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我與美德有約我與美德有約篇一
最近我讀了《美德少年叢書》的事跡,那一則則故事如同冰清玉潔的荷花在我腦海中綻放。其中有一朵最為璀璨、耀眼,那就是邵帥獻髓救母的故事。
是啊,我們生在這個世界、長在這個世界都源于父母,是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是父母哺育我們成長。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們終生都應該報答。
有句古語說得好:“百善,孝為先。”它是做兒女的必做的天經地義的事情。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就一直具有這種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古代埋兒奉母、棄官尋母的故事,足以讓人們唏噓不已,而當今邵帥獻髓救母的故事更是令我們感動萬分。不一樣的時代,演繹著相同的主題,那就是孝敬父母,回報父母。
其實,對于我們小孩子來說,孝敬父母,回報父母,不必像上面所說的那樣做一番驚天動地、轟轟烈烈的大事情。我們只要在平時多注意從身邊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就完全可以盡到我們對父母的孝敬之心。
我雖然上三年級,但我從小就很孝敬父母。我堅持每天幫父母做一件家務,洗碗、疊被子、洗襪子等等;我還堅持向父母說一句問候的話、說說我在學校的狀況,讓他們對我的學習放心。當節假日時,我就和父母打掃衛生、一起鍛煉,為父母捶捶背、洗洗腳。由于我的孝心加上努力學習,那次感恩征文《我給爸媽洗腳》得了省一等獎呢!在重大節日,如:三八節、母親節、父親節、爸媽過生日時,我都會為他們精心準備一份親手制作的禮物,讓他們開心。為了不辜負爸媽對我們的期望,在學校我聽老師的話,當好老師的小助手,幫助身邊的同學,學習成績遙遙領先。
我與美德有約我與美德有約篇二
今天,我看了“最美孝心少年”這個節目,深有感觸。其中高雨欣和趙晨爽最讓我佩服。
高雨欣是黑龍江省望奎縣第三小學畢業生,暑假對于我們來說有的是玩的,但是對她來講卻沒有一點兒玩耍的時間;。因為她要和媽媽一起為全家的生計忙碌。在同學眼里,高雨欣是個堅強樂觀的女孩,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她就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挑起全家的重擔。每天傍晚,在熙熙攘攘的望奎體育廣場前,高雨欣和她的媽媽都會準時出現在街邊的夜市上。11歲正是女孩愛玩兒愛笑愛打扮的年紀,但高雨欣卻幾乎沒有玩耍的時間。小雨欣8歲時父母離異,跟著媽媽和姥姥一起生活。那一年,媽媽又被患有精神疾病的舅舅砍傷,右手落下殘疾。從此小雨欣變成了家里的主要勞力,幫助媽媽照顧年邁的姥姥和幼小的妹妹。
趙晨爽是林屯小學六年級的.學生,現年13歲,擔任班長職務。她踏實沉穩,品學兼優,是一個健康向上、積極進取的好學生。在家里,是個尊敬長輩,孝敬父母,獨立強、熱愛勞動的好孩子;在學校,是位勤奮學習,尊敬師長,團結同學的班干部;在社會,是位誠實守信,遵守社會公德,熱心公益活動的好少年。在生活中,她從未過多的要求,不挑吃穿,不亂花零用錢。記得奶奶有一次把手弄傷了,連端茶倒水都很困難,是她把飯菜端到奶奶面前,吃完后,還幫著收拾。只要奶奶需要什么,她都盡全力地滿足,她跑前跑后,都不覺得累。
觀看了他們的事跡,我覺得自己有很多的不足,如:不是經常幫家人做家務、吃飯總挑食、獨立不強等等還要多多向他們學習才行呀!
美德是一種高貴的品質,珍貴的品質。
就像雷鋒,他樂于助人、無私奉獻,俗話說,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有人說他是個傻子,可是他卻說:“為了人民利益,我甘愿當一輩子這樣的傻子。”聽了這樣的話,怎能不讓人感動呢?他一生做過的好事恐怕他自己也數不過來。
美國的比徹曾經說過“衡量一個人是高貴還是低賤,要看他具有什么樣的品質,而不是看他有多少財富。”沒錯,如果一個人非常有錢但是品質不好是沒有用的,因為金錢不能代表一切。
我與美德有約,讓我們做一個美德少年吧!
暑假里我讀了《中華傳統美德叢書》,里面的一則則故事深深地映入了我的腦海。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曾子殺豬示信》。講的是,曾子的母親為了安撫孩子,騙孩子說,只要你乖,就殺豬給你吃,曾子為了向孩子灌輸誠信的道理,就殺了豬給孩子吃。
我們生長在這個世界,經常一不小心就會上當受騙,人與人之間缺乏信任,就是因為我們丟失了傳統美德——誠信。
信為立身之本,人無信不立。幾千年來,中華民族涌現出許多眾諾守信的事跡。然而,曾幾何時,我們國家陷入了嚴重的誠信危機。假貨、偽劣產品、地溝油……觸目驚心。碰瓷、肇事逃逸等違背信義的事情屢屢發生,給我們這個社會帶來許多不和諧之音。
我已經是五年級學生。從小我的父母和老師就教育我成為一個善良、誠信的人。要求我答應別人的事情一定要努力做到,跟別人約定一定要準時,如果因為確實不能完成對別人的承諾一定要及時的道歉。我時刻牢記父母和老師的教誨,誠信做人。平時不欺騙同學和伙伴,不抄作業,誠信考試,信守承諾。比如有一次我答應幫徐小彤值日,不巧的是那天放學又遲,天又下雨,家里還急等著我回去。奶奶要我今天就暫時不幫徐小彤值日了,可是我想到既然我答應了她,我就一定要做到,因此我堅持完成了值日。
可是讓我苦惱的是,有時候爸爸媽媽也會有一些小事情哄騙我,甚至跟我說,有些事情不一定非得說出來,好像跟曾子比起來差距不小哦!
