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通過清晰的邏輯推理和豐富的事例,可以使讀者對某個問題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認識。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作文范文,供大家參考和學習。
寫一次有趣的童年大全(16篇)篇一
人生中有許多有趣的嘗試,而我就挑記憶最深刻地來給大家講講。
那是暑假的一天,我正在看書,突然書上面寫怎樣讓雞蛋變透明。我立即來了興趣。找來了一個能放雞蛋的大杯子,酒精和醋,還有一個大大的雞蛋。我把酒精和醋往杯子里一倒,把雞蛋往里一放,然后匆忙地把它往柜子里放好,就繼續看書去了。
過了幾天,我看沒動靜,心想:是不是我弄錯了?我又把那張紙找出來,仔仔細細地又看了一遍,哎呀!我把比例弄錯了,怪不得呀!于是,我把雞蛋拿出來,把之前的液體倒掉,把雞蛋再放進去,然后把酒精倒進去,留了大約三分之二的空,再把醋倒進去,倒得滿滿的,然后把大杯子封口,就大功告成啦!
又過了幾天,我把杯子拿出來,只見里面的雞蛋外面那層殼不見了,只有一層薄薄的膜,而且好像更大了些。在陽光的照耀下,就像一個紅心大蘿卜。
爸爸告訴我:雞蛋的外殼是被醋給侵蝕了,所以蛋殼都不見了。我點點頭,笑了。
這是我最有趣的嘗試,我期待你們把自己最有趣的嘗試告訴我哦!
上一頁2下一頁。
@_@我是分割線@_@。
寫一次有趣的童年大全(16篇)篇二
編者按:在成長過程中,每個人都會有歡笑,有感動,當然也會有淚水,有悲傷……這些都是人生必不可少的體驗,有很多有趣的記憶那是童年當中的美好。下面讓我們來看看這篇記一次有趣的游戲。
這節課在同學們的歡聲笑語中過去了,但卻永遠留在我童年的記憶中。——題記。
在成長過程中,每個人都會有歡笑,有感動,當然也會有淚水,有悲傷……這些都是人生必不可少的體驗,一點一滴都是生命中寶貴的財富。
還記得小學的某個上午,老師答應我們下午上課前要做一個簡單的游戲。下午鐺鐺鐺鈴聲響了,老師進來準備講課,似乎忘記要和同學做游戲,就在這時,同學舉手說:“老師,我們不是要做游戲的嗎?”老師抿嘴一笑,不好意思的說到,你們不提醒老師,老師都忘了’好吧,那我們現在開始,你們也做一下準備,同學們好奇的問:老師到底是什么游戲呢?老師說到:驚險速算!教室頓時鴉雀無聲,都在想,這個游戲是怎么做。老師說,接下來,我給大家讀一下游戲規則——參賽者回答問題時要用雙手觸摸這個容易爆炸的氣球!但是你要在氣球爆炸前回答出我提出的6道速算題,那算贏的這場比賽。
“好了,我現在請一個‘大力士’上來負責吹氣球,”老師說道。小胖墩孫巖同學興致勃勃地走上來,你來當這個“苦工”。接下來,誰愿意參加這個比賽,沒有膽量的可不要舉手,否則會被嚇到的哦!呵呵!老師冷笑著給我們一個“溫馨提示”。
班里一陣呼喊,“岳慧怡!岳慧怡!”老師拍手,好,就岳慧怡同學了,你先上來吧,“啪啪啪!”同學們熱烈的掌聲送給岳慧怡。
“12×12”……144!“35×20”……700!19×19呢?……361!哇,不愧是我們班學霸,真厲害!好,最后一題,“49×5”嗯……245。就在這時,氣球也“怦”的一聲爆了。這么短的時間,還能算的這么準確,岳慧怡同學果然名不虛傳啊!“啪啪啪”又是一陣熱烈的掌聲歡送給她。
“叮零零”,下課鈴響了,我們還沉侵在有趣的游戲中,不肯離去。
作者:應縣三中280班趙雅婷。
指導教師:郭加國。
寫一次有趣的童年大全(16篇)篇三
那是是我讀四年級做的一個實驗。這個實驗是老師教給我們的。
那次老師向我們表演了“巧取硬幣”。把一杯水倒放在一個盆子里,硬幣放在水里,然后把用火燒的紙放在杯里,最后把杯子立即倒在盆里,水一點一點的吸進去了。。。。。。接下來的`是表演不倒翁了。。。。。。
鈴鈴鈴,放學了,我回到家立刻準備了盆、硬幣、水、紙、杯子和火機。照著我在課堂上看到的做。我已經把一部分做好了,只剩打火機,杯子和紙了。我用打火機把紙點燃,放進杯里,然后迅速地把杯子倒在盆水里,只見杯子里有許多濃煙,水慢慢的被吸進去了,這樣就可以拿到硬幣了,而且還不會沾到一點水。我高興得大叫起來:“我成功了”。
