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兒園中班,孩子們開始認識和理解各種社會和自然現象,培養了探究和探索的習慣。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幼兒園中班總結范文,每篇都是精品,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創意美術中班教案(精選22篇)篇一
活動目標:
1、引發幼兒對扇子這一日常用品的探究興趣。
2、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審美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
3、培養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4、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環境創設:
一、信息資源的準備。
1、收集各種扇子實物,互相介紹自己的扇子,尋找各種扇子的.異同,啟發幼兒按大小、形狀、制作材料(綢面、藤面、葵葉、鵝毛、紙、木等)、扇面圖案進行分類。
2、家長與孩子共同收集跟扇子有關的故事、錄像、圖書、圖片等資料,鼓勵幼兒將查找途徑、內容用圖表形式記錄下來(見圖一)。
3、在室內布置有關幼兒參觀商場、購買扇子的照片,同時把幼兒圍繞扇子所提的問題及如圖一的記錄表展示在墻面上。
二、工具與材料的準備。
1、多用組合架(見圖二)。用鐵絲做一個架子固定在墻上,將相關的工具與部分裝飾用品串掛在組合架上,如線團、包裝紙等。在剪去瓶口的礦泉水瓶、酸奶瓶內插裝畫筆、尺子、鉗子、小鋸子、剪刀等工具。
2、趣味廢紙箱(見圖三)。既可美化活動區,又能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屈;老師.教,案網出處”如將蛋糕盒縱向裁半,將其裝飾成孩子頭像或其他形象,穿繩懸掛在區角墻壁上。也可直接將經過裝飾的方形紙箱放在區角。
3、制作材料及方法(見圖四)。有待裝飾的扇面和扇頁,白志、色紙與廢舊掛歷紙,有孔的薄木片、薄竹片條等,啟發幼兒按自己的意愿選擇材料進行制作,作品完成后可用各色絲線飾扇把。
(1)編織。將厚卡紙均勻切割,可用彩條紙條上下穿插編織扇面。
(2)刺繡。將各種質地、顏色的布用小螺絲固定在四周鉆孔的薄木片上,可以多用組合架上自取彩色絲線,自畫圖案刺繡扇面。
(3)繪畫。用厚卡紙或快餐盤作為扇面,用彩筆或其他材料進行裝飾。
(4)串扇骨、糊扇面。協助幼兒用長鉚釘將有孔的薄竹片條串連起來,一端加上小墊片固定,再在扇骨上糊上扇面,并加以裝飾。
(5)折疊。用各種色紙折疊扇子。
活動擴展:
1、體驗扇子在生活中的用途。
2、挑選合適的扇子到音樂區表演節目。
3、師幼共同布置環境。一是設立作品陳列區,供幼兒觀賞與分享。二是將扇面垂直串接裝飾活動室,或平行排列(如波浪形)裝飾墻面,或將扇子與其他物品組合裝飾(如可將扇面想象為松葉、花朵等)。
教學反思:
作為教師要善于發現幼兒的不同特點,給予每一位幼兒以激勵性的評價,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東西,給予積極的肯定,使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到手工活動的樂趣,從而增強自信心。
幼兒園創意美術中班教案(精選22篇)篇二
中班美術公開課教案《創意蟲蟲樂園》含反思適用于中班的美術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學習米羅用符號圖形表現昆蟲的方式,大膽運用剪貼添畫的方式表現主題,欣賞米羅作品中特有的符號及表現的情趣美,感受作品童話般的意境,喜歡欣賞自己和同伴的作品,體驗創作的樂趣,快來看看幼兒園中班美術公開課《創意蟲蟲樂園》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欣賞米羅作品中特有的符號及表現的情趣美,感受作品童話般的意境。
2、學習米羅用符號圖形表現昆蟲的方式,大膽運用剪貼添畫的方式表現主題。
3、喜歡欣賞自己和同伴的作品,體驗創作的樂趣。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5、在想象創作過程中能用簡單的材料裝飾,體驗成功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對昆蟲有一定的認真和表現經驗。
2、深色卡紙、油畫棒、記號筆、剪刀、固體膠、8開白紙等。
活動過程:
一、感知體驗。
欣賞米羅的作品《昆蟲的對話》,感受畫面的內容與形式美。
1、播放《蟲蟲的樂園》,引導幼兒感受作品內容與形式美。發現米羅特有的符號和元素。
2、描述畫面的內容。
3、進一步欣賞,感受形式美。
二、探索發現。
1、欣賞其他作品,感受花架變形的獨特方式,體驗變形的趣味。
2、欣賞幼兒作品,發現作品中表現“蟲蟲樂園”的方法。
3、自由討論:你想怎樣表現蟲蟲的樂園。
三、創作表現。
1、提出創作主題:“蟲蟲的樂園”。
2、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在白紙上畫出昆蟲顏色樣子,剪下后,貼在卡紙上。
3、引導幼兒在空余位置添畫上其他物體,豐富畫面。
四、欣賞作品。
1、展示幼兒作品,請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中的昆蟲。
2、鼓勵幼兒表演昆蟲的動態。
教學反思:
作為教師要善于發現幼兒的不同特點,給予每一位幼兒以激勵性的評價,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東西,給予積極的肯定,使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到手工活動的樂趣,從而增強自信心。
本文擴展閱讀:蟲狹義上是指動物界中無脊椎動物的節肢動物門昆蟲綱的動物,所有生物中種類及數量最多的一群,是世界上最繁盛的動物,已發現100多萬種。其基本特點是體軀三段頭、胸、腹,2對翅膀三對足;1對觸角頭上生,骨骼包在體外部;一生形態多變化,遍布全球旺家族。本詞條下述介紹主要為昆蟲。
