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書房字篇一
;書房,多么典雅的一個名詞!很容易令人聯想到一個書香人家。書香是與銅臭相對的。其實書未必香,銅亦未必臭。周彝商鼎,古色斑爛,終日摩挲亦不覺其臭,鑄成錢幣才沾染市儈味,可是不復流通的布帛刀錯又常為高人賞玩之資。書之所以為香,大概是指松煙油墨印上了毛邊連史,從不大通風的書房里散發出來的那一股怪味,不是桂馥蘭薰,也不是霉爛餿臭,是一股混合的難以形容的怪味。這種怪味只有書房里才有,而只有士大夫人家才有書房。書香人家之得名大概是以此。
寒窗之下苦讀的學子多半是沒有書房,囊螢鑿壁的就更不用說。所以對于寒苦的讀書人,書房是可望而不可即的豪華神仙世界。伊士珍《瑯嬛記》:“張華游于洞宮,遇一人引至一處。別是天地,每室各有奇書,華歷觀諸室書,皆漢以前事,多所未聞者,問其地,曰:‘瑯嬛福地也。”這是一位讀書人希求冥想一個理想的讀書之所,乃托之于神仙夢境。其實除了赤貧的人饔飧不繼談不到書房外,一般的讀書人,如果肯要一個書房,還是可以好好布置出一個來的。有人分出一間房子養來亨雞,也有人分出一間房子養狗,就是勻不出一間做書房。我還見過一位富有的知識分子,他不但沒有書房,也沒有書桌,我親見他的公子趴在地板上讀書,他的女公子用一塊木板在沙發上寫字。
一個正常的良好的人家,每個孩子應該擁有一個書桌,主人應該擁有一間書房。書房的用途是庋藏圖書并可讀書寫作于其間,不是用以公開展覽藉以驕人的。“丈夫擁有萬卷書,何假南面百城!”這種話好像是很瀟灑而狂傲,其實是心尚未安無可奈何的解嘲語,徒見其不丈夫。書房不在大,亦不在設備佳,適合自己的需要便是。局促在幾尺寬的走廊一角,只要放得下一張書桌,依然可以作為一個讀書寫作的工廠,大量出貨。光線要好,空氣要流通,紅袖添香是不必要的,既沒有香,“素腕舉,紅袖長”反倒會令人心有別注。書房的大小好壞,和一個讀書寫作的成績之多少高低,往往不成正比例。有好多著名作品是在監獄里寫的。
我看見過的考究的書房當推宋春舫先生的楬木廬為第一,在青島的一個小小的山頭上,這書房并不與其寓邸相連,是單獨的一棟。環境清幽,只有鳥語花香,沒有塵囂市擾。《太平清話》:“李德茂環積墳籍,名曰書城。”我想那書城未必能和楬木廬相比。在這里,所有的圖書都是放在玻璃柜里,柜比人高,但不及棟。我記得藏書是以法文戲劇為主。所有的書都是精裝,不全是buckram(膠硬粗布),有些是真的小牛皮裝訂(half calf,oozecalf,etc),燙金的字在書脊上排著隊閃閃發亮。也許這已經超過了書房的標準,微近于藏書樓的性質,因為他還有一冊精印的書目,普通的讀書人誰也不會把他書房里的圖書編目。
周作人先生在北平八道灣的書房,原名苦雨齋,后改為苦茶庵,不離苦的味道。小小的一幅橫額是沈尹默寫的。是北平式的平房,書房占據了里院上房三間,兩明一暗。里面一間是知堂老人讀書寫作之處,偶然也延客品茗,幾凈窗明,一塵不染。書桌上文房四寶井然有致。外面兩間像是書庫,約有十個八個書架立在中間,圖書中西兼備,日文書數量很大。真不明白苦茶庵的老和尚怎么會掉進了泥淖一輩子洗不清!
