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寫教案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幫大家找尋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教案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樹和喜鵲公開課教案篇一
1、播放朗讀錄音,加上適當的配樂,讓學生邊聽邊思考、邊記憶。
2、用自己的語言在小組里講一講剛才聽到的故事。大家相互補充,比比誰講得完整又準確。
3、教師要對表達有困難的學生特別關注,搞清楚困難的原因,是沒集中精力聽故事還是語言表達能力欠缺。在以后的教學中要特別指導這部分學生。
4、揭題:剛才這個動聽的故事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一篇新課文《樹和喜鵲》。
5、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1、學生自讀課文,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自己讀準,并標上記號。
2、反復讀課文,重點識記不認識的字。
3、出示生字卡片,檢查學生對生字的認讀情況。
(1)用“我來當小老師”“介紹我的好朋友”等方式讓學生互幫互學。
(2)教師重點指導學生普遍認讀有困難的生字。
1、學生自讀課文,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
2、在四個人小組中交流,說出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和感受。
3、教師巡視,參與討論,了解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程度、疑難所在,以便具體指導。
4、重點引導學生理解下列語句。
(1) 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理解,“孤單”是什么意思。樹和喜鵲為什么會感到孤單?
(3)“樹很快樂,喜鵲也很快樂”讓學生在交流中理解:是什么原因使樹和喜鵲變得快樂起來了?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這句話。
1、書寫
(1)學生自己書寫。
(2)班內交流書寫時發現的應注意的問題。
(3)教師根據情況具體指導
2、通過編故事,復習、鞏固生字。
學生隨意挑選一些學過的生字、詞語,用這些生字、詞語編故事。
你有過像樹和喜鵲這樣的經歷和感受嗎?展開討論交流。
樹和喜鵲公開課教案篇二
課文用生動的語句和細膩的語言描寫了小鳥和小樹由孤單到快樂的生活經歷。告訴孩子們有了鄰居,有了朋友,大家一同玩耍,一同游戲,才能享受快樂的生活。
1.會寫本課里、有、幾、飛四個生字,做到筆順正確,并認識新筆畫橫折彎鉤。
2.正確認讀文中十一個生字。
3.能借助拼音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理解也的用法,會用也說話、寫話。
1.通過拼讀、比較、識記、組詞開花等方式認讀本課十一個生字。
2.通過觀察比較、書寫、組詞,會寫本課四個生字。
3.通過拼讀、朗讀、開火車讀、自由讀等多種朗讀方式進行閱讀訓練,逐步掌握朗讀技巧,達到熟讀成誦。
了解課文內容,感受鄰居與朋友的重要性,培養學生間互助友愛的精神和合作意識。
l逐步積累識字方法,掌握寫字的技巧,注意字的布局和間架結構,正確、美觀的寫好里、有、幾、飛四個字。
l從字里行間體會樹和喜鵲心情的變化,讀出由孤單到快樂的情緒變化。
l讓學生聯系實際,了解鄰居與朋友的重要,懂得團結協作互助友愛,并能準確表達自己的見解,鍛煉語言的表達能力。
多媒體課件。
一、導入
1.板書課題:樹和喜鵲。
2.請一名同學拼讀課題。
3.齊讀課題。
4.看到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5.導入:讓我們看看樹和喜鵲之間究竟發生了什么事情?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一)師范讀課文,生聽準字音
(二)出示要求,學生自讀課文,學習生字
1.自由拼讀課文,圈出本課生字新詞,多讀幾遍,讀準字音。
2.把生詞讀給同桌聽一聽,看誰讀得好。
3.再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流利。
4.檢查生字的認讀情況。
課件出示帶生字的重點句子。此處需要老師詳細提供句子。
(1)讀句子。
(2)讀句中的生字。
(3)去掉生字的讀音再讀。
(4)出示本課生詞,指名讀、開火車讀、搶讀,加深對字的印象。
5.學生自主交流識字方法,說說自己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老師適時給予引導、點撥。
三、熟讀課文,感知理解
1.開火車讀文,想一想課文講了一
件什么事?
