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態度態度篇一
小時候放假,我和妹妹很喜歡去外婆家做客。節日,去的人就更多。那時的晚上很熱鬧的,里里外外的親戚一大堆,坐滿兩個大方桌,然后一盤盤地上菜,閩南話叫吃桌,俗語叫吃大餐。
暴飲暴食之后,對第二天的早餐也就沒什么奢望了。
可能是因為這樣,外婆的早餐經常是變化的。如果昨夜吃桌,那么早上會再回鍋混炒下,咸飯、米粉、魷魚絲、菜花等,然后用潤餅包著,放在手里,香香的,暖暖的,含著各種驚喜。不過,這樣的潤餅菜還是比較適合中午或晚飯吃。早上大多換個口味,很平常,卻很入口,那便是稀飯配蘿卜頭。溫溫的稀飯,咸咸脆脆又甜甜的蘿卜頭,可是油膩大餐后的絕配。
早餐里,最有特色的還數地瓜粉團,地瓜粉裹著花生、菜花、偶爾夾著塊小肉末。等開水煮沸,地瓜粉團放下去,沒幾分鐘,那粉團便從鍋底浮上來,一粒一粒,上上下下蕩著,點上麻油、鹽巴、味精,便可快速入碗。白瓷的碗底,晶瑩剔透的地瓜粉,泛著油光,裹狹著顆菜花,鑲嵌著粒花生,入口爽滑,花生香脆,菜花軟綿,一道在嘴里爆發,滿滿地要溢出來。而對于孩童,最好玩的莫過是地瓜粉團如溜溜球般地四下逃竄,筷子抓不住,湯匙乘不下的囧樣。
外婆家的早餐特別好吃的一點是吃的人特多,一過節,熊孩子們就會出現,,熱熱鬧鬧地。早餐后,便可以放肆地捕知了,抓魚、游泳,那樣的早餐似乎成了一個歡樂世界開啟的標志。
母親繼承了外婆的手藝,簡簡單單的早餐也是變著花樣做。小時候的早餐,會喚醒睡懶覺的小孩,香香的,混著松木噼啪的聲音。在閩南灶頭紅磚的映襯下,色澤艷麗,口感美味。記憶中的稀飯,總是飄著一層奶白的如云朵狀的泡沫,帶著奶的香味和草木的清香。
其實還是稀罕的,對于住宿的我而言,母親的早餐是很難得的。每周一的一大早要趕車,母親就先把我一人的早餐煮好。一大碗,通常是面食,泡面或鹵面打底,配上魚丸、蝦米、青菜,重點是肉粉團,似曾相似的地瓜粉加小三層肉,入口爽滑即化加上三層肉不同層次的口感,每每吃起來,我的'心就不由得滿滿的,要是能在多點時間品嘗多好啊。
其實我也算是起得比較早的人。對于我而言,起早的那段時間,是一天中最奢侈的時間。陽光透過門縫灑進來,音樂中,舒展身姿、洗漱、疊被,然后汲拉著拖鞋下樓買菜,回來時候,就著陽光清風炒個西紅柿炒蛋,苦瓜炒蛋,然后悠悠地盛上稀飯,在陽光清風里就餐,自得其樂。
說實話,我的廚藝真心只能應付自己,但也已足夠。在陽光灑向廚房的那片天地里,任何動作似乎充滿愛的光輝和自我美的體驗。給自己一份美美的早餐,身體和心都得到充實和撫慰。在陽光中就餐,在清風里喝湯,用時間光陰善待自己,應是最奢侈。
母親有句口頭禪以前常常用來寬慰我。那就是“吃好、睡好,一切都會好”。一度我以為那是母親對兒女最低的要求,只要你好好的,就可以了。
后來,漸漸地,我開始體會這句話。它不僅僅是寬慰,更像是生活的態度。如同外婆一樣,母親對于早餐也有很慎重的一面。他們的地瓜粉團喜歡把簡陋往豐富里變化,他們的潤餅菜習慣把復雜往簡單里處理,他們的稀飯粥喜歡香到極致,讓生活的水歡快地流動著,讓生命的各種可能性延展著,用生活的智慧和熱情,讓生活更加美好,用時間用愛善待自己,善待家人。
母親說吃好了,身體就好,睡好了,精神就好,人好了,一切才會好。而要吃好,那就得花時間好好愛自己,慢下來、停下來感受生活。要睡好,那就得做到心無掛礙,心無虧欠。而這一些就是生活好的態度。
愿你我,吃好了,睡好了, 一切都好。
態度態度篇二
考試就像一顆變味糖,酸甜苦辣什么都有,這顆糖的四種味道,我都嘗過,現在就讓我向你介紹一下這顆神奇的變味糖吧。
