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描寫課本劇表演主題班會范本一
地點:農舍,田邊
人物:一個農夫,農夫的兒子,禾苗一,禾苗二,禾苗三。
布景:一間農舍,一片遠山,一片田地。
演出:
第一天(清晨的鳥鳴聲,公雞打鳴聲響起,道具太陽升起)農夫從農舍揉揉眼睛走出來,從農舍外的墻角拿起一把鋤頭扛在肩膀上,朝著田地走去。
禾苗一,二,三在田地里懶洋洋的蜷縮著。
農夫走進田地,在禾苗們周圍辛勤的鋤地,拔草,澆水,累的滿頭是汗,用袖子擦擦額頭上的汗水,坐在田邊看著禾苗們自言自語的說:“我的小禾苗們,你們快快長吧。”(道具太陽落下)農夫走回農舍。
第二天,第三天,重復前面的劇情。
第四天,重復完前面劇情,農夫焦急的在田邊轉來轉去,愁眉不展,他自言自語說:“這樣不行,我的麥苗們怎么一點都沒有長高啊,我得想個辦法幫它們長高。”于是,他走到禾苗一跟前兩只手拔住它的脖子往高里拔。(禾苗一滿臉痛苦,站起來了一點)農夫又挨個走到禾苗二,三面前拔他們。(禾苗二哭了直抹眼淚,禾苗三被農夫拔的猛然站起來,搖搖身子扭扭腰)。(道具太陽落下)農夫累的筋疲力盡彎著腰回家了。
農舍里,農夫兒子看農夫回來,急忙迎上前來問:“爹,你干嘛去了,怎么腰都直不起來了?”農夫回答:“你就等著明天跟我一起去田里看吧。”(于是得意的笑著。農夫兒子一臉摸不著頭腦的表情。
第五天,農夫和兒子一起急急忙忙的跑到田地邊。他們看到(禾苗一二三倒在地上)都瞪大雙眼很震驚。農夫哭著說:“兒子啊,怎么會這樣呢,我昨天才幫它們拔了拔高啊?”農夫兒子說:“哎呀,我糊涂的爹呀,禾苗怎么可以違背自然規律被你拔一拔就長高呢,你自作聰明,反倒是弄巧成拙啊。”(農夫唉聲嘆氣,捶胸頓足)
課本劇結束。
描寫課本劇表演主題班會范本二
課本劇《揠苗助長》
人物:小哥禾苗(九人)雜草(一人)紅領巾
道具:草帽坎肩服裝(青綠色裙子)雪碧瓶獎杯、獎狀
場景1
a、小哥出場(唱):小哥我今年二十八,剛剛和兄弟分了家,分到一畝三分地呀,今天我就來種莊稼。我種我種我種種種,莊稼你快長你快快長。長得又粗又健壯呀,超過我老哥和老爸的。(《楊白勞選段》
b、禾苗雜草出場
攝氏度、禾苗表演舞蹈《祖國和媽媽一樣》
場景2
a、小哥再次出場
第一次,轉一圈
怎么還沒長高?
第二次,轉一圈
把雜草拔掉
第三次,轉一圈
看看說說:已經過去了好幾天,老哥的長得粗又壯,我的怎么還這么高?怎么辦?怎么辦?雜草已經被拔掉,水也是每一天都澆,莊稼為什么不長高?
(作思索狀,后作恍然大悟狀)誒,我有好辦法了,哈哈哈哈,今晚我就來把他們幫。
第三次,邊說邊揠苗助長
作文吧小哥我今晚不睡覺,再辛苦也把活干完,我一棵一顆往上拔,我拔我拔我拔拔拔,付出必定有收獲呀,明天超過老哥和老爸。
b、禾苗悲慘的傾訴:這位小哥可真傻,以為這樣是幫忙,不曾想,我們渴得快趴下。我們的命好苦呀,救命啊,救命啊!誰來救救我們啊!
