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初中生活字篇一
母親就在奉賢一生,
她對我的愛,
是那么的渺小,
但,卻是那么的深,那么的多,
是像天上星星那般的數不清……
在星星閃爍的夢里,
你多次為我蓋好掉在一邊的被子,
怕我著涼;
在星星閃爍的夢里,
你用瘦小的手摸著我發熱的頭,
為我著急、擔心;
在星星閃爍的夢里,
你在為我準備明日的行囊,
為我操勞;
……
在星星的見證下,
我會永遠記住
日后流下的每一滴汗與淚,都是值得的,
因為這是為了你,
回報我的母親。
指導教師:張文芳
初中生活字篇二
我來到陽臺上,望向窗外,天空一片灰蒙蒙,出去玩的心情也沒了。
“媽媽,我們來下跳棋吧!”
“我不想下跳棋,下五子棋吧。”
“可是外婆家沒有五子棋呀?”
“沒關系,我們可以創造一個。”
只見媽媽拿出一張大白紙和一支筆,利索地在紙上畫出許多橫線和豎線。不一會兒,我就看到紙上出現了一個棋盤。
“看,可以下了。”媽媽轉身微笑地對我說。
“good!”媽媽豎起大拇指對我說。
于是,我拿起鉛筆,媽媽拿起中性筆,開始下棋了。
首先我們像古人一樣,拱手作揖,鳴鑼開戰。
第一局,媽媽先下一子,我也下一子在旁邊守著。就這樣,媽媽下一子我下一子。媽媽只顧出擊,卻忘防守,最后,我以防守取勝,拔得頭籌。
第二局,匆匆地下了幾筆,勝敗已定。這是有史以來,我們最快的賽程,這局媽媽獲勝。這局的失利都是由于我心不在焉造成的。
第三局,媽媽采取聲東擊西的方法,先影響我的注意力,再干擾我的判斷力,最后一下狠手,一棋定乾坤。
第四局,第五局,我漸入佳境,和媽媽廝殺得不相上下,你攻我守,你退我進,幾個回合后,我們還是不分勝負。末了,只能偃旗息鼓。
這次的五子棋大戰,我收獲頗豐。媽媽說,在她小時候,家里玩具很少,有的人家甚至沒有玩具,仍然可以玩得很開心。我明白了,在沒有條件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動動腦筋,自己給自己創造條件。
初中生活字篇三
時光似水流年,歲月如同一部日歷被一頁頁無情翻過。
我正站在歲月的中轉點上,即將被拋入歲月的另一頭。從前我是一株小苗,在陽光細雨中輕輕搖曳,經不住風吹雨打,父母是我的大樹,庇護他們不堪一擊的的身軀,一如他們當年待我。
家中曾有許多日歷本,不僅記載著時間、節氣,還承載著家中的無限親情。
“冬至”那一頁永遠都用色澤鮮艷的筆寫著“小三,天氣轉冷,注意添加衣物”。時而是母親雋秀的字跡,時而是父親遒勁的筆鋒,不管是他們在家可以直接提醒我,還是外出時只能提前寫上,這些字卻從不改變。
“星期天”的那一頁通常寫著“三兒,爸爸今天加班,讓媽媽帶你去游樂城。”或者:“小三,媽媽今天去外婆家,回來后等爸爸給你做飯吃。”日歷變成了留言本,寫滿了平淡而又溫馨的話語。
有時候,在某一頁也會出現這樣的句子:“孩子,爸爸昨晚因心情不好而打你了,請原諒爸爸。”于是日歷又成了親情交流的平臺,讓人看得淚落紛紛。
而“10月5日”那一頁永遠都寫著:“祝我們小三生日快樂,茁壯成長!”它被用來記下某種具有紀念意義的紀念日。
在電子日歷出現以前,家中的日歷一直掛在我的窗前,每年除夕之夜,由我取舊的換上心得。縱使是新日歷,上面的話語也似乎未曾改變過,他們就像一串串風鈴掛在歲月的窗口上,清風拂來,一句句叮嚀變成了一聲聲丁冬的鈴聲,隨時都準備把聆聽之人弄出眼淚來。
而我給父母的愛遠不及他們給我的愛,當歲月轉身,他們變成了像當年一樣需要呵護的我,我長成了像當年一樣強壯的大樹,我一定不會嫌棄他們日漸遲鈍的視覺、聽覺、嗅覺,我會像他們愛我一樣用日歷來愛他們。
初中生活字篇四
江畔小舟,輕搖的蘆葦,南來象攏的風,贛江上一覽無余,視野里找不到期待的身影。
我在滕王閣一隅,獨想王勃。
生命之花凋謝在年少有為之時,給世人留下的是一份難言的遺憾與傷痛。流星般劃過文學的天空,留下的卻是永恒的光芒。你在困難與挫折的面前,選擇了曠達的豪邁;你在艱難與險阻的面前,選擇了執著地追求。
需要的,是你那唯美的筆調所述說著的文字;需要的,是你那滿溢的才華所描繪著的不朽之作;需要的,是你那不屈的靈魂所演繹著的意志。
游人的思念如牽強的秋風,薄薄地依偎在滕王閣上,閣影斜斜地躺在江水里蕩漾。帝王君子獨不見,檻外長江空自流。我坐在閣的階梯上獨自聽江的聲音,江波的褶皺里藏著絕代的才子王勃。
有人說:“所有的風景都會拒絕一部分人,偏愛一部分人,生來都會屬于不同的風景。”在朝堂上得不到肯定的王勃,因擅殺宮奴當誅,遇赦除名。然而層層不得意卻抹不掉那曠達的豪邁,抹不掉那堅韌的意志,抹不掉那樂觀的情懷,抹不掉那自好的品質。這正是我們所需要,這正是世界所需要的,這也是世界所為之動容的。
無奈,是他的苦悶與失落;豪邁,是他的曠達與意志;追求,是他的品質與情懷。
那個中秋的才子,王勃的“獨角戲”正在上演。他深望著水天相接的江面,感慨人生如江面枝柯,沉浮復沉浮,一腔激情在紙面上無羈地飄灑。有人說“厚積”是為啦“薄發”,洋洋一派文章,透紙背的全是對生活的向往。懷才不遇,無論何時也不放棄心中的理想,即使身處窮厄之境地也不失凌云之志。
物轉星移間,走過幾度春秋,物是人非,唯有檻外的長江空蕩蕩,獨自流逝!
王勃,這個世界需要你。
需要的不僅僅是你的不朽之作,更是你那永不磨滅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