我與美德有約我與美德有約篇三
最近上網閱讀許多美德少年的故事,我十分感動 。他們有的雙目失明,有的雙耳失聰,有的腿腳不便,有的有先天疾病……但他們都善良純真、樂于助人。他們如同花兒,冒著風雨在懸崖峭壁上綻放出絢麗多彩的花朵,為大家送來美德的芳香。
看著他們的故事,我不由得想到了我自己。
小時候我受媽媽講拾金不昧的故事啟發,有一次,我在路上撿到一角錢,便立即交給警亭里的警察叔叔,叔叔笑瞇瞇地摸著我的頭,夸我是個好孩子,還給了我一塊糖吃。幼小的我以一角錢換來一塊糖而十分高興。“撿錢有糖吃”這個念頭在我心中扎下了根。
有一天,我在家里玩,無意間瞧見地上有一元錢。我連忙像撿到寶貝似的交給媽媽,嘴里叫著:“糖!糖!”媽媽笑了,說:“那是從外婆錢包里掉下的,本來就是我們的錢。而且,如果你為了吃糖而做好事,不是真的做好事!”我當時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后來漸漸長大了,不那么愛吃糖。我開始非常渴望受到大人們的夸獎。有一天在小區,隨手撿了一個零食袋扔進垃圾筒,便受到了鄰居阿姨的夸獎,我很高興。回家我把這事告訴了媽媽,并說我以后一定多做好事,讓大家都來夸我。媽媽就在那一瞬間變得嚴肅起來:“小時候我告訴你不要為吃糖而做好事,現在,你也不能為得到大人的夸獎而做好事!”我點了點頭。
不為吃糖而做好事,不為他人的夸獎而做好事,不為做好事而做好事。做好事是沒有目的的。如果我能發自內心地為他人著想,發自內心地做好事,那樣,我才真正與美德有約。
我與美德有約我與美德有約篇四
在許久以前,我的身心便與美德緊緊的連在一起。小時候,當我牙牙學語時,父母就一遍又一遍不厭其煩地教我“美德”二字;剛剛入學,老師便指著獵獵飛揚的五星紅旗,扶著我的肩頭,語重心長的告訴我什么是美德;在與同學相處時,我深感到了美德的重要。
奶奶她忙完了一天的農活,嘴里不停的說累,我趕緊跑了過去,對奶奶說:“奶奶,你辛苦了,來,坐下,孫女來給您捶捶背。”說著,用自己的小手拉著奶奶的大手,將奶奶輕輕的按在椅子上,捏著她的肩,揉了幾下,然后握著空心拳順著奶奶的脊椎咚咚,咚咚地捶著。奶奶舒服地笑了,臉上洋溢著幸福,對我說:“乖寶貝,你的小拳頭可真有勁啊!”我繼續捶著,捏著,揉著,奶奶閉起眼睛開始享受起來。
我仔細端詳著奶奶,她今年66歲了,頭發花白了,一條條魚尾紋訴說著她人生的艱辛。奶奶每天從早忙到晚,又是為菜澆水,有時為菜殺蟲,又是為菜除草,多么的辛苦啊!
捶著捶著,我想起了小時候的事,很小的時候,我就開始長時間的寄托在奶奶家。那時的我體弱多病,兩天小病一場,三天大病一場,臉色總是十分蒼白,一點兒也紅潤不起來。打我來到奶奶家時,奶奶就不同我與其他孩子相提并論,每隔一會兒便回到我房間送點甜點,總是給我最好的,還時常囑咐我:“龍龍,你體質弱,要多吃點誒。”每當奶奶叮囑我時,我便點點頭,但還是對飯菜挑三揀四。奶奶便想盡辦法,引起我的食欲,麻婆豆腐,小雞燉蘑菇,醬燒豬蹄……可是,無論眼前是多么美味的食物,我都無動于衷,直到有一次,奶奶為了給我燉雞湯,被擊中破了手指,雖然只是小傷,但對那時幼小的我來說,血,是很可怕的事物。望著鮮紅的血,我不禁淚如泉涌。抱著奶奶,說:“奶奶奶奶,我以后再也不挑食了,好不好!”奶奶幫我擦干眼淚,慈祥地望著我說:“好了,寶寶不哭了。”從那以后,我再也不挑食了,很少再生病。
想著想著,手捶的力度漸漸減弱了,奶奶感受到了我的倦意,舒展了一下身子,笑著說:“好了好了,把我一天的疲勞都捶走了,謝謝我的乖孫女。”我望著奶奶甜甜地笑了。
通過捶背,我終于體會到了我最珍重的美德是什么了,是孝敬。只有做一個懂得孝敬的人,才會受到人的尊敬。
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一定會體會到各種各樣的美德,我會盡力將美德帶到世界的各個角落,因為這是我與美德的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