場景3
小哥叫來老哥,正想炫耀,卻發現禾苗都快枯死了,小哥急得哭起來。(怎么會這樣,怎么都快死了?)
場景4紅領巾出場
出現三個紅領巾手拿獎狀和獎杯科技創新特等獎看見禾苗快枯死拿出再生一號來,澆灌
a、咦你們看,好好的禾苗怎么都被拔高了一節?
b、是不是又有人犯了揠苗助長的毛病了?
攝氏度、幸虧遇見了我們,快,把我們的再生一號給他們澆上,救救這些可憐的禾苗。
一起給和苗喝再生一號。
場景5
禾苗、紅領巾、小哥快樂地又唱又跳《豐收之歌》(紅領巾在中間,擺個造型。)
描寫課本劇表演主題班會范本三
晏子使楚
(旁白)春秋戰國時期,在神州大地上涌現出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國之雄,他們在中原逐鹿,紛爭不斷。在這個偉大的時代演繹出眾多膾炙人口的故事。也涌現出許許多多出類拔萃的人才,著名的晏子使楚便是其中之一。(配音樂)
第一場 ? 齊楚結交
開場:楚王端坐龍椅,后立宮女2人,手執日月扇。前立大臣2人,手持笏板。左側立太監一人,手持拂塵。
楚王:本王擁有長江流域,疆域遼闊,人口眾多,雄視天下。誰敢與寡人匹敵。快哉快哉。哈哈哈。 (眾人也跟著樂)
一大臣輕步趨前。(彎腰低頭)稟大王,齊國發來國書。意欲遣晏子與我國結交。不日將至。(大王驚愕色,手拍頭,而后露出得意忘形之色) 楚王:眾愛卿。
大臣:臣在。(小步上前)
楚王:寡人聽聞晏子能言善辯,機智過人,恃才傲物。但是個小矮人。他來了,我們不妨殺殺他的傲氣,長長我大國威風。何如? 眾齊答:是。(而后耳語一番)楚王又哈哈大笑。
第二場 ? ?狗洞辱晏
步景上(置左側,雙層,后為高大城門,前為狗洞設置) 大臣:稟大王。齊國使者晏子已至城外,馬上就到城門。
楚王:快快快。(慌亂但有序,大臣立于狗洞前) 晏子到。
大臣:大王有旨,今城門關閉,只好委屈晏大人從此入城。(晏子斜視,不屑)(手指狗洞)
晏子:哈哈哈,臣聽聞出使狗國才從狗洞進出。想必你們楚國定是狗國,恭敬不如從命。(欲進,被武士阻止。慢)
武士:(急忙上殿)稟大王,我們失算了。晏矮子罵我們是狗國。 大王驚。快開城門,快開城門!(前景下,后景現)
第三場 ? ? ? 殿上辱晏
太監:大王有旨。宣齊國使者晏嬰覲見! 晏子上。
晏子:大王,how do you do?(鞠躬(未說完,就被楚王打斷)。 楚王:寡人今兒個還真有點兒堵。 晏子:怎么?堵?大王宿便嗎?
武士:大膽。(手指晏子)(晏子無所畏懼)大王看見你如次矮小,心里堵,不是便秘 楚王:難道齊國沒人嗎?
晏子:大王,此言差矣!齊國人口多多,大家舉起袖子能遮住太陽,人人揮一把汗,流量賽過長江,怎說我齊國無人? 楚王:既如此,何以派你這樣的人出使我大楚?
晏子:大王孤陋。我齊國有個規矩,那些德高望重之人出使禮儀之邦,無才無德之人只好出使蠅營鼠輩之國。在齊國,我屬最無才無德之人,
所以,齊王只好派我出使楚國。匹配,匹配呀!
楚王:(離開寶座)上前拉住晏子的手。(欲言又止)(突然殿外吵吵嚷嚷)(此處配音)
第四場 ? ? ?反戈一擊
楚王拉住晏子的手。(面向眾人)大聲問:“何事吵鬧?”
