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教學工作計劃時,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習特點合理安排教學步驟和時間。接下來是一些來自學校領導的教學工作計劃案例,希望能夠給大家提供一些借鑒意見。
幼兒京劇說課教案(專業20篇)篇一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彩繪、用對稱的方法來表現臉譜。
2.感受臉譜的藝術美,能大膽進行創作。
重點與難點:用線條、色彩對稱的方法夸大表現臉譜特征。
活動準備:課件、各色顏料、鉛畫紙、毛筆、水桶、抹布。
活動過程:
一、觀察討論。
2.臉譜是一種神奇的化裝,你們知道臉譜是什么時候化的裝?(唱京劇的時候)。
3.臉譜非常漂亮,有一些大畫家把他做成藝術品掛在家里,所以現在的臉譜有非常多的顏色。
4.臉譜是一種化在臉上的裝,(播放課件)我們來找一找臉譜與臉哪些地方是一樣的?(左右對稱、都有眼睛、嘴巴、鼻子、眉毛)哪些地方不一樣?(顏色不一樣,臉分成幾個塊、五官有了變化)。
引導幼兒討論顏色、五官的變化,臉上塊面的分割。
5.教師示范。
二、聯想創作。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當藝術家,設計一張漂亮的臉譜。
提示:
1.今天你想畫一張什么樣的臉,五官怎么來變。
2.化裝的時候要仔仔細細的,千萬不要把臉兩邊畫得不一樣。
3.看看什么地方要涂眼影,什么地方要涂胭脂。
4.小朋友可以根據需要可以選擇使用毛筆。洗筆時注意不要甩水,在毛巾上擦干。
5.幼兒繪畫教師巡回指導:臉譜畫得大一些,注意五官的變化及位置。
三、活動講評。
1.展出幼兒作品。
2.幼兒之間相互欣賞。
3.教師主要從顏色上進行講評。
幼兒京劇說課教案(專業20篇)篇二
京劇是我國傳統藝術寶庫中的一顆明珠,它已有兩百年的發展歷程。京劇中富有特色的音樂,富麗堂皇的服裝,多姿多彩的臉譜,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咿咿呀呀的唱腔等,都是幼兒喜聞樂見的藝術。因此,為了讓孩子們喜愛京劇,了解京劇,增強對國粹藝術的熱愛,并親身體驗一下國粹藝術的魅力,過一把“戲迷癮”。我為孩子們設計了有趣的科學綜合活動,引領幼兒在看看、聽聽、唱唱、學學、做做的過程中,對我國的京劇藝術有一個初步的了解。
1.知道京劇是中國的國粹,了解京劇臉譜顏色的含義以及四大行當“生、旦、凈、丑”。
2.通過京劇臉譜的顏色和人物的裝扮,能簡單區分京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人物角色,并嘗試模仿京劇中不同的角色。
3. 感受京劇獨特的藝術魅力,萌發對國粹京劇的探究興趣。
幼兒知道京劇的特點,了解不同顏色的臉譜代表不同的人物性格和四大行當“生、旦、凈、丑”的人物特點。
通過對京劇臉譜和四大行當的了解,能夠區分京劇中人物的性格和人物角色。并嘗試模仿京劇不同角色的動作及唱腔。
活動前,請幼兒聽聽京劇,簡單了解京劇臉譜及四大行當。了解中國有名的京劇劇目及劇中的代表角色。
自制多媒體課件、各種各樣的京劇臉譜、京劇四大行當的圖卡、分類板、小筐子。
1.提問:這是什么?看到臉譜你會想到哪種戲曲?
2.小結:京劇是中國的國粹,它是獨有的一種戲曲,有近200年的歷史,是我們中國的驕傲。
3.出示京劇人物課件,簡單了解京劇的特點。
提問:京劇都有哪些獨特的地方?
小結:京劇里有臉譜、有戲服、有行頭,有唱腔。而且還分為“生、旦、凈、丑”四大行當。
提問:
(1)這些臉譜一樣嗎?哪里不一樣?
(2)你們知道在京劇里每一種顏色的臉譜都代表著什么性格的人物嗎?
(1)提問:歌里都唱到了誰?
(2)逐一出示不同顏色的京劇臉譜,進一步鞏固不同顏色的臉譜所代表的不同人物性格。
藍色代表勇猛;紅色代表正直、勇敢;黃色代表兇猛;白色代表奸詐;黑色代表直爽。
(2)教師向幼兒講明游戲規則。
游戲規則:教師說出一種顏色,與老師所說顏色相同顏色臉譜的幼兒就快速站起來,告訴大家這個顏色的臉譜代表的是什么性格。誰先搶答正確誰就是優勝者。
1.出示四大行當的人物圖片,介紹“生、旦、凈、丑”的簡單特點。
四大行當簡介:大多由男演員扮演的角色叫做“生”;大多由女演員扮演的角色叫做“旦”;各種各樣的花臉都是“凈”里面的角色;臉上畫著白色,樣子很滑稽的叫做“丑”。
2.觀賞辨別京劇“生旦凈丑“四大行當的戲曲視頻,引導幼兒通過外部特征、模仿動作及唱腔,進一步辨別京劇“生旦凈丑”四大行當。
3.玩分類小游戲,進一步鞏固對四大行當的認識。
(1)教師提出游戲要求,幼兒選擇圖卡進行分類游戲。
(2)游戲驗證、糾錯。
1.教師進行活動小結,送給每位幼兒一個精致的臉譜做禮物。
2.帶領幼兒戴上臉譜嘗試進行京劇的模仿表演。
幼兒京劇說課教案(專業20篇)篇三
初步了解中國戲劇中的京劇臉譜, 通過活動讓幼兒認識我國的國粹——京劇臉譜,掌握基本的線條勾畫法。
學畫京劇臉譜,知道臉譜的對稱性
教師范例、幼兒繪畫用品
欣賞講解——教師示范——幼兒作畫——小結
京劇臉譜的特點就是左右對稱,也有個別不對稱的,我已經準備好的他們的臉型,小朋友在其中用記號筆勾畫線條,看老師怎么畫,你們等一會兒怎么畫,先在臉譜的中間定一個點,左右畫對稱的弧線,依此勾出額頭、眼睛、鼻子、嘴,下巴等各部位。勾線條前一定要想好,勾時一下子畫成。
教師演示多種臉譜的畫法。
要求幼兒選擇一個臉譜進行作畫,按照老師教的畫法勾線,要求線條流暢,作畫大膽,同伴之間不干擾,安靜的進行活動。
要求臉型布局合理,左右對稱,個別輔導能力較差的幼兒,要注意保持桌面整潔,不將記號筆畫到桌上,看范例作畫。
請畫的比較好的幼兒講述他(她)的作畫經驗,方法,畫的是哪一個臉譜,幼兒評價。
幼兒京劇說課教案(專業20篇)篇四
1、感受京劇表演中的唱腔和身法,體驗京劇的魅力,萌發對京劇表演的喜愛。
2、嘗試京劇表演,用自己的方式大膽表現。
重點:引導幼兒在感受和觀察比較中學習花旦和花臉的走路和亮相。
難點:引導幼兒把已有的經驗初步遷移到京歌中。
環境準備:把有關京劇臉譜的裝飾布置在活動室里,供幼兒欣賞。
知識經驗準備:與幼兒共同收集有關京劇的資料,并了解京劇的四大行當及各種京劇臉譜的代表人物。
1、教師準備材料:制作多媒體課件《說唱臉譜》,挑選京劇選段(有關花旦和花臉的音像資料),錄音機及磁帶。
2、幼兒操作材料:在四個花籃里放有絲巾若干、塑料圈若干(與幼兒人數相符)。
1、幼兒在京歌《說唱臉譜》音樂伴奏下進入活動室。(背景是多媒體課件《說唱臉譜》,用來襯托京劇表演的氛圍。)
2、教師用京劇四大行當中的"念"的語調向大家問好,與幼兒互動。
3、引導幼兒講述有關京劇的已知經驗,幫助幼兒了解京劇的文化。
小結:京劇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國粹,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不但受到中國人民的喜愛,也深受外國友人的歡迎,是中國人的驕傲!
