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jīng)的人生經(jīng)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zhì)的范文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參觀科技展字篇一
早晨,我還是像平常一樣,早早地起來,背上書包,帶好紅領巾,歡快地走到校園。到了班上,看見同學好像在討論著什么,我急忙地放下書包,趕緊湊過去看看。“唉!你們知道今天要去哪里嗎?”一個同學大聲叫道。
“我……我知道!今天老師要帶我們?nèi)ツ硞€學校看科技展覽。”一個同學激動地說。
過一會,老師突然來到教室,說:“今天上午可能上不了課,會去看一些高科技,但回來后必須記錄你們的觀后感。”老師說完這一番話,我不知是喜還是悲。
八點半左右,我們一個接一個有序地上了車。到了參觀的校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座又高又大的幾棟大樓,我們說話的時候都有回聲。
我先跑到中間一塊最大的'地方,那里有個機器叫做“機械遠律”。有七八個透明玻璃箱,左邊的玻璃箱子是一個圈。我們從最前面開始把小球送到另一個箱子,繞了一圈,但卻花了好幾分鐘才把小球送到原位。
運送的過程中有用轉盤控制,不過要轉好久,轉得不耐煩時就換另一個人來轉。當然還有屏幕控制,屏幕控制方便多了,只需要在屏幕上把小球拖到正確的位置,之后它會自動過去。
說實話,玩到這,我覺得這特別像工廠運輸東西的場景。
我又跑到其他地方去看,有什么投影小鳥、平衡測量、模擬開車……但是這些都不是我很喜歡的。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別針跳舞。
很多別針在封閉的空間碰音樂,就會跳舞,但如果音樂聲音小,就只有幾根別針跳起來。如果音樂聲音大,它們就會像靜電一樣全部都一起來,而且還會很有節(jié)奏的跳。
為什么會跳舞呢?其實回形針是鐵制品,就算和磁鐵隔著某些物體可以相互吸引。
這次科技展覽,我收獲了許多,學會了許多,也非常開心。希望下次還有這樣好看的展覽。
參觀科技展字篇二
今天,我坐班車到學校后,發(fā)現(xiàn)操場四周的柵欄邊上擺放著一些科學宣傳板。我想我們盼望已久的科技節(jié)終于拉開了帷幕。
第一節(jié)課下課了,果然不出我所料,張老師興致勃勃地對大家說:“同學們,今天,我們學校舉辦科技節(jié),從第二節(jié)課開始,我們就到操場上進行參觀。”同學們聽了,一個個像快樂的小鳥,教室里頓時熱鬧起來。老師一聲令下,同學們規(guī)規(guī)矩矩地站成兩隊走出了教室,來到操場上。
首先,我們各個班級站成四路縱隊,先聆聽校長和老師的致辭。然后航模表演開始了,一架架火箭模型升上了天空,從模型里綻放出一把把粉紅色的小傘。伴隨著微風,在空中慢慢地飛舞。科技展也正式開幕了。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各種各樣、千奇百怪的科技作品。有利用反射原理制作的折射鏡,有按下開關就會動的木制恐龍,真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有電動自動合一的斗蟲……我最喜歡小巧精致的電鉆,它形體小,攜帶起來很方便。如果家里有這樣一把電鉆,能解決不少難題呢。就比如說家里釘釘子,需要打孔,只要它出馬,立即手到擒來。
最讓我難忘的還有悠悠球表演。悠悠球是一項腦力和雙手的協(xié)調(diào)力的運動。我們學校有幸請來了三位悠悠球高手來為我們表演。他們以純熟的著數(shù),高超的技藝贏得了我們在場所有觀眾的掌聲。我也是一個悠悠球愛好者。和它們相比,簡直是大巫見小巫。
此外,十米畫卷、手抄報、科技宣傳板等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次科技展,我明白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參觀科技展字篇三
章節(jié)名稱
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第五冊第一單元
課題
計劃學時
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使學生掌握一位數(shù)除以整十整百數(shù)的口算方法并能夠正確的計算。
能力目標
進一步理解除法的意義,體驗數(shù)學的實用性。
情感目標
經(jīng)歷與他人交流的過程,,培養(yǎng)學習的興趣,學會合作學習。
教學重點
能計算一位數(shù)除整十整百數(shù)的口算除法。
教學難點
掌握一位數(shù)除整十整百數(shù)的口算除法的計算方法
媒體內(nèi)容與形式
多媒體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時間
情境導入
復習:完成口算除法的練習題一組。
同學們,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科學技術水平也在迅猛的發(fā)展.我們先進的社會,科技水平到底發(fā)展到什么程度 還有哪些領域還有待我們繼續(xù)開發(fā)你們想了解嗎 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到科技館去參觀.。
學生聽算,做完后集體訂正。
3分
設計意圖
通過課件展示科技作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引起對下面問題的思考。
探究
1、 出示題目,提出問題:你從題目中都能獲得哪些數(shù)據(jù)和信息?
