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作文不僅僅是語言表達的準確與流暢,還要有獨特的思想和觸動人心的內容。接下來,小編為大家推薦一些優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一些寫作的靈感。
月圓人團圓節日(通用19篇)篇一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又到一年月圓時,又到一年團圓時,中秋佳節,我們一家照例來到鄉下與家人團圓。
我們乘車來到外婆家。一進門,一股香氣使涌入我的鼻子,我飛也似的沖入廚房,大喊道:“外公外婆,祝中秋快樂!”外公也笑嘻嘻地回道:“中秋快樂!”
不一會兒,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菜在大圓盤中盡力地展現自己的香味和色彩。大家食欲大動,紛紛拿起筷子品嘗起來。外公邊吃紅燒肉邊樂呵呵地笑著;媽媽兩眼放光,夾起一塊排骨大口大口地咀嚼著,津津有味,嘴角上揚;爸爸狼吞虎咽地吃著,邊吃還邊點頭,發出享受的聲音總之,一家人就這樣其樂融融,享受著天倫之樂。
在大家有說有笑之際,天邊升起了一輪明月,又大又圓。月光皎潔,徐徐地吐灑著它的清輝,一切都朦朦朧朧的。大家暫停吃飯的節奏,開始欣賞著天空中那輪亮如白晝的明月,可謂是“此時無聲勝有聲”。在這境界里,我發現外婆家的那只小狗也靜臥在樹下,好像也沉醉在這月色中。這種境界,既使人驚嘆,又令人享受;既愿高歌一曲,又想長久賞月。
此時,月亮已悄悄地露出了那圓圓的飽滿的美臉,俯視著遼闊大地,如水的瀉在一株株百合上。花瓣的滴滴露珠在月光下泛出點點銀光。此情此景,再配上香甜的月餅那是再好不過了。大家吃著美味的月餅,賞看如鏡的滿月,心中都像吃了蜜一樣甜,深深地陶醉在這月色中。“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我不由應景地吟誦起蘇弒的詩句。
吟著詩,賞著月,溫柔的月光如流水般傾瀉而下,仿佛滑過一曲團圓的琴聲,悅耳動聽。
月圓人團圓節日(通用19篇)篇二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老天爺很給面子地送給大家一個璀璨的圓月過中秋。每年中秋節家族的人都聚在我家過節,包括大姑姑一家四口、叔叔和嬸嬸還有奶奶和二姑姑加上我們一家四口總共十二個人,當全部的人都到齊時總是把我家塞得滿滿的,好不熱鬧!
張羅十二個人吃飯可是一件大事,爸媽從很早以前就在思考要準備什么菜,最后他們決定準備海鮮火鍋和牛排當主菜,所以前一周我們就到超市——專門賣肉的一個賣場,買了紐約客牛排、羊排和無骨牛小排……等,中秋節當天再買了一條石斑魚、螃蟹、蝦和透抽……等,山珍海味等食材都買齊了,就等晚上人到齊準時上菜啰!
傍晚親戚們就陸陸續續來到我家,等大家都到齊了后就開始出菜。看著火鍋中豐富的食材,每個人都忍不住食指大動,接著端上桌的是媽媽烤的羊排,吃過的人都贊不絕口,我則是忙著吃我的最愛——螃蟹,也難得今天爸爸買了長腳蟹和三只花蟹,三種口味的螃蟹讓我吃得好過癮。接著餐桌上還出現了銀芽毛肚、牛排、清蒸石斑、滷豬腳……等,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齒頰留香,相當滿足。
吃完飯后大伙就到客廳吃月餅、柚子、泡茶、聽音樂、聊天,每個人都很開心。大表哥還一邊彈鋼琴一邊唱了一首奶奶最喜歡的歌——《小薇》送給她,我和姐姐也輪流表演一首曲子,大家都拍手稱贊呢!
不知不覺夜已深,可是我還沒有睡意,望著窗外美麗的夜空,望著這皎潔的月亮。希望在下一年的中秋節中每個人都可以回家陪伴自己的家人,一起聊天,一起欣賞月亮……,愿天下所有人都能團聚。
月圓人團圓節日(通用19篇)篇三
又是一輪明月,不知怎的,她愈看愈美——或許,今晚是中秋的緣故吧!
