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我心中的英雄高中篇一
鉛灰色的云城下,潮濕的路上,擁擠的車子里,我看見了一名英雄,他開著車駛入我心里。
喬海村是一個孤僻的小村,坐落在連綿的群山之間,我爺爺奶奶就住在那。進出村子的僅有一線長途巴士,我就靠他探望爺爺奶奶。
2017年,那天下著極大的雨,我和父母匆忙上了車,前往喬海村。雖然下著雨,但車內十分燥熱,人擠著人,汗水的味道在彌漫。找到自己的座位后,安靜的坐著,過道中幾乎沒有人了,因此我清晰地看見他走上車。
深藍色的衣服,有些皺巴巴的,但很干凈,同樣深色的褲子,被雨打濕,有幾塊濕。他熟練地走入車內,向車內張望了一眼,坐在座位上,轉了轉后視鏡,車很快開走了。
山路一圈又一圈,再加上濕熱的環境,人們昏昏欲睡,有幾個還打起了呼。雨猛烈的撞擊著玻璃,形成清脆的、有節奏的響聲,天色漸晚,路灰蒙蒙的,一切都很祥和。
但有潛藏的危機,他知道。下著雨的山路易滑,下著雨的山路易滑石。他謹慎地掌握著方向盤,掌握著一車人的命運,與看不見的敵人對立著,就像日本劍道一般,雙方出手前都會久久的凝視對方,而真正的勝負就在刀光火石之間,就在一瞬間,那一瞬間還沒有來,也許就在下一秒,但也許不會來。
雨越下越大,帶走無窮的力量流下。那個時刻就要來了,他更緊張了,屏息凝神。幾塊山滑落了下來,骨碌碌地落在車后的道路上,他已經看見了前方是一個急轉彎,山上有滑坡的危險。加速嗎?臨近轉彎處,一道車燈發出的光射了過來,一輛小車!
他穩穩的,不出聲響,緩緩的,慢慢地移動方向盤。黑暗中的對決結束了,彎后的路面有幾塊碎石,他沒來得及躲開,車子便猛烈地搖動了一下。
一些人驚醒了,罵著司機,側一側車,又睡下了。他聽見了,也許沒有,他一直都在那里,默默的保護著一些脆弱的生命。
可他不知道,由于孩童的精神十分旺盛,一雙眼睛在他背后一直望著他驚訝著。
擁擠的車上,一個孩童的眼睛似乎不怎么重要,但一個孩童心中的英雄呢?
到喬海村時,天晴了,但沒有彩虹。就像我心中那個默默無聞的英雄。
我心中的英雄高中篇二
每個人的心中大概都有那么一個形象:高大、威猛、英勇、無畏等等。這個形象往往激勵著我們,也引領著我們前進。而且這個形象大多來源于現實中亦或是書籍中的某個人。此之所謂英雄。
例如我,在我的心中,英雄就是桑提亞哥,那個海明威的著作《老人與海》里的可愛的小老頭。
提到他,人們的腦海里也許會浮現出這樣的畫面:一個瘦弱的老人,在汪洋大海之上,獨駕一葉扁舟,伴隨著狂風驟雨,電閃雷鳴,他頑強不懈地與身邊無數的鯊魚搏斗。由此,人們贊頌他,敬仰他,為了他的堅強與偉大。
但這并不是他成為我心中的英雄的原因。他之所以是我的英雄,完全是因為他的樂觀,那份笑對人生的自信。英勇無畏、頑強拼搏的人很多,但桑提亞哥因為他那顆永遠微笑的心而散發出獨特的魅力。
在赴遠海打漁之前,盡管已經八十多天毫無收獲,可他不著急,仍然和那個喜歡黏著他的小男孩一起喝酒打趣,隨性地聊著最愛的棒球賽事。等到遠征歸來,被鯊魚吃的只剩骨架的唯一戰利品也沒有磨滅他的信心。因為疲倦,他安詳靜謐地睡著了,為了第二天的出征養精蓄銳。他甚至還夢到了年少時曾看到的非洲海岸的美好景色。
多么可愛的小老頭啊,不禁讓人會心一笑,忘卻了他曾遭受的失敗。所以他教會了我樂觀。還記得曾經有一次語文競賽,心浮氣躁的我竟連決賽都沒有進,這深深地打擊了自驕的我。從此我便一蹶不振,荒廢度日。終于有一天,我看到了桑提亞哥的故事。我被鼓舞了。我有什么理由頹廢?桑提亞哥費盡心血得來的戰利品被吃的一干二凈,他都仍然平淡面對,樂觀迎接未來,而這么一個小小的的失敗算得了什么?在此后的日子里,每每失敗,我都以心中的英雄桑提亞哥自勉,再也不曾絕望。