幼兒園創意美術中班教案(精選22篇)篇三
1、引發幼兒對扇子這一日常用品的探究興趣。
2、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審美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
3、增進參與環境布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4、感受作品的美感。
環境創設。
一、信息資源的準備。
1、收集各種扇子實物,互相介紹自己的扇子,尋找各種扇子的'異同,啟發幼兒按大小、形狀、制作材料(綢面、藤面、葵葉、鵝毛、紙、木等)、扇面圖案進行分類。
2、家長與孩子共同收集跟扇子有關的故事、錄像、圖書、圖片等資料,鼓勵幼兒將查找途徑、內容用圖表形式記錄下來(見圖一)。
3、在室內布置有關幼兒參觀商場、購買扇子的照片,同時把幼兒圍繞扇子所提的問題及如圖一的記錄表展示在墻面上。
二、工具與材料的準備。
1、多用組合架。用鐵絲做一個架子固定在墻上,將相關的工具與部分裝飾用品串掛在組合架上,如線團、包裝紙等。在剪去瓶口的礦泉水瓶、酸奶瓶內插裝畫筆、尺子、鉗子、小鋸子、剪刀等工具。
2、趣味廢紙箱(見圖三)。既可美化活動區,又能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如將蛋糕盒縱向裁半,將其裝飾成孩子頭像或其他形象,穿繩懸掛在區角墻壁上。也可直接將經過裝飾的方形紙箱放在區角。
3、制作材料及方法(見圖四)。有待裝飾的扇面和扇頁,白志、色紙與廢舊掛歷紙,有孔的薄木片、薄竹片條等,啟發幼兒按自己的意愿選擇材料進行制作,作品完成后可用各色絲線飾扇把。
(1)編織。將厚卡紙均勻切割,可用彩條紙條上下穿插編織扇面。
(2)刺繡。將各種質地、顏色的布用小螺絲固定在四周鉆孔的薄木片上,可以多用組合架上自取彩色絲線,自畫圖案刺繡扇面。
(3)繪畫。用厚卡紙或快餐盤作為扇面,用彩筆或其他材料進行裝飾。
(4)串扇骨、糊扇面。協助幼兒用長鉚釘將有孔的薄竹片條串連起來,一端加上小墊片固定,再在扇骨上糊上扇面,并加以裝飾。
(5)折疊。用各種色紙折疊扇子。
活動擴展。
1、體驗扇子在生活中的用途。
2、挑選合適的扇子到音樂區表演節目。
3、師幼共同布置環境。一是設立作品陳列區,供幼兒觀賞與分享。二是將扇面垂直串接裝飾活動室,或平行排列(如波浪形)裝飾墻面,或將扇子與其他物品組合裝飾(如可將扇面想象為松葉、花朵等)。
幼兒園創意美術中班教案(精選22篇)篇四
活動目標:
1、引發幼兒對扇子這一日常用品的探究興趣。
2、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審美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
環境創設:
一、信息資源的準備。
1、收集各種扇子實物,互相介紹自己的扇子,尋找各種扇子的異同,啟發幼兒按大小、形狀、制作材料(綢面、藤面、葵葉、鵝毛、紙、木等)、扇面圖案進行分類。
2、家長與孩子共同收集跟扇子有關的故事、錄像、圖書、圖片等資料,鼓勵幼兒將查找途徑、內容用圖表形式記錄下來(見圖一)。
3、在室內布置有關幼兒參觀商場、購買扇子的照片,同時把幼兒圍繞扇子所提的問題及如圖一的記錄表展示在墻面上。
二、工具與材料的準備。
1、多用組合架(見圖二)。用鐵絲做一個架子固定在墻上,將相關的工具與部分裝飾用品串掛在組合架上,如線團、包裝紙等。在剪去瓶口的礦泉水瓶、酸奶瓶內插裝畫筆、尺子、鉗子、小鋸子、剪刀等工具。
2、趣味廢紙箱(見圖三)。既可美化活動區,又能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如將蛋糕盒縱向裁半,將其裝飾成孩子頭像或其他形象,穿繩懸掛在區角墻壁上。也可直接將經過裝飾的方形紙箱放在區角。
3、制作材料及方法(見圖四)。有待裝飾的扇面和扇頁,白志、色紙與廢舊掛歷紙,有孔的薄木片、薄竹片條等,啟發幼兒按自己的`意愿選擇材料進行制作,作品完成后可用各色絲線飾扇把。
(1)編織。將厚卡紙均勻切割,可用彩條紙條上下穿插編織扇面。
(2)刺繡。將各種質地、顏色的布用小螺絲固定在四周鉆孔的薄木片上,可以多用組合架上自取彩色絲線,自畫圖案刺繡扇面。
(3)繪畫。用厚卡紙或快餐盤作為扇面,用彩筆或其他材料進行裝飾。
(4)串扇骨、糊扇面。協助幼兒用長鉚釘將有孔的薄竹片條串連起來,一端加上小墊片固定,再在扇骨上糊上扇面,并加以裝飾。
(5)折疊。用各種色紙折疊扇子。
活動擴展:
1、體驗扇子在生活中的用途。
2、挑選合適的扇子到音樂區表演節目。
3、師幼共同布置環境。一是設立作品陳列區,供幼兒觀賞與分享。二是將扇面垂直串接裝飾活動室,或平行排列(如波浪形)裝飾墻面,或將扇子與其他物品組合裝飾(如可將扇面想象為松葉、花朵等)。
幼兒園創意美術中班教案(精選22篇)篇五
中班美術公開課教案《創意花瓶》含反思適用于中班的美術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感受彩泥等不同材料裝飾瓶子所帶來的美的體驗,能用橡皮泥、線繩、彩珠等材料創造性地裝飾不同的瓶子,幼兒能向同伴大膽介紹自己的創意作品,產生做事的成功感,快來看看幼兒園中班美術公開課《創意花瓶》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能用橡皮泥、線繩、彩珠等材料創造性地裝飾不同的瓶子。
2、感受彩泥等不同材料裝飾瓶子所帶來的美的體驗。
3、幼兒能向同伴大膽介紹自己的創意作品,產生做事的成功感。
4、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后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5、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活動準備:
1、各色橡皮泥,彩色的線繩和不同樣子的空瓶子。
2、用不同材料裝飾的花瓶圖片。
3、幼兒學習資源。
活動過程:
1、教師展示準備好的已裝飾的瓶子圖片,引導幼兒觀察,激發活動興趣。
提問:你喜歡哪個瓶子?為什么?
