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不僅僅是總結成績,更重要的是為了研究經驗,發現做好工作的規律,也可以找出工作失誤的教訓。這些經驗教訓是非常寶貴的,對工作有很好的借鑒與指導作用,在今后工作中可以改進提高,趨利避害,避免失誤。怎樣寫總結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總結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總結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年級班主任工作總結 一年級班主任工作總結上學期篇一
六、七歲的孩子,帶著興奮、好奇、幼稚的復雜心情跨入了小學校園的大門,同時也帶進了在幼兒園時存在的壞習慣。如何捕捉他們的興奮點與好奇感,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和進取心,引導他們改正不良習慣,使他們做一名合格的小學生,這是我們一年級班主任面臨的一大難題,引導好了,捕捉到了,工作就會順理成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就會問題成堆,難以收拾,損傷他們的濃烈興趣和強烈求知欲,使教學工作難以推進。為解決好這個問題,我是這樣做的。
孩子們到了一個新的環境,對學校、老師、同學都感到很陌生,很好奇。他們最想知道老師是誰,老師兇不兇,而且這時他們會留心觀察老師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眼神、每一種表情,會認真傾聽老師的每一句話。這時是感情投資的最佳時機,要給學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第一天見面,我不是急于宣布規章制度,而是微笑地向孩子自我介紹,然后就以一個“家”來架起師生溝通的橋梁,我跟我們班的孩子說:“親愛的小朋友們,你們現在已經是小學生啦!高興嗎?從今天起,我們將一起生活在一年級六班這個大家庭里,我你們的班主任,也是你們的媽媽。希望我們大家都能成為好朋友,從今天開始我們要在這個大家庭里一起認字、唱歌、畫畫、做游戲……今后你們如果遇到困難就跟我說,我一定會盡力幫助你們。”這些洋溢著友善、寬容的開場白立刻消除了孩子們緊張的心理和陌生感,再加一些鼓動性的話,孩子覺得我是一位可藹可親的老師,這樣在以后工作中與孩子們溝通起來就比較容易了。孩子基本到齊坐到位置上后,家長不肯離去,孩子們也正戀戀不舍,這時我看到一個孩子正在給媽媽再見,就抓住機會說:這個漂亮女孩,老師看到她給媽媽高興地再見了,老師真喜歡她,加一個小紅花。別的孩子見了,也連忙給媽媽揮手再見,家長們欣慰離開了。開學第一周周六我們一年級要填表辦學籍,這給我們的工作又增添了難度,孩子們才剛剛進入狀態,家長又要來。我們提前讓孩子回顧在校快樂的五天生活,并且給每個孩子發幾顆糖獎勵他們的勇敢堅強。那天下午我非常感動,大多數孩子都高高興興地被家長接走了,有幾個孩子因為家長忙,只是來填表順便看看孩子,沒想到這些孩子竟然沒哭鬧,只是懂事的跟爸爸媽媽再見了。還有個叫范一浩的孩子不管媽媽怎么哄就是不回家,說喜歡在學校,喜歡老師,喜歡小朋友。第二天早上,回家的孩子順利地回校時,我又一次感動,孩子們不但能準時回來上課,而且有幾個家長反映孩子晚上還想回學校睡,說想老師了,老師講的故事比媽媽好聽。早上還早早起床,恐怕遲到了得不到小紅花。當然我在給孩子親切感的同時,也盡量把握好度,否則孩子會目中無人,耍起小脾氣來,會讓我們束手無策。前幾天我班剛轉進一名很能哭的送不到學校的孩子,進班第一天看到媽媽離開了,撒腿就跑,媽媽在家擔心的睡不著覺,比孩子還能哭。我們在做孩子工作的同時,也給他媽媽做工作,剛開始不要來看,打電話時要鼓勵孩子,自己不能哭。現在孩子隨時都可以和媽媽接打電話,正常的聊天,不再鬧著回家。全家都很高興,再也不用為孩子不上學擔心。
