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我們需要借鑒范文的思路和觀點,來完善自己的論述和觀點。范文一:關于友情的范文,讓我們重新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友誼。
保護森林的生物學家大全(17篇)篇一
森林病蟲害防治是國家減災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保護森林資源,改善生態環境,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森林病蟲害每年給我國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數十億元,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更是難以估量。由于社會經濟和科技發展的局限性,過去人們在控制森林病蟲災害的過程中,總存在著被動抗災的思想意識,往往在森林病蟲害暴發成災后,再籌集巨額資金救災。近年來,全國各地森林病蟲害時有發生,危害極為嚴重:一是危險性森林病蟲害擴散蔓延迅速,對我國森林資源和自然景觀構成巨大威脅。二是常發性森林病蟲如松毛蟲、森林鼠、光肩星天牛、黃斑星天牛等害蟲發生面積居高不下,總體上呈上升趨勢。三是偶發性森林病蟲害大面積爆發。
1.我國森林病蟲害的發生特點
一是常發性森林病蟲害發生面積高不下,總體呈上升趨勢;二是偶發性森林病蟲害大面積暴發,損失嚴重;三是危險性病蟲害擴散蔓延迅速,對我國森林資源、生態環境和自然景觀構成巨大威脅;四是多種次要害蟲在一些地方上升為主要害蟲,致使造成重大危害的病蟲種類不斷增多;五是經濟林病蟲危害日趨嚴重,嚴重制約著山區經濟的發展和林農脫貧致富進程。
2.造成我國森林病蟲害發生日趨嚴重的主要原因
2.1人工林面積不斷增加。中國現有森林面積約13370萬hm2,其中天然林約8725萬hm2,占65%,人工林約4645萬hm2,占35%。近幾十年中國森林病蟲害發生日趨嚴重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人工林面積迅速擴大。自1950年代起至1980年代,中國的人工林面積增加近50%。與此同時,森林病蟲害的發生面積也增加了將近40%,兩者基本上呈同步增長的趨勢。由于所建立的人工林多為單一樹種、單一結構的純林,這樣的人工森林生態系統非常脆弱。因此,有害生物一旦傳入發生,在較短的時間內就可造成大面積的暴發流行,從而導致巨大的經濟損失。
2.2天然林長期超負荷砍伐。以木材生產為中心的林業經濟產業,造成了天然林長期超負荷采伐,致使天然林的數量和質量下降,森林生物多樣性、林分原始結構以及天然林特有的森林生態環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從而導致森林病蟲害的發生與流行。
2.3危險性病蟲雜草長距離的人為傳播加劇。松材線蟲、美國白蛾、松突圓蚧、松針褐斑病等重大病蟲害的流行,最初均是由于有害生物從國外隨林產品進口而傳入的。在國內,許多重大病蟲害疫區的迅速擴大也是由于人為活動的'結果。
2.4長期不合理的使用化學農藥。病蟲害暴發后,一味依賴化學農藥,不僅殺傷大量天敵,使病蟲產生抗藥性,而且造成森林生態環境惡化。另外,防治手段不能適應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的客觀要求,缺少符合林業特點的防治藥劑和藥械,防治效率低。
2.5防治工作始終處于被動救災的狀態。森林病蟲害監測預報工作基礎薄弱,有的地方還不能及時、準確地掌握蟲情并發布預報和指導防治。病蟲害的防治率低先進適用防治技術的研究與推廣跟不上。往往只在救災上重視,沒在防災控災上下功夫。
3.森林病蟲害防治方法
對于森林病蟲害我們應如何來預防和治理呢?筆者認為根據病蟲害和森林生態環境的辯證關系,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抓好森林病蟲害的預防工作:
3.1著重抓好森林植物檢疫和監測預報。預測預報是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重要基礎。各地必須堅持把病蟲害的調查監測工作放在首位,對轄區內的全部森林資源進行病蟲害調查監測,要以全面、及時、準確地掌握森林病蟲害動態作為基本目標,確定專人、固定地塊、明確對象、指定方法、定時調查,做到及時發現、及時除治,堅決避免平時不調查,等到發現已是嚴重危害的局面。不僅要能夠及時掌握森林病蟲害發生情況、發展動態,進行區域性短期預報或預警,而且能夠結合林木資源狀況、氣候氣象條件等相關資料,進行主要森林病蟲害的長期預報,為上級林業主管部門宏觀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3.2因地制宜的搞好封山育林。封山育林應適地適樹地通過各種選育措施,選擇抗病蟲力強的樹種。同時應進行必要混交,這樣能完善生物群落,增加天敵數量,提高林木的保護性能,達到控制病蟲的目的。封山育林是減少人、畜對森林植被破壞的重要手段。森林病蟲害被人們形象的稱為“無煙火災”,其破壞力比森林火災有過之而無不及。為了將森林病蟲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 必須要因地制宜的采取積極的防治措施,要將工作重心放在事先預防上,通過建立規范、科學、系統的制度建設,不斷推進森林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向前發展。
1.加強森林資源管理
各級國家林業管理部門要認真貫徹“嚴管林”的要求,切實把森林資源管好,一要狠抓限額管理。各級林業主管部門要認真執行國家有關森林資源保護管理的法律和政策規定,把限額采伐管理當作森林保護工程的頭等重要工作來抓。尤其是嚴格按照采伐審批程度,積極配合縣鄉基層林業主管部門抓好農民自用材,培植業用材和燒材的采伐管理,堅持杜絕無證采伐和超限額采伐。二要切實強化林地保護管理。基層林業主管部門要嚴格執行征占用林地管理制度,發現非法征占用林地行為的,要及時向上級林業主管部門報告,并堅決查處林蔭地非法流失和林地逆轉。三要加強林權管理。基層林業主管部門要協助上級林業主管部門對林權證發放情況進行清理登記。明確和穩定森林資源的權屬關系,同時積極協助調處林權糾紛,保護集體林區生產生活秩序穩定。四要加強木材流通領域和木材經營加工單位監督管理,基層林業主管部門要嚴格執行憑證運輸木材制度。依法查處非法運輸行為,同時要密切配合有關部門和大對天然林保護區周邊地區木材加工單位的監督管理,發現非法加工木材的要積極協助有關部門依法查處。
2.加強森林資源林政基礎建設,穩定林業執法隊伍
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尤其是縣級林業主管部門,要高度重視森林資源保護管理的基礎建設,穩定林政、林業公安和木材檢查站、林業工作站等管理和執法隊伍,支持其依法行使職權,維護其合法權益,積極解決人員編制、經費等實際問題,逐步改善裝備設施,為其創造良好的工作條件。加強林業行政執法人員的自身建設。林業執法人員應忠于職守,廉潔自律,文明執法,依法辦事,努力提高執法水平,實現資源保護管理規范化、制度化。
保護森林的生物學家大全(17篇)篇二
2、護林防火,繪小康藍圖;青山常在,為子孫造福。
3、沐浴陽光享受綠色,走進森林注意防火。
4、合理利用資源,保護生態平衡,促進經濟持續發展。
5、勤于防火,國興民安;疏于防火,必釀后果。
6、鳥之家,人之園,鳥惜之,人護之。
7、為“綠色王國”筑防火長城!