武士上前:稟大王,抓住一個毛賊。(隨即武士押上被捆綁的毛賊) 楚王:盜得何物? 武士:大王,不敢說。 楚王:(厲聲)說。
武士:大王的帽子(綠色,武士從毛賊懷里掏出來展示) 楚王:哪里的毛賊? 武士:稟大王。齊國臨淄人。
楚王:晏大人。這恐怕就是貴國德高望重之人吧!(哈哈哈) 晏子:大王,桔生淮南為桔,生淮北為枳,水土之過也!齊國人到了楚國就心生盜念,想必是你們楚國的水土影響的吧。(晏子抬頭傲視楚王)
楚王:(羞愧)忙走下來,握住晏子之手。(白)人言:“濃縮的都是精華”晏大人雄才大略。得罪得罪!寡人慚愧!晏大人請!請!
所有演員隨之排隊謝幕! 宮女翻轉日月扇。現謝謝字幕
完
晏子使楚課本劇場景
背后設大背景:以楚國地圖為主。左側設城門背景和狗洞背景。狗洞背景覆城門背景上,可拉動。
道具:龍椅。佩刀。日月扇,笏板。太監服。拂塵。 服裝:龍袍。宮女服。武士服。王冠。大臣服。大臣帽。 演員:楚王,晏子。宮女。武士。大臣。毛賊。太監。
描寫課本劇表演主題班會范本四
《晏子使楚》課本劇
旁白:春秋戰國時期,群雄逐鹿,諸侯紛爭,這是一個中華民族智慧閃爍的偉大時代,造就了諸子百家和無數的智慧之星,勇武之士。晏子就是其中一位。晏子字平仲,名嬰。他博學多才,智慧超群,生活簡樸,憂國憂民,在外交活動中不畏強權維護了國家尊嚴,這不,他來了——
第一場:晏子帶隨從二人上。
晏子:今奉齊王之命,出使楚國,事關國家社稷之安危,晏子責任重大。
隨從一:先生,你看楚國的山水多美啊!土地還真不小啊!
晏子:楚國雖稱螞蟻之地,但百姓安居樂業,這也許是他強大的原因吧!
隨從二:先生,看來我們將不虛此行啊!
隨從一:我們快快趕路吧!
第二場:楚王及隨從二人,大臣四人上
楚王:國泰民安,歌舞升平,百姓安居樂業。
士官:報——大王!齊國使者求見
楚王:來者何人?
士官:齊國大相晏嬰
楚王:聽說晏子智慧超群,能言善辯。各位大臣,寡人要試他一試,也顯示大楚王國的威風!
眾大臣:大王圣明!
楚王:各位大臣,有什么高見?
大臣一:啟奏大王,聽說這晏子口才了得!
大臣二:讓晏嬰給大王奏樂?
大臣三:讓晏嬰給大王舞劍?
大臣四:讓晏嬰給大王——
楚王:哎!你們都是淺鈍之人,太讓寡人失望了!我楚國若有晏子這等人才,何愁不強于天下?
大臣一:臣有一計,定讓這晏嬰出盡洋相,大展我楚國威風!
楚王:哦?愛卿有何計策? (大臣一耳語)
楚王:正合孤王之意,愛卿,一切由你安排!
大臣一:遵旨! 大臣們:恭送大王!
大臣一:各位大人都聽見了嗎?你們三個隨我去城門口,你去找個賊來。你們下去準備去吧!
大臣一:傳令,晏嬰晉見——
第三場(城門旁)四位大臣上,晏子及隨從二人上,士兵一名
晏子:進入楚地,真是令人耳目一新。
隨從一:山清水秀,江水滔滔 晏子:咦?怎么城門緊閉?
大臣一:晏大使!大王有請!
晏子:哦?那為何宮門緊閉啊?
大臣一:大王說,你身材矮小,從狗洞進來就行了。
晏子:沒想到,這么美麗的楚國居然是這等刁鉆。
大臣二:喂,你倒是快鉆啊!
