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不僅可以幫助讀者深入理解作品,還可以培養思考問題和表達能力。這里有一些大家共享的讀后感作品,希望能夠給大家提供一些寫作的靈感。
左手和右手的讀后感(優秀18篇)篇一
郁郁蒼蒼的樹林綠到了暗淡,滿池碧水清到了渾濁,植物肆意生長,池中盛開著朵朵白色睡蓮。
一個身穿淡金色長袍的金發少年坐在池水中,睡蓮輕輕漂浮在他的身邊。
少年抱著自己,表情是那么的迷茫……。
一幅讓人看了心里有些隱痛的畫。
而這幅畫是一個封面。
這,是一本書的名字。
左手和右手的讀后感(優秀18篇)篇二
我的青春,也曾迷茫,孤獨,沮喪,無措。但當一切過去,你會發現,最柔軟的內心也最有力量。
暑假里,我讀了同學向我推薦的左手倒影,右手年華一書,我從郭敬明細膩華麗的文字里,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比較大的大提琴,音色樸實無奇,像河流一般緩緩淌過,不急不緩,那是作者的喜愛,我想,那也是我的喜愛吧!不過,我一直以為“醉翁之意不在酒”,我迷戀的也許并不是那比小提琴還要略遜的音色,而是那宛若緩淌慢流的速度,能然在喧囂慢碌的身影,隨著樂聲沉淀,讓靈魂得到片刻的憩息。00后的我們,在行色匆匆,人頭涌動的街頭穿擠,毫不可惜的揮霍青春,聽著商鋪門口震耳欲聾的音樂。許是太過忙碌,終究是望了在某一處的短暫停留,沒有點滴留戀,有風塵仆仆的跨入人生之路,埋頭前行。作者說青春就是如此的喧囂張揚,最后也會沉寂到無人知曉,可他就是享受這沉淀下來的感覺,恍如大提琴的聲音,悠遠綿長,不急不躁。
“我們都是受傷的小獸,獨自在角落里舔著傷口。”我想,如若青春真的是一頭小獸,那也是一頭擁抱著希望的小獸,即使遍體鱗傷,也會抱著雙臂等待最微弱的陽光。那一年的郭敬明抱著成為一名導演的希望,等待著朝陽,于是——當《小時代?靈魂盡頭》去赴十年之約時,青春時期的夢想終于在熒幕上發光。每個人的青春都像一顆碎鉆,你這光斑斕,內耀著未來,再定義下個時代。誰的青春不腐朽?青春是一場避不開、逃不過的盛宴,只要有夢、有希望,我相信都會在青蔥歲月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右手是難以忘懷的回憶,右手是值得我緊握的璀璨年華,而中間流淌的,是我年年歲歲淡淡的傷感。那一段段柔婉淡然的文字,那一個個關與青春的故事,似是毫無關聯,卻知識的寫照著每一個人的青春,以“青春”二字謹此懷念我們被世俗踩痛的光陰歲月,感謝有一段“青蔥歲月”。不管走了多遠我都不會遺忘曾如夏花一般絢爛,卻如驚鴻一樣短暫的青春!
左手和右手的讀后感(優秀18篇)篇三
我不了解這本書的作者,但我覺得,他的心里,有一種奇特的液體在流動,是什么,我始終不清楚。
可不可以稱為,19歲的自傳?
沒那么簡單吧。
讀它,感覺自己內心被輕輕地撥動了,被柔和地觸動了,不知不覺響起共鳴,跟著那透明的文字,帶著淡淡的憂郁,演奏出一曲夢幻般的旋律……讀它,恍若置身在了一個只有自己和自己的世界里,那么清晰的看見了自己,那么清晰的感受到了自己,心里一片明亮而混沌。
該讀它,如果你正在年輕。
該讀它,如果你正處青春。
該讀它,如果你擁有夢想。
左手和右手的讀后感(優秀18篇)篇四
依稀記得,那個夏天,我總是把記憶的片段串聯起來,使我的“曾經”變成完整的畫面,我總是在找尋“曾經”的味道,然后去感受。
我經常在想,人類能夠發明汽車、能夠發明空調,發明電腦……為什么就是不能發明一臺穿越時空的機器呢?為什么時間不會停格?不會停在某一個角落,想念某一段溫馨的回憶,想念某一個又愛又怕的老朋友。
記得很早以前,我總是希望自己快點長大,快點畢業。而當畢業這一天來臨的時候,我卻后悔i。我希望時光倒流,我希望畢業這一天永遠不要來臨。
就這樣,我帶著懷念過去的.自己踏進了初中的大門,這一張張陌生的面孔,使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昔日的朋友,我多么希望那個時候她們能在我身邊,和我一起玩,一起學習。可是,一切都不能如我所愿。
漸漸地,與同學們熟悉起來了,可我還是想念昔日的朋友,總是覺得現在不如曾經好。
這樣一恍,一年過去了,我的初一生活在不經意間就結束了,它扔下我轟轟烈烈地跑走了。
我發現,時間總是與我作對,我希望它過得快,它卻讓我感覺度日如年,我想讓它過得慢,它卻讓我感覺光陰似箭。