2、引導幼兒欣賞幼兒學習資源,了解并掌握裝飾瓶子的方法。
(1)討論交流:瓶子美在哪里?引導幼兒了解裝飾的要點:可將主要花紋裝飾在瓶腹、瓶頸:此外還可以在瓶口、瓶頸上配各種有規律的花紋等。
(2)討論:還可以怎樣裝飾瓶子?學習用包、繞、染、黏貼的裝飾方法。
包:把瓶子放在花布的中央,在瓶口處使勁擰緊。
繞:將繩子的一頭固定在瓶子的最下方,一圈一圈的纏繞在瓶子上。
染:選擇不同的顏料,給瓶子上色。
黏貼:將橡皮泥通過搓、團、捏的方法粘在瓶子上。
3、幼兒動手裝飾,教師指導。
(1)鼓勵幼兒相互間進行合作。
(2)啟發幼兒對瓶子進行創造性地裝飾。
布置小展臺“多彩的瓶子”,幼兒相互介紹自己的作品,欣賞同伴的作品。
教學反思:
作為教師要善于發現幼兒的不同特點,給予每一位幼兒以激勵性的評價,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東西,給予積極的肯定,使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到手工活動的樂趣,從而增強自信心。
本文擴展閱讀:花瓶是一種器皿,多為陶瓷或玻璃制成,外表美觀光滑;名貴者有水晶等昂貴材料制成用來盛放花枝的美麗植物,花瓶底部通常盛水,讓植物保持生命與美麗。
幼兒園創意美術中班教案(精選22篇)篇六
一、現狀分析:
現代科學的研究證。
明,4歲左右的幼兒已具備了初步的繪畫構思,能有目的,有意識地進行繪畫,表達他們對。
幼兒繪畫的能力有了一個大的飛躍,無意義的線條,圖形減少了。可繪畫的新穎性達到了意。
想不到的效果,幼兒繪畫的興趣十足,這就是幼兒學習繪畫的最佳階段了。但是由于幼兒對。
事物的認識帶有一定的模糊性和主觀性,繪畫不受美術技法的條條框框的限制,因而幼兒畫。
出的畫往往生動,形象,有童趣。
我帶的班是中班,
正好都是處在4歲左右這一年齡段的幼兒。由于我班幼兒已經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和一些繪。
畫基礎,但思維還沒什么定勢,最不受外界影響和束縛,往往會出現異想天開的現象。
為了從小更好地培。
養幼兒想象、聯想、創新、求異的能力和多角度思維的意識。我旨在把激發幼兒創造性思維。
放在首位,以濃厚的興趣、豐富多樣的形式調動幼兒創造性繪畫的積極性,不以識繪畫的質。
量為目的,通過多種生活活動的形式,寓認于玩、快樂學畫,由此促進幼兒素質的全面發展。
二、本學期目標:
1、為幼兒提供豐富的材料,創良好的美術活動的氛圍,培養幼兒良好的審美情趣。
2、利用蠟筆、棉簽、
油畫顏料等多種工具和材料,激發幼兒對美術。
活動的興趣,促進。
中班幼兒小肌肉的發展。
3、激發中班幼兒積。
極參與各種形式的美術活動,從中體驗美術活動。
的樂趣,獲得成功。
的喜悅。
三、研究成員:
四、研究對象:
****幼兒園中。
一班全體幼兒。
五、教育措施。
1、在繪畫前,根據。
主題有意識的指導幼兒進行觀察。
如:在進行命題畫。
《小蝸牛》的活動時,就和幼兒一起飼養小蝸牛,在飼養的同時指導幼兒仔細地觀察蝸牛的。
形狀,蝸牛殼的形繪畫狀,和殼上的花紋,并且還觀察到蝸牛活動的形態。
2、教師利用有趣的童話故事進行繪畫技能的展示。
如:在進行命題畫。
(教師畫了一個象毛線球的房子)房子里住著誰呢?你們猜一猜。喔,只見從房子里伸出一。
教師在示范的時候畫的要大)”
3、在教師示范完后。
讓幼兒隨意改形狀和花紋。
在這個時候幼兒可。
以盡情的發揮自己的想象,和創造力。
4、讓幼兒根據不同。
的背景去感知去想象。
5、讓幼兒根據音樂。
的內容進行表演,在愉快的心情下進行感受。如:在進行《快樂的小鴨》的活動之前,可以。
請幼兒隨著音樂快活的學小鴨走路,游水,吃食,在游戲中感受。學習歌曲,根據歌詞的內。
不同表情。然后,在和幼兒一起繪畫小鴨子。
6、和幼兒在建構區一起活動。
如:在進行《巨人》。
游戲,(幼兒自己塔建好樓房,城堡和街道后自己在街道里行走,親自體驗巨人的感受。
7、通過感受后進行。
交談在繪畫。
如:在進行《巨人》。
這個活動時,幼兒在通過親自體驗后,讓幼兒互相討論,給幼兒充分的自由發揮的愉快的環。
境,使幼兒把自己的體驗講出來互相交流感想,充分的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然后,幼兒再進。
行繪畫。
8、給足幼兒輔助材。
料,使幼兒自由的添加,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如:活動《圓形材料的添加游戲》,教師就。
哪些動物的外形接近圓形,并且鼓勵幼兒在圓形的材料上添加輔助物,創造出不同的美術形。
象,開拓幼兒的思路,感知材料的可變性。最后,讓幼兒互相欣賞,并且讓幼兒說一說。
9、根據故事讓幼兒。
進行描述,進行口語表達的能力的培養。
如:在進行〈龜兔。
賽跑〉的活動時,可以請幼兒聽故事,并且邊講邊出示小動物,表演故事的情節。幼兒聽完。
故事教師可以引導幼兒講故事情節,并圍繞故事進行提問,幼兒在回答的時候可以邊回答邊。
做動。
作,這樣可以加深幼兒的印象,再讓幼兒繪畫,畫后引導幼兒講述,這樣可以發展幼兒的口。
語表達能力,和培養幼兒的形象思維。
10、利用美工角區。
進行美術技能的培養。
在角區可以讓幼兒。
學習線條,色彩。并且進行色彩的欣賞,鼓勵幼兒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感受,大膽的想象用色。
彩,線條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愿望。在活動后注意引導幼兒相互欣賞,豐富繪畫表現方法,
和經驗。
六、研究方法。
1、調查法。
2、觀察法。
3、行動研究法。
4、經驗總結法。
七、實施總結。
幼兒園創意美術中班教案(精選22篇)篇七
活動目標:
1、收集并欣賞各種各樣的扇子,了解扇子的構造和裝飾美。
2、養成耐心細致的做事習慣,體驗畫畫的樂趣。
3、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各種扇子的ppt,幼兒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創設擅自展覽會的情景,引導幼兒觀察各種扇子的區別。
提問:你們看到了什么?你知道它們的名字嗎?你最喜歡哪種扇子?為什么?
二、出示操作材料《美麗的扇子》,引導幼兒欣賞各種扇子,進一步體會和感受扇子的美。
你喜歡的扇子是什么形狀的?扇面上有什么樣的裝飾?
引導語:今天老師請每個小朋友都設計一把美麗的扇子,想一想你想設計什么樣的扇子?