“叮鈴鈴”,下課鈴聲響了,同學們剛準備跑出教室玩耍,就被手里拿著一疊考卷,正向教室走來的方老師的強大的氣場給逼回了教室。我們連忙回到自己的座位,生怕把方老師惹惱了,同時也忐忑不安地望著方老師手里那疊“血跡斑斑”的考卷,教室里籠罩著一種不安的氣氛。“啪!”方老師把考卷重重地砸在了講臺上,用嚴厲的目光把我們掃視了一遍,便開始宣布成績。第一名,盛小蓉,95.5分!第二名,華苓羽,95分!什么!只相差0.5分?我的心里一陣透心涼,有一種想哭的沖動,要知道,我從小爭強好勝,十分看不慣別人拿第一。看著盛小蓉那得意的眼神,我的心里酸酸的,眼淚一下子奪眶而出。
又是一輪調研卷,我吸取上次的教訓,卯足了勁兒,準備在這次考試中大顯身手。考試時,我目不轉睛地看著考題,聚精會神,筆走如飛,很快就做完了。我還不放心,檢查了一遍又一遍,這才滿意地交了上去。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在這次考試中過關斬將,超越第二名整整五分,毫無懸念地摘得桂冠。看著滿是勾勾的考卷,我的心里像吃了蜜一樣甜,美滋滋的。
在嘗到了甜頭后,我明顯變得驕傲多了,在老師通知了又將考試后,我仍心不在焉,覺得自己一定能考得很好。回家后,也不好好復習,只是隨便翻翻就了事了,幾天都是如此。到了真正要考試的時候,我看著考題,一下子就傻眼了,這些題目都是在我復習的范圍之內的呀,而我卻記得模模糊糊,我完全懵了,腦子里一片空白,只是胡亂的下筆,胡亂地收筆,看著滿是錯誤答案的考卷,我長長地嘆了口氣,連腸子都悔青了,心中像吃了一百個苦瓜似的,后悔自己沒有好好地復習,連最簡單的填空題都不會做。
這次的考卷發下來了,我忐忑不安地翻開我的考卷,一個鮮紅的分數映入我的眼簾:73分!73分,我只考了73分!還沒等我好好地反省自己,我的末日使者——方老師就來到了我的身旁,“華苓羽,你是怎么回事,上次那么難的試卷,你都考了高分,這次我出的題都是在你們的復習范圍之內的,你怎么連個良都沒考到?”我嘴里像堵了什么東西,頓時啞口無言,雙眼不敢直視老師,什么都不敢說。“回去給我寫張400字的檢討,還要讓你家長打電話給我,讓我知道你在家里是怎么復習的!”方老師嚴厲地斥責著我。我一聲不吭地聽著方老師的訓斥,心里只有一個字——辣!
考試就像一顆變味糖,酸甜苦辣,樣樣俱全。雖然有好有壞,有喜有悲,但是,只有經歷過酸甜苦辣的磨難,才能使自己的能力有所提高,使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變得更加強大,讓我們不斷地進步。
態度態度篇三
人生的態度,決定著你的人生。
在人的一生中,少不了一些悲歡離合。有人悲、有人喜,悲者無非遇到煩,喜者再喜也不過中了千萬彩票大獎。悲者雖然遇到麻煩,但麻煩總有一天會解決掉,更何況我們會常說因禍得福,福禍相依。我們不要總想著災難會使我們失去了什么,而要適當地想想通過這次災難我們應該得到什么教訓,受到什么啟發!災難是悲痛的,剛才我只說是適當地想想好的方面,并沒有叫你們盲目的樂觀,就算你中了千萬大獎又怎么樣,你能因此以后不工作,不交朋友等等嗎?這是絕對不能的,那個千萬大獎就算能讓你度過余生,那又怎么樣,你的兒子女兒呢?他們以后的生活怎么辦?如果你現在不好好教育他們,他們以后真成廢人了。
所以,我們也不能盲目的樂觀,都說禍福相依了,在我們遇到喜事時也適當想想一些不值得開心的事,控制一下自己激動的情緒,以免做出后悔的決定。一個社會,必須有條件好的人與條件差的人,這樣才能維持社會穩定。這樣的話,自然而然的會有人抱怨,那些窮的老百姓就整天渴望自己變得富有。但無論他們怎樣努力,都不可能變成富人,因為他們就會抱怨世道的不公,并不是人人平等。
雖然,你們那樣會激發一點斗志,偶爾也會追求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但我們真的不要總是不滿足,那么貪婪。也要時不時地想想你還擁有什么寶貴的東西。
人生各有命,我們既不能持有盲目樂觀的態度,也不要持有極端悲觀的態度,這樣才能擁有一個美好的人生。
態度態度篇四
