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兒園中班,孩子們逐漸邁入學習的新階段,開始接觸更多的知識和技能。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中班總結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和借鑒。
幼兒園中班藝術活動總結(專業14篇)篇一
音樂對人的影響力是巨大的,它能夠直接而又強烈地影響人們的感情,觸及人們的心靈深處。《論語》中有記載說:“孔子在齊國聽到了一種叫做《韶》的音樂以后,三個月都不知道肉是什么味道了。”又如:音樂家斯特拉文斯基說,音樂就是情感,沒有情感就沒有音樂。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生活的改善,人們普遍的認識到,讓孩子從小就在音樂、舞蹈的熏陶中受到美的教育,對開發兒童智力,培養孩子的高尚情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此我們班在周六開設了藝術活動興趣小組。
孩子是由我們從小班帶上來的,他們活潑可愛,富有表現力。通過中班上學期藝術興趣小組活動的學習和熏陶,在身體、語言、認識、情感、個性、社會等等方面都得到了發展。
我們常常直接面對面地對著幼兒歌唱或帶著幼兒歌唱,并使用不帶伴奏的清唱和稍帶夸張的口型的演唱,以及富有感染力的情感表達,給幼兒做出正確的歌唱榜樣。大部分幼兒能夠自然、恰當地運用聲音表情、面部表情以及身體動作表情,清晰準確地表現歌曲內容、形象生動的表達情感。例如,在演唱歌曲——《手心手背》時,孩子們能運用有彈性、力度適中的演唱方法表現活潑、歡快的內容。同時我們還通過多種表演形式豐富幼兒的歌唱活動,幫助幼兒掌握正確、默契合作的演唱技能。例如,在演唱歌曲——《誰會這樣》時,我們指導幼兒運用領唱齊唱的方法學習歌曲,一位幼兒演唱歌曲中比較主要的部分,其他幼兒在我們的引導下能注意傾聽他人的歌聲,繼續唱歌曲中配合的部分。歌表演深受孩子們的喜歡,在學習歌曲《潑水歌》、《鞋子嗒塔響》時,我們將演唱活潑有趣的歌聲和進行動作表演結合起來,幼兒邊玩邊唱,輕松、愉悅中習得知識。
但是在歌唱教學中我們也存在許多不足之處,下個學期我們要積極督促幼兒形成良好的歌唱姿勢、發聲方法、演唱技巧,懂得保護嗓音。
學會評價同伴的表演。
幼兒活動的趣味性,擴大幼兒表現動作的表現力,我們投放了新穎、富有美感、容易抓握的道具。在我們的帶領下孩子們刻苦練習各項基本功,認真學習各種風格的舞蹈,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真正懂得了什么叫“美”,怎樣用自己的身體語言去表現美;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陶冶了情操,提高了自己的鑒賞能力以及表現能力;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感受到了學習舞蹈的辛苦。從原來的不會聽音樂到現在的會跳舞,他們的進步還是看得見的,也得到了園領導認可和家長的一致好評。家長都認為參加藝術興趣小組活動對他們受益非淺,對孩子的氣質、審美能力、身心健康、培養音樂、舞蹈的興趣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這對他們一生的發展都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舞蹈文化占有重要的位置。舞蹈教育自古以來就被先人所重視,下個學期在開展藝術興趣小組工作中,我們會不斷提高自己的舞蹈水平和文化修養以及舞蹈知識。讓幼兒的舞蹈知識和動作的協調性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幼兒在很小的時候就能夠主動探究、接觸到的`玩具。他們會對這些玩具發出的聲音表現出濃厚的興趣,經常主動地去弄響它們。我們從幼兒實際能力出發、兼顧藝術性這兩方面來配器、選擇音樂,讓幼兒參與到打擊樂器演奏活動中,初步了解有關高低、輕重、長短、音色等概念,獲得最初的通過擺弄物體來創造聲音的經驗,發展手的操作能力,為日后參與樂器演奏活動打下良好的基礎。我們班幼兒已經能比較熟練地掌握樂器的各種不同的演奏方法,逐步學會使用小肌肉動作演奏樂器。