四、幼兒創作,教師巡回指導。
五、作品欣賞、點評,活動結束。
活動延伸:
在美工區投放和種扇形的紙張,引導幼兒進行扇面設計。
活動反思。
本課以凝聚了古今工藝美術精華的團扇為學習內容,進行欣賞、評述、設計等活動,可以培養學生各方面的素養。
我所上的這節課,事先讓學生自己在家里準備一根筷子,讓家長幫忙把筷子劈開一點。在學習過程中,重點以欣賞為主,做手工為輔。我們美術課業內容分為三部分:繪畫、手工、欣賞。以往的課堂多數以前者為主,這次我選擇了后者。在課堂上,通過生動的課件展示、課前資料的查找。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高,并且從探討中發現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識,如扇面畫的作者、內容、造型、色彩、風格、構圖特點等。每組重點討論一件作品。在最后的課堂小結中,學生都談出了自己的學習感受,可見,欣賞課提高了學生的鑒賞能力。
在最后的制作中,有的同學能完成作業,有的同學這時團扇只是做出了基本形,有的同學還沒有進行添畫形象和裝飾,還有簡易蒼蠅拍,這幾個學生還演了一段蒼蠅拍的廣告。你不得不佩服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還有他們的表現力!我想,如果前面的欣賞分析中,我再緊湊一點,這節課,學生的制作就會更充分了。
這節課,如果教師可以提前讓學生自己搜集更多關于團扇的文字資料與圖片資料,以便于課堂上的交流。再就是團扇素材比較少,老師應當準備質量高,畫面、音效考究的課件,精致的畫面配上高雅、輕松的古典音樂和的清脆的童聲,創設出優美的情境,會使學生真正感受到中華民族古老扇文化的魅力。還有就是教師在講述扇文化的時候可以把一些故事、傳說、名人軼事等穿插在教學活動中,更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幼兒園創意美術中班教案(精選22篇)篇八
1、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養成不亂扔垃圾的習慣。
2、按自己的意愿裝飾塑料袋,運用剪、貼、撕、畫等多種技能進行大膽想象、創造。
3、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想象力及創造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收集不同的塑料袋(每人一個)。
2、裝飾物:彩紙、毛根、雙面膠、剪刀(每人一把)、教師范例、音樂磁帶。
3、創設丟滿塑料袋的場面。
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按自己的意愿裝飾塑料袋。
難點:根據幼兒的不同情況,培養幼兒探索和嘗試的能力教師對幼兒的表現方式和技能、技巧給予適當的指導。
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引出主題。
1、聽音樂邊唱邊動作入場。
2、帶領幼兒唱休息歌,穩定幼兒情緒。
3、發出“哭”聲,引導幼兒思考。是誰在哭呀?你知道它們為什么哭嗎?
4、討論:你看見滿地都是垃圾喜歡嗎?我們應該怎么做?
5、小朋友想想塑料袋有什么用?
6、塑料袋不但有許多用處,我們還可以用它來做游戲。
(二)欣賞教師范例。
(三)幼兒自己操作,比比誰的小手最能干。
1、幼兒自由選材,鼓勵幼兒創造出自己喜歡的東西。
2、教師巡回指導,根據幼兒的意愿,給予指導點撥。
(四)共同欣賞,看誰的作品最漂亮。
你喜歡誰的作品?為什么?說說你做的是什么?
(五)幼兒探索如何使袋子飛上天?
現在我們的塑料袋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非常高興,它想飛上天了,我們快把它送上天吧!怎樣才能飛上天呢?(幼兒自由探索)。
活動結束:聽音樂(郊游)。
現在我們把它變成風箏,我們到外面放風箏吧,邊聽音樂邊帶著自己風箏,高高興興地邊唱邊跳出活動室。
幼兒園創意美術中班教案(精選22篇)篇九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對自然科學的興趣。
2、啟發幼兒在操作中發現美、創造美。
3、讓幼兒學會裝飾石子。
活動準備:
1、區角活動中的各種石子。
2、彩筆、錄音機、故事磁帶。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組織幼兒,聽故事《五彩石》,導入課題。
二、基本部分:
1、與幼兒交談:“小朋友,故事聽完了,故事中有美麗的五彩石,你們愿不愿意擁有這樣美麗的五彩石,”(愿意),引起幼兒興趣“現在老師給你們畫石子,自己做一個《五彩石》”,好不好?(好)。
2、現在先請小朋友們拿起你面前的小石子,看一看,它們長什么樣子?摸一摸有什么感覺?它們像什么?我們應該怎樣來裝飾這些小石子呢?好,請看老師這里。
3、老師教幼兒畫石子的步驟:
(1)選一顆石子,先觀察外形,如:心形的可畫桃子、草莓、胡蘿卜等,橢圓形的可畫小雞頭、小貓頭、小孩頭等,有角有棱的石子可畫,小草、大樹、小房子等。
(2)觀察好之后,可作畫,用左手拿好石子,右手拿彩筆開始作畫,作畫時,必須把石子的全身都畫滿,不要只畫一畫,這樣不美觀。
(3)畫完后,要放在桌上晾干,不要把顏色給抹了。
4、幼兒獨立作畫,老師巡回指導,特別是能力差的幼兒,老師要重復指導。
5、老師結合當前季節,設計一個《美麗的夏天》的主題,分別讓幼兒作畫,分工有序,如,有畫炎熱的太陽的,有畫夏天的水果的,有畫水中的荷花的,有畫大樹、小草、小花的,有畫小動物的等。
6、展示幼兒作品。
三、活動延伸:把幼兒的獨立作品,放到區角中,用主題畫來裝飾自己的教室。
幼兒園創意美術中班教案(精選22篇)篇十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公開課《創意蟲蟲樂園》中班美術教案含反思-符號圖形剪貼畫,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1.欣賞米羅作品中特有的符號及表現的情趣美,感受作品童話般的意境。
2.學習米羅用符號圖形表現昆蟲的方式,大膽運用剪貼添畫的方式表現主題。
3.喜歡欣賞自己和同伴的作品,體驗創作的樂趣。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5.在想象創作過程中能用簡單的材料裝飾,體驗成功的樂趣。
1.對昆蟲有一定的認真和表現經驗。
2.深色卡紙、油畫棒、記號筆、剪刀、固體膠、8開白紙等。
一、感知體驗
欣賞米羅的作品《昆蟲的對話》,感受畫面的內容與形式美。
1.播放《蟲蟲的樂園》,引導幼兒感受作品內容與形式美。發現米羅特有的符號和元素。
2.描述畫面的.內容。
3.進一步欣賞,感受形式美。
二、探索發現
1.欣賞其他作品,感受花架變形的獨特方式,體驗變形的趣味。
2.欣賞幼兒作品,發現作品中表現“蟲蟲樂園”的方法。
3.自由討論:你想怎樣表現蟲蟲的樂園。
三、創作表現
1.提出創作主題:“蟲蟲的樂園”。
2.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在白紙上畫出昆蟲顏色樣子,剪下后,貼在卡紙上。
3.引導幼兒在空余位置添畫上其他物體,豐富畫面。
四、欣賞作品
1.展示幼兒作品,請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中的昆蟲。
2.鼓勵幼兒表演昆蟲的動態。
作為教師要善于發現幼兒的不同特點,給予每一位幼兒以激勵性的評價,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東西,給予積極的肯定,使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到手工活動的樂趣,從而增強自信心。
幼兒園創意美術中班教案(精選22篇)篇十一
隨著主題“在秋天里”的逐漸深入,孩子們逐漸了解了秋天是一個豐收的季節,外出活動時會有意識的關注在草地上的小蟲子。孩子對瓢蟲簡單的外形、不同的花紋產生了明顯的興趣,他們總會為這是害蟲還是益蟲爭論。
在這個活動中,將重點落在涂色環節中,請幼兒給蠟筆排隊讓幼兒辨析同種色中不同的彩度變化,進一步關注顏色的深淺,逐步培養幼兒有目的地選色與配色,感受色彩的美感。
【活動目標】
1、區別同種顏色的深與淺,嘗試用相近色進行配色。
2、知道瓢蟲是秋天的昆蟲,并區分益蟲和害蟲。
【活動準備】教師范畫、瓢蟲圖片、鉛畫紙、勾線筆、蠟筆。
【活動過程】
一、數一數——了解瓢蟲外部特征并能區分益蟲與害蟲
1、這是什么?數一數它有幾只腳?還有什么也是六條腿?
