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種菜日記字篇一
今天,陳老師發給了我們兩包菜籽,一包是芥菜籽,一包是快菜籽。種子圓圓的、小小的,比米粒還小。芥菜籽紅中帶點灰黑色,在袋子中滾來滾去,像一個個調皮的小娃娃在地上滾動。身上還有兩個白白的小點兒,像是它們的眼睛。快菜籽比芥菜籽大一點,黑中帶著一點乳白色,像一顆顆黑芝麻。
回家后,我拿了一個大盆子,在小區樓下鏟了些土。先用鏟子松土,給種子一個舒適溫暖的家。然后挖了兩排淺淺的溝,把種子寶寶一個一個請進了房間。給它們蓋上一層薄薄的“被子”,溫暖著種子寶寶。最后我又灑了一些水。我恨不得馬上見到它們,好期待它們破土而出的那一刻。
一早,我去觀察芥菜和快菜,發現它們都發芽了。長出了葉子,大約兩三厘米。子葉是心形的,綠油油。每一對子葉猶如初生的嬰兒,一個個都好奇地張望著周圍的世界。它們一個緊挨著另一個,又好像在爭著想拿到更多的陽光。快菜的葉子大大的,莖是綠中帶著一點白黃色,直直地挺立著,像一只展翅欲飛的小蝴蝶。一陣風拂過,一盆的葉子就扇動“翅膀”。還有些像襁褓中的娃娃,包裹著一層皮,蜷縮著。
芥菜小小的,很迷你,像一個個綠色的小竹蜻蜓,有些還帶著點點露水,陽光照著,泛出金色的光芒,生機勃勃,郁郁蔥蔥。
芥菜和快菜,快快成長為一棵大菜吧!
過了幾天,小苗的葉子越長越大,挨挨擠擠,重疊在一起。到了該給它們間苗了。媽媽告訴我,只有拔掉長得不好的,矮小的,才能得到更多的光照。我學著媽媽的樣子,小心翼翼地刪選并拔出那些不好的苗。不一會兒,小苗的間隔變大了,也不再擁擠了。
回頭看到旁邊一堆被我拔出來的小苗,它們的根細如發絲,有的已經被我拔斷了。我有些舍不得扔掉它們,覺得很可惜。我突然靈機一動,想出了一個好辦法:重新找了一個大盆,挑選了一些根沒斷、完好無損的小苗,又種在盆里。死馬當活馬醫吧,希望它們能存活下來,也能夠茁壯成長!
再看看芥菜的`苗,雖然比快菜苗小多了,但它們也不甘示弱,也長出了一對真葉,只是一片大一片小。小的這片真葉像極了一個害羞的小姑娘,躲在別的葉子下不敢出來。它們的葉脈凹凸不平,像一個個小老頭兒。
種菜是件快樂的事。種下的是種子,收獲的是喜悅!
種菜日記字篇二
學校的后山下原有一些荒地,老師和家屬們工作之余就開了荒,種上了菜。漸漸地,菜地也就越來越多,這一畦那一畦,這一坡那一坡的,到了菜苗滿土的時候,碧綠碧綠的,煞是好看。那時我常想,如果自己也能擁有這樣幾塊菜地的話,既豐富了自己的業余生活,又綠化了環境,還可以享受自己的勞動成果,該多好啊!
這樣想的時候,菜地還真就來了。那是一位同事給我的菜地,一共四塊,如今長短不一地置身在我的腳下。從未種過地的我欣然接受了,可是真干起來還是困難重重,以前在我眼里的一件愜意的事咋就變了樣呢?我想方設法弄齊了工具,可是首先就遇到了鋤地的困難。我是拼了吃奶的勁,可一鋤下去,還是被行家笑話:“摳癢啊!”他們在一旁笑得七歪八倒。我硬著頭皮自顧繼續,卻不須幾下,手上又起了血泡,一碰,生疼生疼的。眼淚也不請自來,在眼眶里直打著轉,心里開始打起了退堂鼓。
有了!我靈機一動,拿著兩包蓋白沙直奔養豬場的師傅那,還別說,不消半日,四塊菜地硬是被他整得清清楚楚漂漂亮亮的。菜地整好了,又遇到了下肥的困難,要種上菜苗,先得下底肥,大家都是從豬場里挑豬糞混上黃泥做底肥,這可有點難為我,雖是農村出身,可因為在家是老幺,所以農活并沒做多少,更別說這種臟活了。可還有什么辦法呢?“莊稼一枝花,全靠糞當家。”且買一只口罩戴上,再買一副手套套上才是正經呢!終于小心翼翼地完成了這項艱巨的任務。一次,兩次,我也開始習以為常了——別人能做的我也能做,多洗洗手罷了。
好在,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切我都能夠得心應手了。現在我的菜地上,南瓜、絲瓜、冬瓜已爬上藤架,豆角正開著花,辣椒、茄子在風中搖曳,空心菜擠滿了土。看著它們一天天長大,驚喜之余少不了有一些幸福感,一些成就感。每當夕陽給大地披上金色衣裳的時候,我都要到我的菜地轉轉,看著它們乖孩子般地站在我的身旁,在風中點頭示意,我甚至還能看見它們在拔絲,在抽薹,還能聽到它們的竊竊私語。和它們共享這美妙的時光,我常常激動得幸福得熱淚盈眶。
于是,種菜之余我突然感悟:在我種下菜時,我是不是也把我的心情和希望種了下去啊。我絕非效仿陶潛的淡泊名利憤世嫉俗,我是個凡人,我只想給自己波瀾不驚的生活增添點亮色,給四體不勤的自己一個舒活筋骨的機會,我不在乎最終我能享受到多少勞動成果,我只想,在我辛勤的汗水的澆灌下,它們能一天天快樂地長高,長大,然后幸福地老去。
種菜日記字篇三
春天是空心菜,空心菜大約要二個月才能吃。奶奶種的空心菜很嫩,又香又脆!還有八角瓜,其實就是絲瓜,可是農村人都叫成“西瓜”,發音不準。
夏天,沒種什么菜,所以這兒我就不說了。
秋天,是種大白菜和菠菜。大白菜我不愛吃,所以就說菠菜吧!說起菠菜很神奇,媽媽說,我小的時候,只有對我念“菠菜”這兩個字,我馬上就會咯咯笑個不停。
冬天是種蘿卜和包菜。這兩種菜都可以來包餃子,很好吃!