8、綠樹成蔭,景美;好木為灰,心痛。
9、綠色家園是我家,森林防火靠大家。
10、科技興林創大業,護林防火獻青春。
11、植樹造林,綠化祖國是一項基本國策。
12、森林防火危害大,害人害己害國家。
13、護林防火常記,青山綠水長存。
14、森林防火常年抓,保護森林靠大家。
15、森林,生命的起源;火災,森林的終結。
16、讓火患遠離森林,讓綠色點綴人間。
17、讓呼吸在綠色中流暢,讓土地在根系間凝聚!
18、合理利用自然資源,防止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
19、森林是我們共同的“心臟”,試問我們離“心臟”的距離,有多遠!
20、森林是萬物之家,森林防火靠大家。
21、森林如同萬寶藏,資源財富里面藏;若是防火不為重,定是富土變窮壤。
22、情系一片綠,心防一把火。
23、森林防火記心上,人人護林理應當。
25、保護地球上有限的森林資源是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
27、十年樹木,百年成林;一場大火,化為烏有。
28、十年難育一棵樹,星火能毀萬畝林。
29、生態家園保護好,森林防火少不了。
30、身在林區,惜木如金。
31、傷害樹木,就是在傷害自己。
32、森林無火家家樂,生態優美人人康。
33、為子孫后代留下藍天碧水綠地!
34、人受傷時,你會流下淚水。樹受傷時,天將再不會哭。
35、人人當好護林員,保護綠色大家園。
37、保護一片綠地,撐起一片藍天。
38、保護樹木,人人有責。樹林是我們的家園。
40、保護森林、仿木代木、環保綠色、美化生活。
45、護林如愛家,防火靠大家。
46、護林防火常記,青山綠水長存。
47、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48、今天你吃了森林,明天沙漠就會吃了你。
49、讓天空永遠湛藍,讓綠蔭擁護家園。
50、玩火之心不可有,防火之心不可無。
51、疏忽一時,火光四起,警惕一時,綠樹常青。
52、防森林火災,保綠色家園,筑生態屏障。
53、防火需要您支持,森林渴望人呵護。
54、防火常抓,青山常在。
55、點點煙頭火,可毀萬畝林。
56、地球能滿足人類的需要,但滿足不了人類的貪婪。
57、大地沒了綠色,地球將會怎樣?
58、參天大樹幾十年,一縷青煙上西天。
59、保護一片綠地,撐起一片藍天。
60、保護樹木,人人有責。樹林是我們的家園。
62、萬人防火不算多,一人疏忽惹大禍。
64、一份責任心,保住萬重山。
65、一點星星火,能毀萬畝林。
66、巍巍興安嶺青山翠,漫漫防火路責任重。
67、小小煙蒂危害大,樹木見了都害怕,防火意識記心中,保護森林靠大家。
68、小樹成材真不易,用火切莫入林地。
69、星火釀大禍禍及森林,防患須小心心系綠色。
70、保護森林、仿木代木、環保綠色、美化生活。
保護森林的生物學家大全(17篇)篇三
毀林開荒、亂砍濫伐,使我國本來就不多的森林資源破壞非常嚴重。火災、蟲災等也加劇了對森林的破壞。面對森林嚴重不足,對現有森林資源的保護就日益重要。
首先禁止亂砍濫伐,改變"靠山吃山"的落后思想。我國政府已規定,對天然林、原始森林一委嚴禁采伐。這對一些身居深山老林的百姓(少數民族)來說,應該轉變過去"靠山吃山"的觀念。山上的森林不是"上帝"只傳給你的,還要留給子孫后代的。如果現在把樹木砍伐光了,山禿了,幾年后會帶來"泥石流"等災難。
同時,制定并實施多項林業生態工程計劃,大力植樹造林,保護生態環境。
對森林資源保護,最重要的是提高民眾對森林生態系統功能的認識,強化人類生存環境意識,此外還要做好以下工作:
1、健全森林法制、加強林業管理
要管好林業,首先要建立和完善林業機構;二是加強林業法制宣傳教育;三是嚴格森林采伐計劃、采伐量、采伐方式;四是嚴格采伐審批手續;五是重視森林火災和病蟲害的防治;六是用征收森林資源稅的方法,加強森林保護。
2、合理利用天然林區
利用森林資源,一定要合理采伐,伐后及時更新,使木材生長量和采伐量基本平衡。同時要提高木材利用率和綜合利用率。
3、分期分地區提高森林覆蓋率
在本世紀末使我國的森林覆蓋率達到20%,應分期分階段和分不同地區來實現。
4、營造農田防護林,加速平原綠化
我國應盡快建立起西北、華北等地區的農田防護林,發揮森林小氣候作用,抗御自然災害。積極推廣農林復合生態系統的建設。提高單位面積上的生物生產力和經濟效益,同時提高系統的穩定性、改善土地和環境條件,減少水土流失。
5、搞好城市綠化地帶
城市應大力植樹造林,把城市變為理想的人工生態系統。我國城市綠化面積很低,上海市僅為人均0.5m2,距國家人均10m2的差距很大,和國外差距更大。
6、開展林業科學研究
重點開展對森林生態系統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環境效益三者之間關系研究。特別是在取得經濟效益的同時注意改善生態狀況,力求生態、經濟、環境三者之間相對協調發展。
7、控制環境污染對森林的影響
大氣污染物如so2、o2、酸雨及酸沉降等都能明顯對森林產生不同傷害,影響森林的生長、發育。水污染和土壤污染隨著污染物的遷移、轉化也將對森林產生影響,控制環境污染的影響有助于森林資源的保護。
1從生態平衡的觀點談保護森林的重要作用