2、小結:長著六條腿的都是昆蟲。
3、這個瓢蟲身上有幾個小黑點?幾個大?幾個小?長在哪里?(有7個圓點,左右翅膀上各有三個圓點,中間一個大圓點,左右翅膀各一半。)
4、七星瓢蟲身上有幾種顏色?什么地方是黑色?什么地方是紅色?(頭部、觸角、圓點和六條腿是黑色,翅膀是紅色。)
5、總結:瓢蟲一家有許多不同的種類,要從那些圓點上去分辨,有一個圓點的是一星瓢蟲,有七個圓點的是七星瓢蟲,有六條花紋的是條紋瓢蟲,象龜殼的是龜紋瓢蟲,還有沒有圓點的大紅瓢蟲,這些都是益蟲,其他瓢蟲都是害蟲。今天我們一起來畫保護樹葉的益蟲。
二、分辨深淺色——在找一找與排一排的過程中提高幼兒對同種色的彩度辨析能力
1、出示:大紅、粉紅、桔紅、桔黃、檸檬黃,都能給瓢蟲涂色,請幼兒找出這些顏色,比較哪些比較深,哪些比較淺?從深到淺排排隊。
2、找出綠色,也從深到淺排排隊。
3、指導幼兒畫出瓢蟲的主要特征,強調瓢蟲的腿要向后畫,身體兩邊(左右)各有三條腿,腿長在身體兩側,頭、尾部沒有腿;要畫的飽滿。
4、鼓勵幼兒選用各種紅色,注意畫面上的深淺搭配。
5、提醒幼兒注意黑點的數量,畫出益蟲。
6、總結:師生一起念瓢蟲的兒歌。
幼兒園創意美術中班教案(精選22篇)篇十二
1.能運用剪、貼、撕、畫等多種技能有創意地裝飾塑料袋。
2.探索塑料袋玩具的多種玩法,體驗做做玩玩的樂趣。
1.收集的不同的塑料袋(每人一個)。
2.即時貼裝飾物、彩筆、毛線、雙面膠、細繩、剪刀(每人一把)。
3.塑料袋玩具范例、《啤酒桶波爾卡》背景音樂。
1.謎語導入,引出主題。
(1)教師先請小朋友猜塑料袋的謎語:有紙像個謎,透明如玻璃,可來當容器,說來真稀奇。
(2)出示一塑料袋,引導幼兒說說塑料袋的用處。
(3)啟發幼兒說出如果你有一個塑料袋,你還想用它做什么。
2.出示范例,圖解講述制作方法。
(2)教師出示圖解。
小豬的圖解:耳朵2個、鼻子1個、眼睛2只、鼻孔2個。
太陽的圖解:
(3)引導幼兒說說自己想怎樣裝飾塑料袋,可以用什么樣的方法。
(4)教師提醒幼兒裝飾塑料袋時,要向塑料袋的上部粘貼,最后把我們的塑料袋喂得“飽飽”的,用細繩把袋口扎緊。
3.幼兒隨背景音樂《啤酒桶波爾卡》自由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1)根據幼兒的情況,給與適當的幫助。
(2)引導幼兒把自己的塑料袋裝上空氣,并幫助其他幼兒用細繩把袋口扎緊。
(3)幼兒操作結束后,提醒幼兒將材料放回原處,擺放整齊。
4.展示幼兒作品,互相欣賞、評價。
讓幼兒說說喜歡誰的作品,喜歡的原因是什么。鼓勵幼兒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5.激發幼兒玩塑料袋玩具的興趣。
把幼兒做好的塑料袋拴上長長的繩,帶領幼兒去活動室外放風箏。
幼兒園創意美術中班教案(精選22篇)篇十三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水粉拓印的方法,體驗印出的畫面的特殊美感。
2、通過活動促進幼兒想象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3、在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與幼兒一同收集各種樹葉,擦干凈、晾干、壓平備用。
2、教師制作一幅只有樹干的畫,備用。
3、為每組幼兒準備:調好的三種顏色的水粉、水粉筆、抹布備用。
活動過程:
一、談話:回憶遠足時撿樹葉的情景,引起幼兒興趣。
二、教師示范拓印的方法,提出幼兒應注意的問題。
1、找出葉脈明顯的一面朝上。
2、左手扶住葉子的邊緣,右手拿水粉筆蘸上喜歡的顏色按照一定的方向輕輕地刷,將整個葉片刷滿顏色。
3、兩只手托住葉片,找到拓印的位置,雙手同時向內翻,將有顏色的一面慢慢放在繪畫紙上,用手輕輕的壓一壓葉片。
4、用雙手捏起葉片,放回到紙盒里。
5、提出注意的問題。
(1)一定要找出葉脈明顯的一面。
(2)用手壓葉片時,不要讓葉片來回動。
(3)一片樹葉只涂一種顏色。
(4)出示只有大樹干的畫,請幼兒為它添上漂亮的樹葉。
三、幼兒拓印,教師指導。
1、鼓勵幼兒選擇不同的顏色拓印。
2、提醒幼兒拓印時注意畫面大的構圖,不要摞著印,以防把畫面弄臟、弄亂。
四、作品展示
將幼兒共同創作的作品“秋天的樹”粘貼在墻面上,大家分享成功的快樂。
中班美術活動——救生圈
活動名稱:救生圈
活動目標:嘗試用繪畫或粘貼的方法裝飾救生圈。
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各種粘貼材料、蠟筆、各色顏料。像救生圈形狀的作畫紙。
活動室布置:收集各種款式的救生圈
活動過程:
夏天里,天氣很熱,有什么辦法使自己涼快?(幼兒泛講)
欣賞活動室四周的救生圈,引導幼兒觀察這些救生圈上的各種圖案花紋。
向幼兒介紹:夏天去游泳能使自己涼快,但不能一個人去游泳,必須在大人的帶領下去,并要套好救生圈,游泳時也要文明游泳。
1.出示做的救生圈,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2.討論制作方法:
1)用蠟筆在救生圈上畫上自己喜歡的花紋與圖案。
2)找自己喜歡的手工紙,剪出各種形狀進行粘貼。
3)用顏料粉刷救生圈的顏色。
讓幼兒根據救生圈上的花紋或者圖案,進行封閉式數數,數出的總數就是救生圈的價格。找找價格最貴的是哪一只救生圈。
“動手角”里有許多的材料,明天我們還可以繼續做出各種款式的救生圈來。
幼兒園創意美術中班教案(精選22篇)篇十四
1、嘗試用粗細、曲直、長短不同的線條,表現春天里的樹。
2、感受春樹的形態美,能夠積極大膽的進行創作。
彩砂紙、蠟筆
一、談話導入。
二、欣賞圖片。
1、尹老師準備了一些春天大樹的圖片,瞧,照片上的樹看上去怎么樣?