在這次嘗試中,我成功了,我很高興,但是我要更加去做實驗,不管失敗了,但我總是要做成功的,不管遇到什么困難,我總要戰勝它。
寫一次有趣的童年大全(16篇)篇四
“真是太神奇了,這是怎么回事呢?”這是哪里傳來的聲音?原來是本真快樂作文的小朋友在做實驗。
“叮鈴鈴”上課了。孫老師說:“我這里有一杯神奇的水,你們信嗎?”大家異口同聲的回答:“不信。”孫老師接著說:“那好,我讓你們看看這杯神奇水的魅力。”
孫老師從百寶箱里拿出神奇的水、杯子、一雙筷子、打火機、棉紗布。
實驗開始了,孫老師先把一塊紗布剪下來,然后把紗布放到水里泡一會兒,再放進神奇的水中泡了一會兒,接著把紗布拿了出來,最后孫老師拿起打火機把紗布點燃了,結果紗布完好無塤,看來孫老師說的是真的。
后來孫老師告訴我們神奇的水竟然是酒精。
孫老師又給我們說:“酒精的燃點低(燃點22度),在酒精的燃燒過程中一部分水是蒸氣揮發了,揮發的水蒸氣帶走了棉紗布(燃點150度)上的熱量,降低了紗布的溫度,棉紗就不會被燒著。”
只要你擁有一顆明銳的心和善于發現的眼睛,你一定也可以發現生活中的許多奇妙的事。
寫一次有趣的童年大全(16篇)篇五
人的一生當中會有著許多嘗試,而我所說的嘗試則是我的第一次炒菜。
上星期的一天,我鄭重宣布:今天我要炒一盤茄子。話音剛落,老爸老媽聽后出現一個同樣的表情:嚇一跳。老你爸臉色慘白地對我說:“余作誠,如果將手指切到那不好啊!”我滿不在乎地說:“沒關系,我不會的。”但心里確實有一些發毛。于是老爸親自切完茄子后,我的炒菜計劃才開始。
站在灶臺前,我學著老媽的樣子把煤氣打開,這時,一團火苗噴了出來,嚇得我將手縮了回來。然后我將茄子和油放了進去,不想茄子中的水分和油一接觸,便來了一個“油鍋版煙花”,暴跳的油花刺痛我的手。等鍋平靜后,我用鏟子在其中鏟了起來,給茄子們跳起了“翻滾舞”。這時,我眼前仿佛出現一個場面:茄子們在鍋中三五成群地跳著舞……我沉醉其中,不經意地向鍋中瞟了一眼——媽媽咪啊!茄子有些糊了!我慌忙中放了點調料,讓茄子出了鍋。
看著這“茄子不像茄子”的炒茄子,老媽無奈嘗了一口,卻馬上吐了出來。我十分好奇地也嘗了一口,天啊!這味道是“酸甜苦辣咸樣樣都有”呀!我不好意思地說:“對不起,我什么調料都了。”老爸老媽馬上暈倒。
看著這吃不下的茄子,我只好喂給樓下的.狗。可你猜咋?狗看到茄子像見鬼一樣跑了。看來我的炒茄子真的是“狗不理”呀!
雖然我有了個“狗不理廚師”的桂冠,但這是不是呢?
寫一次有趣的童年大全(16篇)篇六
童年是快樂的,童年是幸福的,童年也是永遠難忘的。相信每個都有童年,我的童年也發生過許多趣事。
記得那是一個寒冷的冬天,媽媽給我買了兩條小魚。我十分開心的回家了,一到家就把小魚放到了魚缸里。我看到小魚有的是那么悠閑,那么可愛,那么迷人。
忽然,家里停電了,空調也不工作了,我感到十分寒冷,剛想去拿件外套,卻看到小魚在冰冷的水中游,我就想:我沒在水里都這么冷,小魚肯定更冷。想到這兒我便顧不上寒冷,立刻燒了一壺熱水給小魚換上,換完水后,我就去睡了。
第二天早晨,我起了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小魚,“啊!”媽媽被這震耳欲聾的聲音吵醒了,說“叫什么叫!吵死人了!”我自責的說“一定是昨天晚上沒給小魚換熱水!”我把事情的經過說了一遍,媽媽大笑,說“小魚是被燙死的,應為小魚不能生活在熱水中,要生活在涼水中。”我聽了后萌懂的點了點頭,又干別的事去了。
童年就是這樣,無憂無慮,自由自在,時間過得很快,所以我們要珍惜自己的童年。
寫一次有趣的童年大全(16篇)篇七
來源aoueom。
一天,小明的媽媽叫小明去買味精,小明拿著錢,跑去超市買完味精回家了,可是在回家的路上,被一個大石頭拌到了,味精灑到了地上,小明開始哇哇大哭了。味精也臟了。
突然,一位老爺爺走了過來,老爺爺說:“小孩,我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多,吃過的鹽比你吃過飯多,何不請教我呢!”小明聽了,開心的說:“那你有什么辦法?”老人說:“用水洗。”小明想:對呀!很多人東西臟了都可以用水洗呀!想完了轉身就走了。
小明端來一碗水,把味精倒到水里洗,可以放進去味精就沒了,小明只好把水帶回了家了,小明的媽媽問:“味精呢?”
