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是對文學藝術的欣賞和創造,是寫作者的才華和情感的展示。以下是一些備受好評的優秀作文,希望能夠成為大家寫作的參考和借鑒。
圓明園遺址小學生(精選24篇)篇一
2020年暑假,媽媽要到北京出差,順便也就把我帶上了。
圓明園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是在康熙皇帝賜給皇四子胤禎的一座明代私園的舊址上建成的。圓明園一直號稱‘萬園之園’,是個美麗的大花園!
離開綺春園,我們來到了西洋樓遺址公園。映在眼簾的是一座只剩下幾塊石頭的石拱橋,旁邊有幾棵紅梅還豎立在那里,顯出幾分怒氣;往遠看,一只雕刻精致的石獅子,現在只剩半個身體,倒在了地上;原來美麗絕倫的噴泉,現在只剩下一個底座;雕滿花紋的石梯,現在已五馬分尸……滿目蒼涼的公園,已是一片廢墟了!聽說以前這里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不但建筑宏偉,還收藏著各種奇珍異寶、歷史文物。
走在公園里,看著這些殘垣斷壁遺址,想著無數工匠的血汗與智慧,就這樣毀于一旦,我的心情又沉重又憤怒,英法聯軍為什么來侵略我們呢?原因就是我們太落后了,要是當時我們比較強大,他們能敢嗎?所以我們要從小就努力讀書,長大以后用我們的雙手去改造、去創造我們強大的新中國!
圓明園遺址小學生(精選24篇)篇二
在*旅游的第3天,我和爸爸媽媽坐地鐵來到了圓明園。
走入圓明園,我就看見了一座與眾不同的橋,它并不像其他橋一樣有著精美細致的雕刻,而是幾塊普通的大石頭拼接而成,如果走近一點看,石頭上還有有幾條不規則的條紋。圓明園里怎么會有這么普通的橋呢?導游告訴我們說:“這座橋叫做單孔殘橋。圓明園以前有大小橋梁一百八十余座,但是在被三次大火襲卷后,只剩下單孔殘橋孤立湖上。”原來是這樣,這座單孔殘橋是唯一座保存下來的橋。
告別殘橋,我們到了另一處景點黃花陣。我的眼前出現了一個巨大的迷宮,迷宮正中間是一個石亭,圓形的石頂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亭子特別的高,站在亭子里,可以看見迷宮中的每一個人。導游告訴我們說:“這是黃花陣,每逢中秋節的夜晚,宮女們每人手提一盞黃花燈,皇帝做在亭子中觀看,最先到達亭子的宮女會得到皇帝的獎賞。當時的圍墻有兩米高,是石子路,迷宮也要比現在復雜,宮女走起來非常不方便,最快也要兩個時辰才能到亭子。”我費了好多時間才從迷宮中走出,我不得不佩服一百年多前能工巧匠的智慧。
離黃花陣不遠,就是圓明園的代表遺址:大水法。大水法曾經是圓明園內最壯觀的一個噴泉,噴水時聲音震耳欲聾,好幾里外的地方都能聽得見。但在一八六零年火燒圓明園時被八國聯*燒毀,只剩下了一片廢墟。如此精美的建筑就這樣被火燒毀,我十分惋惜,對八國聯*的暴行感到無比憤怒。
再往前走就到了十二生肖館,門口有仿制縮小的十二生肖雕像。十二生肖獸首銅像原是海晏堂噴泉的一部分,每個動物就是一個噴泉機關,每到一個時辰,相應的動物口中會噴水,十二點時,十二個動物就會一起噴水,十分壯觀。這些銅像已經流失海外,只有部分獸手被愛國人士花巨資買回,又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我們又坐船游覽了圓明園遺址公園,院內湖面上滿是大片大片的荷葉,碧綠碧綠的,像是給水塘穿上了一件翠綠*的裙子,荷花是裙子上的點綴。有些荷花已經盛開,她們高昂著頭,似乎在進行選美比賽;大部分荷花還是花骨朵,她們藏在荷葉之中憨睡著好像不愿起來。我坐在小船上,湖面涼風習習,湖邊的垂柳隨風搖擺,蜻蜓在湖面盤旋,一派*南風光,我仿佛回到了杭州的西湖。
我們現在看到的圓明園遺址公園是美麗的,但這些都是在建國后重建的,但這昔日的圓明園美麗輝煌是不能相提并論的,那些廢墟在告訴我們不能忘了一八六零年,不要忘記這場浩劫,要銘記歷史,勿忘國恥。
圓明園遺址小學生(精選24篇)篇三
此次探究活動,我們不僅僅是展示了師達中學的文明懂禮,拓寬了眼界、增長了知識,更是在用心與圓明園——曾經的輝煌——的靈魂進行交流,傾聽她的傷與痛。
活動過程中,每一位小導游講解完畢之后,同學們都會熱烈鼓掌,不管他的解說是否完美。無論走在哪里,看見老師,必定鞠躬問“老師好”,甚至比在學校做的還好。小組活動時,每個小組都積極完成個性任務單,在遇到不會的問題時,也懂得靈活應對,如:尋找介紹牌,詢問工作人員或路人等。
其實,完成任務時,從眼前經過的這些殘垣斷壁也同樣在刺痛著我們每一名學生的心,每一位游客的心,每一個中國人的心。誰又能想象得出圓明園曾經的絕世容顏呢?是的,我們無法回味曾經的輝煌,我們看到的們只有經受過的恥辱和頹廢。所以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讀書,爭取在不久的將來,也能為祖國的富強出一份力。
圓明園遺址小學生(精選24篇)篇四
說到圓明園,自然不會忘記那段屈辱的歷史.然而此次被媒體再次關注卻是因為3月28日人民日報披露的`張正春教授對圓明園的質疑.一時間,“是在保護,還是在毀壞?”成為圓明園鋪設防滲膜工程備受關注的焦點.3個多月下來,直至7月5日國家環保總局全文公布清華大學的圓明園防滲工程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此事才算是告一段潛.本刊從一開始便關注這一事件,先后做過相應報道.現在縱觀事情全程,認真思索其之所以成為焦點,筆者認為以下幾點是關鍵.
