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讀后感絕不是對原文的抄錄或簡單地復述,不能脫離原文任意發揮,應以寫“體會”為主。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后感的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安妮日記讀后感安妮日記讀后感字篇一
剛開學時mr彭推薦我們讀兩本書,一本是《安妮日記》,另一本是《駱駝祥子》。
我們組組員比我買的早,他看了一些內容后說,安妮一家太慘了。
當我翻開書的第一頁時,著實帶有一定的哀傷之情。
在安妮13歲生日后不久,因為當時是法西斯主義,猶太人慘遭迫害,所以安妮一家以及范丹夫婦和他的兒子彼得,杜瑟爾醫生和在安妮爸爸公司工作的克萊爾、米普、艾莉搬到了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分公司的后屋,安妮在日記里一直稱它為密室。
安妮自從搬到荷蘭以后,就一直生活在陰森的密室里,白天不能打開窗簾,怕別人看見,晚上只能打開一點點窗戶透透氣,但立刻就要關上;上午吃完早餐以后就不能用水了,因為隔壁會聽到;再加上一家人脾氣暴躁,經常大吵大鬧,克萊爾又體弱多病,外面不斷傳來的猶太人被殺的消息,搞得大家心神不寧。
在1944年的8月4日,在光明就要來到的時刻,納粹分子沖進了公司的后屋,逮捕了這些猶太人,結束了他們兩年的密室生活,最后,安妮以及她的姐姐、媽媽,范丹夫婦一家,杜瑟爾都慘死在集中營里。克萊爾被送往德國服勞役,中途逃脫;只有安妮的爸爸活著走出了集中營。
安妮,一個花兒般的少女,被納粹分子殘忍的奪去了生命。
安妮日記讀后感安妮日記讀后感字篇二
在混亂中,有一個聲音保留了下來——安妮。她講述了她所經歷的一切事情。
猶太人為國做了許多好事,卻被一句謊話變成了“千古罪犯”。而命運卻像開玩笑似的,把安妮誕生在猶太人族里。安妮原本平淡的生活毀滅了。但是安妮爸爸好心的同事幫他們安了家,于是安妮一家和范達恩一家“逃”到了“秘密后屋”躲避德國軍隊的追擊,經歷了許多事情。在這些事中,安妮和雙胞胎姐姐瑪格特的感情好了起來,且被嘲笑不懂事的安妮越來越顯得比同齡人要成熟得多。并且喜歡上了知心人彼得。
他們8人生活了25個月左右。他們早上不能有動靜,包括洗澡上則所;連晚上都不能開燈。
但好運不長,安妮和其他7人因有人告密而被抓。1944年10月,安妮,瑪格特和范達恩太太被送往貝爾森集中營。而被留下來的弗蘭克太太絕食死了。最后,俄軍救了弗蘭克先生,使他活了下來,但瑪格特和安妮——兩位花季少女先后死于疾病。那時的安妮還不到16歲。
安妮是多有個性的一個人啊!被祖國拋棄了,卻仍然愛著荷蘭,愛著祖國的語言;就算到了秘密后屋,也把看書當成一種娛樂,一種放松身心的游戲;當別人再三嘲笑她的不足時,她只是忍氣吞聲,盡量改正;她還把自己的感情和事情毫不留情的,毫無虛假的寫在了筆記本上。
“我希望即便自己死后仍然繼續活著。”安妮已完成了她的心愿。我認為《安妮日記》會流傳下去。而安妮也會留在我們心中。
安妮日記讀后感安妮日記讀后感字篇三
我讀過《安妮日記》后,一個高大、堅強、勇敢的形象油然而生。這就是安妮——一個在黑暗中書寫成長日記的猶太女孩。她在一個黑暗的小屋中提心吊膽地躲藏了25個月。25個月對整日歡蹦亂跳的我們來說,很短暫,但對整日躲藏在秘密小屋的安妮等8個人來說,真是漫漫長夜呀!