2.指一名學生發言,其他同學給予補充。
3.老師板書孤單、快樂。
(1)聯系生活實際說一說什么是孤單?
(2)為什么樹很孤單,喜鵲也很孤單?
生自由發言,師指導朗讀第一、第二自然段。
(3)為什么后來樹很快樂,喜鵲也很快樂?
學生暢所欲言,老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鄰居或朋友,感受鄰居與朋友的重要性,并指導朗讀第三至第五自然段。
4.課件出示:
樹很孤單,喜鵲也很孤單。
樹有了鄰居,喜鵲也有了鄰居。
樹很快樂,喜鵲也很快樂。
讀句子,你發現了什么?用上也說話。
激發學生興趣,質疑課題,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
讓學生學會傾聽。
發揮學生的自主性,給學生自讀自學的空間。識字是低年級學習的重中之重,采用循序漸進的方法進行符合低年級孩子的特點。
讓學生在識字過程中,不斷積累和總結識字方法。
讓學生學會思考,透過文字,走進人物內心世界,學會讀書的方法。
此環節重在突破本課的重難點,在訓練語言的同時,引發學生的情感體驗,更好的理解課文內容,陶冶情操。
重視語文基本功的訓練,鍛煉遣詞造句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一、課文回顧
1.開火車讀生字卡片。
2.猜字謎比賽。
3.讀了這篇課文,你懂得了什么?
二、練寫生字
1.課件出示要寫的生字,讀一讀。
2.仔細觀察每個字在田字格中的
位置,并認識新筆畫橫折彎鉤。
(1)老師范寫,學生觀察筆順。
(2)學生描紅,老師巡視指導。
3.口頭給生字組詞。
4.學生練寫生字。
指導書寫時,教師要強調書寫的注意點和書寫的姿勢。
5.展示部分學生作品,師生共同評價寫字情況。
三、課外拓展
1.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2.把自己與小伙伴的故事用拼音寫在小本本上,讀給大家聽。
猜字謎比賽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開動了腦筋,還積累和鞏固了識字方法。
讓學生通過觀察找到規律,促進寫字能力的提高。
指導學生書寫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從小培養良好的語文素養,訓練聽、說、讀、寫的語文基本功,提高語文課堂的綜合效益。
樹和喜鵲公開課教案篇三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準多音字“只”“種”“樂”的字音并運用。
2、能借助課文插圖,了解課文大意。
3、通過聯系上文,了解“孤單”、“鄰居”等詞語的意思,知道有朋友就有快樂。
4、通過“只有”“也”“好多好多”等詞語的學習,訓練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
重點:
通過“只有”“也””好多好多”等詞語的學習,訓練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
難點:
通過聯系上文,了解“孤單”、“鄰居”等詞語的意思,知道有朋友就有快樂。
一、復習舊知,看圖導入課題(4)
1、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小公雞和小鴨子》,知道了伙伴之間要互相幫忙,團結友愛。今天老師又給大家介紹一位新的小伙伴,看圖片——《喜鵲》。
2、師板書:“喜鵲”,鵲,右邊是鳥字旁,看到鳥字旁,你知道了什么?
(生:喜鵲是一種鳥、很多鳥的名字都帶有鳥字旁。比如:鴉、鴿、鷹......)
