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xué)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寫美食字臭豆腐篇一
四四又方方,入鍋變黃金。
雖然臭名揚,吃來滿口香。
你們能猜到這則謎語的答案嗎?告訴你們吧,這則謎語的答案就是——臭豆腐。
你別看臭豆腐聞起來臭,可吃起來可香了。
白色的臭豆腐炸好后會抹上泛白的蒜汁,褐色的芝麻醬,真是讓人垂涎三尺[注: 口水掛下三尺長。形容極其貪婪的樣子。也形容非常眼熱。]。
臭豆腐的做法很簡單,來了客人,就用筷子挾起幾塊臭豆腐,捧在手心上,一塊塊,小心翼翼[注: 翼翼:嚴(yán)肅謹(jǐn)慎。本是嚴(yán)肅恭敬的意思。現(xiàn)形容謹(jǐn)慎小心,一點不敢疏忽。]的放進油鍋里,拿起筷子撥上幾下。只聽噼里啪啦幾聲響,一股臭味迎面撲來,不過臭味里還透出一種特殊的香味,弄得我直往肚子里咽口水,不一會,把炸好的臭豆腐一個個串起來,剛炸好臭豆腐的表面會起一些小泡泡,待顏色變成黑色的時,就可以吃了。
炸好后的臭豆腐澆上蒜汁,用刷子刷上一層芝麻醬,喜歡吃辣的客人,還可以澆上一勺紅紅的辣油,一串色香味俱全的臭豆腐就做成了。
吃臭豆腐也挺有意思的。吃的時候,我喜歡先把臭豆腐上面刷的一層醬舔進肚子,然后用上牙和下牙同時咬住一塊,使勁往前拽,然后在嘴里細(xì)細(xì)的咀嚼,品嘗它帶來的“臭味”,這臭味里卻釋放出濃濃的香味,咀嚼完后在“咕嘟”一聲咽進肚子。
吃完后,我用手一抹嘴,全都是臭豆腐的油香味,別人都在看我,弄得我都不好意思了!
寫美食字臭豆腐篇二
喂!朋友,您到過我的家鄉(xiāng)——湖南長沙嗎?它位于湘江之濱,岳麓山下。這里不但山清水秀,而且物產(chǎn)豐富,有酸甜可口的南桔,有馳名中外的茶葉……但是在這些特產(chǎn)中,我最喜歡的要數(shù)別具風(fēng)味的“臭豆腐”了。聽了它的名字,你也許會望而生畏的,但是聽了我的介紹后,你一定會垂涎三尺的。
這種臭豆腐做起來非常方便,只要把白嫩的半干豆腐,放在一種特制的鹵水中泡一天,撈出來,便換上了“黑衣裳”。
有一次,我和爸爸媽媽去“火宮殿”吃東西,竟然發(fā)現(xiàn)這座明朝修建的大酒店的菜單上,也有“臭豆腐”的大名。一想到它的美味我就口水直流,于是趕快排隊去買。四下一看,每張餐桌上都有這道名菜,特別是那些黃發(fā)碧眼的外賓也吃得津津有味。他們一邊性質(zhì)勃勃的吃著,一邊豎起大拇指“ok!ok!”看到這些,我想起爸爸曾說過:xxx回家鄉(xiāng)也必來這里嘗臭豆腐。此時,我覺得家鄉(xiāng)真好,就連“臭豆腐”也臭得聞名天下。
好半天,我才買了幾塊臭豆腐,淋上麻油和辣椒油……便迫不及待的大口大口吃起來,好美味,好解讒。
朋友,如果你有幸來長沙做客,可別忘了品嘗那“臭”猶“香”的臭豆腐哇!