作者:周公樂作者單位:刊名:綠色中國pkucssci英文刊名:greenchina年,卷(期):“”(15)分類號:x3關鍵詞:
圓明園遺址小學生(精選24篇)篇五
身為“萬園之園”的我,圓明園,曾有過多么令人向往的歷史啊!我,圓明園,一個偌大的皇家園林,最終只落得個殘垣斷壁,這無疑是一種墮落,人生最悲哀、最殘忍的墮落。今日,我仍屹立在中國這片廣袤的國土上面,雖然今日的我已非昔比,但我仍要站著,驕傲的站著。雖然我的身體垮了,但我的靈魂沒有垮。我要倔強的向人們訴說這段屈辱滄桑的歷史。
這絕非我自負,這是我真真正正的面貌。我集人們所有的想象力,建筑智慧,詩意,藝術,與龐大的物質財富于一體,這就是我——集人們思維美的極限的我,圓明園。在這里,我是至高無上的,我是人們心底里最奢華的夢。
圓明園遺址小學生(精選24篇)篇六
在中國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有一個地方叫做良渚。不要小瞧這個旅游景點,因為它見證了中國五千多年的歷史,它用僅有的28平方千米的身軀創造了一個個奇跡,它站在中外游客面前,自豪地說:“這一片創造奇跡的土地是屬于中國的”。
我們坐著車,來到了展覽館。里面有很多介紹良渚文化的視頻,在這里我知道了5000多年以前人們就已經開始養豬、羊、馬、牛、鹿等動物,而且從視頻上我看到國王死后有很多陪葬品,貴族死后也有陪葬品,但是要比國王少,平民呢?他也有陪葬品,但是只有一根竹竿,從這里可以看出不同的等級就有不同待遇。此外,我還知道了良渚的道路和八個城門是當時的人民用自己的生命和鮮血搭建起來的,沒有他們就沒有神奇的古城遺址。
最后,我們帶著敬畏之心離開了良渚。
圓明園遺址小學生(精選24篇)篇七
作為一位游客,我在前往北京旅游的途中,選擇參觀了圓明園遺址。在這里,我不僅僅體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更深入了解到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歷史和中國文化保護的重要性。
第二段:了解圓明園的歷史。
圓明園是康熙皇帝所建造的一座宮殿,園內建筑極為精細,獨具特色。但是在太平天國后期和英法聯軍入侵時期,圓明園遭到了極為嚴重的破壞,至今只剩下了少量的建筑殘骸和遺物。作為中國歷史的一部分,圓明園的遺址在現代社會中顯得格外的重要。
第三段:參觀圓明園。
在參觀圓明園時,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圓明園內的建筑和物品中不僅有中國傳統文化的元素,同時也有大量的西方文化物品,比如鐘表、油畫等。這些展品是中國與外界交流的產物,反映了不同時期不同國家間的文化融合與交流。從中,我們不難體會到文化交流的意義和價值。
第四段:反思中國文化保護。
通過參觀圓明園,我也意識到中國文化保護的緊迫性和重要性。遺址中展示的大量文物的保護和傳承,對于中國文化的發揚光大至關重要。因此,我們應該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對傳統文化的關注和愛護,讓中國的傳統文化能夠在歷史的長河中得以傳承并繼續發揚。
第五段:結論。
在圓明園的一次參觀過程中,我充分感受到了文化交流和文化保護的重要性。它們不僅體現了國家和民族的歷史與今天,更是維系著人類社會的不可分割的文化鏈。我們應該通過重視而在日常生活中保護和傳承文化,讓人們可以了解和領悟到不同國家和不同民族之間的交流和互動,讓世界在和諧和充滿愛的基礎上更加美好。
圓明園遺址小學生(精選24篇)篇八
二年期下學期的寒假,我和媽媽還有六個好朋友一起去北京旅游,有幸游覽了著名的圓明園。
去之前媽媽告訴我,圓明園是一座皇家園林,是清朝皇帝休閑、娛樂的地方。我一路上興奮不已,對圓明園的美景充滿期待。心想:圓明園是什么樣子的?圓明園好不好玩?會不會有很多值錢的古董等等稀奇古怪的想法。當看到圓明園的那一刻時,我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沒有想象中的亭臺樓閣、也沒有稀世珍寶,只有一片斷壁殘垣,石門塌了、石柱倒了,到處枯草叢生,讓人看了心生悲涼。
媽媽告訴我,原來的圓明園不是這個樣子的,它曾是舉世聞名的園林和博物館,收藏了歷代的名人書畫和各種奇珍異寶。但因當時的清王朝昏庸無能,1860年10月6日被英法聯軍攻占了圓明園,將圓明園洗劫一空,最后放火焚燒了這座皇家園林。根據統計約有150萬件文物被這些外國強盜搶走,圓明園的毀損是中國文化史上的災難。
看著眼前這片廢墟,我心里無比憤怒,只有祖國強大,才不會被別人欺負。我以后要努力學習,振興祖國。
圓明園遺址小學生(精選24篇)篇九
你知道“火燒圓明園”的事件嗎?看完后,我不由的升起了煩惱與惋惜之情。
圓明園是我國著名的皇家圓林,圓明園不但建筑宏偉,精美。園中還有許多珍貴的歷史文物。在1860年10月6日時,英法聯軍侵入北京,闖入圓明園。他們把園內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統掠走,還為了銷毀罪證,在園內放火,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就這樣化成了一片灰燼。
這幫可惡的強盜,在中國的領土上任意破壞,為所欲為。他們毀掉的是什么?是多少年中國人民只會的結晶啊!現在卻被他們一把火給毀掉了。他們的殘暴跟野蠻將永遠刻在我們心上,我們永遠不會忘記當初你們是怎樣來屈辱我們的。我們要讓你們知道我們中國是不好欺負的!
