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報告不再是罕見的東西,多數報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發生后撰寫的。報告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報告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報告優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小學課改工作總結報告篇一
一是繼續推進新一輪課程改革,鞏固已有的工作成果,促進教學理念和教育模式、教學方法的進一步更新,為提高教育教學的效果打下基礎;
二是推進課堂教育改革工作,在推進過程中加大了教育模式的本地化,使這種教學模式能夠適應本地實際、本校實際、學生實際,在實施中把在以往教學中取得的成果運用到教學中去。
一學期來,在進修校和中心校的精心指導下,在教導處的扎實工作下,學校的課改工作穩步發展、扎實推進,取得了初步成效。
學校利用政治學習和業務學習,對全體教師進行思想上引導、業務上指導,使其能夠充分認識到實施課堂教學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過業務講座和校本培訓,使教師能夠進一步提高業務理論水平,提高從事課堂教學的能力。同時,學校繼續充實和完善課改工作的領導,使其能夠按照預定計劃有條不紊地展開,突出目的性、計劃性和實效性。
1、鞏固新課標,重塑新理念。
組織教師外出學習、聽課,讓他們接受外界的新思想,把握課堂教學新脈搏。每人每學期要寫出課堂教學反思參加學校和中心校組織的教育論壇活動,積極探索教學過程中教師角色轉變、教師教學行為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研究。還組織教師集體備課學習,以教研組為核心,做到全員參與,同時書寫課堂教學反思。
2、學習新理念,實踐新課標。
(1)充分發揮骨干教師帶頭作用。教導處每月進行一次形式多樣的教研活動,即公開示范課、說課活動,教學經驗交流,專題講座,集體備課、聽課、評課活動、觀看教學實錄等通過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以課改實驗為中心內容的校本培訓,教師之間相互交流、取長補短、相互促進,既充實了實驗教師的教學理論,又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技能,使課改工作得到了縱向發展。
(2)轉變教育觀念,用新課改理念貫穿在課堂教學中。要求各位教師深刻領悟新課改實驗的目標和實驗任務:通過調整和改革基礎教育的課程體系、結構、內容和管理體制,構建符合素質教育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課改實驗教師必須改變以往以教師為中心的陳舊、落后的教學方法,要用新課改理念進行教學,把課堂還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小主人。
(3)注重過程管理。教務處根據上級文件精神要求必須做到每學期必須寫一篇教學論文。
我校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堅持以教育科研為先導,走“科研興教”、“科研興校”之路。“一所小學的實際工作者的薄弱之處,便是缺少理論,一個小學教師應該自覺地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道路。”
(1)齊進修,共發展。為了提高教師的科研理論水平,我校為教師訂閱了多種教學雜志,為教師提供了充足的理論學習材料。對這些學習資料,我們采取分散學習與集中學習、個人自學與集體輔導、個人寫心得體會的方法,就“小學課堂教學創新”研究中的熱點、特點、模式和操作等程序作全面的研究和掌握。全體教師作信息摘抄,寫學習心得。
(2)搭平臺,促成長。開展課題研究以來,我們組織了教案設計、說課、課堂教學等多項競賽活動。另外,采用教學反思、協作解決、結對幫扶、專題講座、教學咨詢、骨干教師與青年教師對話等活動形式,促使教師去學習、鉆研業務,實踐培訓。
(3)同備課,勤交流。開展集體備課活動,主要采取跟蹤“備、教、聽、析”的形式,即集體備課、指名試教、跟班聽課、參加課析研討,一條龍活動,有效地提升教師駕馭新課程的能力,使大家的科研成果得到及時的推廣和應用。通過交流和展示,使大家的科研成果得到及時的推廣和應用。
(4)用科研指導教學,樹立課堂教學示范,推行課程教學改革的關鍵在于教師必須明確什么樣的教學才是符合時代理念、高質量的教學。我們大力支持教師外出聽課學習,組織教師集體觀摩優質課、進行討論、書面評析、探討現代課堂教學的基本模式。通過視導課、評優課這些活動的開展,使部分教師看到了自己的差距,明確了努力的方向,極大地調動了教師鉆研業務、自修提高、切磋教藝的積極性。
(1)針對性,從學校和教師的實際出發,在教學實踐中盡力開發農村中所蘊含著的豐富的課程資源。如,我們就地取材,數學課上創造性的進行了社會大調查等教學活動,將統計知識的學習融于生活實踐當中,通過數學活動課的開展,豐富了我校的課程資源,使新課程更貼近農村學生的生活,既培養了學生熱愛家鄉的感情,也豐富了學習的內容,使教學真正落到實處。