看了這本《左手倒影,右手年華》,我明白了一個很重要的道理——曾經已是過去式,過去的就不要再翻了,翻起的塵土會迷了眼。我們只需將過去的點點滴滴珍藏于心。而未來,則是未知。所以,最重要的是珍惜現在,珍惜現在身邊的每一個人。更何況,那些我們本以為永遠不會忘記的事情,就在我們念念不忘的過程里被忘記了。
其實,我發現,現在也挺好的,現在和過去的我都是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沒什么不一樣的。
郭敬明曾說:“我們都是小小的星辰”不錯,我們都是無邊黑暗里的小小星辰,但要想成為所有星辰中最亮的那一顆,就要好好珍惜現在,珍惜現在的每一分,每一秒,不要再回憶過去,也不要設想未來,做好現在的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左手和右手的讀后感(優秀18篇)篇五
《左手倒影,右手年華讀后感》作者:一抹憂藍小四的文字細膩且憂傷,如同一枚細微的刺扎進了手心柔軟的肉中,拔也拔不出,讓心不停的痛,不停的痛。
左手倒影右手年華,十六歲的逝去,我們的手中又剩下什么,虛無還是望年華消逝的無奈神色。小四的文字又一次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中,他在懷念他的十七歲,我在這里追悼我的十六年華。
寂寞的小孩。
小四的文字仿佛在繼續著我的靈魂,“我是一個在感到寂寞的時候就會仰望天空的小孩,望著那個大月亮,望到脖子酸痛,望到眼中噙滿淚水。”我就象這個小孩一樣寂寞,蔚藍的天空下,孤單的身影,映照在盡頭,我喜歡聽著音樂,一個人走,大多數的夜晚我的心情是寂寞蒼涼的,每當這時,我總是表現得很堅強,滿臉的倔強和抗拒,他的文章讓我體會了真實的我,讓我去回憶這十六年華,喜歡這文字的真實與慘烈。
畢業驪歌。
“我告別了許多人,我知道這悲傷無比巨大,可已經哭不出聲音了,我眼中的絕望如同冰面下的黑色潮水。”去年我也同小四一樣畢業了,所有人離我而去,我孑然一身義無反顧的撲向了這個歷史校園,正如小四的言語:“一個人身邊的位置只有那么多,你能給的也只有那么多,在這個狹小的圈子里,有些人要進來,就有一些人不得不離開。”文字顯現,引起了我無盡的思念,竇豆你還好嗎?畢業說不上喜悅也沒有悲哀只是記得我們之間無法彌補的裂縫,時間真能沖淡一切嗎?手拉著手分享著快樂,手拉著手,給過彼此溫暖,可是手拉著手再怎么用力,卻再沒握回昨天的`記憶,你離去,我追尋,你漠然,我挽留,你緘默,我黯然,裂痕凸現來不及察覺,便被悲傷覆蓋,于是我放棄,我枉然,直到讀著小四的文字:“曾經有一個笑容出現在我的生命里,可是最后還是如霧般消散,而這個笑容,就成為我心中埋藏的一條湍急河流,無法泅渡,那河流的聲音就成為我每日每夜絕望的歌唱。”我驚醒原來我心底最珍愛的朋友,還是你。可距離太大,拉也拉不回.“我希望所有人都快樂,都能在他們各自所在的地方,安靜而滿足的前行,而不是一臉張皇的站在十字路口,迷失了所有方向.”小四的祝福也送給你們。
思想的聲音。
當我們站在青春的這道坎上,我們開始學會了洞察人生,思考人生,小四思考了他平淡的生活,他刻苦銘心的朋友,他絕望的人生觀,她對音樂電影的摯愛及對未來無法抗拒的無奈,讀著這文字,才深刻體會到十六歲時的我,我的眼里寫滿了懦弱,心里填滿了斗志,我如同黑夜中迷路的小孩,望著空洞洞的前方低頭啜泣,不知道哪里是光明的出口,渴望長大,可是當這一天到臨時我卻慌張到措手不及,于是我看到小四的文章懷念自己經歷過的所有,懷念那些簡單的生活,細小的幸福。
“我懷念過去的你,懷念我留在單車上的十七歲,懷念曾經因你的一陣微笑而激蕩起的微風,夾著悲歡和一去不再回來的昨天,浩浩蕩蕩的穿越我單薄的青春。明亮,傷感,無窮盡。”
看這本書的時候,我握著加了很多冰的杯喝水,杯子外面濕漉漉的,那些水滴像眼淚一滴一滴掉進書頁里,即使將來蒸發了那些紙張也會記得他們曾經來過,就像那些逝去的青春:你曾經來過。朋友記住我們那樣的年華,是一個結束也是一個開始!盡自己最大的努力頂天立地的感受風雨。
左手和右手的讀后感(優秀18篇)篇六
我喜歡一邊吃冰欺凌,一邊喝咖啡,喜歡吃路邊攤子上的刀削面,喜歡半瞇著眼睛看太陽,我的生活是那樣單純。直到有一天,我讀了郭敬明的《左手倒影,右手年華》,才知道,高中生的那一群人,生活得同樣精彩。
記得有一次在書山書海中遇見《左手倒影,右手年華》,它正安安靜靜地躺在那個角落,紫紅色的飛舞的字被如同墨一般的黑色包圍著,它似乎擁有魔法,吸引了我的好奇,于是,我打開了第一頁。從那一刻起,那本書影響了我的一生。