晏子:好的。好的。
隨從阻止:先生!
晏子:今生有幸訪問狗國,當然是從狗洞里鉆啦!
大臣:那——不許這樣侮辱我大楚王國!
晏子:連宮門都沒有,何來王國?
大臣:快去稟報大王。
晏子(自語):看來還未進朝堂,較量就開始了。
士兵:報——大王命打開城門,迎接齊國使者。
大臣二:慢,不能就這么輕易地放他進來。我看,不如——
大臣三:快,打開城門,迎接晏大使!
大臣二:你們齊國沒有人了嗎?
晏子:此言差矣,我們齊國人挨人,肩并肩,展開袖子遮天蔽日,揮灑汗水,就像下雨,怎么說,我們齊國沒人了呢?
大臣:嘿嘿,要是你們齊國有人的話,怎么會派你這等矮小的人來出訪我們大楚國呢?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嗎?
隨從:先生,他們真是欺人太甚。
晏子:哈哈哈哈,你不知道,齊國有個規矩?
大臣二:有何規矩啊?
晏子:敝國有個不成文的規矩,訪問上等的國家呀,就派上等人去;訪問下等的國家,就派下等人去。哎!晏子不才,像我這樣的下下等人,當然就到你們這種螞蟻之地來了。”
大臣三:豈有此理,快去稟告大王,就說晏子無禮。
士兵:是!
大臣二:慢——晏子能言善辯,我甘拜下風,歡迎晏子入內吧!
士兵:有請齊國大相——晏嬰。 (眾人退場)
第四場:楚王及四位大臣,楚王端坐,晏子及隨從二人上
大臣一:有請齊國使者晏嬰。
晏子:齊國使者晏嬰拜見陛下!
楚王:免禮,賜座。設酒宴款待! (隨從上瓜果酒水)
晏子:多謝陛下,多謝陛下!
楚王:晏卿,齊王近來可好?齊國百姓可好?
晏子:稟陛下,齊王和百姓都安好!請問,楚王是否安康?
楚王:很好很好,無恙無恙!
士兵:報——
楚王:這是怎么回事?
士兵:回大王,剛才抓住一個偷盜的人。
楚王:在我楚國竟然有這種事情發生?
大臣一:盜賊是哪里人啊?
士兵:大王,他說他是齊國人。帶下去,帶下去!
楚王:齊國人?齊國人本來善于偷盜嗎?
晏子:有這等事?臣聽說,橘生在南國,就是可謂甘甜的橘子,但在北方卻是又干又苦的枳。大王,這是水土不一樣啊!而現在齊國人在齊國不偷盜,到了楚國,偏要干這種偷雞摸狗的事。莫不是,楚國的水土使他喜歡偷盜吧!啊?
楚王:啊?哈哈,晏卿真會說話,智慧超群,佩服佩服!拿酒來!
晏子:過獎過獎。
楚王:我楚國愿與齊國結為友好通國。
晏子:晏嬰感謝楚王的誠意,愿我們兩國永結友誼,共同發展! 大臣們:永結友誼,共同發展,干!
描寫課本劇表演主題班會范本五
時間:戰斗剛剛結束。
地點:蘇聯的一個剛被戰火毀掉的小村莊里。
人物:小男孩、夜鶯、德國軍官一名、德國士兵若干名。
布景:大道兩旁全是黑色的碎瓦。空曠的花園里,燒焦的樹垂頭喪氣地彎著腰。
(一小隊德國兵進了村莊,他們發現就在不遠的地方,有個光著頭的孩子坐在河岸邊上。孩子搭拉
著兩條腿,穿著一件顏色跟樹葉差不多的綠上衣,手里拿著一塊木頭,不知在削什么。)
軍官(朝孩子):喂,你來!
(孩子趕緊把小刀放到衣袋里,抖了抖衣服上的木屑,走到軍官跟前。)
軍官:呶,讓我看看!