這件事讓我想起了在書上看到的:銅牛頭,銅猴頭跟銅虎頭。書上說:這三樣東西原本是就是圓明園中的十二生肖噴水池里的牛頭,猴頭,虎頭啊!現在卻要花數千元的價格從拍賣場上買了回來。這是為什么呢?還不是因為當時的中國很腐敗啊。所以才被話了這么多的錢買回來。這本來就是我們國家的東西,卻還要這樣做。這都是這些侵略者的殘暴跟野蠻與當時清政府的腐敗造成的呀!
如今的圓明園已經被侵略者掠去了昔日的輝煌,想到這里,我感到了無比的憤怒與無限的惋惜!
圓明園遺址小學生(精選24篇)篇十
在中國歷史上,有一個千載難逢的固若金湯的文化大瑰寶——圓明園。作為中國古代最大的皇家園林之一,園內有著眾多珍貴稀有的文物、藝術品和建筑,被譽為中國園林史上的頂峰之作。然而,在1850年,圓明園遭到了外國侵略者的毀滅性洗劫,令這個傳世之寶從此消失。今天,我們來到圓明園遺址,探索它破敗的歷史,領悟其中的人文精髓。
第二段:感受破敗的歷史。
一步步來到圓明園遺址,破爛的墻壁、殘缺不全的雕像、倒塌的建筑等場景,令人目瞪口呆,感受到了文化和歷史被創傷撕裂的傷痛。走過斷壁殘垣,我才真正明白了歷史的殘酷和脆弱。一個國家的瑰寶也可在一夜之間被毀滅,但這一切的傷痛和損失,卻永遠無法被恢復。
第三段:領悟人文精髓。
圓明園的建筑、雕像、書畫、器物等藝術品,充滿無窮的魅力和精湛的工藝。在遺址內看到了康熙帝雕像、乾隆皇帝和合江亭、仿古思沁堂、翠微亭、大西洋石塔等眾多文化遺跡,不禁贊嘆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圓明園所體現的人文精髓,不僅是藝術品,更代表著一個文化時代的價值和信仰。可以說,在這里我們不僅可以觸摸到歷史,還可以領略到中華文化的深厚內涵。
第四段:思考讀書與文化的關系。
在圓明園,我想到了我們讀書所學到的文化知識和精神驅動。讀書不僅是獲取知識,更是傳承和弘揚人類文明的重要途徑。正是通過這些文字,我們得以了解和領悟歷史、文化和傳統,進一步認識自我,樹立信仰和價值觀。當我們在圓明園遺址里穿梭,看到那些偉大的文化遺產時,想起了讀書的意義所在,真正體會到: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不僅是歷史的延續,更是我們閱讀精神的體現。
第五段:感悟歸來。
圓明園,歷史的殘渣和文化的遺址,讓我深深感受到文化的珍貴以及歷史的重量。這里滲透的文化精髓和價值觀,對我的思維和心靈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并讓我認識到我們讀書和文化所承載的重要責任與信仰。因此,我還將更加努力讀書學習,堅守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弘揚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這是我在圓明園遺址中得到的啟示和收獲。
圓明園遺址小學生(精選24篇)篇十一
圓明園是中國歷史上富麗堂皇、文化藝術薈萃的皇家園林,也是中國封建社會繁榮昌盛時期的集大成之作。然而,19世紀發生的英法聯軍侵華事件,讓圓明園的輝煌煙消云散,成為一片廢墟。如今,圓明園遺址已成為一座見證歷史的紀念館,成為了國家重要的文化遺址。我有幸得以前往圓明園參觀,深刻感受到了歷史的沉重和悲壯。
段落二:歷史的沉重。
站在圓明園的遺址上,我感受到了深深的歷史沉重感。在這里,幾百年的歷史被凝聚在一起,這里見證了清朝的興盛與衰落,這里承載了中西文化的交匯與融合。然而,這里也經歷了侵華劫難,千年珍寶被毀、名貴文物被搶,文化生態被重創,震驚人心,讓人惋惜和悔恨。在這里,我們必須時刻銘記歷史,珍惜和傳承文化,讓這座遺址成為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的象征。
段落三:藝術與美學的魅力。
圓明園不僅是中國園林的杰作,更是藝術和美學的典范。在這里,設計與建筑、景觀與雕塑、石刻與池塘,每一處都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尤其是圓明園園林建筑中的四大欄桿,龍、鳳、獅、麒麟欄桿,建筑造型優美,線條流暢,具有極高的美學價值。這些杰作包括國寶級文物,體現了中華文明的瑰寶,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橋梁,帶給人們極大的藝術享受,也表現了中華民族對文明的堅守與奉獻。
段落四:文化遺產的重要性。