我心中的英雄高中篇三
英雄是什么?英雄并不一定非要是大人物,英雄就是平凡的人卻擁有一顆不平凡的心。
一次,我在看新聞的時候,播出了一則名叫周大生的年輕保安,為了智斗歹徒而付出了自己的年輕生命的新聞。我被這位年輕保安的勇敢震撼到了。后來,騰訊新聞上也講述了這位保安的英勇事跡。我打開之后,才完全的了解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
周大生是浙江省溫州市永強大酒店的一名保安隊隊員。他是軍人退役,但他犧牲時才26歲。26歲,正值青春年華,多么令人令人痛惜。
事情是怎么樣發生的呢?7號那天,加油站附近有一位女子攔出租車。突然,從旁邊跑來了一位背著包的陌生男子。陌生男子一把把那位女士的包搶走了,一路向南狂奔。
喪心病狂的歹徒哪里聽得進去,從背包里拿出來了一把鋒利的水果刀,向前揮舞了幾下,慌慌張張地說:“別過……過來,信不信……信不信我刺你。周大生依然還是一副臨危不懼的態度:“放下武器,趕緊投降。”說著,堅定地一步一步向歹徒走去,歹徒在慌亂中對周大生刺了幾刀。周大生一手捂著傷口一手死死抓住歹徒不放。窮兇極惡的歹徒又刺了幾刀,頓時周大生身上鮮血直流,但他依然拼盡全力不放手。
終于,警察趕到了現場,將歹徒繩之以法了。周大生雖然被送進了醫院,但最終因為失血過多,而喪失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我們將永遠記住這個26歲的英雄——周大生。周大生永遠是我心目中的英雄,他英勇的形象永遠定格在了我的心中。
我心中的英雄高中篇四
“英雄”這兩個字是不是眼熟或者耳熟呢?我們看到的英雄大部分是電視里的英雄,很多也是編造出來的。那難道現實生活中就沒有英雄嗎?我來告訴你,現實社會的英雄,也許不像電視里的武林英雄那么能打打殺殺,也不一定會武功,但一定會有觸動我們心靈的地方。
我心中的英雄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他,就是我的爸爸。
爸爸是一個平凡的人,個子高高的,臉瘦瘦的,有一雙大而迷人的眼睛,他的啤酒肚,特別可愛,尤其是爸爸跑步的時候,肚子上下跳來跳去,非常調皮。
英雄肯定在你心里留下了讓你忘不掉的一段記憶,或者做了一件讓你無法忘記的事情,我的爸爸做是如此。
小時候我開家長會爸爸都沒時間來,所以我很難過,我就想做一些事讓爸爸關注我。于是我開始在學校經常和其他同學打架,但爸爸還是沒有關注我。
有一天我出去玩,看見一個20歲的男生打一個女孩。我就很生氣,跑去找那個人算賬。他惱火了,打了我一巴掌,還踢了我一腳,我疼得不行。沒想到在一旁做事情的爸爸看見了,閃電一般沖了過來,嚴厲地質問那個男生說:“你憑什么打我女兒,你為什么打她,你沒有這個權利!”爸爸說完,打回了那個男生一巴掌,也踢了他一腳,然后迅速地把我帶去了醫院。我當時都傻了,因為這在我看來太不可思議了!那個平時沉默不語,貌似從不關注我的男人,竟然為了我沖鋒陷陣;我以為他從沒把我放在心上,然后在送我去醫院的路上,我分明看見了他鬢角的汗水和眼角的淚花。
英雄他可以就是我們身邊的某個人,看似最最平凡的,實際震撼人心。我心中的英雄就是這個平凡的人——爸爸。親愛的爸爸,我愛你。
我心中的英雄高中篇五
20世紀,一個獨特的生命個體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就是海倫·凱勒;她,是我心中的英雄。
起先,海倫·凱勒是幸福的,她擁有愛她的家人和她愛的陽光。