寫美食字臭豆腐篇三
炒臭豆腐一定不陌生,因為臭豆腐早就臭名昭著了,是江南冬天特有的地方小吃。
小時候一出校門就跑到街上。當(dāng)然,這是我口袋里有些錢的時候。穿過小巷和小橋就能聞到油炸臭豆腐的味道。經(jīng)營油炸臭豆腐的人是個瘦老頭,眉毛胡子都是白的。他總是挑重?fù)?dān)。包袱其實是木頭做的盒子。盒子前面是臭豆腐、醬油、辣椒醬和一摞小盤子,還有一個裝著幾雙筷子的罐頭瓶子。后箱里有一個小煤爐和一個鍋。
老人總是站在街角,專注地煎著臭豆腐。我沒聽過他的喊聲,但總有很多食客來找香,在他的小包袱前站成一圈。他的臭豆腐很有特色。乍一看是黑色的,和其他臭豆腐沒什么區(qū)別,但是一旦放進鍋里,再從鍋里拿出來,就變成金黃色的,很好吃,涂上醬油或者辣椒醬(他的辣椒醬是自制的,紅的,辣的,舒服的),黃的,黃的,紅的。小心咬一口(因為很燙)。外黃內(nèi)白,外脆內(nèi)嫩。又辣又刺激。現(xiàn)在它不是吃東西,而是用舌頭向下吞咽。
老人總是一次只炒幾塊,炒幾塊賣幾塊,所以等的人都是自己吃,別人互相關(guān)注。吃油炸臭豆腐的大多是婦女兒童。真的很奇怪,江南的女人不吃辣,但是一到這個擔(dān)子就都變成“辣女”了。辣椒醬涂了一層厚厚的,女人這個時候不在乎斯文。他們吃到嘴唇發(fā)紅,眼淚混雜,熱汗淋漓。老人只是不停地說:太辣了,粘不住,不要吃太多。說起來,他也不去阻止。所以老人每天要消耗一瓶辣椒醬。
當(dāng)時我爸一個月給我五毛錢,至少有一半是捐給臭豆腐的。一塊臭豆腐一便士,吃了一塊才能讓一天安靜下來。有時候不打算超支,就克制自己不往那里跑,怕眼睛里長鉤子。但是,那樣的話,只要我一不小心滑到老人的擔(dān)子上,老人總會洞察一切,仿佛發(fā)現(xiàn)我口袋里沒有半個便士,他會笑著煎出最脆最嫩的一塊給我吃。很抱歉免費吃。下個月爸爸寄錢來,我馬上還給他,老人收下,但是我肯定會多給我炒個臭豆腐。
離開那個江南小鎮(zhèn)20多年了,從來沒吃過這么好吃的油炸臭豆腐(雖然在其他江南城市吃過油炸臭豆腐,但是味道好像總是差一點)。它總是出現(xiàn)在我的夢里,伴隨著那個連名字都不知道的白胡子白眉的瘦老頭。
寫美食字臭豆腐篇四
五一勞動節(jié),我們一家去紹興的魯迅故居游玩。聽說紹興的臭豆腐格外好吃,我們便去嘗鮮。
店前人山人海,空氣中飄浮著一股臭味:臭豆腐明明這么臭,為什么還有那么多人來買啊?到底是什么魅力,吸引了這眾多的人。
帶著這個疑問,我走進店門。一進店里,我就驚呆了:師傅的手藝實在是太贊了!只見他從一個蓋著紅布的大缸里取出一大塊豆腐,用菜刀將它們切成整整齊齊的十幾塊方形大小的塊,然后將它們倒入預(yù)先準(zhǔn)備好的油鍋里。一時間,“喇啦喇啦”“呼嚕呼嚕”的聲音不絕于耳,空氣中彌漫著香香臭臭的味道,但又使人胃口大開,我不由得口水都要流下來了。
師傅將一小碗辣椒倒進鍋里,加了點八角和油,鍋里紅油翻滾,氣泡瘋冒,師傅又倒了點醬油,他便蓋上了鍋蓋。隔著鍋蓋都能聞到香味。等師傅打開鍋蓋,只見鍋里的油漸漸地從紅色變成了棕色。師傅將豆腐分別倒進十個小紙杯里,撒上密制的調(diào)料,又叉上牙簽,送到我們面前。
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牙簽,嘗了生平第一口臭豆腐。色如焦炭的臭豆腐并沒有焦的味道,鮮香之中摻和著一股麻,讓人回味無窮。