我們一起走進京劇的世界,領略京劇中人物的風采。
1、欣賞京劇《賣水》選段,學習花旦走路的動作。
教師提問:
1、花旦是怎么走的?手部的動作是什么樣的?
2、為什么花旦走路會這么輕啊?你試試,怎樣走才會又快又輕呢?
3、幼兒嘗試表演。(個別表演與集體表演相結合)小結:花旦走路快如飛,兩腿并緊邁小步,一步跟著一步走,挺胸走路真開心。這種步子它還有一個名字叫圓場步,演員進場和出場時會這么走。
2、欣賞京劇《鍘包勉》選段,學習花臉走路的動作。
教師提問:
1、花臉走路的感覺怎么樣啊?(神氣)
2、花臉的腳尖和花旦的腳尖有什么不同?為什么花臉走路的時候手要架起來?
3、學花臉走路時腰應該要怎么樣啊?(挺直了)
4、幼兒嘗試表演。(個別表現與集體表現相結合,教師口念:匡-采、匡-采……)小結:花臉走路真神氣,勾腳用力向前踢,前腳邁出,后腳跟緊,腰板挺直,兩手用力握。古時候當官的人都是這么走的,特別神氣!
1、請幼兒欣賞京歌《說唱臉譜》。
教師提問:請大家說說聽了這段音樂,你有什么樣的感受呀?
小結;這首《說唱臉譜》把唱歌和京劇融合在了一起,我們就把它叫做"京歌"。
2、欣賞京歌第二遍,引導幼兒分辨ab段內容。(重點找出ab段中間的間奏)教師提問:
這首京歌的演唱分成了前后兩部分,你聽出那一段適合"花旦"表演?
(個別、集體練習)那后面一段就比較適合誰表演呀?(個別、集體練習)
3、鼓勵幼兒結合創編的亮相動作進行表演。
4、分小組互動學習、交流,分享創編的快樂。
5、小組成果展示。
聽音樂,每組幼兒分角色展現合作成果。
小結:剛才每個小組的孩子不僅分配好演員角色----誰演花旦,誰演花臉?還能商量好表演的先后次序。你們的表演真精彩!
1、出示絲巾和塑料圈,引導幼兒選擇與角色相匹配的道具。
2、幼兒展示完整的舞臺表演。(從候場到演員依次出場,直至演出結束。)
繼續為幼兒創設與本主題活動相結合的區域環境,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樂",體驗京劇表演的樂趣!
建議:
開展角色游戲:
戲迷茶館創設表演區:
快樂的小戲迷創設美工區:
幼兒京劇說課教案(專業20篇)篇五
1、通過有關京劇知識的學習,培養幼兒對京劇的興趣和熱愛民族文化的情感。
2、通過著名京劇選段欣賞,感受京劇的唱腔、道白、表演及武打的藝術特點。
3、鼓勵幼兒用相應的京劇動作來進行表演。
1、知識準備:幼兒平時有觀看過京劇節目,了解京劇的相關知識及京劇的基本動作。
2、自制多媒課件一份。
3、京劇的道具若干。
提問:
1、你剛才看的是什么?
2、你喜歡京劇嗎?
3、你喜歡京劇的什么地方?(幼兒根據自己的想法自由、多方位的回答問題。從而引出課題。
1、認識臉譜。(放課件)
這是什么?(臉譜)
你在什么表演中看到過臉譜。((京劇表演中)。
你還看過怎樣的臉譜。(幼兒自由講述,引出多彩的臉譜)
2、欣賞多彩的臉譜。
提問:為什么化裝師要在演員的臉上畫上各種各樣的顏色呢?(京劇中臉譜上的用色是十分講究的,通過顏色、線條的變化可以塑造不同人物的性格。)
3、介紹臉譜。(可以減縮)
提問:你們看,這里的臉譜分別是什么顏色的?(紅臉、黑臉、白臉)
分別講述看到紅臉、黑臉、白臉的不同感覺。
提問、
1、京劇表演中都有那些表演人物?
2、你知道他們都叫什么嗎?
(幼兒討論、回答。教師放課件)
小結:在京劇中扮演男性人物為生行,扮演女性人物為旦行,繪有臉譜的為凈行,扮演小丑式滑稽人物為丑行。這就是京劇中的四大行當:生、旦、凈、丑。
四:京劇中的四大基本功――唱、念、做、打。
1、提問;京劇中的生、旦、凈、丑都是怎樣表演的。(幼兒討論回答。請個別幼兒示范表演)
教師歸納京劇表演中有唱腔、道白、表演、武打,這也被稱為京劇的四大基本功唱、念、做、打。
2、幼兒分段欣賞京劇中的唱、念、做、打。
(1)、看課件:京劇中的唱。
幼兒欣賞京劇名段《蘇三起解》,引導幼兒感受悠揚、委婉的唱腔。
[page_break]
提問:京劇的唱腔和我們平時有那里是不一樣?(有的字拖的很長……)。
(2)、看課件:京劇中的念。
觀看課件《蘇三起解》中的對話。
蘇三:老伯,這里可有往南京去的人無有?
老伯:有往南京去的,可有什么事嗎?
蘇三:給我那三朗帶個信兒。
請幼兒念一念,讓幼兒感受一對比京劇中的念和生活中的念有什么不同。
(3)、看課件:京劇中的做。
師:京劇表演是十分豐富、精彩的,出來唱、念以外,還有很多的表演動作,我們把它稱之為做。
幼兒欣賞《白蛇傳》里的白娘子的表演動作。
提問:剛才的表演中你覺得什么動作特別好看?幼兒學一學,做一做。
(4)、看課件:京劇中的打。
師:在京劇中最熱鬧的、驚險的是京劇中的武打。
提問:京劇中的打和我們平時武打片中看到的打有什么不一樣。(幼兒嘗試學一學)。
播放京劇和越劇京劇和黃梅戲的不同片段,幼兒進行判斷、選擇。
小朋友,你們喜歡京劇表演藝術嗎?不但你們喜歡,我們的爺爺、奶奶、叔叔、阿姨他們也都很喜歡。許多的外國人也很喜歡我們中國的京劇。很多的外國友人還特地來中國學習京劇呢。
幼兒京劇說課教案(專業20篇)篇六
知識目標:了解京劇臉譜常識,掌握京劇臉譜彩繪的方法與步驟。
能力目標:學會欣賞京劇臉譜,掌握簡單譜式的繪制,初步學會民間工藝品的制作。
德育目標:進行熱愛祖國優秀文化藝術的教育,培養民族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京劇臉譜常識與彩繪的方法。
教學難點:染色。
教學方法:記算機輔助教學。
教學程序:組織教學——學前導入——展認目標——導學達標——達標測評——課堂小結。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學前導入,調動情趣。
1、放一段京劇錄象(1分鐘)。
問:人物面部在化裝造型上有什么特點?