但,在一場高燒過后,在那個清晨,上蒼拿走了她的幸福。輕輕的,悄悄的,堅決,殘酷。海倫只擁有19個月的光明和聲音。她還那么小,那么需要愛與關懷……仿佛她的世界還沒有完全展開就已安靜的關掉了。
海倫有無數個理由理直氣壯地成為父母的負擔,理直氣壯地以一個殘障人的身份享受整個社會給予她的優待。她本能夠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管,還能夠依靠任何一個能夠依靠的人。一切都因為上蒼拿走了她的幸福,她就有理由用享受照顧來回敬不公平的命運。
可是,拿走了幸福,并不等于拿走了期望,她緊緊握著期望……
在海倫6歲零9個月的時候,也就是1887年3月3日。上帝給海倫帶來了另一種幸福,他給海倫帶來了一名天使--安妮。莎莉文,海倫的家庭女教師。似乎從莎莉文教師走進海倫的生活那一刻起,海倫就注定被世人記住,崇拜。
最終,安妮。莎莉文成功了,海倫·凱勒在她的教育下考上了哈拂大學,之后又成為了一名作家,還和教師一起在美國巡回演講。她把自己的那份不屈,頑強,執著和愛傳遞給了更多的人。
英雄,不必須要經過刀槍、血雨;英雄,不必須要毅然的選擇死亡;就像她,用不平凡的生命鑄就了那不平凡的英雄。
她,就是我心中的英雄--海倫·凱勒。
我心中的英雄高中篇六
在電視上看過《小兵張嘎》以后,我就喜歡上了這個小英雄。他虎頭虎腦,憨厚樸實。他黑黑的皮膚,赤著腳,光著頭,穿一件土布做的小坎肩.腰間系一條小皮帶,顯得機靈神氣。
后來我讓媽媽給我買了這本書,我把這本書裝進書包里,經常拿出來看。從書中我只知道了:故事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在冀中白洋淀的張嘎與唯一的親人——奶奶相依為命。為了掩護在家養傷的八路軍偵察連長鐘亮叔叔,奶奶英勇地犧牲在日軍的刺刀下,而鐘亮叔叔也被敵人抓走了。為替奶奶報仇救出老鐘叔,嘎子歷經艱辛,終于找到了八路軍,當上了一名小偵察員。
他天真貪玩。他會卷起褲腿下水摸魚,他會脫掉鞋子上樹捉鳥,他和小胖墩比賽摔跤,但最終還是被小胖墩摔倒在地,小伙伴們的笑聲使他的臉一下子紅了。為了出氣,他還會把人家正做飯的煙囪堵住,弄得濃煙滾滾。他繳獲了敵人的一支槍,偷偷把槍藏進老鴰窩里,沒有上繳。
他機智勇敢。在鬼不靈的戰斗中,他自告奮勇,以10幾個雞蛋為幌子,成功混進韓家大院,攪亂了敵人的計劃。他把“柳條鞭”拴在狗尾巴上,弄得敵人以為八路軍來了,讓敵人亂成一片。
他不怕困難,英勇頑強。張嘎子和八路軍叔叔為了把日本侵略者趕出中國去,不怕困難,不怕犧牲。在一次戰斗中,為攻打敵人崗樓,他奉命進城偵察時被捕。當敵人拷問時,他勇猛反抗,堅強不屈。當部隊攻打崗樓時,他設法在里面放火,最終里應外合,全殲敵人,救出了老鐘叔,也替奶奶報了仇。
他知錯就改。戰斗結束后,嘎子把藏在老鴰窩里的槍主動拿出來交公,隊長則正式宣布把槍給他使用。嘎子心滿意足,便將自己珍愛的木制小槍送給了好朋友胖墩。
小兵張嘎的勇敢、堅強、機敏讓我感動,從他的身上我學到了很多,想到了許多……我們現在的生活是多么富裕,還可以得到爸爸媽媽對我們無微不至地關愛,我們多么幸福啊!所以我們更應該好好學習,不辜負爸爸媽媽對我們的期望。我們還要從小開始,做一些力所能力的事,讓自己成為一個懂事的好學生。只有現在好好學習,將來才能實現我們的理想,才能像嘎子一樣優秀。
我心中的英雄高中篇七
加長版的寒假,我閑來無事,看了許多書。其中有一本就是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是編著《三國演義》羅貫中的徒弟施耐庵所創作的。講述了宋朝中期,一百零八位好漢被逼上梁山泊,落草為寇的故事。整個作品氣勢恢弘,時而激昂,比如一百零八位好漢齊聚梁山泊開懷暢飲的情景,時而低沉,如被_臣殺害的凄涼命運。