3、師質疑,喜鵲住在哪里?(生:喜鵲住在樹上)引出課題《樹和喜鵲》
二、初讀正音,了解大意(10)
(一)自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師:同學們,想不想知道它們發生了什么故事呢?請同學們趕緊打開書本32頁,自己讀一讀吧,注意讀準字音,標好自然段。
出示:從前、后來、喜鵲、鳥窩、孤單、快樂、鄰居、只有、招呼、安安靜靜、嘰嘰喳喳(指名讀,小老師帶讀。)
3、生字中有3個多音字,大家找到了嗎?學習多音字“只”、“種、“樂”。多音字跑到長句中,大家能不能讀好它呢?指導長句的朗讀。
4、生字和句子大家都掌握得不錯,現在老師要考考大家的觀察能力,請大家仔細觀察這兩幅插圖,你發現了什么?提示:圖上都有什么事物?發生了什么變化呢?(一棵樹——好多好多樹;一只喜鵲——好多好多喜鵲;孤單——快樂)
(二)我們之前學過通過看圖猜故事,老師今天把課文的插圖帶過來了,請大家看課文插圖,用自己的話簡單講這個小故事。誰愿意來試試看呢?(8)
1、出示:圖一:從前,這里只有( ),樹上只有( ),鳥窩里只有( )。
2、出示:圖二:后來,這里種了( ),樹上就有( ),鳥窩里就有( )。
3、出示:圖三:白天,( )( )一起飛出去( )。
4、出示:圖四:天一黑,它們( )飛回( ),( )睡覺了。
師:學習方法:在以后是學習中記得借助插圖來了解課文內容。
三、聚焦詞句,落實語用
1、學習第一自然段(6)
(1)通過“一棵樹”等詞語的學習,結合教室,說說帶有量詞這樣的句式。
指名朗讀第一段,進行朗讀評價后,老師在聽讀中發現了這樣一個詞—一棵樹,這段話中還有哪些類似的表達?(一個鳥窩、一只喜鵲)齊讀一遍后,請孩子們看看我們的教室,也來說說這樣的句式吧!
(2)我們看到圖上的喜鵲特別少,為了表達“少”這個意思,作者用到了一個“一”字,還用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詞,你們發現了嗎?(只有)結合我們的教室或身邊事例,練習用“只有”說話:
我們的教室只有( )。
2、學習第二自然段(6)
(1)樹很孤單,喜鵲也很孤單。結合生活,說說你什么時候會覺得孤單?
(樹很孤單,喜鵲也很孤單)
(樹有了鄰居,喜鵲也有了鄰居)
(樹很快樂,喜鵲也很快樂)
師生合作朗讀句子,理解“也”字的意思,“也”字前后的內容是一樣的。那我們來試試說句子吧!
(3)師質疑:樹和喜鵲一直這么孤單下去嗎?同桌討論,引出第三段。
3、學習第三自然段(6)
(師:同學們,這棵樹和喜鵲一開始都很孤單,因為樹只有一棵,喜鵲只有一只,后來,它們變得快樂了,因為樹和喜鵲都多了,課文用到的詞語是—好多好多)
(1)通過朗讀,抓重點詞語“好多好多”,讓學生結合教室用“好多好多”練習說句子訓練。如:我們的教室有好多好多的( )。
四、結合圖片,再次讓學生理清文章脈絡,明白有鄰居、朋友的陪伴,會覺得很快樂!
師總結:這節課認識了樹和喜鵲,知道人多了,大家在一起才會快樂。希望同學們能夠相互為伴,相互幫助,快快樂樂地學習、生活。
《樹和喜鵲》
只有 ———自己————— 孤單
好多好多———鄰居————— 快樂
樹和喜鵲公開課教案篇四
1、借助漢語拼音,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2、認識偏旁子字旁和倒八,能正確認讀“窩”等9個生字新詞,正確認讀“只”等三個多音字在本課的讀音。
3、學習聯系上下文了解詞義的方法,了解“孤單”的意思。
4、能正確讀寫“單”這個生字,注意部件和筆畫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書寫要求和正確的執筆姿勢和寫字姿勢做。
1、能正確朗讀課文,讀好感嘆句。
2、能正確認讀“窩”等9個生字新詞,正確認讀“只”等三個多音字在本課的讀音,正確讀寫“單”1個生字。
圖文結合和結合生活實際,了解“孤單”的意思。
教師:“窩”等9個會認讀字字卡,“單”1個會寫字的田字格字卡;詞語卡片,若干圖片。
學生:每人一套“單”等若干會認讀字和生字卡。
1、師談話:這節課老師為小朋友們帶來了兩位朋友,他們是誰呢?(出示大樹和喜鵲的圖片)指名學生認讀卡片:樹和喜鵲。
2、師板書課題,引導學生就課題提問。(樹和喜鵲是什么關系?他們在一起會發生什么故事呢?)