聞一多的書房,和聞一多先生的書桌一樣,充實、有趣而亂。他的書全是中文書,而且幾乎全是線裝書。在青島的時候,他仿效青島大學圖書館庋藏中文圖書的辦法,給成套的中文書裝制藍布面,用白粉寫上宋體字的書名,直立在書架上。這樣的裝備應該是很整齊可觀,但是主人要作考證,東一部西一部的圖書便要從書架上取下來參加獺祭的行列了,其結果是短榻上、地板上。唯一的一把木根雕制的太師椅上,全都是書。那把太師椅玲瓏幫硬,可以入畫,不宜坐人,其實亦不宜于堆書,卻是他書齋中最惹眼的一個點綴。
潘光旦在清華南院的書房另有一種情趣。他是以優生學專家的素養來從事我國譜牒學研究的學者,他的書房收藏這類圖書極富。他喜歡用書槴,那就是用兩塊木板將一套書夾起來,立在書架上。他在每套書系上一根竹制的書簽,簽上寫著書名。這種書簽實在很別致,不知杜工部《將赴草堂途中有作》所謂“書簽藥里封塵網”的書簽是否即系此物。
汗牛充棟,未必是福。喪亂之中,牛將安覓?多少愛書的人士都把他們苦心聚集的圖書拋棄了,而且再也鼓不起勇氣重建一個像樣的書房。藏書而充棟,確有其必要,例如從前我家有一部小字本的圖書集成,擺滿上與梁齊的靠著整垛山墻的書架,取上層的書須用梯子,爬上爬下很不方便,可是充棟的書架有時仍是不可少。如果圖書都能作成“顯微膠片”納入腹中,或者放映在腦子里,則書房就成為不必要的了。
(本文摘自2006年浙江文藝出版社《梁實秋散文》)
相關熱詞搜索:;書房字篇二
半輪清月,輕輕地倚在天邊,晚風輕拂,撫弄著天上的白云,時而從月邊飄過。柔柔的清光在夜空里飄揚,飄在湖面上的,泛起萬道銀光,湖邊的柳枝在夜風中飄起鬢邊的長發,沙沙的聲響,是她們的淺唱低吟。在這美得讓人心碎的夜晚,我的'思緒不禁隨著月光穿過了干山萬水,回到了家中的書房。這一方成長了我的凈土,這一個美麗的家園。
在書房中,我向來不喜歡開刺眼的白熾燈,而習慣于點一盞黃燈,在月白風清下翻著那帶著幽古之香的書頁,一任如豆的燈火在風中搖曳。書窗外的遠山在月光下帶著朦朧,書窗下的池水在月光下泛起萬道銀光,池上的寒鴨總喜歡踏碎那一縷清波,閑閑地在池上撥弄。時而一翅白鶴掠水而過,落在池邊的柳樹上,剔羽而眠。每天晚上,我都會枕著這一枕的詩意入睡,夢里,是唐宋詩篇,是春秋百論,是紅樓聊齋,是俠骨柔情,還有江南雨巷。有時感覺臉上略有微寒,朦朧中醒來,月已爬過了屋檐,把清光穿過書窗撒向我的枕邊,清風也穿過書窗掀起帳幃,我會意地一笑,她們都是我的知音,是來邀我促膝夜淡的。我時常想趁著這良辰美景撫簫一曲,奈何夜深人靜,怕擾夢中人。
這一詩意書房,也是我心靈的棲息地。在激烈的高考備考的日子里,就是靠這里平息心中的浮躁,因為在這里我有很多知己,明月清風,遠山碧池。每當心中苦悶難當時,我總向她們傾訴,而她們也總愿意傾聽我的傾訴。特別是我的明月,每當我在書窗前向她傾訴,她總是脈脈地看著我,用溫柔的目光融解我心中的一切苦惱。我對她懷著深深的感激,因為她每次都能理解我,化解我心中的煩惱,提供我向前的動力,我曾經不只一度地對她說,我要把她當成我終身的伴侶。雖然現在我遠離了家鄉,求學在外,不能經常在書房中,但我已把它搬到了我的心中,它將伴隨我一直走下去。