小明就把事情的經過說了一遍。
小明的媽媽聽了,覺得很好笑,你們覺得好笑嗎?小明的做法的確很好笑,可老爺爺的想法更好笑。
來源aoueom
寫一次有趣的童年大全(16篇)篇八
童年是一本書,記錄著我們的點點滴滴;童年是一首歌,唱出我們的酸甜苦辣;童年是一幅畫,渲染著我們五彩繽紛的故事。
那是一個夏天,小狗熱得吐出了舌頭,棕櫚樹耷拉著長而油亮的葉子,屋里的電風扇不知疲倦地轉著。我熱的快要融化了,心情跟這天氣一樣燥熱。媽媽看我一邊寫作業一邊擦汗。
“都熱成這個樣子了,”媽媽從兜里掏出五元錢,“給,去買根冰棒吧。”
我攥著這五元錢,飛快的跑向百貨店,拿起一根冰棒,迫不及待的往嘴里放。真舒服,炎熱的感覺被這根冰棒驅逐的干干凈凈,渾身上下都冰涼透骨。“哎呀!”突然,一輛摩托車從我身旁飛馳而過,我吃了一驚,手一抖,“啪嗒”一聲,冰棒應聲落地。我怒不可遏,卻又無可奈何。
怎么辦呢?我靈光一閃,臟了的衣服能洗干凈,掉在地上的冰棒也洗的干凈吧?
我馬上撿起冰棒,找到院子里的'水龍頭,打開,清澈的水嘩啦啦的流出來,我拿著冰棒,把手伸進水里。我一邊沖冰棒一邊想:冰棒洗一洗就能吃了,我真是太聰明了!沖了一會兒,我把手伸出水里。“咦?”我看著手里光禿禿的棍子,“冰棒哪兒去了?”原來,冰棒融化成水和嘩嘩的水流一起走了。
每每想起童年的這件傻事,我還是會笑個不停,這件趣事,雖然早已隨著時光慢慢飄遠,但他會和我五彩繽紛,歡樂一起,永遠留在我的心底。
寫一次有趣的童年大全(16篇)篇九
童年是是快樂的,童年是美好的,說起我的童年我不禁想起來幾件童年中的'趣事。
記得一次假期,媽媽帶我去爺爺家玩,那天吃完午餐,爺爺去午睡了。看著爺爺呼呼大睡,我眼睛咕嚕一轉,一個鬼點子從我的頭腦中冒了出來,我拿出了我畫畫常用的彩色筆,準備給爺爺化個妝。
我先拿黃色筆給爺爺畫了個金箍咒。在拿紅色筆給爺爺畫了個腮紅,然后把爺爺的頭發畫的又灰又黃,看見爺爺這幅搞笑的模樣,我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我的笑聲把爺爺從甜美的夢中驚醒了,爺爺被我吵醒后,他睜開眼睛,不解地問:“孫女,你笑啥?”媽媽看見了,笑得都直不起腰來,奶奶看見了邊笑邊說:“你快去衛生間照一下鏡子吧。”一向幽默的爺爺看到自己的模樣,幽默地說:“給我一個金箍棒我就可以去西天取經了。”
記得還有一次隔壁家的姐姐考了全校第一。媽媽就說:“看看人家的孩子多厲害呀,考了他們全校第一,人家一肚子的墨水呢。”那時天真的我以為別人喝了一肚子墨水,學習就學好了。于是那天晚上我買了一大瓶墨水,自己躲在房間偷偷的喝了起來,喝完后就躺在床上呼呼大睡起來。第二天學校剛好考試,我信心滿滿的答完卷,把考卷交給組長,心想:昨晚喝了那么多墨水,這次一定能考100分。媽媽一定會給我獎勵一些好玩的玩具。想到這兒,我在本子上就畫起了各式各樣的玩具。試卷發下來后,我就沒有考100分,我迷惑不解的回到家,把這件事情一五一十的講給媽媽聽,媽媽聽后捧著腹大笑起來。
雖然這些事已經過去很久了,但至今記憶猶新,令我回味無窮。
寫一次有趣的童年大全(16篇)篇十
童年像一串珍珠,它珍藏著我許多個無暇絢麗的夢;童年像一只小船,滿載我童年里所有天真的故事。在時間的長河里流蕩,在這一串珍珠中,其中一顆至今還在閃爍,在那只小船中乘載著一件有趣的事。
我傻了,呆呆的站在那:這么多,叫我一個才讀幼兒園中班的小朋友洗也真是的。”啊,有了,有了,有了!"我大喊一聲,我突然想起來,媽媽不是每天都把又多又重的衣服一起塞進洗衣機里洗的嗎?這樣洗菜應該也行,還比我洗的快呢媽媽說不定還會表揚我呢!想到這里我拎起那一大袋菜來到洗衣機前,把菜倒進去了。聽著”轟轟“的洗衣機啟動聲音,我坐在一旁,想著:我真聰明,竟然能想到這個辦法,應該可以了。
想到這里,我便從椅子上跳了起來,讓洗衣機停了下來,當我打開洗衣機時,怎么會變成這樣啊,這些菜是媽媽辛苦買回來的,變成這樣我要怎么向媽媽交代啊。這時媽媽說:”我要炒菜了。“走過來一看驚訝的說:”你怎么搞的,真是越幫越忙啊,中午要吃什么才好,你還是去看你的電視我自己來弄吧。
直到現在,我還是忘不了這件事。每當想起這件事,就覺得童年時的我是那么的天真的。同時也明白了對于不同的事都有不同的看法。
寫一次有趣的童年大全(16篇)篇十一
“呀喝,又贏了!唉,總是輸,煩死了......”你可能會問,這是什么聲音?嘻,這聲音是我們在游園活動時玩游戲所發出的聲音。瞧,他們玩的多開心呀!