答:臉上畫了油彩;都是大花臉。
總:對,同學們回答的都很好,我們看到演員們的臉上涂了顏色并畫成了花臉,這也是我國戲曲中特有的化裝藝術,尤以京劇為典型,因為它在構圖、勾畫、涂色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譜式,所以叫“臉譜”。
三、板書課題,展認目標。
出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京劇臉譜的一些常識以及臉譜的繪制過程。
四、導學達標。
1、臉譜運用夸張的手法,利用色彩和圖案,將角色的眉、眼、鼻、口及臉膛加以粉飾,從而加強人物面部的特征,顯示出劇中人物的性格特點。(出示人物未化裝于化完裝后的兩張圖片)。
如:曹操的臉譜是在以白色為主調的臉上,描繪了又細又長的三角眼,以及眼角雜紋,揭示出其工于心計、狡詐多疑的性格特點。(出示曹操的臉譜)。
項羽的臉譜眉如亂云,雙目低垂,滿面愁容狀,可表達出其悲劇性格。(出示項羽的臉譜)。
2、示若干不同顏色的臉譜。
問:這些臉譜的顏色都一樣嗎?
答:不一樣。
問:什么地方的顏色不一樣?
答:它們的主色調不一樣。
總:對,它們的主色調不一樣。那么,在京劇中臉譜的主色也有其固定的寓意與象征。(在臉譜畫面中加入“說唱臉譜”的音樂)。
討論顏色的不同寓意和象征:(結合相應的臉譜進行課堂討論)。
紅色——威武中正——鐘馗。
黑色——嚴肅剛正——包公。
藍色——兇猛豪爽——竇爾墩。
白色——陰險狡詐——曹操。
3、在長期的戲劇發展過程中,臉譜的圖案形成了一定的譜式,以京劇為例,其譜式極多,單從花臉譜式講就可以分為“大花臉”、“小花臉”、“三花臉”等形式。
a、“大花臉”就是在整個面部勾畫圖案。(出示“大花臉”)。
b、“小花臉”只在鼻梁上勾畫一個“豆腐塊”。(出示“小花臉”)。
問:同學們,你們看這應該是什么角色呀?
答:小丑。
答:滑稽、幽默、風趣。
總:對,由此我們更能看出臉譜所具的藝術功能。
c、“三花臉”介于“大花臉”與“小花臉”之間,是圖案畫到臉顴骨稍外的一種譜式。(出示“三花臉”)。
d、精美的臉譜藝術是我國的民間美術瑰寶之一,它在我們的現代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比如書籍裝幀、室內設計、建筑裝飾、服飾設計等。(出示臉譜運用于生活中的圖例)。
(二)臉譜的繪制過程:(出示電腦繪制過程)。
1、在提前準備好的泥胎上輕輕畫出圖案的輪廓,要求對稱整齊。
2、著色,先留出白色的地方,再涂淺色調,由淺及深到黑(電腦顯示)。顏色以一個主色配以兩三個附色為宜。
3、涂一層清漆或膠水。
4、可利用一些材料將其整理加工成為一件完整的工藝品。
五、達標測評。
組織學生練習繪制臉譜,教師巡回指導。
六、課堂小結。
展示優秀學生作業,總結課堂情況,播放樂曲,學生在樂曲聲中離開教室。
七、課件設計程序:
臉譜畫面(靜)——京劇錄象(動)——錄象中花臉局部放大圖(靜)——曹操的臉譜(靜)——項羽的臉譜(靜)——若干臉譜(靜)及“說唱臉譜”音樂(輕放)鐘馗、竇爾墩、包公、曹操——三種花臉譜式做背景,根據進程依次出示局部——出示運用于生活的實例——繪制過程(動)——春節晚會中以臉譜為服裝裝飾的光盤(動)。
幼兒京劇說課教案(專業20篇)篇七
1、在熟悉樂曲旋律的基礎上,學唱京劇《戲說臉譜》。
2、通過觀察圖片的排列順序,熟悉歌詞的順序。
3、感受京劇的效果,產生喜愛京劇的情緒。
1、與歌詞內容有關的臉譜各一張。
2、圓舞板、大鼓各一只。
3、戲說臉譜的伴奏帶。
1、觀看ppt,孫猴、竇爾敦、曹操、關公,找到相應的臉譜,并根據小節線的提示依次擺放。
2、還有一個人也很厲害,他長得怎么樣?生氣起來可不得了。猜猜他會是什么臉呢?
1、圓舞板也想來認識他們,你聽:打節奏念歌詞。跟念一遍。
2、你聽到了什么?或者是不一樣的地方?出示馬、大刀、喳喳。
3、想不想和圓舞板合作,他說前半句,你們來接后半句,再交換。
4、大鼓也想加入呢?你會跟著大鼓完整地說一說嗎?
1、告訴你們哦!這就是一首京劇,名叫《戲說臉譜》。想不想聽?教師范唱。
2、想不想學呀?
3、唱的和說的有什么不一樣?拖音——喳,出示圖譜多音——啊,出示圖譜。引導幼兒學唱。
4、接龍游戲,教師與幼兒。
6、秘密導入,嘗試多次的比賽練習。
2、我們一看京劇演員他們是怎么做的?
3、跟著他們一起來做一做。
4、聽音樂加上自己的動作聲音表演一次。
5、走到家長面前,與家長合作表演。
幼兒京劇說課教案(專業20篇)篇八
1.臉譜的基本特征。
2.大膽表達對京劇臉譜色彩、造型的感受與理解。
3.萌發對京劇藝術的興趣。
包公、關公、趙高的京劇臉譜 白紙 彩筆
一、 開始部分
幼兒欣賞京劇選段:包龍圖打坐開封府——幼兒感知京劇藝術。
二、 基本部分
1. 出示包公臉譜、關公臉譜、趙高臉譜。
師:臉譜的主要顏色是什么?還有什么顏色?
看了這臉譜你是什么感覺?