(孩子從嘴里掏出一個白樺樹皮做的口哨遞給他,用快活的藍眼睛望著他。)
軍官(點了點頭):很巧!小孩子,你做得挺巧哇。(轉眼間,他那陰沉的臉上閃出一種冷笑的光
。)誰教你這樣吹哨子的?
小孩:我自己學的。我還會學杜鵑叫呢。(說著,學了幾聲杜鵑叫。接著又把哨子塞進嘴里吹起來
。)
軍官:村子里就剩下你一個了嗎?
小孩:怎么會就剩下我一個?這里有麻雀、烏鴉、貓頭鷹,多著呢。夜鶯倒只有我一個……
軍官(打斷他的話):你這個壞家伙!我是問你這里有沒有人?
小孩(不慌不忙):人哪?戰爭一開始這里就沒有人了。剛剛一開火,村子就著火了,大家都喊:
“野獸來了,野獸來了”──就都跑了。
(軍官輕蔑地一笑。)(畫外音:真是個蠢東西。)
軍官:呶,你認識往蘇蒙塔斯村去的路嗎?哪個村子大概是叫這個名字吧?
小孩(很有信心):怎么不認識!我和叔叔常到磨房哪兒的堤壩上去釣魚。哪兒的狗魚可兇了,能
吃小鵝!
軍官:好啦,好啦,帶我們去吧。要是你帶路帶得對,我把這個小東西給你。(說著,他指了指手
中的打火機。接著惡狠狠地說)要是你把我們帶到別處去,我就把你的腦袋擰下來。聽懂了嗎?
(隊伍出發了,行軍灶打頭,跟著是并排走的小孩和軍官。小孩有時候學夜鶯叫,有時候學杜鵑叫
,胳膊一甩一甩地打著路旁的樹枝,有時候彎下腰去拾球果,還用腳把球果踢起來。他好像把身邊的軍
官完全忘了。)
軍官(看看越來越密的森林,突然問):你們這里有游擊隊嗎?
小孩:你說的是一種蘑菇嗎?沒有,我們這里沒有這種蘑菇。這里只有紅蘑菇、白蘑菇,還有洋蘑
菇。
(軍官聽了不再問了。)
……幕落。
【簡評】
瞧,你改的課本劇多棒啊!如果能演出來,那更美。
地點:茂密的樹林中。
人物:小男孩──夜鶯、德國軍官一名、德國士兵若干名、游擊隊員若干名。
(樹林深處,有幾個游擊隊員埋伏在那里,樹旁架著沖鋒槍。他們從樹枝縫里往外望。)
(畫外音:由輕到響的夜鶯的叫聲)
游擊隊甲(伸直腰,側著頭):你們聽見了嗎?
(他再仔細聽了聽夜鶯!游擊隊乙:你沒聽錯吧?(他邊側耳傾聽邊拿出手榴彈以防萬一)
游擊隊甲:這回你聽見了沒有?
(夜鶯的歌聲越來越響了。)
游擊隊甲(凝神站著,好象釘住一樣。他注意數著一聲一聲的鳥叫,一邊數一邊打著拍子):一、
二、三、四……(夜鶯的叫聲停止了)32個鬼子……(接著傳來兩聲杜鵑叫)兩挺機關槍。
游擊隊丙:對付得了!(端著沖鋒槍,理了理掛在腰間的子彈袋。)
游擊隊甲:應該對付得了!我和斯切潘叔叔把他們放過去,等你們開了火,我們在后邊加油。如果
我們出了事你們可不要忘了小夜鶯……
(不一會兒,小男孩領著德國兵出現了,小男孩還在興致勃勃地唱著。德國兵走到林中空地的時候
,突然從林中發出一聲口哨聲。孩子突然站住,轉個身鉆到樹林里不見了。槍聲打破了林中的寂靜,被
沖鋒槍打傷的德國兵一個跟一個地倒下,呻吟聲、叫喊聲、斷斷續續的口令聲充滿了整個樹林)
(第二天,孩子又穿上那件綠上衣,坐在河邊削著什么,嘴里發出宛轉的夜鶯的歌聲,并不時地轉
過頭去,好像在等誰。)
……幕落。
描寫課本劇表演主題班會范本六
主要角色: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由四位男生擔綱)甲乙青年各一(男、女同學各一飾)
畫外音(一女生朗誦)
參加聚會的青年朋友(全體同學飾)
開場白:(老師)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要舉行一個別開生面的座談會。座談會的主題
就是"新文化運動".為此,老師特地給同學們請來了幾位最尊貴的客人。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歡迎他們的光臨。
幕啟:
(扮演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的四位同學上場,全體同學起立鼓掌歡迎)
陳、李、胡、魯:(站成一排,面向全體同學,以手撫胸,鞠躬施禮)各位青年朋友,大家好!