今天的四節課,非常好玩!
第一節課是大食會,老師讓我們帶了自己的拿手好菜來請大家品嘗。“開動啰!”老師一聲令下,我們班的同學就炸開了鍋。許同學先發制人,拿起一個雞翅就往嘴里塞;葉同學也不甘示弱,右手拿著碗,左手揮動著叉子,秋風掃落葉般地要把食物一掃而光;再回頭看見他時,已經是右手一只雞翅,左手一個雞蛋,嘴里還啃著半個雞腿,十足一只餓狼;倒是孔同學,不慌不忙的,專挑別人不吃的下手,嘴里還叨念著什么,“我最聰明,不用和別人爭就能吃得最多。。。。。。”正所謂民以食為天啊,不一會兒,就是杯盤狼藉,只剩一堆殘渣了。
大食會結束后,今日的第二個主題,游園活動就正式開鑼了,這不,咱們玩的正歡呢!老師“開始”兩字的話音還未落下,我們早就不管三七二十一的都沖了出去,奔向自己選好的游戲節目了。我玩了許多有趣的游戲,四班的乒乓球,五班的套圈圈,六班的運球,七班的拍球,八班的猜字,九班的'滾球,好游戲?我可是一個都沒落下,全完玩了一遍!我今天可是收獲不少了,一口氣就贏了一個圓規,兩支筆,一塊橡皮還有一本本子。可是省了好大一筆文具費呢!慢慢的,同學門都也各自拿到了自己心愛的禮物。
可惜啊,這次有戲的時間還是太短了些,要是能長點那該多好!在游戲中,同學們都付出了努力,也贏得了各自的目標,所以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這句老話,放哪都是沒錯的。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寫一次有趣的童年大全(16篇)篇十二
無憂無慮的童年,已隨著時光漸漸流逝,但想起那件充滿稚氣的往事,我還是俊不禁。
有一天,我從奶奶買的菜中“救”下了兩只小蝦。它們太可愛了,也許知道是我救了它們,只要我朝魚缸一看,它們就會屁顛屁顛地朝我游過來,還吐起了小泡泡。有時小蝦好像被點了穴,一動不動,我輕輕地一敲魚缸,它們立刻又跳起舞來。我也跟著小蝦手舞足蹈,非常開心。
現在想想,這件事不但有趣,還讓我懂得了生命是一去不復返的。正是這些往事,促使我一點一點地長大。這一走來_20xx字。
寫一次有趣的童年大全(16篇)篇十三
這學期我們在科學科作了個試驗:證明金屬能導電,我對這個實驗非常感興趣,一回家就準備物品。
“燈泡,恩有。”我隨手拿了一個。“電池、電線也有。”說著把一核心的電池放在桌子上。我準備開始試驗,我先把電線接在電線負極上,然后把燈泡也接在電線上,不亮。我心里想:肯定是電池少了,于是我把全盒電池加上了,可仍無濟于事,我連忙去請教爸爸,爸爸說:“很簡單,只要把電線接在負極上,另一端靠近燈泡邊緣,把燈泡接在正極上,就可以了。我試了一試,嘿真的亮了。
星期五到了,我帶著用具到了教室,終于上課學科了。老師給我們演示了一遍,便讓我們自己做,有的同學擔心地問:”會不會電到我們?”李老師耐心地說:“不會的,我們人體等承受的電壓為36伏,而試驗的電量只有1.5伏。”同學們打消疑慮,放心地開始做實驗,可不巧的是,我們一組在用三個電池,超過一個電池承受壓力,啪的一聲燈泡閃了一下后,被燒壞了。我們只能袖手旁觀,過了一會,老師把望月一個組交上去,表演了三個燈泡在一起亮的試驗,這個實驗用了3節電池。科學老師告訴我們:滇池之所以會亮,是因為金屬能導電,點說著銅絲像水一樣傳遞到燈泡上。
我喜歡科學,因為它帶給我們許多生活中的啟示。
寫一次有趣的童年大全(16篇)篇十四
童年,是美好的。成年以后,我常常回憶童年。那是一個小火車站,當時不過一百多戶人家。道東是鎮上的居民,道兩邊便是草塘和濕地。火車站往北沒有一戶人家,遠遠的草塘中不時在夜間傳來狼的嚎叫,我在這樣的環境中度過了我的童年時代。
童年,是幸福的。無論是干活、讀書,都深深地印在了腦子里,無論是小朋友、同學、鄰居都是終生的記憶。
童年,又是一個人一生的基石,童年的品性、童年的喜好,往往影響了人的一生,為一個人起著根本的作用。
我的童年充滿了歡樂。這些歡樂充斥在那勤勤懇懇的四季勞動之中,蘊含在那有趣的學習中,分布在無拘無束的嬉戲玩耍之中,更是反映在那荒唐的頑皮之中。尤其是那一幕幕的勞動場景,讓我留戀,激起我對往事的回憶,讓我留戀童年的幸福與美好。
