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讀后感絕不是對原文的抄錄或簡單地復述,不能脫離原文任意發揮,應以寫“體會”為主。那么你會寫讀后感嗎?知道讀后感怎么寫才比較好嗎?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讀后感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觀滄海讀后感篇一
《觀滄?!愤@首詩寫出了雄渾壯闊。下面是本站小編精心為你整理觀滄海讀后感,希望你喜歡。
《觀滄?!肥沁@年九月曹操北征烏桓勝利班師途中登臨碣石山時所作。這首四言詩借詩人登山望海所見到的自然景物,描繪了祖國河山的雄偉壯麗,既刻劃了高山大海的動人形象,更表達了詩人豪邁樂觀的進取精神,是建安時代描寫自然景物的名篇,也是我國古典寫景詩中出現較早的名作之一。首二句“東臨碣石,以觀滄?!?,寫詩人于揮師北伐之際來到碣石山下,登高觀海。碣石山原位于今河北省樂亭縣西南(一說在今河北省昌黎縣西北),漢時還在陸上,面對著渤海,六朝時由于地質變動,沉于海中。詩人登上碣石山,俯視大海,只見的:“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澹澹,水波動蕩狀。竦峙,島嶼高聳的樣子。詩人登高遠眺,舉目所及只見一望無垠的大海波搖浪涌,海中的島嶼高高矗立。這是多么遼闊、多么壯觀的景象!在歷史上,秦始皇、漢武帝都曾東巡至此,刻石觀海。如今詩人站在秦皇、漢武游蹤所到之處,居高臨下,望著水天相連的蒼茫大海和海中高聳的島嶼,想到中原地區已經平定,北伐烏桓也已取得決定性勝利,北方統一即將實現,心情該是何等激奮!這時,詩人的目光注視著海上的島嶼,眼前是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睒淠景俨?,生長十分繁茂,一陣蕭瑟的秋風吹過,海面上涌起滾滾的波濤。盡管蕭瑟的秋風給人以悲涼蕭殺之感,但是疾風勁草,方顯其英雄本色;洪波洶涌,愈見其生命不息!這是對自然環境的真實描繪,也是詩人主觀感受的具體寫照。曹操在取得一連串的戰爭勝利之后,他覺得自己的雄圖偉業猶如這樹木百卉一樣,生機勃發,也為這洪波涌起的大海,充滿生命的活力。以下,詩人又展開其豐富的想象,進一步描繪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蘊星漢的宏偉氣魄和博大胸懷?!叭赵轮?,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比赵碌倪\行好象出沒于大海的懷抱之中,燦爛的銀河群星好象包孕于大海的母腹之內。請看,這就是大海的氣魄,大海的胸懷。真是太壯觀、太奇偉了。
《觀滄?!肥侵袊膶W史上第一首完整的寫景詩,也是一首抒情詩,它通過寫觀滄海所見的壯麗景色,抒發自己意氣昂揚的豪邁感情。
詩的起筆交代登臨之地碣石山,點明登山的目的是觀滄海,平穩而自然的引出以下對觀海所見景物的描繪。
描繪大海景物,詩人先從大處落筆,著力渲染大海蒼茫、山島聳立的雄渾氣勢,展現出海的金景,這完全符合人們登臨覽勝的習慣。接著由全貌寫到局部,把視線由遠處拉到近處,俯察腳下,雖然時屆初秋,碣石山依然樹木叢生,百草繁茂,色彩、剛柔、動靜和大海形成映襯。“秋風蕭瑟,洪波涌起”也是眼前實景,但比前面所寫“水何澹澹”更進了一步,是詩人在審視之后的所見所感,當他第一眼看到大海時,完全被它的雄渾壯闊所吸引,只感到海水是那樣的浩渺無際。等到佇立一久,才似乎回過神來,原來風在吹著,海浪在激蕩洶涌著,感到它蘊藏著搖撼宇宙的偉力。這樣寫就在平直中現出層次變化來。從結構上看,既把對海水的正面實寫推向高潮,又自然的過渡到下面的虛寫。
后四句,詩人馳騁想象,描繪了另一幅海景:繞天運行的太陽和月亮,好像是從大海的胸懷中升起的;夜空中橫亙蒼穹的銀河也好像從大海發源,大海吞吐宇宙、包容萬物,真是宏偉無比,博大無比。詩人這里采用浪漫主義的表現方法,描繪出大海的“精神世界”,使讀者通過這虛擬的壯麗景色感受到海的博大、奇偉,同時也感受到作為一個偉大政治家的詩人胸懷的博大和奇偉。所以,這樣的寫景實際是在抒情,是以景語作情語。
劉熙載在《藝概·詩概》中說:“曹公氣雄力堅,足以籠罩一切,建安諸子未有其匹也。”曹操在政治上是叱咤風云的英雄,他的詩都是直接或間接抒發他的政治懷抱的。《觀滄?!房此茖懢埃瑢崉t述志。志在容納,以海自比。他在《龜雖壽》中寫道“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在《短歌行》中寫道“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都反映了他統一國家的大志,這種英雄本色是一般詩人學不到的。這也正是曹操的詩既有藝術的魅力,能給人以藝術享受;又有深刻含意,能鼓舞人積極進取,增強勝利信心的根源。