2、大樹身上都有哪些顏色?
2、大樹的樹干、樹枝都有哪些特點呢?
小結:你們觀察的可真仔細,是呀,大樹的樹干有的是筆直的,有的.是彎曲的;長長的細細的樹枝上開滿色彩絢麗的花朵,柔柔的彎彎的枝條上長出嫩綠的新芽......
三、欣賞作品:《春樹》
1、有一位畫家把這些樹畫了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他是怎么畫的。
2、看,你最喜歡哪幅畫呀?為什么喜歡這幅畫?幼兒分析畫作。
小結:春天的樹多姿多彩,五顏六色,粗粗的樹干從泥土里長出來,樹干上長滿了細細的樹枝,直直的、彎彎的,就像上面的樹枝和下面的樹枝在打招呼呢,還有的手拉著手,你挨著我,我挨著你。春天的樹可真美呀!
四、師生共同創作,體驗繪畫的樂趣。
孩子們,剛才我們走進畫里欣賞了美麗的大樹,你們是不是也想自己動手把美麗的春樹畫出來?今天我們就在彩砂紙上來畫一畫美麗的春樹!
1、畫畫的時候,要注意樹干、樹枝的粗細不同的變化。
2、用你喜歡的線條與色彩,畫出你春樹最美的姿態。
五、評析
展示幼兒作品,引導幼兒欣賞自己及同伴的作品。
――說說你最喜歡的樹,介紹自己的樹,說一說春樹的美麗和迷人,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反思:在日常活動中,教師帶著孩子們捕捉春天的信息。今天孩子們繪畫的是出心中最喜歡的樹,是孩子在生活經驗所有積累下糅合他自己的創造畫出來的樹,不是概念化的樹。每一幅作品都別具一格。繪畫欣賞環節,教師給孩子欣賞2幅畫,一幅是以向上生長的姿態,一幅是以向外生長的姿態,樹的組成部分是相同的,只是樹枝的生長方向不同。直觀清晰的讓幼兒理解了樹的構成形態。課堂上孩子們對春天的樹的色彩關注很多,這與本次活動預設的重點有些出入,此時正是展現教師與幼兒對話銜接的智慧時刻,確實春天的樹最大的特點就是新葉與花開的色彩,教師可以體現色彩的畫面局部放大,色彩馬上就會體現出來,就能幫助幼兒看出很多春天的樹是很多色彩交織在一起,表現春天豐富多彩的感覺。在教學活動中老師用最精簡的話,幫孩子去概括,然后幫助他們用眼睛去積累,這就是藝術活動的生命!
幼兒園創意美術中班教案(精選22篇)篇十五
1、認識并嘗試設計二方連續紋樣,感知二方連續紋樣的圖案美。
2、嘗試用粘土制作平面花瓶造型,體驗粘土制作的樂趣。
3、學會欣賞同伴的作品。
1、課件
2、每人一塊黑色kt板
3、黑色粘土、金色丙烯顏料、筆刷
提問:你覺得這些花瓶的造型奇特在哪里呢?
1、認識二方連續紋樣
提問:你發現二方連續紋樣特別的地方了嗎?(重復排列)
2、嘗試設計二方連續紋樣
*教師示范
*幼兒嘗試
3、裝飾花瓶
步驟:第一步:捏出你最獨特的花瓶造型。
第二步:在花瓶上畫出二方連續紋樣。
第三步:給花瓶著色。注意要快速的掃,千萬不要涂得太厚哦!
1、幼兒自由欣賞作品墻。
2、幼兒集體欣賞,個別小作者介紹自己作品的“特別”。
幼兒園創意美術中班教案(精選22篇)篇十六
1、幼兒大膽運用多種材料裝飾面具。
2、提高幼兒動手制作能力和審美情趣。
3、增強幼兒對裝飾活動的興趣及表演的欲望。
歡快的音樂;flash動畫;裝飾好的面具;未裝飾的面具;透明膠;固體膠棒;彩色筆;剪刀;羽毛;亮片;小粘貼;舊掛歷;包裝袋上的圖案;黑板一塊;小鏡子若干;大鏡子一塊;照相機。
一、情境導入
1、幼兒帶面具律動入場。
2、請幼兒觀看flash動畫,猜猜都是誰?
二、師幼探討裝飾面具的方法
1、引導幼兒觀察、發現各種面具相同之處(眼睛)
2、引導幼兒觀察、發現不同之處(形狀、顏色、材料)
3、傾聽教師講解自己的面具特征(形狀、顏色、材料)
4、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面具進行交流:面具是什么形狀什么顏色的、上面都有哪些裝飾物等等。
5、幼兒帶上面具照鏡子,激發幼兒制作的興趣。
三、幼兒制作面具
1、教師提出制作面具的要求。
2、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面具進行裝飾。
3、幼兒帶上裝飾好的面具照鏡子欣賞。
4、游戲:猜猜他是誰四、結束:化妝舞會請幼兒戴好自己裝飾好的面具,邀請客人老師一同參加化妝舞會。
1.教學思想觀念新教學模式的改變:我打破了原來單一的課程模式,以幼兒為中心,師生共同建構課程,五大領域互相滲透,各科教學互相融合的課程模式,在活動中滲透了語言、科學、社會、藝術等學科知識,從不同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
2.教學方法活本次活動教師靈活的運用了游戲法、談話法、情景表演法、探索發現法,讓孩子們在游戲中、情景中大膽地探索與表現,使其創造力得到充分的發揮。
幼兒園創意美術中班教案(精選22篇)篇十七
1、根據生活中物體的形狀,通過豐富的想象進行創牛牛范文意繪畫。
2、鼓勵幼兒大膽表現,采用多種作畫形式,創作與眾不同的畫面。
3、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發散性思維和良好的繪畫習慣。
1、課件:利用西餐具小刀、小叉、小勺子添畫為爸爸、媽媽和孩子。
2、蠟筆、水彩色、水粉色、水粉紙、水粉筆、卡紙、沙紙、碟子、水桶等。
3、供幼兒想象的各種各樣的物體若干。
一、激發幼兒的興趣,導入活動。出示實物西餐具小刀、小叉和小勺子,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么?這些小刀小叉還可以變成另外的東西,你們想看嗎?