一家人坐在車上,向奶奶家進發。經過了一村又一村,又經過了一個店又一個店,奶奶家——這個充滿回憶的地方,終于要到了。遠遠的,遠遠的便嗅到一股濃郁的飯香,這是團圓的的味道!車停了,坐在車上的一家人,沒有多余的話,只是彼此對視,微微一笑。因為,這是奶奶家獨有的幸福的味道。
我們家的.車前,還停著幾輛車——大姑,二姑和大伯一家也都來了,這個中秋,不缺席!
天色漸黑,一輪散著微光的月兒掛在天上,輕紗般的云,頑皮地讓這月兒若隱若現。天上云兒鬧,地上孩兒更鬧。我迫不及待的推開奶奶家的大門,弄出一陣響。弟弟妹妹忙放下手中的玩具,小狗似的向我撲來。就連兩三歲的小弟弟也跟知道今天是中秋節似的,抱著我的腿怎么也不肯撒手。我只好吃力地一瘸一拐地走進大門,臉上卻是掛著微笑。哥哥姐姐坐在沙發上,雖未出來迎接,但,他們的臉上也掛著甜甜的笑容。
不一會兒,爺爺象征似的喊了句:“人都到齊了,開飯嘍!”于是,所有的人就邊說邊笑著,端菜地端菜,洗手地洗手,拿碗筷地拿碗筷。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就這么繞著餐桌圍了個圈,吃起了香噴噴的飯菜:螃蟹,龍蝦,小野雞,炸雞腿,紅燒肉,糖醋排骨,紅燒鯉魚,還有一些新鮮的蔬菜——這可都是奶奶的拿手好菜。云兒似乎鬧夠了,悄然散去,而月兒,則露出了它那圓圓的臉蛋。
奶奶的廚藝真不賴,三下兩下就被我們吃光了。還是老規矩:男同志們不約而同的去下象棋了,女同志們收拾完桌子去聊家常。而孩子們,則與爺爺奶奶一起去后院,聽爺爺奶奶講中秋的故事。這個故事,早已不知聽了多少遍了。但,始終難忘的是爺爺奶奶給講的中秋故事。奶奶發給我們一人一塊月餅,自己卻抱著小弟不肯吃。我們就這樣一邊啃著月餅,一邊聽爺爺用他那蒼老又慈祥的聲音講到:“很久很久以前,有個叫后羿的英雄,他武藝高強,劍法那是百步穿楊。他有個美麗賢淑的妻子,叫嫦娥…………”就這樣,時間一點一點的過去了,一絲月光照在庭院中,如浮光掠影。躺在奶奶懷里的弟弟,不知不覺地安靜了下來,他似乎也聽懂了這個故事。
秋天真是可愛,風一起,連噴嚏聲都是“愛秋”。但愿世上所有的人,都能與所愛之人,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共同吃月餅,賞明月!
月圓人團圓節日(通用19篇)篇四
人都說,中秋佳節是多方游子歸家闔家團圓的時刻,可又幾個真真正正地在僅歷時三天的暑假里,千里迢迢地回家了與家人闔家團圓呢?大部分都僅僅在異國他鄉千辛萬苦地誦讀:“哪里關山家千萬里,夜半棖觸客愁多“而已。
自古以來,是多少文人雅士在中秋節這一新春佳節里,把酒言歡望月,謳歌汽車著血緣關系真情,思念家鄉之切,贊頌著自然景觀,中華民族錦繡河山,揮筆吟誦了是多少感嘆與豪爽!