3、師過渡:要想知道這篇課文究竟寫了什么,那就請你們豎小耳朵認真聽并且小手跟著指,看看老師有沒有讀正確。
1、師朗讀生傾聽。老師讀得好不好?(生答好)那你們想不想也讀讀呢?(生答想)那么請同學們跟著老師讀。(生跟讀)
2、接下來老師和同學們分著讀,老師讀32頁,同學們讀33頁。(換著讀)
3、女生男生分讀。(評)
4、同學們已經“動了口”讀了課文,同學們表現很好。老師還想考考同學們的眼力。請同學們邊讀邊找兩樣東西,一個是——就是找出課文一共有多少個自然段并且前標上序號,另一個——課文里會認讀的字,可以用自己喜歡的圖案圈出來。(提示圈圈框框橫線波浪線)現在開始吧!(師巡視指導)
5、師“吃水不忘挖井人”;生“時刻想念主席”。老師發現同學們都能按照要求標了自然段號還圈出了會認讀的字。同學們都標了多少個自然段呀?(生答6個)
6、那來看看同學會不會認讀老師手里的這些生字寶寶,我們開小火車。(車頭讀一遍,其他學生跟讀兩遍,詢問結構和部首等)讀到“孤”和“單”講解子子旁(“子字旁”取義的字,大多與小孩有關。)和倒八2個部首。
7、剛剛是有拼音的大家都能認讀了,現在如果老師把拼音去掉了,你們還能認得這些生字寶寶嗎?(出示不帶拼音的會認生字卡)
8、課文會認讀的字我們都認識了,但是,這篇課文還有三個多音字,你們會讀嗎?(在副板書位置板書多音字,并在一旁注音,組本課詞語)齊讀、鞏固(直呼)。
1、師:現在將會認讀的字寶寶和多音字寶寶放回到課文中,你們還能把它們都讀準嗎?我們這節課就先讀好第1、2自然段。我們做到讀準字音,不添字,不漏字、最好能讀出感情。我們一起來試一試。(生齊讀第1—2自然段)
2、第一自然段里面有什么事物?(出示一棵樹、一個鳥窩、一只喜鵲圖片)這里面還有一個詞語用了三次,是什么?(生答只有)對,只有,只有一個,沒有其他。
3、請同學們想象一個這樣的畫面:
如果你是一棵樹,只有你一棵樹,看看四周,你想說什么?(指名)
如果你是一只喜鵲,只有你一只喜鵲,看看四周,你想說什么?(生答我好孤獨呀!)
帶著種感受再讀。
樹很孤單,喜鵲也很孤單。
師小結:“孤單”是指一個人沒有朋友伙伴感到寂寞的意思。我們動了口、眼接下來我們動動手寫寫這篇課文的一個生字好不好?(生答好)
1、出示“單”字卡。
2、指名口頭組詞及說明結構(上下結構)。
3、師范寫。“單”各部件的占位和書寫要注意的筆畫和筆順。(強調筆順是點、撇、豎、橫折、橫、橫、長橫、豎。“豎直正,橫要長與舒展”。)
4、生在教科書上描一個寫兩個。師巡視了解書寫情況并給予個別指導。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本文的會認讀的字還寫了一個會寫的生字“單”,還了解樹和喜鵲很孤單。他們會一直這樣孤單下去嗎?那后來會怎么樣呢?下節課學習。
樹和喜鵲公開課教案篇五
同學們,我們在《地球媽媽》一課中學過,在半空中的樹杈上有和松鼠的家,出了小鳥和松鼠還有誰的家?有烏鴉的家,有貓頭鷹的家,還有喜鵲的家.....好,你們說的都挺好,今天我們就學習一跟喜鵲有關的文章。書課題《樹和喜鵲》.2.學生齊讀課題。
3.看到題目,你有什么問題產生?(1)我想知道樹和喜鵲是不是好朋友啊?