書房字篇三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標語吧,標語是用簡短文字寫出的有宣傳鼓動作用的口號,對文化起到一定的宣傳作用。還苦于找不到好的標語?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書房文化標語,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一、書中自有,黃金滿屋。
二、金屋如玉,盡在其中。
三、文章千古,智慧流芳。
四、書林漫步,學海遨游。
五、悠悠書香,卷卷華章。
六、筆酣墨暢,心曠神怡。
七、書香門第,唯我獨尊。
八、琴棋書畫,誰敢來罵。
九、精神糧庫,快樂支柱。
十、橫撇豎捺,閱感人生。
十一、孜孜以求,才墨之藪。
十二、淡墨山水,泱泱中華。
十三、書聲瑯瑯,墨韻流香。
十四、品讀書卷,感悟人生。
十五、四書五經,大學中庸。
十六、止觀翰林,笑看浮華。
十七、書海行舟,樂在其中。
十八、三韜六略,無師自通。
十九、博覽天下,擁抱未來。
二十、一字一句,千思百慮。
二十一、紅袖添香,秉燭夜談。
二十二、筆墨紙硯,學而不厭。
二十三、書通二酉,學貫中西。
二十四、砥礪品行,修身養性。
二十五、文房四寶,書香隨緣。
二十六、靜以修身,包藏天下。
二十七、書香墨趣,靜雅修心。
二十八、琴棋書畫,精神境界。
二十九、書山伏虎,墨池降龍。
三十、筆墨馨香,書韻悠長。
三十一、書山文海,智慧之源。
三十二、談古論今,楚河漢界。
三十三、書中乾坤,筆下天地。
三十四、晨耕暮讀,書墨飄香。
三十五、千里之路,萬卷之中。
三十六、大千世界,筆墨記載。
三十七、汗牛充棟,看書沖動。
三十八、包羅萬象,浩氣長存。
三十九、筆墨留香,詩情畫意。
四十、厚積勃發,苦盡甘來。
四十一、詩文書畫,落筆生花。
四十二、縱觀天下,博古通今。
四十三、筆底生瀾,翰墨飄香。
四十四、書中黃金,大益身心。
四十五、書墨馨香,品味人生。
四十六、充棟益善,書墨悠遠。
四十七、書香墨趣,清幽靜雅。
四十八、知識私塾,自修書識。
四十九、馨香翰墨,四壁圖書。
五十、窗明幾凈,書墨飄香。
五十一、尋古覓今,收放隨心。
五十二、咖啡飄香,好書相伴。
五十三、書香墨涵,文韻悠遠。
五十四、琴棋書畫,展我中華。
五十五、孔子老莊,論語逍遙。
五十六、勸君惜時,勤學早易。
書房字篇四
金石樂;書畫緣。
筆永健;藝常青。
詩書畫;松竹梅。
雁外無書;詩內有天。
詞近愈遠;意淺偏深。
芝蘭氣味;湖海襟懷。
博通上下;雅集古今。
友天下士;讀古今書。
胸中波瀾;筆底風雷。
廣擷眾彩;博覽群收。
硯磨霧起;筆染云生。
筆酣墨暢;心曠神怡。
斧藻其德;竹柏之懷。
杯浮梅蕊;詩凝雪花。
竹無俗韻;梅有奇香。
臥游五岳;坐擁百城。
硯生云海;筆舞龍蛇。
詩情畫意;琴韻書聲。
松風煮茗;竹雨談詩。
書來益壽;金石延年。
文章江海;書籍林泉。
書林漫步;學海遨游。
親師取友;敬業樂群。
聞雞起舞;躍馬爭春。
樵語落紅葉;經聲留白云。
風助飛雪舞;詩伴落梅吟。
栽培心上地;涵養性中天。
吟雪詩情熱;畫松翠筆嬌。
風云三尺劍;花鳥一床書。
山岳起翰墨;江海煥文章。
院閉青霞入;松高老鶴尋。
縱談中外聲;洞澈古今情。
著書驚日短;看劍引杯長。
筆端通造化;意表畫云霞。
書林含馥郁;藝海貯英華。
友古今善士;讀中外奇書。