上小學,畢竟不是幼兒園。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非常重要的。第一周我對孩子們在行為規范方面的要求是以兒歌的形式帶動的,因為孩子是在兒歌中長大的,兒歌瑯瑯上口、簡單易記,是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游戲活動。為了提醒學生課前要做哪些準備,告訴孩子:“鈴聲響,進課堂,小小嘴巴快閉上!”一周下來,孩子聽到預備鈴聲響進課堂的習慣基本養成。然后就是教給孩子們的兒歌比較復雜:上課鈴聲響,趕快進課堂。起立要站直,坐下不亂晃。不做小動作,上課要聽講。發言先舉手,回答要響亮。學會守紀律,我是好學生!孩子生性活潑好動,上課的紀律至關重要。我們班行為養成方面的要求就是一個字:靜。要求學生能靜靜聽老師講課,聽同學的發言。這個要求孩子們不容易做到,今后仍要持續訓練。要想讓學生形成好的習慣只靠老師的提醒、教育也是不夠的,針對孩子的年齡特點,根據日常、課堂、作業、寢室餐廳紀律、衛生等各方面的表現,獎勵笑臉,得到十個笑臉就換一顆星,得到三顆星就可以得到老師的禮物。一顆閃亮的星或是一張笑臉在一年級學生的眼里可是極具誘惑力的禮物。當他們作業速度快、寫字工整時,當他們能正確的拼讀一個音節詞時,當他們睜大眼睛認真聽講、積極回答問題時,當他們在寢室認真洗刷、安靜睡覺時等……我都會及時獎勵。每周離校時進行總結,評選出“本周小明星”,帶著獎品回家,并拍照留念。
雖然短短一個月,但在學校領導、本班幾位老師及家長的關心和支持下,通過努力,孩子們順利地渡過了起始階段,基本適應了小學生活,良好的班風基本形成。孩子們團結友愛,互幫互助。但少數孩子上課仍不會聽講,作業速度慢,自控能力差,今后更需要我們以百倍的努力耐力去引導。
一年級班主任工作總結 一年級班主任工作總結上學期篇二
尊敬的各位家長:
大家好! 很高興你們在百忙中抽出時間參加孩子的家長會,我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一年級的小學生入學,是孩子人生旅途中的一次重大轉折。學習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為了能讓孩子們盡快地適應校園的新生活。今天我們同各位家長們共同探討如何根據低年級學生的特點,提高學校和家庭共同教育的效果。
我們班是一個有著76名學生的大家庭,女生31人,男生45人。 男生多,女生少,男女不平衡。孩子們活潑可愛,積極向上。但是有些嬌氣,不愛勞動。
語文、數學、寫字、體育、音樂、美術、品德與生活等幾門課程。為了我們的孩子, 在心理、生活、學習上盡快適應學校生活,家長們應做哪些準備,我來具體說明一下。
上午:8:00上課,中午11:30分放學,這期間包括有十分鐘早讀,四節課,兩節課中間有一次課間操。
下午:2:00上課,4:20分放學,下午兩節課,第二節下課后有課外活動,開展室內(簡筆畫、寫字等),室外(跳繩、踢毽、扔沙包等)。
要求家長接、送孩子時不能過家長止步線。上午、下午都提前十分鐘到校(上午7:50,下午1:50)。為保證每位孩子的安全,我們一年級學生上學、放學要求家長按時接送。
1、孩子的心理準備。