我的外婆在鄉下,而我們的家已遷到這里,因此母親和外婆非常少見的到面。最多也就在春節那一段暑假里返鄉看望一下。農村那里是北方地區,冬季尤其冷,母親的人體算不上好,一受冷就難受。因此每一次返鄉也就只有待個十多天便又離開了。如今爸爸媽媽工作中忙,早已好久沒有回來過去了,歷數回來,應當現有三五年沒歸來了。你是否還記得去年的團圓節,母親打開軟件與外婆視頻聊天,小小顯示屏卻安裝著母親與外婆濃厚的母女倆情義。晚上語音通話完畢后,我洗完澡出去時,拉開房間門卻看到母親拿著錄了的視頻悄悄地抹淚水……母親素來并不是敏感多疑的人,很思念都不回說出來。這一點我很像她,我很思念外婆,思念她為我取下水蜜桃吃時璀璨的`笑容,可我并不是個擅于表述的人,我只是在心中靜靜地念著,在行動上靜靜地做著……母親也一樣,廣州市這里有什么好東西,都是會留一份兒給外婆寄回來,可她從沒對外婆說一句好聽話,說的便是哪些“您別又每天在哪忙東忙西的,舒服一下難受對吧”。母親了解,每一次寄回來的東西外婆都不舍得用,因此每過一段時間就打個電話查寢。很期待之后我不想這般,要把父母親收到自身身旁,不必從此之后的想念。
很心痛李商隱的“況屈指中秋節,十分好月,不照人圓”。
很期待之后全是“人長久,共嬋娟”。
更期待之后全是月圓人闔家團圓,不必月殘各分散化。
月圓人團圓節日(通用19篇)篇五
中秋,是一個團圓的,幸福的日子。
和往年一樣,我們一家人一起在飯店解決了午飯,團圓在一起,不過今年,只有九個人。唉!我團圓的日子啊,我收零食的日子啊!
吃完午飯,我們就一起到了我奶奶家,商量下一步活動。
晚上,總該聚齊了吧?
但是比中午人還少,只有六個人,人呢?都哪去了?吃完晚飯,該祭月了。
但是為什么只有我,爸爸媽媽和奶奶了呢?
晚上賞月,月亮可真漂亮。不過只有我一人在賞月,看著看著,突然一下覺得,一點中秋的氣氛都沒有。
中秋明明是個幸福的日子,是個團圓的日子,可為何現在的我如此傷感。
月圓人團圓節日(通用19篇)篇六
中秋,有滿滿的快樂;中秋,有深深的思念;中秋,有濃濃的詩意;中秋,有綿綿的祝福。
古時候每逢中秋夜都要祭月,月餅是拜祭月神的供品。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朝向月亮,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再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分享。到了現在,祭拜月神的月餅更是走進千家萬戶,不用再特意祭拜,就可以享用美味的月餅啦!
我家鄉巴中的特產“飛霞”大月餅,直徑大約有20厘米,像一個誘人的大月亮。月餅兩面撒滿了芝麻,掰開金黃酥香的表皮,里邊還有花生、核桃等堅果粒,吃起來又香又脆又過癮!
比起大月餅,我更欣賞小月餅,月餅雖然小巧精致,但它的小身材里有“大內涵”!小月餅的口味也更加豐富,除了傳統的蓮蓉蛋黃、玫瑰豆沙、五仁、金鉤火腿肉餡、水果餡之外,小月餅的口味也更加豐富,甚至加入了魚翅、燕窩、鮑魚、松茸、黑松露等珍貴食材,一聽名字“松茸奶黃流心”“海鹽切達乳酪燕窩”等等就讓人垂涎欲滴!
在浪漫的中國人眼里,月亮可不只是一個清冷寂寞的星球。它有月宮、有嫦娥、還有玉兔、桂花樹,既神秘又有趣。“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
若天上沒有修月人打理月亮,這桂樹怕是要撐開月幕了吧?中秋佳節,當我抬頭看月亮時,不禁想起這些生動有趣的傳說故事,這些奇思妙想真是十分美好!
最美不過中秋月,桂花的馨香伴著月亮的銀輝散落一地,多么詩情畫意;最圓不過中秋月,天上月圓,人間團圓。你家歡聲笑語,他家歌聲一片,到處和和美美,幸福美滿。
月誕之后又是國慶,月圓中秋,夢圓中國!
月圓人團圓節日(通用19篇)篇七
一提到“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這句詩,就會讓人想到中秋節。
八月十五,又到了團圓的日子,我們一家人早本站早地出發,帶著思念,驅車駛向鄉下的外婆家。
快到目的地了!遠遠的,就瞧見從屋頂飄起縷縷炊煙。下車寒暄不多時,廚房里熱鬧起來了:親人們拿著碗筷,在廚房和飯廳之間穿梭,忙得不亦樂乎。我也被他們的忙碌感染,興高采烈地加入了送飯碗的行列。這餐是團圓飯,我們家,舅舅家還有爺爺奶奶都來了,這可是難得的事!十二點整,好菜上桌了,有烤兔肉、甲魚湯、牛肉湯……大家拿起筷子,幾乎同步地伸向飯桌。可口的飯菜,并不只顧著自己吃,而是先敬給了辛勤的長輩。情意滿滿的飯菜,在我們碗里堆成了小山,那是一座愛的小山,不僅讓我們嘴中滿是香甜,更使我心中無比溫暖。那種味道,我很熟悉,那是親情的味道,在這個節日里倍加濃厚。頓時,一種幸福感涌上心頭,這就是團圓吧!