一天中午由于下雨,甲同學和乙同學相約一起吃飯,來到一家飯館,當時是飯點人比較多,兩位同學分工一人找位置,一人去買飯,甲同學好半天等到一個位子剛坐下,門口進來一位老奶奶雙手攙著一位盲人老爺爺,她四下張望尋找座位,發現一位女士身旁有一個空位,于是走了過去,問:“姑娘,這兒有人嗎。”女士說:“有人。”老奶奶又說:“我先坐一下,人來了就起。”女士忙說:“馬上就來。”老奶奶和老爺爺便無奈的站在那兒等。這時,甲同學忙起身對老奶奶說:“請來這兒坐,并去攙扶老爺爺。”老爺爺剛坐下,乙同學端著兩碗面回來了,看到了剛才的事,兩位同學決定把這兩碗面先讓給老爺爺和老奶奶,當兩碗面端到兩位老人的面前時,老奶奶說:“我們已經坐了你們的位子,咋還能吃你們的面,你們先吃。”兩同學說:“您二老先吃,我們年輕,再等一會兒。”這時,老爺爺突然說話了,“老伴啊,這里的服務好,人更好。”話音剛落,引得在場的人們一陣鼓掌,大家都為這兩位同學的所作所為伸出大拇指。而那位女士卻低下了頭,一言不發,可能是她覺得自己對這件事的態度連兩個小學生還不如,因為兩位同學很無私,不僅讓了座位,還讓出自己的面,而自己卻這么自私,坐一下都不行。
正是因為這兩位同學在老師和家長的教導下,知道要尊敬老人,講禮貌,不僅是個人品格的提升,也是愛國的一種表現。
我們的社會正需要這樣有態度的人,把我們國家的傳統美德繼續發揚下去,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
態度態度篇五
人的一生總要面臨各種磨難,用怎樣的心態對待,會決定一個人是否能走向成功,獲得幸福,說得大一點,心態可以決定命運。
有不少人把世界上的人分為了兩類:成功的人和失敗的人,可我卻認為這兩種人在本質上并無差別,只是他們在處理事情時的心態不同而已。很多人之所以能夠成功,并不是因為他們的人生道路有多么平坦,也不是他們的能力有多么超群,僅僅是他們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他們能從狂風暴雨中看到彩虹,在困難挫折中看到希望,他們不會因為一時的失敗而沮喪,更不會為摔了一跤而從此一撅不振。反之,許多人之所以失敗也并非他們缺乏機會,或是運氣不佳,更不是老天爺不長眼,給他們的眷顧不夠,真正的原因是他們沒有樂觀向上的精神,心態不好而已。
我的心目中,想要成功首要條件是具有良好的心態,心態好事則成,心態壞事則敗。良好的心態能促使我們實現人生的自我價值,消極的心態只會阻礙我們前進的步伐。一個陽光的人,無論是生活上的小事還是工作上的大事,他都會積極去面對,而一個整天抱著消極心態的人,他熱衷于怨天尤人,怨這怨那,很少付之行動去改變現實。有人說的好,積極樂觀,心態好的人在挫折中看到希望;消極低落,心態壞的人在勝利中看到陰影。
境由心生,心造幸福,要想擁有快樂的人生,必須具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因此,讓我們培養良好的習慣,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格,從而擁有良好的心態,使自己過上甜美的幸福生活。
態度態度篇六
其實,在生活中,我們常常需要扮演一個傻子。
傻是一種生活的態度。
件好事,只有把握好度,才不會被牽連,被傷害。
關系。我們不逃避,我們傻傻的去面對。我相信,這樣一來,挫折便會迎刃而解,失敗所帶來的痛苦也會慢慢變淡,而我們也會在這一次又一次的經歷中,更成熟,更勇敢,更成長。
其實啊,“傻”并不傻,它是為我們的成長,我們的騰飛我們的成熟而做下一個完美的鋪墊,他也是我們達到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
傻是一種對學習的態度。
傻是一種對生活的態度。
傻是一種對人生的態度。
其實,有些時候,我們以傻子的眼光去看待生活,會發現這世界更多的美好。
當一個傻人,何嘗不是一件好事,一種福氣?