春天,我到野外去摟柴,老早就起來了,身上扎著麻繩,肩上扛著草耙,或是把繩子挽好,掛在耙子上,懷里揣兩個大餅子出去。先是摟成一小堆一小堆的,然后集成大堆,夠背了,用繩子捆好背回去。捆柴最關鍵,因為捆不好半路散包則功虧一簣。所以把繩子一頭栓在樹上,把柴壓實鋪好,再拉繩子另一端,把它捆緊,要捆兩道,這兩道既不能偏又要留適當距離,技術要求比較高。捆好了把兩只胳臂往里一插就背上了。有時背的多爬不起來,就先坐好,兩腳蹬地盡量后仰、再突然往前一拱,爬起來走。往回走時,眼望著春日藍天的白云,嘴里哼著小曲,心里暢快極了。那時,春天旋風多,有時就躲不開,趕忙抱住樹,連喊“旋風旋風你是鬼,三把鐮刀砍你腿”,旋風過后再往家趕。到了家放下垛好,心里充滿了勝利的喜悅。鄰居們夸我能干,那就甭提心里多么美了。
秋天,到野外去割柴,諺語說:“立秋十八天寸草結籽”,就到了我們割柴的好季節。我腰上扎著麻繩,別上幾根黃瓜,以備解渴之用。割下的柴晾在田埂上,水溝邊,草甸上,一排排,過幾天再翻個,很快就干透了。有時躺在草鋪上,望著深邃高遠的秋空,看著無窮變幻的巧云,憧憬著未來的時光,也算是妙趣在心,十分愜意。等柴草干了,先捆成小梱,再捆成大梱,用小扁擔一挑,邁著顫巍巍的挑步,扭扭答答地挑回家,碼好。看到母親那滿意的臉色,自己也十分欣慰和滿足。打柴時,在那休息的當兒,常常去溜溜野雞蛋。溜著時就是一窩,十幾個或二十幾個,當看到一堆白花花的野雞蛋時,那白花花的蛋堆,閃著光,真讓人無限驚喜,便把上衣或汗搭脫下來,一裝拎回家。媽媽當然也十分高興,便把它醃上,留給爸爸上班干活吃,有一年最后醃了整一滿壇子。深秋,還有一個節目是十分精彩的。那就是到稻田地去挖老鼠洞。農民把稻子拉完后,拿一把小鏟,找那些老鼠洞,特別是有脫落稻穗頭的老鼠洞,你一挖到底,便會露出黃澄澄的又長又飽的稻穗,質量是上好的,那是老鼠們經過精心挑選出來的運到了洞里,準備過冬的。再用面袋子一裝,拿回家去。這是老鼠為自己準備的備冬糧。有的大洞一下子可挖兩袋子穗。拿回家之后,媽媽用簸箕或笸籮分次用磚頭、木板或廢鞋底一搓,再簸好,大家吃著這樣的大米飯,那是格外香啊。
冬天到了,更有事可干。撿柴,那可有揀頭。農民們把甜菜往甜菜場送,就是賣給糖廠。馬車光靠剎箱板裝不多少,還要在車箱板圍上苫簾。簾子短或矮上邊就插點秫秸、苞米桿或麻籽桿。有的簾子壞了也得用這些東西補。卸完甜菜他們只把簾子拿走,其余的就不要了。還有他們墊坐的谷草、別簾子的柳條,一撿一大堆,解決了一冬的引爐柴。為了不使甜菜收購人員反感,大叔大哥叫個親,要和他們搞好關系,讓他們高興。有時臨時有事,他們就把扣土、驗等章委托給我們一會兒,讓我們行使蓋戳大權。那自豪勁,像是當上了元帥或大將軍,神氣極了。等到冬底,甜菜裝火車運完了,土中埋的甜菜頭、小疙瘩頭我們用二齒尺子或三齒撓子把它刨出來,弄回家,洗凈剁碎熬成糖稀,過年時用它蘸豆包吃,那才甜呢。或者把甜菜煮熟后,連湯放進壇子發酵,發好了吃,又酸又甜又鮮。
那年代,一九五零年前后,黑龍江的冬天特別冷,尤其冬臘兩月,一般在零下四十度上下,我們出門都穿絮靰鞡草的皮靰鞡。屋內取暖一般是買不起煤的,許多人家只靠火炕和火盆。我們大哥仨就出去撿煤核。那時的蒸汽機車一除灰,會有好多煤核,我們就去揀,有時煤灰的煤核一大塊一大塊的。后來,我們發現貨車的車板,卸完煤之后,由于滲下的水在最下邊凍上一層。我們就拿鎬去刨。當然,你必須會刨,刨除一個圓圈,弄干凈,起了頭,再刨就一大片。然后碼到小爬犁上拉回家去。那可真過癮,一冬天夠燒了。
除了拾柴揀煤之外,我們還要侍弄園田地。那時小開荒地到處有,誰開歸誰。那活不太好干,要用鍬一鍬鍬挖起翻過來,完了耙碎,就是用鍬鎬把大塊打碎整平,再用鎬備上垅。然后種上茄子、土豆、辣椒、黃瓜、豆角、還有窩瓜、角瓜有時還栽點大頭菜,也種點苞米,甜桿,柿子之類。記得有一次我和哥哥、弟弟一起挖地,中間我去抓蟈蟈,他倆分工的挖完走了,我被拉下來。都天黑了,我覺得渾身發毛,趕忙跑回家。第二天起早才來補上挖完。種完后還得除草,再備上,再除再備。苗長出來了還要去看看長沒長蟲子。到了結果時,還常去看看什么該收,什么該上肥。當把一筐筐果實挎回家,心情十分輕松,感到特別充實,很有成就感。
