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寫事篇一
從小,我就把自己的生日記得那么牢,而且總盼望著生日那天的到來。因為一旦到了生日那天,我就會擁有各式各樣的禮物,插著若干根蠟燭的蛋糕,還可以和來慶祝生日的小朋友痛快地玩。
而媽媽在廚房里忙了活,就坐下來微笑著看著我們玩,看著我們吃,好像吃蛋糕是她,過生日的也是她。
可是,盡管媽媽把我的生日記得多牢,我也從未記得媽媽的生日。在記憶中,媽媽也不曾為自己慶祝過一次生日,任憑著生日在枯燥的搓衣服的“唰唰”聲中一次又一次度過。
曾幾次,我也默默地下了決心——一定要給媽媽過個像樣的生日。
終于,在去年的3月19日那天,我把握住了機會,偷偷買了一張普通的賀卡,放在了媽媽的皮包里。因為我不會做一桌菜,也沒有錢去給媽媽買蛋糕。
一直等到晚餐時,媽媽也沒太多的反應,無一絲欣喜。我多次要告訴媽媽賀卡的秘密和今天是特殊的日子,可又把話咽了回去——說不定媽媽是在考驗我呢!
可是我猜錯了,媽媽什么也沒說,直到吃完飯收拾桌子。她還經常看看一直望著她的我,感到莫名其妙,問我有什么事。
我望著媽媽,點了點頭。我明白了為什么沒有蛋糕,媽媽也會感到如此開心。
因為這張賀卡包含了我所有的心意!
是啊,心意!
寫事篇二
3、在我成長的道路上,一件件往事就像那一張紙泛黃的照片,隨著歲月的流逝,漸漸地模糊不清。唯有一件事,真真切切,記憶猶新。
【對比式開篇,突出非同一般】
6、往事如煙,從小到大,我經歷過許多事情,有喜有憂,有哭有笑,有酸有甜許多事我已淡忘,但有一件事讓我體會到了心兒怦怦直跳的滋味。
8、童年的生活就像一道閃電,在眼前劃過。可是,我童年的傻事卻好象刻在我的腦海里,抹也抹不去,揮也揮不走,有時想起來還會忍不住哈哈大笑。
9、童年是什么?是一片鳥語花香,是一片歡聲笑語,更是一塊調色板,使我們的生活變得五彩繽紛。那一件件有趣的往事,就像天上閃亮的小星星,總是閃爍在我的心底。
10、 在我記憶的銀河中,有許多閃爍的星星,那些宛如寶石的星星就像我美好的金色童年一樣。但是有一顆星星似乎顯得更明亮,記錄著我有趣的一天。
寫事篇三
夕陽,漸漸地沉了下去,慢吞吞地收回一縷縷柔和的霞光。燈下,十來張復印的《高考志愿表》,幾本買不久卻翻得有些爛的《高考指南》,橫七豎八地躺在書桌上;還有一雙翻《高考指南》的手,其中一只還夾著一支筆。這雙手的主人,此刻正戴著一副重重的眼鏡,本來并不小的眼睛被眉毛擠成兩條線。
他是我爸爸。為了哥哥的高考,他不知道已經串過多少家門,打過多少次電話,查過多少本書。平時一看書就頭昏的他,竟破天荒在書桌前對著書研究,而且一坐就是好幾個小時。
爸爸點燃了一支煙,吸了一下,吐了口氣,又緊鎖眉頭。他把書翻到“中山大學”一頁,眼睛定格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一欄上:771分。他搖了搖頭,苦笑了一下,又要翻到“華南理工大學”一頁。正在尋找之際,見到了“北京大學”的錄取分――880分。爸爸倒抽了一口冷氣,甩了甩頭,似乎要甩掉腦中不安分的思想。隨即又翻到“華南理工大學”那頁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一欄:740分。爸爸又搖了搖頭,似乎不太滿意。隨后又把整本書翻了翻,又沒有什么收獲。
良久,爸爸終于開口了:“是中大呢,還是華工?自己考慮吧!”說罷,抽出了一張志愿表出來,填上哥哥的姓名及學號。
“中大?中大太冒險了……華工也不錯。其實中大好不了華工多少。”爸爸又吸了口煙,看了看中大與華工的招生數。
“中大!”哥哥似乎完全確定了,語氣顯得有些牢不可破。
寫事篇四
臘月初八,感覺好親切,在我們老家,有句諺語,叫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
想想再我們老家,那個山區,外來物資比較匱乏的年代里,臘八還真是我們孩提時解饞的節日。