臭豆腐,它“臭”,但臭得也有味道,甚至讓許多人千里迢迢地跑到紹興去吃它。臭豆腐,就是一個“酒香不怕巷子深,是金子總會發(fā)光”的典型。
寫美食字臭豆腐篇五
華北一代人愛吃臭豆腐,王致和臭豆腐最具盛名,內(nèi)蒙以西的人們無此嗜好,東來的客籍人常為吃不到臭豆腐而動思鄉(xiāng)之情。有人無奈之際買來豆腐撒上花椒和鹽面在家中自制,但味道究竟不是正宗。
長大以后去南方,發(fā)現(xiàn)南方也有臭豆腐,在成都曾見籠屜上擺滿長了白毛的豆腐出售,土著人曰此乃臭豆腐。
武漢街頭有人支油鍋一口賣油炸臭豆腐,買來一碗進行品嘗,賣家在臭豆腐上澆了鹵汁,入口咀嚼發(fā)現(xiàn)南方的臭豆腐不咸,少頃七八塊臭豆腐就落了肚。
曾到長沙游火宮殿,墻上寫著一行大字最高指示:臭豆腐,還是火宮殿的好哇!本想大笑,忽然見落款為xxx,復(fù)愕然。火宮殿有一酒樓有臭豆腐出售,但要求最少消費在百元以上,單身的我只好作罷。
又曾到春城昆明見不少地方賣臭豆腐,火爐之上有鐵架子,臭豆腐自己動手放在鐵架上燒烤后沾了調(diào)料湯汁、香菜再吃,感覺太咸不能盡食,旁邊土著人笑曰:每餐必吃二、三十塊才能盡興,聽后心中不免又一驚。
我還知道浙江人愛吃臭咸菜,口味特殊。有一次看電視說的是紹興人稱臭豆腐天下第一,曾召開打擂大會,真有湖南人不服,前來打擂。
如今北方街頭也有了南方的油炸臭豆腐在叫賣,食者多為年輕人,老年人口味難改,很少前來問經(jīng)品嘗。
大上海也有浙江人賣臭豆腐,上海人創(chuàng)新精神強,怎能容忍浙江人獨臭?于是就創(chuàng)制了一款韓寒牌臭豆腐。
這款臭豆腐經(jīng)過十三年打造仍默默無聞,2012年有xxx博士親自宣傳,于是上海臭豆腐名聲大振,春節(jié)期間成了中國每戶人家必食的小菜,真是五千年來九州的奇跡。據(jù)說上海有人不甘一家獨臭,還有人在仿制韓寒牌臭豆腐,將來怎樣?不仿再看。
寫美食字臭豆腐篇六
在上小學(xué)以前,我一直生活在鄭州。那時我的媽媽還在工作,每天都是表姐和我相依為命。不過我的表姐不會做飯,經(jīng)常叫外賣,她還十分熱衷于吃燒烤。我也只好跟著她東一頓,西一餐。雖然我沒有什么怨言,但就是對于她愛吃臭豆腐這個愛好不理解。
在我和姐的“漂流生活”中,我們認(rèn)識了臭豆腐,姐立馬成為了它的粉絲,并極力勸我吃臭豆腐。
只見它質(zhì)樸無華,油光锃亮的外衣上鑲著一個個小孔,從外表上看沒什么特別,不吸引人。
我湊近一聞,頓時一種無法用言語形容的氣味撲進我的鼻孔里。“哇”,我一口氣退了好幾步,差點暈過去。這“臭豆腐”真是名不虛傳呢!
我已經(jīng)不記得鼓起勇氣吃它是多久以后的事了。記得那次,我實在餓得不行了,只好向臭豆腐妥協(xié)了。首先聞到的是它那臭氣,可我還是一鼓作氣吞下了肚。吃進去的那一刻,我都要跳起來了:“這真的太好吃了!”那一口吃得我語無倫次,總算明白姐姐對它的情有獨鐘了。
那么實在的臭豆腐,它沒有華麗的外表,甚至帶著令人厭惡的惡臭,可就是這樣的臭豆腐卻有著夯實的內(nèi)在。也許這就是它閃亮之處,吸引著無數(shù)熱愛美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