我們那時也玩,玩的項目也特別多。什么摳砟、打尜、騎高麗馬、擠香油、彈溜溜、頂牛悶、搶兵、放八卦(風箏一種)、斗蛐蛐;也抓蟈蟈,掏家雀,打雀。特別是大月亮天的晚上,一左一右的小朋友們玩到挺晚也不回家。家里大人喊幾次,光答應不回去。一遍又一遍招呼沒回去,最后家里發出勒令,才戀戀不舍地回了家。
從小我愛早起。沒活干的時候,起來便出去散步。有時胡亂地練練拳腳。記得張維屯鐵路工會那時有把大刀,好像是抗聯后來留下的。工會張主席跟我關系很好,隨時讓我拿出去玩,讓我玩完送回去。那把大刀很沉,我一沒人教,二沒什么資料,就是亂耍一氣,有時也捉摸捉摸,終于也沒搞出什么名堂,也就是出點汗罷了。有一天早晨,我起來后順著鐵道散步。突然發現了兩列車的道軌中間那么多魚,主要是泥鰍,干呀呀一大堆在沙土上竄。我趕緊跑回家,用扁擔挑了兩只大水桶,返回后整整收了滿滿一挑子。那時因鐵道邊二米多遠就是水塘,大約是借著雨氣風吹竄上來的。也許是旋風卷上來的。哈,這么多魚咋辦?我們那時的鄰居之間有個習慣,有好東西分享。左鄰右舍吃點好東西都送鄰居嘗嘗。媽媽就東家一盆西家一盆地送開了,前后鄰居,左右街坊都吃著了。還有一次,早晨我起早散步,在道口外發現車道間一塊一塊的牛皮牛毛,再下去就是連屎帶尿,接著是一塊一塊的肉。再往前走,除一灘血外,什么也沒有了。不知是被狼啥的吃了,還是被家人收回家了。我就回家找了兩個土籃子,用扁擔挑著把肉拾了起來。整整揀了一挑子肉。也是和鄰里共享了。所以,在鄰居大人們的眼中,我簡直就是個小能人。
小時候我愛留心,后來愛看畫本。記得我剛上學二年,有一年春節去剃頭,剃頭棚黃金大爺那新添了二塊鏡子。一塊畫著“歲寒三友”,一塊畫著“本固枝榮”,都題著字。我邊剃頭邊看,覺得很有意思,很有味,那意思我也懂。黃金大爺(他弟弟黃學是我父親同寅)發現了我的興趣就給我講了一遍,我感到這兩幅畫很有品位。以后雖不是剃頭也常去看看。黃金大爺告訴我,另外一個剃頭棚也有,我就跑去看,發現那兩幅也不錯,一幅是“寒江釣雪”一幅是“自首臥松”,就這樣,古典文學開始沁入了我的心扉。以后就酷愛上了“小人書”,什么《夏伯陽》、《拉郎配》、《望江亭》、《趙一曼》、《卓婭和舒拉》、《綠鎖鏈》、《蘇武牧羊》、《屠趙仇》、《張騫的故事》、《崤之戰》、《韓原會戰》、《齊桓公稱霸》、《晉文公》,讓我著了迷。后來就不看畫本了,去逛書攤了。記得在街東道南有一家書攤,都是刻版線裝書。什么《花木蘭掃北》、《岳雷掃北》、《羅通掃北》、《秦英征西》、《薛仁貴征東》、《楊文廣征南》、《破洪州》,好多好多。上學、放學、我都搶時間在那看點兒。沒活沒事時,那是我最愿去的地方。慢慢的,我感到知識真是浩如煙海。有時,看畫本看書上學晚了,老師問遲到原因,也不吱聲,反正老師認為我學習好,也不深究。到了高小五年時,我的畫本已裝了滿滿一大箱子。主要有《楚漢相爭》、《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春秋戰國故事》等。記得小學四年級那個春節,我讀《三俠劍》那本書時,當讀到勝英在盧府小姐閨房里斗“吊死鬼”時,那一段讓我特別害怕。那正是臘月三十的后半夜、吃完了半夜餃子、家里人全睡了。高腳雙柜上放的座鐘(媽媽出嫁時的陪嫁)發出滴答滴答的聲響,我覺得十分恐怖,嚇得趕忙跑上炕把頭扎進母親的被窩,好久都睡不著。我第一次自己買書看是買了《三國志平話》、《高平之戰和柴榮》還有一本《膽劍篇》。那本《三國志平話》是說劉邦、呂后殺了韓信、彭越、英布三大功臣后,他們到陰間在閻王那告了他倆的狀。經過打官司,閻王判他們重回陽間、因果相報。其實,那時我在胖楊伯那,已經有了隨便看書的特權了。舊書攤的`擺攤人不僅允許我看,有時還和我侃一通。我買書就是出于喜歡。逐漸的積累使我感到充實,每天都特別振奮,走路時手背在身后,見著熟悉的長輩大聲招呼,顯得彬彬有禮。街坊鄰居都說這小子將來能有出息。我有時看見前院的大學生王光彩和夏淑清大姐,心想我將來能比你們強,至少也得趕上你們。