陳獨秀:(上前一步)我是陳獨秀,《青年雜志》也叫《新青年》就是我創辦的。請各位記住我的大名,謝謝!
李大釗:我叫李大釗,歡迎各位青年朋友光臨本次聚會。本人由于宣傳革命,宣傳馬克思主義,后來被北洋軍閥政府殺害,但我永遠和大家在一起。
胡適:鄙人姓胡,單名一個"適"字,酷愛文學。新文學形式改革的初步設想就是我提出來的。
魯迅:我嘛,原名周樹人,筆名叫魯迅,人稱新文化運動的主將、中國文學革命的先驅者之一。
李大釗:哈哈,今天我們大家難得一聚,咱們還是討論討論新文化運動進行的情況吧。來,各位請坐下談。
陳、胡、魯:這個話題甚好!
(全體落座)
魯迅:獨秀先生,您德高望重,見識廣博,論談精辟。還是您先談吧。您可是我們新文化運動的泰山北斗啊。
李、胡:對、對,樹人兄說得是。
陳獨秀:好,那我就不謙讓了。現在呀,有人說新文化運動是我們幾個青年憑空造出來的,各位聽說了沒有?
李大釗:聽說了,真是荒誕之至!
胡適:我也有所耳聞,這種說法實在是對國家大事無知的表現!
魯迅:(舉起右手,食指上指,略帶生氣的)我看,這是某些人別有專心,想破壞我們新文化運動向前發展的謬論!
陳獨秀:我看,咱們有必要在民眾當中澄清一下這個問題。今天,在我們面前坐了這么多熱心新文化運動的青年朋友,我想請他們一起來討論關于新文化運動到底是怎樣發生的,怎么樣?(面向其他三位)
李、胡、魯:好!
陳獨秀:(站起來,面向全體同學,拱手作禮)各位同道,(雙手攤開)首先,讓我們一起往返顧一下新文化運動發生的歷史背景吧。只有這樣,某些人的信口開河才能不攻自破。請大家一起朗讀課文第一段和這一段下面的藍框字。(坐下)
(全體同學朗讀、完畢)
胡適:(站起身,面向全體同學)現在,我們已經明白了新文化運動并非是我們幾個人憑空造出來的,那么,現在我要問大家:開展新文化運動有沒有必要呢?(全體同學回答:非常有必要!)好,現在我來考考大家,你們當中有誰知道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標志是什么?
青年甲:(舉手回答)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標志是陳獨秀先生在上海創辦的《青年雜志》的誕生。)
胡適:非常正確!(落座)
李大釗:(站起身,面向全體同學)各位青年朋友,新文化運動舉起了"德先生"和"賽先生"兩面大旗,向著封建專制進行沖擊,可是,你們知道"德先生"和"賽先生"分別指的是什么嗎?