但是幼兒演奏打擊樂器時候的隨樂水平比較弱,下個學期我們要培養幼兒傾聽音樂的能力,學會看指揮手勢進行即興演奏,并自如地用簡單的節奏跟隨音樂齊奏。
如果能從小培養幼兒對周圍生活中各種的聲音傾聽興趣和傾聽能力,將會為他們欣賞音樂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我們充分利用一切機會,自然地、有意識地引導幼兒傾聽周圍生活中的聲音,豐富他們對聲音的各種感性經驗。夏末,我們讓幼兒去感受暴雨的呼嘯;初秋,我們讓幼兒去聆聽鳥兒的歡笑;冬天,我們讓幼兒去體驗冷風的嚎叫。同時孩子也喜歡模仿交通工具發出的聲音和人們活動發出的聲音。他們還能比較好地理解歌詞內容稍微復雜的歌曲,而且對器樂曲的理解能力也進一步增強了。在欣賞過程中,幼兒會自由地采用各種手段進行創造性表達,努力追求使自己的表現更具有個性。
下個學期,我們將不斷豐富幼兒音樂欣賞的內容,適當的使用輔助材料,幫助幼兒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音樂作品,使得幼兒的表現更細致、更完滿、更具有藝術的審美情趣。
揮揮手告別二零零四年,我們將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幼兒園中班藝術活動總結(專業14篇)篇二
1、嘗試模仿飛機飛行時滑翔、拉起、俯沖、翻身等動作。
2、游戲“飛機變身”,練習碎步走、邀請和轉身的動作。
玩法:請一名幼兒雙臂伸平扮演邀請者,隨音樂做碎步飛行動作,飛到另一名幼兒面前,兩人面對面共同說:“飛機變身!”邀請者立刻輕跳轉身雙臂伸平背向被邀請的幼兒,被邀請者雙手搭在邀請者肩上,兩人繼續做碎步飛行動作。當兩人飛到第三名幼兒面前時,說完“飛機變身”后,兩人同時轉身,此時第二名幼兒伸開雙臂變為飛機頭部,依次類推。游戲熟練后,可請幾名幼兒同時扮演邀請者開始,組成多架飛機。
3、學習表演集體舞。
(1)幼兒圍成一個大圓圈,跟隨音樂一起拍手(兩拍一下)。
(2)指導幼兒聽辨旋律,學習內圈動作。
4、請2~3名幼兒和老師扮邀請者在里圈,其余幼兒在外圈聽音樂完整進行集體舞表演。
幼兒園中班藝術活動總結(專業14篇)篇三
黑色、紅色顏料、ppt圖片、棉簽、抹布、吸管、梅花范圖等三、活動過程:
1、幼兒聽音樂進入課室。
2、引入課題:
3、認識梅花,觀察圖中梅花的基本特征。
4、教師示范用吹畫和手指點畫的方法。(讓幼兒觀察吹畫梅花所需要的工具)5、交代要求,請幼兒操作(家長參與其中),教師在旁指導。
學生操作時,教師重點幫助把握吹樹枝的方法。要求能力強的學生多吹幾棵樹,能力弱的學生掌握吹的方法。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樂。
幼兒園中班藝術活動總結(專業14篇)篇四
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到處都生機勃勃。歌唱活動《春天》是中班教材上的音樂作品。這首歌曲旋律優美,內容淺顯易懂,向我們描述了春天的美好景象,不僅能豐富幼兒的詞匯,還能調動幼兒的感性經驗。結構較工整,易于幼兒創編。
本次活動,我將重點放在用歌聲、肢體動作、表情等引導幼兒欣賞、感受旋律的優美。在環節設計中,我改變以往先記憶歌詞內容再學唱歌曲的模式,讓幼兒從欣賞、感受的基礎上自然而然地哼唱歌曲。在引導幼兒由弱到強唱“啦”這個難點上,我用動作提示法引導幼兒用歌聲由輕到響表現歌唱春天時越來越高興的心情。通過圖片提示,喚起幼兒的已有經驗,為后面的創編作鋪墊。幼兒根據歌曲圖譜演唱,然后相互交換操作圖片替換前兩句歌詞的方式進行創編,增強了趣味性,也讓幼兒進一步體會這首樂曲的意境美。
