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師恩難忘師恩難忘字篇一
一、本學期我們要養成讀書做筆記、隨時使用工具書的習慣。讀書做筆記有三種形式:摘抄 、編寫提綱 、寫讀后感 。
二、填空:
《師恩難忘》是一篇深情而樸實的記敘文。作者是著名作家劉紹棠,他通過對小學一年級一位教導有方的田老師的回憶,抒發了對老師的尊敬和感激之情。我對文中“談起往事,我深深感謝老師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學的種子。”這句話的理解是:這句話寫出了作者對老師的感激與懷念之情。也比喻老師講了上千個故事,有如春雨點點,激起作者對文學的熱愛與向往,最終使作者走上了文學之路。
三、贊美老師的名言:
1、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2、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四、根據提示寫成語。
不經一事,不長一智。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五、詞語解釋:
1、娓娓動聽:形容說話婉轉生動,使人愛聽。
2、身臨其境:親身來到某種境地(體驗感受)。
3、戛然而止:形容聲音突然停止。
4、引人入勝:勝,勝境,美好的境地。文中指田老師講的故事很有吸引力,把人帶到了美妙的境地。
六、關于讀書的名人名言
(2)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西漢 劉向
師恩難忘師恩難忘字篇二
師恩難忘(蘇教版課標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
2.所在班級情況,學生特點分析
五年級共有學生67人,其中男生34人,女生33人。學生的年齡大部分在11歲左右,年齡結構比較正常。部分學生基礎較差,不能按時完成作業,學習態度不夠端正。自律性差,上課好動,喜歡說話等。整體基礎較好,語文成績還比較平衡,但拔尖的學生不多,幾乎沒有。學生學習熱情較高,但注意力不集中,但學習方法不夠得當,勤奮度不高,有部分學生比較懶惰,家庭作業不能及時完成。
3.教學內容分析
這是一篇語言樸實、情感真摯的記敘文。作者劉紹堂通過對小學一年級時一位教學有方的田老師的回憶,抒發了對老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課文的特點是選取的事例平常、普通,但卻典型、具體,在敘事中融入自己的真情實感。應該有意識指導學生學習這種寫法。
4.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認識并正確、規范地書寫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朗讀品味,體會作者對老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
5.教學難點分析
學習作者緊扣題旨選取典型事例,在敘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實情感的寫作方法。
6.教學課時:三課時
7.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揭題
2、指名作答。
3、揭題:下面,我們大家一起聽一聽著名作家劉紹棠對兒時老師的回憶。
板書課文標題。
二、初讀全文
1、自學生字詞。
①自由讀。
②指讀,齊讀。
2、指名分節讀課文。
三、通讀課文,整體感知大意。
1、學生通讀課文。
2、說說本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小學一年級時的一位老師在講課文時編了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
3、課文中哪句話概括了插圖的意思?
四、理清課文脈絡。
1、用提取中心段的方式分層。
課文哪幾自然段是寫田老師怎樣上課的?
2、學生討論分段,概括段意。
一(1)我到鄰近的一所鄉村小學讀書。
二(2-7)教語文的田老師在講課文時編了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
三(8-9)我不忘老師的教誨之恩。
五、分段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抽讀生字卡片。
2、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二、略讀課文第一部分
想一想:田老師給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三、細讀課文第二部分
1、速讀第3至7自然段,找田老師教學最讓人佩服的地方,并用筆畫下來。同桌討論,指名匯報。
2、你不想聽一回田老師的國文課嗎?
①同桌互相讀給對方聽。
②指名朗讀。
3、小組研究:開學第一天,田老師是怎樣上課的?他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4、反復閱讀第5自然段,然后把這個故事復述給大家聽。說說你很快能復述出來的秘訣。
四、美讀課文第三部分
1、默讀課文,想一想:哪些語句反映了我難忘田老師的教誨之恩?
2、指導朗讀:怎樣讀才能傳達出作者對田老師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①同桌討論;
②自由練讀;
③指名讀。
3、小組研究: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與課文標題有什么關系?