(全體同學回答:知道,就是"民主"和"科學")好!回答得太好了!那么,再過幾十上百年,"民主"和"科學"會不會過時呢?(全體同學齊答:不會!)對,我想。在那樣一個新的年代,新的世紀,人們的生活會更離不開"民主"和"科學"了!(落座)
魯迅:(站起身來,高舉拳頭)對,我們要繼續高舉"民主"和"科學"這兩面大旗,以《新青年》雜志為我們的主要陣地,向尊孔復古的逆流猛烈開火,在社會上掀起一股更加富有生氣的思想解放潮流!(落座)
陳獨秀:(站起身)現在,我提議:讓我們在場的所有同道人士全體起立高舉起我們的右拳,莊重宣誓我們新文化運動的主旨。來,全體起立(全體同學起立)
陳獨秀:"我們宣誓:(全體同學:我們宣誓)提倡民主,反對獨裁專制;(全體同學:提倡民主,反對獨裁專制)提倡科學,反對迷信盲從;(全體同學:提倡科學,反對迷信盲從)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全體同學: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全體同學: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請大家坐下(落座)。
胡適:(面向李大釗)大釗先生,要從根本上改造中國的國民性,獨秀先生說:"我們現在認定只有"民主"和"科學"這兩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您還有什么新的見解?
李大釗:我最近在《新青年》上發表了《孔子與憲法》的文章。我非凡指出:"孔子是歷代帝王專制之護符"揭露袁世凱將孔教載入憲法,是"專制復活之先聲".適之先生,你最近又有什么大作問世?
胡適:談不上什么大作,只是一點心得而已。大釗兄,小弟我剛剛在
《新青年》上發表了《文學改良芻議》。另外,為了推動新文學的大力發展,我很快將推出我的第一部白話詩集《嘗試集》。我主張以白話文代替文言文,而且寫文章"不作無病之呻吟","須言之有物。"大家覺得如何?
李大釗:為了新文學的發展,適之先生可謂專心良苦啊!
胡適:您過獎了,大釗兄。
陳獨秀:不,大釗兄
所言極是。
魯迅:適之兄,恕我直言,鄙人以為,你的主張,好倒是好,但是改良色彩未免太重了點兒,缺乏徹底的革命性。我最近在《新青年》上發表的是一篇白話小說,題目是《狂人日記》,我的創作意圖是借狂人之口,控訴幾千年封建專制統治的歷史,用"吃人"二字全可概括,號召人們起來推翻那黑漆漆的吃人社會。
李大釗:不錯!我看了這篇小說。這是樹人兄創作的第一篇白話小說。這篇小說把反封建的革命內容,同新文學形式結合起來,這簡直就是樹立了新文學的典范嘛,哈哈…各位青年朋友,我建議未看過這篇小說的趕緊看一看。走過路過,千萬不要錯過喲!
青年乙:我想請教李大釗先生,新文化運動的斗爭鋒芒直指孔教,您剛才也強調"孔子是歷代帝王專制之護符"但我不太明白的是被稱作中國圣人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為什么會成為包括竊國大盜袁世凱在內的歷代專制帝王的護符呢?
李大釗:這個問題提得好哇!我想它可能代表了在座的許多青年朋友的思考。客觀的講,孔子對中國的思想發展和教育發展是有重要貢獻的,但是他的思想體系中有很多的封建糟粕。比如什么(邊講邊站起身用粉筆在黑板上寫)"三綱五常"之類的儒家倫理學說。"三綱"是指(繼續書寫)"父為子綱、君為臣綱、夫為妻綱",要求為臣、為子、為妻者絕對服從于君、父、夫,不能夠有自己獨立的思想和行為。"五常"指(繼續書寫)"仁、義、禮、智、信",是用以調整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關系的行為規范。這種行為規范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封建專制式的。因此"三綱五常"被歷代封建專制統治者所推崇,并被當作壓制和摧殘民主、自由,對人民進行愚化、奴化教育的工具。為實現獨裁和專制的袁世凱當然也不例外。所以我說"孔子是歷代帝王專制之護符".