森林是陸地上最重要的生態系統。它的結構最復雜,功能最穩定,生物總量最高,在維持人類生存環境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如果對森林過度砍伐,又不進行培育更新,那么森林的質量就會下降,林中的動物就難以生存,土壤微生物區系也將會改變,生態功能就會受到影響。1958年和1968年前后,我縣有些鄉鎮、村曾一度對森林進行了大面積毀滅性地砍伐,因此造成了地表暴露,水土流失,洪水泛濫,河床上升,土壤越來越瘠薄,再種闊葉林也很難成活。有些鄉鎮、村為了圖眼前利益,將山腳到山頂的雜木林全部砍掉,然后再種上幼小的松樹,并在幼林中套種玉米、番薯、大豆等旱雜糧。但由于林地土壤瘠薄,抗旱能力差,因此種下去的松樹很少成林,變成了荒山。用這種方法來經營管理林業,由于違背了客觀規律,因此最終還是要受到大自然的處罰。我們維持生態平衡并不是主張“一草一木都不能動”,讓生物資源自生自滅,而是要科學開發合理安排森林的采伐量和生長量,提倡采伐不超量,并要經常抓好森林的培育更新及“自我調節”工作,這樣森林才能實現青山常在,永續利用。
2從維持生態平衡的觀點談保護生態環境的意義
眾所周知,地球表面的生物圈是由許多不同類型的生態系統所組成的。例如森林、江河、海洋、湖泊、草原及農田等等。它們雖然在形態范圍以及生物群落組成等方面均有很大的區別,但其結構和功能都是有共同點的。在結構上它們均是由生物和非生物因素所組成的。非生物因素就是指空氣、水分和陽光等;生物因素則是指生產者(綠色植物),消費者(動物),和分解者(細菌、真菌及部分動物)等。生態系統的主要功能就是通過各種生物成分經常進行不間斷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例如生產者利用光能,將自然界的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質合成有機物,提供給消費者利用,以及為它們自身生長發育和繁殖提供足夠的養料。而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尸體及排泄物又提供給分解者進行分解和轉化。于是營養物質又從生物體回歸大自然,再被生產者所吸收和利用。由此可見,生態系統的主體就是生物群落,由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相互作用共同完成這些復雜的功能。所謂生態平衡可以從如下兩個方面來理解。一是各成分之間相互制約,循環不息。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均各有各的特殊地位及作用,任何一種成分,尤其是生產者遭到較大推殘或破壞時,就會影響甚至破壞生態功能。二是在一個成熟的生態系統中,其生物種類和數量,生物量和生產力都保持在較高的水平線上而且相對穩定,如果功能受到較大破壞,生物種類和數量,生物量和生產力就會全面下降,平衡就會失調。一般來說生態系統是具有“自我調節”能力的,在允許的范圍內,它可以承受各種變化而保持相似的結構和功能,這樣就可以維持生態相對平衡。
3從生態平衡的觀點談如何抓好環境的保護
為了改善人類的生存環境,維護陸地生態系統的生態平衡,最根本的措施就是保護森林和發展林業。近年來,我縣各級政府為了保護生態環境,提出了“茶山竹海”的發展戰略和“山頭植松、山腰栽茶、山腳種果”加快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具體措施,狠抓了植樹造林和生態公益林的建設。我縣地處亞熱帶地區,縣內山多田少,氣候溫和,雨量充沛,野生動植物資源相當豐富。目前已查明的野生動物有28個目,76個科241種,野生植物有68科124屬356種。其中屬于國家保護的一二類動植物也有不少。它們大部分棲居于森林之中,在林地中取食,活動和繁衍后代,因此保護和發展森林就能使動物繁殖加快,物種增多。反之如果破壞森林,則會使各種野生動物遭受災難,使生態平衡遭到破壞。因此,我們必須對“森林法”加強宣傳,對生態環境保護加以鞏固。我們不但要穩定山林政策,努力提高林農的思想認識,改變過去那種片面強調伐樹增加收益的偏見,充分利用我縣山多、土壤肥沃,氣候適宜的優勢,發動群眾大力開展植樹造林和封山育林的工作,引導群眾在山上搞好多種經營,抓好野生動植物人工繁育和馴養工作,合理開發和保護生物資源,以利維持自然生態的平衡。
4從生態平衡的觀點談如何抓好封山育林
森林具有涵養水源,保持水土,調節氣候,改善環境等多種功能。它在維持人類生存環境中的作用遠遠超過了它的直接產品的價值。人類為了滿足自己的物質和文化生活的需求就要有計劃地改造自然,合理安排農業生產,交通運輸,開發礦藏,使用化學藥劑等工作,就要嚴防人工合成的化合物進入地表對環境造成污染。例如,在林業生產上,目前比較突出的問題就是森林砍伐和培育的問題。由于各地人工栽培的闊葉林較少,以杉松等針葉林為主的人工林較多,對保護生態平衡就帶來了一定的影響。以杉松為主的針葉林雖然價值較高,但扎根較淺、水土易流失,而且單獨種植一二種樹,害蟲也較容易發生危害,不利野生動物取食,隱藏和棲息,使野生動物擁有量不斷下降,生態平衡也會不斷受到破壞。所以說,過去那種放火燒山、成片伐林、毀林種糧的做法,對保護生態平衡是很不利的,必須堅決加以制止。昔日,人類對自然生態系統的人為破壞而遭受大自然懲罰的例子已有不少,教訓也很深刻。人類依靠森林和自然生態環境而生存,但自然生態系統的保護也要靠人類。所以我們必須大規模地發動人民群眾去植樹造林,去開展封山育林,建設生態公益林,努力抓好闊葉和針葉混交的植樹造林工作。這樣才能不斷地提高我縣的森林覆蓋率,才能保護生態平衡,創造一個有利于人類生存,有利加快小康社會建設的良好環境。
防治或控制森林自然災害的生產活動。森林經營的內容之一。森林災害包括病害,蟲害,鳥、獸害以及火、煙和氣象災害等(見森林病害、森林害蟲、森林火災、森林鳥獸害、森林氣象災害),其中病、蟲、火對森林的威脅最大。