圓明園遺址是國家級文化遺產,也是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里,我們看到了文化與歷史的傳承與保護重要性。中國文化對于中國人民來說至關重要,保護文化遺產顯得尤為必要。圓明園遺址遭受侵華劫難的經歷讓人們對于文化保護更加重視,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對于國家的繁榮昌盛至關重要。我們必須不遺余力地愛護保護文化遺產,維護文化遺產在文化生態中的地位和價值。
段落五:人文精神的再生。
圓明園遺址是中國文化和歷史的重要象征,也是中華民族精神傳承和再生的重要地方。站在這里,我們應該意識到文化遺產的重要性,思考如何保護和傳承文化。我們要通過不斷加強文化教育,加大文化遺產研究的力度,響應時代的號召,用實際行動守衛文化遺產,用文化的力量推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結尾:
圓明園遺址是一座沉重而美麗的紀念碑,它見證了中華民族的歷史,代表著中華民族崇高的精神和豐富的文化遺產。我們要銘記歷史,珍惜文化,讓圓明園遺址成為中華民族文明的象征,讓中華民族的文化和精神在世界舞臺上發揚光大。
圓明園遺址小學生(精選24篇)篇十二
說起圓明園,我們就有說不完的話語,忘不了的悲憤。今天我和爸爸媽媽就來到了圓明園遺址公園。
一進大門,我們來到了湖邊。這里有許多斷壁墻基,不是這墻基在吸引人們,而是其中的百年之恥讓人悲哀,讓人回味。金碧輝煌的殿堂經過歷史的滄桑變成了讓人難以忘卻的恥辱,總讓人難以相信,總讓人有一種不知為何的悲哀之感。
我懷著悲傷的心走著,映入眼簾的是數不清的斷墻遺址,看看旁邊那一張張照片一個個說明,照片里全是寶貴的文物,那么的美。可現在呢?它們在哪?在英國的博物館里,讓英國人炫耀著他們的成就,也訴說了清政府的昏庸與懦弱。站在這遺址的斷墻根旁,悲哀的心中又添了一絲沉重。我心中一震,仿佛又回到那場令人憤恨的火災中,看見侵略者們貪婪的`眼神,臉上的奸笑,與百姓們無奈的表情。
我看到陽光還是那么亮,只是帶有一絲悲傷;小草還是那么綠,只是多了一絲惆悵;墻基還是那么凄涼,只是又多了一絲無奈。
我的靈魂驅使著我的腳向前走著,來到了舉世聞名的大水法。
那里不再美麗,不再噴水,也不再讓人贊嘆了,而是那么蒼白無力。只有斷石在那里站立著,久久地立著,訴說著昔日的輝煌,昔日的美麗,今日的凄涼與悲傷。
這時,我看見外面的立交橋像龍一般蜿蜒盤旋,橋后的大樓在陽光下閃爍著像寶石般耀眼的光芒。再看看公交車站上停滿了公交車,車上貼著北京申奧成功的宣傳畫。這是現代化的城市,北京發展了,申奧成功了,科學進步了,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屈指可數了。我仿佛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發展才是硬道理”的含義。
圓明園遺址小學生(精選24篇)篇十三
圓明園是一座史上最有藝術精華的皇家林園,康熙皇帝把心血都用在了上面,才把圓明園的基本樣子打造而成,接著,康熙去世后,雍正不斷地修改和完善圓明園,還向外國人請求建造“大水法”和洋房,其余全部都是世外桃源,又象征著熱鬧街市的買賣街,也有象征著田園風光的山鄉村野,有金碧輝煌的殿堂,也有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園中有許多景色都是仿照各地名勝古跡建造的,如:海寧的安瀾園,蘇州的獅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園中不僅有民族建筑,還有西洋景觀,仿佛就是人間的仙境。
圓明園中,收藏著最珍貴的歷史文物和名人書畫,上自先秦時代的青銅禮器,下自唐、宋、元、明、清歷代的名人書畫和各種奇珍異寶,所以,它又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我們剛進圓明園,先是給我們介紹圓明園的結構、構造。接著,我們進了圓明園,這里到處一片狼藉,所有的小草都枯萎了,一點兒生氣都沒有,顯得很想荒郊野嶺,到處都是灰色的。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黃的,小丘上的小草和松樹都是黃色的,松樹也是黃色的。接著,我們來到了大水法的所在地,這里那里有大水法,只有幾根殘缺的柱子,接著,我們進入了放映廳,我隨便看了一會兒,剛好看見了外國人來到園內時的情景,撿到寶貝就裝進口袋里,裝不下的就隨意破壞,一切之后,大火連燒了三天三夜,此時我的心情是多么憤怒啊!