青年乙:謝謝先生賜教。
陳獨秀:各位同道朋友,現在,俄國工人階級發動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已經取得了勝利,這對我們中國的革命和新文化運動來說真是新世紀的曙光,我們要抓住這一大好時機,宣傳十月革命,宣傳社會主義,大力促進我們新文化運動的發展,大家以為如何?(全體同學:好、很好!)
李大釗:哈哈,我正在撰寫宣傳俄國社會主義革命勝利的文章《庶民的勝利》,我還要寫一篇《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這兩篇論文是姊妹篇。我要高聲頌揚十月革命,大力宣傳十月革命。(激動得站起身,往返踱步)我要說(高聲朗誦)"試看將來的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部分同學插言:說得好,試看將來的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陳獨秀,魯迅也站起身)
陳獨秀:聽說大釗先生要在北京創辦革命刊物《每周評論》,這真是好極了!算我一份。這樣我們南有《新青年》,北有《每周評論》,南北呼應,東西輻射,不僅擴大了對馬克思主義的宣傳,而且一定會鼓動更多中國的先進分子用馬克思主義作為精神武器,教育和組織人民,將中國革命推進到一個新時期。(緊握李大釗的手)
魯迅:(上前一步,搭右手于陳李二人握著的手上)愿我們能夠如愿以償的完成時代賦予我們的重大歷史使命!
胡適:(站起身,右手握拳于右肩右前方)對,還有我們的文學革命!
(定型)
(全體同學熱烈鼓掌)
畫外音:(一女生高聲地有感情朗誦)中國新文化運動有著深遠的歷史意義。首先,它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第二,它啟發著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
全體同學:(起立朗誦)我們作為二十一世紀的青少年,應當學習和繼續新文化運動先驅者們那種勇于探索新思想和超前學習的精神,將民主和科學的兩面大旗舉得更高更高!我們作為未來祖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參與者,應當學習和繼續他們那種敏銳的政治眼光、為維護祖國的進步,積極創造新事物而不懈奮斗的精神,將我們的祖國建設成現代化的強大國家!
──劇終
這樣一個課本劇的編寫成功,得力于師生的共同努力,是老師和同學的心血結晶。它通過各種不同人物角色的臺詞,將課文內容有機、有序、生動形象地展示在同學們面前。因此,它倍受同學們珍惜,也因此,同學們的演出熱情高漲。主要"角色"為了入戲,他們在一起多次討論、排練人物的聲調和神態。全班學生還瞞著老師利用課余時間進行了一場預演,據說預演還比較成功。由于預備充足,愛好濃厚,積極性高,在《新文化運動》課本劇教學實驗的公開課上,同學們很快就進入了各自的角色狀態。課堂上師生之間的配合與學生之間的配合都非常默契。實驗一路順風,結果大大超出了筆者的預期效果。課后,聽課老師們認為:《新文化運動》課本劇教學的實驗,基本達到了本文教材所要求的教學目標,為實施歷史課堂教學改革提供了一個可資借鑒的個案。從這個個案當中,可以看到不僅本文的教學重點通過學生表演得到了充分展示,知識點生動化的得到了鞏固,而且僵枯艱深的教學難點也能夠變得鮮活起來,且輕而易舉的被解決。我們的很多歷史課文都可以采用課本劇的形式來進行教學。學生也說:"這樣一來,拉近了我們和這些名人、偉人之間的距離,我們對這些歷史人物不僅不再生疏,而且印象深刻。我們熟悉了他們當然就對他們親近了,并且對他們油然而生敬佩崇拜之情。總之,我們很喜歡這種形式的課。"
以上,是筆者進行《新文化運動》教學改革從預備、組織到實驗的基本過程。雖然它得到了與課老師的肯定和學生的歡迎,但是,仔細推敲仍然覺得在整個的教學過程當中,還是存在不少值得改進的地方。這里,將它整理出來,目的是拋磚引玉,以期同仁及大方之家的批評,在新課程標準要求下,共同推動中學歷史教學的進一步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