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觀看紅海行動有感篇一
世界并不安寧,戰火總是突起,很多時候死亡的威脅不期而至。《紅海行動》根據也門撤僑事件改編,真實復刻了我國首次武裝撤僑過程。不同于《戰狼2》結局的皆大歡喜,《紅海行動》呈現了戰爭最真實殘酷的一面,人質救出、恐怖陰謀打破,在迎接勝利曙光的那一刻,我們也接到了死亡的通知單。我們不禁扼腕嘆息,英雄怎會死亡?可這就是現實。
狙擊手羅星被打穿脊柱神經,觀察員李懂一直耿耿于懷,他認為是因為自己的緊張,沒能掃清敵人,間接害了戰友。但他在顧順的鼓勵下,逐漸變得成熟、穩重,終于能獨當一面。我們可以想象,今后他將成為下一個羅星,帶領下一個李懂走向老練,然后下一個李懂又會成為下下個羅星,帶領下下個李懂走向老練……
通訊員莊羽在救援中癱倒在一片尸體中,他說以前那么多的訓練和演習并不是這樣。所以面對血肉橫飛的場景,他害怕了。可當他獨自一人面對恐怖的分子時,他擺脫了自己手指被炸斷的恐懼驚愕,撲向了敵人,將利刃刺向了敵人……其實,當死亡來臨時,他已經戰勝了死亡。
戰爭最不缺少的就是死亡。正如片中艦長所說:“直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尸還”,上了戰場,生死豈還顧得?死亡固然使我們痛,但也讓我們觸摸到了真實。戰爭有流血,和平也有犧牲,只是你我處在這些英雄用血與肉鑄就的和平的“溫巢”里還未感受到外界的寒意。死亡沉重,但我們必須接住這份沉重。
一開始我并不理解,為什么要冒著生命危險去參軍,為什么要讓家人時刻擔心自己,承擔失去自己的風險。但看到最后我明白了,即使他們不成為軍人,也會有別人承擔起這份責任。即使他們不犧牲,也會有別人犧牲,他們寧愿犧牲的人是自己。他們在決定成為軍人的那一刻,心中就已經做出了選擇:我的生命不屬于自己,不屬于家人,而是屬于國家和人民!
他們很堅強,因為他們鐵骨錚錚;他們也很脆弱,稍有不慎就可能失去生命。但他們擁有堅忍不拔、鐵血剛毅的內心和信念!
正如他們的口號:勇者無懼,強者無敵!
守衛和平,感謝有你!
致敬中國軍人!
觀看紅海行動有感篇二
許多人對2015年3月間的“也門撤僑”行動還記憶猶新。當時,由沙特阿拉伯和埃及、約旦、蘇丹等其他海灣國家組成國際聯軍,發動了打擊也門胡塞武裝的軍事行動。面臨如此緊張的局勢,連美國都只能勸告本國僑民坐他國船只離開險境,而中國海軍卻為駐外人員和僑民提供了堅實的安全保障,出動濰坊、臨沂兩艘軍艦,在短短一周的時間內,不但撤出了本國僑民500余人,還有巴基斯坦、埃塞俄比亞、新加坡等各國僑民200余人。此舉大大提升了中國的國際地位,消息傳回國內,激起一片歡騰。時隔三載,一部反映也門撤僑事件的`《紅海行動》在春節檔上映了。片子自帶話題性,拍得怎么樣呢?值得關注!
