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計劃前,要分析研究工作現狀,充分了解下一步工作是在什么基礎上進行的,是依據什么來制定這個計劃的。計劃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工作計劃書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活動計劃作文 活動計劃作文格式篇一
在開展班級課題《家園合作培養幼兒的任務意識》的過程中,我們了解到,幼兒普遍都不會合理安排自己的假期生活。開展年級組教研活動時,我們特意邀請了部分家長參與共同教研,探討如何在假期里培養幼兒的任務意識,由此產生了本活動方案。
活動目標
本活動旨在通過家園合作制訂寒假計劃書,讓幼兒主動參與策劃內容,家長提出合理建議,利用表格、圖畫等形式制訂一份有針對性、個性化、具有可行性的寒假計劃書。
活動前,我們在班級網站上公布了本活動的目標和內容,邀請家長參加本次活動。
活動中,首先教師、幼兒和家長一起討論怎樣過寒假最有意義,并從生活、學習、運動、興趣、安全等方面具體分析寒假中的各種細節;其次,教師出示相關的圖片,提出希望幼兒在寒假完成的任務,同時指出寒假計劃書應該體現幼兒的想法、教師提出的任務以及父母的要求三方面的內容;第三,幼兒和家長一起制訂寒假計劃書時,教師提醒家長不要代替幼兒完成計劃書;第四,教師還設計了每天計劃完成情況記錄表,方便幼兒每天進行記錄,家長也可了解幼兒的任務完成情況。
幼兒任務意識的培養包括對任務的感知、完成任務的自我評價及任務行為的自我調節三部分。任務的感知包括聽清任務的內容及要求;完成任務的自我評價及任務行為的自我調節要在寒假中去實現,家長由于參與了寒假計劃書的制訂過程,在寒假中他們能及時鼓勵和督促幼兒克服困難、完成任務,從而培養幼兒的責任感和任務意識。
活動計劃作文 活動計劃作文格式篇二
陽春三月,春意盎然。為豐富我校教職工的課余生活,促進教師之間的交流,增進教職工之間的友誼,鍛煉教職工身體,凸現我校教職工的凝聚力,展現xx三小女教師積極向上、敢于吃苦、奮力爭先的精神風貌。經研究,決定開展慶三八教工登山活動,現將具體方案布置如下:
(1)8:30在縣政務中心(伯堅廣場)集中,東區由胡校長代隊,西區由杜校長代隊。
(2)8:35校領導石校長作動員講話
(3)8:4010:00登山
(4)10:0011:00稍事休息,現場發獎,集體合影,自由活動,參觀景點
(5)11:00原路返回,參觀劉伯堅烈士紀念館,欣賞家鄉春景
(6)12:00共進午餐
活動總指揮:xx
起點負責:xx
終點裁判:xx
宣傳策劃:xx
獎品分發:xx
安全保障:xx
后勤服務:xx
攝影攝像:xx(其它攝影愛好者)
(1)以到達終點先后,獲得前五名者,發給獎狀及紅包。
(2)所有完成登山活動的教工均可在終點處領取精美紀念品一份,不得代領。
1、全體男教師為參加活動的女教師做好各項服務工作。
2、本次活動為集體活動,原則上人人參與,不帶家屬。
3、午餐由學校工會統一安排。
4、未盡事宜,敬請原諒。
1、主題活動橫幅一條。
2、購置活動獎品和紀念品。
3、備藿香正氣液三盒、仁和牌感冒膠囊兩盒、礦泉水兩件。
1、體弱教師請適當注意運動量。
2、山頂氣溫低,注意防寒,請盡可能穿寬松衣服和運動鞋。
3、登山前做熱身運動,特別是踝和膝關節要活動開。
4、請保護好自己帶的相機和其他貴重物品。
5、活動中做文明游客,不亂丟煙頭和垃圾,做好環保工作。
6、如遇下雨則改期進行。
活動計劃作文 活動計劃作文格式篇三
“優良學風,你我共建”
20xx年3月3日——20xx年4月11日
采訪商學院院長宣文俊老師,人文學院院長岳川夫老師以及葉青副校長,就同學們關心的大學生成才及優良學習風氣等問題請教師長,希望得到他們的中肯建議和指導。并通過宣講會演講的形式,對采訪結果加以推廣,并通過張貼海報的形式增大受眾的范圍,達到加強提高同學們建設學風的意識和做好迎接即將到來的本科教學評估準備的目的。
1.在全班范圍內向同學們征集采訪問題
主要包括同學們關心的當代大學生的時代責任,成才方式和標準,以及培養良好學習習慣風氣的途徑等,以及作為商學院學生如何更好的做到發商復合等
時間:2月24日-3月3日
2.預約安排采訪事宜,進行采訪
時間:3月3日-3月15日
3.對采訪內容進行細致的整理
時間:3月16日-3月20日
4.將采訪內容之重點制作成為海報進行張貼,聯系華商通訊借版面進行推廣,在全學院乃至全校擴大推廣力度
時間:3月20日-4月5日
5.在全院范圍內張貼宣講會海報并進行準備
6.開展宣講會以及演講活動
主要內容:將采訪結果對同學們進行反饋,并對由同學為此次活動撰寫的主題文章進行演講.邀請輔導員老師出席并作總結性講話.
時間:4月5日左右
7.對整個活動進行總結
時間:4月10日之前華東政法大學商學院
xx團委
20xx年2月26
活動計劃作文 活動計劃作文格式篇四
四年級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實踐能力,但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卻并不了解,因此要逐步培養學生一些探究問題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能夠從生活和學習中挖掘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主題,能夠試著和同學展開小組合作學習,在有效的活動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與創新的潛能。
四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培養學生對生活、學習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具備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要讓他們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的方法,信息資料的搜集、分析和處理問題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學生形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品質,成為創新生活的小主人。
通過調查討論,開展主題活動,理解學習行為的含義,了解良好的學習行為對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的重要性,從而指導自己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
通過調查、訪問,查閱資料,實踐操作。在活動中,讓學生更多的發展能力。
通過實踐學習,讓學生融身社會公益活動,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去尊重他們,關愛他們。
通過調查身邊的民俗活動,了解家鄉的物產以及悠久歷史,了解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增強民族自豪感。
通過調查、采訪,使學生初步了解到人們與電腦的關系,引發學生的積極思考,從而增強學生合理使用電腦的意識。
通過對消防知識認識,防火活動的開展,培養學生良好的防火意識,以及在危急情況下對自我及他人采取正確救助措施的能力。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評價,要反映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各方面的個性表現。不但要關心學生學會了哪些知識、掌握了哪些技能,更要關心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和變化,關心學生合作與交往能力的提高,關心學生社會化的發展。評價的內容應該包括學生在活動中的行為、情感反應、參與程度、合作程度等。要引導學生對自己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各種表現進行“自我反思評價”,充分挖掘和發展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關注每個學生在已有水平上發展和個性化表現,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使他們獲得學習成功的樂趣。
1、教師認真鉆研教材,精心設計活動過程,對整個活動操作做到心中有數。
2、努力創設活動情境,引導學生在活動時有所創造,有所收獲。
3、利用現代化媒體,提高學生對課堂教學的興趣。
4、善于組織小組活動,讓每個學生有展示自己的機會,有互助共同提高的機會。
每周一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