五、朗讀全文。
第三課時
一、復習引入
1、默寫并指導寫字
娓娓動聽歇腳念叨
身臨其境教誨炊煙
◆針對學生錯的字幫其分析原因,同時指導學生正確地書寫這些詞語。
2、文章有不少成語,你能想起來幾個嗎?
◆同時引導學生通過成語再加深感知課文。
二、總結全文,升華認識
1、朗讀課文。
2、總結全文。
本文通過回憶,記敘了自己在小學時的一位愛講故事的田老師,抒發了對這位老師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3、這篇文章有什么特色?
本文語言樸實,感情真摯,用平實的語言表達了對老師的一片深情。
8.作業安排
a在教過你的老師中,誰給你的印象最深,選擇有關他(她)的一件事寫下來。
9.自我問答
其次,讓學生熟讀了課文,思考:“田老師給我上課的情景,課文從第幾節寫到第幾節?”提取文章的中心段,引導學生把課文分成了三段。
師恩怎樣“難忘”?我讓學生再讀課文,找到“仍然、恭恭敬敬、深深感謝、行禮”等詞語,讓學生領悟以至于在四十年后,作者對田老師教誨之恩的難忘。通過對句子“談起往事,我深深感謝老師作為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學的種子”的品讀,感受田老師的教育對我的影響,表達我對田老師的難忘。抓住“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理解,更感受到師恩難忘。
教學這篇課文,學生能夠初步體會“師生”間情誼的珍貴,明白老師對自己教育時的良苦用心,從而懂得主動積極地投入到學習當中,去回報老師的付出。課后,覺得自己在處理理解第一句話“我聽得入迷,恍如身臨其境,田老師戛然而止,我卻仍在發呆;直到三年級的大學兄捅了我一下,我才驚醒”時,所提問題的引導、針對性不夠強,因此學生在這一句子的理解上花了較長的時間,以至于最后教學內容不能當堂完成,留下了一點小小的遺憾。
師恩難忘師恩難忘字篇三
教材和學情分析:劉紹棠先生作為一代文學大師,在《師恩難忘》一文中用質樸深情的語言回憶了田老師對自己的恩情——“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學的種子。”師之“恩”是本文的眼睛,讓劉先生終生難忘的就是這個“恩”字。而這種恩情不同于那種驚雷一現帶來的心靈震撼,恰恰是學生難以理解的“如春雨點點” 一樣的無聲滋潤。所以在教學中不宜從“師恩”入手,應先在學生有深刻體驗的“難忘”二字上下功夫。課文的最后兩個自然段中“我仍然像40年前的小學生那樣,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禮。”以及文章最后一個“!”都直接表達了作者的這種難忘之情。學生不難感受這種至深感情。把這種深情渲染得漸濃以后,應該會引起學生對難忘的原因,即“師恩”的思考。帶著思考以后的學習比老師費力的牽引要簡單些。
大致的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1、把文章讀正確流利。2、盡量聯系上下文理解“文筆、娓娓動聽、戛然而止、身臨其境、引人入勝、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等詞語的意思。3、會寫課后的生字。4、通過文中具體詞句感知難忘之情。
一、? 談話導入
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說說對“難忘”的理解。
二、? 初讀課文
1、自由朗讀,消滅攔路的音、義。
2、檢查對音、義、形的掌握情況。
3、默讀思考“我”的難忘之情表現在哪里。
4、試著感情朗讀課文最后兩節。
三、? 作業
1、了解劉紹棠
2、在了解的基礎上思考課文中讓他難忘的是什么,為什么。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1、在閱讀中感受“師恩”并能感情朗讀。2、在仿寫練筆中體會文章的表達方法。
一、? 復習
1、簡單介紹劉紹棠2、檢查上節課留下的問題“難忘的是什么”。
二、? 細讀1——6自然段
1、反復朗讀中抓住“娓娓動聽、身臨其境、戛然而止、引人入勝”等詞體會田老師對“我”心靈的影響。
2、理解
“有如春雨點點,滋潤著我。”和“在我幼小的心靈里播下文學的種子。”
3、練筆:老師曾做過的什么事也滋潤過你的心靈或是播下了種子?把事情經過寫下來。(時間不允許就留作業)
三、? 感情朗讀7、8兩節并和上節課的體會進行比較。
四、讀一篇感恩的文章(老師可以推薦)
師恩難忘師恩難忘字篇四
一、本學期我們要養成讀書做筆記、隨時使用工具書的習慣。讀書做筆記有三種形式:摘抄 、編寫提綱 、寫讀后感 。
二、填空:
《師恩難忘》是一篇深情而樸實的記敘文。作者是著名作家劉紹棠,他通過對小學一年級一位教導有方的田老師的回憶,抒發了對老師的尊敬和感激之情。我對文中“談起往事,我深深感謝老師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學的種子。”這句話的理解是:這句話寫出了作者對老師的感激與懷念之情。也比喻老師講了上千個故事,有如春雨點點,激起作者對文學的熱愛與向往,最終使作者走上了文學之路。
三、贊美老師的名言:
1、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2、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四、根據提示寫成語。
不經一事,不長一智。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五、詞語解釋:
1、娓娓動聽:形容說話婉轉生動,使人愛聽。
2、身臨其境:親身來到某種境地(體驗感受)。
3、戛然而止:形容聲音突然停止。
4、引人入勝:勝,勝境,美好的境地。文中指田老師講的故事很有吸引力,把人帶到了美妙的境地。
六、關于讀書的名人名言
(1)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唐 杜甫《奉贈書左丞丈二十二韻》
(2)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西漢 劉向
(3)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宋 朱熹 《觀書有感》
師恩難忘師恩難忘字篇五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娓娓動聽”和“身臨其境”兩個詞語造句。
3、通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朗讀品味,體會作者對老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
思維發展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能夠復述事情經過,并能模仿本課寫作手法,學習寫人。
教材分析:
主要內容:這是一篇語言樸實、情感真摯的記敘文。作者通過對小學一年級時田老師的回憶,抒發了對老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
文章主題:課文通過典型事例反映老師的教學有方,字里行間流露出對老師的敬愛之情。
寫作特點:文章語言樸實、情感真摯,通過典型事例的描寫塑造人物形象。語言淺顯易懂,易于學生閱讀。
本文知識點梳理:
1、字詞:“炊”注意是翹舌音 “正”月為多音字,讀第一聲
注意“滋”,“紙”、“歇”的寫法。聯系上下文體會“娓娓動聽”“身臨其境”“戛然而止”“引人入勝”的含義。
2、理解“談起往事,我深深感謝老師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學的種子”這句話。
3、學習寫人的寫法。
教學設計:
教學時間:兩課時;
課時安排:
第一課時:初讀課文,給課文分段,學習生字新詞。
第二課時:分析、品讀課文,學習本文寫人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課文的內容,體會作者對老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
教學準備:幻燈,課件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初讀課文,給課文分段,學習生字新詞。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的成長滲透了多少師長的心血,不少同學熱情謳歌辛勤培育自己的園丁。著名作家劉紹棠就滿懷深情地寫了一篇文章,懷念自己的小學老師,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師恩難忘》。
二、初讀課文:
1、 那么是什么事使作者難以忘記老師的恩情?
(作者小學一年級時的一位老師在講課文時編了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是如此。)
2、 帶著這個問題自讀課文,讀準字音。
3、 檢查自學情況:
出示生詞:
教誨?????? 念叨??????? 茂盛???????? 鄰近
滋潤?????? 身臨其境
(1)正音:姥姥? 炊煙? 教誨? 戛然而止
(2)字行:歇?? 戛
(3)娓娓動聽:照樣子寫幾個aabc式的詞語。
三、通讀課文,理清條理:
1、? 通讀課文,文中哪句話概括了插圖的意思。
(他先把這首詩念一遍,又連起來講一遍,然后,編出一段故事,娓娓動聽地講起來。)
2、? 課文哪幾自然段是講田老師怎么上課的?