敘述包公、關公、趙高的傳奇故事。
2.比較三張臉譜眼睛、眉毛、眉心的不同表現手法。
3.幼兒設計臉譜。
三、結束部分
幼兒作品送至展覽區。
活動反思:幼兒設計臉譜難度很大。少數幼兒能表現出京劇臉譜色彩豐富、夸張的特點。
幼兒京劇說課教案(專業20篇)篇九
京劇是我國的國粹藝術,他有著悠久的歷史,其內涵非常豐富。然后幼兒對京劇接觸的較少,所以在這次活動中特以的傳統藝術-臉譜作為欣賞對象,旨在讓幼兒了解的傳統藝術。以臉譜的精致、絢麗、獨特、豐富的內涵來吸引孩子。
1、喜歡欣賞京劇臉譜、制作臉譜小掛件。
2、了解京劇臉譜的基本特征和簡單含義。
3、知道京劇臉譜是我國的民族的瑰寶,激發幼兒的民族自豪感。
快樂家園教材、一段京劇視頻、臉譜
一、欣賞歌曲《說唱臉譜》,邊欣賞邊出示課件。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不喜歡看動畫片,請幼兒回答。
師:動畫片可不是白看的哦,請小朋友看完告訴我,短片里放了什么,為幼兒觀看視頻師:小朋友,你們知道電視里放的是什么。
師:剛才有小朋友說看到的大花臉,那小朋友知道你們看到的大花臉叫什么名字嗎?
幼兒:臉譜。
二、引導幼兒介紹自己京劇臉譜。
請幼兒在集體或同伴之間相互介紹自己京劇臉譜角色。
三、介紹京劇臉譜的特點:
待幼兒充分介紹后,引導幼兒討論,發現京劇臉譜的是主要特點,臉譜的顏色代表人物性格,如:關羽的臉譜是紅色,面色如紅棗,性格耿直忠義,是典型的赤膽忠心。
竇爾敦的臉譜是藍色的,他是一個勇猛、剛強的武將。
典韋的臉譜是黃色的,代表兇悍和殘暴。
曹操的臉譜是白色的,代表他狡猾奸詐。
張飛的臉譜是黑色的,代表他面色丑陋且性格猛直。
此外臉譜中的金銀色、紫色、灰色等、代表一些面色奇異的鬼、怪、神、佛、仙的形象。
同時,引導幼兒欣賞京劇臉譜的獨特之處,如:除了不同顏色表現不同的人物個性外,臉上的花紋和顏色具有對稱性等。發現京劇臉譜所蘊含的對稱美。
四、《快樂家園》的相關畫頁,小紙盒,制作臉譜掛飾。
幼兒京劇說課教案(專業20篇)篇十
京劇是我國傳統藝術寶庫中的一顆明珠。京劇臉譜、京劇唱腔、京劇表演五彩紛呈,精彩奇特,是具有民族性、夸張性的藝術。讓幼兒接觸一點京劇,欣賞京劇的經典片段,制作京劇臉譜,過一把京劇表演的癮,可以培養幼兒對京劇的興趣,感受中國京劇藝術特殊的美,增強對祖國傳統文化藝術的了解與熱愛。
1、萌發幼兒對京劇藝術的興趣,激發幼兒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美好情感。
2、鼓勵幼兒參與京劇表演和制作京劇臉譜。
3、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藝術表現力。
1、環境布置各種京劇臉譜。
2、日常活動時播放京劇的錄音帶和錄像帶,供幼兒欣賞。
3、彩紙、紙板、毛線等手工材料。
1、看京劇錄像。
2、向幼兒簡單介紹京劇:京劇是我國的一種戲曲,只有中國才有,所以叫國粹。唱京劇的人要在臉上涂上一些漂亮的花紋,就是京劇臉譜。因為京劇好聽好看,不僅中國人喜歡,很多外國人也很喜歡。
3、介紹京劇臉譜的名稱、性格和特點。如:紅臉代表忠誠勇敢;白臉代表狡猾;黑臉代表正直忠厚,如"包青天"。
1、幼兒觀看錄像后回答,唱京劇的人臉上涂上各種漂亮的花紋,他們說話、動作、走路跟我們有什么不一樣。
2、放京劇錄像帶,讓幼兒感受京劇曲調的優美,并跟著哼唱。
3、幼兒戴上臉譜,自由地表演。
1、觀察京劇臉譜的顏色和花紋,區分紅臉、白臉和黑臉。
2、幼兒畫京劇臉譜。引導幼兒發揮想象,設計漂亮的圖案進行裝飾,要求色彩鮮 亮。
3、把畫好的臉譜剪貼在紙板上,用毛線頭當胡須和頭發。
4、幼兒戴上自制面具做游戲《黑臉敲鑼》。
玩法:黑臉一個,紅臉、白臉若干。黑臉慢敲鑼,紅臉和白臉就開始走圓場步;黑臉快敲鑼,紅臉捉白臉,白臉躲紅臉,看誰捉得多,看誰躲得快。被捉到的白臉交給黑臉。
當孩子們頭戴自制的臉譜,腳下邁著不太嫻熟的圓場,認真地模仿著自己喜歡的一招一式時,他們都被這古老的藝術深深地感染了。有的孩子在"小劇場"中表演自己剛剛學會的京劇,還有的孩子回家教爸爸媽媽學唱京劇——儼然一個個小戲迷。
活動延伸區域活動中設立“小戲迷俱樂部”。
幼兒京劇說課教案(專業20篇)篇十一
導學部分講授新課學生練習。
一、京戲:二、京戲是一種綜合藝術。[板書課題]一、分析的特點:1.整臉:(趙匡胤臉譜)2.“三塊瓦”臉:(姬廖的臉譜)3.“十字門”臉:(張飛的臉譜)4。碎花臉:(夏侯德的臉譜)5.神仙臉:(齊天大圣的臉譜)二、分析的用色:關羽的臉譜竇虎的臉譜竇爾敦的臉譜牛邈的臉譜包拯的臉譜曹操的臉譜二郎神的臉譜三、作業步驟:四、作業提示:五、課堂練習:
2分13分鐘22分鐘。
(教師播放錄像資料)設問:錄像中人物唱的是什么戲?內容是什么?小結:人物唱的是京劇。戲里唱的內容是。京劇是我國的國粹,為什么這樣說因為京劇溶入了文學、表演、美術、舞蹈、音樂等許多藝術于舞臺,是一種綜合的藝術,所以有許多人都喜歡京劇,不但中國人喜歡,外國人到中國除了登長城、吃烤鴨,還無論如何要看京戲,大家看,連外國人都那么喜歡、崇拜京劇,作為我們同學應該嘗試著了解它、認識它!(教師出示范畫)小結:在整臉面部圖上一種顏色作為主色,以夸張膚色再勾出眉、眼、鼻、口的部位和細致的面部肌肉紋理,以表現出人物的神態。小結:是在整臉的基礎上進一步夸張眉、眼、鼻、口的畫法,用線勾出兩塊眉眼,而使前額、左右面頰呈現出三塊明顯的主色,平整的如同三塊瓦,所以稱三塊瓦臉。小結:是由三塊瓦臉發展而來,特點是將主色縮為一個色條,從腦門頂至鼻頭以下,用這個色象征人物性格,主色條與鼻窩在構圖上形成一個“十”字,稱“十字門”臉。小結:與整臉相反,臉譜色彩豐富,構圖形式多樣,線條復雜而細碎。小結:一般用于神話戲,主要用金、銀色,以示神圣威嚴出示電腦圖片。計算機出示臉譜人物的性格特點。設問:中的顏色也是塑造人物的關鍵,我們同學可以試一試,你對人物顏色是怎樣的感覺?小結:忠義英勇——紅色小結:驍勇兇暴——黃色小結:剛強驍勇——藍色小結:俠骨義腸——綠色小結:公正無私——黑色小結:陰險疑詐——白色小結:虛幻之感——金、銀色教師運用計算機出示作業步驟。1、畫出的輪廓和五官。2、細致勾畫出花紋。3.上色。4.制作成立體臉譜。教師運用計算機出示作業要求。1、格式:在紙的右下角寫班級、姓名。2、用筆:鉛筆勾出圖案花紋。3、用色:水粉顏色上色。4.畫面:圖案花紋細致,涂色均勻。5.制作:干凈、對稱、富有立體感。(播放音樂)教師輔導個別繪畫水平稍弱的學生定位,輔導繪畫水平較強的學生創作出更好的作品。