下午,我和姐妹們打鬧著跑上我們經常玩耍的小天地——后山。如今,那里是一個修高壓電塔的工地。“今天是中秋節,工人們應該不工作吧?”我這樣想著。可當我們剛跑上坡,一陣機器的轟鳴聲就從山頂傳來。工人們居然沒有回家過節,而是在盡職工作。烈日下,到處是他們辛勤工作的身影。我們幾個安靜了下來,靜靜地看著這一切。或許,他們的團圓就是晚上與家人打一通電話,聊聊天,道個平安,再共賞高掛在中華大地上的同一輪明月吧!一時間,我想到了每個節日里,在祖國需要的許多地方,還有千千萬萬的人在努力工作,無法與家人團聚。正因為他們的付出,我們、父母、長輩,在中秋佳節總能一起吃飯、話家常,我感受到了這幸福之下的堅實和安心了!
夜晚,我和爸爸媽媽一起站在浩瀚的蒼穹之下,仰望著天空中那輪明月。與此同時,又有多少雙中華兒女的眼睛在望著它啊!清朗的月色里,唯愿我親愛的同胞們都可以在這中秋之夜團聚,月圓人團圓!
月圓人團圓節日(通用19篇)篇八
云在飄,水在流,我的家鄉在變化。
又是一年中秋節,花好月圓人團圓。我來到家鄉揚州古典繁華的東區,感受著八月十五那獨特的月圓、團圓。古老的運河穿上了絢彩的華服,兩岸的行人談著、笑著,或仰頭望月,或與身旁的人呢喃著,或逗逗可愛的寶寶,或依偎在別人的情懷。月亮似乎都是暖的了,這樣好的畫面,怎一個好字了得!
我順著路,左手拉著媽媽,右邊靠著爸爸,就這樣向前走。來到一座橋前,想著在那里賞月定是極好的。我三步并兩步的跑了上去,上去后,只有一聲驚嘆可以表達我對家的贊美。這里真美----------舉頭是明月,平眺是運河,身旁有親人,心中滿滿的全是愛!
滿載著一身月光,向東關街進發。揚州臺曾多次播報過的古街,我已經久違了多時了。再次通過歷史悠久的古城,我有種說不上來的激動,或許是因為我擔心會突然穿越吧。當然,這只是開玩笑,當我看到殘缺的城墻遺址時,更多的還是慨嘆:在兩千多年以前,古人就已經生活在這片土地上,他們站在我現在站的位置,或許同樣是八月十五,他們就站在這兒團圓,或思念……可一晃,兩千多年都過去了,物是人非的今天,留給世人懷想的也只有這幾塊兩千多年前的磚塊了。
往里面走,是東關街了。兩邊的商鋪各式各樣,有古代女子用以梳妝打扮的器皿,也有用作裝飾的珠花,發釵,更有將傳統工藝和現代時尚融匯在一起的飾品。漂亮手飾讓我目不暇接,揚州傳統小吃讓我垂涎三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吹糖人讓我拍手叫好……古城揚州的精彩讓我折服。
我感謝新中國的富強,讓我的家鄉如此動人。
夜深了,它悄悄地告訴我,明年此時它還會回來,回來和我一起看家鄉的變化!
月圓人團圓節日(通用19篇)篇九
“今天是中秋節耶!”妹妹高興的手舞足蹈,沒錯今天是我期待已久的中秋節了。中秋節少不了烤肉,聽到烤肉妹妹更興奮的手舞足蹈呢!