二、示范創意繪畫的'方法。
1、出示課件制作,示范創意繪畫的過程,讓幼兒懂得根據物體的形狀進行創意繪畫,激發幼兒對物體創意繪畫的興趣和愿望。
2、總結創意繪畫的方法:根據物體的形狀,發揮想象和創意,確立一個主題,添加適當的內容,創作出一幅圖畫來。
三、啟發幼兒想象、引導構思、創意繪畫。
1、幼兒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物體。
2、引導幼兒根據自己選擇的物體的形狀以及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想象造型、構思,發展幼兒的發散性思維。
師:看到這些東西,你們想到了什么?
a、充分允許幼兒按自己的構思需求進行添加,一筆一筆地創意畫出豐富的事物和圖畫,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大膽創造。
b、引導幼兒完整構思畫面、豐富畫面,組成一個完整的主題。
c、幼兒創造繪畫過程中,針對個別幼兒實際,在想象和技能上,教師給予幼兒適當的指導。
四、欣賞評析作品、
1、鼓勵幼兒對自己的作品進行表述,介紹自己的作品是根據什么物體進行創意繪畫的,并評定幼兒作品的創意指數。
五、活動延伸:
2、幼兒互相欣賞作品。
幼兒園創意美術中班教案(精選22篇)篇十八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渲染的方法裝飾手帕,感受作品的美感。
2、透過活動培養幼兒參與美術活動的興趣和自信心。
3、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宣紙若干張,報紙墊在桌上。
2、廣告顏料,娃娃。
活動過程:
1、出示貼著嘴角下垂嘴的娃娃。
小朋友們看,這天娃娃來和我們一齊玩,咦?娃娃怎樣不開心?老師來問問,噢,原先娃娃媽媽給娃娃一塊沒有花的手帕,娃娃不喜歡。出示裁好的宣紙一張,小朋友我們來幫幫娃娃把手帕變漂亮吧。小朋友你們愿意嗎?(那怎樣幫娃娃呢?)。
2、教師示范制作方法。
這天,老師教小朋友一樣新本領——裝飾手帕。
小朋友們看此刻老師手中拿了一張正方形的宣紙,(宣紙側翻)小眼睛看仔細嘍,小耳朵聽好了,此刻老師要變魔術了:將宣紙對邊折成正方形。然后把折好的宣紙一角放到顏色盤中染一下,時間不能太久,再換一種顏色染。然后留意打開,平齒輪泵kcb-200躺在報紙上。
(提醒幼兒染色要掌握好時間,宣紙浸染時間太久會浸爛,時間太短會染不上去。提醒幼兒宣紙浸染打開時必須要輕輕的,留意些。)。
3、幼兒操作,動手染畫。
鼓勵幼兒大膽地用多種顏色去嘗試,體驗顏色滲透帶來的美感和特殊效果。
此刻請小朋友來幫娃娃把白手帕變成美麗的花手帕,好嗎?老師相信小朋友們都很能干,把手帕變得很漂亮,對嗎?小朋友此刻把小椅子輕輕搬到位子上,能夠開zyb-b型可調式渣油泵始了,但小朋友們在選顏料的時候要留意點,別把顏料打翻了,選你喜歡的顏色來裝飾手帕。幼兒操作,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大膽操作。(把娃娃嘴換上嘴角向上的嘴)。
4、延伸活動。
小朋友變的手帕真漂亮,看娃娃此刻可開心了,他有了這么多的手帕決定開一家手帕店,請小朋友一會兒去娃娃手帕店買你最喜歡的手帕。
幼兒園創意美術中班教案(精選22篇)篇十九
1、了解鐵畫工藝在造型、色彩搭配等方面的美學知識。
2、能用自己的小手和想象力通過畫、擰等動作制作一幅小型鐵畫。
1.鐵畫作品ppt、打鐵的小視頻。
2.記號筆和白紙每人一份。彩色細鐵絲每人2根。剪刀每人一把。
3.透明膠帶每組一個。
(一)直接導入
師:今天老師帶來一副美麗神奇的畫,小朋友們想不想看一看?
幼:想。
教師出示鐵畫作品《迎客松》:看,這就是老師帶來的畫!
(二)鐵畫欣賞
1.教師引導幼兒觀察鐵畫《迎客松》、《梅花》、《雙馬》等鐵畫。
師:小朋友,你們看這畫上畫的是什么?
師:擦亮你們的小眼睛,看一看,這幅畫上都有哪些顏色呀?
師:請小朋友們摸一摸,它和我們平時看的畫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3.師幼一起欣賞小視頻,觀看鐵畫的制作過程。
(三)教師示范制作過程
1.教師征求幼兒意見,選擇一個制作對象例如花(或其他草、動物之類的)。
2.畫一畫:在白紙上進行簡單的繪畫創作,畫出輪廓。
3.做一做:教師示范如何按照自己的畫來擰鐵絲。(需強調安全)
4.拼一拼:將成型的鐵絲拼接在一起,制成鐵畫的基本輪廓。
5.填一填:教師示范如何添加背景圖案(征求幼兒意見)和落款。幼兒可以用自己喜歡的圖案裝飾背景,制成自己的小鐵畫。
(四)幼兒繪畫制作,教師巡回觀察指導。(幼兒操作的同時,范畫不能展示,要隱藏,不被幼兒模仿,防止禁錮他們的想象)
師:下面我們請小朋友創作一幅自己的鐵畫。
根據幼兒差異提出不同要求,盡量讓每位幼兒自己創造表達。
(五)教師評價幼兒作品,師幼共同欣賞成果。
張貼每位幼兒的作品,布置"我們的鐵畫",讓幼兒互相參觀評價。
1.活動準備不充分,首先在材料準備方面,忘記給每組幼兒分發記號筆和剪刀,在幼兒操作之后,才發現彌補,是一大疏忽。其次是教學環節中,教師示范"畫一畫"環節的遺忘,從而衍生出兩種鐵畫制作方法,是又一大疏忽之處。
2.集體教學中,師幼互動相對較少,教師知識講授為主,幼兒參與課堂交流的較少,幼兒在課堂中發揮的作用也很小很小。教師可以在選擇制作對象上,爭取幼兒的意見,等等,提高幼兒的課堂參與度。
3.鐵絲制作技法的欠缺,如折、扭等。教師只有熟練地掌握鐵絲的制作方法,和簡單易懂的語言指導,才能很好地起到示范指導幼兒的作用。
4.幼兒作品完成后,教師的評價語、鼓勵語較貧乏。教師只用了"好"、"非常好"、"棒"之類幼兒熟悉的評價語來評價幼兒的作品,顯然沒有起到激勵作用,幼兒對教師的表揚也反應不明顯。教師可以拍照鼓勵等方法具體評價幼兒的美術作品。
幼兒園創意美術中班教案(精選22篇)篇二十
1、讓幼兒觀察各種圖案的`傘,認識傘的特點,初步感受傘不同圖案的美。
2、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裝飾漂亮的傘面。
3、體驗裝飾傘的快樂、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實物雨傘、課件、傘面、蠟筆、水彩筆、雙面膠、即時貼、皺紋紙、海面紙、各種亮片等。
1、用歌曲《小雨傘》導入活動。
(1)剛才我們唱的是什么歌?