幼兒園中班藝術活動總結(專業14篇)篇五
童年原本就是個多夢的季節,孩子就是那情感的王子,他們對學習,對生活,對理想,對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都充滿了太多太多夢幻般美好的期待。從最初的觀看別人放風箏到自己動手制作簡單的紙風箏,再逐步加深難度制作塑料袋風箏,簡單的風箏制作已經滿足不了幼兒的需要,因此,此次活動在幼兒已有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增加了新的材料,為孩子們提供了與以往不同的實踐體驗機會。
幼兒園中班藝術活動總結(專業14篇)篇六
手機這-便捷的通信工具已經成為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必不可少的物品,中班幼兒大多有使用手機的經驗。教育內容應與幼兒生活經驗相貼近,應符合幼兒的興趣,所以我們設計了“小手機”這一活動。中班幼兒已經掌握團、搓、捏等泥工技能,本次活動的重點是鞏固分泥團泥、壓泥,指導幼兒捏出手機的基本造型,引導幼兒感受手工勞動帶來的樂趣。
幼兒園中班藝術活動總結(專業14篇)篇七
a、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對是畫眉毛的,叫眉筆眉筆。
b、那么這紅紅的有叫做什么?對,它叫胭脂。它用在哪里?對,可以涂在我們的臉頰上。
c、這個是什么?對口紅。它是用在什么地方?它可以用來涂我們的嘴巴。
d、這個是鏡子,小朋友等會兒可以對著它給自己化妝。
2、教師給一幼兒示范化妝。
下面老師先給小朋友化妝,小朋友看仔細了,怎么樣才能使我們的小臉變得更加漂亮。
幼兒園中班藝術活動總結(專業14篇)篇八
目的:學習用宣紙進行染色,并能進行較難折紙的染色。
重點:引導幼兒在染色時對色彩的調配和蘸色位置,以區別不同的染色效果。
難點:能在簡單的基礎上進行較難的折紙法進行染色。
準備:顏料、宣紙、抹布、kt板。
第二區:撕貼。
目的:讓小朋友通過對紙的撕、貼、畫來表現對作品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重點:能將紙片疏密不均的貼在輪廓圖內。
難點:注意冷暖色調的對比。
準備:蠟光紙、掛歷紙、舊圖書、底版圖、膠水、抹布、字紙簍、蠟筆。
第三區:標花。
目的:用“瀝糊畫”的方法制作蛋糕,大膽表現圖案,會搭配顏色。
重點:能用“瀝糊畫“的方法做出標花蛋糕。
難點:擠畫出的圖案色彩鮮艷,具有立體感。
準備:彩色糨糊袋、一次行面碗、抹布。
第四區:裝飾。
目的:能用各種材料對畫框進行裝飾,并注意色彩的搭配和對稱美。
重點:用各種材料進行裝飾。
難點:注意色彩的搭配和對稱美。
準備:畫框、面粉、青豆、蠶豆、赤豆、積木。
第五區:泥塑。
目的:會用橡皮泥裝飾盤子和瓶子,能大膽運用線條、色塊大膽夸張表現圖案。
重點:注意顏色的搭配、線條與色塊的搭配。
難點:能有創意的進行塑造。
幼兒園中班藝術活動總結(專業14篇)篇九
1、欣賞京劇表演,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2、嘗試用簡單的動作表演京劇。
3、學唱京味歌曲,感受京劇韻味。
京劇片段、《說唱臉譜》音樂。
一、激發興趣。
——播放京劇選段,請幼兒欣賞并討論:這是什么表演?你最喜歡哪部分?為什么?(音樂、臉譜、服裝、唱法等)。
二、學習京劇表演。
1、再次觀看京劇選段,提醒幼兒注意主人公出場亮相動作,感受京劇唱腔。
2、教師帶領小朋友們一起學學京劇亮相動作。
1、教師帶領幼兒學唱一句京劇,感受京劇唱腔。
三、欣賞京味歌曲《說唱臉譜》。
1、教師引導幼兒感受歌曲的京劇韻味。
2、請幼兒跟隨歌曲和教師進行學唱。
四、結束活動。
——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做京劇亮相動作,用京劇唱腔一起說“下課”,結束課堂。
活動應變。