只記得,每年臘月初初七的晚上,就開始做糍粑。
村子里母親們就開始煮好一鍋鍋糯米飯,放上芝麻,放點姜,有條件的人家還會放上點臘肉,壓瓷實了放涼。等到臘月初八的早上,母親們就起個大早,煮上一鍋粥,但是在我們的印象中,好像我們這里的習俗都是煮白粥。
然后把我們家里自己榨的香油倒在鍋里,把頭天做好的糍粑切成小條,開始炸糍粑了哦,糍粑外殼酥脆,內里軟糯,再加上炸點面湯,炸點芋頭絲,哈哈,好嘴饞。
在這天,還可以跟家里人要上個五毛或者一塊錢,去小店,買個擦炮,或者摔炮,簡直是無敵的日子了。
不過隨著一天天長大,這種記憶正在遠去,記得讀到三元高中的時候,老媽都不做糍粑了,直接去街上買點,東西一樣,可是味道全無。
如今,很多跟我同歲的人,可能都不記得還有臘八這個節日,早上起來,到公司,告訴大家今天是臘八,居然大家都沒感覺了,呵呵。
還好,早上在商貿區,按照義烏的習俗,喝了一碗臘八粥,可是我想吃得是糍粑,嘻嘻。
年味淡了,這是近幾年許多人,尤其是我三元高中的那些同學們共同的感慨。的確,現代人整天忙于繁雜的事務,馭于現代物質利益及所謂的精神享受,逢年過節完成任務似的匆匆忙忙回老家跑一趟,跟家里的父母都說不上幾句話,屁股還沒坐熱,又匆匆忙忙趕回去,那顧得上靜下心來真正感受下拿永遠割斷不了的親情沒和純天然味的節日快樂呢。
靜心想想,真正讓人懷念的,依然是童真快樂和記憶中的味道。!!!!!!! 還有你們這些沒“良心”的老同學。
和好幾個高中同學約了要聚會,(比如劉姓,賈姓同學,張姓,王姓同學等等)可是每年都約,每年大家都失約,并不是不想來,是實在是忙。
今年再約一下,報名的抓緊,呵呵。
祝福所有在外忙碌的同學們,臘八快樂,晚上大家集體去買糍粑啊,別忘了。
寫事篇五
小時候,哥把好吃的讓給我,我非常開心;幼兒園時,小胡把她拿到的玩具給我玩,我十分感動;小學了,小劉和老嚴在中午把他們的水果分給我吃,我感到自己身邊有很多朋友,特別幸福。
回味我成長中分享的快樂,最難忘的.是今年過年。
于是小嬢拿出她的墨汁和毛筆以及白紙,正準備寫時,被周揚姐姐叫住了:“不可能寫在白紙上吧!”“那怎么辦?”“有了,我們先用蠟筆將紙涂上紅色再寫吧!”于是,我們先剪出了幾張正方形紙,用紅蠟筆把他們涂得紅彤彤的。該我上場了,我握住毛筆定了定神,好不容易寫好了五張,于是我們就排成一排去送小嬢的鄰居。
那一次讓我明白,自己快樂時,不要忘了別人,分享快樂最快樂!
寫事篇六
同學發來信息告訴我,每年這幾天都會飄起另類的細雨,我問他原因,他給我的結果讓我為之震撼,即便我是個不易在臉上表露情感的孩子。他告訴我,七十年前在南京,日軍對南京人民大屠殺。這場雨是他們的眼淚,雷聲是他們的嚎叫,昏暗周圍的烏云是他們不愿散去的靈魂。盡管不足以為信,甚至有些荒唐,可我還是愿意聽他細細說來。
是呀,1937年的12月,那是個黑暗的12月,是一個真正寒冷的12月,是一個讓我們心碎的12月。日軍在六周內殘殺南京人民30多萬,平均每12秒就有一盞生命的燈火熄滅。這個無法改變的過去誠然牽動著我們的心。那是一個反人類文明的歷史悲劇,當時的日本人違背了人類的本性。從某種角度來看,日本人將永遠無法得到南京人的尊重,盡管中國五千年來是一個禮儀之邦。他們“痛快”的贏了這場戰爭卻徹底地輸了道德,徹底。這場硝煙漫長,至今我們依然覺得毛骨悚然。這是我們的悲哀,心中永遠的痛。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在電視看到了一個記錄片,一個關于南京大屠殺的記錄片。“赤裸裸”圖片和惡心的數據在我的眼前游蕩。那是一個個讓人悲憤不已的片段。真正的生靈涂炭難道就真的是人類發展的歷史趨勢?我不是南京人民,但我想只要是身系中國心的人或者是稍有良心的人見到那一幕都會難以控制內心情感的宣泄,是悲傷也好,是憤怒也好。
然而,我內心卻被南京人民感動至深。在記錄片的最后,導演給了南京紀念館一個特寫,在石碑上刻著清晰的“和平”二字。看至此,我的眼淚便倏然落下。和平二字才十二筆畫,多么簡單的兩個字啊。可正是因為這兩個字,讓多少人丟棄一切,哪怕是放下生命也要去追求,他們得付出多大的勇氣去詮釋,這不僅僅是中國的和而不同了。“南京大屠殺——可以寬恕,不可忘卻”,這是南京人民七十年來對世界的交代,也的中國對世界發的交代。