學生欣賞錄像,回答問題。初步感受京劇的魅力。學生欣賞,并感受臉譜的美。思考、探討整臉臉譜譜式與其它譜式有什么不同。思考、探討三塊瓦臉譜譜式與其它譜式有什么不同。思考、探討“十字門”臉臉譜譜式與其它譜式有什么不同。思考、探討碎花臉臉譜譜式與其它譜式有什么不同。思考、探討神仙臉臉譜譜式與其它譜式有什么不同。學生觀看電腦課件。學生分組討論,自由交流。觀看教師示范。學生說作業步驟。了解注意事項。學生練習。隨著優美的音樂繪制臉譜。
引發學生進入課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簡介京劇藝術,激發學生對京劇的熱愛。進一步感受臉譜的美。進一步理解的基本譜式。同時感受圖案的對稱美。進一步理解的用色。感受顏色給予臉譜的藝術美及表現人物的忠、奸、善、惡,具有鮮明的思想性。認識繪畫的方法和步驟。了解作業提示有助于繪畫。根據自己的喜歡選擇臉譜繪畫。
教學評價。
課堂小結:請幾個學生展示自己的作業。
3分。
教師組織學生展示作業;講評作業。(在實物投影上展示學生作業。)。
學生自評、互評。
學生進行展示和評析。
六、板書設計:近大遠小的透視現象七、教學設計思路:京劇仿佛離孩子們很遠,他們常常認為:京劇是爺爺、奶奶們應該喜歡的。所以也不去嘗試著了解它。本課重點是使學生初步了解藝術,激發學生熱愛中國京劇藝術,增強民族自豪感。為了使課堂學習氣氛活躍,教師運用錄象、課件、圖片,在孩子們面前出現大量形象資料。以學生為主體,是學生的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相結合,積極主動的理解知識。本課共分兩大部分:(一)。教師運用歌曲《京劇。ok》,(內容是表現了外國人喜歡京劇,對京劇著迷。)引導學生對京劇產生初步感受,使學生對京劇產生興趣。(二)。教師鼓勵學生運用以看、以聽過的京劇知識,分析譜式、用色特點。本課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例:譜式、從很形象的文字出發,每組選一名同學上臺,把文字與臉譜對號入座,不但調動了學生主動思考的積極性,而且,如果出現貼錯位的譜式,更便于教師對癥下藥。在分析臉譜的顏色上,選用孩子們熟悉得人物。例:關羽—紅臉,包拯—黑臉,曹操—白臉等等。以便學生理解人物的性格。這節課使不少孩子從根本上對京劇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幼兒京劇說課教案(專業20篇)篇十二
1.初步了解京劇是我國特有的劇種。
2.學會裝飾京劇臉譜。
3.嘗試用京劇的形式來演唱,加深對京劇的認識。
1.京劇《龜兔賽跑》錄音帶一份。
2.各種沒有裝飾的京劇臉譜、人手一只小盆子(當鑼用)、人手一只筷子。
3.圖片:京劇臉譜。
一.欣賞京劇唱段《龜兔賽跑》感受京劇的魅力。
教師一邊唱京劇《龜兔賽跑》一邊出場。
幼:不一樣,它叫京劇……。
師:京劇與我們平時聽的曲子有什么不一樣?
幼:它有敲鑼的、它有隆個里格隆咚,隆個里格隆……。
二.結合圖片,讓幼兒了解京劇臉譜的主要特征。
師:你在什么地方聽過或看過京劇?
幼:我在電視機里看到過、我在收音機里聽到過……。
師:你知道在京劇里它的臉譜是什么樣子的嗎?
幼:五顏六色的。
教師打開實物投影儀再問:京劇臉譜除了顏色鮮艷外還有哪些特點?
幼:眼睛很大、眉毛是豎著的……。
:臉譜的色彩對比強烈、五官夸張、左右臉是對稱的。
叁.引導幼兒大膽的裝飾臉譜。
師:你們想不想裝飾一張漂亮的臉譜?
幼:想。
教師拿出早已準備好的空白臉譜。
1.提出要求如下:
1)保持桌面的整潔。
2)裝飾時注意顏色的`對比、五官的夸張、左右臉的對比。
教師巡回觀察,并從旁指導個別能力較差的幼兒。
3.幼兒的作品。
對好的作品進行肯定。
師:現在讓我們把裝飾好的臉譜戴在臉上,一起來唱京劇好嗎?
幼;好。
師:唱京劇的時候還需要些什么?
幼:鑼鼓聲。
教師讓幼兒每人拿出桌下的盆子和筷子邊敲鑼邊唱《龜兔賽跑》,并且模仿京劇中的人物動作。可從復幾次。
延伸:讓幼兒拿起鑼到小班去表演給小弟弟小妹妹看。
幼兒京劇說課教案(專業20篇)篇十三
1、引導幼兒欣賞京劇臉譜色彩豐富及夸張的特點。
2、通過欣賞臉譜了解京劇特有的藝術形式。
欣賞京劇臉譜的色彩
欣賞圖案夸張特點,了解每種顏色所代表的含義
臉譜圖片、具有代表性臉譜五張課件京劇臉譜
一、欣賞京劇選段,引出臉譜。
提問:a、剛才小朋友看這個人在做什么?(唱戲)
b、他唱得什么戲,有沒有人知道?逐個提問
小結:剛才小朋友看得這個人在唱戲,在唱京劇,京劇是我們國家的國粹,在世界上只有我們中國人會唱,外國人都不會唱,他們要是想學啊,得到我們中國來學。
c、小朋友你看他的臉和我們的臉一樣嗎?(不一樣)
為什么不一樣,你怎么看出來的?請舉手回答。請幼兒回答。
小結:剛才小朋友說的鬼臉啊,花臉,化得白白的妝啊,其實它有一個固定的名字叫臉譜,臉譜是咱們國家京劇里面男演員化的彩妝,臉譜的顏色非常豐富,而且臉譜在很久很久以前就有了,隨著時間越來越長,就形成了今天多種多樣的臉譜。今天老師也給小朋友帶來了一些,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
二、欣賞臉譜:
(1)、欣賞色彩
提問:a、小朋友看看這些臉譜都有什么顏色?