影片給人最直觀的感受是兩個字“火爆”。全片類似《黑鷹墜落》,由五場戰斗戲撐起全片,中間的喘息只夠上兩趟廁所。換句話說,百分之八十的時間都在“打”,而且花樣繁多,絕少重復。
影片的序曲部分,是一次海空協作的反海盜劫持人質行動,狙擊手和突擊隊趁間不容發的時機全殲歹徒,講的是干脆利落,展示了海軍“蛟龍小隊”的超凡戰斗能力和犧牲精神。正片部分,蛟龍小隊第一次上岸執行任務,負責在鬧市區撤離僑民。這一部分在摩洛哥的卡薩布蘭卡街市拍攝,復雜的地形和敵軍強大的火力一度讓小隊陷入苦戰。火爆的場面讓人想起導演林超賢在《逆戰》開頭展示的耶路撒冷街頭槍戰,驚險刺激。不過直到這一部分,還只能說是國產片已有的水準,談不上驚艷。
從第三場戰斗開始,真正讓人腎上腺飆升的“開掛”打戲才轟然登場。蛟龍小隊接到一個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要深入腹地幾十公里去營救一位被恐怖的分子被俘為人質的女僑民。途中,政府軍遭到伏擊,損失殆盡,只余下小隊和女記者夏楠幸存。這場伏擊戰以迫擊炮襲擊開始,在匪徒的強大的火力覆蓋之下,小隊面臨救人、消滅狙擊手和摧毀迫擊炮陣地三重任務,戰斗殘酷而慘烈。新來的神槍手顧順與敵軍狙擊手之間的較量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有心的觀眾可以比較一下這場戲與《鬣狗之路》、《拆彈部隊》等反映反恐戰爭的歐美新片中的類似場面,我認為火爆程度猶有過之。
營救人質一段是影片的重頭戲。蛟龍小隊沒有忘記我軍發動群眾的優良傳統,在當地婦女的配合下成功置換了人質,然而層出不窮的意外使得戰斗無法避免。林超賢在這一段的處理我認為是達到了國際一流水準。人質、策應、聯絡、突圍四條線索齊頭并進,卻交代得有條不紊。四個戰場空間關系清楚,而且之間相互呼應,一個個矛盾環環相扣。雖然只是八個軍人對上百恐怖的分子,但拍出了大片的質感。憑借空間關系營造懸念是相當高明的動作片手法,卻也向來是中國電影人的軟肋,這場戲比起以往國產電影中的戰爭場面來說,我認為是一個質的進步。這段戰斗同樣以開掛的坦克對戰以及沙塵暴奇觀結束,中間還穿插了“臨沂”艦炮轟恐怖的分子陣地的大場面,酣暢淋漓。
最后一場追擊恐怖的分子的戰斗戲主要靠人物命運營造戲劇張力,打女蔣璐霞終于在一場肉搏戲中大顯身手,新一代狙擊手也克服心理障礙,順利成長起來。這一場另外的看點是沙漠奇特地形和蛟龍小隊飛翼潛入。
觀看紅海行動有感篇三
“蛟龍突擊隊”8人小組奉命執行撤僑任務,突擊隊在與叛軍武裝首領組織的叛軍斗智斗勇識破陰謀以少勝多的故事。說心里話,長這么大還沒看過這么過癮的電影。
電影中展現出的先進武器和精良的裝備讓人大開眼界,現代戰爭并不僅僅僅是拼人的智慧,沒有先進精良的武器裝備也是不能打勝仗的,不怕死只是精神層面上的,決定戰爭勝負還要有先進的武器裝備。
我感覺這是一部大題材、大制作、大手筆、大場面的影片,影片中反映了國與國之間聯手合作的問題,影片中宏大的戰爭場面耗費巨大,展現出的場面令人震撼。每個關鍵場面都真實再現了驚心動魄令人信服的效果。影片中雖然展現的是現代海軍的作戰場面,但給觀眾的感覺是陸海空聯合作戰的真實場景,讓觀眾看到了?夜?軍人高素質的作戰潛力。
據來自新華社上海消息,《紅海行動》電影從初一至初三上座率均超過60%,票房已達4.5億元。
影片中感覺暴力血腥場面太多,畫面持續時間也長,有好多場面我都閉上眼睛,不忍看下去,場面太真實。其實真實的戰爭遠比電影里的畫面要殘酷血腥的多,由此感嘆沒有戰爭真好。影片中描述突擊隊員在營救人質過程中,中國軍人那種大無畏舍生忘死的精神表現的淋漓盡致。在營救人質的過程中感到有強大的祖國做后盾,作為一個中國人無比的自豪和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