其中的一些故事,家戶喻曉,比如:《武松打虎》、《血洗鴛鴦樓》、《三打祝家莊》等等。這些故事里的英雄好漢讓人贊嘆不已。其中最讓我難忘的是“智多星”吳用,表字學究,道號加亮先生。他很有智慧,曾為“及時雨”宋江獻過很多計謀,比如:《大破連環馬》、《大破高俅》、《兩贏童貫》,這些計謀可以和《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媲美。
他是梁山泊的軍師,忠義堂里他坐在第三位。我記憶猶新的是《兩贏童貫》了。童貫奉徽宗皇上旨,率領十萬大軍進攻梁山泊。眾好漢聽了,面面相覷。吳用則不慌不忙,想了想。對宋江耳語了幾番,宋江連稱妙計。
第二天,宋江首先派雷橫和朱仝出戰,打了一會兒,雷橫和朱仝拍馬就走。童貫不知是計,帶兵追了上去。酆美連忙勸童貫撤軍,以免中計。童貫不聽,探子回報,一隊人馬從西邊沖出來。童貫大驚。急忙令酆美帶兵救援,卻被東邊的一隊人馬截住。這隊領頭的是秦明和關勝。童貫不敢戀戰,帶兵走了。朱仝和雷橫轉身殺來,童貫大軍亂作一團。童貫吩咐大軍撤退。這時,山后又來了一隊步兵,領頭的一僧一行者便是智深和武松。打得童貫落花流水,望風而降。
童貫大軍每次剛突破,都會遇到一隊步兵。這就是吳用布下的“十面埋伏”,童貫十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
吳用機智、聰明,遇事沉著,又精通兵法。他似乎能未卜先知,了解童貫的性格。一方面,他是一個自滿,不聽勸告的人,瞧不起梁山泊好漢。另一方面,他求勝心切。最終,潰不成軍。吳用憑著自己的聰明才智,贏了童貫。
“智多星”吳用是我心中的英雄!
我心中的英雄高中篇八
有這樣一位云南山區的老師,在她45歲的時候做了一個決定,她要建一所專門給大山里貧困女孩子們讀書的免費高中,并且要讓她們全部考上大學。這位老師,她叫張桂梅。她孑然一身,沒有車,沒有房,沒有兒女,她有的只是對那些貧困山區女學生們滿懷的愛,以及自己一身的病痛。
貧困山區的女孩子靠什么改變命運?張桂梅堅定地相信,只有讀書,只有學習。張桂梅拖著患病的身體,為了自己的夢想奔走了好多年,終于在她51歲的時候,在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幫助下,中國第一所全免費的女子高中建起來了。張桂梅成了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的校長,成了100個因為貧困讀不起高中的大山里女孩子們的媽媽。
如今,奇跡仍在繼續,所有走入華坪女子高中的學生沒有一個因為貧困失學,1600多名貧困女孩兒從這里走出了大山,走進了大學校門,走進了全新的生活。華坪女子高中成了張桂梅用生命堅守的“陣地”,正如她說的,傾盡全力,奉獻所有,九死亦無悔。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她用燃燒自己發出的光明照進了千百年貧困閉塞的大山深處,照亮了女孩子們的大好前程,也照亮了她們燦爛的人生。
張桂梅,您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您是我心中的英雄,您的事跡深深感動和激勵著我,我要學習您堅韌不屈的意志,堅守初心的品格,把英雄的精神和力量融入到學習中來。
我們生活在新時代,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英雄從未走遠,精神薪火相傳。愿以吾輩之青春,捍衛盛世之中華!愿山河無恙,祝祖國繁榮昌盛!
