熟的野果放在另一個籃子,那是給自己吃的。強盜被蔡順的孝心感動,他們給了蔡順一頭牛和三斗米,讓他回去孝敬媽媽。
這個故事中蔡順的行為打動了我。從那以后,我每天一有時間就幫爸爸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給下班的他們遞拖鞋;給勞累的他們捶捶背……一年冬天的夜晚,寒風不時的吹進家里,凍得我們直打哆嗦。爸媽回來了,我去廚房,給爸爸媽媽各倒一杯熱水。我還寫了一張紙條:
千字文讀后感(優秀20篇)篇十九
《千字文》是用一千個不重復的字,巧妙地記錄了天文、地理、歷史、教育等知識,而且它還形象地規范了我們學生的行為。
里面有許多讓我體會深刻的語句。它仿佛一位和藹的老師,面帶笑容地告訴我:“讀書學習,時間要安排得多一些,但是仍然要抓緊用功。只要功夫到了,困惑自然而然就迎刃而解了”。面對這樣一位“老師”。我焦躁的心能夠平靜地面對難題了。
《千字文》不愧是我的良師。有了它,我希望自己能夠取得更好的成績。
千字文讀后感(優秀20篇)篇二十
暑假里我讀了《千字文》,它涵蓋了天文、地理、歷史、倫理等多方面知識。它向我們訴說了人生之道,思想之悟。
"資父事君,曰嚴與敬,孝當竭力,忠則盡命".我們要奉養父母,對父母盡孝應當盡心盡力。正如漢朝人蔡順,很小時爸爸就去世了,從小與媽媽相依為命。有一次,蔡順出門釆野果吃,回家路上卻被強盜攔住了。強盜本來想搶蔡順的東西,看見蔡順只采了一點野果,可用兩個籃子裝。強盜頭子問:"小伙子,這么一點野果還用兩個籃子裝,是不是腦子不靈光啊!"別的強盜都哈哈大笑起來。強盜后來才知道蔡順將成熟放在一個籃子里給媽媽吃,將不成熟的放在另一個籃子給自己吃,強盜被蔡順的孝心感動了,不但沒搶,還送給蔡順一頭牛和三斗米,讓他回去孝順媽媽。
以前,在我小的時候,不懂得孝順父母。當有我喜歡吃的東西,經常不肯給父母一起分享,而是占為己有;當父母下班回來的時候,聽到門鈴響后,我慢悠悠地去開門。當父母進門后,我還繼續玩玩具,好像沒看到一他們樣,也不跟父母打招呼;當大家一起吃飯時,我將好吃的菜放在自己面前,自顧自的吃;當父母生病時,我只顧自己玩,不會對父母噓寒問暖,有時還會因為父母生病沒精力管我而暗自高興。
自從讀了千字文后,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懂得了孝順父母,懂得了尊重父母,懂得了理解父母。當有好吃的東西,我會留給父母吃,與他們一起分享。當父母下班回來時,我一聽到門鈴"叮鈴、叮鈴"響起,我會象箭一樣跑過去開門,并將拖鞋整齊地擺好;當父母進門后,我會大聲向他們問好,并端起水杯給他們喝水。當我們一起吃飯時,我會幫父母盛飯,將好吃的菜放在爸媽面前,還時不時幫父母的夾萊。當父母生病時,我會關心他們,幫他們端水拿藥,講笑話給們聽,讓他們忘記生病的痛苦,.
千字文教會了我如何做人,如何孝敬父母;告訴了我百善孝為先,做人應當知恩圖報。
在學校組織的讀書活動中,我拿到了一本書——《千字文》。這本書不僅介紹了朝代變更:商湯滅夏,周武王滅商建周,還寫了許多歷史傳說,經典故事:如夜明珠,盤古開天,讓我大開眼界.
同學們,你們知道《負荊請罪》這個故事嗎?它講述了戰國時期,趙國的將軍廉頗因為自己戰績卓越,看不起宰相藺相如,而大度的藺相如為了國家的安危,非常尊重廉頗,處處讓著他。廉頗得知實情后非常后悔,自負荊條,上門請罪,從而流傳了這段"將相和"的歷史故事!它告訴我們有錯要及時改正,才能取得他人的原諒。
《當惜分陰》這個故事我也很喜歡。它講的是晉代名人陶倪,()小刻苦讀書,從"舉孝廉"進入仕途,先后做過長史,刺史,曾被封為長沙郡公,都督,大將軍,五十年間歷任多種要職。無論政務多么繁忙,戰事如何頻繁,他都要利用一點一滴的時間讀書習武。取得了卓越的軍功和政績。我讀后得到了很大的啟發:時間對每個人都是一樣的,關鍵是看我們如何使用它,古人云"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我們一定要抓緊時間,珍惜分分秒秒,把精力都用在學習上,長大成為祖國的有用人才。
我愛讀這本書,它使我了解了歷史,增長了知識。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每天我們班教室都會傳出同學們誦讀《千字文》的朗朗讀書聲。《千字文》是我國南北朝時南朝梁的周興嗣編寫的一部文化經典,迄今已有1400多年了。流傳到今天,作為一部啟蒙讀物,它獲得了很高的評價。
這部經典4字為一句,共有250句,一千字,是名副其實的千字文,而整本書竟然沒有一個字是重復的,可見作者遣詞造句的功力深厚。書中的知識通俗易懂,內容豐富多彩,從自然現象到社會歷史,從農業生產到發明創造,從做人做事到言談舉止,從宮墻建筑到名山大川等等,作者都在有限的篇幅中向我們一一道來。雖然這部經典創作的年代離我們已經很遠了,但是,今天我們讀它仍然能感受到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讓我們既增長了知識,又明白了道理。
《千字文》里有許多關于做學問的語句,對我有深深的啟發。"尺璧非寶,寸陰是競。"說明古人很早就認識到光陰的可貴,"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篤初誠美,慎終宜令。"修身、求學,重視開頭固然不錯,但始終如一堅持到最后更是難能可貴。做學問不可以半途而廢、虎頭蛇尾,應該堅持不懈,最終才能到達勝利的彼岸。"守真志滿,逐物意移。"說的是每個人要保持善性,學習要專一,不要轉移意志,甚至玩物喪志。"孤陋寡聞,愚蒙等誚。"學問淺薄,見識少,就會被別人恥笑。我們不能只讀死書,還要多增長見識,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否則就會成為"井底之蛙".
有關做學問的語句雖然不多,但是作者卻把道理說得很透徹。《千字文》還教我們做人要有高尚的品格,要學會和別人相處。書中還有很多歷史故事,增強了我對歷史名人的了解。這些都深深地吸引了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讓我們在多讀、多背中享受這部經典美文帶給我們的樂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