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節約用水從小事做起篇一
這個巨大的災難是什么呢?這個巨大的災難其實就是人類對環境的破壞,使地球有生命的威脅。在國際環保機構公布的垃圾自行分解的時間估計表中現示面紙巾在潮濕的地方需要花3個月時間才能分解,車票則需要3—4個月的時間,火柴棍最快也要6個月的時間才會分解,鐵罐需要10年的時間,塑料打火機、塑料瓶需要100年或100年以上,而玻璃則需要4000年的時間才能分解消失。
其實,我們可以在生活中節約身邊的點點滴滴,來挽救地球。
今天,妹妹一打噴嚏,鼻涕就流出來了,爸爸想用紙巾去擦,卻被我制止了。我對爸爸說:“紙巾是用木材、能源做成的,一旦用了就會增加對地球能源與環境的壓力。所以,要少用紙巾。”爸爸聽了,立刻換毛巾。
媽媽在洗衣服的時候,肥皂已經很小了,正打算扔掉,我卻把肥皂拿到廚房裝在紗布里掛好。媽媽不解,我說:“肥皂在制作過程中有使用大量化學物質,會排放大量有害氣體和液體,所以,千萬不要浪費。”媽媽聽了說:“那我用洗衣粉好了。”我又說:“洗衣粉一旦排放放到河流、湖泊中去,會使水生物死亡,又會放出有毒有味道的氣體使水質渾濁發臭,嚴重影響身邊的環境,所以,還是少用洗衣粉為好。”媽媽聽了點頭表示贊同。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我們小學生更應該積極地投入環保事業,用我們的實際行動使天更藍,水更清,生活更美好。
節約用水從小事做起篇二
據央視報道,中國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費的糧食多達800多萬噸,價值高達20xx億元,被倒掉的糧食相當于2億多人一年的口糧。
第一次看到這則公益廣告的內容,相信大家都會感到震驚,同時為我們中國人所造成的浪費而感到恥辱。
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民族世代相傳的精神財富,也是我們這個民族百折不饒、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每個公民都要在工作、學習、生活中自覺弘揚節約的優良作風,養成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張紙、一滴油、一粒米的良好習慣。
節約要從小事做起,從日常生活做起。
“聚沙可成塔,積水可成淵”。
小朋友們在吃飯時要尊重農民伯伯的勞動,愛惜糧食,爭做“光盤行動”的小模范。
外出就餐時,更不能擺闊氣,講面子,要合理點菜,不剩飯,不浪費,吃多少,要多少,吃不了,打包走!大家要樹立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思想觀念,一起對“浪費”堅決說不!
節約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良好習慣。
隨手關燈、隨手關水龍頭,不讓電腦、電視、空調等長時間待機……還有我們小學生用的草稿紙,一面用完,另一面一定要接著使用。
另外大家外出旅行時,可以隨身攜帶水杯和洗漱用品,外出就餐時隨身攜帶筷子,減少對賓館和飯店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即衛生又避免資源的浪費,算得上一舉多得。
生活中需要節約的地方還很多,節約的行為還需要大力提倡,只要我們每個人都從我做起,從一滴一點的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的習慣,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就一定能在全社會進一步發揚光大。
節約用水從小事做起篇三
今天上午補習班放學鈴聲一響,同學們就像一只只飛出籠子的小鳥沖出教室。我也哼著歌兒走在回家的路上,一路上,我把小石子當做小足球踢,樹上的小鳥也唧唧喳喳的叫著,好像在為我伴奏,我不一會兒就到了家。
我剛進家門,就聽到洗手間的水在嘩嘩地留著,我定睛一看,哦!原來是“馬小哈”弟弟洗完手又忘記關水龍頭了。今天可不是第一次,他已經忘記n次了。我剛想走開,這次不幫他關了,等一下讓爸爸好好教訓他一頓。我剛想走開,忽然想起老師說過現在地球上還有許多地方的人長期缺水,他們因為沒有水喝而渴死,所以要節約用水……想到這兒,我連忙跑過去,把水龍頭的開關給關了。
我走過廚房的時候,又發現媽媽和奶奶正在擇菜、淘米,此時媽媽把奶奶擇的菜和米洗了一遍又一遍,最后準備把盆子里的洗米水和洗菜水倒掉,看到這一幕,我趕緊說:“媽媽,等一下,這些水不能白白浪費了,還有用呢!”“這還有什么用?”媽媽疑惑不解地看著我說。于是我端過水盆,拿它們去澆樹、澆花。媽媽見了恍然大悟,和奶奶不約而同地夸我作“節水小標兵”。我聽了心里像喝了蜜一樣甜。
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吧!節約用水,從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