結:這些臉譜顏色很多,非常豐富,有紅色、黃色、白色、黑色等各種各樣的顏色。
(2)、我們來看看這張臉譜哪種顏色最多?
結:紅色最多,我們叫它紅臉(以此類推:黑臉、白臉、藍臉、黃臉)
三、欣賞課件京劇臉譜,引導幼兒了解每種顏色所代表的含義
結:紅臉和黑臉一般代表好人,白臉和藍臉代表壞人,小朋友以后聽京劇的時候看看他的臉譜的顏色就知道這個人是壞人還是好人了,有的時候,白臉也可能是和尚,就像我們剛才看得那段京劇里的一個白臉,那個白臉,脖子里掛著一串佛珠,就代表他是個和尚。
幼兒京劇說課教案(專業20篇)篇十四
設計意圖:
京劇并非是我們南方孩子生活中經常遇到和熟悉的事物,但從教育角度來說,是有意義的,通過這方面內容的系列活動,讓孩子初步接觸京劇,了解中國這一特有的戲曲形式,從而從另一個側面來了解祖國的傳統文化,激發起孩子喜愛京劇、熱愛祖國的情感。根據孩子的學習特點,為了能夠讓他們親眼所見、親身經歷,去更直觀的感受體驗京劇藝術的魅力,在活動前,請家長帶著孩子們一起搜集有關京劇的知識,在活動中,給孩子觀看京劇片段,通過這些讓孩子們初步地了解京劇。另外,幼兒的全面發展,需要教師組織多樣化的活動,同時還需兼顧領域與學科性的知識、技能,于是設計京劇臉譜成了我們的一個教學點,從中不僅讓孩子對京劇臉譜藝術的特點有所了解,也能對“對稱”、“夸張”等的美術表現方式有所了解與嘗試。
1.學習用鮮艷的色彩和夸張、對稱的圖案設計京劇臉譜。
2.初步了解京劇文化,知道京劇是中國特有的藝術。
油畫棒、墊板、空白臉譜人手一份
1.欣賞京劇片段:
(1)請幼兒欣賞京劇唱段,引起活動的興趣。
(2)請幼兒說一說在片段里,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3)幼兒交流后,教師歸納:這是一段京劇唱段,京劇是中國特有的戲劇藝術,在世界上很有影響,人們提到京劇就會想到中國。京劇演員臉上都涂著鮮艷漂亮的油彩,不同的臉譜代表不同的人物。
2.討論京劇臉譜的裝飾方法:
(2)歸納大家的發現:京劇臉譜由許多鮮艷的顏色組成,它的圖案是對稱的,并以鼻子為中心進行裝飾。
3.介紹各種工具和材料:
(1)出示幼兒活動材料:油畫棒、空白臉譜
(2)提醒幼兒在創作過程中注意的問題:涂色均勻、對稱。
4.創作京劇臉譜:
幼兒學習用鮮艷的色彩和夸張、對稱的圖案設計京劇臉譜。
5.展示幼兒作品:
請幼兒談談自己最喜歡哪幅圖,說說原因。
活動后的反思:
整個活動上下來,大部分孩子們對圖案的對稱是掌握了,并能均勻地涂色,但是單憑一節課,就讓孩子們了解京劇文化是遠遠不夠的。從目標來看,目標一中的學習用鮮艷的色彩和夸張、對稱的圖案設計京劇臉譜,在活動中只體現了用對稱的方法來設計臉譜,色彩鮮艷和夸張在活動中基本沒有體現。目標二制定的比較寬泛,如果既要了解中國的京劇文化,又要掌握夸張、色彩鮮艷、對稱地畫臉譜,可以把活動分為2個活動時間,第一個活動可以把重點放在讓孩子們欣賞京劇和臉譜,讓孩子們初步地了解京劇文化和欣賞臉譜的藝術美(為幼兒創作臉譜做鋪墊)。第二個活動就可以把重點放在讓幼兒自己創作臉譜上了。從過程上來看,活動中孩子的自主性學習體現的不夠,教師應起到引導作用,帶動孩子大膽想象,成為學習的主動者。整個活動開展下來,發現操作材料過于簡單,難度不大,孩子們只是選擇顏色圖畫,如果給一張空白臉譜讓幼兒自己創作更符合現階段的孩子的能力。
通過這一活動,我反思了自己的教育行為,主要有以下幾點:
1.了解孩子是實施教育行為的依據。我們不僅要了解孩子們的認知背景,還需要了解孩子們的社會性發展和個性特性。
2.教師的語言是一門藝術,怎樣的語言能給孩子起到一個提升的作用,正確引導孩子操作是我值得深思的一個問題。
3.創造一個自由、寬松的交往環境,吸引幼兒樂于與他人交談,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是必備的。
幼兒京劇說課教案(專業20篇)篇十五
這是一節很有特色的教學活動。活動目的是讓幼兒欣賞并認識典型的京劇花臉,初步了解臉譜代表的意義。然后學習用鮮艷的色彩和夸張、對稱的圖案設計京劇臉譜。
晚上回家,我趴在電腦旁查找資料,當我在輸入“京劇臉譜”時,出現了許多有關“京劇臉譜”的相關信息。無意中也點擊了“說唱臉譜”這首歌,聽著聽著感覺來了,因為這首歌的前奏和間奏部分都分別穿插了京劇選段,再加上里面精彩的說唱,完全呈現了我這個活動的要領,下載好這首歌之后,再選擇了幾張具有代表人物性格的臉譜。現在感覺心里有個底了,決定明天開展繪畫臉譜活動。
活動后,我看了孩子們的作品。他們基本都能圍繞左右對稱,大膽的對臉譜進行設計,用上自己喜歡的圖形和顏色對畫面進行布局、裝飾。總之我很滿意啦,比預想的要好。午飯過后,我并迫不及待的把孩子們的作品進行講評。讓孩子相互欣賞、共同分享成功喜悅!
今天的臉譜繪畫活動圓滿結束,我認為主要原因是運用現代教學工具,搜集更多、更廣的圖片資料和音頻資料。雖然課前要多忙碌一些,但就是因為充分的準備,組織活動更加得心應手。孩子們都是受益匪淺呀!這樣的教學,才真正起到了事倍功半的作用!
幼兒京劇說課教案(專業20篇)篇十六
認識京劇臉譜,了解不同臉譜與人物身份、個性的關系。
感受臉譜色彩、圖案的鮮艷、夸張和對稱,能夠大膽繪畫。
課件準備:“畫臉譜”圖片;“京劇臉譜”組圖。
紙面教具:《京劇臉譜》。
材料準備:畫筆。
出示圖片“畫臉譜”,引出活動主題。
熊貓奇奇有一張空白的面具,他想請小朋友們為他挑選顏色,誰想試一試?
原來這是一張京劇臉譜,你認識它嗎?