各種森林災害的發生既有其獨立性,又有其相關性。如森林遭受火災或氣象災害后,除部分林木立即被毀外,留存林木還會因生活力急劇降低而易罹病、蟲害而大量死亡,甚至全林被毀。病、蟲、火、鳥、獸、氣象等因子都是森林生態系統的組成部分。如何使這些因子在這一系統中處于相對平衡的狀態,是控制災害發生的關鍵。預防災害的首要措施是選用良種造林,注意樹種搭配,提高造林質量,實行集約經營,形成良好的森林生態系統。其次同時要開展預測、預報工作,對已發生的災害采取綜合措施,又不能傷害天敵和污染環境。
保護森林的生物學家大全(17篇)篇四
毀林開荒、亂砍濫伐,使我國本來就不多的森林資源破壞非常嚴重。火災、蟲災等也加劇了對森林的破壞。面對森林嚴重不足,對現有森林資源的保護就日益重要。
首先禁止亂砍濫伐,改變“靠山吃山”的落后思想。我國政府已規定,對天然林、原始森林一委嚴禁采伐。這對一些身居深山老林的百姓(少數民族)來說,應該轉變過去“靠山吃山”的觀念。山上的森林不是“上帝”只傳給你的,還要留給子孫后代的。如果現在把樹木砍伐光了,山禿了,幾年后會帶來“泥石流”等災難。
同時,制定并實施多項林業生態工程計劃,大力植樹造林,保護生態環境。
主要措施如下:。
對森林資源保護,最重要的是提高民眾對森林生態系統功能的認識,強化人類生存環境意識,此外還要做好以下工作:。
1、健全森林法制、加強林業管理。
要管好林業,首先要建立和完善林業機構;二是加強林業法制宣傳教育;三是嚴格森林采伐計劃、采伐量、采伐方式;四是嚴格采伐審批手續;五是重視森林火災和病蟲害的防治;六是用征收森林資源稅的方法,加強森林保護。
2、合理利用天然林區。
利用森林資源,一定要合理采伐,伐后及時更新,使木材生長量和采伐量基本平衡。同時要提高木材利用率和綜合利用率。
3、分期分地區提高森林覆蓋率。
在本世紀末使我國的森林覆蓋率達到20%,應分期分階段和分不同地區來實現。
4、營造農田防護林,加速平原綠化。
我國應盡快建立起西北、華北等地區的農田防護林,發揮森林小氣候作用,抗御自然災害。積極推廣農林復合生態系統的建設。提高單位面積上的生物生產力和經濟效益,同時提高系統的穩定性、改善土地和環境條件,減少水土流失。
5、搞好城市綠化地帶。
城市應大力植樹造林,把城市變為理想的人工生態系統。我國城市綠化面積很低,上海市僅為人均0.5m2,距國家人均10m2的差距很大,和國外差距更大。
6、開展林業科學研究。
重點開展對森林生態系統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環境效益三者之間關系研究。特別是在取得經濟效益的同時注意改善生態狀況,力求生態、經濟、環境三者之間相對協調發展。
7、控制環境污染對森林的影響。
大氣污染物如so2、o2、酸雨及酸沉降等都能明顯對森林產生不同傷害,影響森林的生長、發育。水污染和土壤污染隨著污染物的遷移、轉化也將對森林產生影響,控制環境污染的影響有助于森林資源的保護。
保護森林的生物學家大全(17篇)篇五
樹葉通過陽光進行光合作用釋放氧氣,而氧氣供給人類生存,如果我們對森林亂砍濫伐,造成樹木大面積的減少,將會造成人類的生存困難,所以要對森林實施保護措施,保護好樹木。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資料,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毀林開荒、亂砍濫伐,使我國本來就不多的森林資源破壞非常嚴重。火災、蟲災等也加劇了對森林的破壞。面對森林嚴重不足,對現有森林資源的保護就日益重要。
首先禁止亂砍濫伐,改變"靠山吃山"的落后思想。我國政府已規定,對天然林、原始森林一委嚴禁采伐。這對一些身居深山老林的百姓(少數民族)來說,應該轉變過去"靠山吃山"的觀念。山上的森林不是"上帝"只傳給你的,還要留給子孫后代的。如果現在把樹木砍伐光了,山禿了,幾年后會帶來"泥石流"等災難。
同時,制定并實施多項林業生態工程計劃,大力植樹造林,保護生態環境。
主要措施如下:。
對森林資源保護,最重要的是提高民眾對森林生態系統功能的認識,強化人類生存環境意識,此外還要做好以下工作:。
1、健全森林法制、加強林業管理。
要管好林業,首先要建立和完善林業機構;二是加強林業法制宣傳教育;三是嚴格森林采伐計劃、采伐量、采伐方式;四是嚴格采伐審批手續;五是重視森林火災和病蟲害的防治;六是用征收森林資源稅的方法,加強森林保護。
2、合理利用天然林區。
利用森林資源,一定要合理采伐,伐后及時更新,使木材生長量和采伐量基本平衡。同時要提高木材利用率和綜合利用率。
3、分期分地區提高森林覆蓋率。
在本世紀末使我國的森林覆蓋率達到20%,應分期分階段和分不同地區來實現。
4、營造農田防護林,加速平原綠化。
我國應盡快建立起西北、華北等地區的農田防護林,發揮森林小氣候作用,抗御自然災害。積極推廣農林復合生態系統的建設。提高單位面積上的生物生產力和經濟效益,同時提高系統的穩定性、改善土地和環境條件,減少水土流失。
5、搞好城市綠化地帶。
城市應大力植樹造林,把城市變為理想的人工生態系統。我國城市綠化面積很低,上海市僅為人均0.5m2,距國家人均10m2的差距很大,和國外差距更大。
6、開展林業科學研究。
重點開展對森林生態系統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環境效益三者之間關系研究。特別是在取得經濟效益的同時注意改善生態狀況,力求生態、經濟、環境三者之間相對協調發展。
7、控制環境污染對森林的影響。