郭敬明的文字是會灰色的,帶著壓抑。文字是憂郁的,淡淡的憂郁在他們身上散發,并包圍著我,有點難受,我哭了。
整本書都講了郭敬明他的高三生活,讓我認識了他的朋友:小a、顏敘、崇明、微微和cd店老板。這里面講了他們之間的友情、他們的生活。有點頹廢,又是那樣不尋,那樣令人羨慕。他們都是憂郁的孩子。
其實他們外表和我們一樣,干凈整潔,書包里也裝了沉甸甸的書本和練習冊,他們背誦abc和我們一樣認真,他們也會將裝訂整齊的試卷一遍遍的看,而且每一遍都是那樣的認真。可是,我們被這樣的生活所俘,就像在被慢慢加熱的水底待著的青蛙,漸漸在不知不覺中迷失、死亡。而他們以他們的方式發泄釋放。整抽屜的cd,在寂寞的夜晚,將耳機調到震耳欲聾,踩著鼓點,身體在空氣中舒展。黑暗中,他們自我麻醉,他們的表情是麻木的,眼神是空洞的,但內心的感情是黑色的浪潮,每每午夜,便可聽見,嘩,嘩,嘩,無情的,灑脫的釋放。
郭敬明在文中說他喜歡讀安妮寶貝。安妮寶貝是我向來不喜歡的,也許是對如今泛濫網絡文學的偏見。不過我還是改變了主意,特意去了趟書店,買了她的《彼岸花》。我看見的仍是灰色,安妮寶貝似乎更絕望。這一次,我不哭了,我的淚已經流干。她很殘忍,那種一針見血讓我看見了活在內心深處的自己,那種空虛、無助和脆弱。也許最好的治療方法就是,在傷口上撒鹽,痛得徹底,才會避免下一次錯誤。
讀了這本書,我才發現,生活并沒有那樣悠閑,我開始重新打量這個世界,試探著用手去觸碰未知,現在我很忙,我已經沒有時間瞇著眼睛看太陽了。有一次,我一個人走在陌生的道路上,忽然停下來去看太陽,那太陽很亮,很溫暖,我閉上被太陽照得生疼的雙眼,眼淚不知不覺流了出來。為什么?我也不知道。
我開始聽搖滾。我終于知道為什么他們熱愛搖滾,因為也是憂郁的,就像痛哭的孩子,真的'。我記得郭敬明在里面說過一句話:“喜歡搖滾的徹夜不歸的人,他們是孤獨的,其實他們更喜歡媽媽送遞上來一個親手削的一個蘋果”。當我們被生活中精致的物質填滿時,情感冷漠了,其實那種淡淡的體貼才真正讓人回味。
我的生活漸漸圖上了一層灰色,陽光照不進來。也許有那一天,我撥開這這層灰色,然后在陽關中慢慢舔傷口,而我生活的信念也變得更加堅定。《左手倒影,右手年華》,你,讓我成長。
左手和右手的讀后感(優秀18篇)篇七
之前也常聞且親自宣貫責任感、執行力等之類的東西,感受過其意義所在。而今一讀《左手責任心力右手執行力》一書,其感觸便更顯深刻。
對于此書談不上研讀,也僅一般理解而已,但有一點使我感觸極深:責任是一種品質、是一種美德。也使我思考了很多:一個人的責任心與它有無受過教育和受了多少教育有關系嗎?與它有無工作經驗有關系嗎?它跟什么有關系?帶著這些問題,我回到了現實我們的工作中。想在我們的實際工作中去尋找答案。
責任感的強與否,會直接左右你的人生。因為責任感可以說是一個人的思維慣性,責任感這種良好的思維慣性將促使你對工作、對任務的有效實施,也就是說有效執行。常聽有人說一句很有哲理的話:你的思維在變,你的行為就在變,你的行為在變你的人生就在變。的確很有道理,人的思想影響人的行為,進而決定你的人生。同樣,人的責任感決定人的執行力,執行力決定成敗。有責任感你才會積極地主動的去承擔責任,去勇敢的面對自身的不足,進而努力的提升自己。這樣你才能有強有力的執行力,反過來這同時也是對自己,對工作,對企業,對社會的負責。
譬如:在每個公司都存在這樣的現象,并且讓我們身為公司員工很值得反思:某個同事整天想著早點下班、下班后去吃什么東西或去哪里玩;每次有事請假也從來不向他人交待自己剩下的未完成的工作;上級交待的工作總是不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工作中經常犯同樣的錯誤等等。
試想:如果該同事每次休假前都能將自己的工作包括未來得及完成的工作交待清楚給其他同事的話,我想該同事在休假期間不但不會接到任何關于工作上的電話,而且還可以安安心心地拋開工作好好放松放松,更不會因工作的情緒影響它的休假計劃。否則,不但使接手它工作的同事不停地打電話找它或對其后續工作尋根問底,無法找到要用的文件而對它的文件翻個天翻地覆!而且還影響他人原本的工作計劃無法完成!再進而言之,打電話與它聯系還會影響它休假的心情。。。
我們很多人都有一個壞習慣:缺乏自我批評意識,喜歡拿著鏡子去照別人,去找別人的缺點,無形的拿別人的缺點以掩蓋自身的不足。這是明顯的無責任感的表現,無論是對個人、對工作、對企業、對社會也好,都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可想而知,在這種思維的指導下去付諸你的行為,是無效的,甚至是一種危害的產生。所以正如此書所說的:“沒有責任感就沒有執行力”。