2、 指名列式,板書。
3、 組織學生討論算法。
將學生的算法板書在黑板上。
4、 將答案寫在書上。
5、 完成試一試第1題。
完成試一試第2題,并讓學生說一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組織學生在小組和全班進行交流。
學生認真讀題,從題目中或信息及問題,并與同伴說一說。
學生先列出算式,然后思考算法,并在小組內(nèi)交流。
可能出現(xiàn)的方法:
1、 2×30=60 60÷2=30
2、 6÷2=3 60÷2=30
學生獨立完成,體驗乘除法之間的聯(lián)系。
學生先獨立完成,然后觀察縱向的算式,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在小組內(nèi)交流。
14分
設計意圖
發(fā)揮了學生小組合作的作用,放手讓學生自己探索多種口算方法,經(jīng)歷與他人交流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獨立性和靈活性。
鞏固與探究
完成p91~4題
1、 學生獨立完成。
3、 出示題目,由學生獨立完成,然后交流算法。
4、 以比賽的方式完成。
看圖,獲取信息,獨立思考、獨立完成,說一說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
學生認真思考,獨立完成,與同伴交流。
學生分組競賽。
16分
設計意圖
1、 在練習的訓練學生運用規(guī)律的靈活性,培養(yǎng)靈活的思維和口算的準確性。
2、 從我們身邊的事物中發(fā)現(xiàn)數(shù)學問題并找出規(guī)律、解決問題。讓學生感到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總結
你覺得這節(jié)課學的怎樣?
學生獨立發(fā)言,學生自評、互評。
分
作業(yè)布置
搜集身邊可用除法解決的數(shù)學問題,并列式解答。
設計意圖
讓學生經(jīng)歷從具體情境中發(fā)現(xiàn)數(shù)學問題并解決問題,使學生領會計算的重要性。
板書設計
例:60人乘2倆大客車去參觀科技館,平均每輛車坐多少人?
60÷2=30人
答:平均每輛車坐30人。
參觀科技展字篇四
教學內(nèi)容:一位數(shù)除整十、整百、整千數(shù)(參觀科技館)
教學目的:1、探索并掌握一位數(shù)除整十、整百、整千數(shù)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口算,提倡算法多樣化。
2、經(jīng)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學會合作學習。
教學重點:理解并掌握一位數(shù)除整十、整百、整千數(shù)的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在教學中提倡算法多樣化,培養(yǎng)思維的靈活性。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
2、填空。
90里面有( )個十。
400里面有( )個百。
5000里面有( )個千。
65里面有( )個十和( )個一。
78里面有( )個十和( )個一。
二、出示主題圖。
1、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1)引導學生先觀察主題圖,理解圖意,明確60人乘2輛大轎車去參觀科技館。
(2)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如“平均每輛車坐多少人?”
(3)學生獨立列出算式,并解答。60÷2
2、探索口算方法。
(1)60里面有6個十,把6個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個十,即30。
(2)2×30=60,所以60÷2=30
(3)6÷2=3,所以60÷2=30
………………
3、讀法。
60除以2等于30,或2除60等于30。
思路:能將數(shù)學問題轉化為直觀的模型 → 討論分的方法 → 討論思考方法→ 討論“6個一”與“6個十”分的方法 → 看算式說模型。
4、擴展。
口算方法:把600看成6個百,6個百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個百,即300。
口算方法:把6000看成6個千,6個千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個千,即3000。
讓學生獨立思考或采取討論的形式。指名說一說是怎樣想的,并說出得數(shù)。
5、小結。
口算一位數(shù)除整十、整百、整千數(shù),可以把幾十看成是幾個十,幾百看成是幾個百,幾千看成是幾個千,計算的結果就是看成是幾個十、幾個百、幾個千。
三、練習。
1、計算。
8÷4 42÷7 30÷5
80÷4 420÷7 300÷5
2、一包糖共80塊,如果分給2個人,平均每人分到幾塊?