大氣污染物如so2、o2、酸雨及酸沉降等都能明顯對森林產生不同傷害,影響森林的生長、發育。水污染和土壤污染隨著污染物的遷移、轉化也將對森林產生影響,控制環境污染的影響有助于森林資源的保護。
1從生態平衡的觀點談保護森林的重要作用。
森林是陸地上最重要的生態系統。它的結構最復雜,功能最穩定,生物總量最高,在維持人類生存環境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如果對森林過度砍伐,又不進行培育更新,那么森林的質量就會下降,林中的動物就難以生存,土壤微生物區系也將會改變,生態功能就會受到影響。1958年和1968年前后,我縣有些鄉鎮、村曾一度對森林進行了大面積毀滅性地砍伐,因此造成了地表暴露,水土流失,洪水泛濫,河床上升,土壤越來越瘠薄,再種闊葉林也很難成活。有些鄉鎮、村為了圖眼前利益,將山腳到山頂的雜木林全部砍掉,然后再種上幼小的松樹,并在幼林中套種玉米、番薯、大豆等旱雜糧。但由于林地土壤瘠薄,抗旱能力差,因此種下去的松樹很少成林,變成了荒山。用這種方法來經營管理林業,由于違背了客觀規律,因此最終還是要受到大自然的處罰。我們維持生態平衡并不是主張“一草一木都不能動”,讓生物資源自生自滅,而是要科學開發合理安排森林的采伐量和生長量,提倡采伐不超量,并要經常抓好森林的培育更新及“自我調節”工作,這樣森林才能實現青山常在,永續利用。
2從維持生態平衡的觀點談保護生態環境的意義。
眾所周知,地球表面的生物圈是由許多不同類型的生態系統所組成的。例如森林、江河、海洋、湖泊、草原及農田等等。它們雖然在形態范圍以及生物群落組成等方面均有很大的區別,但其結構和功能都是有共同點的。在結構上它們均是由生物和非生物因素所組成的。非生物因素就是指空氣、水分和陽光等;生物因素則是指生產者(綠色植物),消費者(動物),和分解者(細菌、真菌及部分動物)等。生態系統的主要功能就是通過各種生物成分經常進行不間斷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例如生產者利用光能,將自然界的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質合成有機物,提供給消費者利用,以及為它們自身生長發育和繁殖提供足夠的養料。而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尸體及排泄物又提供給分解者進行分解和轉化。于是營養物質又從生物體回歸大自然,再被生產者所吸收和利用。由此可見,生態系統的主體就是生物群落,由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相互作用共同完成這些復雜的功能。所謂生態平衡可以從如下兩個方面來理解。一是各成分之間相互制約,循環不息。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均各有各的特殊地位及作用,任何一種成分,尤其是生產者遭到較大推殘或破壞時,就會影響甚至破壞生態功能。二是在一個成熟的生態系統中,其生物種類和數量,生物量和生產力都保持在較高的水平線上而且相對穩定,如果功能受到較大破壞,生物種類和數量,生物量和生產力就會全面下降,平衡就會失調。一般來說生態系統是具有“自我調節”能力的,在允許的范圍內,它可以承受各種變化而保持相似的結構和功能,這樣就可以維持生態相對平衡。
3從生態平衡的觀點談如何抓好環境的保護。
為了改善人類的生存環境,維護陸地生態系統的生態平衡,最根本的措施就是保護森林和發展林業。近年來,我縣各級政府為了保護生態環境,提出了“茶山竹海”的發展戰略和“山頭植松、山腰栽茶、山腳種果”加快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具體措施,狠抓了植樹造林和生態公益林的建設。我縣地處亞熱帶地區,縣內山多田少,氣候溫和,雨量充沛,野生動植物資源相當豐富。目前已查明的野生動物有28個目,76個科241種,野生植物有68科124屬356種。其中屬于國家保護的一二類動植物也有不少。它們大部分棲居于森林之中,在林地中取食,活動和繁衍后代,因此保護和發展森林就能使動物繁殖加快,物種增多。反之如果破壞森林,則會使各種野生動物遭受災難,使生態平衡遭到破壞。因此,我們必須對“森林法”加強宣傳,對生態環境保護加以鞏固。我們不但要穩定山林政策,努力提高林農的思想認識,改變過去那種片面強調伐樹增加收益的偏見,充分利用我縣山多、土壤肥沃,氣候適宜的優勢,發動群眾大力開展植樹造林和封山育林的工作,引導群眾在山上搞好多種經營,抓好野生動植物人工繁育和馴養工作,合理開發和保護生物資源,以利維持自然生態的平衡。
4從生態平衡的觀點談如何抓好封山育林。
森林具有涵養水源,保持水土,調節氣候,改善環境等多種功能。它在維持人類生存環境中的作用遠遠超過了它的直接產品的價值。人類為了滿足自己的物質和文化生活的需求就要有計劃地改造自然,合理安排農業生產,交通運輸,開發礦藏,使用化學藥劑等工作,就要嚴防人工合成的化合物進入地表對環境造成污染。例如,在林業生產上,目前比較突出的問題就是森林砍伐和培育的問題。由于各地人工栽培的闊葉林較少,以杉松等針葉林為主的人工林較多,對保護生態平衡就帶來了一定的影響。以杉松為主的針葉林雖然價值較高,但扎根較淺、水土易流失,而且單獨種植一二種樹,害蟲也較容易發生危害,不利野生動物取食,隱藏和棲息,使野生動物擁有量不斷下降,生態平衡也會不斷受到破壞。所以說,過去那種放火燒山、成片伐林、毀林種糧的做法,對保護生態平衡是很不利的,必須堅決加以制止。昔日,人類對自然生態系統的人為破壞而遭受大自然懲罰的例子已有不少,教訓也很深刻。人類依靠森林和自然生態環境而生存,但自然生態系統的保護也要靠人類。所以我們必須大規模地發動人民群眾去植樹造林,去開展封山育林,建設生態公益林,努力抓好闊葉和針葉混交的植樹造林工作。這樣才能不斷地提高我縣的森林覆蓋率,才能保護生態平衡,創造一個有利于人類生存,有利加快小康社會建設的良好環境。