藏古今學術;聚天地精華。
讀書清磬外;春雨暮鐘時。
花月聯知己;詩書結靜緣。
云來畫檐宿;龍向墨池歸。
詩書得古趣;風月暢真情。
細雨閑開卷;微風獨弄琴。
書中乾坤大;筆下天地長。
靜與魚讀月;笑對鳥談天。
從來多古意;可以賦新蘭。
筆力千軍陣;詞源萬馬兵。
坐對賢人酒;喜和智者詩。
劍氣沖星斗;文光射云霞。
落筆撼五岳;成詩凌九州。
雨過琴聲潤;風一翰墨香。
把酒知今是;觀己悟昨非。
多勉日新志;能為歲寒枝。
詩寫梅花月;茶烹谷雨春。
文章千古事;花月一簾春。
欲各天下事;須讀古今書。
揮毫列錦繡;落紙如云煙。
鼓琴仙度曲;種杏客傳書。
伴我書于卷;可人花一簾。
立德齊今古;藏書教子孫。
水樓容我靜;大地任人忙。
功高斯不伐;理定自無爭。
性癖耽佳句;心清聞妙香。
文心清若水;詩膽大如天。
行修而名立;理得則心安。
洗硯魚吞墨;烹茶鶴避煙。
慧眼觀天下;妙筆寫春秋。
聊收靜者趣;且讀古人書。
琴焦無俗韻;松古有勁風。
水齋容我靜;大地任人忙。
俯仰無愧天地;褒貶自有春秋。
戒驕風清月朗;除躁海闊天空。
其人賢于管樂;斯文品自隨和。
雅言詩書執禮;益友直諒多聞。
少時飽經磨礪;老來不畏風霜。
笑談天地今古;苦究字詞句篇。
燕雀應思壯志;梅蘭珍重年華。
大同無少長老;至樂有天地人。
少言不生閑氣;靜修可以永年。
未能一日寡過;恨不十年讀書。
一生清風明月;四壁名繪法書。
知不足者好學;恥下問者自滿。
柳絮體媚無骨;梅花形瘦有神。
文情生若春水;弦詠寄之天風。
得其名得其壽;多所見多所聞。
以正氣還天地;有大功于國家。
近知近仁近勇;希賢希圣希天。
讀書不求甚解;鼓琴足以自娛。
挾風云于翰墨;羅象緯在心胸。
夜月琴聲書韻;春風鳥語花香。
墨海千帆競發;書林萬卉爭芳。
讀書寄懷秋水;對友如坐春風。
風采三秋明月;文章萬里長江。
筆架硯池辭海;詩花墨雨書林。
精神到處文章老;學問深時意氣平。
文章似水清無玷;氣節如松直有心。
高山流水詩千首;明月清風酒一船。
春意猶融文明意;花香更帶翰墨香。
琴窗古韻長生趣;藝苑溫馨足慰情。
為學深知書有味;觀心澄覺室生光。
花木清香庭院翠;琴書雅趣畫堂幽。
書從疑處翻成悟;文到窮時自有神。
詩傳畫意王摩詰;船載書聲米舍人。
一室圖書自清潔;百家文墨足風流。
安得閑門常對月;更思筑室為藏書。
秋水為神玉為骨;詞源如海筆如椽。
登臨書山嘆觀止;欲渡學海愧勝游。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心中常貯千里志;筆底能開常春花。
山川佳色澄懸鏡;松竹清陰靜讀書。
刪繁就簡三秋樹;立異標新二月花。
春云夏雨秋夜月;唐詩晉字漢文章。
追摹古人得高趣;別出心裁在一家。
竹蔭遮幾琴書潤;花氣熏窗筆硯香。
千古文章書卷里;百花消息雨聲中。
心觸清機親翰墨;目游潤景足精神。
左壁觀圖右壁觀史;東牖養蕙西牖養蘭。
博覽群書見多識廣;兼采百家目明耳聰。
花竹滿庭四時生趣;讀書萬卷一理潤深。
玉樹臨風冰壺映水;珊瑚架筆玳瑁裝書。
秋月春花當前佳句;法書名畫宿世良朋。
家有藏書墨莊香遠;門無俗字竹徑風清。
山水幽深襟懷妙遠;讀書夙好心氣和平。
漢石周金鴻文永寶;林風山月雅興長留。
云樹千山風泉萬壑;山門一扇石屋半重。
自號酒徒胸中全無糟粕;人稱浪子筆下頗有波瀾。