人數(shù) 平均每人分到的塊數(shù)
2 80÷2=
4
8
學生自己填數(shù)
學生自己填數(shù)
結論:分的人數(shù)越多,平均每人分到的塊數(shù)越少。
170-90=80(頁)
80÷4=20(頁)
答:還剩80頁沒看,還剩20頁沒看。
4、口算練習。
四、作業(yè)。
書上第9頁的第1題。
參觀科技展字篇五
今日我和爸爸到科技館去了一趟,首先以入眼簾的是一個非常大的球幕電影院。我們排隊進去后發(fā)現(xiàn)非常大,里面一臺主機,用的是360°無死角系統(tǒng)。我毫不猶豫的沖過了進去,里面的電影讓我感到栩栩如生。片名為:《恐龍是如何滅絕的》。
隨后我和爸爸來到了實驗室,里面有讓身體過電的試驗,還有靠人體的摩擦產(chǎn)生的噴泉等,都非常的好玩。
二樓到了,進入二樓首先引起我興趣的就是電磁秋千,他通過地底下的電磁圈產(chǎn)生的地磁力量,讓秋千蕩起來。(50公斤以下不允許乘坐)我也不知道我多少公斤,可能多可能少,我坐了上去,顯然它帶的動我。下一個是耗能體驗,形象自行車,帶動發(fā)電機,產(chǎn)生的電力,使燈炮變亮,讓人們感受到耗能的費力。我體驗了一下,非常非常的費勁。下一個就是人體漫游,使人們了解自己身體的器官。電解質(zhì)系統(tǒng)化的方法。我們還看了高壓系統(tǒng)的演變。
我們可以看到環(huán)形閃電,電解質(zhì)閃電,鐵籠安全閃電,和科學實驗,可以令人頭發(fā)豎起來。 三樓到了,總體沒啥好玩的,就是那個倫理非常多,還有就是激光的聲音非常好玩。
四樓到了,好戲登場了,有意念力控制,意念力比拼,互動家庭系統(tǒng),飛機電影艙,我還和別人比拼了意志力,我勝利了,我試驗了飛機電影艙,非常的好玩。
時間到了,科技館要停止瀏覽時間了。今天科技館有非常多的好玩的,令我終身難忘。
參觀科技展字篇六
科學的普及,不是坐等能等來的,必需要付出汗水與努力,而對于我們這樣一群學生,顯然沒有那么多的時間去研究科學,去了解科學。于是學校組織我們?nèi)⒂^科技展覽,讓我們近距離的接觸科學,感受科學的魅力,提高我們對科學的認識。
我走進大廳一看,這里可真大呀!我都不知道從哪看起,每一個地方我都充滿了好奇,我仿佛感到了知識的大門正向我們打開。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各種各樣、千奇百怪的科技作品和畫卷、手抄報等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次科技展,也讓我明白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看著看著,我不由覺得自己太渺小,太幼稚了。我自認為平時也讀了不少的書,知道的東西很多了。可不知道科學是這么神奇。
知識的海洋真是太大了,我懂的知識太少了,只不過是大海里的一滴小水珠。難道我要僅僅滿足于這一滴水珠嗎?不,我要擁有整片知識的海洋!我們不能坐井底之蛙,不能驕傲自滿,外面的世界還很大!
回到了教室,心想:這可真是特別的一天,一個跨越新世紀的一天!科學帶給了我們種種方便,參觀了科技館,使我學到了許多,讓我發(fā)現(xiàn)了科學的神奇和人類的偉大,我要好好學習,長大后也用科學去創(chuàng)造更多為人類有用的科學儀器,這真是一堂別開生面的科學課呀!
我似乎已經(jīng)感覺到了,新鮮的空氣就在前頭。來吧,讓我們好好學習,招手迎接未來吧!
參觀科技展字篇七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數(shù)除整十、整百、整千數(shù)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口算,提倡算法的多樣化。
2、經(jīng)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學會合作學習。
:探索并掌握一位數(shù)除整十、整百、整千數(shù)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口算。
:算法的多樣化;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學會合作學習。
掛圖、數(shù)字卡片、小黑板。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科學技術水平也在迅猛的發(fā)展。我們先進的社會,科技水平到底發(fā)展到什么程度?還有哪些領域還有待我們繼續(xù)開發(fā)?你們想了解嗎?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到科技館去參觀。
二、 探索新知
2、學生列出“60÷2”的算式后,引導學生思考怎么計算。
3、組織學生交流各自的想法。
(提倡算法多樣化)
三、 拓展應用
2、
一包糖共80塊。
分給2人,
平均每人……
人 數(shù)
平均每人分到的塊數(shù)
2
80÷2 =
4
8
3、這本書共170頁,我已經(jīng)看了90頁。
⑴、還剩多少頁每看?
⑵、剩下的書,要在4天內(nèi)看完,平均每天看多少頁?
四、總結:通過前面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
五、作業(yè):作業(yè)本上的作業(yè)。
參觀科技展字篇八
科技……讓我們展望未來,期待科學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
“哇!看!那就是科技館!”同學們的臉貼在窗戶上,恨不得插上翅膀,立馬飛進科技館。提起愛因斯坦、牛頓、愛迪生、居里夫人等等,大家的臉上都充滿了敬仰。他們都是世界上有名的大科學家,為世界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想著想著,我們走進了科技館。
初入眼簾的,不是太空飛船,也不是火箭模型,而是同學們認真觀察的樣子,我感受到了一顆顆對科學熱愛的心。
“瞧!這里有顯微鏡!”同學們爭先恐后的往前擠。可我卻對四周充滿了好奇。不知不覺中,來到了二樓。
這里的一切是那么奇妙。我東望望,西瞧瞧。只聽見“砰”的一聲響,我們的頭齊刷刷的轉了過去。一個大鐵球正砸著一塊并不怎么厚的玻璃,那位掌控鐵球的叔叔無論怎么用力砸,也砸不破。這是為什么呢?原來因為那是一種高科技的夾絲玻璃,是用來保護人們安全的。聽到這里,我對科技館的興趣逐漸濃厚起來。我迫不及待找到電梯,向三樓跑去。(原創(chuàng)投稿 )
眨眨眼,看見滿天星光。我站在三樓電梯旁愣住了。仿佛我已不在地球母親的懷抱里,而去了宇宙父親的身旁。回過神來,向里走去。走進太空艙,感受一下睡太空艙的滋味;穿上宇航服,體驗一下當宇航員的感覺;不知何時,來到了一個環(huán)形樓梯旁,我信步走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