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讀搗蛋鬼日記有感字讀搗蛋鬼日記有感篇一
今天,我看了《搗蛋鬼日記》這本書,感受至深。它介紹了主人公搗蛋鬼“加尼諾”——一位九歲男孩,受到姐姐的啟發學寫日記,上演了他在半年里種種傳奇的搗蛋經歷。開啟了所有人孩提時代的共同秘密,活現了兒童的天性,在充滿幽默與歡笑之間,“加尼諾”勾起了我無盡的回憶和深深的反思。很久沒有這么笑過了——看完《搗蛋鬼日記》這本書后,我才意識到這一點,同時,心里還有點慚愧,因為我竟和“加尼諾”一樣,我的搗蛋經歷所獲得的歡樂多半建立在倒霉之上。
看看“加尼諾”,想想自己,我仿佛在書中找到了另外一個“加尼諾”。事情是這樣的:那時我上一年級,一個藍天如洗的日子,同學們都去做操了,而我肚子疼,被孤單地留了下來。那時我才七歲,也是班里的一個機靈的淘氣包,腦子里整天打著歪主意,可奇怪的是,我的成績在班上總是名列前茅,老師總以為我是乖巧的女孩子,沒有看清我的“廬山真面目”。當時,我無聊透了,怎么辦呢?有了,把語文老師的書藏進別的同學的書包里,老師要怪起來也怪不到我,——因為我是個“非常聽話的好孩子”!再說了,也可以延長不用上課的時間,玩的時間就會長一點,真是個好主意!心動不如行動,我輕手輕腳地走到講臺,拿起語文書,閃電般地塞進佳佳的書包里,然后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若無其事地看書。
老師和同學們回來后,看到我正在聚精會神地看書,老師當場就表揚了我。我的臉頓時漲紅得像煮熟了的蝦子一樣,紅紅的.。平時的我,在受到表揚時,會沾沾自喜,笑容比鮮花還燦爛,而現在的我卻怎么也笑不出來了。接著,老師立刻發覺不對勁,像憤怒的豹子,眼神簡直可以殺死幾只蚊子,大叫到:“是誰拿走了我的語文書,快拿出來!”沒有人出聲,我也裝模作樣地說:“我沒拿。”老師更是生氣了:“把你們的書包拿出來,我一個一個地搜。”佳佳大聲說:“老師,先搜我的,快點搜我的吧!”倒霉的佳佳立刻“中標”——老師的書不在她的書包里才怪呢!聰明的老師馬上說:“不可能是佳佳把我的書藏在她的書包里的,是哪個同學,老實承認,老師不予追究。”我再也忍不住了,走到老師的跟前,低聲說:“是我把書放到同學的書包里的,我錯了。”
老師目瞪口呆,立刻把我拉到辦公室,叫我寫檢查,家庭作業加倍,那時,我下定決心,不再搗蛋了。這次我雖然得到了搗蛋的快樂,但也得到了,應有的懲罰,我再也不搗蛋了,我要擺脫加尼諾那種快樂在倒霉邊緣的命運。
讀搗蛋鬼日記有感字讀搗蛋鬼日記有感篇二
暑假里我讀了《搗蛋鬼日記》這本書。這本書主要講述了九歲的小男孩加尼諾調皮搗蛋的故事。他把炮仗放在姐夫的衣扣上,為了不喝大米粥往大米里倒煤油,從客廳里釣魚卻釣走了老人的最后一顆牙齒,想要驗證瘦肉湯是不是用刷鍋水做的,往瘦肉湯里放苯胺,裝神弄鬼嚇唬校長夫婦……他媽媽說因為有了他,自己成了世界上最不幸的女人。
加尼諾確實是非常搗蛋,可是除了這些我覺得加尼諾更是一個幽默、有正義感而且敢作敢為的孩子。他的調皮搗蛋有時是因為他的好奇心太重,有時是為維護孩子們的權益。雖然會帶來一系列的麻煩,可我認為他的心地是善良的。
我最佩服的還是加尼諾的勇敢,遇上一條狗我都會嚇得半死,更別說像加尼諾那樣想主意與霸道的校長斗爭了。
我們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大都像加尼諾一樣搗蛋。我就經常氣得媽媽大發雷霆,可我卻委屈地小聲辯解:“不就那么一點小事嘛,值得發這么大的脾氣嗎?”可這往往會引來媽媽更大的憤怒。
讀完這本書,我想告訴媽媽,我調皮可我不是壞孩子,請尊重我的好奇心!