上級交待的工作總是不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寧愿早點下班等。
左手和右手的讀后感(優秀18篇)篇八
而現在,一遍,兩遍地讀,則是被書中那經典的句子迷惑了。書中寫的是作者在高三時前所未有的絕望,許多句子耐人尋味:“我在高三,我寫下這些我生活中真實的文字只是為了一場見證,雖然也許結果會很慘烈。而那句很哀傷的話,被我寫下來放在相框里:過了這個七月,一切都會好的,一切都會有的。皇后有句歌詞,我聽了很感慨:‘當有一天,我長大了。’我總是重復著這句話,然后想下面該說的話。最后,我想:當有一天,我長大了,我希望回頭看我成長的時候,回首又見它——我的那些閃耀的年華,然后可以對它們說,遇見你們,我很高興。”
看著那一串串經典而又傷感的文字,我的內心不禁波濤洶涌,畢竟我還在小學,不了解初中,更不明白高中,我不知道高中是怎樣的辛苦怎樣的艱難,何以能讓作者寫出這樣的文字。
當有一天,我長大了。看著這一句讓作者感慨萬千的句子,我的心卻依然水平如鏡。當有一天,我長大了,我會做些什么呢?我不知道,長大這個詞離我很遙遠,但又感覺伸手即來,我不知道這個詞到底意味著什么。
也許,當有一天,我長大了,我不會像《左手倒影,右手年華》的作者一樣一遍一遍感懷自己的青春,而是邁著穩健的步子,看向遙遠的未來,心里默默高喊:當這一天,我長大了!
左手和右手的讀后感(優秀18篇)篇九
首先,作者從員工角度講了責任的含義與責任的力量,并闡明公司是船,員工既是船長也是船員。有責任的員工應該把企業當成自己的家,竭盡全力去維護企業的利益,也就是維護自己的利益。如何做一個有責任的員工,我有以下幾點感悟:
第一,心懷感激。企業為員工的事業搭建了一個良好的平臺,員工對此應心存感激,將這份感激之心轉化為執行的動力。時刻關注著公司命運,維護公司利益與形象。當企業面臨危難的時候,要做到“義”字當頭,和老板同舟共濟。與企業共進退不僅是對員工個人道德品質的考驗,也是對員工個人素質的提煉與升華,只要度過了難關,員工終會得到豐厚的回報。
第二,責任拒絕“差不多”,也拒絕借口。做什么事,不能“差不多”,“差不多”其實差很多。“百尺竿頭需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即使你現在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也不要自滿,只有進一步,付出百分百的努力,才能讓自己達到工作的最高境界。
第三,責任的根本在品德。正如蒙牛集團董事長牛根生說過“先做人,后做事,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無才,培養使用;有才無德,限制錄用;無德無才,堅決不用。一個人智力有問題,是次品;一個人的靈魂有問題,就是危險品,經營人心就是經營事業”。可見,一個有責任心的員工,一定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這樣的人才是企業發展的基石。
下篇:“右手執行—造就優秀員工的第一行動導向”
在執行篇中,我主要學到以下四點:
第一,執行的前提首先要有實際行動,無論多么宏偉的藍圖、多么正確的決策、多么嚴謹的計劃,如果沒有嚴格高校的執行,最終的結果都會和我們的預想相差甚遠,甚至是紙上談兵。
第二,執行要有目標。企業的目標是具體的、明確的、清晰地。目標是行動的綱領,是行動的指南。在復雜的組織當中,如果沒有事先設定清晰地目標步驟,執行不但很困難,而且有南轅北轍的危險。
第三,做好人與人、部門與部門之間的協調工作,真正有效率的團隊只發出一個聲音,執行一個戰略。
第四,規矩是有效執行的保證。有規必行,有禁必止。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無論在什么地方都是如此。要遵守企業的制度和紀律,一言一行都要嚴格要求自己,按照規定來執行,不能為了達到目的不折手段。
責任是一種主人翁的精神,執行則是把這種責任感落實好、執行好的能力。本書讓我感觸很深,我想在以后的工作中,只要能很好的把握這兩點,很多問題都可以解決。在這個競爭如此激烈的時代,無論是個人、企業還是國家,只要每個人都具有高度責任心與高度執行力,那我們將立于不敗之地。
左手和右手的讀后感(優秀18篇)篇十