(2)我想知道樹和喜鵲之間法身了什么事呢?(3).......
4.現在就讓我們帶著你們剛才提出的問題看看樹和喜鵲之間發生了什么事情呢?
1.學生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用圓圈全出來。
2.教師范讀課文,思考:你讀懂了什么?我讀懂了這里只有一棵樹,書上只有一個鳥窩,鳥窩里只有一只喜鵲。我讀懂了樹很孤單,喜鵲也很孤單。我讀懂了后來這里種了好多好多樹,樹有了鄰居,喜鵲也有了鄰居。
我讀懂了每個書上都有鳥窩,每個鳥窩里都有喜鵲。......
3標然段,教師再次明確。
1.學習1.2自然段。2.找同學朗讀。
3.提問:通過第1.2自然段,你讀懂了什么?
4.出示問題:樹和喜鵲為什么很孤單呢?5提出問題:你知道樹和喜鵲后來為什么不孤單了嗎?小組討論。
6.在生活中你需要朋友嗎?師生共同解答問題。
7.樹和喜鵲成了朋友之后,看他們又做什么了呢?讀第五自然段。
(1)每天早晨,喜鵲們會唧唧喳喳的說些什么呢?
(2)晚上回家他們又會說什么呢?
1.樹很孤單,喜鵲也很孤單。2.樹有了鄰居,喜鵲也有了鄰居。3.樹很快樂,喜鵲也很快樂.想一想:你發現了什么?指名答。要求用......也......說一句話。五.上臺表演。六展示個人朗讀風采。
課后練習熟讀課文,背誦課文。
14、柳樹
天真
柳樹漂亮不灰心(持之以恒)
逗人喜
樹和喜鵲公開課教案篇六
1、欣賞散文詩,理解散文內容,感受與同伴在一起的快樂。
2、運用多種方法,表現畫面上鳥和樹的前后重疊。
flash《樹和喜鵲》、操作包、教師自制的樹、喜鵲和鳥窩
一、談話導入(引出散文《樹和喜鵲》)
1、導入語:從前這里只有一棵樹,樹上只有一個鳥窩,鳥窩里只有一只喜鵲,樹很孤單,喜鵲也很孤單。它們為什么會覺得孤單呢?(播放flash)
小結:樹只有一棵,喜鵲只有一只,它們沒有朋友,所以很孤單。
過渡語:怎樣讓它們不孤單呢?
小結:是啊,一棵樹、一只喜鵲確實很孤單,當這里有了更多的樹和喜鵲,他們就不孤單了。
二、欣賞散文(理解散文內容)
1、那我們一起欣賞散文詩里面的樹和喜鵲是怎么樣的?
(欣賞flash到結束)
1)散文詩里面的樹和喜鵲有了朋友以后它們有什么變化?
小結:樹和喜鵲都有了鄰居,都有了自己的好朋友,它們再也不會覺得孤單了。它們可以在一起做許多事情。
三、情感遷移(聯系自己,鞏固對孤單的理解)
1、你有孤單的時候嗎?這個時侯你會怎么做?
小結:當我們一個人時可以主動去尋找朋友,每個人都需要朋友的陪伴。
2、當你看到別人孤單的時候,你會怎么做?