故事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期,為躲避德國納粹對猶太人的殘酷迫害,安妮一家和其他猶太人共八人躲藏在安妮的父親開辦的公司的秘密小屋里。白天,他們不敢發出任何聲響,否則隨時都有生命危險。只有晚上他們才敢打破禁忌。他們仿佛一只只關在籠子里的小鳥不能自由飛翔,不能放聲歌唱。當時,他們是多么渴望自由啊!
安妮用她那細膩的筆觸,記下了他們在750多天黑暗生活中對德國納粹的痛訴,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對世界真善美和假丑惡的感悟,慢慢走向成熟,慢慢堅強起來,慢慢懂事起來,用燦爛的微笑迎接新一天的太陽,甚至還萌發了要做一個作家的夢想。在那樣一個戰爭恐怖籠罩的世界,環境那樣惡劣,尤其作為猶太人,每天還有隨時殺人不眨眼的“蓋世太保”被抓走和殺害的危險。安妮不但沒有被恐怖和危險嚇到,而是堅強、勇敢面對,快樂地寫作,她該一個多么堅強樂觀的女孩呀!
與安妮相比,我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我們要像安妮那樣堅強、樂觀,不再抱怨,而是利用當前和平、安定、富裕的好環境,努力學習,踏踏實實干好每件事,為人類明天的和平、幸福、安康做出自己的貢獻!
安妮雖然最終未逃過德國納粹的搜捕而被殺害,未能實現當一名作家的夢想,但她的日記是多么感人,她的精神是多么感人,她實際上就是一名作家,一名受全世界青少年喜歡和敬佩的作家。讓我們永遠記住她那堅強、勇敢、樂觀的性格,透過《安妮日記》字里行間的文字感受她在黑暗中絲絲天真、甜美和堅強的笑容!她如寒冬里的一縷曙光,讓她永遠照耀我們通向成功的殿堂。
安妮日記讀后感安妮日記讀后感字篇四
在這個寒假里,我讀了《安妮日記》,《安妮日記》取材于二戰時期的真實事件。她在日記中吐露了安妮與母親不斷發生沖突的困惑以及對性的好奇。在種族歧視和戰爭迫害的社會大環境中,藏匿且充滿恐怖的密室生活,在她樸實流暢的筆下,深深地揪動著每一位讀者的心。讓我們深深地體會到戰爭的殘酷。
但是,在生活中,卻有許多人不懂得珍惜我們現在所擁有的一切。我們總是常常抱怨自己,抱怨他人。總是嫌這嫌那的,有許多的不滿,有許多的要求。但在安妮的一篇日記中,她這樣寫道——只要我還活著,能看到這陽光,這無云的天空——只要這一切還在——我就不可能不幸福。相比之下,我就覺得很慚愧。
珍惜現在,珍惜和平,希望這個世界永遠和平!
安妮日記讀后感安妮日記讀后感字篇五
去年暑假,我讀了世界名著《安妮日記》這本書,它的作者是猶太女孩安妮·弗蘭克。安妮·弗蘭克曾被世界人民稱作——永遠的天使。她也是我最崇拜的作家。
《安妮日記》這本書是講: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期,十三歲的猶太女孩安妮·弗蘭克隨著家人躲藏到父親公司的頂樓上,他們在密室里生活了二十五個月之久。這段時間,安妮用她的筆,記錄下在狹窄的空間里自己的成長。在面對死亡的恐懼中,她開始思考戰爭、自然、宗教等等,逐漸成長為一個成熟的、對生命有很深感悟的人。
大家為了紀念這位永遠的天使——安妮·弗蘭克,特意拍了《安妮日記》這本書,《安妮日記》這部電影,造了安妮·弗蘭克的紀念館。
安妮·弗蘭克在寫完《安妮日記》這本書后,留下了一句話,她說:“我能感受到百萬人所遭到的苦難,我常常沮喪,但從不絕望,我把這段生活看做是有趣的冒險。它僅僅是趣味生活的美麗開端。”這句話已經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令我一生受用不盡。
這本書令人的淚水流個不停,但卻讓我有了對生命的感悟。
現在,看了我介紹的《安妮日記》,大家一定也喜歡上了這本書了吧,也很想讀它了吧!找個機會一定要讀!