初接觸【左手服務,右手銷一售】這本書,是在一個同事的辦公桌上,我隨手抄起隨心一翻,看到很多圖表,心想這本書還真是教條啊,少有作者把要傳遞的思想用如此規矩的方式羅列出來,真心說沒打算認真閱讀。
漸漸身邊很多人在說這個書名,懷著對專門寫服務書籍不多的好奇心拍下一本,當看完序后,我發現也許草草下的結論是不對的,序言中點出了很多我們平時觸手可及但卻沒有梳理出來的業務理論,巧妙的用一副對聯道出了在服務中成功營銷的.一精一髓。在接下來一段時間的閱讀中,我越來越覺得這是服務業務發展中的一本教科書,能引導服務一團一隊的管理者去思考服務業務發展之道,教導服務工程師掌握一套可行的在服務中增值方法。
在讀書的過程中,我也在不斷的對部門業務策略進行思考,通過對過度服務與過度銷一售的學習,我梳理了“左手服務要創新,右手銷一售要突破”的具體業務策略。這個梳理不光對年初規劃的部門策略進行了呼應,又做了進一步的深化,原來我們總說服務是本,要抓服務質量,但是根源在哪里?服務業務的本質就是要創造服務的價值,在服務中不斷的鼓勵每一個工程師在日常工作中不斷的圍繞“為客戶創造價值”的中心思想開展工作,我想提高服務質量與服務滿意度的問題將迎刃而解。
傀務增值也是業務盈利中需解決好的問題,我們在一團一隊中經常在討論如何讓工程師即能修又能賣,通常我們去培養工程師的溝通、銷一售能力,但兩者兼備的工程師總是鳳一毛一麟角,好的增值案例總不能復制。“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是我在讀了第三章:“有效駕馭客戶期望”后對服務增值如何開展的感想!想讓每一個員工熟練的駕馭客戶的期望值和需求是不容易的,但是從服務流程的設計環節就將服務和營銷的環節加以融合,固化每一個工程師的服務過程是服務管理中可以做到的;不在像原來那樣單純的教工程師在處理故障的過程中去買商品,而是通過反映客戶在應用中的問題,在對工程師加以指導,有目的進行服務營銷,以達到送魚不如教會打魚的方法的目的。我想客戶的需求將不斷的涌現出來,讓工程師有更多的機會去創造服務價值。
知易行難,以上這些感悟紙上談兵很簡單,重要真正與工作相結合產生效果;首先要從觀點和思想上進行統一,希望能通過和大家一起學習【左手服務,右手銷一售】,將以上談到的一至兩點先在工作中實踐起來,讓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真正讓服務業務發展上一個新的臺階。
左手和右手的讀后感(優秀18篇)篇十一
某日的2:20,我發現自己一度認為難過的日子很單純。
單純,所以平凡。
我總是很恍惚的將世界矛盾化,再質疑自己的存在后肯定或否定。看著窗外純潔而詭異的天,知道當它被污染時,自己會笑到淚流。
有時望著天花板,遍聯想這當這個房間第一次漆上白漆時,或許曾經有個面目滄桑的人因絕望而結束自己。盡管我一直告訴自己不要相信,但還是會突然忍不住回頭,感到一陣漆黑的眸帶著我還未認知的情感凝睥自己。
白,純。
我一直從某個不知的時間后開始堅信著,卻在四的筆下看見了絕望與破碎。
絕望之后破碎,還是破碎之后絕望。
那都是我所無法憐憫的。
我還來不及看清自己,就扔掉了鏡子。
左手和右手的讀后感(優秀18篇)篇十二
現在是看完悲傷逆流成河的第一刻,攪著左手倒影那本書提到的歌一起聽下去,旁邊沒有一個人,這樣的環境讓這書煽情的效果無限的放大了。
郭敬明的功力很夠,我被嚇傻了,確實很悲,以前認為他是靠臉寫作,搖搖頭我對自己說你就是有他那一張臉,你也把握不好這個加分器。
愛情應該是像糖葫蘆一樣的,舔舔甜,再咬酸,接下來你習慣了酸,死了都不覺得痛。
悲傷不該像逆流的河,它該是隱隱約約,就好象你被人用紙劃了一個口,短暫遺忘的時候沒所謂,突然的安靜逆著皮膚痛得撕心裂肺。
小四不是左手右手里的高三的文字純牛,那高三的散文的確很不容易,那么小能寫出這個,不過他有年齡加分器。現在這本里,棱角磨得很尖銳,變成雄赳赳的黑狼了都,最好在冬天讀它,我讀的時候像兩眼全是黑,那顆小黑洞般的旋渦一直緊緊吸著我,我爬不出來,可是冷不丁文里的片段又那么溫暖,前一刻躺在布答拉宮門前冰冷求救,不著痕跡的文字輕巧一卷將我鋪開在自家的陽臺,有溫暖的太陽,尋求那種快感像撓腳心,越撓越舒服,出了血也停不下,一口氣讀完了。
那不是小時代里拼命撒拼命撒催淚粉末的壞小四,這是他低低呻吟著傷痛的往事。
就讓悲傷逆流成河,我不會再寂寞。
尋到了午夜不純黑的眸子。
和此刻不斷撲騰的光標一樣閃閃惹人厭。
沖進馬桶里的照片再也看不見。
定格在腦里你的手是真的需我憐?