小結:京劇是中國特有的傳統戲曲藝術,是我們的國寶。京劇演員在表演時會在臉上化非常夸張的妝,這就是京劇臉譜。
出示組圖“京劇臉譜”,引導幼兒感受臉譜圖案、色彩的美和對稱的特點。
奇奇還帶來了一些京劇臉譜,它們的圖案和顏色給你什么感覺?(豐富、鮮艷、夸張)
京劇臉譜的左邊和右邊有什么特點?(對稱)
?依次出示組圖“京劇臉譜”,引導幼兒了解不同臉譜與人物身份、個性的關系。
這張臉譜上有哪些顏色?這些顏色分布在什么地方?哪種顏色最多?
它給你什么樣的感覺?可以用來表示什么樣的性格?
小結:紅色臉譜表示忠誠、勇敢;黑色臉譜表示剛直;白色臉譜表示陰險狡詐;黃色臉譜表示兇狠;藍色、綠色代表勇士。
分發紙面教具《京劇臉譜》、材料畫筆,引導幼兒大膽作畫并交流分享。
1.發放紙面教具《京劇臉譜》、材料畫筆,引導幼兒畫出圖案對稱、色彩豐富的京劇臉譜。
臉譜的圖案是對稱的,該怎么表現?(先畫半邊臉的圖案,再畫另外半邊臉的圖案)
臉譜的顏色這么豐富,該怎么上色?(先涂主色,再用其他顏色進行補充)
2.組織幼兒分享作品。
誰愿意介紹一下自己的京劇臉譜?
你用了哪些顏色?
你畫的臉譜是什么性格?
區域活動
1.在美工區投放京劇臉譜的彩色圖片或面具,請幼兒欣賞、感受京劇臉譜的對稱美。
2.在表演區投放京劇的服飾和音樂,請幼兒嘗試扮演,感受京劇文化的有趣。
幼兒京劇說課教案(專業20篇)篇十七
1、在熟悉樂曲旋律的基礎上,學唱京劇《戲說臉譜》。
2、通過觀察圖片的排列順序,熟悉歌詞的順序。
3、感受京劇的效果,產生喜愛京劇的情緒。
1、與歌詞內容有關的臉譜各一張。
2、圓舞板、大鼓各一只。
3、戲說臉譜的伴奏帶。
1、觀看ppt,孫猴、竇爾敦、曹操、關公,找到相應的臉譜,并根據小節線的提示依次擺放。
2、還有一個人也很厲害,他長得怎么樣?生氣起來可不得了。猜猜他會是什么臉呢?
1、圓舞板也想來認識他們,你聽:打節奏念歌詞。跟念一遍。
2、你聽到了什么?或者是不一樣的地方?出示馬、大刀、喳喳。
3、想不想和圓舞板合作,他說前半句,你們來接后半句,再交換。
4、大鼓也想加入呢?你會跟著大鼓完整地說一說嗎?
1、告訴你們哦!這就是一首京劇,名叫《戲說臉譜》。想不想聽?教師范唱。
2、想不想學呀?
3、唱的和說的'有什么不一樣?拖音——喳,出示圖譜多音——啊,出示圖譜。引導幼兒學唱。
4、接龍游戲,教師與幼兒。
6、秘密導入,嘗試多次的比賽練習。
2、我們一看京劇演員他們是怎么做的?
3、跟著他們一起來做一做。
4、聽音樂加上自己的動作聲音表演一次。
5、走到家長面前,與家長合作表演。
幼兒京劇說課教案(專業20篇)篇十八
活動目標:
1.認識不同臉譜的主要特點,嘗試用對稱方法創作自己喜愛的臉譜圖案。
2.了解京劇藝術是我國的國粹,激發幼兒對京劇的喜愛之情。
3.能大膽展示自己的作品,與同伴分享成功的喜悅。
活動過程:
一、觀看京劇短片,激發幼兒對中國京劇的喜愛之情。
師:老師帶來了一段京劇短片,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師:京劇是一種我國獨有的舞臺藝術,深受觀眾們喜愛,連外國的朋友也喜歡看我們的京劇表演呢。作為中國人,我們多自豪呀!
二、認識京劇臉譜造型夸張、圖案對稱、色彩鮮艷的特點。
師:不同顏色的臉譜代表不同的人物性格。看,這是包公,臉譜以黑色為主,代表正直勇敢。這是關羽,臉譜以紅色為主,代表忠心耿耿。這是曹操,臉譜以白色為主,代表狡詐等。
三、嘗試用對稱的方法創作自己喜愛的臉譜。
師:你們喜歡這些有趣的臉譜嗎?老師也做了一個,像剛才的大將軍嗎?
師:我們嘗試用新的材料——面膜紙來制作臉譜。
師:這是一支有魔法的筆,誰想試一試用它在面膜紙上變出美麗的對稱花紋呢?(請一位幼兒出來示范,提問其他幼兒:“你想設計什么花紋?”)。
師:以鼻子為中心,圖案顏色都是一樣的,就是對稱。
師:來,我們拿起魔法筆,創作自己喜愛的臉譜吧。
(鼓勵幼兒設計左右對稱的花紋圖案,用色是先淺后深。)。
四、幼兒互相評價,并大膽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成功的喜悅。
延伸活動:給臉譜添畫頭飾。
幼兒京劇說課教案(專業20篇)篇十九
課型:藝術(美術)。
年級:幼兒園大班。
課時:2個課時。
設計思路:
京劇臉譜是中華民族藝術中的瑰寶,雖然不是孩子們經常遇到的熟悉事物,但它濃烈的色彩,鮮明的藝術風格很容易吸引孩子,符合孩子對色彩敏感的心理特點。幼兒園的美術活動是為了讓孩子具備初步的審美意識,挖掘和發揮孩子的創造能力。我以中國傳統藝術——臉譜作為欣賞對象,目的在于讓孩子了解祖國的傳統文化,激發他們喜愛京劇、了解國學、熱愛中國傳統藝術的美好情感。而后在欣賞的基礎上,了解京劇臉譜的表現形式和手段,以臉譜色彩的絢麗及表情的夸張來吸引孩子,讓他們對“對稱”、“夸張”的美術表現形式有所了解與嘗試,進而自主創作。
教學重點:了解京劇臉譜的表現形式和手段。
教學難點:用線條、色彩對稱的方法夸大表現臉譜特征,大膽設計臉譜。教學切入點:從聽京劇片段、欣賞京劇臉譜入手,而后進行大膽、夸張地設計臉譜。教學特色:根據幼兒不同的美術表現能力準備了四種層次材料,讓幼兒創作京劇臉譜。教具:京劇片段vcd光盤、多媒體課件、“臉譜”字卡、四種臉譜材料。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活動目標:
1、了解京劇臉譜中對稱、夸張的表現形式和手段。
2、知道臉譜的不同顏色代表不同類型的人。
3、萌發喜愛京劇、熱愛中國傳統藝術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
京劇片段vcd光盤、多媒體課件、“臉譜”字卡、空白臉譜、水彩筆等。
活動過程:
一、播放京劇片段導入活動,引起幼兒對京劇的興趣。
師:孩子們聽聽,這是什么曲子呢?對這就是京劇,京劇是我們中國特有的舞臺表演藝術形式之一,京劇是我們的國粹,和大熊貓一樣珍貴。