態度態度篇七
當我想寫這作文文章的時候,首先和老爸探討了一下。我的想法是,把到目前為止有關自己學習的情況和大家交流一下,希望有人能指出我的不足之處,以便我以后及時地加以改正。老爸雖然覺得我可能寫不出更深一些的內容,那樣就不便和大家進行真正的思想交流,但是他還是支持我大膽地、實事求是地寫出來。
我以前只是聽老師和老爸說,讀和寫是語文學習的基礎,現在我對此深有體會。我從一年級每天閱讀,二年級寫日記,從未間斷過,現在我能讀一些散文、詩歌、小說,也嘗試著寫了一些,確實受益匪淺。令人高興的是,我的努力有了回報,現在已經發表了一些文章。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很強的科目。有時候只要把某一章節明白了,再學其他相關內容的時候,就很容易了。我在三年級的時候,已經把小學的數學課程學習完了,掌握得很不錯,現在正在學習初中一年級的課程。
在英語學習方面,老爸要求我要多讀、多聽、多說。現在讀、聽是我的強項,英語對話更是我的生活習慣和一大愛好。
我有一個英明的老爸,他從不強迫我學習,不過,老爸向我建議的一些學習方法確實很好。我們首先要謹記老師的教導,其次要聽取父母的建議,最后經過自己的努力,一定會大有收獲的。
態度態度篇八
剛來英國時,我最大的感覺就是英國人的辦事效率實在不高,銀行、郵局、咨詢處、商店的收款臺,到處都在排隊。在倫敦過日子,雖然有時候我仍然覺得他們效率不高,行事古板,但也多少喜歡他們這種排隊不著急的態度,這份源自內心的安全感和寬容。
我最怕去銀行,因為去一次銀行要花整整半天的時間:先站著排隊見負責排號的工作人員,說一遍自己的基本情況和要求;然后坐著填表等待叫號。你可以清楚地看到,在透明玻璃另一邊的銀行工作人員一點也不著急,他們接待客人時起立、問候、握手,一個禮數都不少。接待完一個客人后,銀行工作人員還會做一系列記錄和整理工作,然后才叫下一個。有意思的是,外面的客人一點也不著急,心安理得地排上一兩個小時。
日子久了,我才知道,銀行的做法完全符合英國人的工作標準。英國人號稱是世界上最喜歡排隊的民族之一:即使只有兩個人,他們也要排隊。報童一定要在賣完了第一份報紙后,把零錢遞到顧客手上,致謝、告別,再招呼第二個客人。你要是在報童接待別的客人時問諸如“今天有某某報嗎?”等問題,報童根本不會回答你。
不會因為人多而減少程序
在英國雖然排隊很麻煩,但是你只要排上隊就可以放心了:沒有人加塞,而且服務人員接待你的時候一定有相對充裕的時間和你交談。要是隊伍確實長了,英國人會加開窗口或增加人手,但不會減少程序或減少針對每個人的辦事時間。
有一次我去警察局辦手續,聽見一名老警察在指導一個新手:辦理好一個人的登記后,要把紙張放好,要是鉛筆斷了,就削鉛筆,一切就緒了再叫下一個。這樣雖然慢,但是不出錯,糾正錯誤是最費時間的,不出錯的人其實工作最快。一套龜兔賽跑的哲學,聽得人哭笑不得,但又不得不承認他說的也有道理。
排隊不著急的態度,源自內心的安全感和寬容
我見過的最壯觀的排隊景象是“公共開放日”那一天,倫敦500個公共建筑免費對外開放。尚未建好的溫布利體育場門外彎彎曲曲的隊伍延伸出去了一兩公里。按照運動場公布的每半小時可以進去20個人算下來,排在后頭的不少人肯定是白跑了。接近中午,有服務人員到隊伍后面挨個勸,請第二天早來。
后面的人既不抱怨也不感慨,老老實實地走了。留下來的人則被一一告知具體的參觀時間。我和另外十幾個人獲知,我們預計參觀的時間是12點整。眼看12點都過了,沒有人帶我們去參觀。我心里不禁開始起急:怎么不講信用,說好的12點!
在我后面排隊的是兩個十來歲的小孩和他們的母親。我聽到小孩問母親是不是已經12點了。母親平靜地回答:“這個體育場工地大概是第一次向公眾開放,他們也沒有經驗,我們給他們點時間吧。”周圍的人不少跟著點頭。一個個在寒風冷雨中凍得縮在大衣里,表情卻雍容安詳,一點不著急的樣子。
在倫敦過日子,雖然有時候我仍然覺得他們效率不高,行事古板,但也多少喜歡他們這種排隊不著急的態度,這份源自內心的安全感和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