翻手之間再被覆滅。
我想象悲傷的樣子。
是一塊纏人的黑布。
逆著走悲傷的河,我該上岸。
也許還要剝下我的皮膚,那里殘留的是——。
悲傷的露珠。
永康古麗中學高一:李崇偉。
左手和右手的讀后感(優秀18篇)篇十三
是一對兄弟,他們團結友愛、互相幫助。他們為什么能這樣呢?這里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一天,左手看見有一只蚊子一邊哼哼著小曲兒:“我要喝點兒血”一邊往右手背上飛去。左手看見了,說:“臭蚊子,竟敢咬我的右手兄弟,看招!”于是向蚊子打去,可沒想到蚊子一下子飛了起來。左手打了個空,卻又停不下來,“啪”的一聲打在了沉睡中的右手身上。“干嘛?干嘛?”右手一下子站了起來,左手連忙解釋,可右手犯了暴脾氣,“你是不是想趁著我睡著了來打我,是不是?”說罷便“啪”地一下回敬了左手,左手不知是被打紅了,還是被氣紅了,說:“我幫了你,你反而打我,我,我跟你絕交!”說完了,一轉身走了。
那只小蚊子在角落里“哈哈”大笑,抖了抖翅膀,準備下一輪“進攻”。“唰”的一聲,蚊子飛了下來,繞著右手準備找機會下毒手。右手也很冷靜,向蚊子一抓,但抓了個空。蚊子迅速飛到右手后面,露出尖尖的嘴,飛向右手,一下子擊中了右手的后背。蚊子在上面吸呀吸,可右手死活也抓不著它,因為自己抓不著自己的后面。蚊子幸災樂禍,在右手的后背上吸得更歡了!右手叫左手來幫忙,而左手說:“上次幫你,我卻挨打了,這次我也不幫你。”就這樣,右手后背出現了一塊大包。蚊子“嗡嗡”的飛走了。“哎呀,癢死啦,癢死啦。左手,快幫我撓撓吧。”“不,不,不,誰讓你打我的。我偏不幫你。”左手說。
一會兒,蚊子又餓了,也不顧三七二十一地沖向左手,用同樣的辦法把左手也叮了一個包,左手也大喊:“救命呀,右手,快來幫我撓撓,我癢死啦!”右手也氣呼呼地說:“我癢了,你不幫我,憑什么我幫你呀!”就這樣,他們倆一直都忍著癢。
他們倆的包越來越大,最好化了濃。左手越想越后悔,他想:我錯了,我真不應該跟右手鬧矛盾,要不也不會有這討厭的包。我真應該幫幫右手。突然,有一天,右手感覺自己舒服多了!往后一看,發現左手正在強忍著癢幫他撓,右手也感動了!也幫助左手撓癢癢。左手說:“對不起,其實我不應該不幫助你。”右手也說了:“沒什么大不了的,其實我也不應該對你那么兇。”“要不……”“要不什么?”右手說,“咱們和往常一樣吧!”“好,一言為定。”就這樣,右手和左手和好了。他們又決定殺死那只破壞他們之間情義的蚊子。左手拉著右手來到了那個角落,用狠狠地目光瞪著角落中的蚊子,“干,干……干啥?”蚊子說。“打死你。”左、右手異口同聲地說。說罷,左手向前一撲,蚊子“嗡”地一下子飛了起來,右手一抓,但還是撲空了,蚊子正想往外逃,飛過左,右手之間的時候,“啪”的一聲,左右手一合,像擊掌一樣地把蚊子擠扁了。蚊子死了,高興地又互相玩了起來。
又成了好朋友,他們團結友愛,他們親如兄弟,他們勝似親人,這因為他們之間的情義不是能被一只小小的蚊子破壞的。
左手和右手的讀后感(優秀18篇)篇十四
一群人在一起喝酒。
在酒桌上,當大家喝的面紅耳赤之時,一個男人說開了酒話:“握著小姐的手,好像回到了十八、九;握著小姨的手,后悔當年拉錯手;握著情人的手,一股暖流上心頭;握著女同學的手,后悔當初沒下手;握著老婆的手,猶如左手握右手。”