小結:每個人都需要朋友,當我們看到有同伴一個人時要主動與他說話,這樣我們的朋友才會越來越多。
四:活動延伸
過渡語:有了朋友以后才會快樂,老師這里也有一棵孤單的樹和一只孤單的喜鵲,它們也覺得非常孤單,請你們用畫筆幫它們想想辦法,讓它們不再孤單,把你的方法記錄下來。
1、任選紙上的一個位子,表現散文第一段的畫面。
2、在第一顆樹的周圍,不斷的增加樹、鳥窩和鳥,表現第二段散文的畫面。
3、相互觀賞有創意的樹,鳥和鳥窩,引發更多的想象。
請幼兒用自己的作品當背景畫,有感情地朗誦散文詩。
樹和喜鵲公開課教案篇七
知識與技能:
1.認識12個生字和2個偏旁,讀準多音字“只、種、樂”的字音,會寫6個生字,做到筆順正確。
2.能借助拼音通順流利地朗讀課文,讀準“一”的變調。
過程與方法:通過多種形式的讀,想象畫面,感受語言的節奏,同時學習聯系上下文了解詞語的意思。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課文,初步懂得有了朋友才會有快樂,與朋友友好相處才會感到更加快樂幸福!
1.會認12個生字,會寫3個生字。
2.學習聯系上下文了解詞語的意思。
聯系上下文了解詞語的意思,正確讀書生字。
1.教學課件、生字卡。(教師)
2.自學生字詞,預習課文,熟讀課文。(學生)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樹和喜鵲
請一名同學拼讀課題,齊讀課題。
二、自讀課文,學習生字
1.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師范讀課文,生聽準字音。
(2)出示要求,學生自讀課文,學習生字。
2.出示生字,檢查學生對生字的認讀情況。
從有前鵲幾覺單安睡孤后
3.認識多音字并指導組詞:只種樂
4.出示課后“讀一讀,記一記”的詞語,多中形式讀。
三、再讀課文,質疑問難
1.學生再次自由朗讀課文1、2自然段,提出不懂的'問題。
2.學生進行四人小組交流,說說自己對課文1、2自然段的理解和感受。
3.教師巡視,參與討論,了解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程度,以便具體指導。
4.重點理解詞語:孤單。
5.引導學生看第一幅插圖,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知道“孤單”的意思是:只有一個,孤獨、寂寞,沒有朋友。
6.再次指名讀1、2自然段,體會“孤單”一詞的含義。
7.聯系生活實際想一想:你有過類似的經歷嗎?
8.指名回答以上問題,全班討論交流。
10.齊讀課后最后一自然段。
(1)理解“快樂”。
(2)指名說原因。
四、指導書寫,鞏固生字
1.重點指導“招”“快”“呼”。
2.引導學生觀察:這三個字都是左右結構的字,都是左窄右寬的。
3.師范寫,生書空筆順。
4.觀察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學生自己書寫。
(1)班內交流書寫時發現的應注意的問題。
(2)教師根據書寫情況具體指導。
樹和喜鵲公開課教案篇八
同學們,我們在《地球媽媽》一課中學過,在半空中的樹杈上有和松鼠的家,出了小鳥和松鼠還有誰的家?有烏鴉的家,有貓頭鷹的家,還有喜鵲的家.....好,你們說的都挺好,今天我們就學習一跟喜鵲有關的文章。書課題《樹和喜鵲》. 2.學生齊讀課題。
3.看到題目,你有什么問題產生? (1)我想知道樹和喜鵲是不是好朋友啊?
(2)我想知道樹和喜鵲之間法身了什么事呢? (3).......
4.現在就讓我們帶著你們剛才提出的問題看看樹和喜鵲之間發生了什么事情呢?
1.學生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用圓圈全出來。
2.教師范讀課文,思考:你讀懂了什么? 我讀懂了這里只有一棵樹,書上只有一個鳥窩,鳥窩里只有一只喜鵲。 我讀懂了樹很孤單,喜鵲也很孤單。 我讀懂了后來這里種了好多好多樹,樹有了鄰居,喜鵲也有了鄰居。
我讀懂了每個書上都有鳥窩,每個鳥窩里都有喜鵲。 ......
3標然段,教師再次明確。
1.學習1.2自然段。 2.找同學朗讀。
3.提問:通過第1.2自然段,你讀懂了什么?