防治或控制森林自然災害的生產活動。森林經營的內容之一。森林災害包括病害,蟲害,鳥、獸害以及火、煙和氣象災害等(見森林病害、森林害蟲、森林火災、森林鳥獸害、森林氣象災害),其中病、蟲、火對森林的威脅最大。
各種森林災害的發生既有其獨立性,又有其相關性。如森林遭受火災或氣象災害后,除部分林木立即被毀外,留存林木還會因生活力急劇降低而易罹病、蟲害而大量死亡,甚至全林被毀。病、蟲、火、鳥、獸、氣象等因子都是森林生態系統的組成部分。如何使這些因子在這一系統中處于相對平衡的狀態,是控制災害發生的關鍵。預防災害的首要措施是選用良種造林,注意樹種搭配,提高造林質量,實行集約經營,形成良好的森林生態系統。其次同時要開展預測、預報工作,對已發生的災害采取綜合措施,又不能傷害天敵和污染環境。
保護森林的生物學家大全(17篇)篇六
防治或控制森林自然災害的生產活動。森林經營的內容之一。森林災害包括病害,蟲害,鳥、獸害以及火、煙和氣象災害等(見森林病害、森林害蟲、森林火災、森林鳥獸害、森林氣象災害),其中病、蟲、火對森林的威脅最大。
各種森林災害的發生既有其獨立性,又有其相關性。如森林遭受火災或氣象災害后,除部分林木立即被毀外,留存林木還會因生活力急劇降低而易罹病、蟲害而大量死亡,甚至全林被毀。病、蟲、火、鳥、獸、氣象等因子都是森林生態系統的組成部分。如何使這些因子在這一系統中處于相對平衡的狀態,是控制災害發生的關鍵。預防災害的首要措施是選用良種造林,注意樹種搭配,提高造林質量,實行集約經營,形成良好的森林生態系統。其次同時要開展預測、預報工作,對已發生的災害采取綜合措施,又不能傷害天敵和污染環境。
保護森林的生物學家大全(17篇)篇七
森林,是地球的肺。我們每天呼吸的氧氣都來自森林。可以說,沒有森林,我們也會受到嚴重的影響。
今天,我翻到了我的課本。在課本的單元復習上,有這樣一篇漫畫。
正在沉睡的鳥兒被巨大的響聲吵醒,正在叫個不停。在山的腳下,是幾輛貨車。穿著軍綠色衣服的人從車上下來,他們扛著大斧頭,有的還帶了電鋸。汽車引擎依然在轟鳴,森林失去了寧靜。
其中,走下一位穿著白襯衫,都著西裝頭的男子。他那圓圓的肚子,走一步就晃一下。他對著穿軍綠色衣服的人一揮手,那些人立刻沖進樹林,開始伐木。
鳥兒們失去了家園,開始四處逃亡。一顆又一顆的木頭倒下來,綠色在一點點的消失,荒蕪的黃色一點點的蔓延。沒有什么能夠阻擋他們的腳步,他們所到之處,只留下荒蕪。野兔被無情的子彈擊中了,野雞被可惡的套子勒死了,梅花鹿也沒有逃過他們的眼睛,成了他們槍下的俘虜。
這個地方已經變了,不再是從前那個森林了。狂風肆虐而過,卷起遮天的黃沙,這一年,百年難遇的大雨來了。進山的道路變得泥濘起來,山間的小溪變得狂暴起來,他怒吼著前進。石頭從山上滾下來,之后是泥土,泥石流也跟著發生了。伐木的隊伍陷在道路上。大地開始響起來,伐木工人的眼里漸漸充滿了恐懼。他們打開車門,扔掉斧頭,向山口跑去。泥石流毫不留情的把伐木隊伍的車輛沖走了,緊接著,一個一個的工人在泥石流中喪生。最后,一切都安靜了下來。
曾經的人們又開始往山上植樹,荒蕪的黃色再縮減,綠色又開始蔓延開來。
保護森林的生物學家大全(17篇)篇八
1、嚴管星星火,護好片片林。
2、青山常在,為子孫造福。
3、進入林區勿帶火,違反規定嘗苦果。
4、全民總動員,防火保安全。
5、搞好森林防火,鞏固綠化成果。
6、熄滅你的火星,留下你的'愛心。
7、星火燎原能毀千棵樹木,眾人防火可護萬頃森林。
8、棵棵大樹匯成莽莽林海,星星小火釀成熊熊烈火。
9、紅花綠草滿園栽,此時風送花香碟時來。
10、護林常抓不懈,防火警鐘長鳴。
11、二木成林,一火成災;森林防火,重于泰山。
12、山腳板栗河邊柳,荒崗灘上植烏柏。
13、沐浴陽光享受綠色,森林防火請切記。
14、植樹造林就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15、改上墳燒紙陋習,倡植樹獻花新風。
16、植樹造林,利在當今,功在千秋。
17、冬天栽樹樹正眠,開春發芽長得歡。
18、沒有小草沒有花,沒有森林沒有家。
19、身居林牧區,防火就是第一。
20、家家戶戶齊防火,山山嶺嶺樹常青。
21、山川秀美無限好,森林防火不可少。
22、森林防火最關鍵,思想構筑防火線。
23、種一棵樹,種一枝花,世界會更美好。
24、森林就是氧氣的制造工廠。
25、森林防火記心上,此時人人護林理應當。
26、栽好樹、管好樹、護好樹就是公民的光榮職責。
27、大力植樹造林,禁止濫砍濫伐。
28、花草叢中笑,園外賞其貌。
29、綠水青山,國泰民安;護林防火,責任你我。
30、節日上墳燒紙錢,燒毀森林多危險。
31、多一份關愛,多一份呵護,從我做起,愛護景區一草一木。
32、久旱風大氣溫高,野外用火不能燒。
33、封山育林千山秀,防火防蟲萬代興。
34、防火常抓,青山常在。
35、關注森林防火,守護綠色家園。
36、星星之火,易釀惡果,進山切記,請勿麻痹。
37、讓火患遠離森林,讓綠色點綴人間。
38、防山火年年平安福滿門,講安全人人健康樂萬家。
39、入山不帶火,在外不吸煙。
40、進入林區,防火第一。
41、防火工作記心間,宣傳教育理當先。
42、提倡文明祭掃,杜絕上墳燒紙。
43、植樹造林,綠化祖國。
44、植樹節,你也來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讓地球長出美麗的頭發來!