席間,有一女人沉默半天說道:“左手握右手的感覺好呀”。眾人都止住笑聲看著她。女人繼續說:“拉著別人的手,消魂也好,蕩魄也罷,過后都可以丟掉,只有左手或右手丟掉你就殘疾了”
是啊,兩手完好的人,對待婚姻和人生若持這種態度,骨子里實則埋藏著一份灑脫,一份驕傲。作為人,一旦失去了任何一只手,就會真正知道左手握右手的珍貴。一個人在不經意間,將自己的相握的時候,會自然而然地產生一種歸屬感,這份歸屬感是實在而飽滿的。左手握右手的婚姻有著秋水般寧靜綿長的境界。
隨著歲月的推移,年齡的增長,婚姻中人都會在許多的無奈與困惑中,被磨平的棱角,被消散的激情。但那些深藏在思想皺折里,沾染在生命白發上的情感,依然動人心魄,引人入勝。
任何人的手都會在歲月風霜的打磨中,漸漸失去曾經有過的那份魅力。可以說,男女由戀愛到結婚,本質上是個由絢爛美麗而歸于平淡的過程,剩下的就是“左手握右手”般平淡的日子。這樣也許不夠刺激,不夠浪漫,然而較之“拉著別人的手”來的溫暖,來的真切可靠。
在平凡的生活中,一個男人對待自己的妻子,只有預備了左手握右手的情感,久而久之,他才會感到沉穩,感到踏實,感到親切。其實,男人們都知道:“握小姐的手太貴,握情人的手太累,至于別的女人的手,你摸一個試試!”。只有相濡以沫的自己妻子的手,無論是失意還是得意,都會毫無保留地讓你緊握,送你關懷,給你一生一世的似水柔情。
等到有一天,一切都煙消云散,男人和所愛的女人若還能相攜走完人生的最后一旅程,那就不再是一種平淡,而是一個亙古不變、地久天長的人生美麗了。我祝愿所有的人們都擁有這左手握右手的美麗!
左手握右手的美麗,雖然這樣的平淡,卻是那樣的永久和美麗,她讓人們體會到人與人之間,心靈情感交融的一種永恒!
左手和右手的讀后感(優秀18篇)篇十五
有一天上午,我作業寫完了沒事干,于是上床睡了會覺。迷迷糊糊中我聽到兩個人爭吵起來,左手說:“我的本領大。”右手說:“我的本領大。”一時難分上下。我忍不住說:“你們倆比試比試如何?”只見他們倆異口同聲地說:“比就比,誰怕誰啊!”“我的鞋帶開了,為了公平起見,你們一人系一只,三分鐘之內誰先系好誰贏。”“好!”于是兩人都慌忙系起來,可是他們系了半天還沒系好。他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沒有一點辦法。這時,左手對右手說:“我先來幫你吧!”很快系好了一只,因為他們相互合作,又很快系好了另一只。三分鐘時間到了,我問:“你們誰贏了?”他們笑了。
從此以后,他們再也不爭吵了,而是相互合作,相互幫忙。
左手和右手的讀后感(優秀18篇)篇十六
總是不能和睦相處,兩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瞧,它們又吵起來了。
左手驕傲地說:“瞧你多丑!每天就知道干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再看看我,手鏈、手表、金鐲,哪個不是戴在我身上,我是多么受主人寵愛呀!”
右手不甘示弱,爭辯道:“哼!主人的確是把所有漂亮的飾品都給了你,可你為主人做了什么?而我會寫字、吃飯、掃地……我會的事呀,三天三夜都講不完!”
左手漲紅了臉,反駁道:“你每天忙上忙下,搞得灰頭土臉的,身體變形了,手指長繭了,也不見主人對你怎樣。還不如像我一樣,不干活照樣得到主人的寵愛,多好哇!”