讀搗蛋鬼日記有感字讀搗蛋鬼日記有感篇三
暑假的某天,我從書店購到一本好書,它名叫《搗蛋鬼日記》。顧名思義,既然是《搗蛋鬼日記》,那就一定是一位調皮搗蛋的可惡男孩的日記咯——這么說也不完全對。
《搗蛋鬼日記》是一部日記體小說,作者是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萬巴。主人公嘛,是一位九歲的男孩,他叫加尼諾。因為經常開一些“小玩笑”(在他看來是小玩笑)而令爸爸媽媽和姐姐無可奈何,甚至喪失了對他的信心。他甚至把他的姐夫的政治前途給毀了。最終,大家無可奈何的給了他一個封號:搗蛋鬼加尼諾。
加尼諾是個愛開玩笑的男孩,比如:他姐姐出嫁那天,他竟然把爆竹塞進了自己的衣服兜里,在姐姐姐夫宣誓的時候點燃了。還有,他把姐姐藏好的照片(背面有對照片上的人的評語,如:真丑!)“送”給了照片上的人!等等。他的惡作劇數不勝數,但是,在加尼諾看來,這些不過是一些善意的玩笑罷了。
當然,這樣的搗蛋鬼放在誰家誰都受不了,于是,他的爸爸決定:把他送進寄宿學院。
在寄宿學院,加尼諾可成了英雄,懲罰了罪惡的校長、校長夫人,誰叫他們天天讓孩子們和稀乎乎的大米粥?他們還叫廚子把星期一到星期五的盤子涮剩的臟油水儲存到大鍋里,這便是孩子們的肉湯。最后的結果可想而知:雖然加尼諾懲罰了校長他們,但還是被開除了。
唉,可憐的加尼諾最后的命運如何呢?如果你也想知道,那么,就趕緊去看看《搗蛋鬼日記》吧!
讀搗蛋鬼日記有感字讀搗蛋鬼日記有感篇四
這學期剛開學,我讀了一本名叫《搗蛋鬼日記》的書。它給我的印象特別深。
這本《搗蛋鬼日記》與亞米契斯著的《愛的教育》體裁相同,但風格迥異,內容更為輕松。這本書的作者是意大利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和詩人路易基貝太利,筆名萬巴,《搗蛋鬼日記》是其眾多作品中最著名的。
其實加尼諾干的壞事不都出自他的頑皮。有一次,加尼諾的媽媽告訴加尼諾:說謊要進監獄的。有一天,裁縫來到家里收工錢,加尼諾的媽媽卻讓姐姐說她不在家。加尼諾不想讓媽媽和姐姐進監獄,就對裁縫說:“姐姐說謊,媽媽在家。”結果得到了一記重重的耳光。孩子的本質是好的,卻無法自覺免受大人的“壞影響”,加尼諾身上所有的.缺點幾乎都可以從他的家人、親戚、學校和社會中找到根源。過去,成人只相信“棍棒下面出孝子”,全然不顧棍棒下面的委屈,甚至鮮血。那些棍棒下的“孝子”在成人后又對自己的孩子開始新一輪的棒打,完全忘記了自己兒時的無奈與壓抑。
其實《搗蛋鬼日記》比《愛的教育》更能讓人看懂、理解。讀書不就是為了理解書中的知識嗎?如果連書都看不懂,更何談理解呢?包括我們寫文章,常用華麗的詞藻堆砌,夸張的手法嘩眾取寵,脫離生活和現實,卻還認為是好文章。我喜歡聽評書《三國演義》,因為它是面向大眾的,看得懂、聽得懂、欣賞得滋滋有味,傳600余年而不衰。
如果你們一直在讀《愛的教育》又看不懂、覺得沒意思的話,那就趕快去買一本《搗蛋鬼日記》吧,和你們的父母一同享受這份快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