《觀滄?!芬辉娙獙懢埃渲胁o直抒胸臆的感慨之詞,但是誦讀全詩,仍能令人感到它所深深寄托的詩人的情懷。通過詩人對波濤洶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動描繪,使我們仿佛看到了曹操奮發進取,立志統一國家的偉大抱負和壯闊胸襟,觸摸到了作為一個詩人、政治家、軍事家的曹操,在一種典型環境中思想感情的流動。全詩語言質樸,想象豐富,氣勢磅礴,蒼涼悲壯,為歷代讀者所激賞。沈德潛在《古詩源》中評論此詩“有吞吐宇宙氣象”。這是很精當的。
觀滄海讀后感篇二
一首寥寥幾句的詩歌,卻表達了作者的宏偉壯志。而對于我一個剛剛學過這首詩不久的初中生,對此也有很深的感受。
曹操,字孟德。當曹操登上碣石山上時,心中的志向一一涌現出來。曹操登上碣石山,看到一路以來萬千景象,油感而發,寫下了豪言壯志的《觀滄?!?。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在曹操是筆下,在曹操的`心里,對自然界的萬千景象有了新的詮釋。曹操登上碣石山上的時候,看見那寬闊的大海,在高山的映襯之下如此的美輪美奐,美不勝收??吹巾偈缴系臉淠救绱素S茂,不禁讓我們感受到祖國的大好河山,站在碣石山上時,秋天的晚風在悄悄然的刮過,也許曹操這時不禁會有一絲絲涼意,但是看到在秋風刮過的同時,海面上也有了波濤,看到這樣的場景。曹操不禁想起了自己遠大的抱負,于是又接著寫下了千古名句。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边@句詩表達了作者自己的遠大抱負,從日、月、星、辰,銀河等方面寫出來了作者的宏偉壯志。在日月星辰之間卻顯得如此渺小。詩人描寫的大海,既是眼前實景,又融入自己的想象夸張,展現出一派吞吐宇宙的氣概。這就是詩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形成的藝術境界。
《觀滄海》——展現了一個雄心勃勃、大有作為、叱咤風云的傳奇人物,真是見詩如見人。
觀滄海讀后感篇三
公元207年,我,曹操帶著勝利的喜訊回去,大患烏桓已除去。
走在我國寬闊的道路上,心中立刻激動萬分。魏,一個多么響亮的名字。有一個好君王統治。他身邊的將士忠誠于他,還有我——一個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朝廷的忠臣——曹操。秋天,風蕭蕭,路旁已是金色的了。橋,那棵楓樹多像廣闊的天空中飄著一朵云!伴著秋風,一股腥味飄入我鼻。走,觀滄海去!登上碣石山,觀看家鄉的滄海,心中洪波洶涌,勝利,將通過這大海傳達到每個人的耳朵里。讓所有人都知道我們魏朝的實力和我曹操的大志。
大海,一望無垠,令人嘆為觀止。它的心胸是如此廣闊!太陽每天從這里升起,月亮從這里落下,天地,似乎為大海所有!大還是如此遼闊!就如我的心胸一樣!祖國河山如此壯麗,就像我的志氣一樣!我登高觀海,就像全天下的英雄豪杰觀看我的大志與心胸一樣!
秋風吹過,不僅讓岸旁的楓葉“沙沙”作響,還讓大海波濤洶涌!雖然秋風給人蕭瑟之感,更是我曹操的本色。我打仗獲得連續的勝利;就如大海一樣。我——曹操,有大海一樣的氣魄,有大海一樣的胸懷,天下的豪杰我而來?這里,可以讓你們盡情施展自己的本領,讓你們也有大海的氣魄云胸懷!奔我,會讓你們不后悔!我才是真正的豪杰!讓你們真正佩服的英雄!
我就是曹操,字孟德。既是政治家,也是軍事家。英雄豪杰們,我胸懷大志,投奔我不會后悔。接著,我詩興大發: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瑟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光燦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詠志。我就是曹操,有著大海一樣的胸懷。
觀滄海讀后感篇四
《觀滄?!肥俏覈姼鑼殠熘胁豢啥嗟玫姆欠仓?、大家手筆。它最大的成功是通過對雄奇壯麗的自然景觀的描寫,表現了作者對社會發展進程的深刻思考和樂觀進取、自強不息的人生態度,這是此詩永恒的魅力所在。
《觀滄?!肥且皇仔麚P個人進取精神并且蘊含豐富哲理的詩作。作者用雄健的詩筆寫出了他的自然觀、歷史觀和人生觀:在自然界、人類社會以及人的生命中,唯有不停地運動、不斷地充實,自強不息,才能創造出雄偉奇麗的自然景觀、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和張揚個性、富有巨大魅力的偉大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