第三個環節可以在第二個活動中進行。
1、有條件的情況下,帶領幼兒一起觀看現場京劇。
2、用京劇唱腔,簡單地編排一部舞臺劇。
區角活動。
表演區:投放京劇音樂片段或《說唱臉譜》音樂、不同的臉譜,鼓勵幼兒戴上臉譜,進行表演,注意突出對應的人物性格。
美工區:為幼兒提供臉譜形狀紙張,請幼兒進行臉譜創作。
環境創設。
將京劇劇照、京劇服裝、臉譜、樂器圖片貼在主題墻上。
家園同步。
1、家長跟幼兒一起觀看京劇等其他中國戲曲形式,介紹各種戲曲形式的特色給幼兒。
2、請幼兒利用幼兒用書向家人進行簡單的京劇表演。
隨機教育。
京劇是我們的國粹,時刻給幼兒傳授傳統文化知識,讓幼兒喜歡中國的傳統文化。
1、跟幼兒一起欣賞其他中外藝術形式,感受各個藝術獨特的表現力,提高幼兒的藝術表現力。
2、欣賞李玉剛歌曲《新貴妃醉酒》,感受傳統藝術形式與現代藝術形式結合的魅力。
幼兒園中班藝術活動總結(專業14篇)篇十
1.欣賞彩帶的不同姿態,感知線條的變化與美麗,對線條進行聯想并大膽表述。
2.能運用圖譜記錄彩帶舞動的軌跡,并根據記錄進行身體動作創編,體驗自由表現的快樂。
彩帶、勾線筆、圖畫紙若干,《采茶》音樂。
一、出示彩帶,引導幼兒觀察、想象并表述。
1.幼兒觀察靜止不動時的彩帶,發揮想象力,說說它們像什么。
(1)教師讓彩帶處于垂直狀態,引導幼兒觀察,這像什么?(像數字“1”,像海帶,像釣魚竿,像棍子,像蛇……)。
(2)教師手拿彩帶的兩端,使彩帶處于水平狀態,讓幼兒觀察、想象。
師:現在請小朋友們再看看,這樣彩帶又像什么?(像獨木橋,像減號,像繩子……)。
(3)將彩帶放成弧形,繼續引導幼兒觀察:這又像什么呢?(像笑起來的嘴巴,像天上的月亮,像寶寶的搖籃……)。
2.在音樂伴奏下,幼兒舞動彩帶,感受舞動過程中彩帶變化出的線條。
(1)師:今天老師為每個小朋友準備了一條美麗的彩帶,讓我們跟著音樂變換各種動作舞動彩帶,注意看看彩帶是怎么跳舞的。(教師注意收集幼兒的創意,為下一環節的交流做準備。)。
(2)幼兒交流:請幼兒個別演示,教師引導幼兒一同觀察、聯想,說說彩帶舞動出的線條像什么。(像蛇,像陀螺,像毛線團,像龍卷風,像媽媽的卷發……)。
(3)教師在幼兒表達的基礎上舞動出與幼兒不同的線條,豐富幼兒的聯想。(幼兒想象:像電話線,像波浪,像山峰……)。
二、引導幼兒嘗試用圖標記錄線條,并根據線條進行身體動作的創編。
1.引導幼兒記錄自己喜歡的線條:讓我們用筆把自己喜歡的線條畫下來吧!
2.展示、欣賞記錄的線條。
3.教師挑選便于用身體動作表現的線條,啟發幼兒進行創編:你們記錄的線條真漂亮!我們能不能用自己的身體來學這些線條跳舞呢?(啟發幼兒根據記錄的線條做出不同的身體動作。)。
4.幼兒在優美的音樂中自由表演自己創編的動作。(幼兒用身體的各部分表現,如:手臂不同方位的舞動、軀干的扭動及同伴之間身體上下起伏;手臂在胸前舞出橫8字形及用秧歌十字步等表現;用手在不同部位劃圈、身體轉圈等。)。
5.教師與幼兒協商整理創編的動作,初步形成完整的律動,并共同表演。
幼兒園中班藝術活動總結(專業14篇)篇十一
1.學會綜合地運用剪、折、撕、貼等多種紙工技能,把平面的紙條變成立體的紙橋。
2.體驗通過自己的想象、創作,制作立體紙橋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
重點難點。
重點:能夠展開想象根據橋的不同形態特點用紙條制作立體紙橋。難點:能夠創造性的組合連接橋的每個部分表現橋的特點。
幼兒園中班藝術活動總結(專業14篇)篇十二
這個學期我們主要是通過美術欣賞、美術創作活動等方式豐富幼兒對線描畫的經驗,提高幼兒畫線描畫的技能技巧,以鼓勵孩子大膽畫為重點,營造良好的美術氛圍。
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幼兒對線描畫不但有了較深的認識而且在技能技巧方面也有了較大的提高,而且還畫出了自己的'特色,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孩子們有了一個學期畫線描畫的基礎,這個學期畫起來顯得輕車熟路,我引導他們想象各種各樣的點、線、面,鼓勵他們自己動手畫,并創造一切的機會讓孩子們畫,動員家長為孩子準備各種線描畫工具在家也畫,一次次的作畫和練習,孩子們對線描畫的理解也越來越深,畫畫的經驗也越來越豐富了,他們的技能技巧有了明顯的提高。