45、鮮花祭祖要提倡,森林防火有保障。
46、堅持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統一,生態效益優先。
47、愛心使山川披綠裝,此時火星使大地變荒沙。
48、防火時刻不能忘,重在落實行動上。
49、植樹造林,改善生態環境,造福子孫后代。
50、萬眾一心筑森林安全長城。
51、地球就是我家,綠化靠大家。
52、加快林業發展,此時實現山川秀美。
53、義務植樹,利國利民。
54、飯可一日不吃,火不可一日不防。
55、建設秀美山川護林防火當先。
保護森林的生物學家大全(17篇)篇九
森林是人類的朋友。森林不僅可以綠化環境,還能防風固沙,防水土流失,吸收二氧化碳,減輕環境污染。人們譽它們為“大自然的美容師”、“特種醫生”、“木材制造廠”“堅稈莊稼”、“綠態黃金”、“滋養品倉庫”、“價廉物美的肥料、染料“……地球上若沒有森林,人類將難以生存。森林是人類休養、游泳和娛樂的最佳場所。林中沒有惱人的喧嘩和噪音,卻充滿了大自然的無限和諧、無限美妙的音樂,那樹葉筱簌、山泉泊泊、鳥語明啾和林海的陣陣音濤樂浪,對于人類來說,都是一種美的享受。林區新鮮空氣維護人體健康并使人精力旺盛。
你不相信嗎?那就請看下面的一些事例吧。
熱帶森林被稱為“森林上面堆積起來的森林”,物種資派極為豐富,生物i舉世無比。然而熱帶森林生態系統又相當脆弱,因為它的大部分養分儲存的植物體內,而不是土壤里,一旦森林被采伐,養分隨之流失,水土流失嚴重,致使土城貧疥,缺乏開發潛力,發展農業將導致失敗。
云南的森林在近25年中被毀掉一半,就連西雙版納的四個自然保護區也被砍得追體鱗傷,其中大劫隴遭到徹底的破壞。我國14個主要產林省份的森林面積自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的10年之間,便少了,30萬公頃,森林植被的破壞大大加劇了“西土東流”和“北沙南移”,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事啊!
在地球上的森林被摧毀3,5以后,人類終于認識到森林的興衰與人類的命運是如此緊密相連,休戚相關。大家都來保護森林吧,讓我們地球上的生命之樹長青,生命之花盛開不謝。
保護森林的生物學家大全(17篇)篇十
親愛的人類,你們好:
我是一棵參天大樹,不,現在應該說是好多雙筷子。
以前,我是一棵高大的白樺樹,每天都在陽光和雨露下成長,所以我長得很健壯。有一天,來了兩個人,一高一矮,一瘦一胖,拿著一把鋸子過來。矮胖子看見我,對瘦高個兒說:“今天真是走運,碰到了這么大的一棵白樺樹!”瘦高個兒答道:“是呀,如果把它鋸下帶回去,老板肯定很高興!”說完他們開始行動了,矮胖子打開電鋸,電鋸慢慢向我逼來,我想喊“救命”,但無奈,我喊不出聲來。他們把我砍倒了,我離開了相伴我好幾年的樹根。我來到一家筷子加工廠,我先被加工成約一厘米厚的.木板,然后制成一雙雙筷子被運到各個餐館。在那里,人們吃完東西隨手將我扔在地上,我就這樣被人遺忘了。
那一刻,我哭了,我不是為我的生命短暫而哭,而是因為人類不珍惜我們樹木了。我們樹木可以吸進二氧化碳,呼出氧氣,保護生態環境,遠比成一次性筷子的價值高。人類啊!請你們愛惜樹木吧!