評析:通過觀看京劇的片段調動幼兒學習的興趣,讓幼兒初步感知京劇,萌發喜愛京劇、熱愛中國傳統藝術的美好情感。
二、播放多媒體課件,欣賞臉譜,了解京劇臉譜中對稱、夸張的表現形式和手段。
1、感受京劇演員們特有的服裝和臉部的色彩。
評析:教師應重點引導幼兒觀察演員臉上的表情和色彩,因為孩子們對演員們身上穿的,頭上戴的,身上背的都很感興趣,但忽略了臉上色彩的豐富性和表情的夸張性。
2、欣賞討論京劇臉譜的顏色及圖案代表的意義。
教師小結:在京劇里有紅、黃、藍、綠、黑、白等,色彩鮮艷,一看就很吸引人,觀眾可以從臉譜的顏色上分辨角色是英雄還是壞人,是聰明的還是愚蠢的??如紅色、黑色在京劇里代表好人,黃色、白色在京劇里代表壞人,藍色代表勇士,金、銀顏色代表神話里的人物。
3、欣賞京劇臉譜中對稱的表現形式。
教師小結:京劇臉譜上的圖案、花紋和顏色都是以鼻子為中心對稱的,眼睛、嘴巴、眉毛、胡子用夸張的方法,變成了各種各樣的形狀。
評析:這一環節借助課件的形式,讓幼兒通過觀看臉譜圖片,感受臉譜色彩的鮮艷及表情的夸張,了解京劇臉譜中對稱、夸張的表現形式和手段。
三、幼兒初次嘗試給臉譜涂色。
評析:教師事先準備勾好線條的臉譜,降低難度,讓幼兒在已有欣賞經驗的基礎上給臉譜涂上鮮艷的顏色,為第二課時的設計臉譜做好鋪墊。
第二課時。
活動目標:
1、嘗試用線條紋樣、色彩對稱的方法夸張的表現京劇臉譜特征。
2、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大膽創作,發展想象力和創作力。
活動準備:
準備四種層次材料:第一層次是已經完全勾勒好的京劇臉譜,第二層次是已經畫好一半京劇紋樣的臉譜,第三層次是一個橢圓形臉的輪廓,第四層次是一張空白紙;水彩筆;油畫棒等。
活動過程:
一、展示交流上次幼兒的臉譜涂色活動。
師:這是小朋友上次涂的臉譜,我們一起來看看,你最喜歡哪張,為什么呢?(重點引導幼兒觀察臉譜的顏色、圖案)。
評析:通過欣賞幼兒前一次活動的作品,讓幼兒進一步地感知臉譜色彩的鮮艷及表情的夸張,為后一環節的設計臉譜提供參考。
二、組織幼兒分組畫臉譜,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大膽設計。
評析:教師準備了四種層次材料,讓幼兒根據自己的意愿及能力選擇不同的材料來設計臉譜,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難度,層層遞進。教師的指導重點在臉譜的設計和創作上。
三、展示作品,相互欣賞,體驗成功的喜悅。
1、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欣賞,相互評價,感受其中的美。
2、讓幼兒結合已有的經驗進行點評。
師:誰來介紹下自己的作品?
評析:通過自評、互評臉譜作品,讓孩子發現自己的不足和別人的閃光點。點評時應引導他們從臉譜顏色、紋路、圖案的對稱性進行評價,進一步感知臉譜色彩的鮮艷及表情的夸張。
四、活動延伸。
活動反思:
1、目標基本達到。
此次活動目標基本達到,大部分幼兒能知道臉譜的不同顏色代表不同類型的人,也能運用對稱和夸張的表現形式和手段來設計臉譜。
2、材料準備充分。
在活動中準備了四種不同能力層次的臉譜材料,充分考慮到幼兒表現能力的差異,給幼兒自由選擇的機會,提高了幼兒的自信。
3、活動設計層層深入。
本次活動先通過欣賞京劇片段調動幼兒對臉譜的興趣,萌發喜愛京劇的美好情感;而后在已有欣賞經驗的基礎上,給勾勒好線條的臉譜涂色;最后才讓幼兒自己設計創作臉譜,層層深入,符合孩子接受學習的心理。
4、注重觀察能力的培養。
在活動中應加強幼兒觀察能力的培養,只有在觀察的基礎上才能更好地了解京劇臉譜中對稱、夸張的表現形式和手段,為“設計臉譜”這一環節做好知識經驗的準備。
5、活動不足之處。
由于幼兒能力水平的差異,部分幼兒在設計臉譜時線條還不夠流暢,色彩也不夠鮮艷,不能很好地表現出臉譜的特征,在平時應注重幼兒線條的練習及色彩的搭配。
幼兒京劇說課教案(專業20篇)篇二十
本月我們的教學主題是《我的祖國叫中國》,在這個教學活動中,主要是讓幼兒了解中國的地域風貌,知道中國地大物博,讓幼兒深深地了解中國多彩的文化藝術。那么在本次的美術活動《京劇臉譜》中,教學目標是為:欣賞并認識典型的京劇花臉臉譜,初步了解臉譜顏色代表的意義;學習用鮮艷的色彩和夸張、對稱的圖案設計京劇臉譜。
在本次的美術活動中,京劇臉譜造型夸張,色彩鮮艷,內容豐富,能夠充分的吸引住孩子,激發其興趣,提高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能力。在活動中,我根據幼兒的學習興趣與學習特點,我采用了圖片法,通過欣賞讓幼兒從視覺上感受京劇藝術魅力,使幼兒在輕松的學習環境中對京劇藝術和臉譜產生濃厚的興趣,同時對京劇臉譜的特征也一定的了解。在這個環節中,我主要出示了各種各樣的臉譜圖片,引導幼兒看一看,京劇臉譜有什么特點,如果讓你畫你會怎么樣畫?接下來再引導幼兒對臉譜的基本特征進行觀察討論,大部分幼兒只能觀察到臉譜上只有幾個不同的.形狀、線條與顏色。為了讓幼兒更能形象地了解臉譜的特征,為接下來為了操作作鋪墊。我將一幅臉譜圖沿著中心線對折,很快幼兒就發現了左右對稱的特點。這就充分體現了幼兒的主動性,教師起到一定的引導作用,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但是在幼兒的動手操作中,我發現我們班幼兒在繪畫時模仿力太強,每個小朋友都只模仿畫跟教師一樣的范畫,在教學目標中顯示是讓幼兒學習用鮮艷的色彩和夸張、對稱的圖案設計京劇臉譜。那么通過幼兒的操作來觀看發現這個目標還沒有達到。而且發現我們班幼兒的繪畫能力存在較大的差異,能力強的幼兒能自主完成自己的作品,能力弱的幼兒半天都不知道畫了什么。因此在今后的繪畫活動中我們可以根據幼兒的能力并異進行不同程度的繪畫內容。同時我們也要多培養、提升幼兒的繪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