我一定要好好讀書,長大后為國家做貢獻,使它不被其他國家欺凌,讓中國越來越繁華。
圓明園遺址小學生(精選24篇)篇十四
今天我和媽媽觀看了《火燒圓明園》,心中感受好像泉水般,涌現出那一幕幕可恨、可氣、可悲的時刻。
圓明園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園林之一,是一座珍寶館,還是一座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收藏著許多珍寶、圖書和藝術杰作。里面藏有名人字畫、金銀珠寶等稀世文物,集中了古代文化的精華。圓明園也是一座異木奇花之園,名貴花木多達數百萬株。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打入北京,而皇帝和慈禧卻逃之夭夭,只留下一座空城和手無寸鐵的百姓。殘暴的敵軍很快打入了圓明園,在對圓明園進行了一番搶劫后,又下令:火燒圓明園,理由竟是看園的大臣不讓他們進去搶奪東西。三四千名英軍在園內到處縱火,大火三晝夜不熄,煙云籠罩北京城,久久不散,這座舉世無雙的園林杰作被一齊付之一炬。
現在,有一個問題浮現在我的心頭:英法聯軍為什么敢在中國的領土上為所欲為?答案只有一個——清政府太無能。
當時在位的皇帝整天不務正業,把外國所謂的科技視為玩物喪志,可真正等敵人攻入國門時,卻手握落后的武器去防守,結局當然是——全軍覆沒,這樣的結果是意料之外的,也是情理中的:當時的清政府完全沒有想到,被他們視為“玩物喪志的東西竟有如此大的威力”,沒有想到我們和敵方的實力是那樣的懸殊,可當清政府明白時,一切卻顯的那樣不堪一擊。由于清政府的無能,皇帝及大多數官員的貪生怕死,與入侵者簽定了各種不平等條約,以此來換取太平生活。
歷史是不可改變的,但我們手中可以把握未來,使這段悲劇不再重新上演。
圓明園遺址小學生(精選24篇)篇十五
2011年10月16日下午,我們七彩虹小組一行人來到了位于西郊的圓明園。在我很小的時候,我和父母曾到北京旅游,也來過圓明園游覽。不過那時候還不懂事,只知道這里是一個皇家園林的遺址,并不知道她的背后埋藏著怎樣的歷史,更不明白她的歷史中包含著怎樣的恥辱。時隔十多年之久,我再次來到這個曾經輝煌無比的皇家宮苑,心里的感受甚是復雜,有驚嘆,也有痛心。我驚嘆于在300多年前,我國古代的勞動人民的智慧和高超的技藝,痛心的是那段屈辱的歷史留給我們的思考。小學的時候就學過一篇課文叫《圓明園的毀滅》,至今課文里那張圓明園遺跡的插圖仍然清楚地記得。今天來到這里,看著眼前的一草一木、斷壁殘垣,眼前浮現曾經看過的圖片,腦中想象著當年圓明園的壯觀景象。1986年英法聯軍侵入北京,闖進圓明園,不僅搶走了大量的珍貴文物,而且任意的破壞園內帶不走的文物,為了銷毀罪證,他們還放火燒了圓明園,大火連燒三天,因此產生的煙云籠罩了整個北京城。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就這樣化為了灰燼。我在上學期的時候看過那部電影《圓明園》,看著當時的勝景用現在的高科技手段恢復了原貌,我再次感受到,這是中華民族的巨大損失,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奇恥大辱。法國著名作家雨果先生曾寫文章這樣評價圓明園“在世界的某個角落,有一個世界奇跡,這個奇跡叫圓明園”,他諷刺英法聯軍“有一天,兩個強盜進入了圓明園。一個強盜洗劫,另一個強盜放火”。如今當年圓明園里的好多文物仍然流落在世界各地,我國政府也正在盡一切努力讓那些國寶可以重回故里,作為中國人,我們當然希望現在的英國法國政府可以歸還當年英法聯軍從圓明園掠奪走的文物歸還我們中國,這樣的話,雨果先生的“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凈凈的法蘭西會把這份贓物歸還給被掠奪的中國”也就可以實現了。眼前的那一斷橋,那一殘壁,那一古樹,時時刻刻都在提醒著我們:不要忘記歷史,牢記國恥,只有國家強大了、富強了,才不會遭人侵略,才可以在國際上揚眉吐氣,才可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圓明園遺址小學生(精選24篇)篇十六