小時候,我也很喜歡音樂。那時盛行娛樂琴,一根老弦、四根細弦,弦上有音符牌碼,一手彈撥,一手按鍵。我們鄰居七大爺會彈,教我。他還教我吹簫。我自己還鼓搗過二胡,一般常整的曲子就是《蘇武牧羊》、《滿江紅》、《四季歌》、《五更》、《小句句雙》等。我也也喜歡吹口琴,記得有支曲子叫《愿君且飲三杯酒》,是電影《拉郎配》插曲,是從我大舅那聽來的。這些既無人指點,又沒用上功夫,到底是技藝平平,上不了檔次。倒是上臺演戲讓我覺得挺過癮。一次演評劇《李三娘打水》,我演漢隱帝劉承祐,雖不是主角,但身邊有兩員大將,很威風。還演過五少年智救火車,其中四個女孩子,一個男的是我。由于心里高興,臺詞記的也熟,一上臺抑揚頓挫清楚,又入戲,得到了好評。那是鐵路搞的比賽,我們在綏棱評上了,那時綏棱是聯合站,管南北好幾個站。到綏化再演被刷下來了。
我接觸唐詩宋詞是在上初中之前。準確地說是一九五七年七月到九月這幾個月。正是小學畢業后,在那時,我交了個大朋友,一個叫魏穎,原名叫魏國士,是遼寧大學中文系的學生,另一個是他的女友叫劉淑芹,是遼寧大學歷史系的學生,那年他倆是大學二年。那時,大約他們已經對象了。魏穎家住在離我們家二十里左右的三井鄉,無論節假日,只要回來,務必到我家,有時住上三天五日。魏穎發現了我愛好文學的特點之后,便有意引導我。所以常常把他的大學課本讀給我聽。特別他給我講了岳武穆的《滿江紅》,極力贊揚岳飛那種愛國思想和收復失地的雄心壯志。他還為我推薦了“碧云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等元曲名句,他熱衷于為我講辛棄疾的“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講“山圍故國周遭在,浪打空城寂寞回”,侃侃談論唐詩的意境,贊嘆宋詞的博大含蘊。向我推薦宋詞的音韻之美,唐詩的意境奧妙。后來,他索性找了幾本唐詩宋詞的小冊子送給我。我真是如獲至寶,最后可真是手不釋卷了。他推薦給我的張三影、柳三變、李后主,劉克莊等詞人的名作,讓我真的特別喜歡。后來,他又為我帶來了《千家詩》,我都忍不住熟讀起來。
那時,我真正對文學產生了深深的興趣,覺得能接觸這樣的大朋友,真算是榮幸。
當然,小時候也有不少荒唐,有過一些美好的頑皮,現在想起來又是羞愧又是好笑。
剛解放張維鎮有個貿易局商場,建國后搬回了綏化。后來鎮上的于瞎子和高老坦兒開了個鋪子,孩子們上學的紙、筆、本都上那買。他們和我父親關系很好。有一次我去買鉛筆。他倆說不用給錢,叫聲爹就給你一根。我叫了,他們給了我一支鉛筆。筆到手之后,我邊跑邊說,你才是兒子呢,我爸在家呢!后來他們不干了,必須一手交貨一口叫。我捏一頭他捏一頭,我手快搶過了筆就說,爹死了,我爸在家。他倆假裝攆。我就跑。那時候我們街里有兩個“館子”,就是飯店。一個是羅家館子,一個是歐家館子,我常進過羅家館子。有一回放學,經過這館子,羅掌柜叫住我問“你爸在家嗎?”我說:“啊!”他問我是不是給你爸買只燒雞,我說沒錢。他說不用錢,你脫下一只趿拉板就行。我一聽好哇,就脫下一只,他又說不行,得兩只。我想了想“兩只也沒啥”,我回家就做一雙。就脫下了另一只,他真把燒雞包上給了我。回到家樂呵呵地遞給爸爸,爸爸臉一沉問哪來的,我一五一十告訴了爸爸。爸爸笑了。爸爸說燒雞得給錢,趿拉板還得拿回來。爸爸媽媽把道理講給我,我雖然懂了,但也恨老羅頭太不仗義。
練拳腳后來我也拜了個“師傅”。師傅教我三招五式之后曾讓我找一個同學去實習。而他指定讓我實習的對象是一個很老實的同學。我對他練了一拳一腳后在師傅面前揚眉吐氣,師傅稱贊我的功夫了得。可我現在仍對此事感到愧疚,責備自己的凌弱恃強。雖然過了幾天我向這個同學道了歉,但至今猶不時地自責。
從小,我就有一種不服輸、不抱下洼地的特性。特別是在學習上,總有一種爭強好勝的心理。上小學后,學習始終在前列,因此同學們都靠攏我。記得小學的同學荊凱、劉明義、李德仁他們都比我大好幾歲。但他們特別是在要考試時都殷勤地幫我筆、紙、橡皮等東西。為的是考試時我能幫他們一把。成年后,再見到他們時都還談到此事。初小時,一年考好幾次試,有日考,周考,中考,期考。前幾名的同學也很有競爭。那時,這次你比我多一分,我下次一定比你多兩分。這次你比我早交卷2分鐘,下次我要比你早交卷5分鐘。就這樣在初小200多人中,只有40多人考上了高小。我上小學時正是剛建國,翻身農民都要讓孩子念點書。年齡差別也大,最大的比我要大6-7歲。特別是四年級時的閱讀比賽(初小時唯一一次比賽)我讀課文時簡直到了忘乎所以的地步,入神的暢讀贏得了第一名。當我把獎品獎狀拿回家時,媽媽開心的笑了,爸爸也露出了難以見到的笑容。