4.出示問題:樹和喜鵲為什么很孤單呢? 5提出問題:你知道樹和喜鵲后來為什么不孤單了嗎?小組討論。
6.在生活中你需要朋友嗎?師生共同解答問題。
7.樹和喜鵲成了朋友之后,看他們又做什么了呢?讀第五自然段。
(1)每天早晨,喜鵲們會唧唧喳喳的說些什么呢?
(2)晚上回家他們又會說什么呢?
1.樹很孤單,喜鵲也很孤單。 2.樹有了鄰居,喜鵲也有了鄰居。 3.樹很快樂,喜鵲也很快樂. 想一想:你發現了什么?指名答。要求用......也......說一句話。 五.上臺表演。 六展示個人朗讀風采。
課后練習 熟讀課文,背誦課文。
14、柳樹
天真
柳樹 漂亮 不灰心(持之以恒)
逗人喜
樹和喜鵲公開課教案篇九
同學們,我們在《地球媽媽》一課中學過,在半空中的樹杈上有和松鼠的家,出了小鳥和松鼠還有誰的家?有烏鴉的家,有貓頭鷹的家,還有喜鵲的'家.....好,你們說的都挺好,今天我們就學習一跟喜鵲有關的文章。書課題《樹和喜鵲》. 2.學生齊讀課題。
3.看到題目,你有什么問題產生? (1)我想知道樹和喜鵲是不是好朋友啊?
(2)我想知道樹和喜鵲之間法身了什么事呢? (3).......
4.現在就讓我們帶著你們剛才提出的問題看看樹和喜鵲之間發生了什么事情呢?
1.學生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用圓圈全出來。
2.教師范讀課文,思考:你讀懂了什么? 我讀懂了這里只有一棵樹,書上只有一個鳥窩,鳥窩里只有一只喜鵲。 我讀懂了樹很孤單,喜鵲也很孤單。 我讀懂了后來這里種了好多好多樹,樹有了鄰居,喜鵲也有了鄰居。
我讀懂了每個書上都有鳥窩,每個鳥窩里都有喜鵲。 ......
3標然段,教師再次明確。
1.學習1.2自然段。 2.找同學朗讀。
3.提問:通過第1.2自然段,你讀懂了什么?
4.出示問題:樹和喜鵲為什么很孤單呢? 5提出問題:你知道樹和喜鵲后來為什么不孤單了嗎?小組討論。
6.在生活中你需要朋友嗎?師生共同解答問題。
7.樹和喜鵲成了朋友之后,看他們又做什么了呢?讀第五自然段。
(1)每天早晨,喜鵲們會唧唧喳喳的說些什么呢?
(2)晚上回家他們又會說什么呢?
1.樹很孤單,喜鵲也很孤單。 2.樹有了鄰居,喜鵲也有了鄰居。 3.樹很快樂,喜鵲也很快樂. 想一想:你發現了什么?指名答。要求用......也......說一句話。 五.上臺表演。 六展示個人朗讀風采。
課后練習 熟讀課文,背誦課文。
14、柳樹
天真
柳樹 漂亮 不灰心(持之以恒)
逗人喜
樹和喜鵲公開課教案篇十
這篇童話又與眾不同的地方在于,一般的童話大都采用第三人稱敘述,講述者是置身事外的。而這篇童話采用的是第三人稱和第一人稱穿插敘述的方式,把一個帶著童真、童趣的眼睛去看待周圍事物的孩童展現在我們的面前。這個童話故事告訴我們:童話就在我們身邊,人人都可以創造童話。
教學目標
1、我會認9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我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我能通過句子朗讀,體會問號、感嘆號、省略號的作用,感受課文生動形象、富有童趣的語言。
4、我能通過課文內容,加上想象,感受“我”對喜鵲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
1、認讀9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能正確書寫、組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我”對喜鵲的喜愛之情。
教學難點