(2)形式的靈活多樣性。通過課題研究、專業人員的科研報告、新老教師之間的交流、互聽互評、經驗交流會等各種形式進行培訓。
(3)定時間、定研究專題、定內容,有活動計劃,有活動內容,有活動記錄,及時進行整理,及時總結,整理出文字材料。
1、堅持開展每學期一次的新教師匯報課評比展示活動。為了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培養,鼓勵青年教師盡快成長,掌握課堂教學常規和學科教學技能,練好教學基本功,脫穎而出,成為教學骨干。開展了每人一節公開課活動,并進行了錄制,刻錄成教學光碟,以便于進行反思與研討。
2、定期開展“基本功”比武、校級優秀課評比等教學研究和交流,極大地促進和激勵了全校教師進行教育科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得老、中、青教師的教學水平得到充分發揮或鍛煉,基本形成“互幫互學”、“傳、幫、帶”等良好的學術研究氛圍。開展了校內的基本功培訓活動,主要以信息技術能力培養為主,并參加了中心校及市進修校組織的基本功比賽活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3、組織各種競賽活動,以賽養人,如理論測試、教案設計評比,說課競賽、課堂教學評優課形式等,保證使教師去學習、鉆研業務。校本培訓,增加了教師磨練、反思、提升的機會,使教師在職業道德、學科知識、教學能力、文化素養、參與和合作能力,及參與計劃性等方面都有了長足進步,深化了課題研究。
本學期的課程改革工作,按照中心校的要求,扎實抓好了鞏固與提高工作,在做好校本培訓的基礎上,努力提高教師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學工作的實效性,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果。
小學課改工作總結報告篇二
新一輪的課程改革猶如一場世紀春雨,灑向廣大教師的心田。一切都是充滿朝氣,一切顯得生機勃勃。課改工作給我們學校帶來的變化是巨大的,我校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有了很大的轉變,教師素質有了極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了進一步提高,總之,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帶給了我們新理念、新方法、新嘗試、新探索。現將本學期學校的課改工作總結如下:
1、現在我校教師都能熟練地運用六步教學法進行教學,學案設計多姿多彩,教為學服務,以學定教,以學論教。真正為學生的學習服務。
2、承認學生的個別差異,在課堂上允許學生插話,反駁,提問,補充。()而不是怕出“意外”,怕影響進度,丟面子,就對學生的反駁,提問等不理和訓斥。
1、學生的座位有原來的橫向排列變為圍圈式,學生相對而座,更有利于在課堂上展開合作交流,
2、每個小組好中差學生各占一定比例,每個小組的成員按a、b、c、d分為四個等級,按照學生智商的高低分層目標,分層學習,分層達標,分層訓練,讓每個學生體現出就有的尊嚴,解決了學生個別發展與全體學生發展的沖突。
3、我校在黑板的左右兩側分別設置了“展示之星”、“評比欄”,提高了學生上課發言的積極性。
1、我校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也就是自主性、主動性、創造性。讓學生寫預習筆記,圍繞導學案預習,自主解決問題,標注出疑難問題,課堂上展示自己的預習成果。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會學習了,而且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了,同時,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通過翻閱資料,上網查找,又學到了課本外很多知識,拓寬了視野,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現在就連一年級的學生也在老師的引導下學會自己預習課文。
2、學生的學習氛圍有了很大的改變。現在學生到校后都能自覺的預習功課,互相交流,互幫互助。
1、學校成立了新課改領導小組,每周抽出兩名教師上公開課,展示本校教師精湛的課堂教學藝術,推廣優秀的教法和經驗,為廣大教師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同時也為會診和解剖課堂,解決教學中一些共性問題,共同提高。
2、學校成立了語文、數學教研組,每個教研組由組長具體負責,采取先集體研究,再由教師本人形成個性化的業務筆記,并且集體研究的過程必有相關領導參與其中,由蹲點領導簽字認可學校才予以認定其集體教研。
1、學校購置了電腦、打印機,供教師學習、教學使用。
2、學校為每班配置四塊小黑板,為學生課堂自主學習提供方便。
3、學校制作課改標語,張貼于各個教室,提高教室文化氛圍。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在以后的課改工作中,我們會多向其他學校學習,取長補短,爭取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