記得爸爸的同事中有一個外號叫“大學兒”的林樹森,在工人中他總覺得自己鶴立雞群。有一次他拿一個“會”字考我。我那時讀小學三年級。我講給他:你們在一起說事那叫開會,記賬的人就叫會計。他高興的大笑,連說“這小子”不簡單。爸爸也因此感到光榮和自豪。
六年的小學一晃就過去了。1957年7月6日,小學畢業了。高小同學考入初中的寥寥無幾。我們那時的第六完全小學來自四鄉的幾百人,只有三十多人考入了初中。而我也從十三歲開始便到離家三十里外的四方臺上初中,到1958年3月,隨著全黨大辦教育,又回到了張維,成為張維中學的首批建校者。那一年我還不滿十四歲。
但是,童年太短暫啊!
寫一次有趣的童年大全(16篇)篇十五
一年級到四年級,科學一直是我喜歡的學科。科學課上我做過的實驗數不勝數,但在這無數的實驗中,唯獨一次讓我記憶猶新,那就是前不久剛做過的硬幣實驗。
那天下午的科學課上,老師向我們宣布:“今天,我要和大家做一個非常有趣的'實驗!”“耶!”話音剛落,同學們一陣歡呼。“是不是把硬幣投入水中的實驗?”一個同學未卜先知。“沒錯!你們身邊誰有硬幣?”“我!
幣?”“我!我!我有!”同學們個個爭先恐后,紛紛“上交”了自己的硬幣。
實驗開始了,老師向滿滿的水杯中投硬幣了,我擠在前面,睜大眼睛,緊緊盯著水杯,惟恐錯過了哪個細小的環節。“一個、兩個、三個……”一枚枚硬幣相繼“跳”入了水杯,水面也在升高。老師突然停住了,問:“同學們,猜猜看,接下來會出現怎樣的情況?”“水會溢出來唄!”同學們異口同聲。“錯!讓我們接著往下看吧!”“誰還有硬幣?”老師又在同學身上“搜”出六枚硬幣,小心翼翼地把他們一個個放入水中,最后一枚硬幣“撲通”跳下水后,像訓練有素的潛水員,在水中旋轉了360度后,才安安穩穩地落入杯底。
此時,同學們驚奇地發現:水面竟然超過了杯口,而且足足有半厘米!同學們隨即把老師團團圍住,詢問這是什么原因,老師卻買了個關子,反問我們:“你們說呢?”我們個個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在同學們的再三詢問下,老師終于開了“金口”,神秘地說:“這是水面的張力,是這股無形的力量支撐住水面超過杯口,而不溢出來的。”原來是這樣!我們終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這次實驗,讓我們懂得:凡事都不能武斷地下結論,要勇于探索和實踐,才能揭開謎底。大自然中,還有許多的秘密,我相信,只要不斷去探索,我們就能解開很多的謎團。
寫一次有趣的童年大全(16篇)篇十六
科學老師講過許多實驗,這些實驗就像一顆顆蜜糖一樣,滋潤著我的心田,而我認為最甜的那一顆,必定是那次實驗了。
一天,陽光普照大地,我懷著激動的心情來到學校,準備開始新一天的精彩課堂。
“叮鈴鈴”上課了,我們本來以為還要再枯燥乏味的教室做實驗,令人出乎意料的是這節課竟要在我們期盼已久的實驗室做實驗,我們班的同學高興地一蹦三尺高,笑得合不攏嘴。上課了,我們邁著輕盈的腳步奔向實驗室,因為新奇,所以我們熱火朝天的說了起來,科學老師也懂我們是一群活潑可愛的“小猴子”,所以用親切的語氣讓我們安靜下來,“今天要做的實驗是電磁鐵中分導體和絕緣體”話音剛落,我們就拿出了事先準備的材料(導體或絕緣體)。老師拿出了電磁鐵,老師跟我們說,若是小燈泡亮,就是導體,小燈泡滅,就是絕緣體。好奇心強大得我們不再說話,而是認真仔細的聽著,時不時還要問幾個問題。小燈泡亮的時候,我們像幼稚的孩童,拍拍手,笑幾聲,讓這節課充滿了歡聲笑語,老師還告訴我們人體是導體,大地也是導體,是我們的腦海里多存留了一份科學知識,一件美好的歡樂回憶!
我喜歡做科學實驗,因為它讓我知識博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