其實,無論是誰都是戰爭的受害者,其中人性的淪喪與生命的無奈,歸根結底都是戰爭的殘酷和慘淡。就連我們這一代也會因曾經的戰爭而被深深地傷害。沒有人會喜歡戰爭的,戰爭只是強權和霸權的訪客。就像馮小剛在他親導的電影“集結號”中的訪談會上說的'“美國的戰爭片之所以很受人們的喜愛,是因為美國戰爭片上的的戰士在戲中所表現出來的對戰爭的恐慌和厭惡,都是人類的真性,沒有人會因為戰爭的到來而感到興奮和快樂。那是一種虛偽,另類的虛偽。”中國累了,世界累了,我們早以厭惡了。這世界不能再有戰爭了,每個人都有他們活下去的權力。
寫事篇七
夜靜了,我在窗戶邊看著天上的星星,遐想中,一個身影浮現在了我的記憶里,她就是我們小區的“美容師”——環衛工人。
炎熱的夏天,我自己在家,因為太熱,我下樓去買雪糕,可是正當我打開雪糕包裝,咬下一口時,發現我沒有拿錢,正當我十分著急的時候,那個“窮”環衛工人來了,看見了我,用媽媽般的聲音問我,“怎么了,小朋友?”她溫柔的聲音,把我們的距離拉近了些,于是我對她說了我的處境,環衛工人一聽,馬上從兜里取出錢,“嗨,我當什么事呢,孩子,快拿去吃吧”。
話語間,一股暖流匯入心底,我的記憶也翻回到了幾天前。
那天早上,我正要從地下室取出爸爸送給我的車出去玩兒,一位環衛工人手拿拖把從我身邊走過,因為太濕,上面的水濺在了我的新褲子上,那個環衛工人見了說了一句對不起就匆匆“逃走”了。我心想:一句對不起就沒事了?我這被子可是姑父從重慶給我買來的,先不說價錢,就是讓你給我再賠一條一樣的,你也買不到,所以你才“逃走”了,就是讓你給錢,像你這樣的的“窮人”也賠不起!
如今,就在那一瞬間,我覺得我們沒有深溝般的距離,只是我把“環衛工人”這個名子的位置定在了最低,讓他和我有了距離,只要我們看人平等、公平,人與人之間就沒有距離了。
天空中,星星閃爍著它的眼睛,呆萌地注視著我悄然間的轉變,它看到了我和環衛工人之間的距離從深溝化為了零,也看到了我的成長和蛻變。
寫事篇八
與媽媽在一起的時光,是世界上最美的時光。她精心呵護著我的成長,關心著我生活的點點滴滴,牽掛著我的喜怒哀樂。在我的視線里,媽媽的身影就是這個世界上最美的風景。
進入初中,我像上緊了發條的鐘,不停地往前跑。晚上寫完作業走出書房,常常已經是十點多鐘了,可一回頭,就是你坐在客廳里的身影。沙發上的你,頭微微向后仰著,橘黃色的燈光溫柔地灑在你臉上,卻怎么也掩不住你的皺紋。你實在是太累了,輕輕地打著鼾,你面前的茶幾上,擺著一碗剝出來的石榴籽,沒有一點渣兒,散發著飽滿誘人的紅色,像一顆顆紅寶石。你每晚這樣守候著我,你怕我沒時間吃石榴,就為我一顆顆剝了出來。我似乎看見了剝完石榴時嘴角泛起的微笑。無論何時,我都不會忘記那碗滿溢著愛的石榴籽,還有燈光下你為我執著守候的身影!
進入青春期的我也漸漸地開始叛逆。你的那些嘮叨、那些叮囑,有時總被我惡聲惡氣地駁回。還記得那次,你和爸爸晚上都有事,你急急忙忙為我做好了晚飯,出門時還不忘叮囑我一句:“在家好好學習,回來以后我給你檢查。
”我迅即拉長了臉,隨口冒出一句:“你就是不信任我的學習!
”我連“再見”都沒說,便“砰”地一聲把門關上了。一邊做作業心里一邊糾結著,怕你生氣,又怕你不理我,在忐忑中度過了半個小時,然后接到了你的電話:“自己在家著不著急?媽媽做的飯菜好不好吃?一定要多吃點!
”我一下子覺得耳邊嗡嗡地響,鼻子酸得要命,你出門那一剎那的身影浮現在我眼前,眼淚順著臉頰流了下來。無論何時,我都不會忘記你那苦口婆心的叮囑,你那時時包容我的身影!
媽媽,在你的身影里,我才知道什么是無微不至、無私包容的愛!媽媽,在你的身影里,我看到了亦如冰心筆下那蔭蔽著紅蓮的荷葉!媽媽,在你的身影里,我讀懂了成長,讀懂了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