家長要多與孩子進行交流,向孩子表示祝賀,讓孩子知道上小學是一件值得光榮的、驕傲的、高興的事,父母也可以向孩子講述自己童年在小學的趣事,讓孩子產生對小學生活的向往。但是也要讓孩子明白,上學是一件沒有商量余地的必須做的事。小學生活和幼兒園生活有著很大的不同,請家長注意幾點:教育孩子在學校應遵守基本規則;記住自己的學習用品,讓孩子學會整理書包等學習用品;放學回家注意安全,不跟陌生人走;除了將家長的聯系電話告訴班主任外,還要叮囑孩子,有事跟老師說,不懂的就問老師。
2、物質準備。
父母要為孩子準備好合適的書包、鉛筆盒、橡皮、鉛筆,以及必要的練習本和抄家庭作業專用本等文具用品。購買的文具用品都應簡單實用,不要讓孩子用自動鉛筆和中性筆。必須使用木質鉛筆,每天晚上為孩子們削好五支鉛筆。
3、家長的心理準備。
(1)了解學校是學習的的場所。
學校是孩子在團體生活中磨練學習能力、培養社會性、形成健全人格的場所,所以,家長要認識到,學校不同于幼兒園,多多少少會有一些辛苦,孩子必須努力讀書學習,適應團體生活的規律。
(3)孩子的訓練從入學開始。
“學問沒有捷徑”,家庭學習非得從入學后立刻開始不可。 上學以后,孩子必須養成家庭學習的好習慣。孩子放學后,家長要引導孩子復習當天所學習的功課,時間從10分鐘到20分鐘,習慣以后,慢慢延長時間。即使當天老師沒有布置作業,也要讓孩子在書桌前學習學習,漸漸地,讓孩子養成放學后就做作業的習慣。開始時,家長應陪在孩子身邊比較好,當小孩表示:“做完功課了!”家長應親自檢查,如果做得好,必須加以贊美。如此小孩不但可得到成就感,也會產生興趣,不對之處,可以讓小孩立刻改正。特別要說明的是:家庭作業既有書面的也有口頭的,包括聽、說、讀、寫,家長都應該督促孩子認真完成并檢查,如果不檢查,不簽字,小孩會想:“反正媽媽也不看。”所以馬馬虎虎應付了事,甚至養成壞習慣不完成家庭作業。所以請父母親一定要認真對待這一點。
1、養成讀書的習慣。
孩子喜歡讀書,養成讀書習慣,對孩子的聽力、理解力,集中力和持久力也可在不知不覺中養成,另一方面,聽多了故事的孩子,接觸各種文章的內容,表現能力及語言表達也會很好。低年級的家長可以考慮小孩的年齡、發育、興趣,選擇適合他們的圖畫書、故事書。
2、養成做事情精力集中的習慣。
值得注意的是不要讓孩子邊學習邊做其它事。有的小孩總是一邊看電視,一邊聽音樂,一邊做功課,這樣學習不夠專心,注意力容易轉移,學習就會沒有效果。
3、讓小孩有廣泛的興趣。
應該盡量培養小孩的興趣,對各種事物表示關心,一年級正是好奇心旺盛,有活力的年齡,家長可以依照孩子興趣參加各項活動,讓孩子成為有個性有魅力的人。
1、早睡早起,生活有規律。
一年級孩子大約需要10小時睡眠,早餐一定要在家吃好,不要把零食帶到學校,中午吃過午飯,最好讓孩子午休半個小時,保證下午的上課效率。如果生活沒有規律、零零散散,則孩子的內心也是零零散散、缺乏朝氣,就是坐在位置上也會發呆,也有很多孩子忘了帶這,忘了帶那……這樣就無法集中精力上課。
2、遵守紀律,準時到校。
以免發生不安全事故, 所以不要讓孩子過早來到學校。也不要讓孩子遲到,如果孩子因病或事不能到校,家長一定要打電話通知老師,避免意外發生。
1、家長發現孩子優點,就稱贊:“好棒!”看見他為朋友做了什么事,不要責怪他:“你怎么這么做……”應該稱贊他:“真會幫助別人,乖孩子。”當孩子沮喪時,不要說:“你看,誰叫你不聽我的話的!”應該安慰她:“你的心情,我了解。”相信自己的孩子不笨,一定有進步的潛力,在學習方面也是這樣,如此一來, 孩子對學習才會更有信心。
2、讓孩子體驗“學會”的喜悅。
明白一件事,學會一件事,對小孩而言,就像開啟另一個世界的門一樣,充滿感動,這種感動會帶給小孩自信,不斷地明白、學會,小孩就越來越愛學習了,讓小孩燃起學習的興趣。所以要讓孩子盡量體驗了解、學會的喜悅,扎穩知識的根基。
最后,謝謝大家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參加孩子們上小學的第一次家長會,再次謝謝家長對我們學校的關心、支持和厚愛!