當材料準備好,就可以烤肉了。烤肉的香味一陣陣飄過來帶著一點點木炭的香味和烤肉醬的氣味,讓人不禁垂涎三尺。肉一烤好,我就迫不及待的把香噴噴的肉夾在面包里吃,吃起來香香軟軟的,入口即化,嘴巴里的味蕾好像跳起舞來,讓我欲罷不能,一片接著一片停不下來。這時,表弟大叫:“哇!月亮出來了。”大家抬頭一看,果然月亮真的出來了。在這月明星稀的夜晚,看著皎潔的明月,別有意番風味。此時,月亮又突然害羞的躲到云里去了。”一定是月亮姐姐太忙了,還要到別的地方吃烤肉。”妹妹天真的'想法,讓我們不禁笑了出來。我們在明亮的月光下吃著烤肉,天南地北的聊著天,這就是中秋節的享受。
我喜歡中秋節,并不是因為可以烤肉,而是家人在一起圍坐的感覺而且還可以看到美麗的月亮,更讓人心曠神怡,希望每年中秋節都能如此精彩。
月圓人團圓節日(通用19篇)篇十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秋月圓人團圓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題記。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當天,皎潔的月光像王母娘娘的月明珠一般,光芒萬丈。在黑夜中,月亮照亮我們前行的路,使黑夜蓬蓽生輝,使我們心頭變得溫暖,使我們思念遠方親人的急切的心平靜下來。正如蘇軾的《水調歌頭》: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一樣。只要家人平平安安的,干什么都心甘情愿。即使遠在千里,一同看見這輪明月,把心與心系起來,就像家人在身邊一樣,月亮成了我們的傳遞著。
今年的中秋與往年的不同,今年的月亮格外懶惰,躲在烏云的身后睡覺,可能是睡得太熟了,連它這個本該出來的八月十五日,這樣重要的日子都給忘得一干二凈。八月十五前兩天的月亮特別圓,可能是我早就思親了吧!
我仰起頭望著天,天空霧靄陰霾,烏云密布,老天爺那珍貴的淚珠要落下一般。這肯定是老天不忍看我們親人分離,而感到悲傷,難過呢!可這卻趕走了我們寄情的月亮。看著烏云,我猜想在新疆的爺爺奶奶也在看著烏云想著我。中秋之夜,家家團聚,賞月吃餅,多么快樂的一件事啊。可是我卻不能和爺爺團聚。哎!
不過沒關系,現在的科技很發達,我用手機發了一家我們一家的照片給爺爺,還給爺爺打電話問候爺爺。沒月亮,沒爺爺。這個中秋還得過,但有八月十五這個日子存在,這個中秋還要過。我們玩游戲、吃月餅。說出一個關于月亮的成語或詩句,一直接下去。要是接不下去了,就獎勵贏的.人挑月餅吃,吃著自己贏來的月餅,已經忘了那吹不散的思念、剪不斷的鄉愁、滅不掉的悶火。
中秋節,家人團聚是的。如果不能,也不要灰心,看著寄情的月亮,思念著……思念著……忘記煩惱,忘記不愉快,忘記一切。過一個快快樂樂、無憂無慮的中秋佳節!
月圓人團圓節日(通用19篇)篇十一
每個月的十五月亮都會圓,都會明亮,中秋的月亮之所以被無數的華人牽掛是因為賦予了她另一個含義----團圓。
小的時候,每到中秋,父母都會做一桌好菜。吃完飯后,父親把小桌放到屋外的葡萄架下,喝著茶。母親收拾完屋子后,洗好水果也會和姥姥一起出來與父親坐在一起聊天。我就會坐在葡萄架下吃葡萄,直到地上落有一層厚厚的葡萄皮。那時候對中秋的概念,就是有許多好吃的。
父親愛酒,隨之而來,我也愛酒。
上大學第一年沒回家過中秋,因為路遠。
第二年,我收集了許多舊教材賣給新生,掙了人生以來第一筆錢。給自己買了一套衣服,然后興高采烈的回家過節。當然,也用第一次掙的錢給父親買了兩瓶酒。