安妮日記讀后感安妮日記讀后感字篇六
心里有很大的不安。
為曾經的自己。
我覺得,寫出下面這段話都需要勇氣:
“安妮日記”這四個字,我聽過,也看過,只是想不起在何時何地。可見,這本書有多大的知名度——連沒有看過內容的我都知道它的存在——但僅僅只是知道它的存在而已!曾經,我多么荒唐地以為,這是某位歐洲貴婦人寫下的文字,可能她的文字情感至真,思想至深,因此她的書得以暢銷,并將繼續暢銷下去。總之,這本書值得流傳。
直到現在,我閱讀了它的內容。我感覺已經無法直視曾經的自己,無知到令自己害怕。我甚至覺得對不起安妮——我有一份責任,讓安妮活下去——我們每個人都有一份責任,了解并反省歷史,懂得并珍惜和平。
心里有很大的震顫。
為書中的安妮。
她13歲,是一個猶太人,生活在一戰、二戰期間。為了逃脫納粹德國對猶太人的殘忍迫害,她和家人及朋友一共8人,躲進了一個“密室”。在那里,他們一住便是兩年多,期間他們的好朋友(當然是非猶太人)為他們提供食物及其他物品,盡自己所能保障他們的生存。在這兩年里,正值青春期的安妮,身體和思想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她有了第一次月經,這標志著她開始走向成熟,而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她對自己,對異性,也對生活和政治都進行了極深刻的思考,并且以日記的方式記錄了這一切。從日記中,我們不難感受到,她的堅強,樂觀,以及對未來充滿的各種渴望。她是一個很難不讓我們喜歡的女孩。于是我們沉浸在她的日記里,跟隨著她時而困惑,時而歡喜,但更多地卻是,一直無法擺脫的恐懼......直至1944年8月1日,她的日記戛然而止。發生了什么?我想你已經猜到了,他們被發現了,最終被關進了納粹集中營,那個讓人一聽到名字就不寒而栗的地方,而我們喜歡的安妮,自從走進那里,就沒能再走出來。
安妮曾在日記中說,她希望在她死后,仍能繼續活著。
她的愿望實現了。
安妮日記讀后感安妮日記讀后感字篇七
今天,我讀了《安妮的日記》這本書,深深地被主人公安妮感動了。
可憐的安妮,你不是因為失去祖母而痛苦不堪嗎?請到我家來!我也有一位慈愛的祖母,她說等你來了,她每天都給你做香噴噴的飯菜。
給你無微不至的關懷,讓你重新得到祖母的愛撫。
可憐的安妮,你不是想騎自行車兜風嗎?請到我家來!我專程為你準備了一個你喜歡的藍色自行車,還會經常陪你去兜風。另外,我們還可以一起去欣賞草原的美景,領略自然的氣息。
可憐的安妮,你不是想有個知心朋友嗎?請到我家來,我們可以一起交流,互相傾吐心事。
安妮日記讀后感安妮日記讀后感字篇八
寒假里我讀了《安妮日記》這本書,里面講的'是一個在二戰時期猶太小女孩安妮兩年的密室生活。
安妮全家為了躲避戰爭和法西斯的追殺,在安妮13歲生日后不久,全家搬到了荷蘭—阿姆斯特丹公司的后屋,因為當時是法西斯主義,猶太人慘遭迫害,他們把那里當成了他們的“密室”,安妮自從搬到了荷蘭以后,就一直生活在陰森、寂寞和恐慌之中,但她常常抬頭凝望天空,總感到事情會越來越好,殘酷的戰爭終將結束,合平與寧靜會重新來臨的。
二年以后,安妮及密室中的所有人遭人舉報,被人投入了集中營。殘酷的現實摧毀一切,最終安妮死了,死于傷寒,這一切多是討厭的戰爭和種族所引起的。
所以我們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了解歷史、戰爭及種族迫害,更能感受到安妮身上那種勇敢、堅強、不屈服樂觀向上希望活著的那種人生態度。
希望世界上永遠不要有戰爭,永遠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