右手十分生氣:“沒有我,主人能順利地吃飯嗎?沒有我,主人能把字寫得漂漂亮亮的嗎?沒有我,主人能成就一番事業嗎?我不像你,游手好閑,一事無成!”右手說完,拂袖而去。
后來,左手接下了右手的工作,可無論它怎么努力也做不好,主人對左手表示了極大的不滿。左手無奈,只好向右手道歉,請求右手的原諒。
從那以后,它們再也不吵架了,從此和睦地生活在一起。
左手和右手的讀后感(優秀18篇)篇十七
是形影不離的好兄弟,它們一起干家務活,一起玩耍,一起洗衣服……可是他們也會鬧矛盾,有一天,就為了一點芝麻般的小事,吵起架來了,仿佛天塌下來似的。左手首先開火,瞥了右手一眼,得意洋洋地說:“你瞧!我多么美麗,身上有數不勝數的金銀財寶、鉆戒,而且小主人還這么寵愛我呢!再看看你,身上什么都沒有,土里土氣,像個要飯的!哈哈,哈哈……”右手聽了很不服氣,憤怒地說:“你只知道打扮,還妖里妖氣的樣子呢!哪像我最聽小主人的話,小主人說什么,我就干什么,才看不慣你嬌生慣養的脾氣呢!”“喲!喲!瞧你著急的樣子,老實跟你說,小主人是在利用你呢!你呀,只能干那些粗活、累活、臟活,干得全身都一踏糊涂,你呀!天生就是干活的命!”左手火冒三丈地說。“你可真不可理喻!我以后再也不理你了!我要和你絕交。”右手說。于是,他兩兄弟各自分家了。一個烈日炎炎的暑假的中午,太陽火辣辣的,像一個大火球似的,仿佛把整個大地都在它的掌控之下,它把地烤得滾燙滾燙。
那天,嘴巴口干舌燥,于是,就連忙對說:“你們快去給我切點西瓜來吃,我熱得都快爆炸了!”可是,誰知,右手卻裝作聽不見,在一旁打著瞌睡。左手心想:這可是個好機會,以前,右手總是說嬌生慣養,這一次,我要證明給它看!于是,左手一蹦一跳地拿起水果刀,慢慢地切了下去,可西瓜就像調皮的小孩子,逃走了。但左手還是毫不泄氣,再一次去切那愛搗蛋的西瓜,猛地一切,剛碰到西瓜皮,西瓜就又滾走了,似乎跟它作對似的。右手睜開眼睛,瞥了一下左手,“嘻嘻”冷笑了幾聲。左手聽了,火冒三丈地說:“有本事你切!哼!”右手神氣十足地說:“切就切,誰怕誰啊!你就在旁邊看著吧!”說完,右手拿起水果刀,熟練地一切。真是出乎意料啊,西瓜竟然也毫不留情地溜了出來。右手心想:真奇怪,以前我都是這么切西瓜的啊?嘴巴見了,生氣地說:“你們倆還有完沒完,什么時候才是個頭啊?再這樣下去,小主人不但不信任你們,而且你們什么事都不會做成功的!你們應該互相幫助,共同做好任何事!一起為小主人服務才對呀!”于是,左手扶著西瓜,右手拿著水果刀,一切,哇!美味可口的西瓜切好了。一起把西瓜端給嘴巴吃,嘴巴一下子就把西瓜給吃完了,還不停夸贊這西瓜真好吃。從此,再也沒吵過架,而是和睦相處地過日子。
左手和右手的讀后感(優秀18篇)篇十八
晚上,玲玲正在練古箏。媽媽在旁邊不時地叮囑一句:“左右手要配合好。”于是,玲玲總是很好地給“分工”,讓曲子更好聽。每當玲玲練完后,媽媽都會表揚她彈得好。聽了,都想:看來我的本領比左(右)手強多了,要是沒有我,古箏曲就不會這么好聽。
玲玲去睡覺了,就開始熱烈的爭吵。左手說:“要不是因為我,你今天甭想聽見玲玲媽媽的表揚。”右手說:“才不是呢,如果今天沒有你在旁邊搗亂,我可以彈得更好。”左手瞪了一下右手,“你彈得一點也不好,還是我彈好。”右手還想說些什么,可左手已經閉上眼睛去休息了。右手氣極了,決定不理左手了。
第二天中午,玲玲放學回來,洗手去吃飯。可是剛上桌,想拿起筷子的時候,右手一點兒也不聽使喚,左手說:“讓我來,讓我來。”玲玲只好把筷子給左手。可左手畢竟是新手,把飯粒弄得滿桌都是,夾到嘴里還沒一點兒。玲玲忍著餓去做作業,可右手依然不聽使喚,玲玲又只好用左手寫,寫出的字歪歪的,一點也不好看,還挨了老師的一頓批評。玲玲很難過,批評了左手。左手羞愧地低下了頭。右手幸災樂禍地說:“看見了吧,還是我重要吧。從現在起,你不要做事了,還是看看我吧。”于是,玲玲就去做作業。雖然是右手握筆,可是沒有左手來扶作業本,本子東滑西滑的,字也很難看,玲玲費了很大勁才做好。到了晚飯時間,玲玲用右手夾飯,飯一點沒丟,可是她想喝湯的時候,又要放下筷子再去舀湯,可麻煩了。
于是當天晚上,玲玲嚴肅地批評了:“你們各有所長,應該互相幫助。用右手的優點來彌補左手的缺點,用左手的優點彌補右手的缺點。”玲玲停了一下,說:“而且大家長得很相似,都是兄弟,怎么能吵架呢?快向對方道個歉。”“對不起,右手,我不應該只看風自己的優點,而不……”“不,是我不對,我們再和好吧。”沒等左手說完,右手先道了個歉。“沒關系,從現在起,我們又是好兄弟、好朋友。”說完,大家都笑了。
從此,再也沒有吵架過,它們各盡其能,幫助玲玲做了很多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