時間太遠了,忘了當天怎么喝的酒,卻記住父親說的一句話:今天爸爸高興極了,不是因為你給我買酒,是中秋看到兒子回來。
工作后,經常在外地,很多時候不是自己能做的了主。但每到這個時候,都會盡力回家一趟。因為母親有一次指著電視里放的《常回家看看》說:這一首歌,就是唱給兒子的;因為有一次中秋,幾個年輕爺們沒回家去k歌唱《父親》,唱到:"都說養兒能防老,可兒山高水遠他鄉流"時,竟都眼含熱淚。
中秋喝酒,不是為了喝酒,是為了那一份親情,是為了那份東方文化里獨有的天倫之樂。
月圓人團圓節日(通用19篇)篇十二
時間過的真快,中秋節到了。這個節日今年才被訂為法定節日看來傳統的民俗越來越被我們所重視和喜愛。
可能是心情好,所以兩個多小時的路程一會就到了,和家人團聚真是一件愉快的事!當夜幕悄悄地降臨時,爸爸媽媽早就在院子里的圓桌上擺滿了香甜的水果和月餅。我們一家人圍桌而坐,又圓又亮的月亮不知什么時候已經掛在高空。今晚的夜空有云,一朵朵,一片片,一層層向著月亮的方向靠近,在月亮周圍形成一個圓環,月光向四周彌散,把圓環映成微黃色,像好吃的月餅,像透明的鏡子,又像是清潭。我忍不住端起了水杯,模仿大詩人蘇軾,高聲朗讀:“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月圓人團圓節日(通用19篇)篇十三
我們到的時候,阿太家的電視機聲音很響,演員們正在放聲歌唱,阿太坐在床沿,一本正經的盯著電視屏幕。
我一聲親熱的叫喚把阿太喚回了現實,我馬上遞上我的中秋禮物。阿太笑瞇瞇地摸摸我的頭。
洗菜、做飯、打掃衛生,一只手也沒閑著,阿太和我一直說著話,聊學校,聊同學,聊老師,聊游戲……聊我豐富的生活,阿太聽的津津有味。
吃飯的時候阿太拿出了自制的葡萄酒,那酒香伴著清風明月,媽媽慫恿我給大家唱《水調歌頭》。我唱得很大聲,引來了鄰居一起聽,阿太不懂“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但是看阿太的笑容,我知道她快樂無比,我也無比快樂!
更亮、更圓的月亮從云彩里探了出來,仿佛在為我們祝福呢!
月圓人團圓節日(通用19篇)篇十四
《月圓夜的傳說》讀后感。
我讀了《月圓夜的傳說》這個故事,他大略講的就是有一個人,他的妻子在婚禮的前一天跟另一個男人逃走了,他的爸爸原來是一個很富有的商人層次井然,結構嚴密可是有一次她的爸爸把所有的財物放到了一只船上,不信的是哪一只船給沉了,這使他的爸爸從一個“家財萬貫”的人變成了“窮光蛋”,而后他就找找了一個巖洞,變成了隱士,有一次隱士在夢中夢見了一個火球對他說“留在這里,我要在此與你會晤!”那個山人就留在了那個巖洞里。有一個人,有個人把他的妻子凌辱了那個人一怒之下就把那個人殺了,深圳水體傳染現狀態,那個人被定了逝世罪,可是那個人在判刑的.前一天晚上逃跑了,那個人成了強盜哀腕悲痛,感人肺i最后,那個匪徒遇見了在巖洞里的隱士,隱士就把強盜收為門徒..
剛開端,我看了好多少遍這個故事都不懂是什么意思,最后,我通過在網上查然后又讀了讀,懂了這本書的意思,這本書講的就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陷,咱們不能用本人的長處去壓別人的毛病。
文檔為doc格式。
月圓人團圓節日(通用19篇)篇十五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今天又是一個月圓之夜,農歷8月15日,我回中堂去過中秋之夜。