1、能用自己的話說說“我”喜歡的是什么。
2、能借助情景提示,發揮想象寫話。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師:上課前,老師先請大家猜兩個謎語:
(1)頭黑肚白尾巴長,傳說娶妻忘了娘。其實它受人喜愛,因為常來報吉祥。謎底是一種鳥類。
(2)春夏著綠衣,秋到穿紅袍。風卷林中樹,欲吞十棵苗。謎底是一種樹的樹葉。大家開動腦筋,想想是什么。(指名請學生回答)
同學們都答對了,謎底就是喜鵲和楓葉(課件出示圖片以加深印象)。我們今天學習的這篇課文,就跟喜鵲和楓葉有關。 (板書課題)
二、字詞學習,基礎積累
1、教師范讀課文。重點指導生字中的平舌音“傘”,翹舌音“撐”,前鼻音“蔭、拼”和后鼻音“撐、岡、懂”。
2、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圈畫生字詞,借助字典解決生字詞。
3、檢查自學情況,教學生字。
(1)教讀生字并組詞造句。學習“母、岡、姨、弟”等字時,可以結合圖片;學習“便、戲、拼”等字時,可以用形近字對比的方法;學習“渡、撐、教、游”等字時,可以用動作表演的方法;學習“游”字時,還可以用猜謎語的方法。
形近字歌訣示例:
戲:幽王伐西戎,戰火久不休,為博美人笑,烽火戲諸侯。
弟:可愛小弟弟,快步下階梯,遞補來登場,賽跑奪第一。謎語示例:
淤字去右半,子在人下站,自在水中行,江河某一段。(謎底:游)
(2)對要求會寫的字進行書寫指導。
書寫指導:
“傘”是獨體字,上部撇捺伸展蓋下,中間點撇稍小、左右呼應,橫稍長,懸針豎寫在豎中線上。
“姨”左窄右寬,“女”作偏旁時橫變提,右邊“夷”寫得窄長些,撇捺不宜張開,穩住重心。
“教”左右基本等寬,兩部分都要寫得窄長些,注意左右兩邊豎撇、提、捺的長短布排和穿插迎讓。
易錯提示:
“母”在書寫時注意筆順,先寫上面一點,再寫中間一橫,最后寫下面一點。
“便”左邊是單人旁,不要寫成雙人旁;右邊是“更”,不要寫成“吏”。
“弟”的長豎上面不要寫出頭,下面只有一左撇,不要在右邊多加一撇。
“游”的左邊是三點水,不要寫成兩點水;右下部是“子”,不要寫成反文旁。
(3)歸類識字。
歸類示例:
帶女字旁的字:姨(姨媽)—媽(媽媽)—她(她們)—婦(婦女)—好(好事)—妙(美妙)—如(如果)—奶(牛奶)—婆(外婆)帶反文旁的字:教(教書)—數(數學)—敢(勇敢)—救(救命)—效(效果)—致(致敬)—敵(敵人)—改(改正)—攻(攻打)
(4)書寫練習:巡視指導,并糾正握筆姿勢、筆順和坐姿。
三、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可以分成幾個部分?簡要概括每個部分的大意。
交代喜鵲的窩在渡口旁的一棵茂盛的楓樹上。第二部分(2~13):寫“我”喜歡楓樹和楓樹上的喜鵲的具體表現。
2、師: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生:課文描寫了“我”喜歡站在楓樹下看喜鵲窩、發現小喜鵲、聽喜鵲阿姨教小喜鵲學拼音字母的故事,表達了“我”對楓樹上的喜鵲的喜愛之情。
四、課堂小結,效果強化
師:初讀課文,同學們知道課文寫了“我”喜歡做什么嗎?(學生回答:站在楓樹下看喜鵲)“我”在心里是怎樣稱呼自己喜歡的喜鵲的呢?(學生回答:喜鵲阿姨、喜鵲弟弟)“我”眼中的喜鵲都是什么樣兒的呢?(學生回答:喜鵲弟弟長得很快,喜鵲阿姨教喜鵲弟弟唱歌、做游戲、學拼音字母)文中反復說“我喜歡”,“我”喜歡的是什么呢?同學們可以帶著這個問題再讀課文,試著用自己的話回答。
五、練習設計,鞏固提升
請完成本課對應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