我現在知道了什么季節適合播種什么種子了。這樣也就知道什么季節有什么菜吃了。
種菜日記字篇四
今天,美好的周日,我和媽媽去新房子里。干什么?種菜。
每次種都太松了,輕輕一拔就出來了。唉,但在媽媽的幫助下,總算完成了。
今天,我第一次覺得農民好辛苦。天天種植,天天和土打交道,不累嗎?唉,祝我家的樹和菜好好成長吧。
種菜日記字篇五
說是種菜,其實菜園也就是門前那塊巴掌大的地,原本是單位里一位老領導退休在家時開墾的,去年老領導移居縣城就摞下了,看那菜地就在自己居所傍邊,摞荒了實是可惜,于是就撿來當作自家的菜地來種。
我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雖然十幾年離土沒離鄉,但對于種菜還是有點生疏了。好在左右隔壁的鄰居都是種菜的好把式,大概是自己“農根不盡”吧,經他們指導點化,再把過去從老輩那里學來的種菜知識進行了復習,憑我這個農家子弟對土地的熱情,加上妻和我的起早貪黑的侍弄,那塊菜地還真的有模有樣的長出菜來了,況且菜園里一直保持著郁郁蔥蔥、欣欣向榮的景象。
種菜,不僅有收獲的喜悅,更多的是在體會種菜過程的快樂。
從翻地到整平,再把它調整成一畦畦一垅垅,等上足基肥后就能播種了。我依照菜的生長季節,春天里種上莧菜、大豆、空心菜、茄子、辣椒、豇豆,還有植根在地上,收獲在空中的絲瓜、扁豆等,秋天到了,又種上大蒜、小白菜、菠菜之類的,真可謂“菜地雖小、菜品俱全”。從播下種子的那一刻起,似乎就有了一種牽掛,每天上班之前、下班回家都要到菜地里巡視一番,看看那些由自己親手播下的種子,在大自然的懷抱中是如何孕育成長的。種子下地幾天后就會膨脹并鼓出芽苞,稍不留意那亮綠可人的嫩芽就探頭探腦地拱出土面,此時,它們身上還背負著的種子外殼,看到那些憨態可掬的小生命真是令人喜不自禁,一股憐愛之情也油然而生,在我驚嘆生命偉大之余,還讓我聯想到種子的“筍因落籜方成竹”這個生命過程的艱辛。再后來,那些嫩芽便成片的“出落成菜”,面對這些青翠欲滴瓜果蔬菜,我恨不得招呼所有的人都過來跟我一起分享這成功的喜悅。
菜園里也不是天天要侍弄的,有時我就坐在住所二樓的走廊上,捧著閑書,看著菜園的風景,慢慢體味和遐想那“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的田園生活景象,也算是別有一番情趣。
自從我種上這塊菜園,周圍的人對我就“另眼相看”。住所傍邊居住的都是跟我父輩一樣的種田人,他們是滿不在乎種菜這種農活的,但對我如此認真、精心的種菜精神卻表現出驚訝和不解。常常開玩笑地說,我們的孩子巴不得他們發奮讀書,出人頭地,遠離農村,徹底洗去身上的泥土,過上“干手干腳”的城里人生活,而你卻戀著這塊菜園,早晚侍弄。他們的言語之間似乎覺得我是賤骨頭,種田的命。
說真的,種菜沒有坐在辦公室里寫寫劃劃那么輕松。但是,天天身居鴿子籠一樣辦公樓里,還要整天面對那些追名逐利的`人和紛爭復雜的事,久而久之便產生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困惑,常常使人的心靈感到上不著天,下不接地空虛。種菜這個不算太累的體力活,當我們精神勞累了,它能幫助我們舒展筋骨,調節情緒,換換腦子。在種菜過程中,不僅能讓人享受到一份耕耘一份收益的快樂,還能讓人的心靈暫時遠離爾虞我詐、裝腔作勢的世俗之風的煩擾。生長在世代農耕之家的我,也只有接觸土地,在與土地交流中心靈才能找到的一份安寧。
種菜,種下的是一個希望,收獲的是一份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