到了晚上,奶奶在小院子里擺了一張圓桌,圓桌上擺滿了燒烤的材料、飲料、水果。堂姐用叉子叉著排骨,堂妹用叉子叉著雞翅,而我叉著我最喜歡的香腸,大家圍坐在烤爐旁燒烤。這時,“沙沙沙……”廚房傳出爺爺炒田螺的聲音,發出陣陣香味,爺爺在廚房里大聲地說:“快點回來,吃田螺啦!”爺爺的幾個孫子和兒子趕回來一起吃田螺。爸爸吸田螺時好像發出男低音,叔叔吸著大田螺的時好像發出男高音,而我吸來吸去,吹來吹去發出各種各樣聲音,與他們的聲音混合在一起形成一首美妙的和諧的交響樂。我們一邊吃著田螺,一邊賞著月亮。
抬頭望去,只見羞答答的月亮從云的旁邊露出半個腦袋,過了一會,我扭身一看,月亮是那么圓,那么亮;月亮又大又圓又明亮,她圓得那么可愛,那么有趣,就像一個銀色的玉盤反射出一道道白光。我遙望那一輪皎作文潔的月亮,忽然想起了嫦娥姐姐。嫦娥不小心吞了下仙丹,飛到月宮上。從此后羿和嫦娥永遠分離,嫦娥后悔吃了靈藥。這時不禁讓我想起,在這個佳節許多警察叔叔為了維護住安,醫護人員為了救病人,邊疆戰士為了守護邊疆。他們也不能與家人團聚在一起過中秋節。我們能圍在烤爐旁,團聚在一起歡聲笑語,我們像吃貨一樣,吃著燒烤,我們一邊吃著燒烤,一邊看著月亮,月亮是那樣皎潔。頓時我覺得我很幸福,因為我們家團圓了。
在月亮的照射下,大人們圍坐在一起吃著田螺談談自己的工作,說說自己孩子的學習。在村里大街小巷都非常熱火鬧,幾乎每個小孩都點著燈籠,每個小孩都洋溢著笑容。堂姐、堂妹選擇自己喜歡的燈籠,我選的是帶有"福"字的紅燈籠,我們幾個小孩點著燈籠加入隊伍走街串巷。
在這個傳統佳節,中秋之夜,家人團聚在一起,度過一個團團圓圓的節日,心中滿懷開心。望著明月,品著佳肴,嘗著月餅,月餅很甜,但心更甜。
月圓人團圓節日(通用19篇)篇十六
——題記。
八月十五日,中秋節。是一家人團圓的日子,也是月亮最圓最美的日子。這一天,皎潔的月亮將月光播撒在世間的每一個角落,播撒在每一個人身上。
中秋節,在中國是僅次于春節的節日。中秋節,自古以來就很受人們的喜愛。一家人坐在庭院里,沐浴在月光中,吃著美味的月餅,聊著家常。一種溫馨與快樂彌漫在空氣中。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一首《靜夜思》,讓我們看到詩人李白在寂靜的月夜思念著自己的家鄉,重溫著那些美好溫馨的記憶。蘇軾的《水調歌頭》傳達出的遠離家鄉,不能與家人共度這美好時光的失望之情。只得“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王昌齡賦予月亮以人的性情,把對家鄉,對朋友的思念寄托給了月亮。
中秋節,在每個人的心里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像中秋節放假回家,車站上有很多人。有的是農民工,他們拿著包在座位上默默的等待著,也許是在幻想團聚的場面吧!他們那滿滿的背包里,裝滿了孩子愛吃的零食,和對家的思念。有在外求學的莘莘學子,他們遠離家鄉、親人,不容易回家一趟,很珍惜這次相聚的機會!每年的這個時候,家里的老人都會翹首企盼風塵仆仆趕回的兒女們,陪伴在自己身邊。一起享受這美好的團圓節,哪怕只有短短的幾天。
一個團圓的日子,一道美麗的風景!看著天空中那圓圓的月亮,好似一顆夜明珠。月光祥和而溫暖的普照著每個人。再看看坐在身旁的家人,你會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用心去欣賞月亮,用心去體會家人的愛!