(2)下雨的時候我們會用到什么?
(3)你見過的雨傘是什么樣子的?
2、讓幼兒觀察實物雨傘。
(1)引導幼兒觀察傘的結構。
(2)欣賞雨傘的不同圖案。
3、展示課件雨傘。
這里還有更多漂亮的雨傘,我們一起來看看。
4、制作小花傘。
(1)小朋友想不想擁有一把屬于自己的漂亮的小雨傘呢?
(2)展示制作小傘用的材料。
要怎么裝飾這把傘面,才會漂亮呢?
(3)請個別幼兒來裝飾。
5、幼兒操作,老師巡回指導。
(1)介紹桌上的裝飾材料
(2)制作完了,將所有材料工具收拾放好。
6、欣賞評價幼兒的作品。
《漂亮的小花傘》是節繪畫課,目的就是通過活動知道傘的基本形狀并進行裝飾。在進行活動之前,對于這節活動課實際上有兩種方案,第一種是教師事先畫好傘的形狀,讓幼兒對傘面進行涂色,第二種方案是讓幼兒自己動手用彩色筆對傘面涂色。前一種方案著重于用各種材料進行裝飾,后一種方案如何畫傘面對幼兒是一種挑戰。
在活動的過程中我發現,有些幼兒在雨傘上面涂顏色的時候,不那么大膽,但是在我的鼓勵和指導下,他們很快學會了咋樣涂顏色的方法,結果,他們模范我帶來的各種各樣的雨傘,自己動手畫出來把自己喜歡的雨傘。
這次的活動是讓幼兒親子畫傘,而原先第一種設想讓幼兒裝飾傘也是一個很好的活動,可以在區角活動中讓幼兒嘗試。
幼兒園創意美術中班教案(精選22篇)篇二十一
活動目標:
1.能用幾何圖畫出簡單的魚,并用色彩進行裝飾。
2.學習用多種顏色涂色,感受色彩的美。
3.能用涂涂、撕撕(剪剪)、貼貼等技能大膽地表現“好吃的魚”。
活動準備:大背景圖,魚圖片,手工紙、剪刀、固體膠、繪畫工具等,音樂:《生日歌》。
活動過程:
一、設置情境,引起幼兒作畫的興趣。
1.出示大背景圖,創設情境。
2.觀察、欣賞魚的造型。
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你們看,是什么呀?你們看這些魚是什么樣子的?它有哪些形狀組成呢?(引導幼兒觀察不同形狀組合而成的魚)。
二、情景游戲:燒魚。
小貓收到了這么多的魚,心想,要是能把這些魚燒成各種各樣的味道,請朋友們一起來吃該有多好啊!可是小貓不會燒魚,那怎么辦呢?請小朋友想一想,這些魚可以燒成什么味道的呢?(幼兒自由回答,教師可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圖片)。
1.教師以燒魚的`形式,講解示范繪畫步驟:
(1)首先先拿出燒魚用的炊具--煎盤。
(2)把魚放入煎盤里。(在煎盤里畫上一條魚)。
(3)讓魚煎出漂亮的顏色(給魚涂上顏色)。
(4)然后在魚的周圍澆一層油。(涂上一圈不規則的黃顏色)。
(5)還可以放點作料,提問:燒魚的時候可以放些什么作料?(幼兒回答,例綠色的蔥段、紅色的辣椒、黃色的姜片等等,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用手工紙進行適當的裝飾。)。
(6)魚煎好了,聞一聞,真香啊,我得把它盛出來給小貓送過去。(教師沿著煎盤邊緣將煎盤剪下來貼到大背景上)。
2.幼兒作畫。
還有這么多魚沒有燒好呢。我一個人根本就忙不過來,你們能幫我一起燒嗎?
(1)提出要求:
小貓喜歡吃大魚,不喜歡吃小魚,所以我們要把什么樣的魚放到煎盤里?(提醒幼兒畫大)小貓喜歡不同口味的魚,可以是水煮魚、紅燒魚、也可以是清蒸魚,糖醋魚、蔥油魚等等。不同口味的魚用不同的顏色。讓我們比一比看誰的魚燒得又美味又好看。
(2)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3.評價活動。
請幼兒將各自畫好的魚放在大背景的桌子上,教師以品嘗魚味的形式評價作品。
哇!小朋友燒了那么多好吃的魚,我們和小貓一起來看一看、比一比誰燒得魚又香又美。你們覺得哪個看上去吃?為什么?(師幼共同評價,教師對大膽造型、配色鮮艷以及構圖獨特的幼兒多做鼓勵,也可用大家提建議的方法,幫助個別幼兒豐富畫面內容。)。
三、小貓過生日。
小朋友們幫小貓燒了這么多好吃的魚,小貓可高興了,它要邀請我們大家一起參加它的生日party,我們一起給小貓唱首生日歌吧!
幼兒園創意美術中班教案(精選22篇)篇二十二
3、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4、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后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人手一張白紙、油畫棒、范畫等。
一、說說手的用途
1、每個人都有一雙手,請說說它的作用;
2、假如現在要給手添加一樣東西,讓它變成另外一個物體。你打算添什么?
二、給手添物
1、鼓勵、贊同幼兒的膽想象,同時分享老師的想象畫(欣賞范畫);
3、注意范畫中顏料的選用,提醒幼兒在上色時用上漸變色;
4、幼兒隨意想象繪畫,鼓勵幼兒盡量將手‘添繪’得豐富;
三、欣賞手的想象畫
1、找出典型的手掌想象畫,對作者的充分想象表示贊同
2、引導孩子欣賞別人的作品,找出值得借鑒的地方;
延伸活動:有趣的手影游戲
我發現有些孩子想象力很好,說的.頭頭是道,但是對于動手操作能力卻十分的差,我想對于這些孩子,今后還是要讓他們多畫,多鍛煉他們的動手繪畫能力,爭取趕上其他幼兒的繪畫水平,使我們班的整體水平處于同一層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