我睜開蒙眬的雙眼,望向窗外。夜幕依舊籠罩著大地,寥寥無幾的星星的伴隨著月亮,孤單的獨自掛在夜空上,微弱的光芒時隱時現。刺耳的鬧鐘讓我一下子清醒過來,想起了今天的活動——參觀圓明園。
走下食堂的臺階,密密麻麻的雨絲飄飄灑灑,使這個秋日充滿涼意。我急忙跑回教室,躲在位置上,焦急的等著班車開來。
坐在車窗傍邊,玻璃上蒙著一層厚厚的水汽,隱隱約約,能看到銀杏大道黃黃綠綠的顏色,馬路濕漉漉的灰色。漸漸地,路旁的建筑越來越稀疏。我們到了圓明園。
圓明園里小雨依舊,稀稀拉拉的雨滴點在樹葉間,幾枝樹葉連同的枝干碰撞在一起,嘩嘩啦啦仿佛無力地呻吟聲又像是脆弱的樂曲。當腳踏在青石板上,“當,當”的聲音有規律的傳來,我也沉浸在了這種悲傷的環境之中。
站在大水法的遺址面前,看著那破碎的石磚,龜裂的花紋,心中感慨頗多。回想曾經那繁榮的歲月,再看著眼前衰敗的景象,我感慨頗多。在大水法的后面,有幾塊不知名的石碑整齊的排列著。這幾塊石碑小心翼翼地圍繞著一個一個石頭基座,基座上的東西早已消失不見。曾經,那是尊貴的皇位,皇上坐其上,聽著震耳欲聾的噴泉聲,在虛榮之中被各國聯軍拽了下來。
有一處地方,被燒得只剩下了一個大坑。爬滿了綠油油的不知名的野草。誰能想象到這曾經是聞名世界的十二生肖的噴泉。看著眼前的斷壁殘垣,誰還能想象出它曾經輝煌的歲月。被火焰與時間帶走了一切。看著這毫無藝術感的亂石,可他曾經也是那么的輝煌宏偉壯觀。心中的無限感慨油然而生。不僅僅是對這文化寶庫的失去而感到惋惜,同時也為各國列強的侵略而感到痛恨。
圓明園盛世模型展,是我一直最想看的地方。但真正看到了這處,我卻受到了更大的沖擊。那讓我站在其面前而渺小的海晏堂,在此處也如同我當時的處境。
圓明園遺址小學生(精選24篇)篇十七
天氣晴朗,碧空萬頃,涼風襲人。我、奶奶、媽媽和表弟,同去圓明園遺址游覽新開辟的福海公園。
來到圓明園大門前,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門口那對威嚴的獅子。它們身上傷痕累累,但雄姿猶存,似乎隨時準備與敢于來犯之敵決一死戰,把他們吞下似的。繼續往前走,只見廢墟上長出了嫩綠的小草,路兩旁松墻內盛開著五彩繽紛的花朵,充滿了無限生機。
這真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啊!走到舊址旁,我看見一匹石馬屹立在那里,怒視著遠方,它好像在咒罵那些奪我中華之寶、殺我中華兒女、毀我中華園林的帝國主義侵略者。
侵略者雖然燒毀了我們美麗的圓明園,但是摧毀不了中華民族堅韌不拔、不畏困難的精神。這邊雖然是傷痕累累的劫后遺址,但在那邊卻已建起了漂亮的福海公園,使它成為第二個圓明園。
繼續往前走,我眼前一亮。啊,福海真美呀!湖水環繞著一個小島,碧水又在群山之中,小島的中央有不少的亭臺樓閣,顯得典雅秀麗。湖水清澈見底,像一塊晶瑩透亮的水晶石;湖水平靜極了,像一面光亮的明鏡;湖水清綠,又好似一塊無瑕的翡翠。湖水映著藍天,好像一條艷麗的藍紗巾,映在水中的山、閣、橋、樹就像紗巾上的點點花紋。
群山就像個大托盤,托著湖水這塊美麗的翡翠。那小島好像翡翠中間鑲嵌著的一顆光彩照人的珍珠,群山上的青松好像是護衛托盤、翡翠、珍珠的鋼鐵戰士。那一座座小橋就像一條條翡翠上的彩帶,與群山相連。微風吹過,湖水泛起魚鱗似的波紋,一閃一閃的。陽光照在上面,萬點金光,燦爛奪目。湖水映照著怪石林立、鳥語花香、蒼松挺立的群山,群山環繞著景色宜人,好像美玉、珍珠似的湖光小島。這里湖映山,山環水,一片湖光山色,真是美不勝收!
圓明園遺址小學生(精選24篇)篇十八
中國是一個蘊藏著千千萬萬的文化遺產的寶庫。美麗莫高窟,輝煌的北京故宮,莊重的頤和園,雄偉的長城……而圓明園,是中國眾多歷史文化遺產中的一顆明珠。
圓明園的樣子是歷史文化遺產中獨一無二的杰作。它位于北京西北郊的皇家園林,前后修建了150年,它的樣子規模宏偉,集中體現了中西園林藝術的精華。它由圓明園,長春園,綺春園組成,所以也叫圓明三園,占地面積3。5平方千米。建筑面積達16萬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有“萬園之園”之稱。園內風景秀麗,建筑風格中西合璧,收藏著不計其數的奇珍異寶。文物典籍和各種藝術品。