——后記。
月圓人團圓節日(通用19篇)篇十七
每年農歷的八月十五,是中秋節,這天的月亮也格外的圓。那個時候我們都會和家人一起觀賞月亮、吃著月餅,那是多么有情調啊!相信你一定也非常享受這種感覺。說起中秋節,它還有一個非常奇妙的故事呢!相傳,遠古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后羿見它們把莊稼都曬死了,便拉開神弓,一下子射下九個太陽,并讓最后一個太陽按時升起、落下。王母娘娘知道了這件事情,給了后羿一顆成仙藥,然而后羿舍不得自己的妻子嫦娥,便把成仙藥先交給她保管。心術不正的蓬蒙知道了,便在后羿出門的時候,來威脅嫦娥,交出成仙藥,嫦娥為了不讓他拿到,只能把成仙藥吞了下去,飄到了離地球最近的月亮上。這個凄涼的`故事雖然不是真實的,可是依然被大家當做佳話經久流傳。
今天,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傍晚,我叫來爸爸媽媽和妹妹,一起坐在陽臺上,望著天邊的紅霞等待著月亮。過了一會兒爸爸等得不耐煩了,便提出了一個建議:“我們來玩一個游戲吧!”“什么游戲?”“反正現在也無聊,要不然,我們玩一個說成語和詩句的游戲,不過提前是詩句和成語中要有一個月字,看誰說的多!”“好啊!”我們異口同聲的說到。游戲開始,我思索片刻,說了一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爸爸脫口而出:“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我又跟了一句:“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媽媽說出了“月明星稀”,我又說了一個“春花秋月”……這時,一直待在旁邊沉默不語的妹妹著急了:“我還沒說呢!”我很奇怪,便說:“你才上一年級,又沒學過成語和詩句,你瞎起哄什么?”“我知道一個成語!”“什么成語?”妹妹自豪地說:“天狗吃月!”“哈哈哈哈……”我和爸爸媽媽笑得肚子都疼了。
月亮出來了,我們坐在窗邊的椅子上,陣陣帶著桂花飄香的秋風吹過來,令人格外舒暢,我們望著那好似銀盤的月亮,吃著各式各樣甜美的月餅。皎潔的月光灑在我們每個人的臉上,我們盡情的享受著這種團聚的美好時光。我望著月亮,心想:外出的人、外來的人此刻肯定非常想念遠方的親人朋友,雖然他們不能在一起團聚賞月,但他們肯定為遠方的親人送上默默祝福。
文檔為doc格式。
月圓人團圓節日(通用19篇)篇十八
農歷八月十五,中秋。
月色落幕,明月高懸,猶如銀盤照耀人間。處處是歡聲笑語,處處是車水馬龍。
溫暖的室內洋溢著歡樂的節日氛圍。桌子上擺放著各式的月餅:有五仁的、棗泥的、豆沙的,還有廣式的。老少皆有各自的活動:大人們圍成一圈,一邊喝茶,一邊吃水果,一邊談古論今;孩子們做的事情就更豐富了:一會兒看電視,一會兒吃月餅,一會兒做游戲。窗外是皓月當空,屋內是歡聲笑語。
開飯了的聲音猶如集結號,將大人小孩們聚在餐桌旁。桌子上擺滿了各種美味佳肴,讓大人、老人和孩子們各有期待。吃到三分飽,大家紛紛舉杯祝福。首先是小孩子們祝老人長命百歲,又祝大人們事業成功。大人們聽了孩子們的稚語不免都喜氣洋洋,祝孩子們快樂成本站長,學習進步。最后再由權威的老人們給晚輩送上祝福。推杯換盞間,是人們對家人的美好祝愿和對未來的無限期待。
酒足飯飽,人們更有了閑情逸致去觀望深藍色的天空上那已經完全透白的月亮。此刻,似乎月亮更遠了,更亮了。仰望深藍色的天空,月亮仿佛也看見了我們,也聽懂了我們的話。我似乎聽見遠方幽深的天空里傳來了李白的千古名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我突然想到,時隔千年,世上一直都有不能回家的游子,而這句詩不正是寫給古今那些無法與家人中秋團聚的人嗎?他們也許此時還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他們正是那些默默奉獻的人。
月是故鄉明。月亮寄托了我們的感情。月圓之時,賞月之際,我也想對我身邊那些默默奉獻的人們說一聲:中秋節快樂。
月圓人團圓節日(通用19篇)篇十九
說起中國的傳統節日,自然離不開中秋節。在這天里,人們自古以來都有賞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掛彩燈等傳統民俗,是中國以及各地華人華僑的傳統文化節目。
驅車來到外婆家,馬上便開始了一場豐富的晚宴,看著桌上琳瑯滿目的美味,我終于忍不住性子,開始揮舞著手中的筷子,不停地進食。晚餐過后,外婆端來了團團圓圓的月餅,月餅一上場就受到了大家的圍觀,瞬間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我們圍坐在桌子旁吃著月餅,賞著明月。今天的月亮特別圓,猶如一塊皎潔的'玉,又像一個潔白的盤,在天空中煥發著白色的光芒,月光照耀大地,讓人著迷!風姿綽約間仿佛還能看到玉兔與嫦娥走動的身影,過了一會兒便幻化成了一棵樹,我不禁想起了嫦娥奔月、吳剛伐桂以及玉兔搗藥的神話故事,全家人在其樂融融中度過了這個中秋。
聽著歡聲笑語,看著滿面春風的家人,不由得想到蘇軾所說:“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中秋真是個團圓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