(2-7)提取中心段的方法。
(1);“我”到鄰近的一所鄉村小學讀書。
(2—7):教語文的田老師在講課文時編了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是如此。
(8-9):“我”不忘老師的教誨之恩。
四、作業:
1、? 抄詞
2、? 選擇正確的讀音:
姥姥(lǎo?? nǎo )????? 炊煙(chuī??? cuī)
歇腳(xiē? xī )????????? 正月(zhēng???? zhèng )
3、? 組詞
娓(???? )? 叨(???? )? 鏡(??????? )? 折(??????? )
尾(???? )? 叼(???? )? 境(??????? )? 拆(??????? )
悔(???? )? 歇(???? )? 炊(??????? )? 編(??????? )
誨(???? )? 息(???? )? 吹(??????? )? 遍(??????? )
晦(???? )? 喝(???? )? 次(??????? )? 篇(??????? )
4、? 填字成詞:
身(?? )其境???? (???? )生難忘?????? 戛然而(????? )
5、? 照樣子寫詞語
歇腳腳?? (???????? ) (????????? )(?????????? )
恭恭敬敬 (???????? ) (????????? )(?????????? )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分析、品讀課文,學習本文寫人的寫作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聽寫重點詞
2、本課講了田老師的一件什么事?
二、細讀第一節:
1、? 指讀
這一段簡潔明了,從哪個詞可以看出作者是回憶往事的?(那年)
2、? 齊讀
三、細讀第二節
1、? 指讀,田老師首先給我們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經驗足,才學出眾。)
這一節雖然了了幾句話,但流露了作者對田老師的敬佩之情。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2、? 升學第一天,田老師是如何給四個年級上課的?
默讀3-6節
(田老師先給二年級和四年級上課,叫三年級學兄把著一年級學弟的手描紅。他再給一年級上課。)
3、? 他又是怎樣給我們一年級小同學上課的?
(先······又······然后)
(1)先讀了一遍古詩,誰來把這首詩讀一讀?
(形容田老師說得生動,使人愛聽。)
(2)你能不能像田老師一樣娓娓動聽地講這個故事呢?
對于剛入學的孩子來說,故事巧妙地把詩句意思串講出來,通俗易懂。
4、? 從哪兒看出“我”聽得“入了迷”?
身臨其境?(田老師講的故事很有吸引力。)
戛然而止?(形容聲音突然停止。)
齊讀第七小節
(1)你如何理解“有如春雨點點,滋潤著我”?
(田老師教學技藝高超,作者在四年中聽了上千個故事,受到老師的教育熏陶。)
(2)指導朗讀,小結板書
(口才?? 文筆好)??????? (春雨滋潤) (身臨其境)
四、細讀第三段
1、? 齊讀
哪些詞句表達了作者對老師的尊敬感激之情?
(仍然??? 像······那樣······恭恭敬敬??? 行禮?? 深深感謝?? 教誨之恩? 終身難忘)
1、? 兒時的一位鄉村小學老師為什么這樣令作者難忘?
2、? (才學出眾,教學技藝高超)
老師的教誨使作者如沐春雨,終身難忘,讓我們帶著深情對老師唱一首贊美之歌。
板:難忘:像40年前?? 行禮?? 深深感謝
五、朗讀全文
1、? 本文通過回憶,記敘了自己在小學時的一位愛講故事的田老師,抒發了對這位老師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2、? 特色:選材典型?? 語言樸實? 感情真摯
六、作業:
1、? 造句
娓娓動聽——
身臨其境——
2、? 寫一個尊師小故事
△附板書
講:娓娓動聽?? 引人入勝??? 如沐春風
聽:入了迷???? 身臨其境??? 滋潤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