清帝每到盛夏就來到這里避暑,聽政,處理軍政事務。因此也稱“夏宮”,圓明園建于17,最初是康熙帝給皇四子胤禛的賜園,康熙為之題匾“圓明園”,“圓明”為雍正法號。1722年雍正即位以后,拓展原賜園,并在園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勤政殿以及內閣,六部,軍機處諸多值房,欲以夏季在此“避喧聽政”。乾隆帝在位期間除了對圓明園進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還在緊東鄰新建了長春園,在東南鄰并入了萬春園。花費了不少人力,財力才筑成偉大園林,讓我們不得不佩服祖輩們的智慧。
圓明園遺址小學生(精選24篇)篇十九
每當我想起《圓明園的毀滅》這一片文章時,心中那憤憤不平的怒火和深入骨髓的仇恨就會像潮水般地涌上心頭。一百三十多年前的那一幕,都由這篇文章展現在人們的眼前。
我的心自從讀了《圓明園的毀滅》后,一直憤憤不平,我體會到了當時滿清政府的無比無用,英法聯軍的可惡、貪婪和橫行霸道。我立下決心,要報效國家,振興中華,也不要忘記這一次劫難,不忘國恥。讓中華民族舉世聞名,成為世界上的第一強國。同時我也明白了一個很深的道理,那就是――“軟弱,就得挨打”。我們要愛國,報國,還要保護我們的國家。
圓明園的毀滅是我們祖國不可估量的損失,我們要銘記這次毀滅,千萬不要讓歷史在我們這代人身上重演。
圓明園遺址小學生(精選24篇)篇二十
勿忘國恥,愛我中華,強我中華.以下是本站小編整理的圓明園遺址公園觀后感,歡迎參考,更多詳細內容請點擊本站查看。
坐著觀光車來最之后到了圓明園遺址景區,斷壁殘垣赫然顯此刻眼前,剛進園時的疑慮一掃而空,心里只剩下震撼與憤怒:那一座座殘缺不全的石碑似乎在訴說著以前的苦難;那幸存的石獅怒睜的雙眼似乎正在仇視著踐踏那里的侵略者;那一片片瓦礫與石塊似乎在告訴人們當時八國聯軍是怎樣貪婪的掠奪······歹毒的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使108所園子中的107所木質園林所剩無幾,又在大肆掠奪,火燒之后,采用轟炸的辦法使得石質的園子也這般慘不忍睹,偌大的石碑從中變為兩半,厚實的石墩也能辟為幾塊,這些慘無人寰的人啊!那里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在向世人訴說著它以前的不幸和遭遇。走在斷垣殘壁中,體味著它的辛酸歷程,感受著時空的痕跡,似乎自己也回到了那個戰亂的時代,火燒圓明園時,那近300多個苦苦掙扎的宮女和太監,當權者的不執政與尋歡作樂,不戰即退的軍隊······“你看,咱在那里沒看見一個外國人,是不是他們沒臉來那里呢?”一位游人的話喚醒了我,仔細看看,這天確實沒有看見一個外國人,期望真如那位游人所說,它們自知有愧,無顏前來目睹他們以前的“戰果”。
走出圓明園,我只想對我的同胞們說:勿忘國恥,愛我中華,強我中華!
圓明園遺址小學生(精選24篇)篇二十一
暑假的一天,我和媽媽來北京圓明園玩。
一下車就看到了十個白字——,圓明園第十二個荷花節,旁邊有一句古詩詞:“第二天荷葉無限鮮艷,第二天荷花顏色不同。”
走進圓明園正門,只見圓明園綠樹成蔭,郁郁蔥蔥;一萬根綠色的樹枝從湖邊的柳樹上垂下來,像綠色的窗簾,讓人心曠神怡。往前走,你會到達荷塘。池里的荷花一目了然看不到邊,荷花在陽光下顯得更加妖嬈美麗。走近一看,大大小小的荷花叢在風中搖曳,仿佛在歡迎我們,告訴我們荷花節的美景。綠色的荷葉很擁擠,大小不一。大的像開著的綠傘,小的只有兩三寸大小。綠色的荷葉中,無數婀娜多姿的荷花爭艷。含苞待放的花蕾充滿了迷人的味道,像新鮮的大桃子,讓人垂涎欲滴。真的是一句古詩:“第二天荷葉無限綠,第二天荷花不同色。”
走過荷塘,我們來到了圓明園遺址。這里,有各種各樣的石頭,點綴在山坡和草地上。最引人注目的是高大的石柱和中間的拱形石門。站在山坡上,石柱不僅形狀奇特,而且布滿了精致的圖案。石門位于山坡上,上面有許多雕刻精美的圖案。這里也很美!有亭臺樓閣,還有和頤和園一樣的長廊。然而,八國聯軍的入侵不僅掠奪了花園里的金銀財寶,還放火燒了世界上最美麗的花園。
這次圓明園之行,讓我領略了無盡的荷花,了解了圓明園的歷史。這是一次愉快的旅行和學習!