保護森林的生物學家大全(17篇)篇十一
一天,我吃玩早餐,忽然聽見雷電般的鋸子聲,我馬上飛去,一看,原來是一個伐木工人,我想:他們一定是想砍樹去做房子,我靈機一動,對伐木工人說:"這棵樹上一定有蟲,求求你放過這棵樹吧。"他似乎沒有聽見,我飛到他的.肩膀上,使勁啄他的頭,他仍然一動不動,不一會兒,環保工人來了,發現他在砍樹,就把他抓了起來。
我呼吁人們要保護森林,否則,我們的家園就毀滅,災難不久也會降臨到我們人類身上。
保護森林的生物學家大全(17篇)篇十二
我們現在的高科技生活是少不了紙張的。紙給我們人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我們用它來畫畫、寫作業、寫作文甚至用它來念佛燒紙但是,紙最中來于樹木如果我們不節約。就會給未來造成巨大的災難。
我們如果不節約紙張就會擋不住巨大的.海嘯、就會發生可怕的地震還會發生不可估量的泥石流。這樣我們人類就會發生巨大的災難。比如地震中有人因為被困在了一個地方出不來,而解救人員也沒發現他導致渴死或餓死、有些人因為在地震中被一些`尖銳的物品刺中而身亡、海嘯中有些人因為游泳技術太差而溺水身亡……這種種原因都會讓我們人類發生滅頂之災,那時后果不開設想啊。
人類的未來就靠現在的我們了,如果我們現在多砍一些樹,就會給未來多添加一份災難,如果我們現在多栽培幾棵小樹以后就可以給我們的祖國增加一些“盾牌”了。
保護森林的生物學家大全(17篇)篇十三
星期天的早晨,小文起了一個早。他從家里拿出來一了一條繩子,去公園跳繩。他跳著跳著,忽然一聲“咔擦”,小文停了下來,看見了繩子把小樹給甩彎了,小樹才剛長出嫩芽呢。
小樹自言自語地說:“好疼啊!快來救救我吧!”小文像聽懂了小樹的話,擔心極了。忽然,小文靈機一動,想出了一個好主意。
他把自己的繩子綁在小樹苗的樹桿上,這樣小樹像戰士一樣筆直的.站在那里。
看著筆直的小樹,小文很高興,開開心心地唱著歌回家了。
保護森林的生物學家大全(17篇)篇十四
今天,我們學習了《長童話的森林》,你肯定會好奇地問我:“森林為什么會長童話呢?”實話告訴你吧!每次我們從書中看見的童話故事,那個不時發生在森林?可是,在不遠的將來,可能永遠也讀不到森林的.童話了。
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的森林有62億公頃,你能想象那個綠色世界嗎?現在只剩下不到39億公頃了。為什么會這樣呢?從書上看,我知道這都是我們人類造成的,因為我們使用了許多一次性的東西,才把地球弄成這個樣子。盡管有許多人阻攔,可森林還是在減少。從老師口中的知,中國每年造紙消耗木材一千萬立方米,這要砍掉多少樹木哇,再加上別的國家,那是個驚人的數字啊!
人們,清醒吧!節約資源、減少浪費、綠化環境吧!把地球變成一個童話王國吧!
保護森林的生物學家大全(17篇)篇十五
森林資源作為陸地生態系統,是生態環境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除了提供木材和各種森林副產品,它們還具有涵養水源、水土、防風固沙、調節氣候、保護生物物種和維持生態平衡的功能。
中國是一個森林資源貧乏的國家,人均森林面積積累在世界各國中排名第120位。嚴重的問題是,中國的森林資源在數量和質量上都呈下降趨勢。與1976年相比,1981年森林面積減少了309萬公頃。據調查,我國23個省、市、區的森林面積正在減少,主要原因是毀林、毀林開荒、破壞生態平衡。森林資源的減少導致氣候惡化、沙塵暴、海嘯甚至物種滅絕。
如今,人們已經意識到森林資源的`重要性。大量的人參與植樹,有的甚至不惜一切代價花錢請人種樹;一些人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來保護森林資源。有些人從砍伐森林的行列中重新加入了植樹的行列我們小學生也要種樹,看到亂砍濫伐的要及時制止和報告。
朋友們,讓我們保護地球上的森林資源,為祖國創造美好的未來。
保護森林的生物學家大全(17篇)篇十六
有一天早晨,碧空如洗,萬里無云,又是一個美好的日子。突然,一大群人一大早就來到森林了。他們是要干嗎呢?原來是來砍伐樹木的。唉!可憐的大樹就這樣倒下了。小鳥不停地飛向人們,好像在說:“放過大樹爺爺吧!在夏天,它們幫你們乘涼;在秋天,你們摘它們的.果子吃;而冬天,你們卻把它們砍了!”
第二天人們還是來砍伐樹木。突然,草叢后面發出了一個恐怖的聲音:“可惡的人類,你們的死期到了!”人們有些害怕,可是有一個人卻不害怕。原來他就是老板——正在指揮人們砍伐樹木呢!有一位小精靈飛過去說:“你們人類真可惡,真沒公德心呀!樹木一直陪伴著你們人類呀,看看你們現在怎么對得起大樹呀!”老板聽了有些慚愧說:“對不起,我只想著自己,沒想到別人的后果。”小精靈說:“只要你改過來,不再砍伐樹木的話,那我和我的伙伴就會原諒你以前犯下的行為。”
從此以后,動物們和人類一起快樂地生活,一起保護我們美麗的家園!
保護森林的生物學家大全(17篇)篇十七
保護森林保護森林今天,我看到了這樣一條新聞“國務院召開全國天然林保護工作會議。”我意識到人們對保護森林的意識越來越強烈了。
因為森林與人類息息相關,是人類親密的伙伴,是全球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沒有森林,陸地上絕大多數的生物會滅絕,絕大多數的水會流入海洋,大氣中氧氣會減少,二氧化碳會增加;氣溫會顯著升高,水旱災害會經常發生。
森林還可以改善空氣質量,減少泥沙流失,涵養水源,減少風沙危害,減輕噪音污染,自然美化環境等等。森林是寶貴的自然資源,是人類重要支柱的基礎,并被稱為地球的“肺”。
為什么說森林對維持生態平衡有著重要的.作用呢?首先自然界中的一切都需要氧氣來維持生命,而森林又是大自然的天然制氧機,如果森林等綠色植物被破壞,生物的生存則失去保障,人類也會因為缺氧而死亡。可見森林對我們是多么重要呀!讓我們攜起手來一起保護大自然,保護我們的森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