我心中的英雄高中篇九
“封候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一看到這句話,我的思緒閃現了幾百年前明朝嘉靖年間的閩浙兩地的畫面,驍勇善戰的戚繼光正帶領著“戚家軍”與倭寇奮戰。
戚繼光,明朝嘉靖年間,家里因為祖先在明朝開國之際,和開國皇帝朱元璋南征北戰,所以被朱元璋賞賜了世襲侯爵的爵位。按理來說,家里有這個鐵飯碗的存在,戚繼光完全可以平平淡淡的過日子,但上天絕不會讓戚繼光平凡一生。正當戚繼光在武舉考試時,因韃靼的入侵而被調到明朝四大軍區的薊門。然后,被調到了浙江一帶,開始了傳奇的一生。
當戚繼光被調到浙江時,恰逢倭寇四處侵犯。戚繼光調到浙江時的第一戰,就是“著名的”龍山戰役。這次戰役告訴我們,開門不一定紅,也會碰上釘子的。剛遇上倭寇的主力時,戚繼光也很積極,開始勘察地形,準備攻擊隊形……,等全都準備好了,戰斗一開始是,戚繼光“驚訝”的發現,士兵沒有人執行他的命令——他們全跑光。隨著前軍的后退,中軍也開始動搖。戚繼光的副將也拉著戚繼光的袖子叫他趕快跑。正在這危機關頭,戚繼光表現出了名將的素質。他只是對部將們說,那兒有高地,帶他去。等他來到高地上時,看見了一幕讓他一輩子都沒法忘記的場面:威風凜凜的明軍果然“不同凡響”,面對人數遠少于他們的倭寇,竟然一觸即潰,別說攻擊了,原地防御都顧不上,只顧一味的逃跑。看見這種情況,戚繼光從箭袋里抽出了一支箭,張弓,搭箭。“嗖”的一聲,十年的努力沒有白費,一聲慘叫聲響起,一名倭寇中箭倒地,接下來是第二聲、第三聲……,一聲聲的慘叫成功地擊潰了倭寇們的心理防線,他們只好敗退而走,而戚繼光的士兵們一下子完成了難道很大的一百八十度轉彎,開始乘勝追擊。但是,過了一會兒,他們又陸陸續續地走了回來,還告訴戚繼光這是老傳統,倭寇還會再來的,用不著趕盡殺絕。
這次的教訓讓戚繼光明白:單靠手下的這幫兵油子,就算把諸葛亮從墳墓里挖出來,也是不可能打敗倭寇的。但上天不會讓戚繼光等待,在義烏,戚繼光看見了自己的希望,于是,戰無不勝的戚家軍橫空出世了。
幾年后,福建,橫嶼,當戚家軍們在武裝泅渡橫嶼時,因為體力的不支而即將敗下陣時,他們聽到了響亮的鼓聲。士兵們回過頭,看到了這樣的一幕:戚繼光獨自站在一處懸崖上,敲響了鼓。孤獨而清越的鼓聲回蕩在天地之間,回蕩在每一個人心中。片刻沉默后,在鼓聲的伴隨下,明軍支撐著疲憊的身體,向著小島繼續前進,向著勝利前進……。
戚繼光偉大的一生里,他一直虔誠堅持著“以天下為任,豈計個人榮辱!”這個偉大的信念,他的勇敢,他的付出,值得讓我們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