圓明園遺址小學生(精選24篇)篇二十二
永遠不會忘記11月1日那天,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劉波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去了“七三一”部隊遺址參觀。
1937年9月18日以來,以石井四郎為首的“七三一”部隊在哈爾濱平房區成立,“七三一”部隊主要是用活人做實驗來完成其研究開發新的軍事武器裝備的部隊。他們對中國人進行了注射“細菌實驗”、“活體實驗”、“真空”、“觸電”、“火攻”、“馬血注射實驗”、“左右移植”等30多種人體實驗,然后,把實驗成果用于侵略戰爭。他們利用中國人做真空實驗,將人置于真空狀況時,內臟就會完全被排擠出來,腸子完全脫離體內,從而來達到他們的實驗目的。慘無人道的凍傷實驗:將四肢凍傷,然后直到身體僵硬,往人的身體上潑水,看人的反映,最后總結出37℃的水是最合適解凍的。日本人毫無人性的實驗不勝枚舉。
從731回來的路上,我思緒萬千,深深地為歷史的片段而憤怒。歷史不等于現在,雖然那段歲月已經過去了,但現代人更應該謹慎努力地走好今天的路。作為21世紀的大學生我感到肩上責任的重大,我們擔負著歷史給予我們的重任——為了振興中華而讀書。我們只有熟練地掌握先進科學文化知識,發展經濟才能不受制于人。落后就要挨打,但如果我們強大了起來,誰都不敢來侵略我們。
同時,我也為能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而感到慶幸,那么,今天的我們就更應該珍惜這得來不易的幸福生活,在紅旗下長大的我們不會讓人民失望,我們會用我們的行動證明給世界人民看,歷史只是過去,新世紀的中國正在以不可估量之勢騰飛,而我們會站在騰飛的最高峰。這周三,我們人文學院思政系的全體同學一起參觀了“七三一”部隊遺址。邁入“七三一”部隊遺址地,斷壁殘垣,草木枯黃,一片凄涼。此時的景象正與我的心情相吻合。一步步地,懷著幾分哀傷與沉重我踏入了紀念館內。
整個紀念館分為十幾個展廳,每個展廳都陳放著不同類型的遺物和圖片——“七三一”部隊十惡不赦罪行的見證!其中有幾個展廳給我留下了猶為深刻的印象。一個是細菌實驗展廳,日本鬼子把活人當作標本實驗,主要采用注射細菌法,埋入細菌法(切開皮膚,植入細菌),灌菌法等。小日本實驗的類型可謂是花樣繁多,真是絞盡腦汁,無所不用其極。比如細菌實驗,真空觸電,細菌食物傳染,饑餓,火攻,梅毒,凍傷等等。這哪是做實驗啊,分明是荼毒生靈,草菅人命啊!!另一個展廳是真空凍傷實驗展廳。所謂真空實驗就是在無空氣狀態下把人體放入,采用耐熱,斷水,電擊,倒控,截肢等手段來了解人的多重反應。而凍傷實驗的目的是為日本士兵研究凍傷的形成過程與治療措施,專門建有凍傷實驗室,一年四季都可進行。
參觀的過程中最我心靈震顫的是當我走過殉難者名單長廊時,看著那一個個似乎正在控訴命運不公,哀嘆生命短暫的名字,他們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大都在二十歲到五十五歲之間,他們是那么地留戀生命,卻被日本鬼子殘忍地剝奪了。根據資料統計,在1939年—1945年日本“七三一”部隊因為細菌實驗而屠殺中國平民3000人,被傷害的人多達300000人之多。
“勿忘國恥,揚我國威”,這是參觀完“七三一”部隊遺址后我最想說的一句話。行動是最有力的語言,讓我們化悲痛為力量,警鐘長鳴,牢記國恥,用實際行動去振興我們偉大的民族,偉大的中國!
圓明園遺址小學生(精選24篇)篇二十三
秋高氣爽的一天,我和媽媽一起去合肥三國新城遺址公園游玩。
合肥三國新城遺址公園是三國時期曹魏大將滿寵為了防御孫吳水軍而建造的合肥新城。
我們一進入三國遺址,就看見一條白絲帶似的護城河映在蒼翠欲滴的樹木中間。當我們走過河上的小木橋到達對岸時,一條時光隧道就在我們正前方。時光隧道兩側展示有三國時期的舊城墻。這城墻是用泥土造的,上面布滿了裂紋。它經歷了千百年的歷史風霜,仍然屹立不倒。
穿過時光隧道,向右轉,就到了練兵指揮臺。我登上高高的練兵指揮臺,想象自己就是大將滿寵,正在指揮軍隊練兵呢!我眼前草地上的人仿佛是一個個士兵,我在心里對士兵大聲喊:“向左轉―!齊步―走!立―正!”。“爸爸,爸爸!”一個小朋友的聲音把我拉回了現代。“真是的,”我小聲嘀咕著,“我還沒過完將軍癮呢!”
最后,我們來到了三國文化廣場。那里有三面墻,雕刻著魏、蜀、吳三國發生的故事,有《曹操刺殺董卓》、《空城計》、《周瑜打黃蓋》……三國的人物里,我最喜歡的人是諸葛亮。他上知天文,下曉地理。他比司馬懿更赤膽忠心,比周瑜更心胸寬廣。很多人都很喜歡他呢!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三國真是一個人才輩出的時代。
圓明園遺址小學生(精選24篇)篇二十四
假期里,我們一家人去北京游玩,參觀了毛主席紀念堂,游覽了故宮,攀登了長城,做了回好漢,還玩賞了四大園林之一——頤和園,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要數圓明園了。
我們又來到了黃花陣,我一看,來勁兒了,為什么呢?原來黃花陣就是個大迷宮。這時導游說道:“黃花陣是仿建的一處歐式迷宮外砌長方形,迷陣方陣南北長89米,東西寬59米,陣墻總長1600多米,墻高約1。2米,又叫做‘萬花陣’,大家可以進去走一走。”話剛說完,我便迫不及待從左入口沖了進去,可是,沒過多久,我便知道了往左走是走不通的,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又回到入口處,從右入口走了進去,果然不出我所料,不一會兒,我就到了黃花陣的中心和媽媽他們會合了,我們又原路返回,很快就站在了黃花陣的大門口。
過了黃花陣就到了大水法,它也沒有幸免于難,唉!都怪以前的中國太懦弱無能了,才搞得許多西方列強都來欺負我們中國。
從圓明園出來后,我的心里波濤起伏,久久不能平靜。現在我們的祖國強大起來了,我堅信幾百年前的歷史決不會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