我努力為孩子們創設自由、寬松的作畫環境,鼓勵和引導他們想象出各種獨特的點、線、形來裝飾畫面,在每次美術活動的評價環節,我都注意讓孩子們相互欣賞作品并且進行評價,一次次經驗的積累,他們的畫面越來越豐富,繪畫技法也越來越細膩了。我還鼓勵幼兒用多種繪畫工具和材料畫線描畫,體驗創作的快樂。
有了畫線描畫的基礎,孩子們畫起其他種類的畫顯得容易多了,再也不用挖盡腦汁去想怎么裝飾了,畫面也更豐富了:畫小朋友時,他們會給他們穿上各種圖案的衣服;畫房子、汽車、輪船、大樹、動物時也有了漂亮的圖案,作品的質量越來越高了。孩子們的小畫冊有了讓我們驚喜的內容,小畫廊的作品也讓家長們豎起了大拇指。
孩子們畫畫有了較大的進步,但還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現在:
1、孩子們的繪畫技能兩極分化比較大。
2、幼兒的評價能力有待加強。
幼兒園中班藝術活動總結(專業14篇)篇十三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感受不同的節奏、旋律、速度所表現的不同音樂形象。
2、通過創作表演,培養幼兒的表現力、想象力。
活動準備:
1、圖片一幅,兔子和烏龜的頭飾若干。
2、音樂光盤一張。
3、音樂錄音帶。
4、故事課件《龜兔賽跑》。
活動過程:
一、律動《郊游》。
二、以猜謎語形式引出“兔子和烏龜”。
1、出示圖片,師:“今天王老師給小朋友帶來兩位小伙伴,猜猜會是誰呢?”(耳朵長,尾巴短,只吃菜,不吃飯。—兔子;。四把槳,水里游,遇到禍事就縮頭。壽命長,耐饑餓,背上甲殼可入藥。—烏龜)在兔子和烏龜之間發生了一件事情。我們一起聽聽故事。
2、放故事課件《龜兔賽跑》。
提問:
1、“故事中有誰?”
2、它們之間發生了一件什么事?
3、結果怎么樣?說明了什么道理?(驕傲、虛心、勤懇,才會獲得成功)。
三、欣賞音樂,理解音樂所表現的內容。
1、播放音樂,哪一段音樂是表現兔子跳的,哪二段音樂是表現烏龜爬的。
四、創編動作表演兔子和烏龜。
1、教師引導幼兒隨著表現兔子的音樂,自由創編動作,表現兔子跳(歡快、跳躍、活潑)。
2、教師引導幼兒隨著表現烏龜的音樂(低沉),自由創編動作,表現烏龜爬,突出烏龜的勤懇。
3、放第三段歡快音樂。
五、幼兒戴頭飾完整的表演故事《龜兔賽跑》。
六、繪畫《龜兔賽跑》。
幼兒園中班藝術活動總結(專業14篇)篇十四
活動目標:
1、了解傘的多種裝飾形式。
2、能運用圖案、花紋進行裝飾傘面。
3、體驗裝飾雨傘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提供色彩和花紋各有特點的三把雨傘供幼兒欣賞。
2、范畫若干(上面的圖案僅供參考)。
3、每人一張傘面紙,水筆,蠟筆。
活動過程:
一、實物引入活動主題。
1、用雨傘直接導入。
2、觀看媽媽帶來的傘。(出示色彩和花紋不同的傘)。
師:這些傘真漂亮。今天,媽媽還準備了幾把傘,寶寶們看一看這幾把是怎么樣的?它們一樣嗎?(引導幼兒交流色彩、花紋等)。
二、范例欣賞。
師:其實,生活中的雨傘很多,花紋、圖案也很多。瞧,媽媽這里為漂亮的雨傘拍了照片。(出示范例)。
師:你們看,這些傘的花紋、圖案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師:這些傘上的顏色有什么特別的?(用色深淺)。
師:(引導幼兒觀看實物)有的傘上的花紋是淡色,它的底色就可以選用深一點的顏色。如果圖案的顏色比較深,那底色就用淡一點的顏色。
3、幼兒創作,教師隨機指導。
四、作品展示。
五、評價作品。
師:來,讓我們把美麗的花傘都送到“創意坊”里去加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