丈夫當死中圖生禍中求福;古人有困而修德窮而著書。
做數件可流傳趣事消磨歲月;會幾個有見識高人論說古今。
書房字篇五
;中國封建社會高速有效運轉的2000年,很重要的原因是社會以文人為中心轉動。“學而優則仕”成為層層統治者的必由之路,科舉制度讓每一位夢想成功的文人看到了前途,讓文人看到光明從客觀上保證了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強大而堅固。這也就是中國的封建社會長了歐洲封建社會整整1000年的根本所在。
文人要好好讀書,古代科舉制度的嚴酷從數字即可看出。隋朝確立科舉制到光緒末年廢除,一千三百余年的時間內,中國只出了六百多個狀元,五萬余個舉人。中國平均兩年出一個狀元,一年僅出四十個舉人。這個數字讓今天的狀元們、莘莘學子們不寒而栗。
文人讀書的經典故事有鑿壁借光、囊螢映雪、頭懸梁錐刺股等,發奮圖強可見一斑。文人的夢想除去學富五車,更多的恐怕是四壁圖書的書房了。
這對歷朝歷代的文人都是一種奢侈。
書籍在任何一個歷史時期,包括今天都是一個昂貴的商品。封建社會的印刷術較之今天十分落后,盡管歷史上有畢昇,但仍難解天下文人之渴。藏書,以便隨時可用,為其建房,就成了書房。
寫書的書房與讀書的書房有些不同。寫書的書房工具書多,專業書多,閑雜書少。讀書的書房則反之,注重怡情。早年我當編輯的時候,書房與客廳、餐廳、臥室共處一室,環顧四周,最樂的事就是看書。此看書非彼看書,是欣賞書的陳設,不是閱讀。欣賞滿壁圖書之樂,我以為僅是文人之樂。后來才發現,隨著商業大潮,許多商人也有此樂,而且有些頗具創意。滿壁世界名著,古典名著,整齊劃一,氣勢恢宏;更有甚者滿墻都是只有書脊的假書,如同磚頭整齊碼放,其優點是節省空間、節省時間(不用去讀),比擺真書還多一層質樸。
我坦白地說,我書房的書有些也是擺設,后來雖然淘汰過數次,依舊有濫竽充數者久久混跡于書架之上,一副道貌岸然的樣子。小時候,讀書樂趣最為高漲的時候,正是最沒有書的時候,每抓到一本可讀之書真的是廢寢忘食。后來有了房子,趕忙親手打造了一個書架,放上心愛的圖書,其情其景其樂至今歷歷在目。再后來,有了真正意義上的書房。
用金屬玻璃做書架違背了我的初衷。我向往的書房黃花梨架格,紫檀書案,樟木書箱遇陰雨天一定要散發著香味。理想與現實之間存在差距,按古法炮制書房得幾百平方米,才能游刃有余地欣賞。而目前的二三十平方米只能這樣絞盡腦汁開發空間,八組七層,上下兩層用時十分不便。書之重,常超乎人的想象,所以疊壓的書柜一定要用有強度的材料方能勝任,金屬支撐就緣于此種考慮。
人生會有許許多多遺憾,比如說沒有書房時想書房,有了書房時想奢侈;但這些遺憾比起精力下降、視力減退來說,已不算什么。現在每當我戴上老花鏡,秉燭夜讀時,最苦惱的是扛不住疲倦的誘惑,完全沒有年輕時夜讀的興奮勁。四十歲以前,讀書或寫書到東方既白是家常便飯,而今天此時已思緒混亂,字跡歪斜,心灰意懶了。
我模模糊糊記得康有為曾撰寫過一副龍門對:讀萬卷書,賦萬首詩,算稱名士;供一瓶花,留一窗月,如對美人。我在想,哪一天我如能夠建造這樣一間書屋,再重金購得此對,則余愿足矣。
(摘自《茶當酒集》)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